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86900000004

第4章 都江堰的古迹名胜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不仅具有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还有许多其它古迹名胜,例如二王庙、伏龙观、安澜索桥、清溪园等。

都江堰地区的古迹名胜,历史悠久,既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受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

(一)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不仅具有灌溉、防洪等水利作用,还有重大的旅游价值。都江堰水利工程本身就是古迹名胜,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

鱼嘴是指鱼嘴分水堤,它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鱼嘴昂头于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杩槎、金刚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设施。

都江堰的溢洪道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溢洪道。

古时的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后来,改用混凝土进行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都江堰的宝瓶口起“节制闸”的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湔山伸向岷江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名宝瓶口。

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自古就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二)都江堰二王庙

二王庙又称为“玉垒仙都”二王庙,这个庙宇最早是纪念蜀主的望帝祠,后来望帝祠被迁走后,留下来的望帝祠遗址,就成了专祀李冰的二王庙。

二王庙的古建筑群典雅宏伟,别具一格。它依山傍水,在地势狭窄之处修建,上下落差高达五十多米。然而,二王庙的建筑师却在如此狭窄的地面上修建了六千多平方米的楼堂殿阁,使二王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上下转换多变。同时,建筑师还巧妙的利用围墙、照壁、保坎衬护,造成二王庙多层次、高竣、幽深、宏丽的景象。

一般寺庙的山门都是一个,而且是在正面,而二王庙的山门却很别致,设计师利用大道两旁的地形,在东西两侧各建一座山门,好似殷勤好客的主人同时欢迎着东西两方的游客。

进入山门,过四合院,折而向上,便可见到乐楼,乐楼建于通道之上,小巧玲珑,古色古香。庙会期间,会在乐楼上设乐队,奏乐迎宾。

从乐楼拾级而上,便到了灌澜亭,亭阁建在高台上。高台正面砌为照壁,刻治水名言,与下面的乐楼和后面的参天古树相映托,显得高大壮观。

站在二王庙正门上,人们抬头就可望见爱国将领冯玉祥先生手书的三个苍劲的大字“二王庙”。从这几个字中,人们可以感到,豪气冲天的冯玉祥将军对一个真正的治水英雄是何等的推崇,每一个字都不敢有任何疏忽,每一笔画中都凝聚着敬意。

匾额下的双合大门正对着陡斜的层层石梯,由石梯向上望,二王庙仿佛深处云霄之中,给人以人间仙境之感。

二王庙真正的主殿是庙内一座重廊环绕的阔庭大院,正中平台上是纪念李冰父子的两座大殿。前殿祭祀李冰,后殿祭祀李二郎。

主殿周围香楠、古柏、银杏、绿柳护卫。清晨,霞光照临,晨风阵阵,柳絮槐花,漫天飞扬,犹如仙女散花。时近黄昏,晚岚四起,云雨霏霏,整个二王庙又掩映在烟波云海里,宛如海市蜃楼,“玉垒仙都”之名即由此而来。

(三)都江堰伏龙观

伏龙观在都江堰离堆的北端,其创建年代已不可考。传说李冰父子治水时曾制服岷江孽龙,将其锁于离堆下伏龙潭中,后人依此立祠祭祀。北宋初改名伏龙观,才开始以道士掌管香火。

伏龙观有殿宇三座,前殿正中立有东汉时期所雕的李冰石像。像高2.9米,重4.5吨,造型简洁朴素,神态从容持重。

石像胸前襟袖间有隶书铭文三行。中行为“故蜀郡李府君讳冰”,这表明石像是已故的蜀郡守李冰。“讳”是封建时代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

左行为“建宁元年闰月戊申朔二十五日都水掾”,“都水”是东汉郡府管理水利的行政部门。“掾”是郡太守的掾吏,他代表郡太守常住都水官府。左行点明了这个雕塑的制作时间是在东汉,因建宁元年是东汉灵帝的年号,而且是郡太守常住都水掾的掾吏制作的。

右行为“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珍水万世焉”。“珍水”即镇水。这行标明了蜀郡都水掾的尹龙,都水长陈壹造的李冰和另两人的石刻雕像作万世镇水用。

这尊东汉石刻李冰像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为国家一级文物,是研究都江堰水利史十分珍贵的“国宝”。

(四)都江堰秦堰楼

秦堰楼因都江堰建于秦代而得名,为后来所建设。它依山而立,雄峙江岸,结构精巧,峻拔壮观。

未建之前,这里是观景台,又称“幸福台”,因毛泽东于1958年3月21日曾站在这个位置,仔细观看都江堰而得名。

登上秦堰楼极目眺望,都江堰三大水利工程、安澜桥、二王庙、古驿道、玉垒雄关、岷岭雪山、青城山峰尽收眼底,甚为壮观。

(五)都江堰南桥

南桥位于宝瓶口下的内江咽喉,属于廊式古桥。此桥在宋以前无考,元代为凌云桥,明代改为绳桥。清朝光绪四年,当地县令陆葆德用丁宝桢大修都江堰结余的银两,设计施工,建成了木桥,取名“普济桥”。

1958年,桥毁于洪水,重建时改木桥桩为混凝土桥墩,增建了牌坊形桥门,仍为5孔,长45米,宽10米,并正式定名为“南桥”。

1979年,又曾对南桥进行过改建。改建后的南桥桥身为木梁钢筋水泥柱,混凝土桥面,桥头增建了桥亭、石阶、花圃,桥身雕梁画栋,桥廊增饰诗画匾联。

同时,南桥上还有各种彩绘,雕梁画栋十分耀眼。屋顶还有《海瑞罢官》《水漫金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民间的彩塑,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因此,南桥不仅保持了古桥风貌,而且建筑艺术十分考究,是都江堰市一处旅游胜景。1982年,国务院将南桥划入都江堰文物保护区范围。

(六)都江堰城隍庙

城隍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一座封建世俗性很强的庙宇。庙宇设计,风格独特,依山取势,依坡形地势建筑,结构极为谨严奇巧。

后来清华大学建筑系师生来此考察后,认为这是富有道家哲学思想的道教古建筑。

自下仰望,城隍庙建筑群分为上下两区,呈丁字形。登百余级石阶,进头道山门,两旁为“十殿”。

在一条三十多米长的上行梯道两侧,呈对称跌落布局。每殿相邻,可见层层飞檐,如入云霄,有一种森严神奇之感。有蜀中“鬼城”之称。

(七)都江堰松茂古道

松茂古道长三百多公里,是西南丝绸之路西山南段,由都江堰经汶川,茂县至松藩。

松茂古道属于历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起源古代的茶马互市,可以说是先有互市,而后有古道。茶马互市是我国西部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内容的贸易方式。

茶马贸易繁荣了古代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同时也造就了茶马古道这条传播的路径。

松茂古道就是有着这种历史古韵的古道,这条山道自秦汉以来,尤其是唐代与吐蕃设“茶马互市”时,就是北接川甘青边区,南接川西平原的商旅通衢和军事要道,自古以来就是沟通成都平原和川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重要走廊,是联结藏、羌、回、汉各族人民的纽带,在蜀地交通运输、经济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松茂古道古称“冉駹山道”,李冰创建都江堰时,多得湔氐之力,因而凿通龙溪、娘子岭迳通冉的山道。后来经许多代人的努力,才形成这条松茂古道。

(八)都江堰玉垒关

玉垒关又名“七盘关”,因属于松茂古道的第七关而得名。同时,他还是古代屏障川西平原的要隘,也是千余年来古堰旁的一处胜景。

玉垒关早在三国时期就已作为城防,不过那时非常简陋,真正意义上建关是在唐朝贞观年间。当时,唐朝与吐蕃之间一直处在战争与和平交替出现的局面。

为此,唐朝便相继在川西和吐蕃接壤的通道上,设置了关隘作为防御的屏障,玉垒关就是在此背景下于唐贞观年间修建的重要关隘。

玉垒关这道关口像是在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之间加上的一把锁,被誉为“川西钥匙”,为保证成都平原的和平稳定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玉垒关上与山接,下与江连,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易守难攻之地。

不过在和平时期,打开关口,人们仍可领略过去茶马互市集散地的繁荣景象。

玉垒关的关门上还有一副楹联:

玉垒峙雄关,山色平分江左右;

金川流远派,水光清绕岸东西。

这幅楹联形象地描绘出了玉垒关的景色,极富诗情画意。

(九)都江堰安澜索桥

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毁于战火。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如碗口的竹缆横飞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五百米。

后来保存下来的桥,将竹改为钢,承托缆索的木桩桥墩改为混凝土桩。坐落于都江堰首鱼嘴上,飞架岷江南北,是古代四川西部与阿坝之间的商业要道,是藏、汉、羌族人民的联系纽带,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之一,也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

(十)都江堰凤栖窝

在玉垒关与西关之间,有一块形如马蹄形的空地,被称为凤栖窝,因传说曾经有凤凰在这里栖息而得此名。

凤栖窝是两关之间的古道上非常重要的地方,过去这里有许多民宅。当时,由于西山少数民族要在民宅中休息,或选择此处作为他们安营扎寨的场地,而使这里在战争年代拥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

据载李冰治水时,曾经在凤栖窝所正对的内江河床里埋有石马,以此作为每年清淘河床深度的标准。

(十一)都江堰斗犀台

斗犀台是传说李冰斗杀江神的地方。相传,以前岷江江神要娶两位年轻貌美的女子为妻,否则便要在都江堰一带爆发洪灾。

为了打败江神,李冰便扮作女子与江神结婚。到了江神的府邸,李冰厉声斥责江神的行为,激怒了江神,于是他们之间展开了一场战斗。

双方斗了许久不见胜负,江神化作犀牛与李冰展开搏斗,李冰也化作犀牛与之搏斗,到了斗犀台这个地方,李冰打败了江神,并杀了他。

后来,人们便把李冰打败江神的地方,命名为斗犀台,以纪念李冰的功绩。

斗犀台旁还有一座亭子,矗立在岩石之上,叫浮云亭。人们在此可以远望岷江中的望娘滩,俯视近在咫尺的离堆伏龙观和宝瓶口的景色。

杜甫游历到此处时,还曾留下了不朽名言: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都江堰附近的古迹名胜还有许多处,这些古迹名胜和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一起,成为了都江堰的胜景,千百年来,吸引了无数游人到此参观。

同类推荐
  • 我读:梁文道的开卷八分钟(全7册)

    我读:梁文道的开卷八分钟(全7册)

    《我读系列》基于凤凰卫视中文台《开卷八分钟》而来,该节目由学者梁文道主持,何亮亮、吕宁思、马鼎盛等主持人侧身其间。每天以八分钟时间介绍一本新书奇书,文学、历史、科学、财经、商业、宗教、人物传记等无所不包。以最有效的方式探究思想精髓,带读者进入一个个迥异奇妙的书中世界。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世界各国的文化与教育各有所长,如何汇集国外文化与教育的优势资源,建立符合本国实际的先进的文化与教育体系和模式?《西方文化与教育史》就是致力于这一目的的研究成果。我国文化与教育的深刻变革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需要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要想真正地赶上和超过国际先进文化与教育发展水平,必须要有一个大的跨越,必须对西方几千年来文化与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整体的梳理,对与孔子齐名的一大批教育思想家及其教育理论进行认真的分析、批判和总结,必须通过对其整体脉络的发展变化的把握来对国人进行思路的创新,才能够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 世界文化博览2

    世界文化博览2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南方少数民族创世神话选集(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南方少数民族创世神话选集(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是南方地区少数民族创世神话的编选集,包括我国南方各个少数民族,如:门巴族、珞巴族、怒族、纳西族、基若族、普米族、拉祜族、傈僳族、毛南族、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独龙族、水族、仡佬族、侗族、布依族、仫佬族和高山族等。
热门推荐
  • 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本书试图以绍兴覆盆桥思仁堂寿氏家族作为首选的研究对象,力求全方位地搜集、发掘、梳理和研究这个家族史料,重点探究其清末民初鼎革时期的历史,感受其时代的风风雨雨,真实记录其文化传统的光与影,从而汲取我们所需求的思想、精神和其他有用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思仁堂寿氏家族就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 重生异能之无忧人生

    重生异能之无忧人生

    5年前,她天真纯良;家庭幸福却遭人陷害,一场大火,一夜之间满门被灭九泉之下,似乎连老天也看不过眼一朝重生改名换姓,踏着异能归来这一世,她名无忧,本想着天降异能,助她手刃仇人;却不料天降的不止异能,还附带个倾城绝颜的铁血军人初次见面“无忧,你还太小,我大你许多,不合适”她还没来得及暗自庆幸,第二次见面男人深邃的黑眸斜睨着她“我与无忧青梅竹马”无忧瞬间石化;这男人怎么回事?莫不是牛皮糖转世?他目光如炬,识人透彻她心虚恐慌,避如蛇蝎这仇,她如何报,这人,她如何避……
  •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单向时空中的恋人

    单向时空中的恋人

    他紧紧的握住她的手,不让她这样轻易的按下去,只为了重新来过,再有一次机会,如果能重新开始,他们还会这样么……
  • 悟空斗转鸿蒙

    悟空斗转鸿蒙

    “我命由我不由天”看悟空如何逆天改命,揭露一件件远古秘闻,超脱那高高在上的圣人,成就那至高无上的存在
  • 韩国大夫恩仇记

    韩国大夫恩仇记

    另辟蹊径,满满干货。情节跌宕起伏,人物众多有序。行文精炼畅达。节奏张弛有度。密探,潜伏,悬疑,奇案,武功,奇侠,智谋,替身,策反,宫斗,权谋等等诸多元素熔于一炉。油漆辨奸,肥猪追凶,烤猪明奸,马蜂显威,铜镜惊马,绝世口技,斗鸡操控,投毒迷幻,听瓮窃听,男儿女声,装鬼套话,易容变声,色相胁迫,阴阳五行,相士诈骗,隐身遁形,小孔破案,木鹫毒气,精彩不断。严仲子,申不害,鬼谷子门徒,相士门徒,韩哀侯,韩昭侯,墨家巨子,阴阳家,鸿儒酋长,齐国太子,粉墨登场。儒学底蕴浸漫。诸子身影乍现。思辨色彩浓郁。正反辩驳精彩。亦正亦邪,雅俗共赏。
  • 高老头(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高老头(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这是一位军旅诗人的处女诗集。作为军人,史桢玮一直在写诗,《星星》诗刊、《中国诗歌》、《西南军事文学》等军内外刊物、网站都发表过他的诗作。《一滴水可以流多远》收入了他1993年以后的诗歌,从中可以看到他的诗路历程,读到诗人对心灵家园的守望,对诗意栖居的寻求,对人生真谛的沉思。
  • 冲出高原:吐蕃王国传奇

    冲出高原:吐蕃王国传奇

    《冲出高原·吐蕃王朝传奇》从藏族起源的神话开篇,讲述了吐蕃王朝逐渐走出狭窄的雅隆河谷,建立起纵贯雪域高原的强大帝国,又一步步跌落云端,在佛、苯的激烈斗争中渐渐走向衰落和分裂的历史过程。横空出世,十三岁的小赞普能否在动荡的政治漩涡中力挽狂澜?左右逢源,孤儿寡母能否撑起雪域的一片蓝天?英雄迟暮,战神噶尔?钦陵能否继续家族的无限荣光?……不甘寂寞的吐蕃君君臣臣们,你方唱罢我登场,书写着吐蕃的历史与辉煌。
  • 作女公主——偷菜盗墓的穿越人

    作女公主——偷菜盗墓的穿越人

    恋情被房子毁了,非常狗血地穿越成了公主,却发现古代的房子也卖得这么贵。于是为了给百姓盖便宜房子,公主也开始玩盗墓,没想到不但挖到太祖墓,断了祖宗的龙脉,还遇到了一堆帅蝈蝈。“皇上不好了,咱们温阳国太祖的墓被挖了而且龙脉也被挖断了!”宰相何坤坤皱眉苦脸地在温阳皇帝前禀报!“什么人这么大胆?不想活了吗?抓住直接刮了!”皇帝暴跳如雷地叫道。“陛下息怒,这事不能声张!这事是公主干的!”宰相忙道。“啊!”皇帝瞬间成了瘪茄子,张着大嘴说不出话了。作女乔思思穿越成了公主,这个典型的80后女孩穿越前非常倒霉,自己的姻缘刚被房子给毁了,相恋七年的帅气男友因买不起房子跟着有钱有房的女人走了。留下失恋的她醉酒后也莫名其妙地穿了,成为温阳国年仅15岁的公主。在古代她继续骨子里那股作劲,带领一帮俊男靓女们把后宫折腾得底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