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3200000046

第46章 质量管理思路

次日陈嫣上班接到了张兴武给的任务,替病休的王治平跟江总去十三分厂开质量现场会。张兴武告诉她江总已经去了现场,你通知下宣传部录像,赶紧过去吧。

陈嫣在秘书组的工作不算重,因为她的性别,只“负责”刘秀云一位领导,另外就是总结之类的文字工作了,但现在这个季节文字任务不多,一般都是季末、半年末和年末才会忙起来。

因为刘秀云不常下车间,连带着陈嫣对分厂也不熟悉,问了两回,才找到了十三分厂的主车间。

她夹着笔记本进去的时候,现场已经围了几十号人,隔着老远,陈嫣便听到了江上云总工程师在训话。

江上云既是公司技术最高负责人,也是质量分管领导,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者代表”。

“从东湖回来我就做了安排,你们为何如此迟钝?嗯?”江上云的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怒气。

陈嫣挤进了圈子,看见江上云在训斥质量管理部主任陈永亮。

江总是公司领导中出了名的好脾气,陈嫣还是第一次见江上云如此怒气冲冲。接着她看到了江总身边站着陶总,于是她明白了,一定是质量部在陶总面前丢了江总的脸。

“江总先不要生气,”陶唐的声音很平静,“陈主任,你跟我们去了东湖,用户对我们产品的意见我看你都记下了嘛。这几天你们做了哪些工作?”

“陶总,回来后江总立即召集质量口开了专题会,提出了专项整顿的要求。这两天我们联合质检中心,技术部以及相关分厂把对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本着举一反三的精神查找遗漏的问题……我们正在着手起草一个文件,草稿已经搞出来了……江总批评的对,我们的工作太慢了,我检讨。”

质量部的领导都是美男子,陈嫣是听说过的,从主任到科长,个个一表人才,陈嫣一面记录陈主任的讲话,一面打量着陈永亮,觉得此人确实风度翩翩,像个学者。

“嗯,草稿带了吗?”

陈永亮去看范永诚。范永诚急忙拿出一沓稿纸,“陶总,在这儿……”

“你是?”

“报告陶总,我叫范永诚,质量部二科科长。”

“哦,”陶唐留意地看了范永诚几眼,然后开始阅读质量部的稿子。

陈嫣合上笔记本。她注意到除了两位公司领导,分管质量的副总工程师阎向南、质检中心主任游越前,技术部主任任连生、宣传部长崔健以及十三分厂、十一分厂等单位的主要领导都在现场。

大家都屏声静气地看着陶唐阅读。陈嫣注意到陶唐翻阅的速度越来越快,意识到要糟,果然,陶唐收起了稿子,问江上云:“你看过吗?”

“还没有。”江上云答道。

“那么你呢?”陶唐问质量副总师阎向南。

“我看过了。准备报江总。”

“感觉如何?”

“基本同意他们的意见。”

陶唐转而问陈永亮:“陈主任,这个整改方案,你们质量部研究过了吧?”

“是的。”陈永亮感觉到了陶唐的不满,但此时他只能如实回答。同时,他没觉得材料有什么问题,反而觉得这份材料范永诚下了大工夫,是质量部近年来少有的一份内容翔实、措施得力、奖惩力度很大的整改方案。

“看来问题就出在这里。”陶唐平静地说,“我对这份整改方案的评判是不合格。为什么不合格?我先谈谈我对质量管理的理解。大家过来,看看这台机子有什么问题?”

陈嫣根本不懂那台体型庞大的机器存在什么问题。她只知道那叫矿机,用于煤矿,如何动作,她完全不懂。同时他又钦佩陶唐,按说他也不应该懂矿机呀,难道坐上高位就什么都懂了?抱着这样的心理,陈嫣紧紧跟着陶唐后面,想听听陶总如何讲。旁边是宣传部的一个女的,陈嫣叫不上名字,只知道姓徐,举着录音笔在录音,陈嫣后悔没带录音笔了,总经办给秘书们都配了的。

“你是质检中心主任,这台机子已经检验合格了吧?”陶唐问游越前。

“是的。”游越前不能胡说。这台机子已经通过了质检中心的测试,签发了合格证书。

“性能或许没有问题……但它真的没问题吗?我这样问你,你认为它真的合格了?再换句话,你如果是东湖矿机,你对这个机子满意吗?”

“这个……”游越前整理着思路,“我们是按照与用户签订的技术协议的条款检验的。”

“我可以相信你的说的。我是问你,你认为它是可以出厂的合格品吗?”

“这个……”

“回答我的问题,是,或者不是。”陶唐的语气严厉起来。

“是……”

“那么,你俩说说,”陶唐转向了阎向南和陈永亮,“是,或者不是?”

俩人嗫嚅着说不出来。同时在想一个问题,究竟被他抓住了什么把柄呢?真的看不出……

“先生们,你们看看这道焊缝……这个焊点和焊渣,还有这个管件,为什么漆面的颜色与机身不一致?这儿,为什么有划伤?”

原来是这个……阎向南松了口气,“陶总,这些瑕疵完全不影响性能……”

“阎副总,你家里有小汽车吧?什么牌子的?”陶唐和颜悦色地问道。

“迈腾……”

“你买车的时候,愿意买一辆车身有划伤的新车吗?哦,你会说,轿车不仅是代步工具,还是艺术品,而矿机的工作环境与轿车是完全不同的,对吧?”

陈嫣很喜欢陶唐的责问,她拼命记录着陶唐与质量口领导们的对话,觉得很有意思。

“这就是我们质量管理最根本的问题——认识上的差距。我认为,不管我们的产品是做什么的,都应该有精益求精的态度!”他转向十三分厂厂长,“你们可以把这么庞大复杂的机器造出来,我认为你们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我说的对吧?”

“对……”

“那为什么容忍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是考虑到矿机的工作环境?”他的语气严厉起来,“其实我刚才的话是错误的!你可以造出矿机,却不一定能造出一台毫无瑕疵的机器!后者的难度是前者的十倍!严重的是在你们的质量管理理念的支配下,根本就没有可能造出一台毫无瑕疵的产品!现在我要谈谈对质量管理部整改方案的看法了,陈主任,你是质管部长,你认为质管部抓质量管理的核心工作是什么?”

“这个……”在紧张的气氛下,陈永亮一时间组织不出精干的答词。

“我告诉你吧,是建立和维护质量体系,让质量体系有效运行。而不是你们讲的这些东西!”

范永诚的汗立即下来了。这次他听说陶唐可能参加现场会,费了好大的劲搞出这份稿子,受到了陈永亮的称赞,连说了几声好,哪能想到自己苦心搞出的方案被人家批的一钱不值?早知道这样,自己还不如推掉呢!吕绮总嫌自己不上进,怎么点儿这么背?

“我承认,你们搞出的整改方案是有针对性的,也有可操作性。如果都实现了,矿机的质量会得到改善,但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你们忽视了体系的作用。我看实际情况是,质量管理体系仅仅用来维护那张证书的有效性,因为它是市场的准入证嘛。而在实际管理中则另有一套办法,就像吴思先生那本著名的《潜规则》一样。我跟你们说,ISO9000体系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的质量管理体系范本,全世界范围内都证明是管理质量最好的办法,你们的办法绝对没有人家高明!从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职责与权限、内部沟通、管理评审、资源提供到产品实现的策划、与顾客有关的过程、顾客沟通、设计与开发、新品试制、试验控制、采购、生产与服务以及交付、过程的监视与测量……ISO 9000标准都提供了最为严密的管理方法,只要严格按照手册及程序文件去做,产品的质量就会得到保证。反过来,如果不按手册和程序文件去做,质量隐患就一定存在!”

陈嫣根本记不住陶唐脱口而出的一串质量术语,但质量部人员,特别是范永诚则深为佩服,陶唐只凭记忆便复述了体系的主要质量要素,说明人家对质量体系的熟悉程度,这是真正的内行,不服不行。

陶唐继续讲,“质管部和质检中心的职责是不一样的,质管部不能死后验尸!那是质检中心的事!你们应当做的,是从发现的质量问题中找出违反手册、程序文件以及三层次文件的地方,从制度、流程上查找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哪里违反了质量体系的规定?这才是治本之策!而你们这份显然花了很大力气的方案却是个治标不治本的东西……我敢断定,这批发现的问题绝对有重复发生的,我说的对吗?”

“是……您说得对。”范永诚答道。

“体系的作用,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上游解决问题,在问题还未暴露时就发现并加以制止。分厂可以说,我这样是没问题的,你们要严肃向他们指出,这样搞下去是一定会发生问题的!比如持证上岗的问题,用一个没有上岗证的工人上岗可能暂时不会发生问题,但理论上是一定会出现问题的!否则上岗证制度就是多此一举!质量管理有几个秘诀,第一是打歼灭战而不是游击战,同类问题不能重复发生,这必须依赖体系的作用,而不是就事论事。第二,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我们的产品要做到精益求精,用户要求的指标我们要完成,用户不要求的地方,我们也要做到最好!就像我刚才指出的那些瑕疵,如果我们的竞争对手没有这些表面瑕疵,我们的产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下风!当然,提高实物质量有成本问题,我说的是在成本允许的范围内精益求精。这里表明了制造商的一种态度,就是要把我们的产品看做是我们要出阁的闺女,一定要把她打扮的漂漂亮亮,没有一点遗憾。有了这种精神,就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没有这种精神,迟早要被淘汰……我建议你们重新搞,站在体系的高度查找并整改问题,不要怕麻烦。现在的思路不行,一定要改过来。质量部门要树立权威,我允许你们下达停产令,分厂不服从整改要求的,严厉处罚,通报、罚款、调离岗位甚至撤职的意见都可以提,江总做不了主的,我来做。要以这次东湖产品质量整顿为契机,在全公司来一次彻底的整改。”

“陶总,关于质量管理的思路偏差,责任在我。”江上云发言,“我会组织大家按照您的思路重新制定整改方案……”

“好。最后我说说你们的稿子,不要动辄成立什么领导组,更不要什么领导组都让主要领导挂帅。这不是什么好办法。我认为,当领导组长的,绝对没时间也没专业知识去指导工作组的工作……这是一种腐朽的文风,一种官场文章,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以后不要这样了!在我看来,质量整顿,就是你们质量部的工作!连江总都不必参与,难道维护体系还要江总管吗?他管得过来吗?方案或者文件可以下,就以质管部的名义下,哪个不执行,或者执行不力,质管部拿出处罚意见来!”

同类推荐
  • 明天还下雨

    明天还下雨

    该书由一个序,八个章节组成,25万字。小说叙写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末发生在龙源省的知识分子和普通劳动者的故事。茅危庐、斯逸民的坎坷命运,苏明华、张亚军的人生遭遇。小说以在华南大学上学的茅危庐住院期间认识护士蒋倩芷开始,到茅危庐考取该大学经济系研究生暑假看望他曾经的狱友斯逸民,知道斯逸民去世后在他的坟前的平静独白结束。
  • 玫瑰志

    玫瑰志

    书中的珀斯生就是舒稳、安逸的,与幸运儿相同,是受阿兰贝尔所眷顾的一份子,关于这类人并没有太多话题,仅是不断重复讲述的故事中的某个角色,而她却有份绝妙之处教人为其着迷吸引,为了在美突发的心中的愿想,她经由爱情、抉择、生存,最后因一桩抢劫越狱事件名声大噪,此君名字很快随玫瑰花喻,在西部间流传。故事以美国旧西部臭名昭著的女强盗珀尔.哈特PearlHart的经历为蓝本改编。
  • 时代的灵魂

    时代的灵魂

    主人公宁声涛是一名年少立志,希望成为家族新骄傲的书痴,但学习并不十分成功。艰难的考入大学,艰辛的工作不断的考量着他的灵魂,眼见四十不惑却又更加困惑。改革开放之后,社会发生巨大变迁,计划生育政策、入世出世、西部大开发、奥运影响、民主意识、和谐社会、足球产业、生态文明、航天事业、豪门寒门、一带一路、房地产繁荣、创新驱动、老年社会、汽车社会等等对于改革同龄的一代中国人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宁声涛、张连城、江泳博三个改革一代分别走上了不同道路。张、江二人先后辞职自主创业,宁声涛仍然在寻找着坚守的理由。改革开放改革了制度和环境,开放了思想和灵魂。
  • 退去的时光

    退去的时光

    从20世纪的七十年代未开始,在中国的乡,镇,市有这么一群人,在老百姓眼里,他们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打架斗殴,有的欺行霸市,有的坑蒙拐骗……这些人俗称“混混”,在南方某些省市称之为“流子”。本文讲述的是和我村里的一个青年从“小混混”,渐渐地成为名震一方的“大混混”的一系列故事。
  • 人参生存法则

    人参生存法则

    《他是一个屠夫》已开坑~~博士后,石心,在学术界的摸爬滚打。十几年他一直坚守着科研人员准则,不骗,不抄,不编,这样的他,是如何融入到洪流之中的呢?
热门推荐
  • 剑寒九歌

    剑寒九歌

    天喻初年,大齐覆灭,衡皇即位!天喻三年,天降魔星,悬案四起!天喻四年,天下无锋城,武林盟主府惨遭灭门!天喻十五年,血枫林,少年剑客初涉江湖!天下风云变幻,群雄逐鹿中原,且看一人一剑,如何歌笑江湖!
  • 浮世剑圣

    浮世剑圣

    一玉蕴身世,一剑破苍穹英雄只为乾坤录,血山骨海踏九幽莫欺贫,红颜笑,斩尽神魔作冥王!
  • 夜太长,情太浓

    夜太长,情太浓

    意外撞见老公和我曾经救过的闺蜜纠缠,为了报复他们,我筹划了三个月,设计了一个局,在他们上司顾亦生日宴的时候,找他做了一笔交易,借助他的力量,重新回到了职场,与渣男贱女开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有效的晋升方法:做最好的员工

    最有效的晋升方法:做最好的员工

    要想在职场成功晋升到底有没有捷径呢?要想在这个职场登山运动中胜出,只需把握两点,就是捷径,第一:不要走弯路,第二:相同的路走得比别人快。站在员工的角度,要立足于这两个基点,循序渐进地运用快速晋升的观念、心态、思维方式去做事和为人处世。我们相信,职场之“ 道”比“术”更重要,人在职场,树立正确的观念、心态与观察角度、思维方式,比苦学任何具体技巧都重要。正如推销大师万变而不离其宗,而一位推销新手,不明白推销的原理而背诵推销108招,理论上熟练,却无法灵活运用。
  • 遗失的缺口

    遗失的缺口

    某个雨天,她无声无息的从宁远的生活中消失了,五年后的几起命案最后都指向了同一个人,那个人和她又是什么关系,这一切又究竟是为了什么
  • 冬天的故事

    冬天的故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键盘侠,滚粗!

    键盘侠,滚粗!

    白秋明是执念消除师,由受害者许愿,让施害者经历他们所经历的一切。由此达到消除受害者执念的目的。键盘侠,接招吧!(一对一,有CP)作者实习,更新时间一般在晚上,么么哒,求收藏。文笔不好,不喜请点叉,互相尊重。
  • 求求你别秀了

    求求你别秀了

    英雄联盟前职业选手江峰在世界大赛上表现平平,因为年纪原因被俱乐部强行背锅。穿越到异界的他,有着一个十六岁完美的身体,不过因为年纪未成年,还不能正式比赛,所以他只能先直播着。因为他犀利的操作和完美的意识,弹幕中刷的最多的就是:求求你别秀了!!!
  • 焚天武帝

    焚天武帝

    焚天大道,通晓阴阳,逆转生死,诸无上道境;武者修行,本就是逆天而为,生亦何欢,死亦何苦,焚天者,当世无双!
  • 哈佛教授常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哈佛教授常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这是一本关于哈佛和心理健康的书籍,是给予心灵营养的成长箴言录,提升心理素质的智慧枕边书。本书不仅故事精彩,行文通俗易懂,而且富有哲理的点评,能为青少年的心灵送上一道滋补的鸡汤。书中每章附有哈佛教授的名言,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温言细语就仿佛在耳畔:与此同时,还有哈佛精英介绍以及相关名人名言,让我们能从伟人那里学习到成长的经验和强韧心灵的妙方。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受益一生的财富,青少年要健康成长,本书精心演绎的精彩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