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84600000007

第7章 真情回眸(3)

上世纪70年代初我们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老师让我们回家问家长,了解家里在旧社会吃过什么苦,以准备参加学校忆苦思甜控诉旧社会的大会,但又怕小朋友不明白,就吩咐回家问爸妈在旧社会吃的是什么就可以了。我回家问爸爸,在旧社会吃什么?不晓得爸爸那天刚好因啥事心情不好,没好气地顺口答着:“老子旧社会天天都吃炒米粉(炒米粉在当时算的上美味佳肴啊)。”

第二天忆苦思甜大会如期召开,同学们踊跃发言,有的控诉爷爷奶奶在旧社会如何受地主压迫剥削,有的讲述爸爸妈妈怎样吃糠咽菜饥寒交迫。轮到我发言:“我爸爸在旧社会天天都吃炒米粉……”话音未落,老师们已笑得东歪西倒。

最后的结果是我被铁青着脸的校长揪着耳朵到讲台上罚站了一整天。

小时候我算不上是乖孩子,但也不是“无恶不作”的野孩子,偶尔手脚痒痒会跟人小打小闹,但无论对错,只要有人上门告状,便是我皮肉遭罪的时候。我从懂事能闹腾开始,爸爸同别人道歉的话已经说得非常溜,基本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都是咱家孩子的不是。

大狗伯是父亲的拜把兄弟,在崇武古城看护东城门。崇武东门这地方,也叫“城巷脚”,无论城内人还是城外人,对此地总怀有一种光荣感觉。因为崇武古城三面临海,出行赶集只能从东门出入,所以“城巷脚”这带也是古城人们相互交流的中心地带。大狗伯大半生以守城门为业,无论年代如何变幻,他仍安稳地坐在城门楼上那张竹椅上,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讲古论今。他的讲古绝活让人听得津津有味,乐而忘返。父亲目不识丁,但记忆力超强,无论是整部三国演义,还是说唐大书,他基本能过耳不忘,加上长年累月跟在大狗伯身边耳濡目染,竟然成了一位讲古好手。

我是在父亲的怀抱里听着他的故事长大的。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廿四孝的动人传说,到各种历史的奇闻趣事,虽然听不大懂,但就是小时候这些故事的耳闻目濡塑造了我以后做事的品格,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的世界观。上学后,父亲给我讲故事是讲条件的,通常是我表现比较好了,比如完成作业了,或者家务活干得不错,才允许我到他说书的场所过一下瘾。父亲很重视我的学习,经常跟我讲只要我愿意学,就是把家里房子的石板拆了卖了也要供我读书。父亲在村里人缘好,特别热心帮助人,也擅于跟别人交流,倘若谁家发生了什么事,通常是由他组织协调解决的,用闽南俗话称之为“乡里老序大”。后来我对书刊文学的热爱很大程度是与父亲讲古分不开的。

当时,在我们村小学,我是不争的“故事大王”,受拥戴的程度一点也不亚于现在的小孩子追星一样。一下课,一大群小孩前呼后拥,家里的家务活也有人帮了,连书包都是小伙伴们帮着背的,目的是听我讲从父亲那里传下来的“武松打虎”、“三打白骨精”的扣人心弦的故事。当然,我也会在紧要关头卖个关子:“欲听此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搔得小伙伴们抓耳挠腮,没个是处,盼星星盼月亮似地等我下次光临。那时家穷,根本买不起大部头的古典小说,现代文学都是清一色的《铁路游击队》、《金光大道》之类。父亲由于要四处去讨活,给我讲的故事断断续续,让人听后觉得很不爽。于是,我就让我们这帮小孩中家境最富有的马仔阳去筹钱买书,说是筹,小屁孩一个,抢都没地方抢,哪里筹去?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小孩有个3分5分已够奢侈的,何况是几元钱的书钱!但是花和尚鲁智深怎么打死镇关西,豹子头林冲怎么上梁山?没有书讲不了呀!为了不受这诱人故事的煎熬,马仔阳铤而走险,用薄铁片从抽屉里将在大队施工队当负责人的老爸的工程款里硬生生地夹出5元来。我记得当时的《水浒全传》是2.95元。结局是马仔阳被他老爸按在地瓜地里往死里揍。而我却让父亲五花大绑地吊在大厅中示众,记得当时我还不满13岁。

不知什么原因,大伯从我记事起就没跟家境颇丰的当小学校长的堂哥住在一起,而是和我们一块儿住在老屋。大伯是生产队的仓管员,非常疼爱我,视我如己出,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留给我,小时候也只有他能拦得下父亲教训我的棒棍。父亲65岁那年,大伯摔了一跤,患了偏瘫,嘴歪脸斜,从此卧床不起。大妈早逝,堂哥学校的事务繁忙,伺候大伯的事务只能由父亲来做了。

半身不遂的大伯常年卧床,父亲每天就要不断地帮他翻身。喂饭也是件很辛苦的差事,为了不叫饭粒掉到床上,每次吃饭前,都要给他的脸和枕头间垫上手纸。最麻烦的是给他解手,同胞兄弟,不计嫌方便与否,但在床上大小便,是最不好处理的事情,有时母亲一天要洗好几次被褥。冬天天气好时,父亲就把大伯抱到墙脚根下晒太阳,聊些只有他哥俩才听得懂的话。经过三年的日日夜夜,大伯在父亲的精心照顾下幸福地走了,走的那一刻很安详,哥俩始终手拉着手。父亲感慨地对他说:“你现在病了有我,我以后病了怎么办”?

大伯去世半年后,不幸也降临到父亲身上,他也摔了一跤,造化作弄人啊,兄弟俩经历了同样的命运。还好父亲经过治疗和康复训练,能拄着杖走一个50米的来回。上世纪80年代初医疗水平还很低下,当地医院根本没有治疗偏瘫的条件。当时有一种进口B12注射液能够多少控制这种病症,医院没有这种药,我每次都要骑自行车到石狮地下黑市场去买药。石狮在改革开放初俗称“小香港”,各类国外走私货都在这里交易。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让我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学校,跟着表哥到晋江一家国企建筑公司当学徒。沉重的担子落在了坚强的母亲身上,母亲是种地的好手。那时候刚分田到户,农活忙,又要照顾患病的父亲,还好我有四个姐姐轮流回娘家帮忙,不然的话,面对这样的家庭窘境不是一般人能够应付得了的。这样过了三年,在一个初春的清晨,父亲一口痰上不来,遏然而终,享年69岁。

父亲从小跟着爷爷学做“土公”。“土公”这个职业,套用现代的话叫做入殓师,也叫葬仪师,是专门为死去的人化妆整仪、纳尸入棺的职业。闽南地区非常重视葬礼,认为人活过50岁辞世的就不算“夭寿”(短命)。因此,一般在生前做过五十岁大寿之后,就为他(她)张罗“百年”之后要启用的棺木和寿衣,并请教对风水比较熟悉的人士挑选入葬的风水宝地。那时没有实行火化政策,“土公”在处理死人的工作过程是比较繁琐的技术活儿,因此,父亲时常成为这类事项的座上贵客。“土公”的工作就是跟死人打交道,从收尸、做功德、下葬,包括以后的拾骸,面对着毛骨悚然、腐朽发臭的尸身,我不知道父亲做这活儿是怎么样的一种感受,有一段时间我甚至不敢吃父亲做的饭,动他用过的东西。

直到前几年看过日本电影《入殓师》,我才多少不惧怕死亡的情景。虽然日本的国情不同于中国,但对死亡的理解是相同的,在那一个个淡淡的死亡故事里能感受到了人性的绚丽多彩。其实每个人都会历经生与死,人生不过在睁眼与闭眼间徘徊罢了。我们可以从目睹死亡之中大彻大悟,体会到只有对死者的尊重,坦然地感受生活中的各种真情,来珍惜每一天的存在。

想着父亲,让我一夜无眠。

初次作文

第一次作文,是在小学三年级。当时学校组织去水电站参观后,要求写一篇参观记。初次作文,不免抓耳挠腮,不知如何排列组合。一番挣扎之后,是一篇“某年某月某日,阳光灿烂,万里无云,我们学校全体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高高兴兴地参观北埔头三级水电站……”这样的格式化文章,10岁的我开始尝到了作文的酸涩。

那一年,正值农忙,学校组织我们都去生产队收割麦子,自然又有了《记一次难忘的劳动》这样一个作文题。烈日炎炎,麦芒如针尖,我虽然汗如雨下,握镰刀的手磨起了泡泡,但还是涨红着一张小脸一路勇往直前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回家后,那个累呀,这该死的劳动确实难忘。小姐瞧着我的作文薄拿腔拿调:“哎!听听我的大作……同学们个个挥汗如雨,争先恐后地割着金黄色的麦子。突然,我的手不小心被镰刀割伤了,鲜血直流,本想停下来休息。这时,毛主席的话儿在我耳边响起:下定决心……去争取更大的胜利。顿时,我浑身增添了无穷无尽的力量……”装模作样,气得我真想和她干一仗。前有追兵,后无粮草,老师逼得急,小姐又不支援,我只能自力更生。咬坏了三片指甲,被蚊子叮了十几个大包,我终于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怕苦累的小英雄。现在看来,那实在是一个失败的“高大全”形象。但,我对作文的感情日益加深。有道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对作文确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开始博览群书,广觅佳语,一年内,摘抄了两大本优美词句。当然其中不乏“东风吹、战鼓擂”之类。

读书给了我作文的灵气。《祭扫烈士墓》中,我用“路边沉甸甸的大豆也低垂着头”来代替“某年某月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在全县小学生作文竞赛我获得一等奖的《大海》,我营造了一个充满童趣的世界与浪花对话。作文,给了我无边无际的遐想。长大后,我总不喜欢政论文的犀利和刻板,记忆中,还是喜欢那从平凡小事中发出闪亮光泽的记叙散文,还是忘不了初次作文那可怜的笨拙与狂喜。

我家的读书故事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记得儿子未满周岁时,我就买来一大叠识字卡片,吩咐小保姆教他识字。还跟她立下嘉奖约定:凡小孩认满100张卡片奖励50元。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小保姆果然不负所望,不到一个星期小家伙果真能认满100张识字卡片,那可是好几百个汉字呢。我正为儿子的“天才”偷乐时,丈母娘开始斥责:怎么照看的小孩?身上怎么会青一块紫一块的。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儿子是在保姆的重掐之下“成才”的。

后来的每天晚上,我都抽出时间给儿子讲故事。他听故事很入迷。讲完故事后,我总对他说,还想听好听的故事吗?爸爸讲的这些故事都是从书里看来的。你想知道更多的故事,可以自己看书。在对故事兴趣的驱动下,他逐渐学会看书,久而久之,认识了书中大部分的字。为了急于理解书中的内容,他遇到不认识的字就会问,直到弄明白字的意思,并且每天会把看到的故事讲给我听,从而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由于我每天早上有看报的习惯,儿子也饶有兴趣地跟着翻阅。无论是国际形势,还是新闻时事,他都要问个明白,大有一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架势。为了应付儿子这种百科全书式的询问,我不得不查看大量相关的资料,或上网与“百度”相会。几年下来,随着儿子读书量的增加,阅报知识的积累,他开始对世界局势、中外历史问题跟着大人有模有样地评头论足,其综合知识的认知度常常令人目瞪口呆。

同类推荐
  • 魅力

    魅力

    这是一本真正可以让你变美丽的书,它不单是告诉你如何拥有美丽的外表,更是让你拥有美丽的心灵,在岁月的流逝中也能永远保持自己的魅力。
  • 30天精通社交心理学

    30天精通社交心理学

    人与人的交往就是心与心的碰撞,心理学在人际交往中具有卜分重要的作用。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会让你明白很多社交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心理动因。阅读《30天精通社交心理学》,只要通过短短的30天,你就能精通社交心理学,在社交中游刃有余!
  • 当你努力的时候,有没有感觉被世界遗弃的孤独

    当你努力的时候,有没有感觉被世界遗弃的孤独

    18-28岁,你的生命中大部分时光是属于孤独的,而努力成长,是在孤独里可以进行的最好的游戏。作者精选10位朋友的采访手记,只想告诉你,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一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孤独和寂寞,不抱怨不诉苦,日后说起时,连自己都能被感动的日子。
  • 财富之上:刘汉元和他的商业哲学

    财富之上:刘汉元和他的商业哲学

    本书以全国政协委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先生的成长为线索,对通威的发展进行案例式的深入研究,因循逻辑,层层深入,探析通威30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制度与管理变革及其决策经营思路,从而挖掘出刘汉元系统性的思维和方法论……
  • 交际的语言艺术

    交际的语言艺术

    人,是社会的人。一个人从呱呱堕地到离开人世,无时无刻不再与他人的交际之中。而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功,也一定是和良好的交际离不开的,古今中外莫不如是。本书旨在帮助人们在生活、工作中提高交际能力,更好的顺应社会需求。
热门推荐
  • 薑斋文集

    薑斋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暴烈王爷下堂妃

    暴烈王爷下堂妃

    再也没有比白云更倒霉的了,才刚刚与恋人订婚,就被暗恋自己的得意门生拉去同归于尽。没死成,穿越了!穿也就穿了,没啥大不了。可你瞧瞧,眼前这算是那门子的事儿?******************“贱人!这是本王给你的休书,滚出本王的王府!”某男挥挥手像赶苍蝇。“王爷,你怎么能这样对臣妾………”白云又哭又喊,悲悲切切,心里笑开了花。终于到手了,离开这个鬼地方,天高任鸟飞呀………可是……某日,一怒火滔天的男银指住她的鼻子咆哮:“白云,你竟敢给本王带绿帽?”她嗤之以鼻:“王爷,你这休书上明明写着咱们男婚女嫁各不相干………”*************他是西水国最出色的王爷,多才多艺,文武双全,俊美无匹,风流不羁,眼高于顶。曾起誓,非京城第一美女柳如烟不娶。本来一心想娶美人,却被不想被天下第一丑女计算,他沦为京城笑柄,怎咽得下这口气?一纸休书,将她扫地出门!什么!?这女人竟敢与别的男人勾三搭四?休想!
  • 医绽芳心,追妻套路深

    医绽芳心,追妻套路深

    那年,我和他开始了长达两年的同居生活。同在一屋檐下,却不知对方姓名。我们是彼此最亲密的陌生人。直到——“从明天开始,我不会再来这套公寓。”“我知道了。”正式宣告结束,才是真正的结束。我爱上的那个男人,直至分开我连他是谁都不知道。四年后再遇,一句“幸会”,我侥幸的以为那个男人已经忘了我。可是为什么,在那之后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告诉我,他全都记得?!
  • 致命婚宠:前妻离婚无效

    致命婚宠:前妻离婚无效

    他伸出修长的手指死死的掐住自己的脖子,在她的耳边轻声的说道:嫁给我,你别无选择。而结婚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他·竟然给她扣上了“贞洁不保”的罪名!受尽千万人的唾骂!指责!在万千指责声中,却有一双温暖的手对着她伸了过来,告诉着她:别怕有我!他的温暖,他的体贴让自己倍感呵护,却不曾料想到那早有预谋!让自己几乎毁尽所有。每每午夜她从梦中惊醒,一道温柔的声音在她的耳边轻轻的说道:牵着我的手,我带你走进天堂。却不曾料想那只是南柯一梦!琼花之美,在于根处,我已无根,何谈幸福!被爱,追爱,强迫爱,不肯爱,害怕爱……命运的绳子将几个人紧紧捆住,至死纠缠。一切真相都将掩埋在了这琼花树下,慢慢地,轻诉着。
  • 无所有菩萨经

    无所有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窈窕

    最窈窕

    新书《穿越女的佛系美食之路》已开,欢迎移步新书~ ———— 先替姐出嫁而中道遇害。今重生归来,必当恢弘志气,自重自为,方不负这锦绣人生。一句话简介: 大梁世子周纨绔,一遇萧谣定终生。
  • 让孩子在玩中成长

    让孩子在玩中成长

    本书分为九章,从多种角度,选择不同的典型材料对“聪明的孩子,三分靠教,七分靠玩”进行阐述,力求做到角度新、构思独特。重点从玩的角度阐述怎样提高孩子的智力及交际能力,同时也对现代家庭教育孩子的方式进行了反思,具有革新的色彩。
  • 恋爱一百分:你是我女朋友

    恋爱一百分:你是我女朋友

    漫画画手和投资大佬的故事,有酸有甜,酸酸甜甜才有味!“我不是一直在说你是我女朋友吗?”“那是吗?”“难道不是吗?”“难道是吗?”“……”“分手吧!”“不要啊!”某人急道。
  • 挑战:压力如何塑造我们

    挑战:压力如何塑造我们

    为什么有些人对貌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反应激烈,悲痛不已?例如,一次考试没有通过。而另一些人面对改变生活的重大悲剧,却几乎没有什么反应?有些人公开演讲,口若悬河。另一些人却结结巴巴,好像焦虑到嘴都张不开。为什么有些人遇到挫折,就会一蹶不振,另一些人遭遇逆境,反而更加坚韧?临床心理学家和认知神经科学家伊恩·罗伯森在《挑战:压力如何塑造我们》一书中,以四十多年的研究为基础,揭示了大脑对认知的反应是怎样形成的。他也回答了下面的问题:压力始终是好事吗?《挑战:压力如何塑造我们》的研究富有启发性,针对我们怎样和为什么应对压力的问题,对于指导我们怎样生活,提供了真正实际的好处。
  • 菩提心离相论

    菩提心离相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