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81400000007

第7章 《天问》新编新注(1)

《天问》原文,错简殊多,加以史事失传,极难卒读。盖《天问》原文当时或以一事一问书于一简。后迭经丧乱而失编次。因其年代久远,史料淹晦,故语涩难读。后经刘向、王逸编纂失误。

王逸《章句》为《天问》之最早注本,但王逸所见本即已失序①。王逸作注虽有开辟之功,但其学力不足,涉史不深,故注中多所臆测,不尽可信,宋儒洪兴祖即已指出。

上千年以来,《天问》一篇虽历经历代学者考索,仍未得到圆满解释。余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试寻绎《天问》内在逻辑,发现其可分为五个部分:

1.问天地

2.问三代(尧、舜、禹)

3.问商

4.问周

5.问楚

这本身是一个崭然有序、结构严密完整的体系。试循此逻辑结构,而勘其倒错,重新编次。经此整理,一团乱简,崭然呈现出一部结构严整的伟大史诗的本来面目。闻一多《天问释天》序云:

“昔王逸作《天问序》,自诩其注此篇‘稽之旧章,合之经传,以相发明,为之符验,章决句断,事事可晓,俾后学者,永无疑焉,。然今试执逸《注》以读《天问》,虽谓为无一事可晓,不过也。踵逸而后,注者相望。彼于逸《注》,补苴諟正,亦既多矣,然而不可晓者犹十有四五焉。呜呼!注书之难,有若是哉?

“余窍不自揣,欲斟酌众长,兼附己意,作一总结帐之企图。”

惜闻氏之注,虽多所发明,但仍未能达到“无一事、一问不可晓”之境。余作此新编、新注,立意正在此。“余窃不自揣,欲斟酌众长,兼附己意,作一总结帐之企图”,“俾后学者,永无疑焉”。故借斯言,而为此新编新注《天问》之序。

一、问天地

【新译】

1.请问:[注]那太古元初之事,有谁能传道解释?

【原文】

(1)曰[1]:遂古之初,谁传道之[2]?

[注]本篇左列序号为新编序号。右列乃《天问》原文之序号,可参看本书第200页《天问(原文)》所编之序号。

[1]曰,发端叩问之辞,统贯全篇诸问语。古书常以“曰”为发语,或用“惟”,惟、曰音通,《尚书》作“粤”(“粤若稽古”),皆“曰”之语转也。

[2]遂:通邃,《后汉书·班固传》注:“《太平御览》引作邃。”远也。遂古,即最古。初,始。传道:述说。

2.如果那时天地尚未形成,又有什么根据去作考论?

(2)上下未形,何由考之[3]?

[3]上下:指天地。由,从。何由,从何,根据什么。考,叩也,叩问。

3.那时昼夜不分一片混沌,是谁为之划分?

(3)冥昭瞢闇,谁能极之[4]?

[4]冥,黑;昭,明。冥昭,指黑夜与白昼。瞢闇,即昧暗语转。冥昭瞢闇,意为黑夜白天尚未分明。极,读如界,划分。

《后汉书·天文志》上刘昭注引张衡《灵宪》文曰:“太素之前,幽清玄静,寂漠冥默,不可为象,厥中惟虚,厥外惟无。如是者永久焉,斯谓溟涬,盖乃道之根也。道根既建,自无生有。太素始萌,萌而未兆,并气同色,浑沌不分。故《道志》之言云:‘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其气体固未可得而形,其迟速固未可得而纪也。如是者又永久焉,斯为厖鸿,盖乃道之干也。道干既育,有物成体。于是元气剖判,刚柔始分,清浊异位。天成于外,地定于内。天体于阳,故圆以动,地体于阴,故平以静。动以行施,静以合化,堙郁构精,时育庶类,斯谓太元,盖乃道之实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有象可效,有形可度。情性万殊,旁通感薄,自然相生,莫之能纪。”

中国自先秦以下一直流传一种光一元论的宇宙观。以光作为世界的本源,光生气,气生象,象生数,这才有了天地。元气本原论跟康德星云学说和现代科学的宇宙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即都认为弥漫的浑浊的原始物质是形成天体的本原。

热爆炸理论把宇宙的演化作五个阶段,而这个分法和《天问》、《灵宪》、《易纬·乾凿度》中的分法有惊人的类似之处。

从第四阶段到第五阶段是一个转折点,在此以前是理论上推断,在此以后是观测到的事实。现代宇宙学说中所用的理论是基本粒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论和相对论,而中国古代用的只是思辨性的“气”。《易纬?乾凿度》说:“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郑玄注云:“虽含此三始(太初、太始、太素),而犹未有分判,故曰浑沦。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老子》第二十五章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易纬?乾凿度》中的浑沦,就是《老子》中的道,《易·系辞》中的“太极”,《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中的“太一”,扬雄《太玄经》中的“玄”,用热爆炸理论来说,就是宇宙开初万分之一秒(10-4)内的原始火球。东汉时许慎编的字典《说文》中说:“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古时以天地形成为转折点,现代以星系形成为转折点,这只是随着观测工具的进步,人们的眼界扩大了,其逻辑意义是一样的(据席泽宗《古代中国和现代西方宇宙学的比较研究》)。

《淮南子·精神训》:“古未有天地之时,惟象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闵,澒濛鸿洞,莫知其门。”《淮南子·天文训》云:“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濁濁,故曰太昭。”

4.那时只有元气无形,如何能作辨识?

(4)冯翼惟象,何以识之[5]?

[5]冯翼,即风云之语转。《广雅·释训》:“冯冯翼翼,元气也。”字亦可又作“幅臆”、“气也”、“气满”也。(《方言》)

惟,无也。识,见也。

此句意:元气无形象,如何能见识?《淮南子·精神训》:“古未有天地之时,惟象无形。”闻一多说,古人概念中“形”与“象”不同。形为已具之形,象为想象之象(象即想也)。已成形态者为形,潜伏未现者曰象。

5.日夜循环周替,是为什么缘故?

(5)明明闇闇,惟时何为[6]?

[6]明明闇闇,有人说:(1)指日日、夜夜,即昼夜。(2)指阳阳、阴阴,即四季。惟,读为于。时,读为是(朱熹、戴震说)。

6.阴阳掺杂混合,谁是本原,又因何而变化?

(6)阴阳三合,何本何化[7]?

[7]三,读参。参合,即混合。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吕氏春秋·大乐篇》:“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

中国哲学认为万物的产生是由阴阳的交合而化生的。朱熹《集注》引穀梁子曰:“独阴不生,独阳不生,三合然后生。”(《谷梁传》庄三年)

庄公三年《谷梁传》注引徐邈曰:“独天不生,必三合而形神生理具矣。”

化读为“bì”(匕),变也。何本何化,即谁为主,谁为副(变)?

屈复《天问》注曰“三与参同,谓阴阳参错”。即交错也。《庄子·田子方篇》曰“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淮南子·汜论篇》曰“积阴则沉,积阳则飞,阴阳相接,乃能成和”,《淮南子·天文篇》曰“阴阳和合而万物生”,与屈子之说并合,曰“交通成和”,曰“相接……成和”,曰“和合”,并即“三合”之谓也。

《乾凿度》:“夫有形者生于无形,故曰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故曰混沌。”

纬书《推度灾》:“阳本为雄,阴本为雌,物本为魂。雄生八月仲号曰太初,雌生戌仲号曰太始,雄雌俱行三节,雄含物魂号曰太素。”

《白虎通义·天地》:“万物怀任,交易变化。始起先有太初,然后有太始,形光既成,名曰太素。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剖判,清浊既分,庶物施生。”

《潜夫论?本训》:“上古之世,太素之时,未有形光。若斯久之,翻然自化,清浊分别,变成阴阳,阴阳有体,实生两仪。天地絪缊(烟云),万物化淳。和气生人,以统理之,是故天本诸阳,地本诸阴,人本中和。”

张衡《灵宪》曰:“于是元气剖判,刚柔始分,清浊异位,天成于外,地定于内。天体于阳,故圆以动,地体于阴,故平以静。动以行施,静以合化,堙郁构精,明育庶类。”

以上皆为中国古代关于天地开辟之观念,而与现代物理学之宇宙大爆炸起源论在哲学理念上相通。

7.那九层的天宇,是谁度量设计?

(7)圜则九重,孰营度之[8]?

[8]圜,读若环,环宇,指圆形的天体。《易·说卦》“乾为天为圜”,圜与圆同,故圜为天也。又音转为圆,与营、垣、宇、宫诸辞相通(说详闻一多《天问疏证》)。洪兴祖曰:“圜与圆同。”《说文》曰:“天体也。”

则,读为之。九重,传说天有九重,即九层天。《易》曰:“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孰,谁。营度,指设计规划。

《淮南子·天文篇》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火曰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水曰内景。吐气者施,含气者化,是故阳施阴化。”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篇》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圆曰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内景。故火曰外景而金水内景。吐气者施而含气者化,是以阳施而阴化也。”

关于九重天,《淮南子》曰:“天有九重,人亦有九窍。”《太玄·玄数篇》曰“九天: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睟天,六为廓天,七为咸天,八为沈天,九为成天。”

巴比伦、希腊(托勒密)天文学亦有九重天论。第一重最下曰月轮天,第二重曰水星天,第三重曰金星天,第四重曰日轮天,第五重曰火星天,第六重曰木星天,第七重曰土星天,第八重曰恒星天,第九重最上曰宗(总)动天。

《历学疑问》曰:“以视差言之,与人目远者视差微,近则视差大。故恒星之视差最微,以次渐增,至月而差极大也。以行度言之,近天圜者为动天所掣,故左旋速而右移之度迟。渐近地心,则与动天渐远而左旋渐迟,即右移之度反速。故左旋之势,恒星最速,以次渐迟,至月而为最迟也。右移之度,恒星最迟,以次渐速,至月而反最速也。是二者宛转相求,其数巧合。高下之理,可无复疑。”

以此推之,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乃据于天象之实际观测,并非以九为阳数之极而演绎出九重也。

8.如此之宏大的工程,是谁发起创造?

(8)惟兹何功,孰初作之[9]?

[9]惟,读为为。兹,读为此。何,何等。功,工。孰,谁也。初,最初。作,建造。之,指宇宙。

汪仲弘曰:“何功,何等之功,言大也。此何字与篇内诸何字异。此矜词也。”

9.那旋转的天宇的轴心在何处?那撑天的大梁又架在哪里?

(9)斡维焉系?天极焉加[10]?

[10]斡(读guǎn亦读wǒ),旋转的枢纽。夜视星空,可见天体围绕北极而旋转。

古人又以为太阳是附着在天体上,天地又是两块平行的平面体,于是得出日高就是天高的结论。天高也是八万里。因为全天的恒星都在做旋转运动,旋转的圆心是北极,北极附近的一颗星就成了北极星,古人以为北极星是不动的,其他星围绕着它转。这样就形成了北极星是天体的中心概念。古人用车盖来比喻天,就把北极星比作车盖正中的帽顶。

维,仪、极、轴也。焉,安,设问词;转为现代汉语即“怎样”。极,梁也(说文)。天极即大极即大梁,天之大梁,指北斗及龙星也。

又,极亦天柱。极、柱字通(王念孙)。极、建音通。大极即大建,建木,指北斗。加,架也,安放。天极,即天之栋极。极,梁木也。天极亦为星名。

《庄子·天运》:“天其运乎?孰主张是?孰纲维是?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耶?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耶?”

《淮南子·天文训》:“东北为报德之维,东南为常羊之维,西北为蹏通之维。……帝张四维,运之以斗。”

《续汉书·天文志》:“八极之维,径二亿三万二千三百里。”

《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

闻一多说:斡有二义。《说文·斗部》曰:“斡,蠡柄也,从斗,倝声。扬雄、杜林说皆以为轺车轮斡。”《楚辞章句》训“斡”为转轴。盖从扬、杜说。《说文部》曰“蠡,瓢也”,《方言》郭《注》曰“瓥,匏勺也”,瓥、蠡古今字。《说文·斗部》曰“斗,象形,有柄”,《木部》曰“枓,勺也”,斗枓亦古今字。蠡谓之勺,斗亦谓之勺,是蠡亦斗也。盖蠡者斗之一种,故蠡柄谓之斡,而字则从斗。许谓斡为蠡柄,意谓亦即斗柄也。

注释:

①王逸《天问序》云:“楚人哀惜屈原,因其论述,故其文义不次序云尔。”

同类推荐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代表作之一,记述了从西方哲学萌芽的古希腊哲学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期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 人是一棵思考的苇草

    人是一棵思考的苇草

    本书是一本切入角度较为独特的哲学通俗读物。它从世界哲学史上的思想家们的著作中抽取出350句名言,对说这句话的哲学家以及这句话的含义作简单的介绍。这些话都富含哲理,很多就是这个哲学家的主要观点,比如苏格拉底的“我知道我一无所知”,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奥卡姆的“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边沁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道德的基础”,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等。因此读者阅读本书,在欣赏这些名言的同时,能对哲学史上众多哲学家们的主要思想有所了解。语言简单,每句话用一页的篇幅,很容易读。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新视角,探讨现代新儒家的现代观,审视并展现新儒家面对现代化潮流的种种思索与探求。因此,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现代观,就成为贯穿本书的价值导向。此外,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观也成为本书的一个参照;本书还全面反思了儒家的一些可与“现代性”关联起来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融汇了古罗马三位思想巨人的全部智慧精华,共分为三篇,比之同类书,内容更加详实,思想更加深邃,理解更为透彻。关键的是,能让读者在一《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中,感受智慧的碰撞、思想的迸发,给生活于嘈杂现世的人们带来心灵的启迪。
热门推荐
  • 紫色童话书

    紫色童话书

    安德鲁·兰十二色童话全集,让孩子在最美的故事里学会善良、乐观、勇敢。小朋友们好!想和哈里·波特一样吗?知道英国小朋友都在看什么书吗?嘘!这个秘密可从不轻易告诉别人。记清楚啦,是安德鲁·兰爷爷的十二色童话。想认识美丽的仙女吗?想学神奇魔法吗?想和王子去打巨人吗……小心,有可怕的食人妖和大飞龙!不多说了,还等什么——欢迎你来到安德鲁·兰的彩色神奇世界!
  • 宇宙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宇宙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本书是《世界未解之谜精编》系列之一,该系列精心收集了众多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未解之谜,内容涉及宇宙、生物、地理、飞碟、人体、恐龙、宝藏、百慕大、历史、金字塔、文化等多个领域,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给予了人类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 较量

    较量

    共产党员张凤山带着使命从延安回到家乡文城,在码头接头时因为叛徒出卖被抓,文城地下党几乎全军覆没。在这种情况下,张凤山只好努力迷惑敌人的视线,扮作富商子弟,暗地里依然不动声色的传递信息,为保全组织作出了坚韧的努力,坚定的守住自己的使命。
  • 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

    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说话不要太老实

    说话不要太老实

    很多时候,老实就是愚笨和无知的同义词;很多时候,说一个人太老实无异于讽刺他是个大笨蛋。你可能常常为以下的问题感到头疼和郁闷:因为不会赞美而无法引起共鸣; 因为直来直去而经常得罪别人; 因为说话不看对象而处处碰壁; 因为枯燥乏味而让人昏昏欲睡;因为口无遮拦而往往灾难连连;因为不懂幽默而不能惠己悦人;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就是因为你说话太老实。说话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它没有你想像的那么容易,也没有你想像的难。如果你能多一点心机,顺着人性聪明谈吐,你就会玩转人脉,成为超人气说话高手!只有无法改变的死脑筋,没有无法改变的穷命运。
  • 柳宗元集

    柳宗元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80后与90后的爱情故事

    80后与90后的爱情故事

    这本书里没有穿越古代与现代的爱情、没有法术盗墓的奇幻和刺激、没有仗剑江湖的快意恩仇,有的只是平凡的人生、现实的生活和真挚的感情。 一个平凡的80后男孩与90后女孩如何相遇、相识、相爱,男孩又是怎样处理亲情、友情、爱情三种形式的感情呢?对待自己的家人会有一些叛逆和感恩;对待自己的哥们会有一些放纵和玩笑;对待自己的爱人则是伤心难过和欢喜甜蜜。 希望《80后与90后的爱情故事》能带给读者快乐和喜悦的心情!
  • 雪豆

    雪豆

    作者以敏锐的艺术触觉直抵社会一隅,准确地把握、理解渴待脱贫的农民现实生存状态,字里行间,处处体现出作者对贫困地区农民的人性关怀。
  • 地球同学会

    地球同学会

    仙尊强者重回地球,却没想到在参加同学会时,同学不知他的实力,竟然被群嘲……
  • 挂着泪的微笑:最感人的情感散文

    挂着泪的微笑:最感人的情感散文

    有多少故事让您眷恋一生?有多少情景让您深受感动?有多少故事在您记忆的海洋中永远闪烁着光芒?最优美华丽的文字,最温馨动人的故事,最睿智的人生哲理,最经典的“时文选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