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4400000006

第6章 自然派哲学家(2)

赫拉克里特斯指出,世间的事物都是相对的。如果我们从未生病,就不会知道健康的滋味。如果我们从未尝过饥饿的痛苦,我们在饱足时就不会感到愉悦。如果世上从未有过战争,我们就不会珍惜和平。如果没有冬天,春天也不会来临。

赫拉克里特斯相信,在事物的秩序中,好与坏、善与恶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好坏善恶两极之间没有不停的交互作用,则世界将不再存在。

他说:“神是白天也是黑夜,是冬天也是夏天,是战争也是和平,是饥饿也是饱足。”这里他提到的“神”所指的显然不是神话中的神。对于赫拉克里特斯而言,神是涵盖整个世界的事物。的确,在大自然不停的变化与对比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见神的存在。

赫拉克里特斯经常用 logos(意为“理性”)这个希腊字来替代“神”一词。他相信,人类虽然思想不见得永远一致,理性也不一定同样发达,但世上一定有一种“普遍的理性”指导大自然所发生的每一件事。

“普遍的理性”或“普遍法则”是所有人都具备,而且以之作为行事准则的。不过,赫拉克里特斯认为,大多数人还是依照个人的理性来生活。总而言之,他瞧不起其他的人。他说:“大多数人的意见就像儿戏一般。”

所以,赫拉克里特斯在大自然不断地变迁与对比的现象中看出了一个“一致性”。他认为这就是万物之源,他称之为“上帝”或“理性”。

四种基本元素

从某方面来看,帕梅尼德斯和赫拉克里特斯两人的看法正好相反。帕梅尼德斯从理性的角度认为没有一件事物会改变。赫拉克里特斯则从感官认知的观点认为大自然不断在改变。究竟谁对谁错?我们应该听从理性还是依循感官?

帕梅尼德斯和赫拉克里特斯各自主张两点。

帕梅尼德斯说:

1.没有任何事物会改变。

2.因此我们的感官认知是不可靠的。

赫拉克里特斯则说:

1.万物都会改变(“一切事物都是流动的”)。

2.我们的感官认知是可靠的。

两人的意见可说是南辕北辙。但究竟谁是谁非?这样各执一词、相持不下的局面最后由西西里的哲学家恩培窦可里斯解决了。

他认为他们两人各有一点是对的,也各有一点是错的。

他指出,他们两人之所以有这个根本性的差异是因为他们都认定世间只有一种元素存在。他说,果真如此,则由理性引导的事物与“眼睛可见到的”事物之间将永远有无法跨越的鸿沟。

他说,水显然不会变成鱼或蝴蝶。事实上,水永远不会改变。纯粹的水将一直都是纯粹的水。帕梅尼德斯主张“没有任何事物会改变”并没有错。

但同时恩培窦可里斯也同意赫拉克里特斯的说法,认为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感官所体验到的。我们必须信任自己亲眼所见的事物,而我们的确亲眼看到大自然的变化。

恩培窦可里斯的结论是:我们不应该接受世间只有一种基本物质的观念;无论水或空气都无法独力变成玫瑰或蝴蝶。大自然不可能只由一种“元素”组成。

恩培窦可里斯相信,整体来说,大自然是由四种元素所组成的,他称之为四个“根”。这四个根就是土、气、火与水。

他指出,大自然所有的变化都是因为这四种元素相互结合或分离的缘故。因为所有事物都是由泥土、空气、火与水混合而成,只是比例各不相同。他说,当一株花或一只动物死亡时,它们体内的这四种元素就再度分离了,这些变化是肉眼可见的。不过土、气、火与水却是永远不灭的,不受他们所组成事物的影响。因此,说“万物”都会改变是不正确的。基本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有变化。世间发生的事不过是这四种元素的分合聚散罢了。

也许我们可以拿绘画来做比喻。假如一位画家只有一种颜料——例如红色——他便无法画出绿树。但假如他有黄、红、蓝、黑四色,他便可以将它们依照不同的比例来调配,得出数百种颜色。

或者也可以拿烹饪来比方。如果我只有面粉,那么我得是个魔法师才能做出蛋糕来。但如果我有鸡蛋、面粉、牛奶与糖,我便可以做出各式各样的蛋糕。

恩培窦可里斯之所以选择土、气、火与水作为大自然的四个“根”并非偶然。在他之前有些哲学家也曾经试图证明宇宙的基本元素不是水,就是空气或火。泰利斯与安那西梅尼斯也曾经指出,水与气都是物质世界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希腊人则相信火也同样重要。举例来说,他们发现阳光对所有生物的重要性,也知道动物与人都有体温。

恩培窦可里斯可能观察过木材燃烧的情形。他看到木材因此分解。木材燃烧时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那是“水”,另外也有某些东西随着烟雾往上升,那是“气”,而“火”更是明白可见的。至于火熄灭后所残余的灰烬便是“土”了。

恩培窦可里斯将自然界的变化解释为四个“根”的分合聚散之后,仍有一件事情有待解释。是什么因素使得这些元素聚合在一起,创造了新的生命?又是什么因素使得这些聚合物——例如花——再度分解?

恩培窦可里斯认为自然界有两种力量。他称之为“爱”与“恨”。爱使得事物聚合,而恨则使他们分散。

他将“物质”与“力量”分开来。这是值得注意的一件事。即使是在今天,科学家们仍将“矿物”与“自然力”分开。现代科学家相信,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可说是各种矿物在不同自然力之下相互作用的结果。

恩培窦可里斯并提出“我们何以能看见某物”的问题。例如我们何以能“看见”一株花?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苏菲,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如果没有,你现在可有机会了。

恩培窦可里斯认为,我们的眼睛就像自然界的其他事物一样,也是由土、气、火、水所组成。所以我们眼睛当中的“土”可以看见周遭环境中的土,我们眼中的“气”则看到四周的气,我们眼中的“火”看到四周的火,我们眼中的“水”则看到四周的水。我们的眼睛中如果缺少这四种物质中的任何一种,便无法看到大自然所有的事物了。

万物中皆含有各物的一部分

还有一位哲学家也不认为我们在自然界中所看到的每一件事物都是由某一种基本物质——如水——变成的。他的名字叫安纳萨哥拉斯(公元前五〇〇~公元前四二八年)。他也不相信土、气、火、水就能够变成血液与骨头。

安纳萨哥拉斯主张大自然是由无数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组成,而所有事物都可以被分割成更小的部分。然而,即使是在最小的部分中也有其他每种事物的成分存在。他认为,如果皮肤与骨头不是由其他东西变成,则我们喝的牛奶与吃的食物中也必定有皮肤与骨头的成分。

我们用一些现代的例子也许可以说明安纳萨哥拉斯的思想。现代的镭射科技可以制造所谓的“镭射摄影图”。如果一张镭射摄影图描绘的是一辆汽车,且这张图被切割成一片一片的,那么我们虽然手中只有显示汽车保险杆的那一张图,也仍旧可以看到整辆汽车的图像。这是因为在每一个微小的部分中都有整体的存在。

从某一方面来说,我们身体的构造也是一样。假如我的指头上掉落了一个皮肤细胞,此一细胞核不仅会包含我皮肤的特征,也会显示我有什么样的眼睛、什么颜色的头发、有几根指头、是什么样的指头等等。人体的每个细胞都带有决定所有其他细胞构造方式的蓝图,因此在每一个细胞中,都含有“各物的一部分”;整体存在于每一个微小的部分中。

安纳萨哥拉斯称呼这些含有“各物的一部分”的“小粒子”为“种子”。

我们还记得恩培窦可里斯认为“爱”凝聚各种元素组成整体的力量。安纳萨哥拉斯也认为“秩序”是一种力量,可以创造动物与人、花与树等。他称这个力量为“心灵”或“睿智”。

安纳萨哥拉斯之所以引起我们的兴趣,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是我们所知第一个住在雅典的哲学家。他生长于小亚细亚,但在四十岁时迁居雅典。他后来被责为无神论者,因此最后被迫离开雅典。他还说过,太阳不是一个神,而是一块红热的石头,比希腊的培洛彭尼索斯半岛还大。

安纳萨哥拉斯对天文学很感兴趣。他相信天上所有物体的成分都与地球相同。这是他研究一块陨石后达成的结论。他因此想到别的星球上可能也有人类。他并指出,月亮自己并不会发光,它的光来自于地球。同时他还解释了日食的现象。

PS:苏菲,谢谢你注意听讲。你可能需要将这一章读个两三遍才能完全理解。不过话说回来,要理解一件事物总是要费一些力气的。你的朋友如果有人一点不费力气就可以样样精通的话,我相信你也不会很欣赏她。

关于宇宙基本组成物质与自然界变化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必须要等到明天再说了。到时你将会认识德谟克里特斯。今天就到此为止了。

苏菲坐在密洞中,透过浓密的灌木丛中的小洞向花园张望。在读了这么多东西后,她得理清她的思绪才行。

显然的,白水除了变成冰块或蒸气之外,永远不能变成其他的东西,甚至也不能变成西瓜,因为西瓜里面除了水以外还有别的。不过她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她曾经在学校中上过课。如果她没有上过相关的课,她还会这么肯定冰块的成分完全是水吗?至少她得密切观察水如何结冻成冰块、又如何融解才行。

苏菲再次试着运用自己的常识,而不去想她从别人那儿学到的知识。

帕梅尼德斯不承认世上任何事物会变化。苏菲愈想愈相信从某一方面来说,他是对的。在智性上,他无法接受事物会突然转变成“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事物”的说法。要坦白说出这个观念一定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这必定意味着他必须驳斥人们亲眼所见到的种种自然界的变化。一定有很多人取笑他。

恩培窦可里斯一定也是个聪明的人。因为他证明这世界是由一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如此自然界才可能在万事万物实际上皆未曾改变的情况下产生种种变化。

他只凭推理就发现了这个事实。当然他曾经研究过大自然,但他却没有现代科学家的设备来进行化学分析。

苏菲并不一定相信万事万物都是由土、气、火与水所组成。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就原则上来说,恩培窦可里斯说得没错。如果我们要接受自己亲眼所见的各种大自然的变化而又不致违反自己的理性,唯一的方式就只有承认世间存在着一种以上的基本物质。

现在,苏菲发现哲学这门课程更有趣了,因为她可运用自己的常识来理解这些哲学思想,而无须凭借她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她的结论是:哲学不是一般人能够学到的,但也许我们可以学习如何以哲学的方式思考。

同类推荐
  • 奇爱博士

    奇爱博士

    世界范围内最具知名度的黑色幽默小说之一!著名已故电影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是本书的忠实读者,在买下小说的电影版权后,库布里克亲自改编并执导了这部作品的电影版,使《奇爱博士》成为了冷战时期极为经典的黑色幽默片,并与库布里克后来执导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和《发条橙》一起被评论界合称为“未来三部曲”。
  • 把硫酸倒进去

    把硫酸倒进去

    那时候还没有微博微信什么的,也没有那么多的手机照片和举报。那时候吃啊喝啊不算个大事,客人到了桌边,桌上摆个一瓶两瓶,那是起码的。那时候餐桌上流行酒段子,掺和着各种黄段子,吃起来大家哈哈哈哈,有荤有素,五味杂陈。可是那时候迟可东已经不喝酒了,几乎是滴酒不沾。倒不是人家先知先觉,只因为他天生的酒精过敏,喝酒对他有如受刑。迟可东虽然自己不喝,却也入乡随俗,该摆酒就摆酒,该举杯就举杯,让别人喝,他自己做个样子。如果他不仅做个样子,还认真起来,那千万得小心,他会让这个灌那个,要那个灌这个,搞得一桌很热闹。
  • 故乡的童年

    故乡的童年

    家乡的村庄极小,四周皆峭拔着摩天的山,紫巍巍的,有几缕轻云在山尖儿上擦来擦去。山环儿里的人家,被一层层的树紧拥着,院落里是斑斑驳驳碎金般的花荫。有一径石板墁就的梯形路,依山在树影里绕;绕到山口便看不到踪迹,仅有一片贼蓝贼蓝的天,镜般在山口两壁上嵌。故乡老旧而内闭,山外便极具诱惑。山口外有学校。偌大个四合院,墙刷得极白;且有一行极光彩的红字,队伍般在墙上雄赳赳、气昂昂。院中有棵极老的柿树,黝黑的干上已有锅口大的洞蚀出,干瘦的学子仄进身去,顷刻便掩了身影。
  • 走向珠穆朗玛

    走向珠穆朗玛

    《走向珠穆朗玛》二十余万字,小说以青藏铁路通车前后为故事背景,不仅刻画了旅途中人若即若离的友情和爱情,以及更加私密的情感和心灵故事,还书写了青藏铁路给青藏高原带来的勃勃生机,和现代文明给原生态的人们及脆弱的心灵带来的变化和撞击。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以神采飞扬的文笔,勾画出了一幅大气磅礴的青藏高原风情画卷,以及江南的婉约,云贵高原的艳丽,祁连山的险峻,柴达木盆地的荒凉,拉萨的圣洁,珠穆朗玛峰的神圣、尊贵和险象环生。这是一部以一个旅行者的眼光,全方位书写青藏高原的长篇小说。整部小说惊心动魄,峰回路转,是“中国目前第一部从情感、旅游、汉藏友谊及尊严,全方位书写青藏高原的长篇小说”。
  • 百事可乐

    百事可乐

    本书是作者老那的中篇小说集,收录了10余篇小说,内容为基层乡村普通百姓的艰难生活,以及基层海关小公务员的琐碎人生和官场日常工作的微妙关系。作者立足自己熟悉的生活,写出了底层人们生活的艰辛,对美好生活的渴求,现实人生的残酷和无奈,官场的载沉载浮……作者的构思巧妙,语言流畅,绘声绘色,很会讲故事,使作品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可读性。
热门推荐
  • 苏格拉底:“无知”的哲学家

    苏格拉底:“无知”的哲学家

    《图说世界名人:苏格拉底(“无知”的哲学家)》是“图说世界名人”系列丛书之一。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视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据记载,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有逃亡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药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他也坚信“灵魂不灭”。
  • 将军家的书童

    将军家的书童

    “将军,你今天要与苏公主去游湖,可别迟到了。”那是老夫人特别交待的,她只管奉命行事。“你难道一点也不担心我要娶公主的事情吗?”一双腹黑的眼眸闪着某种期待。“担心啊,担心你不能把公主伺候好,谁叫你风评不好。”她特无辜的睁大眼。那些人都将矛头指到了她身上,她只是个书童好吗,她还是个男人!
  • 报告,我重生啦!

    报告,我重生啦!

    推荐鸟爷年代文新书:穿书后我在八零当神医 【绝宠+爽文】 (正文已经完结,欢迎入坑)重生回到星际历八零年代,苏绵手握空间,信誓旦旦造福全人类。 大魔王:媳妇不如你先造福我。 重生前,苏绵一意孤行错过大魔王30年。重生后,苏绵心心念念嫁给大魔王,只想给他生猴子。大魔王对媳妇就一个字,宠! 我宠自己媳妇,我骄傲!
  • 特牲馈食礼

    特牲馈食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公民的责任与权利:中小学法治教育漫谈

    公民的责任与权利:中小学法治教育漫谈

    对责任的理解通常可以分为两个意义。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教师个人不能任意选择,也不能自行放弃,而且权利和义务具有交叉性,如教师教书育人既是其权利也是其义务。学校是享有一定权利并承担一定义务的社会组织,属于教育法调整的重要对象。我国是一个法治的国家,公民享有基本的权利,但权利与义务并存,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我们也要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本书就是从公民的权利与责任出发,让广大青少年更好的了解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把我国的法治发展推向更好的发展。
  • 修罗战神

    修罗战神

    废材少年刑决得神秘高人相助,获百年兽魂及上品宝丹凝聚出气海,冲破身体封印得无上功法和武技,三族大会一战成名,加入佣兵团百战成圣,逆天修炼成辉煌战神!
  • 三世猫妃

    三世猫妃

    第一世,季烟为神女,拯救苍生是她的职责,可偏偏救了不该救的人,献祭于天地间,只为赎罪;第二世,季烟为孤儿,从小就懂得人情世故,被人带出孤儿院,至此,练古武,修玄术,自杀而亡,只为还恩;第三世,季烟却变成了一只猫兽,喵喵喵?!不对不对,这开场不对,重来!第三世,季烟为修炼鬼才,天地间最难得的魂灵?可是她有三个呢!精灵,鲛人,矮人,巨龙,据说这四族最讨厌人类?可是他们都是她的友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而这片大陆最尊贵的王帝,人人敬而远之?不好意思,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她的夫君。有人问,第三世季烟该怎么死?某人怒道:“咱这一世不死了!”开坑是一时起意,更新是随缘更新,作者好心提示,追文需谨慎!
  • 新编兽药安全使用手册

    新编兽药安全使用手册

    本系列图书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和服务业, 门类齐全, 技术方法先进, 专业知识权威, 既有种植、养殖新技术, 又有致富新门路、职业技能训练等方方面面, 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可操作性强, 图文并茂, 让农民朋友们轻轻松松地奔向致富路; 同时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增加农民收入, 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医家千金

    医家千金

    药王谷嫡传长女,身怀绝世医术,并被自己已故的爷爷秘密传授药王不传秘笈,秘传千金方。但是却惨遭驱逐,身为弱女子,暗自发誓,终究有一天会回到药王谷,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一场意外,被华都集团的少公子何夕收留,并在机缘巧合下救治了身患顽疾的何家老爷子,一举成为何家乃至整个华都集团的恩人。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终于成为了华夏中医协会领袖,并且回到药王谷,夺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
  • 维格里传奇

    维格里传奇

    巫王之乱终于落下帷幕,权力交还给了凡人的手中,但那些巫师依然在幕后牵动丝线。太阳照常升起,日子还要继续,毕竟权力的游戏只适合那些贵族老爷,对于老百姓而言,这些不过是茶余饭后扯皮抬杠的谈资。而在这些流言之中,谈论最多的便是弗劳德·维格里这个浪客巫师的名字,有人说他是个英雄,还有人说就是他蛊惑两位巫王彼此对立还毁了大半个世界……毋庸置疑的是,他的确曾游走于权力圈内而且不受待见,他那悬挂在星耀城上的头颅就是很好的证明。可是他真的死了吗?不少人声称见到了他,还被骗走了不少钱。也许,就连死神都被他耍的团团转。此时,荒原之上,两匹马,两个人,一巫师一剑客正策马飞奔。魔与剑,血与火,世界注定再次被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