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99000000006

第6章

昼夜乐

柳永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这是一首回忆从前欢聚和别后相思的词。词从“忆”写起。“初相遇”是在“洞房”,这一点她“记得”很清楚。开头破空而来,绝无含蓄,把她思念最深的事和盘托出。这样写,是符合“此中人”的思想情绪的。“初相遇”之后“长相聚”,在她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因为情深意浓、痴情的她便认为事情只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了。“便只合”,话是说得斩钉截铁的。

正因为对于“初相遇”后“长相聚”,觉得理应如此,内心十分肯定,那么当“幽欢”顿成“离情”时,便不禁迸发出“何期”的强烈感情:哪里会想到仅仅是“小会”,仅仅是“幽欢”,陡然就一下子分开而为离别所苦呢!三、四句紧承一、二句,是对骤变的埋怨、伤情。之所以这样,主要还是由于情痴。

前四句全是忆想,是过去的事情了。接着回到眼前的现实情景中来。现在是:春意阑珊,落花飞絮,一切都不堪回首了。这里的“春色暮”,非同一般,在遣词用字上,加重了分量。化乱絮狂,又是“满目”——遮天盖地,无处无之。本来已经离愁万种,何况现在又正是在这花谢春残的时候呢!而更怕的是,已经所余无几的“好风光”,又会尽随着人而去了呵!这四句担心着春光一去无踪,实际上潜藏有忆别人的影子。因为,“年年岁岁花相似”,春走了,明年会再来;花谢了,明年会再开;但“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的青春过去,却永远都不会再来了,“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自己生命中的“好风光”,不也正是由于他的“归去”而归去了么?

下片主要是抒情。“一场”,意即“满怀”,言其多。首句是说:满怀的寂寞向谁去诉说呢?用问句加重分量,而语气仍是肯定的。为什么会这样说?下句作了回答:“算前言、总轻负。”“前言”,指分别前讲的话。那时,他海誓山盟,表示永不变心;并说只是暂别,不久就会回来。可是现在怎样呢?他所有的应允、承诺,全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尽管对方如此负心,如此不守信义,可是她呢?“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如果要是早知道他走后,我这样难以割舍,当初我就不会让他走了。她自己悔、自己恨,一点儿也没有迁怒对方,而且把责任包揽下来。正是情痴的又一表现。

为什么对他这样钟情?词中作出回答——但仅及一点,而大半又“吞”了回去。这一点就是:“风流端正”。他风流潇洒,仪表不俗,这对她来说是摆脱不了、无可奈何的。可它又绝不是一切。除此以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他还有牵掣人心的地方。这真是让你不能不想,不能不爱;如果有恨,那也是恨自己不好。她的那种深入肌肤的感情,可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陈锐《衷碧斋词话》说:“屯田(柳永)词在小说中如《金瓶梅》”。这是说他写情“备足无余”。过于显露了。

“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是紧接上面更进一层的写法。如果一天之中不想他,也会因此而皱眉千回。这两句意思与“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相仿,但眉攒千回,其人的愁情更苦,凄凉情景,远过李词。

迎新春

柳永

懈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煦。庆嘉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这首词,写都城开封元宵盛况。一起以节令之变换,点出帝京新春和暖。接着写天气晴朗更使气候宜人。“庆嘉节,当三五”实写具体的佳节之欢。十五元宵,实际上是灯节,“列华灯”三句,铺写家家张灯结彩,而赏灯人之多,却是暗写,以“罗绮”、“香风”代替男女人群。“九陌”、“十里”极言其广。“十里”三句,再写灯的张挂在高高低低处,而配合着音乐演奏。箫代表管乐器,鼓代表板乐器,都是适合在热闹场合中吹打的。上片是极写元宵的气候、灯景、乐器,而人却只是在这环境中以衣锦飘香、若隐若现地浮动着,可谓虚中有实、似少实多,以某些特征而代表全人,而人又是“遍九陌”之多的。下片以“天”接“天”,从“喧天箫鼓”过渡到“渐天如水”,一“渐”字,拉开了时间的线索。时候不早了,“天如水”,天清而静。“素月当午”,月照正中。人自赏灯来,又转入各自寻觅所欢。“绝缨掷果无数”,用的是典故,但已非一人之艳遇,而是“无数”之多。“更阑”两句,写景极美,写事动人。“烛影花阴”,明明暗暗,朦朦胧胧,“少年人往往奇遇”,有多少风流韵事,然而乐而不淫,就此刹住。“太平”二句,推广开来,写当时承平气象。这里,我们可以从祝穆《方舆胜览》记载范镇的话,说明这首词的史料价值。辞云:

“范蜀公尝曰:‘仁宗四十二年太平,镇在翰苑十余载,不能出一语咏歌,乃于耆卿词见之。’”又黄裳在《书乐章集后》称:“予观柳氏乐章,喜其能道嘉桔中太平气象,如观杜甫诗,典雅文华,无所不有。是时予方为儿,犹想见其风俗欢声和气,洋溢道路之间,动植成若。令人歌柳词,闻其声,听其词,如丁斯时,使人慨然有感。呜呼!太平气象,柳能一写于乐章,所谓词人盛世之黼藻,岂可废耶!”(《演山集》卷三十五)从这些评述中,可以看出柳永以慢词描写都市风光、承平景象,是有特殊成就的。词的最后是对景“争忍独醒归去”,是乐而忘返了。这首词,以铺叙见长,气象渲染,浓淡适宜。写景则时疏时密,用典则结合时宜。人物都是在良辰美景中出现而又是活跃着的,呈现出太平景象。以此句做结更是含有欢乐常保的意义,后乐无穷。

迷仙引

柳永

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常只恐、容易葬华偷换,光阴虚度。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倍。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柳永这位风流俊迈的才子词人,在青年时代常和一些“狂朋怪侣”到汴京的歌楼妓院中朝欢暮宴,写下了许多广为流播的“淫冶之曲”。不过,这首争写妓女的《迷仙引》,我们却不能拿它当作“艳词”看。

这首词全部摹拟一个妙龄歌妓的口吻,道出她厌倦风尘、追求爱情的心理活动。作者似乎只是客观如实地写来,字里行间却流露出对备受凌辱的妓女渴望跳出火坑、获得自由的深切同情。主题是严肃的,感情是真挚的,语言也是洁净的。

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写这位妓女对卖笑生涯的厌倦和忧虑;下片写她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上片一开头,就以歌妓之口,说她刚才十六岁,就学妇人的样儿梳结起蓬松如云的环形发辔,开始学唱习舞,从事卖笑生涯了。笄,是古代用来束发的簪子,据《郑语》注:“女十五而笄。”所以称女子许嫁之年叫笄年或及笄。“绾”,指把头发盘绕起来打成结。这儿一个“才”字,一个“初”字,一个“便”字,前后相扣,连贯而下,把一个不幸落入风尘的少女万般无奈、陂度悲凉的心情和槛托出。平铺直叙,纯用白描,却自有弦外之音。

紧接前句,说她在酒席宴旁,对于那些公子哥儿的调笑戏弄,只好随遇而安,曲鼓逢迎。其中“随分”二字,透露出多少屈辱和辛酸,身不由己、不得不然呀!这就在觥筹交错的欢闹场面的背后,不着痕迹地浸染着人格倍遭污辱的点点血泪,意思较前更深入了一层。

然而,妓女也是人,也自有人的感情和尊严。她多想公子哥儿们能对她的委身相许报以一笑啊,哪怕是平平常常的一笑,那么她连千金也会不屑一顾的呀。“算”,料,想来;“慵觑”,即俗话说的“懒得一看”的意思。这儿用“一笑”与“千金”对比,十分强烈地刻画出她渴望尊重、珍视情意、追求知音的心理,同时也有力地反衬出那些公子王孙给予她的只是轻薄无情的玩弄。作者描摹她那渴望、失望而寂寞的心情是多么细致入微,而用笔又是何等简劲巧妙。

如果说正当青春妙龄尚且如此,一旦人老珠黄将何以堪。因此,她常常担心如花年华轻易地悄悄流逝而空度岁月,找不到理想的归宿。其中“葬华”一词,是指朝开暮落的木槿花,“华”通“花”。用木槿花来比喻美好而短暂的青春年华是很贴切的。这儿没有任何的雕饰,把她厌倦风尘、忧虑未来的满腔忧怨直截了当地倾吐出来,成为上片精彩的结笔。

上片是从以往的无情现实落笔铺写;下片则由未来的强烈愿望发挥开去。

“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既是下片的换头,又是振起全篇的警句。“君”是指这位妙龄歌妓难得一遇、有情有义而为之倾诉的对象(其中当有作者的影子),“花”当然是借喻这位正处青春全盛期的歌妓自己了。她犹如落水者抓住了一根稻草似地兴起了希望,说我既已承受了您的加恩看顾,请您就好好地给我做主啊。我们从这凄婉动人的苦求声中可以洞悉她那追求知音、渴望自由的心境。这是一个被蹂躏的女性发自内心深处的哀告和呼吁!它承上启下,拓开新意,成为全词思路发展的枢纽。

她盼望“君”不妨带她回家,到那海阔天窄的自由境地中去这是对“好与花为主”的直接生发,表达了她祈求能与“君”过着恩爱夫妻生活的迫切愿望。用“万里丹霄”来比喻摆脱了风尘生涯后那种海阔天空、自由美好的理想境界,该是多么形象、贴切;特别是“何妨”二字,又是何等地委婉凄绝,它既吻合尊重对方的商量口气,又隐含了对于“君”打破携妓而归的种种世俗之见的希冀和渴望。《介存斋论词杂著》说:“耆卿为世訾警(诋毁)久矣!然其铺叙委婉,言近旨远,森秀幽淡之趣在骨。”事实正是这样。

在这样倾诉真情之后,接以“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来收束全词,就水到渠成了。它一方面表达了割断风尘、忠于爱情的决绝之志,一方面流露了祈求谅解、助脱苦海之情。语气斩截而情深意长,在结构上又呼应了上片。其中尽管也用了“烟花”(代指妓女生涯)、“朝云暮雨”(喻指男女交欢,用宋玉《高唐赋》所叙楚襄王与巫山神女相会、神女临去时说她“旦为朝云,暮为行雨”事),却毫无浮艳色情的味儿,倒是起了深化主题、首尾相连的作用,使全词成为完璧。

此词巧取角度,纯以歌妓之口出之,读来情真意切,诚挚感人。语言全用白描,干净利落,通俗流畅,并无绮罗香泽之态。王国维曾指出《古诗十九首》之二、之四有淫鄙之尤的诗句,“无视为淫词、鄙词者,以其真也。五代北宋之大词人亦然。”(《人间词话》)柳永的词亦当作如是观,特别是这首《迷仙引》,当为柳词上乘之作。

采莲令

柳永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这首词和他的《雨霖铃》堪称写别离词的双璧,各有特色。《雨霖铃》以景起,以情结,抒情则一泻千里,而寓有哲理。《采莲令》则以景起以景结,景中,含情,余韵无穷。

词一起点月落天明景色,淡云祚霜满地,早晨本是美景,而以“西征客、此时情苦”,则无心赏此良辰。一句景,一句情,配合得极为巧妙。“翠娥”二句写送行者的情态,“执手”、“送临歧”、“开朱户”,这几个动作,次序应该是开门、送行、执手,这里迫促写来,强调执手之不忍分离,就不顾动作的先后了,乱得动人,听来有声,“轧轧”就是叹息。“千娇面”三句,又是倒叙见其精彩。“断肠争忍回顾”,“断肠”,沉痛之至,“争忍回顾”,不忍回顾,实际上是回顾了,看到那“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这一刹那成永恒,也是一顾难忘,回首断肠。写透写尽两情的依依惜别。换头,“一叶”三句又是写景写情。写别后舟行之行,实则远离了人,于是厌嫌那“急桨凌波去”,更讨厌“贪行色”,只图完成行程,哪知人的心思,这是一层。“万般”句,再写别后心中之恨,只能饮恨吞声,知音已别,谁与为言。这是第二层。“更回首”三句,和上片末句同一机杼,不过只是一泻下来。“重城不见”,写城实是写人,城不见,人更不见。然而末两句,则又宥开撒出,但见江天大景辽阔,烟树几点迷离。以景结,无限之景寓无限之情,这是第三层。总之,是一层深一层,一层透一层,一层大一层。多层次地铺写离情别绪。全词又是以别后之一顾、再顾铺开来写,上片写别来犹见人之多情,下片则写别后不见人而只见江天烟树。见与不见,总是伤心。明知见是伤心,不见也是伤心,然而却不能不一顾再顾,充分地表现出留恋之深。柳永功名蹭蹬,赖有红袖知音。当兹别离,实有高山流水之思,其词之沉痛处,当不仅是恋情的。

同类推荐
  • 新月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新月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新月集(The Crescent Moon,1903)主要译自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诗集《儿童集》,也有的是用英文直接创作的。诗集中,诗人生动描绘了儿童们的游戏,巧妙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他们活泼的想象。它的特殊的隽永的艺术魅力,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纯洁的儿童世界,勾起了我们对于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本书是一部诗坛圣者的巅峰之作,一首母爱与童真的不朽乐章,一幅梦想现实交织的绚丽画卷。
  • 热爱生活

    热爱生活

    本书是一本个人散文集,对一位普通老干部退休生活的点滴记录。有令人向往的境外旅游,更有孜孜不倦的返聘兼职。大量照片和散文,让读者领会如何老有所为,又如何营造淡泊和愉悦的人生。作者文笔优美,叙述自然,对生活充满无尽的热爱之情。
  • 在俯瞰中放松

    在俯瞰中放松

    青少年素质读本,中国小小说50强,作者曾颖的小小说大多涉及民工、下岗工人和城乡贫困无助的弱势人群,他用自己的笔,逆主流而动,为小人物树碑立传,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艺术形象。本书是作者几年时间借宿民工村,走访民工子弟学校和在火车站大厅里与回乡的民工们同吃同睡同喜同悲的产物。记录着当下时代转型期中各色人等的悲伤和希望,体会他们的酸甜苦辣。用作者本人的话说:之所以要写他们,其一是身边太多这样的人和事充斥于我的眼睛和心灵:其二则是有一种较劲的心态——在这个普遍肥处添膘的社会中,文学不断地远离那些苦难的最需要关注的人群,而把目光投向鸳鸯枕上起波浪式的粉红生活,弱势人群却越来越不被主流文化和传媒关注。
  • 我愿为你摆渡红尘

    我愿为你摆渡红尘

    不要怕与过去告别,时隔多年,你会发现,错的人还是那个丝毫没有进步的他,而你的眼界、你的气度、你的举止,早已远远不是他能企及。让他无法再影响你,无论是你的生活还是你的心情。
  • 年月诗集 轻轻地呼唤

    年月诗集 轻轻地呼唤

    故乡山水,如诗如画,住净水器、触景生情,咏物明志。讽刺为了清明,离骚怒其不争。时光链环套住年月,火花飞溅,汇集成歌,一唱百年。
热门推荐
  • 花式虐狗手册

    花式虐狗手册

    重活一世,杨芃决心一定要步步为营。报仇雪恨?不不不,冤冤相报何时了。狠虐渣男?她哪有工夫浪费在他身上。升职加薪当业界女王?那只是捎带手的事。所以,她要干嘛?杨芃:我!要!圈!养!那!个!痴!汉!
  • 不一样的童年:中国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

    不一样的童年:中国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

    书中通过案例全面分析了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在家庭、学校、社区、同辈群体中的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的获损情况,提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多方治理的建议,从实质上推动了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问题的解决。
  • 天台山记

    天台山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5~7岁孩子爱玩的趣味文字游戏(注音版)

    5~7岁孩子爱玩的趣味文字游戏(注音版)

    5~7岁是孩子智力和体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孩子各方面兴趣的最佳时期。本书写给5~7岁的小朋友,用游戏的方式培养孩子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每个游戏都充分考虑了孩子的接受能力,并配有精彩图画,帮助孩子开动小脑筋,学识字、学知识。
  • 摄大乘论章卷第一

    摄大乘论章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枝夙孽

    金枝夙孽

    他说,“我已是王爷,我能给你想要的一切。”她答,“不要喜欢我,我不只是文无忧。我也不会喜欢你,我不曾有那种情愫。”她是万千离弦的箭,穿过层台漫月,烟笼寒水,只向仇人的心。她是万滴轻柔的雨,千娇百媚,回望倾城,只向助她功成之人、奉献一切。力量在握时,她要掀起血雨腥风。剧情指南1,剧情流,柔弱女子完美蜕变,走上腹黑一世+相爱相杀的不归路。2,前半段宅斗,后半段官斗复仇。
  • 严太太她可甜可盐

    严太太她可甜可盐

    秦熙的身份有点特殊,亦正亦邪,可盐可甜。她被人要挟,不得已奉命接近某只“小奶狗”,却没想到这“小奶狗”的叔叔,竟是一只不折不扣的“大灰狼”……
  • 蕲黄四十八砦纪事

    蕲黄四十八砦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科学展望(世界科技百科)

    科学展望(世界科技百科)

    本套青少年科普知识读物综合了中外最新科技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青少年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快穿世界之我想活下去

    快穿世界之我想活下去

    叶灵的生命里只有一件事:工作。并为此而生。可是有一天,一切都不再一样。某某人说,你要嫁人吗?我不错呀?又遇上一个人,看着她,无奈的叹气:你能不能别么蠢?小王爷瞪她:你有什么企图!快说!叶灵:……唉,她只是想好好活下去,活得好那么难吗?(成长型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