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99000000002

第2章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这首词所写的不过是前人作品中重复过千百次的离愁别绪,并不新鲜;但就艺术表现说,却实在很新颖。那离愁别绪通过新颖的艺术表现构成一系列情景交融、心物交感的意象,而抒情主人公的行踪、神态,乃至心理活动,也随之浮现于读者眼前。

这首词,大约写于徐昌图入宋之前,它所反映的个人身世,饱和着五代乱离的时代投影。接着写“西去”。“回头烟柳渐重重”一句,将身去而意留的情景作了生动的、多层次的体现。上船西行,却频频回头东望;始而“回头”,见送行者已隔一“重”“烟柳”,继续“回头”,则“烟柳”由一“重”而两“重”、三“重”、四“重”、五“重”,乃至无数“重”,送行者的身影,也就逐渐模糊,终于望而不见了。从行者方面说,情景如此;从送行者方面说,又何尝不然。“烟柳”乃常见之词,一旦用作“回头”的宾语,又用“渐重重”修饰,便场景迭现,意象纷呈,人物栩栩如生,其惜别之情与飘蓬之恨,亦随之跃然纸上,动人心魄。送行者既为重重烟柳所遮,“回头”已属徒然,这才沿着“西去”的方向朝前看。朝前看,可以看见的东西当然并不少,但由于特定心态的支配,摄入眼底的,只是“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淡云”、“寒日”、“暮天”,这都是情中景,备感凄凉。而那“远”去的“孤雁”,则分明是抒情主人公的象征。雁儿啊,天已寒,日已暮,你孤孤零零地飞啊飞,飞向何处呢?

下半片以一问开头:“今夜画船何处?”问谁呢?当然不是问船夫,而只是问自己。以下各句所写,乃是想像中可能出现的情景,作为对问语的回答。船在淮水上行进,现在还未起风,“潮”该是“平”的;天空中“淡云”飘动,月光是“朦胧”的;离亭话别之际,为了麻醉自己,只管喝酒,但酒意终归要消失,一旦“酒醒”,正当夜深“人静”,又有什么办法解愁;一个人躺在船里,“孤枕”、“残灯”,思前想后,哪能入睡?熬到五更天,也许会有点儿睡意,恍惚间梦见亲人;然而五更天往往有风,有风就起浪,即便是“轻浪”吧,也会把人从梦中惊醒;醒来之后,风声、浪声,更增愁烦,将何以为怀?这是多么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

这首词从“饮散”写起,截去饯行的场景,让读者去想像;一问之后展现的画面转换和心理变化,又完全出于想像。其艺术构思,极富独创性。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花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貌,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这首词是李煜被掳降宋,在失去自由的幽禁生活中写的。写的是亡国恨。

写亡国容易,有史实就行;写恨难,因为是情。然而,恨是可以传导的。因为恨由事生,有可恨的事,就生可恨的情,选用可恨的典型事例,变换成形象思维,熔铸在概括力较强的艺术语言里,就可表达出恨来,运用什么样的艺术技巧,倒在其次,重要的是选材。例如这首《破阵子》,写这样严肃而重大的题材,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作重点以“压卷”,真是出人意表。难怪东坡先生颇有微词,他说:“后主既为樊若水所卖,举国与人,故当恸哭于九庙之外,谢其民而后行,顾乃挥泪宫娥,听教坊离曲!”(见《东坡志林》)说得有理。这一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亡国之君。到了什么时候啦,还跟娘们儿们难舍难分的,怎能不亡国?

李煜固然不是圣君明主,但也不是全无心肝的陈叔宝。他是个有艺术修养的词家能手,是个多情善感、心灵丰富的人。大好山河,一旦毁于他手,忍辱含垢苟活着,能无动于衷吗?他感到“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慨叹“人生愁恨何能免,消魂独我情何限”,终至“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过着“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日子。哭有什么用?有话又能对谁说?在这幽禁的场所“终日谁来”?只能“无言独上西楼”,过那种“凭栏半日独无言”的孤独死寂的囚禁生活。也正是这样的严酷生活,逼着他内向,追寻怎样亡国的。

他从远处着想,大处落墨,举重若轻,出语超群。开头先写立国前后四十年,拥地纵横三千里,说明国势鼎盛,雄冠当时;接着又写凤阁龙楼,玉树琼花,足证国力殷实,繁盛堪夸。这一派浩荡壮阔的形势,有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磅礴宇宙。气象万千。准此,接下去应该是国祚绵长、物阜民丰的兴旺光景。谁料到写到这里笔尖一滑,滑出一句软弱力无的“几曾识干戈”来,使这排空而来的美好事物,倾刻全倒,一股脑都跌进这“几曾识干戈”的泥坑里,好端端的一个国家,竟这样不费劲地断送了,能不恨?只落得“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后悔来不及,“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国家怎么这样乏,不堪一击呢?原来有脊梁骨的大臣被杀了,自己削弱了自己的战斗力。典型的事件是:

在南唐亡国前二年,中书舍人潘佑看到国势日衰,七次上疏,极论时政,切中要害,并诋斥大臣将相,无能失职,应杀几十个以肃国法;同时也指责李煜庇护奸臣,曲容谄臣,使国政昏暗,是亡国之君。李煜看后很生气,徐铉、张洎一流也憎恨潘佑,趁机竭力排挤他,怂恿李煜杀掉他。同时被害的还有一个好提建议和意见的李平。事后李煜省悟过来,知道做错了事,后悔了,但也无法挽回了。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李煜这首记梦的小词,作于他降宋被囚之后。词中以梦写醒、以乐写愁、以少胜多,在艺术表现上别具特色。

作品为了避免平直,采用倒叙结构,以突兀而来的“多少恨”领起,首先把梦醒后的满腔悲恨一泻而出,再以“昨夜梦魂中”一句,点明作者刚刚一觉醒来,正为昨夜的梦而悲恨。究竟是什么梦,如此牵动了他的感情?

“还似旧时游上苑”等三句,追述了昨夜的梦境。“上苑”既然是专供皇帝游赏和打猎的园林,“旧时”也就不言自明地意味着,那是李煜位居南唐之主的年代。“旧时”二字还透露出,这梦是做于景况全非的“今时”。对于熟悉作者身世的读者,这个没有坦然说出的“今时”景况,同样历历在目。那就是李煜囚居在远离南唐国都金陵的汴京,在“老卒守门”、“不得与外人接触”的隔离中,过着“只以眼泪洗面”的俘虏生活。难怪作者使用了带有强调意味的“还似”两个字,来突出这“梦游”乃是旧事重温,而且是在时过境迁的背景下的旧事重温。联系着作者境遇的变迁再来理解句中的“旧时”二字,就进一步领悟到,它原来凝聚着作者千钧的笔力和万分的沉痛。

这梦中的游苑,到底是怎样一番景况?“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前句贴切地借用了《后汉书·明德马后传》中,写皇后用来形容外戚权臣车马络绎不绝的成句:“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它把皇帝出游时,那种臣嫔簇拥的盛大排场和热闹景象,一语托出。后句抓住了最美好的花月春风,着意点染游赏时的良辰美景。前句写人事,后句写景色,而“正春风”三个字,又不仅写景,它还使人感受到,作者一行游苑时,那种兴致勃勃、其乐融融的气氛,“春风得意”的神态跃然纸上。不难体会到,在这令人目眩神移的描绘中,倾注了作者对往昔生活的无限深情。

由于首句中“恨”字当头,我们原以为会看到一个凄惨的梦。结果恰恰相反,出现的却是一个兴高采烈、欢情洋溢的梦。其实,这反映了生活的逻辑,也体现了作者的匠心。因为,对于昔日一国君主、今日异国囚徒的李煜来说,重温欢乐的梦,是他对“失去的天堂”昼思夜想,以追求短暂的精神寄托的必然结果;同时,这种重温欢乐的梦,的确要比品尝悲痛的梦,会给他醒后带来更加难以忍受的痛苦。道理在于,后者顶多不过是他悲惨的现实生活的继续,而前者,却把他拖回到他已永远失去的天堂,使他醒来之后,不得不再次咀嚼自己从“天上”跌落到深渊这一苦果,从而在自己心头的疮口上,再次揉进了盐巴。作者正是从这种真实的生活体验出发,不仅有意地选择了这样一个欢乐的梦来写,而且还特别着意渲染了梦中的欢乐,这就造成了同他的悲惨现实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收到了以乐写愁的艺术效果。

子夜歌

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这是李后主自述囚居生活,抒发亡国哀思的词作。此词围绕一个“梦”展开。上片写梦归故国,下片言往事在梦中幻灭,通篇构成了一个人生似梦的立意。起句“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人生在世谁都难免有愁、有恨,难道说只有我一个人如此丧魂落魄、愁恨无限吗?“销魂”:亦作“消魂”,指人精神恍惚,好像魂不附体。一开头就写出了词人极度愁苦悲哀的情态,以及极力摆脱痛苦的心理,为下文作了铺叙。失魂落魄、愁恨无限的缘由何在?“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词人在梦里又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又见到了“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混轻尘”(《望江南》)的江南春景。一觉醒来才想起“无限江山”早已归于他人。怎能不“销魂”,怎能不“愁恨”?怎不叫人“双泪垂”?一个“重”字点出了词人时时思念江南,常常梦归故国。

下片从梦境转而写现实生活。“高楼谁与上?”,即“谁与上高楼?”。这是一个倒装的反问句。李后主的一言一行都在监视中,有谁能敢与他一起登楼呢?此反问语浸透着作者的孤独与悲伤。无人与上高楼,却又“长记秋晴望”。词人总是想起自己还是南唐国主时的生活:在那些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众嫔妃簇拥着,在宫中高楼之上眺望江南秀丽景色,真是“宫娥鱼贯列”!而今却独苦一人,无人与上高楼。“长记”又点出了词人思念故国、回味过去帝王生活的重复性。

末两句“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是说,过去的一切都已逝去了,往日的生活就像梦一样已不复存在。李煜降宋后,对往日豪华、奢侈的生活仍难以忘怀,而对故国的依恋,只能寄托于梦。以梦归故国来排遣内心的“愁恨”,然而,梦醒之后,往事已成空,更是愁上加愁,更加“销魂”。

此词语言平实,却发自肺腑,字字意切,句句情真。“重归”、“长记”、“还如”,道出了词人感伤之深、愁恨之极,将李后主感怀故国的一腔悲愤表达得淋漓尽致。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虞美人》词,是李煜亡国之后被俘虏到开封、封为违命侯时候写的。据说,这首词写好之后,于他生日七月七日那天晚上,在开封的寓居里宴饮奏乐,叫歌伎进行演唱,声闻于外。后来宋太宗知道了这件事,觉得他有故国之思,就命令秦王赵廷美赐他牵机药,把他毒死。所以,这首词,可以说是李煜的绝命词。

这首词明白如话,没有什么难懂的辞句,是人们所熟悉的。因为人们太熟悉了,倒反而难于理解到它的好处。实际上,这首词在起结、上下片的接搭处,以及立意和修辞方面都有很大的特色,值得我们细心剖析。

同类推荐
  • 情感真谛(读者精品)

    情感真谛(读者精品)

    人真正生命的诞生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递相授受,以至无穷。
  • 红都拾遗

    红都拾遗

    本书是作者对文博(文物与博物馆)和苏区史的研究,从大量公开发表的作品中挑选出60余篇,内容丰富,涉域宽广。全书多篇文稿较为详细记述了瑞金革命纪念馆机构开格、更名和改扩建,以及瑞金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过程。
  • 掌纹

    掌纹

    本文诠释了乡村人事的重量,这重量是那么的沉重。这份沉重是生而为农人的艰辛,是在田地上用汗水和泪水浇灌的人生。
  • 西欧现代作家作品浅析

    西欧现代作家作品浅析

    尼采、海涅、卡夫卡、米兰·昆德拉、裴多菲……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学大家名字,相信你一定听过。本书主要罗列了西欧国家的一些作家以及诸多知名文学作品,令读者朋友们感受文学的震撼和力量。
  • 刘醒龙自选集

    刘醒龙自选集

    刘醒龙总是执着、谦逊地行走于他的艺术世界中,总是能够避开流淌于生活表面的泡沫,看取生活的真相,把民间底层人们的精神和灵魂真实地表现出来,以坚硬的抗争和如水的柔情给人以深深地感动。本书精选和节选了刘醒龙的各类代表性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天行者》,中篇小说《分享艰难》、《挑担茶叶上北京》,以及散文《天香》、《去南海在一棵树》等篇章,全面展示了刘醒龙三十余年的创作成就。
热门推荐
  • 腹黑王爷的小狐妃

    腹黑王爷的小狐妃

    传闻,东辰帝国有一个权重两朝的王爷,他俊美无双、战绩显赫,百姓心中的战神;传闻,他冷酷无情,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皇帝也要敬让三分;传闻,他带回府一只小狐狸,被视为心尖宠,见此狐,如见他。他不把世人放在眼里,却把她放在了心上。从此情根深种,宠妻成瘾。
  • 那年,时光回旋

    那年,时光回旋

    漂亮女生江若亚从英国回到景安,进入景安大学就读。她来到景安的目的是为了替哥哥报仇,因为小时候相依为命的哥哥潜入顾家偷窃却被打死。她对顾家的儿子顾北川展开了追求,为的是破坏顾家和骆家的联姻,为养母全面展开报复铺垫【养母和顾家亦有仇】,在这个过程中,她爱上了顾北川,但是在最后被揭穿她的目的而离开。而在故事的最后一切真相大白,却发现顾北川实际上就是小时候和她相依为命的哥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娘娘,朕错了!

    娘娘,朕错了!

    菩提本无心,明镜亦非台,本来空一物,何处惹尘埃!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她和他在一起就是一个错误。既然是错误,那又何必在一起呢?
  • 征战天下之英雄无敌

    征战天下之英雄无敌

    文章简介李漠本是地球上一个混世魔王,一生行侠仗义、打抱不平,是Z国KM市第一高手,一次在英雄救“美”的时候,救到一个“极品MM”,当场被“极品MM”吓死。想我们的主人公李默,一世英雄,竟然这样死法,天理何在。临死之前的一瞬间回想起自己活了27年,还没有拉过MM的手,不觉死不瞑目,发誓如果有来生,定要御女无数,泡尽天下美女·····去到地府,阎王一查生死薄,忽然大惊,生死簿上写着“李默,永生不死云云···”。阎王无奈,着黑白无常送他回归阳间,黑白无常送李默到还阳路上,李默走上还阳路,居然被一道气墙反弹回来,顿时满头星星,晕头转向之间失足跌落轮回门,消失在无边无际的黑洞之中······魔法纪年1257年9月6日,我们的主人公李默因失足跌落轮回门,没有喝过孟婆汤,带着记忆重生异世,开始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 凡人

    凡人

    不过四年前,还在头悬梁、锥刺股为高考搏杀,好不容易过关斩将抢到了一顶“天之骄子”的高帽,这下却成了滞销商品的标志,要自己到人才市场上兜售拍卖、降价处理,只差插一根蒿草贱卖了。林冬和华芬也汗涔涔地挤在一群毕业生当中。一家合资公司要招一名高级文秘,这不,光是抢着要表格填的手,就在眼前挡成了一道怎么也难突破的白墙。林冬泄气地跑到大厅一角,掏出手绢擦汗,愤愤地想:今天不该来。哪晓得是这架势?分明都是名牌大学才华横溢、目空一切的毕业生,如何到了“人才需求会”上就成了马路上清仓大处理时不顾一切的家庭主妇?
  • 意外看风味:奢华酒店

    意外看风味:奢华酒店

    《意外看风味:奢华酒店》以世界最热门旅游地点伦敦、东京、夏威夷、葡萄牙、希腊小岛、越南会安等地方为背景,从当地的世界著名奢华酒店落笔,以亲身体验的方式推荐去当地作深度旅游的线索,文字细腻,推荐理由实用而独到。书中附有酒店名称原文、地址、预定电话、网址等实用资讯。
  • 在不安的世界里,不慌不忙地坚强

    在不安的世界里,不慌不忙地坚强

    《在不安的世界里,不慌不忙地坚强》是一本写给千万年轻人的人生成长之书。豆瓣网最励志、最温暖的作者谢姣姣触及灵魂的人生感悟。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飞翔的翅膀。内含数十篇原创励志作品,十几万字的生活感悟,告诉读者:如果此刻你正值青春,请让你的每一分钟都过得有意义;让你今天所做的一点一滴,都成为未来的铺垫;让每一次播种,都作为收获前必须的耕耘。你以为漫长而充裕的青春,其实,正是另一场争分夺秒的倒计时。
  • 靠自己成功

    靠自己成功

    《靠自己成功》是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亲自选编并翻译的马登代表作的选集。他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以及其对中英两种语言炉火纯青的掌握。为他在翻译方面的造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由此也成就了这本中文版的励志精品。美国的马尔滕博士,著书极多,内容都是激励和兴奋青年人的文字,为文鞭辟入理,剀切详明,令人百读不厌。20世纪30年代,文学大师林语堂博士亲自选编翻译了这两本著作,并结集在国内出版,书名定为《成功之路》,给当时的青年以巨大的影响和激励,一扫当时消极、悲观、烦闷、颓唐的气氛。本书努力于有系统地介绍充满生机的新生活,即使不是绝无,至少可称仅有。这是译者不揣浅薄,翻译这本书的最大的理由。
  • 古国归墟之西域异闻

    古国归墟之西域异闻

    35年前,一个来自中科院的考古队深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去寻找在《史记·大宛列传》中曾提及的昙花一现的古国——大宛国。考古队在沙漠中遇到罕见的风暴,慌乱中被一个神秘的人影带到了一座古城之中。队员们在古城里碰到一连串诡异事件,几乎全部身亡,只有周队长被救起,却已精神失常。35年后,周队长的孙子收到一封爷爷的信,周领队早已不知所踪。循着信中的线索,他踏上了寻秘之路,曾经的西域之地竟然隐藏着这么多离奇的事情:沙漠的八卦鬼城,天山的瑶池圣境,昆仑山的死亡之谷……各种诡异的事物接踵而来。探险的过程充满了人性的挣扎,恐怖与可憎的面孔交织,惊悚的场景,支离破碎的线索……原来这一切都只是一场阴谋……
  • 佛说大金色孔雀王咒经

    佛说大金色孔雀王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