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80500000004

第4章 国内篇(2)

3.偶像力量大无边

崇拜偶像,被偶像所吸引几乎是青春期族群的专利。10部上榜剧目虽然题材各异,但不约而同地追求一个共同的特点:走青春偶像剧路线或有鲜明的偶像剧特点。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要吸引文化水平高、眼界开阔的网民们,仅仅依靠帅男靓女已经不能成为必胜的法宝了,新时代的偶像必须还要有鲜明出位的性格特点以及足够的智慧与勇敢,如武艺高强的狙击手何晨光(《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反传统的何东(《北京青年》)、双面御姐胡一菲(《爱情公寓》)等。这些特立独行、有梦想有追求、敢作敢当的剧中角色,正是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效仿的榜样,给他们以力量与希望。

4.永远的主题是爱情

仅从剧名就可以看出,点击TOP10的剧目中,直接含有“爱情”两字的有三部(《爱情公寓》《北京爱情故事》《爱情睡醒了》),其他七部虽未以“爱情”为题,但剧集中都大量地表现了“爱情”的故事。追求爱情,为爱而欣喜、苦恼,既符合剧中青年主人公的身份特点,也符合20—30岁青年受众群的关注重点。

5.群像偏好非偶然

对电视连续剧的创作而言,群像的刻画难度是比较大的。有经验的创作者更愿意围绕两个或四个人物展开人物关系并构建故事情节,即男一号、女一号;男二号、女二号。这种倾向我们在很多经典剧目里都可以找到,从《渴望》(刘慧芳和宋大成)、《北京人在纽约》(王起明和阿春)到《亮剑》(李云龙和张白露)、《潜伏》(余则成和王翠萍),等等。而在网络点击量TOP10里,我们却看到另外一种不同的人物表现特点,那就是群像的刻画:要么是一群新兵蛋子(《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火蓝刀锋》),要么是兄弟哥们儿几个(《北京青年》《北京爱情故事》《男人帮》)。总之,以群像为主角的剧目在点击量TOP10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点击榜群像扎堆的现象,是出于偶然还是创作者有意为之,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青春期男女在自己独立生活之前,喜欢同学、发小扎堆抱团是普遍的现象。从生存的角度来说,青年男女在该时期扎堆抱团,是相当有效的生存策略。

总之,群像、群戏是2012年网络热播剧中的重要表现元素。

6.新锐导演的舞台

擅长拍摄古装剧和时装剧的港台导演占据了本榜单的四成江山,其中香港导演李国立一人就有两部作品上榜,李导演以往执导的热播剧有《京港爱情线》《绝代双骄》《仙剑奇侠传》等。

热衷拍摄青春时尚题材的内地导演赵宝刚也是一人有两部作品上榜,其前几年的同类型代表作有《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

榜单内余下剧目,三个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年青导演刘猛、陈思成与韦正异军突起,用年轻人的视角拍出了颇受年轻人喜爱的作品。

上榜剧目的导演叙事风格普遍通俗简约,作品追求娱乐性、时尚性与时代感,镜头语言灵动多变,契合年轻观众的收视需求。

7.帅哥靓女齐争艳

在网络点击TOP10的上榜剧目中,偶像明星占比超过九成,他们大都是电视荧屏上的新鲜面孔,青春靓丽、颇具亲和力,符合年轻观众的审美取向,并依托所饰演的角色赢得了大批粉丝的支持,如杨幂(《宫》里饰演洛晴川)、刘诗诗(《步步惊心》里饰演马尔泰·若曦)、娄艺潇(《爱情公寓》里饰演胡一菲)等。

(三)评点TOP10

对比2012年电视收视与网络点击TOP10剧目,各方面的差异非常之明显,如果用一句艺术的语言来形容,那就是“白天不懂夜的黑”。

对于电视收视率TOP10的剧目,题材丰富多样,总体仍以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为主;绝大多数剧目故事厚重,叙事风格宏大;导演、演员一般非“腕”级莫属;出品方一般也是业内一流的电视台和制作公司。

显而易见,作为中国电视剧年度最高表现的收视率TOP10作品,从50—60部剧中选一的结果,无论是编、导、演,还是题材、投资与出品机构,非一流难以问鼎。

相对于电视收视率TOP10,网络点击量TOP10的剧目,其特点是非常之鲜明。从题材上只偏爱情感、古装、军旅三类;故事全是表现年轻人的生活,偏爱偶像和群戏;导演以港台与新锐导演为主,演员几乎清一色的是靓丽的偶像明星。

此外,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两个榜单上没有一部剧目是交叉出现的。也就是说,电视与网络两个主要电视剧收视渠道观众的收视偏好明显不同。

总之,面对电视剧市场上愈演愈烈的收视竞争,面对大众日益增强的通过网络收看电视剧的趋势,以上信息对中国电视剧产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二章 年度特供

播出与收视

电视剧播出与收视年度盘点

作为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节目类型,电视剧在收视市场上一直扮演着主要角色。近两年来,我国电视剧市场资源重新流动组合,播出与收视总量、竞争格局、播出模式、流行题材都有所发展变化。本文重点从播出与收视的角度探讨两年来我国电视剧市场的发展变化特点。

(一)生产与发行概况

1.投资热情高涨,产量居高不下

我国是当今世界电视剧生产和消费大国,电视剧产业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已经相对成型,从创作、资本介入、拍摄、发行销售到播出,乃至广告投放等方面已形成了价值生产、价值输出到价值回馈的完整价值链条。

从生产源头看,我国电视剧实行审批发行制度。近些年以来,我国电视剧通过审批发行的数量每年保持在400—500部、14000多集左右。近两年随着房地产不景气、股市低迷等因素影响,来自房地产、餐饮业、化妆品、药业等行业的许多企业纷纷投资电视剧制作领域,给电视剧制作带来了充足的资金。与此同时,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先锋的影视产业代表——影视制作公司出现了一股争相上市的热潮。市场“不差钱”,制作量节节攀升,2012年获准发行的电视剧集数突破历史最高纪录,达到506部,17703集。

然而,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市场拼命扩大生产规模,电视剧产量如同大跃进似的急剧增加,而剧目质量却泥沙俱下无法得到保证,容易形成虚火旺盛,产能过剩。

2.流通已然提速,近半新剧当年播

随着电视剧产量的不断提升,全国每年播出的新剧数量也在连续走高,2009年播出新剧269部,2010年播出新剧332部,年增长23%,2011年播出新剧381部,年增长15%,2012年播出新剧391部,年增长3%。可见,一方面每年进入播出市场的电视剧绝对数量在逐年递增,电视剧市场的竞争强度也在不断加强;另一方面,新剧的年增长率在不断下降,说明播出市场的接纳容量有一定限度,传统电视频道数量不会有太大的变动,对于电视剧的总需求量会比较固定。

虽然池子总容量是有限的,但是电视剧从生产到播出周期缩短了,“越播越快”的态势还是非常明显的。CSM研究数据显示,近一半取得发行许可证的电视剧在当年就能播出。当年通过审批发行当年就能播出的电视剧,2010年比例为31%;2011—2012年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47%—48%。

笔者认为,电视剧内容资源上市速度增快除了供应充足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独播剧的增加,许多制作与发行方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卫视频道,摒弃了先走地面后发卫视的传统思路,而是直接上星首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电视剧发行周期缩短。此外,2012年有更多的省卫视增加了首播档的播出集数,从每晚两集连播到三集连播,也致使电视剧资源整体播出速度加快。

(二)播出与收视概况

1.占播出总量24%,占收视总量31%

作为电视台主打的节目类型——电视剧,其播出比重和收视比重一直高居各类节目的首位,资源使用效率也呈现良好状态。

从全国80城市的统计数据看,近两年电视剧作为中流砥柱的节目类型地位依旧稳固。2012年电视剧(不含栏目剧)播出比重高达24%,收视比重占31%,在与各类节目的竞争中,电视剧优势突出。

2.政策调控,促进市场繁荣

电视剧之于各级频道都不可或缺,但受到不同电视媒体发展策略的影响,其在不同市场定位的频道架构中资源配置量差异较大。2011年的“限娱令”被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是对电视剧市场的一个利好,客观上刺激了电视剧的发展,也改变了省卫视的节目播出格局。

2012年,电视剧占中央级频道节目总播出量的12%,占省卫视总播出量的37%,占省级地面频道的24%;电视剧的收视贡献占中央级频道收视量的15%,占省卫视的45%,占省地面频道的31%—32%。

电视剧在省卫视的播出量高出中央级频道25个百分点,高出地面频道13个百分点。电视剧对省卫视的收视贡献几乎占半壁江山,远远大于其他频道组,可见电视剧这副牌对于省卫视的重要性。

从播出与收视结构看,2012年电视剧整体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当然,这里指的是好剧“供不应求”,无论是哪级频道都“不够”观众看的,存在一定的市场缺口。此外,中央级频道和省级地面频道对于电视剧的资源使用效率较高。

3.重度消费者:女人、老人、“闲”人

电视剧极具大众化基础。2012年在我国城市观众中,人均全年收看电视剧的时间是310小时,平均每天收看51分钟,这是一个让其他节目类型遥不可及的收视时间长度。对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收入的观众而言,电视剧早已成为他们品评人生、娱乐消闲不可或缺的伴侣。那么,哪些人是电视剧忠实的拥趸?

电视剧的代入感极强,剧中一幕幕悲欢离合的故事,深得感性观众之心。因此,相对感性的女性观众更爱看电视剧。女性平均每人每天收看56分钟电视剧,男性每人每天收看46分钟,二者相差10分钟之巨。

电视剧篇幅一般都很长,少则二三十集,多则上百集,只有拥有大把时间收看电视的人才有“闲”消受。电视剧市场的一个规律是,观众年龄越大,收看的时间越长。45岁以上的各年龄段观众平均每天收看电视剧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而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收看时间则更是突破了80分钟,超出年轻人一倍之多。

电视剧收看“门槛”极低,故事化的表达方式消弭了很多知识方面的差异,无论学识,无论社会地位,每个人都可以尽情享受这杯精神“咖啡”。总体来看,小学、初中文化的中低等学历观众收看电视剧时间较长,而高学历者收看时间较短。此外,社会地位越高的观众,收看电视剧时间越少。

从收入结构上看,低收入观众更爱看电视剧,高收入观众相对收看时间较短。人均月收入在601—1200元的观众收看电视剧的时间最长,达到日均62分钟;月均收入在2600元以上的观众每人每天仅收看42分钟。

(三)市场竞争大势

1.省一级卫视,占半壁江山

我国电视市场根据国家行政区划,自然形成了中央级频道、省级卫视、省级地面频道、地市级频道等若干个“势力集团”。各个集团各领风骚、各具优势。

2012年,省级卫视无疑是电视剧市场的最大赢家,获取了约50%的收视份额;其次是地面频道,占有35.5%的份额(省级地面频道占24%,地市级频道占11.5%);中央级频道分得近14%。省卫视加上省级地面频道共坐拥了超过七成的市场份额;而中央级频道和地市级频道市场份额相对偏小。

观众注意力资源在省级卫视电视剧中的分配并不均衡。全天时段,湖南卫视单频道竞争能力最强,在所有频道中获取5.4%的收视份额;其次是山东卫视获得4.2%,江苏卫视获得4%;安徽、天津、浙江这三家卫视各得3%以上;四川、上海两卫视各得2%以上;北京、黑龙江和江西三家卫视分别获得了近2%的份额。可见,在这场争夺注意力的竞争中,就省级卫视而言,湖南、山东、江苏等卫视在电视剧市场更具有竞争优势。

2.市场重洗牌,卫视陷混战

伴随着竞争与变革,近两年的电视剧市场有所洗牌。2012年曾远离19:30档电视剧的湖南卫视也参与到黄金时段的竞争中来,为白热化的竞争又添了一把火。2011年尚有中央台一套引领市场,2012年开年就演变成各卫视频道竞争胶着的群雄逐鹿局面,收视曲线的走势此起彼伏,难分伯仲。但进入2012年10月份以后,这种难分高下的局面却突然有了变化,湖南、江苏、浙江三家卫视凭借几部强剧异军突起,捍卫了其在省级卫视频道中的强者地位。

“一剧鲜、吃遍天”。2012年,明星电视剧对于收视的拉动效应特别显著,例如,《樱桃》《甄嬛传》《女人的颜色》《夫妻那些事》等剧都在播出频道内创下了年度市场高峰。

3.把握主动权,独播成气候

独家首播剧之于省级卫视,不仅仅是为了收视率的博弈,更是塑造品牌力、影响力的利器。独家首播剧以其资源的稀缺性使得观众在一定时期内只能锁定该播出平台,给频道带来更高的收视和更多的广告收益。当然,独家首播剧代价高昂,总体是属于“富人”才玩得起的游戏。

同类推荐
  • 走进互联网时代

    走进互联网时代

    聚焦两会,走进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对我们到底有多深的影响?时代在变,我们如何改变自己,拥抱未来?
  • 新时期社会管理总论

    新时期社会管理总论

    转型时期的中国需要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已成为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的大事。本书着重从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出发,就新时期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时代背景、社会管理实践,全面系统地进行了梳理和解析。
  •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怎样增进师生关系呢?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真正的关怀、鼓励和赞美学生,并且尽可能多地营造师生互动的机会,以增进师生的关系。马斯洛认为人有受尊重的需求,学生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当场出丑、难堪。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尊严,并给予其下台阶的机会。关怀就是给予学生温暖。同学生对话应给予其关怀,并时时想着要鼓励学生,赞美学生。赞美要是鉴赏式赞美而非评价式赞美,也就是不对人而对事。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潜力或优点要进行挖掘,多多进行强调。有些话语或行为适宜私底下进行,有些教师会和同学约定特定的时间,和学生一一单独地谈话,这样既可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也增加了师生间沟通的渠道和情感。
  • 守护教育的良心

    守护教育的良心

    《守护教育的良心》这是一本有痛感又饱含温情的书。作者厉佳旭,从青春勃发的大学生,变成双鬓染霜的老教师,一晃二十年。他在多所学校工作过,一直保持着多年来养成的自我批判的习惯。本书记录的,是他最真诚的教育反思。如何理解教师这份职业?如何认识学生?好学校长什么样?如何看待生命和自我?如何理解今天的中国教育?如果对一切熟视无睹,便不会进步。作为校长,更作为一名教师,作者用自己的思考呼吁教育良心,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教育良心。本书献给所有热爱教育的人。
  • 陆费逵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陆费逵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陆费逵谈教育(名家谈教育)》共收陆费逵关于教育和人生的文章45篇。前面部分的文章均为陆费逵先生以一个教育家身份所撰写的关于教育的心得文章,主要收录了能够代表陆费逵教育思想的全部重要文章,如《灵魂与教育》《论人才教育、职业教育当与国民教育并重》《学然后知不足,做然后知不能》等;后面部分的文章是陆费逵所写其他方面的文章,包括他回忆《辞海》的编纂、青年时期,及谈孝道、勤俭、实业、读书等方面的文章。
热门推荐
  • 错嫁良缘续之海盗千金

    错嫁良缘续之海盗千金

    听说了么?夙家数百年来,都只生儿子,如今这男儿堆里,终于盼到了一位千金!真的?那还不万千宠爱于一身?!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娇宠上天了!胡说什么呢,夙大将军戎马一生,夙氏一族威名响彻六国,夙家的子孙,即便身为女子,那也必定英姿飒爽驰骋疆场,巾帼不让须眉!于是京城的百姓为此一吵十六年,也没个结论。那么……将军府家的千金,究竟是什么样的?这个……谁知道……要不,问问海盗?!本文为错嫁良缘续篇,与前文有些联系,但联系不大,可以单独看,不影响文章连贯性。
  • 我那不正经的江湖生涯

    我那不正经的江湖生涯

    李刚看了看手里的鬼头刀,吐槽道:人家儿子可以大吼一句我爸是李刚!瞬间吸引全场的目光,有嫉妒羡慕还有恨;自己也叫李刚,而且还是穿越大军的一员,却是个屠夫,出去都不敢说自己也是混穿越的,免得给穿越人士丢脸,现在只求老天掉个漂亮的大兄老婆,好慰藉一下自己那受伤的心灵。
  • 意外

    意外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那折断的风筝线

    那折断的风筝线

    “我说,以后你就是我的风筝,为了你,我的一生将永远做你的风筝线。你要飞,我托着你。你累了,我就拉你回来。” 苏伟岸的目光深情而又坚定,恍惚可以看到一个誓言,在不知不觉间一闪而没,深深的沉淀。
  • 和情敌一起穿越:并蒂宫花

    和情敌一起穿越:并蒂宫花

    她们本是情敌,却在同一时间穿越,成了一奶同胞的亲姐妹,沦落在宫廷的最下层,相依为命!勾心斗角,争夺恩宠,尔虞我诈,当她们被迫一步一步踏入宫廷斗争的漩涡,爱情也悄然降临。一面是皇恩浩荡、荣华富贵,一面是海誓山盟、世俗阻隔,亲情、友情、爱情,都面临着极大的考验,到底该何去何从?
  • Characteristics

    Characterist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运甓漫稿

    运甓漫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妖妃倾城,鬼王宠妻无度

    妖妃倾城,鬼王宠妻无度

    二十一世纪的最强枪王凤漓锦被枪打中了心脏怎么没有死?这是上天给她枪王的特权吗?不过没死就算了,给她这么个狗血的穿越又是啥玩意?!最重要的是,明明她只是想要安安静静的洗个澡,却不知道从哪里跳出来一个男人,趁她沐浴的时候劫色?好吧,原谅她父不亲,娘不爱。姐妹日夜算计不停,竟然还让她嫁给那臭名昭著的安王!好啊,既然你们一个个都背信弃义,拿我当羊肉开涮,那我凤漓锦也没必要和你们客气了!送低胸紧腰的喜服给我?那我偏还要穿上在你们面前秀上一圈!当着我面口出恶言侮辱我?那我就来个诈尸吓死你们这帮狗男女!在马车上使诈?宴会上攻击?安排刺客,拖我下水?不好意思,那就让你们试试我最新研制出来的子母蛊毒吧!
  • 绝世女侠

    绝世女侠

    一次变性手术,她成了没有女性特征的异类。手刃色魔后,她悲摧地穿越了。未想到,竟意外再次遇到色魔,没有隐忍,没有退路。争斗中,芳心亦渐渐萌动。而那个男人,竟是色魔之子。到最后,这段天赐孽缘,该如何收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佛说妙吉祥菩萨陀罗尼

    佛说妙吉祥菩萨陀罗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