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94500000005

第5章 品茶艺术大讲堂(3)

说冲泡品饮

茶、水、火、具,四者齐备,是否一碗好茶就可到手?且慢,这叫“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东风”便是冲泡的工夫。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中有两句“汉鼎难调要公理,策勋茗碗非公事”。治理天下,调度政务,要秉承公理;茗碗之事,虽非公干,若要成就,同样有理有序。历来茶人多有经验之谈,略加归纳,大致如下:

洁壶、洁盏

“水火已备,旋涤茶具,令必洁必净矣。汤将沸,先以热水少许荡壶,令壶热。盖可置瓯内,或仰置几上,覆案上恐侵漆气食气也。”(刘原长《茶史》)“汤铫瓯注,最宜燥结。每日晨兴,必以沸汤荡涤,用极熟黄麻巾帨向内拭干,以竹编架,覆而庋之燥处,烹时随意取用。修事既毕,汤铫拭去余沥,仍覆原处。每注茶甫尽,随以竹箸尽去残叶,以需次用。瓯中残渣,必倾去之,以俟再斟。如或存之,夺香败味。人必一杯,毋劳传递。再巡之后,清水涤之为佳。”(许次纾《茶疏》)

“伺汤纯熟,注杯许于壶中,名曰浴壶,以祛寒冷宿气也。倾去,交茶。用拭具布乘热拂拭,则壶垢易遁,而瓷质渐蜕。饮讫,以清水微荡,覆净再拭藏之。令常洁冽,不染风尘。”

“饮茶先后,皆以清泉涤盏,以拭具布拂净。不夺茶香,不损茶色,不失茶味,而元神自旺。”(程用宾《茶录》)

茶最易沾染异味,因此,洁净是泡茶必须遵行的前提。泡茶这第一步万勿轻慢。

投茶

“投茶有序,毋失其宜。先茶后汤曰下投;汤半下茶,复以汤满,曰中投;先汤后茶曰上投。春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

“茶多寡宜酌,不可过中失正。茶重则味苦香沉,水胜则色清气寡。”(程用宾《茶录》)

投茶先后,一要考虑到季节变化,二要顾及到茶的细嫩程度,应时、应茶制宜。投茶量的多少,当然还得按照个人饮茶浓淡的习惯。

洗茶

“凡烹茶,先以热汤洗茶叶,去其尘垢冷气,烹之则美。”(钱椿年《茶谱》)

“茶洗以银为主,制如碗式而底穿数孔,用洗茶叶。凡沙垢皆从孔中流出。亦烹试家不可缺者。”(张谦德《茶经》)

“岕茶摘自山麓,山多浮沙,随雨辄下,即着于叶中。烹时不洗去沙土,最能败茶。必先盥手令洁,次用半沸水,扇扬稍和,洗之。水不沸,则水气不尽,反能败茶,毋得过劳以损其力。沙土既去,急于手中挤令极干,另以深口瓷合贮之,抖散待用。洗必躬亲,非可摄代。凡汤之冷热,茶之燥湿,缓急之节,顿置之宜,以意消息,他人未必解事。”(许次纾《茶疏》)

“岕茶用热汤洗过挤干,沸汤烹点,缘其气厚。不洗则味色过浓,香亦不发耳。自采名茶,俱不必洗。”(罗廪《茶解》)

“先以上品泉水涤烹器,务鲜务洁。次以热水涤茶叶,水不可太滚,滚则一涤无余味矣。以竹箸夹茶于涤器中,反复涤荡,去尘土、黄叶、老梗净,以手搦干,置涤器内盖定,少刻开视,色青香烈,急取沸水泼之,夏则先贮水而后入茶,冬则先贮茶而后入水。”(冯可宾《岕茶笺》)许次纾、罗廪都是讲岕茶(明时产于浙江长兴罗嶰一带的名茶)冲泡时,要洗茶,余则不必洗。而钱椿年主张“凡烹茶,先以热汤洗茶叶”,张谦德还设计出一种洗茶的专用工具。如今,乌龙茶在冲泡时一般都经洗茶,余则不多见。其实,如不嫌麻烦,不妨洗一洗,只是洗时一定要用热水,而不要用沸水。因沸水洗茶会散逸和流失茶的香气滋味,殊为可惜。目前乌龙茶冲泡中往往不注意这一点,是未领悟其中之理。

“先握茶手中,俟汤既入壶,随手投茶,以盖覆定。三呼吸时,次满倾盂内,重投壶内,用以动荡香韵,兼色不沉滞,更三呼吸顷,以定其浮薄。然后泻以供客。则乳嫩清滑,馥郁鼻端。病可令起,疲可令爽,吟坛发其逸想,谈席涤其玄衿。”(许次纾《茶疏》)

“赶汤沸始止之候,先注壶与瓯,将汤倾出,消其冷气,始以茶纳壶中,乃以汤注壶内,复以汤浇壶外,使热气内蕴而不散。于是提壶注茶于瓯,则真茶之色香味溢于瓯中,唯壶内之茶须斟竭勿留,乃能再泡,至三过汤,则茶之元味尽矣。故壶宜小不宜大也。若汤留壶内,则浸出茶胶,味涩不宜供饮。”(王象晋《茶谱》)

许次纾所说,是两次冲泡法。第一次是以少许汤入壶,随手投茶,也可以是先投茶,再冲少许汤,此为温润泡;第二次是满冲,而且要“重投壶内”,即要高冲,增强水的冲击力,“以动荡香韵,兼色不沉滞”。此即为泡茶的要诀“高冲低斟”。沸水入壶时,水柱要升高,而壶内茶斟到杯里时,水柱要降低。时下,在茶艺馆所见则往往相反,该高冲时,由于技法所限而手提不高,应低斟时,却把水柱拉得很高。殊不知已沏泡成的茶汤,在“高斟”时会白白地把香气散逸掉。

王象晋所述点茗法,与如今乌龙茶泡法相同。其特点:一是投茶前先温壶,二是注水后要淋壶,三是斟茶须尽勿剩留。

酾啜

“协交中和,分酾布饮。酾不当早,啜不宜迟。酾早元神未逞,啜迟妙馥先消。”(程用宾《茶录》)

有经验的茶艺师,一壶茶如冲点三次,三次的茶汤浓淡和汤色深浅,能基本保持一致,其中的奥妙就在于掌握好茶与水相交的时间,诚如清人程作舟在《茶社便览》中所说的“茶与汤和,无过不及,发其真香。”

“啜不宜迟”,喝茶的人都会有切身体会。鲁迅在《喝茶》中就说过“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但这是须在静坐无为的时候,当我正写着《吃教》的中途,拉来一喝,那味道竟又不知不觉地滑过去,像喝着粗茶一样了。”

品真

有新茶、活水,用活火烹就,茶具相宜,冲泡得法,可谓“五境”之美全矣。然而,“煮茶得宜,而饮非其人,犹汲乳泉以灌蒿莸,罪莫大焉。饮之者一吸而尽,不暇辨味,俗莫甚焉。”田艺衡在《煮泉小品》中说的这段话是有道理的。当饮茶上升到生活艺术的境界时,确乎需要以鉴赏的态度来细品慢啜。

茶之妙有三:色、香、味,要品得其真,需有讲究;再得天、地、人之宜,才臻完美。

茶自有真香,有真色,有真味。品茶要的就是这个“真”。一般说来,品真包括触、色、香、味、韵五项。触,干茶上手,先触摸掂量。西湖龙井扁平光滑,形似莲心雀舌;铁观音则茶条卷曲,壮重结实;滇红工夫条索紧秀,茸毫显露。干洁鲜光,奇态各异的干茶,亦堪赏鉴玩味。色,茶汤随叶,如绿茶“色如蕉盛新露,始终惟一,虽久不渝,是为嘉耳”。还有艳如胭脂的红茶,金黄鲜亮的乌龙茶等。多彩绮丽的茶汤,美不胜收。香,茶有真香,须细细闻辨,“抖擞精神,病魔敛迹,曰真香;清馥逼人,沁人肌髓,曰奇香;不生不熟,闻者不置,曰新香;恬澹自得,无臭可伦,曰清香。”味,茶味主于甘润,淡清为常味,苦涩味斯下。有人则称龙井茶“无味之味至味也。”韵,所谓回甘余韵,“甘津潮舌”,舌下生津。韵之极,即整体生命之脉动、交响。然要得茶之“真”,除了鲁迅先生说的需要“练出来的特别感觉”之外,在喝茶时还须注意以下几点:

品茶前,先灌漱。茶之香气、滋味原本清淡,口有荤腥膻气,易被掩没。灌漱口腔,不杂异味,更不要食涩、辣、酸味,以免败口。如今茶艺馆在茶客落座后,先奉上一杯迎客茶,再点茶、喝茶。这迎客茶可起到灌漱之意,但如若把迎客茶易为矿泉水,恐更为合适。

茶入口,须徐啜。茶味须徐徐啜吮而体会之,轻轻吮吸一口茶汤,并用舌尖让茶汤边吮啜边打转,使茶汤充分与舌乳头、腭、咽等处的味蕾接触,以细细体味茶的浓淡、强弱、甘醇、苦涩、活性、收缩性等不同感受,“俟甘津潮舌,方得真味。”若一饮而尽,连进数杯,全不辨味,谈何品尝。

配茶食,精选择。饮茶适当配以点心、果品佐茶,古已有之。清茹敦和《赵言释》记:“古者茶必有点……必择一二佳果点之,谓之点茶。点茶者,必于茶器正中处,故又谓之点心”。然而,“食饮相须,不可偏废,甘浓杂陈,又谁能鉴赏也?”(许次纾《茶疏》)。茶食过多,失之杂与忙,至少重心不在茶上了,茶的清香甘醇、闲情余韵受损。钱椿年在《茶谱》中有“择果”一节,值得借鉴:“茶有真香,有佳味,有正色。烹点之际不宜以珍果香草杂之。夺其味者,松子、柑橙、杏仁、莲心、木香、梅花、茉莉、蔷薇、木樨之类是也。夺其味者,牛乳、番桃、荔枝、圆眼、水梨、枇杷之类是也。凡饮佳茶,去果方觉清绝,杂之则无辨矣。若必曰所宜,核桃、榛子、瓜仁、枣仁、菱米、榄仁、栗子、鸡头、银杏、山药、笋干、芝麻、莒蒿、莴巨、芹菜之类,精制或可用也。”上等名茶,切记以清饮为宜,不然反因小失大。

饮时

品茶需有闲情,最好是静坐无为的时候。“山堂夜坐,手烹香茗,至水火相战,俨听松涛,倾泻入瓯,云光缥缈,一段幽趣,故难与俗人言。”这是罗廪在《茶解》中的描述。山中静夜,身心闲适,亲手把持,潜心品饮。既从味觉、嗅觉上得茶的清香甘醇;又从听觉、视觉上获“水火相战”之声、“云光缥缈”之景。此中之惬意,真只可体悟而难与人言。

许次纾《茶疏》有“饮时”一节,列举了许多宜饮之时:心手闲适,披咏疲倦,意绪纷乱,歌罢曲终,闭门避事,鼓琴看画,夜深共语,宾主款狎,访友初归,风日净和,轻阴微雨,酒阑人散,等等。而作字,观剧,发书柬,大雨雪,长筵大席,翻阅卷帙,人事忙迫,则是宜辍不宜饮之时。“冠裳苛礼”也不宜品茶,冯可宾在《岕茶笺》中所说极是。有人谓茶到随意方才妙。日常品茶应是不拘礼节最为放松之时。

茶境

“阴室、厨房、市喧、酷热斋舍”,以及“荤有杂陈、壁间案头多恶处”,显然是不宜饮茶品茶的。因此,饮茶也该有环境空间的选择。

喝茶的空间大体有这样几类:自然风景地,茶山茶园,茶馆茶楼和家居茶座。

大自然中适宜喝茶品饮的空间很多,如小桥画舫、茂林修竹、避暑荷亭、名泉怪石等。许次纾在《茶疏》中把“清风明月、竹床石枕、名花琪树”当作茶的“良友”。自然山川之美,最能开启人的心扉,到山水泉石中,一杯在手,念天地悠悠,祛襟涤带,意趣充沛。

茶山茶园当是喝茶的好地方。高山出名茶,名茶产地不但山景美,还伴有名泉、名寺。西湖龙井茶产地,有虎跑泉和龙井泉,“采取龙井茶,还烹龙井水。一杯入口宿酲解,耳畔飒飒来松风”,真是茶品水品两足佳。其他如黄山毛峰产地黄山,君山银针产地湖南岳阳君山,碧螺春产地江苏吴县洞庭东、西两山,蒙顶茶产地四川蒙山,普洱茶产地云南西双版纳等,无一不是品茶赏景的佳地。这里的茶室虽则简陋,茶农家里更是朴实无华,却具山野乡趣,更宜品尝茶味。

茶馆茶楼是专门喝茶之所,近几年间都市茶艺馆兴起,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个性,有以自然见长的,有以“老字号”取胜的,有以“怀旧”吸引人的,有以继承传统文化立根的,有以追求时尚出新的,也有向市俗化、大众化回归的。喝茶者尽可按自己的喜好选择。

家居茶座,有条件者专辟一茶寮,这古已有之。“构一斗,相傍书斋,内设茶具,教一童子专主茶设,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这是屠隆《茶说》所言。无条件构茶寮者,在客厅书斋或设一几两椅对饮,或置一小桌围坐共饮,也足矣。再或把餐桌拭抹干净,清除异味,摆开茶具,同样美好。家有庭园者,春花、秋月和夏日避暑时,均宜喝茶品茗。

茶侣

“煎茶非漫浪,要须其人与茶品相得。故其法每传于高流隐逸,有云霞泉石、磊块胸次间者。”这是明徐渭在《煎茶七类》中说的。古来茶人都很看重人品茶德。陆羽就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喝茶品茗应是人与茶相宜,人与人相和,这才有雅趣。

饮茶以客少为贵,有道是“独啜曰神,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卢仝是喜欢独啜的,因而在《茶歌》中唱出:“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黄庭坚夜晚酒后归来,独自碾茶煮水,烹点品饮,有词云:“味浓香永。醉香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知堂老人周作人认为喝茶最好是二三人,他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同类推荐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5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5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在在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 宁夏文化蓝皮书:2010

    宁夏文化蓝皮书:2010

    《宁夏文化蓝皮书》是宁夏第一本文化发展的研究报告。以加快宁夏文化发展为研究主题,通过理论与实际、宏观与微观、战略与策略的结合,对五年来宁夏的文化建设作一总结、分析和概括;对任重道远的文化体制改革,以专家的视角,对实践进行理性的思考,对探索进行理论的指导;对今后我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探索,积极提出思路、途径、对策和建议。
  •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不明易者不得为相,不通易者, 不可行商。《易经》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里最难懂的经典著作之一,同时它也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易经》的本文和八卦中的 爻辞蕴含的人生哲理和谋略智慧极多。田由申编著的《易经中的谋略之道》从《易经》的六十四卦剖析出六 十四种为人处世的智谋和策略。
  •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时间跨度数千年,从诸神创世到明治维新前的历史;人物涉及成百上千万,从高天原的神灵到难以定论的神武天皇,从大权在握的女天皇到美艳绝代的宫妃,从奇谋异策的豪杰到权重朝野的将军……各色人等,一个个惟妙惟肖;事件不胜枚举,从诸神创世到神武建国、大化革新、仿效汉唐、源平合战、德川幕府。一幕幕内乱纷争、勇武好斗的惨剧;一桩桩争权夺势、君臣反目的闹剧;一件件家族情仇、父子相残的悲剧……以全景视野扫描日本历史,透析她错综的步伐、曲折的轨迹,更清晰、更完整的了解日本千年历史的传奇与真实。在潇洒流畅的笔锋中启悟智慧,在幽默诙谐的解析中知史明鉴。
  • 千年传承:舞龙舞狮(文化之美)

    千年传承:舞龙舞狮(文化之美)

    中国是龙狮运动的发源地。舞龙、舞狮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历代相传,长盛不衰,并由此形成了灿烂的龙狮文化。长期以来,大多青年朋友都认为龙舞、狮舞只是春节、庙会、庆典时的喜庆表演,殊不知它历经了几千年的传承流变,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热门推荐
  • 足球征途

    足球征途

    【热血足球,火爆出击】热爱足球的高三生左泽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足球训练,只凭着一腔热血进入了足球世界,勇往直前并最终取得辉煌战绩。
  • 佛说持明藏瑜伽大教尊那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

    佛说持明藏瑜伽大教尊那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

    打造执行型企业文化,将执行变成一种习惯!分析执行不力的3大原因,掌握并实施执行的10大步骤,真正不折不扣地拿到成果!时代需要英雄,但更需要优秀的团队。没有人能依靠一己之力获得某项事业的成功,唯有依靠团队的力量,依靠他人的智慧,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建设一支有凝聚力的卓越团队,已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
  • 逆天九小姐邪王离我远点儿

    逆天九小姐邪王离我远点儿

    前世她是金牌杀手却因为相信爱情而死。一朝重生穿越到了玄幻大陆,将军府的废物九小姐。“没有人会在欺负你了,你走好,我会帮你报仇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定百倍偿还
  • 快穿迷局:恶魔宿主,刀下留人

    快穿迷局:恶魔宿主,刀下留人

    【1v1悬疑向】【女主黑化预警】【无虐渣无逆袭,反套路预警】“叮,好感度已达到要求,宿主可以进行灵魂收割!”一朝诈死,林阡陌金蝉脱壳,摆脱了上界头号通缉犯的身份,终于能够穿梭于三千位面寻找已经尸骨无存的他。循着灵魂碎片的感应,她需要在一个个小世界里收割他的生命......集齐万千残魂妄图将他拼凑完整。可是在任务世界里,一遍遍挥起死神镰刀的她,真的懂得,他于她的意义么?而因他而起,导致她所真正对抗的,又是怎样一个可笑可悲的天道法则?
  • Ficciones
  • 科学决策的边界

    科学决策的边界

    转型期中国的决策者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诸如社会调节阀失控、利益诉求多元、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公共舆论渠道增加、决策主体公信力下降,等等。这些挑战给科学决策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科学决策的边界》以有限理性理论为基础,剖析了决策主体、决策过程在转型期的新变化,阐述了制度和结构、目标和注意力、组织心理和文化、信息、时间压力、外部环境几大因素造成的决策边界。通过理论关怀决策实践,向转型期中国决策者建言。
  • 字海寻趣

    字海寻趣

    《趣说中华字源、词源、句源:词海拾贝》以故事为载体,把词源融合在民风民俗、社会制度、审美情趣和思维习惯中,展现出词语丰富的内涵和持久的美丽,构建了一个由词语点缀的万花筒,让读者从中了解丰富的词语知识和文化。
  • Tales for Fifteen

    Tales for Fifte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Marriages

    The Marriag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