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97700000005

第5章 警世通言下篇(4)

少顷,门上通报太爷到了。徐爷出迎,就有局蹐之意。想着养育教训之恩,恩怨也要分明,今晚且尽个礼数。当下差官往河下,接取到衙。原来徐能、徐用起身时,连这一班同伙赵三、翁鼻涕、杨辣嘴、范剥皮、沈胡子,都倚仗通家兄弟面上,备了百金贺礼,一齐来庆贺徐爷。这是天使其然,自来投死。姚大先进衙磕头。徐爷教请太爷、二爷到衙,铺毡拜见。徐能端然而受。次要拜徐用,徐用抵死推辞,不肯要徐爷下拜,只是长揖。赵三等一伙,向来在徐能家,把徐继祖当做子侄之辈,今日高官显耀,时势不同,赵三等口称“御史公”,徐继祖口称“高亲”,两下宾主相见。备饭款待。

至晚,徐继祖在书房中,密唤姚大,讨他的金钗及带血罗衫看了:“那罗衫花样,与涿州老婆婆所赠无二。那老婆婆又说我的面庞,与他儿子一般,他分明是我的祖母,那慈湖庵中道姑是我亲娘。更喜我爷不死,见在此间告状,骨肉团圆,在此一举。”

次日,大排筵宴在后堂,管待徐能一伙七人,大吹大擂介饮酒。徐爷只推公务,独自出堂,先教聚集民壮快手五六十人,安排停当,听候本院挥扇为号,一齐进后堂擒拿七盗。又唤操院公差,快快请告状的苏爷,到衙门相会。不一时,苏爷到了,一见徐爷,便要下跪。徐爷双手扶住,彼此站立,问其情节。苏爷含泪而语,徐爷道:“老先生休得愁烦,后堂有许多贵相知在那里,请去认一认。”苏爷走入后堂,一者此时苏爷青衣小帽,二者年远了,三者出其不意,徐能等已不认得苏爷了。苏爷时刻在念,到也还认得这班人的面貌,看得仔细,吃了一惊,倒身退出,对徐爷道:“这一班人,正是船中的强盗,为何在此?”徐爷且不回话,举扇一挥,五六十个做公的,蜂拥而入,将徐能等七人,一齐捆缚。徐能大叫道:“继祖孩儿,救我则个!”徐爷骂道:“死强盗,谁是你的孩儿?你认得这位十九年前苏知县老爷么?”徐能就骂徐用道:“当初不听吾言,只叫他全尸而死,今日悔之何及!”又叫姚大叫来对证,各各无言。徐爷分付巡捕官:“将这八人,与我一总发监,明日本院自备文书,送到操院衙门去。”发放已毕,分付关门。请苏爷复入后堂。

苏爷看见这一伙强贼,都在酒席上擒拿,正不知甚么原故,方欲待请问明白,然后叩谢。只见徐爷将一张交椅,置于面南,请苏爷上坐,纳头便拜。苏爷慌忙扶住道:“老大人素无一面,何须过谦如此?”徐爷道:“愚男一向不知父亲踪迹,有失迎养,望乞恕不孝之罪。”苏爷还说道:“老大人不要错了!学生并无儿子。”徐爷道:“不孝就是爹爹所生,如不信时,有罗衫为证。”徐爷先取涿州老婆婆所赠罗衫,递与苏爷。苏父认得领上灯煤烧孔,道:“此衫乃老母所制,从何而得?”徐爷道:“还有一件。”又将血渍的罗衫,及金钗取来。苏爷观看,又认得:“此钗乃吾妻首饰,原何也在此?”徐爷将涿州遇见老母,及采石驿中道姑告状,并姚大招出情由,备细说了一遍。苏爷方才省悟,抱头而哭。

事有凑巧,这里恰才父子相认,门外传鼓报道:“慈湖观音庵中郑道姑已唤到。”徐爷忙教请进后堂。苏爷与奶奶别了一十九年,到此重逢。苏爷又引孩儿拜见了母亲。痛定思痛,夫妻母子,哭做一堆【眉批:好会合。】。然后打扫后堂,重排个庆贺筵席。正是:

树老抽枝重茂盛,云开见月倍光明。

次早,南京五府六部六科十三道,及府县官员,闻知徐爷骨肉团圆,都来拜贺。操江御史将苏爷所告状词,奉还徐爷,听其自审。徐爷别了列位官员,分付手下,取大毛板伺候。于监中吊出众盗,一个个脚镣手杻,跪于阶下。徐爷在徐家生长,已熟知这班凶徒杀人劫财,非止一事,不消拷问。只有徐用平昔多曾谏训,且苏爷夫妇都受他活命之恩,叮嘱儿子要出脱他。徐爷一笔出豁了他,赶出衙门【眉批:做好人何曾吃亏。】。徐用拜谢而去。山东王尚书窎远无干,不须推究。徐能,赵三首恶,打八十。杨辣嘴、沈胡子在船上帮助,打六十。姚大虽也在船上出尖,其妻有乳哺之恩,与翁鼻涕、范剥皮各只打四十板。虽有多寡,都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进流。姚大受痛不过,叫道:“老爷亲许免小人一刀,如何失信?”徐爷又免他十板,只打三十。打完了,分付收监。

徐爷退于后堂,请命于父亲,草下表章,将此段情由,具奏天子。先行出姓,改名苏泰,取否极泰来之义,次要将诸贼不时处决,各贼家财,合行籍没为边储之用,表尾又说:“臣父苏云,二甲出身,一官未赴,十九年患难之余,宦情已淡。臣祖母年逾八帙,独居故里,未知存亡。臣年十九未娶,继祀无望。恳乞天恩给假,从臣父暂归涿州,省亲归娶。”云云。奏章已发。

此时徐继祖已改名苏泰,将新名写帖,遍拜南京各衙门;又写年侄贴子,拜谢了操江林御史;又记着祖母言语,写书差人往兰溪县,查问苏雨下落。兰溪县差人先来回报,苏二爷十五年前曾到,因得病身死,高知县殡殓,棺寄在城隍庙中。苏爷父子痛哭了一场,即差的当人,赍了盘费银两,重到兰溪,于水路雇船,装载二爷灵柩回涿州祖坟安葬。

不一日,奏章准了下来,一一依准,仍封苏云为御史之职,钦赐父子驰驿还乡。刑部请苏爷父子同临法场,监斩诸盗。苏泰预先分付狱中,将姚大缢死全尸,也算免其一刀。徐能叹口气道:“我虽不曾与苏奶奶成亲,做了三年太爷,死亦甘心了。”各盗面面相觑,延颈受死。

但见:“两声破鼓响,一棒碎锣鸣。监斩官如十殿阎王,刽子手似飞天罗刹。”斧劫来财帛,万事皆空;江湖使尽英雄,一朝还报。森罗殿前,个个尽惊凶鬼至;阳间地上,人人都庆贼人亡。

在先上本时,便有文书知会扬州府官、仪真县官,将强盗六家,预先赶出人口,封锁门户。纵有金宝如山,都为官物。家家女哭儿啼,人离财散,自不必说。只有姚大的老婆,原是苏御史的乳母,一步一哭,到南京来求见御史老爷。苏御史因有乳哺之恩,况且丈夫已经正法,罪不及孥。又恐奶奶伤心,不好收留,把五十两银子赏他,为终身养生送死之资,打发他随便安身。

京中无事,苏太爷辞了年兄林操江,御史公别了各官,起马。前站打两面金字牌,一面写着“奉旨省亲”,一面写着“钦赐归娶”,旗旖鼓吹,好不齐整,闹嚷嚷的从扬州一路而回。道经仪真,苏太爷甚是伤感,郑老夫人又对儿子说起朱婆投井之事,又说亏了庵中老尼。御史公差地方访问义井,居民有人说,十九年前,是曾有个死尸,浮于井面,众人捞起三日,无人识认,只得敛钱买棺盛殓,埋于左近一箭之地。地方回复了,御史公备了祭礼,及纸钱冥键,差官到义井、坟头,通名致祭。又将白金百两,送予庵中老尼,另封白银十两,付老尼启建道场,超度苏二爷、朱婆及苏胜夫妇亡灵。这叫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苏公父子亲往拈香拜佛,诸事已毕。

不一日,行到山东临清,头站先到渡口驿,惊动了地方上一位乡宦,那人姓王名贵,官拜一品尚书,告老在家。那徐能揽的山东壬尚书船,正是他家。徐能盗情发了,操院拿人,闹动了仪真一县,王尚书的小夫人家属,恐怕连累,都搬到山东,依老尚书居住。后来打听得苏御史审明,船虽尚书府水牌,止是租赁,王府并不知情。老尚书甚是感激,今日见了头行,亲身在渡口驿迎接,见了苏公父子,满口称谢,设席款待。席上问及:“御史公钦赐归娶,不知谁家老先生的宅眷?”苏云答道:“小儿尚未择聘。”王尚书道:“老夫有一末堂幼女,年方二八,才貌颇颇,倘蒙御史公不弃老朽,老夫愿结丝萝。”苏太爷谦让不遂,只得依允。就于临清暂住,择吉行聘成亲。有诗为证。

月下赤绳曾绾足,何须射中雀屏目?当初恨杀尚书船,谁想尚书为眷属。三朝以后,苏公便欲动身,王尚书苦留。苏太爷道:

“久别老母,未知存亡,归心已如箭矣。”王尚书不好担阁。过了七日,备下千金妆奁,别起夫马,送小姐随夫衣锦还乡。

一路无话。到了涿州故居,且喜老夫人尚然清健,见儿子,媳妇俱已半老,不觉感伤。又见孙儿就是向年汲水所遇的郎君,欢喜无限。当初只恨无子,今日抑且有孙。两代甲科,仆从甚众,旧居火焚之余,安顿不下,暂借察院居住。起建御史第,府县都来助工,真个是“不日成之”。苏云在家,奉养太夫人直至九十余岁方终。苏泰历官至坐堂都御史。夫人王氏,所生二子,将次子承继为苏雨之后【眉批:情节毫无渗漏。】,二子俱登第。至今闾里中传说《苏知县报冤》唱本。后人有诗云:

月黑风高浪沸扬,黄天荡里贼猖狂。平陂往复皆天理,那见凶人寿命长?

第十二卷范鳅儿双镜重圆

帘卷水西楼,一曲新腔唱打油,宿雨眠云年少梦,休讴,且尽生前酒一瓯。明日又登舟,却指今宵是旧游;同是他乡沦落客,休愁!月子弯弯照几州?这首词末句,乃借用吴歌成语,吴歌云:

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此歌出自南宋建炎年间,述民闻离乱之苦。只为宣和失政,奸佞专权,延至靖康,金虏凌城,掳了徽、钦二帝北去。康王泥马渡江,弃了汴京,偏安一隅,改元建炎。其对冻京一路百姓,惧怕鞑虏,都跟随车驾南渡。又被虏骑追赶,兵火之际,东逃西躲,不知拆散了几多骨肉!往往父子夫妻,终身不复相见。其中又有几个散而复合的,民间把作新闻传说。正是:

剑气分还合,荷珠碎复圆。万般皆是命,半点尽由天!话说陈州有一人,姓徐名信,自小学得一身好武艺,娶妻崔氏,颇有容色,家道丰裕,夫妻二人正好过活。却被金兵入寇,二帝北迁。徐信共崔氏商议,此地安身不牢,收拾细软家财,打做两个包裹,夫妻各背了一个,随着众百姓晓夜奔走。行至虞城,只听得背后喊声振天,只道鞑虏追来,却原来是南朝杀败的溃兵。只因武备久弛,军无纪律,教他杀贼,一个个胆寒心骇,不战自走【眉批:此承平日久之通弊。】;及至遇着平民,抢掳财帛子女,一般会扬威耀武。徐信虽然有三分本事,那溃兵如山而至,寡不敌众,舍命奔走。但闻四野号哭之声,回头不见了崔氏。乱军中无处寻觅,只得前行。行了数日,叹了口气,没奈何,只好罢了。

行到睢阳,肚中饥渴,上一个村店,买些酒饭。原来离乱之时,店中也不比往昔,没有酒卖了,就是饭,也不过是粗粝之物,又怕众人抢夺,交了足钱,方才取出来与你充饥。徐信正在数钱,猛听得有妇女悲泣之声。“事不关心,关心者乱。”徐信且不数钱,急走出店来看,果见一妇人,单衣蓬首,露坐于地上。虽不是自己的老婆,年貌也相仿佛。徐信动了个恻隐之心,以己度人道:“这妇人想也是遭难的。”不免上前问其来历。妇人诉道:“奴家乃郑州王氏,小字进奴。随夫避兵,不意中途奔散,奴孤身被乱军所掠。行了两日一夜,到于此地,两脚俱肿,寸步难移,贼徒剥取衣服,弃奴于此。衣单食缺,举目无亲,欲寻死路,故此悲泣耳。”徐信道:“我也在乱军中不见了妻子,正是’同病相怜‘了。身边幸有盘缠,娘子不若权时在这店里住几日,将息贵体,等在下探问荆妻消耗,就便访取尊夫,不知娘子意下如何?【眉批:说话中听。】”妇人收泪而谢道:“如此甚好。”徐信解开包裹,将几件衣服与妇人穿了,同他在店中吃了些饭食,借半间房子,做一块儿安顿。徐信殷殷勤勤,每日送茶送饭。妇人感其美意,料道寻夫访妻,也是难事,今日一鳏一寡,亦是天缘,热肉相凑,不容人不成就了。又过数日,妇人脚不痛了。徐信和他做了一对夫妻,上路直到建康。正值高宗天子南渡即位,改元建炎,出榜招军,徐信去充了个军校,就于建康城中居住。

同类推荐
  • 诗集传附录纂疏

    诗集传附录纂疏

    本书收录现存元代诗经类文献。在文献整理中,选择一个好的底本,旁搜现寻各种版本进行校勘、标点,同时撰写成各个著述的内容提要,对该著述作者、著作内容、特点及在《诗经》研究史上的地位,做全面的介绍。本套丛书是收录现存元代经部文献的大型丛书,有助于推进元代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以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等不同专门史的研究。
  • 俗语

    俗语

    本书收入的是从传世的文史典籍中搜集整理的俗语,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和例句。所收俗语包括:拔出萝卜带出泥、白日做梦、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是作者花费近十年心血,在有关资料及工具书上选取六千余个韵单字,搜集古今汉语词典、词组约二十六万个汇编而成,为广大爱好作诗填词的读者及苦于汉语词组搭配检索的读者提供了方便。
  • 庄子大智慧全集

    庄子大智慧全集

    庄子需要理解,但又有几个人能写到庄子心里去泥。我们只能去近似地理解庄子,以求更多地走近庄子的内心。天下滔滔,人为名利所趋,为世事而求索奔忙,从来不问何处有净土可退。生活有时一叶障目,耽于眼前物欲,我们便不知道也不相信有“至德之世”的美妙意境。而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也需要庄子的浓墨重彩、美仑美奂的理想王国。
  • 鬼谷子:六韬(中华国学经典)

    鬼谷子:六韬(中华国学经典)

    本书是学经典,荟萃中华文化精髓,弘扬中华精神文明。轻松阅读国学经典读本,开启智慧,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学会做人。
热门推荐
  • 驭夫有道:总裁,你节操掉了

    驭夫有道:总裁,你节操掉了

    “还记得我是谁吗?”男生站在她的面前,一脸探究的问着。额……她能说她还真的不知道吗?看着她的表情,男生就猜到了些什么。他微微一下,摄人心弦:“忘记我了,没关系,以后我们有的是时间了解。”
  • 桃花依旧醉春风

    桃花依旧醉春风

    蓝卿说:“玥棽歌,这四海八荒没有比你更好命的人了,神尊的仙气可不是谁都能得到的……”白俊说:“小桃花,六界之中没有比你更苦命的人了,好好的历个天劫,损了万年修为不说还毁了容貌,连带着失了忆,我都替你觉得憋屈啊……”燃沧曾经问过她:“若可以选,你愿做什么?”玥棽歌低头深思了片刻,道:“做一世凡人吧,白俊常说凡人的命虽然不及你我长久,但却比你我绚烂。”多年后,玥棽歌依旧记得那句:若本君不能救你,那便陪你一起堕魔,这四海八荒又有谁能奈我何!桃花树下,一坛万年佳酿,醉了几世繁华?
  • 克夫农女倾富天下

    克夫农女倾富天下

    拥有空间和木系双系异能的林心兰被男友闺蜜双双背叛,被他们下药之后送到基地实验研究所当实验体,只为换取一个月的粮食。承受身心双重折磨之下,选择自暴,与实验的研究人员同归于尽!一朝醒来,已然成了不知名朝代的另一个林月兰林月兰十二岁,九岁时被一讨水喝的道士断言——克夫!流言非起,从克夫到克双亲,再到克所有亲戚朋友,最后传成了将来会克天下。爷爷奶奶,大伯小叔等等一大堆极品亲戚,害怕被克死,毅然与九岁的林月兰断亲绝义,把她从族谱上划掉,让她自已单过,愚孝父亲遵从,懦弱娘亲哭哭啼啼,弟妹更是毫无办法。九岁分家,一间进风漏雨,颤颤微微随时可能倒塌的小茅屋,一分下水田,两分旱田,把林月兰给打发,从此林家再此林月兰,林月兰成了无根女。颤颤微微的活到十二岁,一招不慎得罪了村里的小霸王,被同村的小伙伴们给拳打脚踢给踢死了。迎来了,穿越过来的林心兰空间异能我有,天下由我走,看我林心兰如何威风八面,成为一代女土豪!
  • 内训

    内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Black Book

    Black Book

    "The Black Book"is Orhan Pamuk's tour de force, a stunning tapestry of Middle Eastern and Islamic culture which confirmed his reputation as a writer of international stature. Richly atmospheric and Rabelaisian in scope, it is a labyrinthine novel suffused with the sights, sounds and scents of Istanbul, an unforgettable evocation of the city where East meets West, and a boldly unconventional mystery that plumbs the elusive nature of identity, fiction, interpretation and reality.
  • 中二国师

    中二国师

    将军家的大小姐宁袖儿八岁的身体里,住着的是一个来自现代的灵魂。当朝国师司焉八岁的身体里,住着的是三十年前开国皇帝的灵魂。所以不明真相的宁袖儿一直觉得这位小国师很怪,放到现代,他就是个中二病晚期。而国师大人也觉得宁袖儿很怪,因为她总是用怜爱的眼神看着他,告诉他一一得一,一二得二……
  • 旌水流连

    旌水流连

    亭江畔,亭江畔,十载风依旧,草声花语随人变。白沙旧为景,鹅石今成患,愁坏了白鹭点点,急懵了杂鹜片片。暮色笼江岸,嶙峋参差,却是旧时芳甸。道模问我:美景何见?有夜渔归舟,笛声唱晚:官道清清,桃红李白,莺燕自现。
  • 管理管到位就这几招

    管理管到位就这几招

    本书既是为刚走上管理岗位的年轻一代而写,也是为在管理实践中迷茫的资深人士而作。希望通过对管理过程的阐述,帮助他们实现管理管到位的理想境界。因而本书选择的是一个实践性更强的过程框架——PDCA循环的过程框架。PDCA循环成名于全面质量管理领域,但在现代管理活动中,早已运用到了各个不同的领域,产生了丰富而实用的成果,成为了一个通用模型。笔者认为,从PDCA循环开始系统地理解管理和实践管理,是培养年轻一代卓越管理者的有益途径,可以使他们较快进入管理的角色,抓住管理的关键,在周而复始的管理活动中持续改善绩效,从而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作出有力的贡献。
  • 狼情倔爱

    狼情倔爱

    从小寄人篱下受尽欺负,却没有抱怨过。
  • 用几千元本钱发财的50家店铺

    用几千元本钱发财的50家店铺

    账单、房租、贷款、缴税、信用卡透支、父母养老金……所有这些压得你喘不过气来。每个人都有创业和成功的梦想,但有的一鸣惊人,有的却一事无成。原因何在?书中在各行创业成功的主人公会告诉你答案。创业未必需要高成本,用智慧把握商机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