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6500000002

第2章 前言(2)

五、为什么我们认为金融业利润高?

金融业利润高是本书的基本论点之一。为此,我们用了六组数据,从国际、国内比较,从利润比重和利润率两类指标进行了不厌其烦的论证。尽管如此,还是会受到质疑。

有一种观点认为,银行业的高利润是“虚高”,“利润当期性和风险滞后性”的行业特征使得银行盈利看起来很高。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金融业利润过高仅仅是周期性、阶段性的短期现象,长期来看银行业利润并不高。若将时间窗口向前延伸到20世纪90年代,银行业的盈利水平并没有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率,甚至是微利水平。所谓的银行业高利润仅仅是由于人们分析问题的时间视角太短而得出了有缺陷的、甚至是片面的结论。

以上两种观点的共同点在于将银行业高利润视为一种“幻象”或“假象”。不可否认的是,上述两种观点描述的均是事实,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和解决银行业利润过高这一问题。不过,这并不对本书金融业利润过高这一基本判断构成挑战。

本书对金融业利润过高现象的关注,主要是基于创新要素配置的视角。考虑到人们的决策习惯,无论是所谓的虚高利润,还是所谓的短期的、暂时的高利润,它们对个人和企业决策的影响都几乎与真实的高利润、长期的高利润一致。“幻象”产生了与“真实”一致的资源配置效果。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企业决策的信号主要是会计利润,而不是所谓的更合理的利润指标。何况,后者也有其弊端。二是个人和企业决策的时间视角从来就很难太长,一般不会超过企业的平均寿命,更难以达到二十年及以上的时间跨度。由此可见,要求人们特别是企业家们从长期视角看待银行的利润问题,的确是有些苛求了。

六、如何看待金融业利润增速下降?

金融业利润增速已经显著下降。2014年,商业银行净利润仅增长9.65%。随着经济进入“三期叠加”阶段,金融业利润增速很可能还会进一步下滑。那么,如何看待金融业利润增速下滑?它是否意味着中国金融体系的“攫取性”会自动消失?是否意味着不需要加快改革,推进金融体系实现从攫取到共容的转变?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攫取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金融与实体经济利润格局已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只要金融业利润增速高于实体经济的利润增速,金融业的“攫取性”就将进一步加剧。尽管2014年金融业利润明显下滑,但实体经济利润增速下滑幅度更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仅为3.3%。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利润失衡的格局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在进一步恶化。

其次,即便金融业利润增速下滑至大幅度低于实体经济利润增速的水平,金融体系的“攫取性”也可能仅仅是形式上消除了而已。在此,有必要区分金融业利润增速下滑的原因。如果背后的驱动因素仅仅是经济周期或金融周期方面的因素,便只是形式上消除了而已,一旦经济好转,金融体系的“攫取性”便会再度显现。如果背后的原因除了经济周期外,还有利率市场化、放宽市场准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等一系列退出“金融约束”的改革举措,则可以在实质上消除“攫取性”。

最后,要在金融业还保持一定利润增速时,抓紧推动金融改革。一方面,这可以让金融业的利润吸收改革的成本,避免改革成本大量溢出至金融业以外。另一方面,通过金融改革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有利于从根本上维护金融稳定。坐等金融业利润下滑至与实体经济平衡的水平而不通过合理的改革主动调整,等来的结果很可能是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高成本的危机救助。对于经济增长而言,这将会是一个灾难性的结果。

全书共分九章。第一章为“从攫取到共容:一个新的分析框架”。该章概括了金融中心主义、金融合作观和金融竞合观三种金融观,认为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除了相互合作外,还具有相互竞争的关系,具体体现为在生产要素、利润、政策、企业决策行为等方面的竞争。根据金融竞合观,本章将中国金融体系概括为低效率、“攫取性”金融体系,提出了金融改革的一维模型、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阐明了金融改革的目标和路径。

本文第二章为“‘攫取性’金融体系”。该章首先论证了金融“发展过度”与金融“发展不足”的并存,并讨论了中国金融体系之所以为“攫取性”金融体系的具体体现,即金融业利润过高、金融从业者收入过高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过高。

本文第三章为“金融诅咒”。该章讨论的是“攫取性”金融体系的危害,概括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负相关的五种作用机制——“虹吸效应”、侵蚀效应、利益集团机制、公司金融机制和金融不稳定机制。其中,在分析“虹吸效应”这一金融诅咒的主要作用机制时,我们区分了资源配置的两个环节——初次配置和再配置,讨论了金融在再配置环节的“乘数效应”和“漏出效应”,并将“虹吸效应”界定为初次配置环节的扭曲。

本文第四章为“‘攫取性’金融体系是如何形成的”。该章讨论的是中国金融体系蜕化为“攫取性”金融体系的原因。我们认为,中国的“攫取性”金融体系的症结归为金融约束制度(以利差保护、准入限制和资产替代限制为三大政策支柱),初步判断中国“攫取性”金融体系的形成时间在2008年左右。

以上讨论的是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矛盾的主要方面,即两者的竞争性。第五章和第六章则讨论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合作性。

本文第五章为“竞争不足、隐性担保与金融低效”。该章讨论中国金融低效的原因,认为竞争不足和隐性担保分别是金融低效的金融层面和非金融层面的关键原因,其中竞争不足包括三个层次:银行体系内、银行与资本市场、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隐性担保包括对产业国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业的隐性担保。

本文第六章为“金融风险”。讨论了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现状、成因及不同情境下的抗风险能力。

如果说第二章至第六章是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分析和诊断的话,那么第七章至第九章便是我们开出的药方。

本文第七章为“金融约束制度的退出:金融体系内的改革”。从金融竞合观的视角讨论了金融领域的具体改革,包括利率市场化、放宽市场准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金融机构改革和完善金融监管等。

本文第八章为“隐性担保的退出:其他领域的配套改革”。重点从祛除隐性担保的角度来讨论金融改革的配套改革或政策,包括国企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加强社会安全网建设,等等。

本文第九章为“互联网金融”,讨论了互联网金融对于金融改革,对于中国金融体系从攫取到共容的作用。

写作本书的基本动因有两点:首先是近些年来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失衡已经成为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之一;其次是作者长期以来从事金融问题的研究工作,近些年来又有很多机会近距离地观察了解实体经济的情况,也算是有感而发吧。

本书写作过程中,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同事的讨论让我们受益匪浅,他们是陈道富、陈宁、吴庆、雷薇、郑醒尘、张丽平、田辉和薄岩。书中的许多观点正是源于与他们思想碰撞所形成的火花。初稿形成后,中财办的方星海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同事张承惠、巴曙松、陈道富、刘培林和张永生研究员做了非常有价值的建设性评论,使我们能够进一步完善书稿。在此表示诚挚感谢!

感谢海通期货的吕晓岚,恒泰证券的李玉蓉,浙江大学的贲圣林教授,中央财经大学的王福重教授,中粮集团的王义发,成都农商行的袁钦,申万宏源的范为博士,世界银行北京代表处的赵峦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实习生于莹、李世峰,四川大学科技金融与数理金融实验室硕士研究生阳倩、王彬。他们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有益帮助。

感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研究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教授,英国剑桥大学彼得·罗兰教授。他们欣然应允为本书撰写推荐序。

最后,要特别感谢的是《比较》副主编吴素萍女士,《比较》工作室编辑孟凡玲女士和包敏丹女士。没有她们的辛勤付出,就不会有本书的出版。

同类推荐
  • 中国创刊词

    中国创刊词

    本书收录了1872年至2003年间中国报刊的创刊词,并介绍了这些期刊的创刊时间、创办地点、创办背景、作者小传、创刊译文,焦点评析等内容。其中所撷取的作者有的是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文学家、大诗人,有的已成为一代师宗、一代名宿、一代伟人甚至是一代领袖。这些创刊词的作者代表了新旧中国不同时期的思潮,而且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及时代特征。
  • 成功人生必知的68个管理技巧(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成功人生必知的68个管理技巧(教你成功丛书15本)

    管理学者提出,管理的职能是决策和失去决策的区别。管理学者认为,处理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是管理的首要问题。公司或个人在经营中要受到内外环境中的各种不利因素的侵袭,便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危机。但施行有效的危机管理可以成功地防御危机的发生,现代公司应具备良好的危机管理意识,惟有如此,才能及时遏止危机,最终走向成功。本书让读者感受到全球顶尖的商业智慧和决策理念,从而能够明白管理技巧的真谛。
  • 识人用人管人

    识人用人管人

    如何察知人才的真才实学,如何让员工的知识能量得到最大的发挥,如何做到知人善任、各尽其才,如何用较简单的管理取得较大的绩效,如何驾驭员工、建立优秀的团队……这些问题都是错综复杂的,答案也不一丽足。关键是领导者要不断揣摩和总结。最终寻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识人·用人·管人(经典给力版)》借鉴了许多管理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力图从实际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洁明了的道理,阐述三大领导艺术的一般规律和知识,既有传统管理经验,也有与时俱进的领导技巧。从而为读者献上了一份实用性强、操作方便的大众读物,并期待大家在自己的实践中掌握要领、融会贯通,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促进自己的事业走向成功和辉煌。
  • 荣氏家族如何富过三代

    荣氏家族如何富过三代

    这是一本为你指点迷津的财富胜经。本书针对人们普遍关注的“创富难,守富更难”和“富不过三代”的社会现象,从创业和守业的各个角度进行透视,分析、全方位、深层次地揭示了打造可持续财富的战略、战术。
  • 多元化趋势

    多元化趋势

    本书力图将多元化转化为现实可见的、可度量的成果和业绩。它是一本指导手册,能够帮助个人和组织超越最初的多元化活动和意识培训阶段,使之系统化、程序化,而且发展成包含持久的实质性变革的行为方式。本书强调效果(做正确的事)、效率(正确地做事)和持久性(使有益的变革制度化)。做到了这三点,我们就为生活、学习和工作创造了一个更加健康的环境。
热门推荐
  • 冥月蔷薇

    冥月蔷薇

    蔷薇绽放,命运,就掌握在你手中。敌人变为朋友,伙伴这个词,对于她,是陌生而又温暖的存在。母亲,还是伙伴?她不知该怎么选择。直到他站在她身边,直到他们站在她身边。争夺、对立,不曾想,你就是曾经“死去”的那朵黑蔷薇……22张卡片握在手中,审判者摘下红月下的蔷薇,你该如何走下去?
  • 高效团队的十个特征

    高效团队的十个特征

    团队建设的十把金钥匙,开启高效团队的大门。助力管理者,打造高绩效团队。
  • 一往桃花源

    一往桃花源

    赵煜捏着戒指使劲往木潸手指上套,边套边嚷:“咱俩一起飞过天遁过地,杀过凶兽骑过青鸟,亲过小嘴滚过床单,你是风儿我是沙,你不嫁我你嫁谁?!——这是爱情。长生,北冥人族,血肉可疗伤治病、延年益寿,为避秦时乱,遁入桃花源。——这是背景。
  • 倾城帝后:废物大小姐

    倾城帝后:废物大小姐

    她是现代王牌特工,性格百变无常,杀人不眨眼,世人眼中的修罗母夜叉。也是无限宅,邻居眼中的乖乖女。睡梦中醒来,竟穿越到王都弱懦的第一废物身上。废物?懦弱?好欺负?那都不是她!天才!腹黑!坑你没商量!这些才是她的本性!别以为本小姐懒就是好欺负的表现,动起手来连她自己都害怕她自己!不过,看着眼前对她过分宠溺的男子。忍不住心内咆哮,云大帅哥你对我这么好,我会觉得你要对我图谋不轨!!!
  • 换工作不如换思维

    换工作不如换思维

    千篇一律、机械重复、枯燥乏味是不是你工作的真实感受?另起炉灶、寻找新家、换个环境会不会是你的下一步行动?但是最终解决问题了吗?想要釜底抽……
  • 禀告国师:丞相大人已跑路

    禀告国师:丞相大人已跑路

    他是年少有为的少年丞相,她是皇后所出的嫡公主。十年前一场变故,失踪后的她成了他。可没想到一纸婚约竟将她绑在了国师这条船上。什么?嫁人?怎么可能!世人皆知天苍丞相与国师不和,此后更是针锋相对,殊不知丞相大人千金女儿身!某日,两人在湖上泛舟相见。某丞相:国师好兴致,听说昨日大婚之时被公主逃婚?国师大人竟还爱泛舟游湖?某国师:呵呵,拜了堂也就算是国师夫人了,丞相大人你说可是?气的丞相大人咬碎一口银牙!(不定时更新,作为我们这边新高考第一届实验小白鼠,压力山大。)
  • 真武灵应护世消灾灭罪宝忏

    真武灵应护世消灾灭罪宝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君子孟泽

    君子孟泽

    自上古神界纠缠至今的两缕魂魄,以十五万年为一轮回的诅咒,到底是谁所种,到底应在了谁身上。至轮回枯竭,梦里执念成灯灭。我曾眷念一魂,枯守万年,却终有遗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情回北宋

    情回北宋

    呜呜……我的运气还真不是普通的好,不过是旅个游而已,居然给我摊上地震,好吧,震就震吧,这一震居然把我震回古代了,早知道就去买体彩了……咿?我是公主耶,还好还好,总算是生活有保障了……哇!哇!哇!展昭耶,好帅喔,看来呆在这儿也不错嘛!嗯!我决定了,我要嫁展昭!第一次写小说,写得不好,请大家原谅!希望大家关注我的其他作品《穿越之新高阳公主》、《妖莲》,谢谢!
  • 坏小子修真记

    坏小子修真记

    都说“穿越者牛B不解释”,可是许天穿越之后,不但不牛B,还是一个傻子。一个傻子也就罢了,至少有一个威吓四方的爹罩着吧,至少有爹好办事啊。可是他的爹竟然只是一个小村长的酒鬼,一个酒鬼也就罢了,至少也要有一个什么金手指之类的,可是他却忘记自己是一个穿越过的人,完全融入到这个社会。什么萝莉、御姐的,和自己通通都没有关系。好不容易将院长的宝贝给吸收了,结果还被发现,不但宝贝被封印,连他自身也被封印。这世上好像所有倒霉的事情都被他遇到,而这个傻子,却在某一天发生了变化……(新人新书需要大家的支持,求推荐、点击、收藏,在这里先谢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