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82800000002

第2章 儒学总论(1)

儒学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儒学,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最初为诸子百家之一,汉朝汉武帝时期起,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

要了解儒学,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儒学,儒学有哪些经学派别,因为这是儒学的基本知识。

一、认识儒学

要想了解儒学,首先要了解儒学到底是什么和儒学的发展历程。

儒学的时间跨度比较大,但一般说来,它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四个明显的阶段,即先秦儒学,两汉儒学,宋明理学和近代新儒学。

儒学

儒学,即儒家思想,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学简要地说就是儒的学问。

一门学问的建立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和长时间的发展,还要经过无数次的实践检验,儒学也是这样。从古圣伏羲昭示天人之道开始,经过了历代圣贤的发展完善,凝聚了无穷的智慧心血,千锤百炼,最终由先师孔子创立而成。

儒学注重人的自身修养,其中心思想“仁”,意称人与人之间所应建立的一种和谐的关系。

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

统治者要仁政爱民;对待其他人要博爱;对待上司要忠诚。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人要有抱负而有毅力。

尊重知识,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

儒学思想在社会方面,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

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

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孔子之后,特别是自汉以来,儒学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具有我国国教的地位。经过历代儒学名家的不断完善和弘扬,儒学至今也是华人的主流思想基础。儒家学派对我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儒教

儒教,或称孔教、名教、礼教或先王之教。儒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儒教是以孔子为先师,圣人神道设教,倡导王道德治、尊王攘夷和上下秩序的国家宗教。

儒教以十三经为宗教经典,以古代官僚机构为宗教组织,以孔庙为宗教场所,以祭天、祭祖、释奠礼为宗教仪式。而狭义上则是指民国初年以来康有为等人的孔教运动。

我国历史上把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视同宗教,与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儒教一词首先出现于《史记》。

到了汉代末年,儒者蔡邕就正式使用作为名词的儒教:魏晋时代,儒教这个概念逐渐流行开来。隋唐以后,就成为指称由古代圣帝明王开创和不断改进的、由孔子加以综合创新的、在汉代被国家立为国教的宗教。

儒教的基本信仰是仁,即人人友爱。礼是实现仁的基本途径。它要求人们要敬天、奉祖、孝亲、忠信、仁义、崇礼、性善、弘毅、见贤思齐,概括而言就是“三纲八目”。

所称“三纲”指的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所称“八目”指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教是我国传统的国家宗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神经和灵魂。由于我国传统文化五千年未曾中断,儒教在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中也未曾中断。

然而,明清以来,我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中国人为求存图强,发生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运动,同时也对儒教产生强烈怀疑,发起了批判。

1912年之后,对是否再将儒教定为国家思想产生了分歧。革命人士主张不再尊儒,而康有为、陈焕章等人参照基督教的模式成立孔教会,呼吁将孔教定为“国教”,并得到袁世凯的支持。

后因袁世凯称帝失败,请定国教运动也沉寂下来。但是康陈继续在民间传播孔教,并且还创造了一些宗教化礼仪。直至废止读经,儒教失去了官方思想的地位。

儒生

儒生,指通经之士,指崇信孔子学说的文人。在过去不熟读理解儒家的《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名著,不要说考取进士,就连考取秀才也是望尘莫及的。所以,科举之人皆可称儒生。

进士的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一般中了举人、进士就可为朝廷做官,做文官的科举之人一般习呼儒臣,做武官的科举之人一般习称儒将。

当然,没有考取功名的大儒家在历史上也是非常之多。比如,顾炎武、李中孚等,都是大名鼎鼎的鸿儒家。

儒学历史阶段划分

我国的儒学如果从孔子算起,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儒家也经历了不同的变化,并被后人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

通过对儒家学说的内容、形式和社会功能等进行综合的宏观考察,大多数人把儒学认为我国儒学有四个比较明显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它们分别是:第一个阶段,是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第二个阶段,是以董仲舒、《白虎通义》为代表的两汉政治制度化和宗教化的儒学;第三个阶段,是以程、朱、陆、王等为代表的宋、明、清时期的性理之学的儒学;第四个阶段,是从康有为开始的,与西方近代民主、科学思想交流融通的近现代新儒学。

通过对儒学的历史作用的考察,并结合国家的政治情况,儒学的发展阶段还有另外一种分法:

第一阶段,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和两宋属于我国历史的战乱时期,而对应的这正是儒学最弱的时期。战国时期先秦原始儒学产生、发展、传播的阶段,儒学刚刚诞生,还没有能力处统治地位。

魏晋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时期,有“五胡乱华”之说,儒学自然也被破坏殆尽。五代十国和两宋与魏晋南北朝相类似,尤其是五代十国的战乱时期,而两宋从来没有完成中国真正的统一,虽然有以程、朱等为代表性理之学的儒学,但真正成为统治思想确是在明、清时期。

第二阶段,秦、隋、元时期,这一时期虽然完成了中国的统一,但都很短命,其中秦只有15年;隋处于过渡时期建国38年灭亡;元,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不可能将儒学居于统治地位,只有短短的88年就被明朝灭亡。

第三个阶段,汉、唐、明和清,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富庶、最强大的时期,时间共超过1200年。与此相对应,儒学也进入了最重要、最繁荣的阶段,长期居于统治地位。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科举制度的确定和完善,程、朱等为代表的宋明清时期的性理之学的儒学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当然,关于儒学历史阶段的划分还有很多种,但受到广泛认可的是第一种的那个四阶段划分法。

儒学发展第一阶段

我国儒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儒出身于“士”,又以教育和培养士为己任。

原始儒学的主要内容都是关于“士”的修身方面的道德规范和从政方面的治国原则。而且,从孔子、孟子到荀子,他们所提出的各种道德规范和治国原则,都是十分具体的、为人处世中践行的规范和原则,而不是一般的抽象的形上学原理。

孟子除了进一步发展孔子以“仁”修身的思想外,又以推行“仁政”学说而著称于世,而其所论的仁政内容,同样也是十分具体的。

接下来的荀子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荀子在强调自我修养、道德自觉的重要的同时,更为强调“师”与“法”的教育与规范作用。

原始儒家在先秦春秋末至战国时期,是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的“显学”之一。他们提倡的道德修养学说在“士”阶层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他们设计的理想政治制度和治国原则,则因其主要精神,即一统天下和礼义王道为上等,太脱离当时诸侯称霸、群雄割据的社会现实了,因而始终没有能得到当权者的赏识和采用。

儒学发展第二阶段

我国儒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以董仲舒、《白虎通义》为代表的两汉政治制度化和宗教化的儒学。与儒学政治制度化发展过程同时,两汉时期也出现了一股把儒学宗教化的倾向。

在董仲舒和当时流传的纬书中,不断地把“天”描绘成儒学中至高无上的神,并且竭力宣扬天是有意志的,能与人相感应的,而王者是“承天意以从事”的等一整套宗教神学理论。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自然也就成了教主。为了神化教主,在当时流传的大量纬书中,不仅把孔子说成是神的儿子,而且把他的相貌也描绘成与一般凡人极不相同的怪模样。同样,为儒家所推崇的历代圣人,如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等,在纬书中也统统被装扮成了与众不同的神。

同时,那些纬书都是以神话和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说来附会地阐释“六经”以及《论语》、《孝经》、河图、洛书等,这些也可以视作是配合当时儒学宗教化所需要的儒教经典。

从两汉儒学发展的历史看,儒学的宗教化是与儒学的政治制度化密切相关的,是同步进行的,前者是为使后者得以成立和巩固服务的。

儒学社会政治层面功能的形成和加强,同时也就减弱了儒学作为一般伦理道德修养和政治理想层面的作用。在原始儒学那里,它是通过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去启发出人们遵守道德规范、追求理想社会的自觉。所以,儒学对于士大夫们的修身养性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可是,当儒学的一些主要内容被政治制度化以后,它就成了不管你自觉与否,自愿与否,都必须遵守的外在规范,因而它的修养意义和作用就大大地被减弱了。这样,儒学制度化方面的成功,却成了它在道德修养功能方面走向衰微的契机。

到了汉末,政治制度化了的儒学礼教,一方面成为束缚和压制人的自然感情的东西;一方面又成了那些伪君子沽名钓誉的工具,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

以致到了东晋南北朝以后,以至于隋唐时期,佛教思想的影响又超过了玄学,在士大夫的思想修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末的约700年间,儒学只有那些体现为政治制度化方面的东西,在统治阶层的维护下继续起着作用。

儒学发展第三阶段

儒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以程、朱、陆、王等为代表的宋、明、清时期的性理之学的儒学。

从唐代后期开始,佛、道学说对广大士大夫修养身心方面的巨大影响,引起了一部分儒者的不满与不安。

但是,也有另一部分儒者则注意到了佛教理论并不是完全与儒学相冲突的,只要利用得好,可以与儒学互补,起同样的效果。

而再有一些儒者则更为高瞻远瞩,他们借鉴佛、道心性形上学理论,主动地去到儒学内部,发掘可与佛、道相抗衡的理论与经典根据,并据此建立起儒学的心性修养的形上学理论体系来。

性理学以继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的道统和复兴儒学为己任。不过,他们所要复兴的儒学,主要不是政治制度层面的儒学。

因为,汉唐以来政治制度层面的儒学虽然也有某些变化,但作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础,它一直受到当权者的全力维护,而并未中断。

同类推荐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修行诸法:洗心禅3

    修行诸法:洗心禅3

    眼睛所见受物质世界限制,如何达到心所见而无所不及?何又为佛家“五”眼?如何禅坐,才能由身体的平静达到心灵的静谧?贤宗法师尽毕生修行所悟,引据佛家典籍,为读者们讲述如何看透尘世苦难,开阔心境,收获快乐人生。
  •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 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李叔同是一位艺术修养全面的艺术家、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颇有造诣的才子。在俗39年,在佛24年,谜一样的李叔同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感慨和话题。本书内容包括: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度量如海涵春肓,气概如乔岳泰山;宁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等。
  •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今天,当我们在经卷典籍中参禅问道,向佛陀提出种种要求,试图接近佛陀的慈悲恩泽时,其实我们已经离佛陀越来越远了。现在,就让我们用《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这本书脱下佛陀的金装外衣,让佛陀不再凌空飞翔于只有香烟缭绕的地方,让佛陀不再端坐于无人可及的莲花法座上,让佛陀不再安住于壁画、吟唱、礼拜和世人的景仰中。让佛陀的双脚重涉人间,和我们一起去哭、去笑、去失去、去得到、去释怀、去拥抱、去明心见性、去尽情尽兴……执心执意执着,华音流韶过。因缘聚散,光阴荏苒。我们是否,还在踽踽独行的路上步履蹒跚?静思静穆静坐,花雨曼荼罗。刹那清净,一世安宁。我们是否,还没看见自己心头的天澈地明?
热门推荐
  • 他自月光而来

    他自月光而来

    【新文《阮先生不会谈恋爱》已发布,讲述娱乐圈的恐婚恐恋问题。 被英俊潇洒的神秘男子盯上了,对方声称自己来自月光。举手投足彰显王者贵气,什么?对方居然是外星球的执政官!曾经她无数次猜测,自己老公的模样,后来才发现,英俊温柔的他,竟有无数个模样。温柔霸气的庄医生,一国冷血的执政官和霸气侧漏的指挥官……最后,她愕然发现,她和他老公都在星际排行榜上。而且第一是他?第二,是她?阅读指南:充满爱的星际文+人工智能+外太空生物+CP乱乱炖剧情反转、反转、再反转!宠文一宠到底!
  • 白骨祭

    白骨祭

    我们这一带有一个很隐秘的仪式,这仪式叫假葬。假葬,顾名思义,就是假的葬礼。家里老人生了病,要找来病人的旧衣服,做成一个假人。它的名字叫“疴”。做好了“疴”之后,要由老人的至亲背着它,埋在坟山上,这个过程叫葬病。那天,轮到我背“疴”了。结果,发生了一些怪事。
  • 后渠杂识

    后渠杂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玉簪花半开

    玉簪花半开

    她是江府六小姐,从小见惯了江府的勾心斗角,看惯了姨娘们为了争爹使用的那些小手段。没想到这王府更不简单,侍妾们花样百出,就是为了博得魔鬼王爷的一眼青睐。本来这些都和她没有关系,她只想把丫鬟的身份做好,谁知魔鬼发神经,要她暖床。其实真的只是暖床,可侍妾们却认为是她抢了她们的宠爱,开始处处针对她。为了好好活,她只有避其锋芒,敬而远之,本想这样保个安身。却没想到王府来了个自称老家在现代的女人,天生媚骨,心如蛇蝎,计谋高超,先毁她容貌,后夺她遗物。容貌可丢,遗物不可丢。她绝地反击,学的一手好媚术。待月上柳枝头,她往门前一靠:“王爷,约吗?”
  • 儒家式现代秩序

    儒家式现代秩序

    儒家乃是华夏之道的承造者、阐述者。因此,中国的现代秩序之构建、维护、扩展,儒家必然参与并发挥主导作用。本书各篇尝试运用儒家义理构造中国的现代社会治理秩序,分别讨论了儒家式慈善等社会自治制度建设,现代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儒家式现代公民也即君子养成,儒家式现代政治哲学,儒家式宪政之道等对于当代中国而言至关重要的问题。笔者回到儒家,同时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始终瞄准中国的现代秩序之构造问题。在方法上,既超越心性儒学,也避免儒家原教旨主义,而致力于儒家与现代政治哲学和社会理论之相互阐释。
  • 太古战帝诀

    太古战帝诀

    【火爆畅销】“世间若无不朽法,此生便做无敌人!”轮回战帝君陌尘,历经九世轮回,在即将触碰到圣境之时却意外重生。这一世,他逆天修行,收绝色美人,势要万古长存而不灭!书友群:631714592
  • 人生断裂层

    人生断裂层

    本书是一部报告文学集收入记人民音乐家施光南、旅加爱国侨胞罗道安奋斗史、助人为乐的小学生王玉梅等内容的作品11篇。
  • 豪门贵公子

    豪门贵公子

    “给我生个孩子吧。”她红着眼睛,“你是坏人,我不给坏人生孩子。”他俯下身子深深望进她波光潋滟的眸里,笑,“我是坏人,你是坏女人,我们是绝配,所以生出来的孩子绝对不是池中物。”*套用杜程程的话来说,你家顾方泽,就是一容貌万年女王受,气质腹黑兼帝王攻。在他的人生信条里,只有十六个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斩草除根。【语无伦次版简介】1、强大到变异的女主与腹黑妖孽到变态的男主。(相信我,强大与腹黑,是需要成长的)2、小虐,大部分比较温馨,男女主非善类,腹黑与腹黑的激烈PK,扑倒与反扑倒的誓死决斗。3、前面慢热,到了后头,会渐入佳境哒。4、两只装小绵羊的狼扑倒与反扑倒,再扑倒再反扑倒的故事,故事可能狗血(纯洁友爱的奈奈亲切地微笑:小朋友要记得蒙眼看喏……)情节可能会比较精彩,当然,虽然文案比较小言,但本质上不童话不穷摇~5、此文伪温馨清水,实乃强取豪夺文也。【原创版简介】她是知名电视台金牌主持人,他是伪善的豪门浪荡公子哥。游走于都市钢铁森林中,抛眼一笑,只为放纵自由。所谓欲望,所谓爱情,不过是一场游戏。*【小言版简介】她与他,前一刻还在床上“红帐翻涌春宵无边”,下一秒就能呼吸平稳翻身下床穿衣各自工作,如同陌路。她与他,不相爱,却相守。只因一个无法言说的秘密。【对话版简介】她摇摇头,笑得疲惫的说,“程程,你不明白他。以前我错了,其实他才是最骄傲的,他的爱情很骄傲,骄傲得容不得一点点瑕疵,所以这次,他是真的不要我了。”他道,“因为我爱你,所以我给了你伤害我的权利,你要记住,我不爱你,你什么都不是。”太恨了,所以没有力气再去爱。越得不到,越想要,越想要,就越得不到,所以他宁愿静候于原地,用风筝线将她拉住,让她可以飞,可是永远逃脱不了他的掌控。面对苏唯一,你永远都会自乱阵脚,而面对我,李涟漪,你装傻的功夫是一等一。我无法肯定你是否对我有感情,可是我愿意等,最开始喜欢上你的是我,到了最后,你还是我的。【总结版简介】说白了就是一智商120情商0的落难公主让腹黑英俊的伯爵BOSS拆吞入腹吃干抹净充满奸情狗血天雷的有爱故事~【友情提示版简介】作者是个三观不正的无良人士,恶趣味极多,RP负值,思想也8纯洁,偶尔会在文里埋个小地雷~不过坑品还是不错地,既然开了坑就一定会填完,可以放心跳哈。====
  • 兵家智慧活学活用

    兵家智慧活学活用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智能的民族,几千年积累的军事谋略足可以编成一部兵家谋略大辞典。在众多的兵家著述中,有些谋略早已超出军事范围,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产生兵书最多的国家。春秋战国的学问家流派中,兵家堪称威名赫赫。在中国,知兵而成“家”成“学”者,绝非浪得虚名。
  • 神迹仙踪

    神迹仙踪

    数万年前,代表正义的领主天帝掌管着天界统治权,魔界领主丧祸则统一了混乱不堪的魔界,率领群魔战天界意图霸占天帝的统治。天帝身边普陀禅师凭借高深道法,将自己的佛灵与丧祸的魔灵封印在了一串佛珠的一颗当中,然后由天界掉入凡尘。数万年之后,一个叫项龙的少年重启了这可怕的一切……到底是历史重演、还是逆天改命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