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99000000009

第9章

词一起三句,点出天气黯淡,乘兴驰舟离岸。“度万壑”二句写行舟逐渐远去。“怒涛”三句写行舟所遇,涛息风起,商旅相呼,有空谷足音之喜。“片帆”句则又写舟行之速。中片紧接上片末句意义,更以“望中”两字领起,望见的是“酒旆”、“烟村”、“霜树”,在“残日下”又见“渔人鸣榔”而衬托的是“败荷”、“衰杨”,似萧索也有野趣。更看见两三村女羞答答地还相互议论,娇憨可掬。这片是先以远景写起,逐步推进,剑岸边的渔人、浣女。在静景中又有动景。这里舟行“望中”所见之景是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由静趋动,所以写得极为清丽生动,使人似乎可忘记行旅之苦。然而下片却急转直下,以美景反衬哀思,从此生发。以“到此因念”,轻易别离,行踪难定,三句均极深厚。这是第一个念头。“叹后约丁宁竟何据”,后会无凭,这是第二个念头。“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又恨岁晚难归,这是第三个念头。这三个念头闪如星火,系用曲笔密织手法,尽盘旋之能事。而“凝泪眼”以下,则纵笔直驰,纵情驰骋,一发而不可收拾。在驰骋中又有无穷韵味。泪眼望神京,是杳杳路遥。神京当指京都,也可指所仰慕的处所以及那里的人物。然丽所思不见,只见那“断鸿声远长天暮”,这一句是景,全词是以景结,然而寓意无穷。这“鸿”是断鸿,即失群之鸿。其声自然是悲鸣,是渐渐地远去了,和它的身影同样消逝,其形其声,皆已不在。而正值黄昏,悲鸿远逝,长天日暮,此景何堪。这样,我们结合作者所抒之情来认识,真是情无极景无限,情景妙合,景中寓情,情寄于景。这一疏荡而又饱满的笔法,确具千钧之力,感人至深。这首词,层次既然清晰,铺叙开来,而又回环曲折。领字尤能带动全篇以振起精神,展开画面。有时又是直抒胸臆,倾泻无余。全词以景起,以景结,首尾呼应。一起似喝起,一结是长吟。我们细味其声音,而音乐之美尤使人陶醉。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词,是柳永年轻时的作品。他从家乡福建崇安往开封应试,路过杭州,拜谒世谊前辈两浙转运使孙何,写赠他的一首词。词写景物多于写投赠之意,我们应该把它作为写杭州风景较好的作品。词一开始从大景写起“东南形胜”,包拢东南。收缩下来“三吴都会”,范围较小一些。再缩小,也就是点题而又重点描绘了,“钱塘自古繁华”。层次非常清楚。然后加深加广进一步描写杭州。“烟柳”三句,写杭州自然景色和都市风貌,顺序写来,极清丽富庶。“云树”三句,又写高树江涛,景相开阔壮观,是写自然。“市列”三句笔锋又转到写都市。珠玑罗绮,真是珠光宝气,灿烂辉煌,以“竞豪奢”落笔,结束上片。

下片又转到写自然,“重湖”三句,写水色山光,重重叠叠,隘上是“三秋桂子”,水面则“十里荷花”,本非一时花木,但写来则色香一片,如见如嗅。使人忘记了桂子、荷花之不同时,而却在一幅画面上了。词是打破了时序的界限,使人只是陶醉在美的花丛中。这几句,据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记载:“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这虽然是夸大,但这词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却是不言而喻的。这上三句是写景,再接下来又写人,“羌管”三句,又是有声有色,更不分昼夜,声乐、器乐并奏,而钓叟莲娃,嬉嬉自在,显出一派升平气象。写杭州风物到此似乎结束了。就全词来看,它的上下片是连续写景,但到下片“千骑”三句,则写所投赠之人的仪仗、风采、胸怀,显出是虽富贵不忘山林,书生本色,这就避免了投赠诗词的阿谀与庸俗。“异日”二句,更是以他日荣升仍当不忘今日之好景。一“夸”字落脚,尤显得音响动人。

这首词,确如陈振孙所说:“音律谐婉,语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曲尽。”(《直斋书录解题》)也看出柳永的长调之作,是工于铺叙,写景的画面是一幅接着一幅,安排得极为巧妙。有时从大到小,收缩起来又突出重点;有时先点后染,推展开来,打破了时空界限,尽情驰骋。在这首词里是发挥了这些特点的。

柳永是宋代慢词的奠基人,他是以长调为特长的。在宋代以长调来写景物投赠之作,当以柳永青年时期所写的这一首词为较早,这也是值得我们特别提出来加以称述的。

玉蝴蝶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这是一首抒写秋天雨后思念故人的慢词。上片由跟前的秋景引发到对故人的思念;下片由对故人的回忆抒写到眼前的伫望。首尾回环,融为一体。

请看,他在上片先摄取了一系列富有秋景特色的镜头:雨后秋光,萧疏晚景,风轻藏老,露冷梧黄,极力渲染出一个气象悲凉衰飒的境界“凭”、“送”、“动”几个动词统领秋景,点出他这位以宋玉自比的词人是这一切秋景的目睹者和感应者。

他起笔就写:望呀,望呀,直望到雨也停了,云也尽了,只有自己一个人默默无声地倚着栏干,目光陪着一碧无际的秋光伸向远方。点明正是这冷落肃杀的傍晚秋景,触动了他这位像宋玉一样的诗人的悲凉心境。可以想见,这个“晚景”,不只指自然界的日暮,更双关着自己年纪已老的迟暮,因而触景生情,心绪万千。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与发端呼应,使“望处”、“凭阑”、“目送”的沉思凝望有了明确的目标,原来他在想着故人啊。可是故人在哪里呢?望也望不见,想也想不到,眼前只有无边无际、烟笼雾罩的一片秋水。词人在这上片中,真把萧疏空寂的秋景写绝了,也把身世飘零、凄凉迟暮的心境与透了,更把他痛感寂寞、遥思旧友的深情写尽了。所谓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在这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下片用“难忘”二字紧承上片的末句,将对故人的想望自然紧凑地过渡到对故人的忆念。他“难忘”什么呢?那就是与朋友相约一定的日期聚会一堂,饮酒作词。可惜的是,那种放荡不羁的青春岁月已一去不返。好几年过去了,多少次辜负了清风明月、寻欢作乐啊。“孤”是本字,后来通用作“辜”;“风月”,泛指景色,特指男女情爱的事情;“星霜”,指岁星(木星)的移动和气候的转凉,这儿举秋以概括四季。词人深情地想念着朋友,想念着过去那些跟朋友一起饮酒写文、潇洒热烈的时光,正与眼前的萧疏悲凉、寂寞感伤的情景形成强烈的对比。因此,他对朋友多年的离别越发感到难耐,他对朋友的怀念也更加强烈了。

那么,朋友现在何处呢?先以“海阔山遥”极言其远:再以“未知何处是潇湘”来似答而非答,既点明朋友是在南方的湘水一带而又不知确处,又回应了前面抒写的望远之意,并与“蘋花渐老”句暗暗勾连,想像朋友所在处的境界之清幽。“潇湘”,即今湖南省的湘水,《水经注》卷三十八“湘水”条云:“出入潇湘之浦。潇者水清深也”。柳宗元《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有句“非是自菝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柳永在这儿正是化用柳宗元诗意,表达了他对远方朋友的遥望和怀念。但是,怀念远方的朋友却难以凭借远寄的书札,只好指望着从晚空尽处驶来的归舟中辨识是否有朋友的航船,结果也是一场空。音信难凭,是因为路途遥远而不知确处;空识归航,则寄托一线希望而尽成失望。这就把他思念成空、见面不得的无可奈何之情曲折幽深地描述出来了。其中的“双燕”,是指与自己心心相印的朋友,因为燕多双栖,犹人有伴侣;“信”,古称使者,引申为书札;“航”,即舟,《方言》卷九:“自关而东,舟或谓之航。”暮天识归舟,是从谢朓《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的诗句“天际识归舟”变化而来的,在词意上与刘采春所唱《望夫歌》中“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倒很相近。

词人在这种万般无奈的情形下,他只能“黯相望”了。它与上片第一个“望”字遥遥呼应,一贯到底,既突现了词人始终凝望的神态,又流露了他心情暗淡又一往情深的友情。他一直望呀,望呀,直至南飞大雁那凄厉叫声完全消失时,直至夕阳收尽了余晖时,他还是伫立在那儿深情地望呀、望呀……词人在此用一“立”字与上片“凭”字暗扣,写出了海深山高的执着真挚的情谊,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妙境。

引驾行

柳永

红尘紫陌,斜阳暮草长安道,是离人。断魂处,迢迢匹马西征。新晴。韶光明媚,轻烟淡薄和气暖,杏花村。路隐映,摇鞭时过长亭。愁生。伤风城仙子,别来千里重行行。又记得、临歧泪眼,湿莲脸盈盈。消凝。花朝月夕,最苦冷落银屏。想媚容、耿耿无眠,屈指已算回程。相萦。空万般思忆,争如归去睹倾城。向绣帏、深处并枕,说如此牵情。

这首词也是柳永创制长调慢调的一个范例。作者以铺叙手法言情,于平叙之中,注重层次变化,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充分揭露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上片说主人公在旅途中想念“风城仙子”,事情本来很简单,作者却极尽铺叙之能事,先以一组排句对旅途中的客观物景,大肆进行铺写涂抹。这组排句,一边说场所,一边说气候,均以一个三字句托上两个四字对句,着意加以渲染。“红尘紫陌,斜阳暮草”,描绘当时的长安道;“韶光明媚,轻烟淡薄”,描绘当时的天气。然后,人物登场,“迢迢匹马西征”、“摇鞭时过长亭”,谓主人公正在旅行,一句话分成两句说,尽量将场境拉开。其间,“离人”、“匹马”、“断魂”、“迢迢”,颇带感情色彩,让人觉得,主人公的这次旅行,并不那么愉快,而与韶光明媚,轻烟淡薄的大好时光相对照,则更加烘托出这次不愉快的旅行,是多么使人难堪,叫人生愁。于是,经过这番铺陈,很自然地转入对于“风城仙子”的思忆。“别来千里重行行”。在漫长的旅行途中,有万千情事可思忆,但令人难忘的,还是即将踏上征途的那一时刻。执手相看,泪湿莲脸,水盈盈的双眼,永远印在脑际。这是上片,开头一组排句与以下的思忆,其布局,犹如长调中的双拽头,写的是现在的景况,铺叙中穿插回忆,已将主人公旅途中的愁思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片所写,是眼前的实景实情,下片则转换角度,述说对方的相思情景,并且进一步设想将来相见的情景。主人公设想,离别之后,每逢花朝月夕,她必定分外感到冷落,她夜夜无眠,说不定已经算好了我回归的日程。对方的相思情景,这是想像中的事,但写得十分逼真。“想媚容、耿耿无眠,屈指已算回程”。这时候,仿佛她就在自己的眼前。接着,主人公发现,这千万般的思忆,不管是我想念她,还是她想念我,全都是空的,还是及早返回,与她相见,这才是最实在的。于是,主人公就设想着两人相见时的情景:“向绣帏、深处并枕,说如此牵情。”那时候,我将向她细细述说,离别之后,我是如何如何地思念着她。这是下片,换头用“消凝”一短句过渡,由使人生愁的现实世界转入令人销魂的幻想世界。在这幻想世界中,作者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既有她的相思情景,又有他和她述说相思情景的情景。对照上片在旅途中叙说相思,更加显得丰富多彩。上下两片合在一起看,作者所描绘的这幅羁旅行役图,有时间推移的层次,又有场景变换的层次,因而也就增强了立体感。

满江红

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柳永少年失意,遭遇酸辛,在及第已老,游宦已倦时,写下了这首词。

词一开始,“暮雨”三句,写雨歇川静,日暮舟泊,人是小休。“临岛屿”两句,则系舟中所见之蓼苇景色,秋景萧索、景中含情。“几许”两句为流水对,写渔人之归家。引出“遣行客”二句,以“伤漂泊”结束上片。换头再以景起,“桐江好”四句写江山之美。“绕严陵”二句,不禁怀想严子陵的高隐,看鹭飞鱼跃之乐,又自然地引来以下“游宦”二句,这就看淡利禄,有归隐之思。一结“归去来”两句,以王粲从军诗告终,似感突然,实际上是怀想而已。

同类推荐
  • 卿言卿语

    卿言卿语

    《卿言卿语》作者以“一介草根、随意领悟、走笔文字、快乐生活!”的心态,让读文字的人感悟到生活中的种种,她的文字,朴实不华丽,真实不造作,题材小而给人的体悟却深。亲情、友情、爱情皆入文章,家事、小事、世事尽在笔下,自然而然地呈现着生活的醉美,读着亲切,回味醇浓,字里行间处处弥散着生活的清香。
  • 空巢:我的养老谁做主

    空巢:我的养老谁做主

    该部作品以“非虚构”的纪实方式,以数十位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为描述对象,以深入受访对象生活、心灵世界的方式,努力客观还原多个不同社会阶层家庭中正在应对的养老问题,立体地还原这一社会问题的现实图景。描述重点在老人们承受孤老境遇时的生理以及心理困境,同时兼顾子女、亲属等家庭因素和社区、政府等社会因素,在对矛盾各方的如实反映中,全景式地梳理当下养老难题的社会背景,以及围绕这一难题的诸多症结。
  • 弘化公主西行

    弘化公主西行

    弘化是唐朝实行和亲政策时下嫁少数民族君主的第一位公主。她在青海草原上居住生活了58年,把一生献给了吐谷浑(亦称吐浑,立国350年)。本剧以她到达吐浑初始时协助治乱安邦的事件为主,编撰故事,升发创作。故名《弘化公主西行》。公元640年,即唐贞观十四年初,按照事先的约定,吐谷浑第22代国主诺曷钵亲去长安迎娶弘化。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准备隆重迎接,只有位高权重的丞相宣王闷闷不乐,另有所想。与吐谷浑同时,吐蕃也遣使赴唐请婚,因关系不顺,初时遭唐拒绝。使者回国后挑拨说是因吐谷浑人从中离间作梗所致。
  • 杯中窥人

    杯中窥人

    亲近杂文还因为宁夏杂文学会的领导者为杂文作者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近年来,宁夏的杂文界颇为活跃,先后出版了杂文学会会员文集《美丽的谎言也是谎言》《杂文:宁夏十人集》《思想的地桩————宁夏杂文新人作品选》“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连续举办了七届宁夏杂文大赛,还通过召开杂文创作研讨会、举办博客博文大赛、组织会员外出采风等一系列活动,壮大了杂文队伍,繁荣了杂文创作。有人说,杂文创作是在针尖上跳舞,但宁夏杂文作者是幸运的,大家能够在一个大舞台上一展技艺,踏踏实实地进行杂文写作。亲近杂文吧,它会让你骨中有钙,血里有盐。
  • 2015年中国散文排行榜

    2015年中国散文排行榜

    《2015年中国散文排行榜》由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周明,原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宗仁选编,收入2015年中国价值散文30余篇,包括韩小蕙、朱以撒、王充闾、刘庆邦、莫言、余华、刘心武、柯云路、周国平、车前子等名家新作,全面展现了2015年度散文创作风貌。
热门推荐
  • 学霸习惯学习法

    学霸习惯学习法

    怎样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注意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因个人条件的不同,选取的方法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别。我们编辑的这套“学霸学习法”作品可供学者参考,从中获取最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但要说明的是:“学习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学霸习惯学习法》对学生如何提高文科学习能力做出了理论指导,并推荐了部分有利于学生提高文科学习能力的故事,可供练习掌握该学习方法。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12堂必修课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12堂必修课

    通往高薪、高职位、高成就的第一本书!比尔·盖茨曾说如果抽走微软核心的20个员工,微软将一钱不值。可见,世界500强企业之所以能创造出亿万价值,其成功不仅仅是因为管理者,更是因为他旗下的员工。本书结合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真实案例,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剖析和阐述,使得本书更具可读性和操作性。
  • 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

    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

    《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重点从“主题思想”、“人物塑造”、“艺术叙事”、“现代性体验”、“艺术生产”和“艺术接受”等几个主要方面来揭示和阐述改革题材电视剧审美现代性的内涵与特质,是中国电视剧艺术研究的新探索和新尝试。改革开放30年是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发生巨大变化的30年。作为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一种典型形态,改革题材电视剧以其影像表意系统,生动、形象地表征了世纪转型期人们精神历练的诗意轨迹,成为了“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
  • 一起走过的青春岁月

    一起走过的青春岁月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可以写成一本书,只不过内容不同而已。青春年少的我们苦过、甜过、哭过、笑过、虽然有些事情回忆起来是那么的苍白无力,但是我们毕竟走过,美丽的我们珍藏,伤心的我们遗忘……
  • 娇俏丫环闯情关(今日大结局)

    娇俏丫环闯情关(今日大结局)

    21世纪的柳舒回到古代,啊!为什么?为什么?我成了一个丫环。我不要。我要自由,我要爱情,我要……嘿嘿,好多美男,我好喜欢,究竟要选谁。(原我不要做丫环)
  • 乱世宠儿:朱颜戏天下

    乱世宠儿:朱颜戏天下

    重生时她是丞相之女,名声传遍天下;出嫁后她以炫王妃之名,消失在大火之中;再现时她是一代歌姬,身份神秘莫测;然而她亦是吟雪主人,江湖显赫之人。一代乱世女子,拥有的身份无数……自古红颜是祸水,祸水降生,天下乱。可即使她是祸水,他们依然甘愿以天下来做交换,只为得到她。他们唯她独宠,她却淡然一笑,潇洒转身,不留一丝情念……强者之争,江湖之争,帝国之争……到底是以她之名争天下还是以天下之名争她?最终争的是天下还是争她?
  • 灿烂小妻子

    灿烂小妻子

    他对她一见钟情,她却如刺猬,和他保持距离,还把他拱手送人!不料却被人下药,朦胧中,“你不是不喜欢女人么?”“我很正常,怎么可能不喜欢女人!”“你无耻!”“别再和其他男人眉来眼去,这只是小小的惩罚!”两人终于携手,婚礼却出现另一个男人,她将如何抉择?
  • 新竹县志初稿

    新竹县志初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希腊神话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希腊神话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十日谈(经典译林)

    十日谈(经典译林)

    作品叙述1348年佛罗伦萨瘟疫流行时,10名青年男女在一所别墅避难,他们终日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10天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其中许多故事取材于历史事件和中世纪传说。薄迦丘在《十日谈》中歌颂现世生活,赞美爱情是才智和美好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对封建贵族的堕落和天主教会的荒淫无耻作了有力的讽刺。作品采用了框形结构,把一百个故事串联起来,使全书浑然一体,作品语言精练幽默,写人状物,微妙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