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6100000004

第4章 读书(3)

路走错了,有书校正

读书除了让我们能在其中觅得自己的人生目标,它更像是为亟欲举步迈向梦想的我们,缓缓筑起一阶又一阶、一道又一道日益趋近美丽梦想的阶梯……

读到一本刻划深刻且令人动容的小说时,对未来跃跃欲试的我们,常不免幻想自己在日后,也能成为一位优秀的文学家。

看了一部叱咤风云且令人赞叹的英雄传记之后,对未来满怀憧憬的我们,也难免悄悄期待自己能在尚未到来的某个机会,也成为一位独领风骚的领军人物。

无怪乎《五年级同学会》的作者之一——Mimiko,曾在一场座谈会中提及:“我其实很想变成《击壤歌》时代,因为当初我是看了《击壤歌》,才乖乖地准备去考高中联考,因为我想过那样的生活;后来也是因为读了《未央歌》,才乖乖地去考大学。”

果真是“风檐展书读,典型在夙昔!”

动物保育学者珍·古德10岁的时候,妈妈送了他一本书。

“那是修·洛夫丁所写的《杜利德医生的故事》。它真是本棒极了的书!拿到这本书,古德一口气就把它读完了!紧接着,他随即又读了第二遍、第三遍……直到那天夜里,家里熄灯后,他躲在被窝里,仍以手电筒的微光,在黑暗中照亮书页,继续读着这本书。在那同时,他也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总有那么一天,我要到非洲去,和动物们生活在一起!”现已年过六旬的珍·古德忆道。那本书,影响了珍·古德的一生……

发明第一台发电机的法拉第,虽然出身贫困,却一直求知若渴。

一天,装订厂的同事们都下班了。空荡荡的厂房里,只剩法拉第一个人靠在窗边,专心翻阅着《化学漫谈》……突然,沉醉书中的法拉第,听到一阵敲窗子的急切声音!

他抬头一看,才发现天色已黑;站在窗外的人,则是他的妈妈!

“妈,出了什么事?你怎么会到这儿来?”法拉第吃惊地问。

“这么晚了,见你没回家,我不放心,所以来看看。”法拉第的妈妈心疼地说,“天黑了,你就别再看书了吧!眼睛会坏的……”

法拉第打断了妈妈的话,双眼炯炯有神地对她说:“妈,今天,我又发现了‘化学’这门奇妙的新学问;所以,我一定要好好钻研一番——你知道的,我多想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啊!”

被称为“花生博士”的农化学家喀威尔,则是在竭力克服万难、进入大学就读后,发觉自己学得愈多,心里就愈挂念那些身在南方、仍在辛苦耕种的黑人同胞们……

毕业前,喀威尔在札记上写道:“我此生最大的意义,就是能帮助我的同胞;而我多年来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正是在帮助我达到此一目标!我深深地感觉到,接受教育仿佛是神赐予我的钥匙,让我能用这柄钥匙,解开黑人贫穷的锁链。”

足见读书除了让我们能在其中觅得自己的人生目标,它更像是为亟欲举步迈向梦想的我们,缓缓筑起一阶又一阶、一道又一道日益趋近美丽梦想的阶梯……

从阅读中,我们吃着喝着珍贵的话语,我们的灵魂开始渐渐清醒。正是一本本书籍鼓励着置身这扰人心神的纷乱世局里的我们,重新将自己的时间与气力,投注于阅读及沉思,并静心等待人生奇迹的发生。

书是心之歌,慰藉着骚动的灵魂

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在描述读完《圣经》的心境时说:“在那儿,我摘采了文句中的优质绿色药草,并借着阅读吃下它们,咀嚼沉思;最后,再将它们置放于记忆……由此,我可以减少自己面对生命的不幸所产生的辛酸之感。”

法国作家蒙田说:“在我的人生旅程中始终陪伴着我,不论何时何地,都会给我帮助的,就是我和书的交流——当我面对年老和孤独,它给我慰藉;它将我从令人烦恼的无聊中解救出来;它也助我逃离周遭讨厌的人们;而若不是巨大至占据我整个灵魂的那种忧伤,它更是马上就能削弱那忧伤的力量!倘意欲移转种种恼人的念头,除了立即进入书中之外,别无他法——只有书能立即吸引我,将其他所有事情,全都赶出我的思绪。不要以为我是由于缺乏其他更真实、更自然、更富有活力的方式,才向书籍寻求慰藉;我的书,总以同样的温柔接纳我。”

荒野雄狮拿破仑在末满10岁时便进入布里埃纳军校,是令他很心酸的回忆,因那是一所贵族学校,其他的学生都过着贵族的生活,吃喝玩乐。而他由于父亲穷困潦倒,又爱挥霍,不能给他提供零用钱,所以拿破仑常常囊空无物,因而也常受到其他同学的挖苦。他的名字“拿破仑”,虽然是从波拿巴家庭世袭下来的,但在法语里却有点怪异,因而也成了同学们的一个笑柄。

此时,他没有朋友,又远离亲人,如果说他此时还有一个朋友的话,那就是书。可以说,也正是这个“书朋友”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全力以赴投入学习,因为他此时清楚地知道,只有用功学习才能使他将来免受嘲笑和羞辱,才能出人头地,他认为他天生就是当首领的。他的拉丁文很差。去读、去写一种死去的语言对他似乎没有用处。要读过去的名著,有好的译本不就行了嘛。他是这样想的。他更喜欢学法语。他喜欢进行精神的研究,喜欢探讨抽象的问题。他还上库尔塔隆先生的图画课。他画得不好。为描画一个明确的形象和一张阵图要费不少时间。他的剑术尚可,也很善长跳舞。

他只在椴树林荫道上散散步,天一黑就钻进宿舍里,埋头学习地理、历史,尤其是古代史,塔西佗絮埃顿、迪图斯·利尤斯,不过首先是普鲁塔克。普鲁塔克!惟有英雄豪杰的榜样才能使他得到安慰,才得以坚强起来。他羡慕这些充满爱国热情的伟大而崇高的人物,甚至连他们的错误、缺点也一起崇拜。他陶醉在书之中,简直迷了心窍,再也清醒不过来了。

到1785年9月,16岁的拿破仑用一年的时间,学完了军校规定的三年必修的课程,顺利地通过了毕业考试,被授予了少尉军衔。这是科西嘉岛的第一位从专业军校毕业的正式军官。当时学校鉴定是这样的:

“拿破仑·波拿巴,为人勤奋、谨慎、兴趣广泛,博览群书,酷爱抽象科学,擅长数学、地理;沉默寡言,喜欢独处,任性、高傲、自私、善辩,自尊心强,雄心勃勃,求知欲强,有培养前途。”

有一位教员说:“这位科西嘉青年个性极强,日后定有出头之日。”

书不但慰藉了他,也成就了他,使他日后真的成了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

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曾如此描述她阅读《圣经》的心境:“有许多次,我走入《圣经》里让人感到愉悦的领域。在那儿,我摘采了文句中的优质绿色药草,并借着阅读吃下它们,咀嚼沉思;最后,再将它们置放于记忆……由此,我可以减少自己面对生命的不幸所产生的辛酸之感。”

“于是,在心绪直直跌落谷底时,我读书;在思虑极度混乱不清时;我读书,对于某些人、事物大惑不解时,我仍然持续展读书籍。”

“每每在我最需要有人陪伴,但刚好大家都无法分身陪我的时刻,散置于房间里、书架上或浮现于脑中、心底的每一本书,总不吝予我最最温暖的拥抱,从不曾任意松开我的手……”

“这本赤裸裸、充满了炙热光焰的表白,可使麻木冷漠的人获得热力,也可使彷徨困惑的人觅得慰藉。它能洗涤、提升你的灵魂,也能使你忍不住潸然泪下、喜极而泣。”意大利诗人佩托拉克这段对奥古斯丁的《忏悔录》的赞许的语言,也正是所有人对书的赞许。

英国作家汤姆斯说:“文字,是生命烘炉中的一缕缕袅袅炊烟;书籍,则是由心灵唱出的歌,安慰着每一个骚动不安的灵魂。”生活让每个人的心灵都产生过躁动和不安,而书籍则是治愈这种躁动病的最好药方。

乐在书中,不读不知

书是神圣的,它不为贪者贮藏财富,也不为圣者提供奖励和崇拜物,它是一种精神的凝聚,每个人在书中所得到的只是一种思想;当然,这种思想可以在不同的人身上演变成不同的事物。

作家冯亦代有一段关于读书之乐的论述,对我们明了读书要义很有启迪作用,现引介如下。

中国人有句口头禅,为了鼓励子弟读书,不惜以他们未竟的梦呓作为至理名言,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固然“黄金屋”并非人人可能得之,而“颜如玉”则不过是书呆子的痴想,但至少这两句话也的确使千百年来读书人有个盼头;我虽然自幼即听惯大人的倒头经,可并不相信。在旧时代读书可以做官,高头讲章便是敲门砖,一旦做了官,房屋、黄金、妻妾、婢奴也就自然而然随之到手。

君不见《儒林外史》里范进中了举,便受到这种特殊照顾,证实了这句所谓的至理名言。至于读了书可以得到颜如玉,恐怕未必,只在稗官野史里见到才子佳人,在现实里恐怕少见,否则做官人不会有“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偷”之叹,可见“颜如玉”难求,我看只是种想当然而已。

我读书,既不为“黄金屋”,也不为“颜如玉”,而是“乐在书中”。

即使是本地理书,也可从中读出乐趣来。一本《徐霞客游记》,可使人周游名山大川,幽岩僻地,而且不是困顿的行旅,而是行旅中见到的山山水水。司马迁的《游侠列传》曾经煽起我多少儿时的白日梦,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引出了我为之一掬的同情泪,而柳宗元的《钴潭西小邱记》又使人卧游三湘胜地。“黄金屋”与“颜如玉”又岂能比拟!但这些好处,大概只有爱书人才能得到,如果是心浮气躁的人,则是永远“不闻其香”的,而生性恬淡的人,则如鱼得水,鸟翔天空,可自得其乐。

老妻在世之日,我们每日清早对坐读书,遇到好文章好语句,又相互击节,其乐陶陶,非苟苟营营的尘世中人所可比拟。老妻谢世后,我还是紧守旧例,每晨黎明即起,随手拿起一册,不论古今中外,利用时光。虽然有时会感到孑然一身,备觉凄凉,但一旦读书读出了味道,就变得眼前一片繁锦,字字生花,使茫茫孤寂,为各种生意所弥漫,孤凄也就不得不退避三舍了。

我读书有个又好又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在漫不经心时走入了角色。人物欢喜,我便欢喜,人物悲哀,我也悲哀。有时纵声大笑,有时恸哭不禁。幼时,婶母常常爱呵我为痴。至今这个“痴”字也没有离开我,虽然我已经到了耄耋之年,我不以爱读书而痴为耻,觉得这个“痴”字,使我成了读书人,正是我的高尚处。

冯先生读书可谓是读出了意境,悟出了读书的真义,这正是著书人的心愿,也是读书人的境界。

冯亦代先生说:“读书人经常生活在云雾里,如不食人间烟火,但其乐陶陶,终身受用。你若有兴,不妨一试,始能知我非妄也。”当然,读书时若以“理智”待之,则阅读效果尤可更上一层楼。

读书须出于自然

读书不是人的行为规范,读书更不是任务,读书是人在某种情形下的自发欲望。而让读书能真正体现意义的时候,不是被动的读,勉强的去读,而必须出于自然。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世间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如果一个人读他所热爱及有着相似心灵的作家的作品可能会更易受到书中思想的感染。无疑,对这样的作品他自己也会情愿和自然地读下去。这跟一见倾心一样。

在中国,常常有人鼓励学生“苦学”。有一个实行苦学的著名学者,有一次在夜间读书的时候打盹,便拿锥子在股上一刺。又有一个学者在夜间读书的时候,叫一个丫头站在他的旁边,看见他打盹便唤醒他。这真是荒谬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把书本排在面前,而在古代智慧的作家向他说话的时候打盹,那么,他应该干脆上床去睡觉,把大针刺进小腿或叫丫头推醒他,对他没有一点好处。这么一种人已经失掉一切读书的趣味了。有价值的学者不知道什么叫做“磨练”,也不知道什么叫做“苦学”。他们只是爱好书籍,情不自禁地一直读下去。

这个问题解决之后,读书的时间和地点的问题也可以找到答案。

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甚至在最劣等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那么,什么是读书的真艺术呢?简单的答案就是有那种心情的时候便拿起书来读。一个人读书必须出其自然,才能够彻底享受读书的乐趣。他可以拿一本《离骚》或奥玛·卡耶姆的作品,牵着他的爱人的手到河边去读。如果天上有可爱的白云,那么,让他们读白云而忘掉书本吧,或同时读书本和白云吧。在休憩的时候,吸一支烟或喝一杯好茶便可,这样,也许会使他们能够成为有教养的人。其实,这样读书永远不能成为有教养的人。他有一天晚上会强迫自己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读毕好像由一个噩梦中醒转来,除了可以说他已经“读”过《哈姆雷特》之外,并没有得到什么益处。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这种具有义务的目的的读书法,和一个参议员在演讲之前阅读文件和报告是相同的。

这不是读书,而是寻求业务上的报告和消息。

所以,依黄山谷氏的说法,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惟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一个人的谈吐有没有“味”,完全要看他的读书方法。如果读者获得书中的“味”,他便会谈吐中把这种风味表现出来;如果他的谈吐中有风味,他在写作中免不了会表现出风味来。

同类推荐
  • 追着幸福跑

    追着幸福跑

    一边工作一边玩,幸福就在你身边;美女青春值万金,做事拖拉是大忌;快乐人生刚开始,职场抱怨要不得;单身贵族自白,感悟人生不算迟;婚姻教女人懂得责任与关怀,“全职太太”更有青春活力,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今天永远是轻的一天,爱美就是爱自己,女人要越活越青春。
  • 遇见快乐的自己

    遇见快乐的自己

    结合当代社会现状,从心理学的角度,赢视人们的内心世界,在一个个经典故事中聆听心灵的声音,让你遇见快乐的自己,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我,帮助人们打开快乐的心门,点亮快乐的十盏灯。
  • 一眼看透人心

    一眼看透人心

    本书内容涉及广泛,从人的外在形象,生活习惯,穿着喜好等多个方面进行观察,从而看透人的内心世界。读完此书,读者会从中学到很多看人技巧,这些识人技巧,将如清亮的河水,洗亮你的眼睛,使你具有一双雪亮的、能一眼看透人内心深处的眼睛,为广大的读者朋友在识别人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 将青春活成传奇

    将青春活成传奇

    这是一本致力于探寻和聆听的心灵圣经,只写给不甘平庸相信奇迹的人间跋涉者们。它将见证在经济大潮金钱至上的今天,我们的社会仍然需要那些仰望星空怀揣梦想的追梦之士。只要你读完这本书,就不难发现作者朴实真切的博大感情和追求真善美的坚定信念。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这样的文学追梦人实在不多见。该书不仅激励自己,更激励那些跟我们一样迷茫的人。告诉自己:即使再艰苦的人生,一个人也可以坚强地活下去,并可以把青春活成一种传奇……
  • 不纠结不焦虑的正能量励志书系(套装共8册)

    不纠结不焦虑的正能量励志书系(套装共8册)

    《不纠结不焦虑的正能量励志书系(套装共8册)》向读者展示了如何用另一种眼光、另一种态度看待世界,从而让自己的生活更为幸福;从端正说话时的态度、注意说话的表现技巧、发挥肢体语言的作用、扩大自己的知识积累、运用幽默、留心说话的语气、说话的不同对象、说话的场合地点等八个角度,详尽论述了应该如何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口才;从如何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如何展示自己的魅力、如何赢得别人的喜欢、如何彻底打开自己的人际关系这四个角度,全面揭示了社交的技巧和原理;告诉读者如何培养积极心态,以及如何利用自己的积极心态获得各方面的成功等。
热门推荐
  • 男大当嫁,女大当婚(全集)

    男大当嫁,女大当婚(全集)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于家屋子是黄河三角洲上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村民于占吉十分贫困,又由于遗留下来的地主家庭成分,三个儿子受到他的牵连,难以娶上媳妇,被迫“嫁”了出去。女儿吉霞为让病重期间的父亲在心灵上得到些许慰藉,把本不称心的丈夫“娶”了家门。“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纯朴民风,在这个特殊家庭中,却被颠倒过来。
  • 缘由

    缘由

    48岁的罗伯特深爱着他的妻子莫妮卡和女儿詹妮。然而一场发生在珠穆朗玛峰的悲剧却改变了罗伯特的一切。作为一名职业的登山家和擅长激励的演讲家。他登顶过许多大山,也帮助他人登临他们想要到达的高峰。如今,面临他一生中最艰难的一次攀登,罗伯特苦苦挣扎于自己内心的理念和道德标准,当他的家庭生活经历无数的狂乱不安然后近乎崩塌的时候,他不再是一名给予他人帮助的人,相反,他成了接受帮助的人,这种转变如同将忿怒徐徐注入他的身体,也让他将自己最亲爱的人推到了一边。詹妮接到了爸爸的私人日记,而这本日记是爸爸承诺在他死后才会让她继承的东西,对詹妮来说,找到爸爸,这是一场跟时间的赛跑,只是希望这一切都还来得及……
  • 踢踢兜丽江之恋

    踢踢兜丽江之恋

    两个在丽江相遇的年轻人,踢踢兜和点炕木,背负着各自的秘密,绝望地爱上了对方,渴望在短短的十天里,耗尽一生的爱。相爱不逢时,刻骨亦枉然。此去与君别,生死两不知。当他们的旅行结束,各自离开丽江,这座古城的角角落落,因为留下了他们相爱过的痕迹,而变得更加令人神往。你说情色,她说忧伤。趁年轻,去丽江。
  • 无梦园初集

    无梦园初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幽默随心所欲

    幽默随心所欲

    本书献给每一位渴望幸福与成功的年轻人。
  • 娘子,你还能再坏点

    娘子,你还能再坏点

    一朝穿越,她成了古代版的灰姑娘,唯一的一次见义勇为,竟然给自己钓来了一个极品金龟婿——皇上的三儿子。只是为嘛大家要用那种如丧考妣的眼神看着她呢?不就是不能人道吗?她马上要守活寡的人都不在乎了,他们又在乎什么?再说了,天下美男那么多,谁说她就一定要守活寡的。----“娘子,为夫这里痛痛。”指指额头上稍微蹭破的一点皮,男人可怜兮兮的看着她,嘴巴撅的老高,都能拴上一头驴。“来来来,呼呼,吹吹就不痛了哦。”将他一把拉过来,某女对着他的额头吹了三口气,没办法,母爱泛滥。--“娘子,他们欺负我。”手指向那一群亲兄热弟,他说的百般委屈。下一刻,就看见某女撸起袖子冲了出去,将最慢的那一个提腿拎了起来,“十三皇子,你是欺负我们三王府没有活人吗?”话音刚落,她直接把他丢出了很远,她才不管他是不是皇上最宠爱的小儿子,谁要是敢欺负她的夫君,杀无赦。--她每天除了吃吃喝喝,就是把保护他当成己任,渐渐地却发现,反倒是自己更加需要他的保护,还有,是哪个王八蛋告诉她,他不能人道吗?那个夜夜让她筋疲力尽的男人分明就是他。--“我不管她是怎么想的,反正总有一天她会是我的女人。”看着她的背影,太子轩辕哲一脸笃定的说道。“我别无所求,只要她能幸福,就算不要这江山,我也心甘情愿。”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她,四皇子轩辕玥喃声说道,敞开的手一点一点的收紧。“她是那样的特别,为了她,我不惜成魔也要护她周全。”看着魔球中她的笑颜,某人一脸邪魅的笑了,眼前被成片的曼珠沙华覆盖。
  • 幽灵的面孔

    幽灵的面孔

    利蒙公司的货船被扣在港口的事情董事长赵浩成不可能不知道,他一个电话把罗峰叫来质问。秘书韩少华把速效救心丸放在桌子上,随时准备着董事长心脏出毛病。“咱们都是粗人出身,骂娘的话肚子里有的是!你是不是想让我大骂出口?”董事长赤红着脸大声喊,一边喊一边朝罗峰挥舞着两只手。罗峰老老实实地听着,靠在窗台上抽烟。
  • 帝子扶苏

    帝子扶苏

    上古先秦时代,帝王建立帝制,开创历史帝制先河。帝王突然逝世,帝子遭遇陷害,他面对一纸诏令,轻笑,“不愿北礼”。
  • 死亡聚会

    死亡聚会

    8月的重庆,骄阳似火,酷热难当。又是一个星期一。这天上午还不到9点钟,闷热的暑气就已经弥漫开来,让人没有地方躲。南山别墅发出的请柬提前几天就送到了客人手中,一改惯例,时间安排在星期一,这本身似乎就预示着这是一次非比寻常的聚会。聚会的东道主颇有身份,接到请柬的客人哪怕遇到天大的事,都不愿意,甚或都不敢拒绝邀请,到底是好事抑或是坏事呢,只有去了才会知道,要不说出水才见两腿泥呢!芳泽美容院的女老板关芳,到店里简单地交待了几句,便匆匆开着白己那辆小奥拓直奔南山别墅。
  • 次商於感旧寄卢中丞

    次商於感旧寄卢中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