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0500000007

第7章 杠杆加速器(1)

从2005年开始,万科进入了高速发展通道。杠杆的充分利用,让万科获得了“乘法”速度。

并购杠杆

收购南都:史无前例的房地产收购案

2005年初,一桩房地产收购案震撼着人们的神经——万科斥资40.17亿元,分3个阶段整体收购浙江南都房地产公司。

这是中国房地产行业最大的收购案之一。南都房地产公司总部位于杭州,是江浙一带颇有影响力的公司,地位仅次于长三角龙头公司绿城。其董事长周庆治2001年登上《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排行榜,排名第四十五位。在这次收购之前,从来没有这种量级的收购。

2005年是万科《1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第一年,万科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收购浙江南都房地产公司。在制订《1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万科发现美国四大房地产公司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在高速发展阶段都通过并购实现了规模的跨越,收购也成为了万科战略的一部分。

关于万科收购南都的缘起及经过,业内流传着多个版本。一个版本是,周庆治厌倦了房地产行业诸多行业生态,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以网络资讯和生物基因工程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在这桩交易中,中城联盟发挥了作用。悄悄运作于1999年,并在2001年发起“新住宅运动”而名噪一时的中城联盟,集合了一批重量级的中国地产商。据说万科与南都之间的“郎情妾意”由来已久。

万科对南都地产的收购分三个阶段,总成本为40.17亿,其中一半是用万科合资公司的股权支付的。这意味着万科不需要拿出那么多真金白银,从而使得资本的使用效率提高。此后,万科的大部分收购都是采用这种支付方式。

2005年3月3日,万科开始了第一阶段的整合。其内容是收购南都地产在上海和江苏两地的项目及土地,涉及总金额18.5785亿元。但其中的50%,即9亿多元,在交易之日起一年和两年后分期支付。万科此举获得了南都地产在上海12万平方米的土地,按照2005年土地招拍挂价格,万科至少要为这一项支付17亿元的土地出让金。

这桩收购在当年就见到成效。2005年,原南都项目对万科贡献的销售回款超过11亿元,而这一年万科所支付的收购款项仅为9亿多元,这是一笔相当划算的收购。万科长三角区域营收占主营收入比例达32%,超过万科的“大本营”珠三角(占27%)。更为关键的是,对南都地产的并购完善了万科的城市区域布局。这次收购,使得万科一次性在长三角区域获得约269万平方米的土地资源,尤其使万科进入了一直无法深入却有着丰厚市场基础的浙江。

2006年8月3日,万科展开了第二阶段的收购,涉及金额为17.6566亿元。

2007年3月21日,万科以3.93亿元完成对南都地产剩余20%股权的收购。收购南都地产堪称万科收购战略的经典案例,万科在商业上的收益是丰厚的。万科2005年持有土地储备的平均地价是每平方米1500元,而万科从南都地产获得土地平均价格是每平方米784元,只是此前万科买地成本的一半。

收购朝开:打通任督二脉

如果说对南都地产的并购是万科实践《1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并购战略的一步猛棋的话,2006年3月以区区3.9亿元的价格吃进北京朝开(北京朝阳区房地产开发公司)60%股份之举,则让同行们瞬间看到了万科“惊变”。

10多年来,万科因秉持“原则”,在北京拿到的地不仅屈指可数,而且全部零星散落在比城乡结合部更远的区位。并购北京朝开,万科不仅获得了50万平方米的项目土地,而且项目区位极具优势。更关键的是,万科终于打通了任督二脉,在站稳长三角之后,又构建起环渤海区域的根基,使其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重点发展区域的布局结构更趋完善、合理。

共生文化

收购给万科的文化和管理也带来了一些改变。2005年万科收购南都地产,保留了南都地产的全部团队,二者没有发生冲突。万科在上海原本有7个项目,南都地产在上海有4个项目,相互之间也没有妨碍。万科整合南都地产,最为关键的是:两家公司文化上能否融合?这个问题无法回避。为了确保整合的顺利进行,郁亮亲自过问了每个细节。

万科2005年的主题词是“颠覆、引领、共生”,此处的“共生”是万科收购过程中展现出的姿态——万科在并购中必须关注文化的融合。郁亮说,万科与南都几家子公司的整合,不是“替代性”的,而是“叠加”。“并购就要将两家合并成一家,(如果)导致万科大一统,这样的方式万科并不喜欢。”他说,“我们要将自己放在高处,才能拥有大胸怀和大眼光,我们要将自己放在低处,才能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万科对自己的管理方式和文化有充分的自信,不搞唯我独尊,而是能够用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向别人学习,这大大降低了收购中可能出现的摩擦。

在全世界范围内,公司之间的并购案例,成功的很少。主要原因在于,很多企业的并购是一种“替代”性质的,有你就没有我,比如以失败告终的惠普和康柏的合并。但房地产企业的整合最终会落到项目上,这不必然是替代性的,而是可以叠加的。因此,房地产行业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比较容易进行整合的行业。

百亿并购

从2005年开始,四处并购对于万科而言就像家常便饭。通过对并购规律的研究,万科已经把并购杠杆用到了纯熟的地步。

2005年,万科收购了13家公司;2006年,万科收购了22家公司,以23.8亿元的收购款获得公允价值为14亿元的净资产。

2007年,万科收购的公司高达27家,以18.7亿元的收购款,获得公允价值21亿元的净资产。在万科2007年新增项目的总规划建筑面积中,41%是通过收购公司或合作方式取得的。

2008年,万科收购了18家公司,合计投资金额近30亿元。最大的一单是以7.1亿元购买了沈阳万科浑南金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70%的股权,取得沈阳金域蓝湾项目土地。

在光景非常好而拿地十分困难的2009年,万科的收购行动进一步升级。这一年万科以近18亿元的代价收购了27家公司,最重量级的是于2009年12月31日,以现金对价人民币5.6775亿元收购了上海庞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65%的股权。

进入2010年,万科的收购步伐进一步加速。在2010年上半年,万科共收购了17家公司,平均每10天就收购一家地产公司。从2010年到2012年,万科一共收购公司73家。

2005年至今,在全国范围内,万科已耗资百亿,完成110多起收购。通过并购、合作来扩大业务,是万科近年的惯用策略,其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通过并购进入之前没有开展业务的地区;二是补充之前缺乏的某个产品线;三是收购成品项目或成熟土地,节省时间成本,降低拿地的经济成本。

中国的现实情况是,地方政府垄断了土地供给,企业通过公开招拍挂方式拿地的成本越来越高,外地房地产企业要拿地就更加困难。于是利用万科的品牌优势,收购土地资源储备较为丰富的本地房地产企业,不失为进入该地市场的一条捷径。

万科的并购有一条最基本的原则:不是以大并大,也不是以大并小,而是基于商业利益的驱动,寻找可以优势互补的公司,最大化企业的优势竞争力。这是万科一切并购活动的出发点。

自2004年政府对土地及金融进行宏观调控以来,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两种反差较大的情况:一是手中有土地储备但资金实力不强的中小企业筹钱无门;二是一些有资金实力的大企业却苦于手中没有土地可开发。因此,房地产企业之间的收购兼并大潮自然势不可挡。

每一次调控,都是房地产整合的绝佳时机。但是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有整合能力的房地产企业必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准备:第一,要有资金实力;第二,要有优秀的团队;第三,管理上要比别人更优秀;第四,要有品牌。此外,战略整合还需要有明确的战略导向,绝不能走机会主义道路。万科早已做好准备,它把这种模式做到了极致。

资本杠杆

万科是资本市场的极致选手

2008年,王石曾反思说,万科卖出这么多的房子,仍然没有钱买地。王石的这句话道出了房地产企业的通病——它们都是资金饥渴症患者,只是程度不同。

从2003年开始,万科就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2002年以来,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全面爆发,房价一路飙涨,土地价格也呈几何级上涨,开发商自有资金积累速度已赶不上地价的上涨。

房地产企业的竞争,日益演变成资本实力的竞争。比如一个房地产项目的利润是2亿,但是下一个项目买地就能吃掉所有的利润。最极端的情况出现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2007年至2009年间北京地价翻了四番,任志强曾说“北京没有30亿就拿不到地”,资本竞争使得大量房地产公司出局。

在美国,房地产被划入金融行业,融资能力的强弱决定了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力。在中国也一样,谁能拿到便宜而且多的资金,谁就更有优势。而如果房地产企业没有比较稳固的渠道募集资金,注定只能越做越小。

在所有的融资方式中,银行贷款、信托等成本比较高,而在资本市场上再融资的成本就低得多。作为最早涉足资本市场、深圳证券交易所编码为000002的万科来说,它算得上资本市场的极致选手。

从1991年上市,到2008年最后一次融资,万科一共在资本市场融资9次,融资总额250亿元。万科几乎抓住了资本市场所有的机会,用尽了配股、发行可转债、增发等资本市场融资手段。

无论是应付历次调控带来的危机,还是在房地产黄金十年中的迅速扩张,资本市场的融资对万科起到了关键作用。

早期的两次融资,最终促使万科涉足房地产

2011年,60岁的王石决定到美国留学。他和年轻人一起学英语,重新考驾照,还学会了用信用卡。“在国内基本废掉了。”他获得了新生的快乐。

和30多岁创业初期时一样,60岁的王石对新生事物依旧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对潮流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灵敏。他也给万科留下了这样的基因:对新事物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并积极尝试。

1991年,在大多数人还不知道股票为何物时,万科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先行者。在改革开放初期,证券市场属于新生事物,在很多人看来风险很大。敢于吃螃蟹的万科,最早尝到了资本市场的甜头。

1988年,万科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彼时万科的所有资产不过为三个来料加工厂。不过,这一年的11月18日,万科以2000万元购得一块土地使用权为50年的住宅用地,并在随后的12月再次中标拿下另外一块地。

1991年,万科成为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二家上市公司,获得了000002的代码。万科IPO(首次公开募股)融资1.3亿元人民币。借助这次新股发行所获资金,万科开始在上海等东南沿海地区不断圈地。

1992年年底,政府开始对国内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海南等地房地产泡沫开始破裂。1993年,万科原本想争取发行可转债,但最终未果。当时恰逢B股市场刚刚推出,万科再次抢占先机,发行4500万B股,融资4.5亿港元。这笔资金对万科意义重大,海南地产泡沫破灭导致哀鸿遍野,但万科的房地产业务仍然获得长足的发展。1993年至1995年,万科主营业务增长率分别为63.91%、13.24%、22.50%。

郁亮回忆当时的情况说:“当时的行情是几千万就可以买到一块地,4.5亿港元已是很大的金额。”

万科创业初期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公司,而早期的这两次融资,最终促使其涉足房地产。从1996年开始,万科逐次退出其他行业,确立房地产为主业。

1997年,万科通过配股融资近3亿元。1996年时,万科的经营已经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当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猛降21.68%。不过借助配股募集的3亿元资金,1997年其营业收入增长率猛增至65.37%,扭转了1996年主业增长乏力的困境。

1999年,万科再次实施配股方案,募集资金达到近6亿元。其时,整个房地产行业形势并不乐观,一边是国内商品房高库存,另一边是房价持续下降。尽管如此,万科借助募集所得资金的支持,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1999年、2000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7.9%、31.71%。

同类推荐
  • 基于资产价格的金融安全研究

    基于资产价格的金融安全研究

    这本《基于资产价格的金融安全研究》由刘忠生著:现代金融体系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并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系统的核心和动脉,它的稳定与安全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历次金融危机使人们看到金融灾难对国家经济的破坏性影响,而金融安全也因此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资本市场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直接的、有效率的融资平台,而且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其本身也是金融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以资本市场出现为标志,金融交易日益表现出不同于实体经济的特点,同时仍然保持对实体经济的巨大影响,资产价格是资本市场运行状况最直接的反映,但其却不断表现出泡沫膨胀和破裂的过程。
  • 迎面而来:从人类文明发展看第三次工业革命

    迎面而来:从人类文明发展看第三次工业革命

    学习和了解历史是探求和掌握未来的手段,而广义的历史是所有人类的生活历程,科学技术的探索创造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才使人类的生活和其他动物的生活产生本质的区别。科学技术的历史反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状况的变化轨迹,它还同人类精神、思想和世界观的进步密切相关。本书以科学史观,阐述了现代文明的巨大推动力,给读者一个全新的视角了解、探索、思考现代文明赋予我们的使命与价值。
  • 特许连锁经营运作操典

    特许连锁经营运作操典

    《特许连锁经营运作操典》就特许连锁经营概述、特许连锁经营项目开发、特许连锁经营的购买、受许人的评价与招募、特许经营合约的拟订与订立、特许经营双方关系的处理、特许连锁经营的融资、特许连锁经营的法律问题、特许连锁总部的运作、特许连锁分店的运作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对特许连锁经营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言简意赅。
  • 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新发展理念的逻辑机理和实现路径

    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新发展理念的逻辑机理和实现路径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学术著作。作者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一时代背景手,深系统地阐述了“创新、协调、绿色、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意义、内涵和实现方式,深刻论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机理、推路径和主要任务。作者的实践者和学者的双重身份,使他能够从独特的角度看问题,以渊博的知识和坚实的实践经验,深探讨了中国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践行新发展理念,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路。本书在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独立见解,既是一部理论启蒙读物,又是一部经济学,对深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

    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

    书中作者还指出,在历史上,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至少可以划分出三个明显阶段:第一阶段,国内组成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政府,私有财产权利开始得到尊重;第二阶段,国门被打开,对民主政府构成威胁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势力受到打击;第三阶段,倒退时期,既得利益集团—资本家打着“为穷人”的旗号反对竞争。就这样,资本家破坏了整个资本主义体系中最有效率的体制,而大众则呆立一旁,茫然无知,不但不会抗议,甚至还要喝彩,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未来会因此受到损害。所以,需要为自由市场经济“鼓与呼”,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
热门推荐
  • 穿越之毁灭地球

    穿越之毁灭地球

    悲催穿越,魂附同名者,从设计兽潮摧毁一座城市开始,陈良裕开始了他的异界毁灭任务。苍天不公,好人没好报,那我就做个恶人,无恶不作的恶人,只有我欺负人,不能人负我……当毁灭一个文明,当毁灭地球后,他悟了……
  • 在自我的边缘:回旋之刃

    在自我的边缘:回旋之刃

    一具小学生的尸体出现在大学的校园里,蓝天为此配合警方介入调查,不想,谋杀案却接二连三的发生,而蓝天星也因此陷入了迷茫困惑的境地。就在瘫痪的周柳慢慢醒来之后,一个巨大而且惊人的秘密展露在了蓝天星的面前……
  • 造化大战神

    造化大战神

    真武大地出生的武者叶飞,因天缘造化,经历坎坷后最终成为了造化战神,不但开辟了自己的国家,还带领真武大地的武者创造许多世间奇迹。
  • 烈焰之誓

    烈焰之誓

    从诸神末日的神话,到魔法文明的璀璨。从人族的黑暗时代,到帝国的横扫八荒。“如今,千载帝国褪去繁华外衣露出了腐朽和虚弱。”“历史的车轮把人族的命运拉入了深渊。”“北地绝境的蛮人。”“南域荒原的兽人。”“西方大漠走出了死人军团。”“东方海族掀起了滔天巨浪。”这是末法时代的最后绝唱,这是世界史诗的伟大节点。这是一个英雄的故事。“我是索伦。”“我将恪守我的誓言。”PS:本书慢热,之后节奏会慢慢起来。读者老爷们可以先收藏肥后再宰。
  • 一曲定江山

    一曲定江山

    金戈铁马,锦绣江山,王权更替的背后,永远是数不尽的白骨……它所影响的不仅仅是男人的天下,还有女人的一生……冰冷,只因看惯生死;狠绝,只因想与他做更久的夫妻;孩子的出生,至亲之人的逝去,身世的揭开……所有这一切,皆离不开一个斗字,她注定要一世争斗,永无休止!且看一介丫环出身的弱质女流,如何成为大昭王朝最尊贵的女人!
  • 谜梦追凶

    谜梦追凶

    都市人,都市病,现如今哪个人心里还没点心理疾病!当一个有着被害妄想症的懵懂少年,他的妄想变成一桩桩正在发生的残忍杀虐!是巧合还是人为?究竟是人性的冷漠还是道德的丧失……是视若无睹,还是一查究竟?而他,该怎么办?已完结,可以放心食用。书友交流群:129214849
  • 冷王爷呆萌妃

    冷王爷呆萌妃

    夏侯子宸这辈子最讨厌的就是带毛的东西,令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有一天会养那么一只小狐狸,同吃同睡,将她给宠的无法无天。当他发现这只傻狐狸的秘密时,恩这只狐狸长得还不错,从此就把她往媳妇的方向开始培养。想他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王,只要他轻皱眉头,就可以把人吓得屁滚尿流,可是偏偏这个小东西一点都不怕他,还总是可以把他气的火冒三丈无处发泄。恩,他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既然这个小东西看着也还算顺眼,那他就收了她,免得她在到外面去招摇惹桃花。自从这个小东西给他生了一窝小狐狸,恩女儿和孩子他妈是用来宠的,至于儿子嘛当然是要吃苦耐劳,差别对待以至于后来儿子经常怀疑自己不是亲生的跑去和他老娘告状.....
  • 金刚錍科

    金刚錍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慢下来

    慢下来

    珍视生活中的乐趣,一如珍视生命本身。 “没时间”与“压力大”不能永远地被当作借口,终究有一天,你会发现青春、回忆、健康、亲情不能永恒,也会消失不见,与其那里再来追悔、惋惜,何不从现在就开始放缓脚步,慢下来。
  • 马克·扎克伯格成功法则

    马克·扎克伯格成功法则

    一本全方位解密Facebook商业秘密及马克·扎克伯格成功幕后的书:这个大二辍学的80后,曾经的“社交障碍者”很早便意识到心理学知识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能爆发出无穷的力量,因而创造了基于人类沟通需求的社交网站。激情澎湃的创业精神,智慧传奇的融资经历,大胆开放的用人策略,深度挖掘的赢利模式,最终成就了这个聚合世界的社交网络帝国。从一无所有到亿万富豪,仅仅只用了8年时间?这到底是疯狂,还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