登陆注册
3475500000006

第6章 卖房

黄胜

暗标

年前,二杰陪着老爹从北京回到老家湖庄,打算把老房子卖掉。说是老房子,其实也就盖了十年,即便现在,仍是村里数得着的好房。那年,二杰在北京做生意发了财,衣锦还乡,为爹娘盖了这栋两层小楼。可惜小楼建成不久,娘就去世了,爹一个人在小楼里孤零零地过了几年,便被二杰接去了北京。

爷俩回到湖庄后,二杰就透出口风,小楼打算卖三十万。这价格其实挺公道,但问题来了,三十万不是小数,湖庄人大多不富裕,有钱的人又都喜欢去城里买房,谁愿掏三十万在这穷乡僻壤买房呢?

二杰是做大生意的人,他可没时间在老家久待,就打算尽快将房子出手,并不在乎钱多钱少,他对村里人放话说,三十万没人要,那就二十万,二十万没人要,就十万,十万没人要……说到这里,立即就有人接话了,说不必十万,十五万我要了。另一人接着说,我出十六万。

谁都不是傻子,三十多万的房子只卖十几万,多便宜啊。当天晚上,来看房子出价的人挤了一屋。

二杰见状立刻有了主意,说大家都是乡里乡亲,这房子卖给谁都行,你们互相抬价有伤和气,这样吧,明晚八点,你们想买房子的就带着现钱过来,每人出一个价格,不许再抬价,到时候谁出的价高这房子就归谁。

大家一听,都觉着可行,便一哄而散,连夜寻亲告友,各自筹钱去了。听说第二天上午,镇上的信用社还没开门呢,提钱的人就排起了长队,信用社主任一开门,吓了一跳,以为出了什么岔子,出现挤兑风潮呢。

众人离开后,爹有些担心,疑惑地问二杰:“你让人家自己出价,谁会出高价啊?”

二杰胸有成竹:“这就叫暗标,就跟我们做生意买地皮一样,彼此不知道对方会出什么价,但都怕被别人抢去,谁都会出一个自己能接受的最高价格。所以,不用咱出价,就可以卖出个最高价。”

出价

第二天晚上,天还没黑呢,有心买房的人就提着钱袋子陆续来了。二杰泡茶递烟,让大家耐心等待,只等八点一到,再开始出价竞标。买家们说说笑笑,表面上气氛相当融洽,但心里都有小九九,谁也不肯把自己要出的价格告诉别人,只能从对方钱袋子的大小来揣摩对方可能出的数目。

将近八点,二杰见没人再来,就给众人发了纸、笔,让大家把价格和名字写在纸上。就在这时,门一开,进来一个老头,怀里紧紧抱着一个旧提包,是邻居刘春明。二杰爹以为他是来找自己叙旧的,招呼说:“春明,我还没来得及去看你,你先喝杯茶,等忙完了咱们再聊。”

刘春明却说:“大哥,我是来买房子的。”

二杰爹一愣:刘春明都快七十了,俩儿子一个在县城、一个在省城安家,他自己孤身一人住在村里。虽说现在住的老房子又破又旧,可他都这个岁数了,儿子们不在身边,一个人有个睡觉的地方就成了,平常都不舍得吃不舍得穿的,居然还要买房子,难道突然发了财?

二杰爹好奇地问:“春明,你买房子干啥啊?替别人买?”

刘春明回答:“不是,我自己住。”

二杰爹越发感觉里面有蹊跷,但对方既然要买,此时也不好细问,就递给他纸笔,让他把价格也写上。

刘春明不会写字,说:“大哥,我口头告诉你吧。我出……”

二杰爹忙打断他:“你别大声说,悄声告诉我就行了。这样,你进里屋跟我说,我替你写下来。”说完,就拉着刘春明进了里屋,关上门,外面的人只听到两人在里面嘀嘀咕咕说着话。

大家把纸条陆续写好,交给了二杰。二杰收齐后,查看一遍,然后敲敲里屋的门:“爹,你们写好了没有?”

爹在里面应声说好了,随即打开门,跟刘春明走了出来。出来后,他问二杰大家都出了多少钱,二杰说最低的十五万,最高的是宋德山出的二十万。

爹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说这是刘春明出的价,当众展开,上面写着二十二万。

众人惊讶,最沮丧的是宋德山,他不敢相信地问刘春明:“你出二十二万?有这么多钱吗?”

没等刘春明回答,二杰爹拍拍刘春明怀里的提包,说:“刚才我查过了,正好二十二万。”

宋德山看了一下提包,从大小来看,里面的钱比自己的只多不少,虽是不甘心,却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其他人出价比他都低,自然更无话可说,纷纷起身离开。

悔价

刘春明等大家都走了,急着说:“大哥,我可没出二十二万,我出不起。”

二杰见他不认账,便说:“纸条上明明是二十二万,你想耍赖啊?”

老爹却说:“这是我写的。我写了好几张。”他伸手从兜里又掏出几张纸条,找出其中的一张,递给儿子,“这才是你春明叔能出的价格。”

纸条上只有一个字:六。

二杰打开刘春明带的提包,见里面除了三沓百元大钞,其他一沓一沓的净是些零钞,甚至还有一沓一元的。显然,他凑够这六万也费了不少劲。

出多少钱是买家的自由,这事不能责怪他,二杰只能埋怨老爹:“爹,你怎么回事?是不是不打算卖了?”

不想老爹却点头说是,如果你春明叔同意,我打算把房子租给他。

刘春明和二杰均是一怔。二杰说咱们可是说好了要卖掉的。

老爹说:“我改主意了,想把房子租给春明,直到他不想住了为止。至于租金……”他看了看刘春明,“春明,租金你随便给。一年给个三两千也行,千儿八百也中。你看怎么样?”

刘春明喜出望外,自然一口答应。

二杰一脑门雾水:“爹,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老爹叹口气,说:“二杰,你知道你春明叔为什么要买房子吗?刚才在里屋他告诉我,他买房子不是为别的,就是希望他两个儿子带着家人能一起回老家过年,一家团圆。他两个儿子从结婚起,到现在这么多年了,还从没带着媳妇孩子回来过一次年呢。”

二杰一怔:“回家过年?”

老爹点头。

刘春明两个儿子都是考学考出去的,后来一个在县城、一个在省城安家落户,俩儿子倒是想回来陪老爹过年,可儿媳妇们都不愿意。她们也不是不孝顺,可老家就三间小屋,回来根本没地方住。大儿媳妇是护士,喜欢干净,结婚头一年回老家,什么都不习惯,上趟厕所都愁得掉眼泪,打那以后,她就只打发老公回来。

刘春明上岁数后,儿子们也打算把他接到城里养老,轮流到两家住,但刘春明高低不肯,说自己住不惯城市,更搁不下那几亩梨园。其实,他是觉着儿子们在城里打拼都不容易,活得也很累,不想成为孩子们的负担。

无价

难道仅仅为了让孩子们都回来过年,就要不惜血本买一栋大房子?二杰听老爹介绍完,摇着头表示不理解。

刘春明开口了,说:“二侄子,你说,我家像现在这样,哪还像一家人啊?他们弟兄俩各过各的日子,两三年都见不上一次面,越来越生分啊……我买这房子,不图别的,就是图过年的时候他们一家大小都能回来,我们一家子能团团圆圆地一起住几天,这样,才算是一家人啊。”

说到这儿,老人有些哽咽了,二杰爹眼眶也有些发红,插话说:“二杰,我是真心知道你春明叔的感受,你娘死后,有两年过年的时候你没回来,大年夜我孤单单的,心里那滋味啊……”

二杰这才明白过来,原来爹是因为这个才帮春明叔的,他想了想,说:“可是,即便住大房子,他们也不一定回来过年吧?”

刘春明蛮有信心地说:“肯定会回来的。房子有了,跟他们住的差不多,我再拉上宽带,我孙子喜欢上网,还安上那个叫什么无线……无线路由器的,我二儿子、二媳妇都喜欢玩手机,我这里什么都不缺,他们凭什么不回来?”

二杰心说那可未必,不过,他不想打击老人的情绪,心里一合计,虽说租金便宜了点儿,但房子终究还是自己的,以后再卖也行,便说:“好吧,咱们签个租房合同吧。”刘春明忙不迭地点头:“好,不过……”他迟疑了一下,难为情地央求说,“二侄子,能不能对外说是我买的?”

二杰打量着刘春明脸上讨好的笑容,不知这老头想玩什么花样。

老爹却一口答应,道:“对外就这么说,刚才人家出二十万我都没卖给他,要是知道是租给你,肯定会戳我脊梁骨的。”

当下,二杰写了个字据,刘春明按上手印后,欢天喜地地走了。

他走后,二杰忍不住埋怨老爹:“爹,你为啥答应他啊?租的非要说买的,他还真说得出口,谁知道他存了什么心眼呢。”

老爹长叹一声:“二杰啊,我了解你春明叔的心思,他其实是怕孩子们知道是租的,不肯回来。”

二杰狐疑地问:“为什么?”

“这房子是租的,那就是别人的房子,他儿子、儿媳妇住着能舒服吗?可如果说是他买的就不同了,那就是自家的,住起来也舒心。再说句不好听的,这房子值三十万啊,或许,有人还会惦记着这点家产,主动要求回来过年呢。”

二杰心中不由一阵酸楚:老人竭尽所有身家,乃至脸面,而这么做,却仅仅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回家。

房子有价,可亲情无价啊。

同类推荐
  • 散文(2016年第12期)

    散文(2016年第12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 格言故事

    格言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恩仇故事

    恩仇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神奇故事

    神奇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诚信故事

    诚信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热门推荐
  • 桂海虞衡志

    桂海虞衡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云如期,夫多是福

    不云如期,夫多是福

    她找到不用说不用唤却如期而至的那五个人,她命里的五行,她一生最不愿抛下的五个人。犹记当年竹苑翠竹苍苍,兰苑蕙兰清丽。有人为她斟一杯清茶,有人给她雕一张面具,有人同她一曲长笛相和,有人在她鬓边戴上一抹朱红,甚至有人,在她的记忆里烙下一双琥珀色眸子,温润若水。一切的一切,令这个陌生的世界变得不再陌生。她在得到和失去中,在他们的陪伴中,等着,等凡尘俗事都了结了,等到了能够享受时光恬静的日子,等到了期待已久的安宁。莫名地,却有了一丝惶恐。她问:“云儿,我失去的所有都回来了,为何……总感觉少了什么?”李云儿看了一眼那个方向,她缓缓道:“因为,你少了他。”少了颈间那块璞真的玉,少了五行之外的那个人。
  • 潜渊龙迹

    潜渊龙迹

    在神州各地的地底深处,无人能够到达的绝密之境,频频发现的一枚枚龙图腾手绘图案,潜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惊天秘密。龙鳞频繁现世,逆鳞是哪一片?神秘莫测的豢龙堂布局千年,为了是什么?二十年前的寻龙队到达了哪里?被称作天下龙脉的昆仑山,直通幽冥的天坑,即将打开的地狱之门,阴谋逐层揭开。这是三代人之间纠缠不清的明争暗斗!这是一场没有输与赢,只有生与死的决战!这也是一个老人,寻找了20多年的回家之路……
  • 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

    生而为人的困惑,爱而无能的彷徨。它是文豪太宰治对灵魂的深度剖析,对人性的深刻解读。它是村上春树作品的灵感源泉,日本广为流传的不朽名作。《人间失格》以“我”看到叶藏的三张照片后的感想开头,中间是叶藏的三篇手记,而三篇手记与照片对应,分别介绍了叶藏幼年、青年和壮年时代的经历。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中,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多羞多耻的生涯”。读完它,你会发现自己不是一个人,让你的灵魂松一口气,让你在黑暗中看到阳光。
  • 倚剑执江山

    倚剑执江山

    武龙,生于武学世家,长于灼灼人世。为爱,智计千条;为情,舍身取义。笑看红尘,冷对生死。看故事百转千回,泯恩仇跌宕起伏,写一代传奇,悲沧桑自己。
  • 重生之老婆三十二

    重生之老婆三十二

    三十二岁的文婷心重生回到十八岁,第一天,就遇到了前世的丈夫--南世阳。当时,他十八岁,她却是隐藏在十八岁身体里的三十二岁老女人。女强,精干,也有些老娘客…这样的女人,没想到依然符合他的口味。----南世阳第一次遇见文婷心,就觉得她有问题…她对他知根知底,自己却连名字都不愿意报,只说,“你会知道我的。”之后等他查出她了,却说,“你该听我的。”接下来的很多时候,她都以长辈的语气说,“小伙子,你不听我的,准吃亏!”一直到结婚,她才吞吐吐吐道,“你,这么年轻,娶我一个三十多岁的大妈,会不会觉得委屈?”但是,南世阳拿着她的身份证,户口本盯得纸都要穿了…为什么她总说自己三十二?明明,只有十八岁啊?!----不管怎么样,南世阳都是聪明的,‘三十二’岁的老婆成就了他,和他的人生…精彩片段抢先看1在深潭边守株待兔,救了旱鸭子的南世阳,那个时候,文婷心还是矜持的——“哎,你说你叫什么?”南世阳跟上她的步伐,“把你家地址给我,我会给你报酬。”“小伙子,”转头,文婷心裹紧外套,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我不图你的钱。”“我不喜欢欠别人的东西,你快说。”拧起眉头,看着她摇头转身,南世阳焦急跟上,“喂,最起码告诉我你的名字吧?”摇摇手,文婷心随意道,“你会知道我的。”精彩片段2在大门前叉腰相向,拦住即将出门的南世阳,那个时候,文婷心已经有点紧张了——“臭小子,去哪儿?”手臂挡在南世阳面前,她的眉头拧的紧致…“你怎么在这儿啊?”挑眉,他顿下脚步,“我不是让你好好呆在家里吗?”听罢,她气急戳上他的胸膛,“我说了晚上你不能出去,不听我话了是吗?你还想吃亏吗?!”被她的强势所逼,他步步退后,一直抵到墙边,他慌道,“我,去接你啊…”“哦?!”精彩片段3在新房里拉下浴巾,一把抓住喷鼻血的南世阳,那个时候,文婷心觉得自己疯了…“我问你,我实际年龄三十二了,这么老的女人,你还要不要!”“要,”擦了把鼻血,他大声道,“你就是八十我也要!”——ps:包子惊险之作,三十二岁熟女重生十八,再吃鲜肉前夫的故事,爽呆至极!上一本男宠女,这一本女宠男~~包子的风格,你们造滴!!!
  •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一座智慧的宝藏,是我们祖先用智慧的双手和头脑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创造和积累而成的,它如同河蚌中的沙粒经受了痛苦的磨炼和时间的考验,最终升华为闪闪发光的珍珠。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阅读这些历史,没有理由不继承这些智慧精华并把它运用于实际。而今天我们所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这其中忠臣良将的谏议谋略与锐利檄文。
  • 怪少洛基

    怪少洛基

    脸蛋好,身材好,吃得少,会干活,从其他世界穿越而来,性格纯真,富有正义感,典型的主角式人物。对,我家女仆就是这样的。——洛基
  • 庶女无敌:夫君心尖宠

    庶女无敌:夫君心尖宠

    传闻,成国公府长房嫡五少爷克妻,先后克死四任妻子;传闻,荣国公府庶出七姑娘,一颗七窍玲珑心,谋略不输世间男儿!当克妻国公府嫡孙,遇上才貌双全国公府庶女七姑娘,是孽还是缘呢?前世的谢妗,心比天高,曾发誓此生不为妾,不做填房,本以为嫁的如意郎君,结果却是头披着狼皮的羊,助夫婿觅得封侯,却落得孩子惨死,自焚而亡!一朝重回及笄之年,誓要改写命运。嫡母恶毒,送你入家庙,常伴青灯古佛,三尺白绫,自缢而亡!嫡姐虚伪,让你身败名裂,疯癫至死。敛尽风华,只求一世安好,无意之中却谋得一份锦绣良缘。“五少爷,谢妗身份低微,求放过?”“无妨,本少爷素有克妻之名,非长......”
  • THE TWIN HELLS

    THE TWIN HEL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