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0500000004

第4章 百亿之患(2)

拍卖现场,捧得“地王”归的郁亮看上去春风得意,但是他心里却笑不起来。在拍卖之前,万科对土地的心理价位是10亿元。最后的结果是9.7亿元,加上3000万元的契税,正好是10亿元。按照当时房价预测,坂雪岗项目由于地价过高,内部收益率仅为8%。也就是说,如果土地价格或者房价下跌8%,那么这个项目必亏无疑。2002年,万科全年的利润也没有超过10亿元,而这一块地就能吃掉万科全年的利润。对于当时的万科集团来说,这个打击将是灾难性的。但为了能够在深圳继续生存,万科一定要拿下这块地。万科集团也做好了该项目内部收益率8%的思想准备。不过,后来由于土地价格暴涨,这个项目收获颇丰,万科侥幸脱逃。

这些还只是大众的眼睛能看得到的惊险,事实上万科还面临着许多隐藏的风险:由于大量的资金沉淀,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成本大得惊人。从拿地到2004年10月2日坂雪岗项目开盘,整整14个月,万科每天的资金成本就是几十万,这相当于每天向河里开进一辆奥迪。

明知是错,还不得不犯

深圳坂雪岗地块并不是2003年万科拿下的唯一的“地王”。万科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但是相同的错误,还不得不再犯一次。

2003年8月11日下午,南京万科即将参加土地拍卖,当时有两块土地,一块是4.5亿元,一块是2亿元。当时南京万科和深圳万科一样,也已经没有了土地,所以在集团论证会的时候,两块土地都通过了审批,至少要确保拿下一块土地储备。由于资金不足,集团希望南京万科拍2亿元的土地,不要4.5亿元的地块。

但是不幸的消息终于传来,南京万科还是拿下了4.5亿元的那块地。当南京万科发来电子邮件报喜的时候,整个万科总部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2003年,万科全部用来拿地的总金额在30亿元左右,仅深圳和南京两块土地就花了14.5亿元,万科的资金链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了。不仅仅是资金成本和项目风险的问题,更因为这两个分公司拿地占用了太多的资源,其他分公司能够获取的资源就更少,这两个“地王”会导致其他分公司的发展也处于被动状态。

明明知道是错误,但还是不得不去犯。这两个“地王”,给万科管理层带来了空前的冲击和挫败感,也引起了万科管理层对发展模式和发展路线的反思。万科的土地全部是通过招、拍、挂的形式获得,成本非常高,到底能不能采取一些手段,来超越当时的房地产开发模式?

对战略的反思

2004年以前,万科是一家没有战略的公司

说万科是一家没有战略的公司,肯定很多人会反对。20世纪90年代,在许多企业搞多元化时,万科却卖掉了很多产业,专注做房地产,目标感、方向感非常明确,万科怎么会没有战略呢?

应该说,万科一直都是有战略眼光的公司。但是在房地产专业化发展道路上,万科的初期战略并不明晰。1999年,万科曾启动过代号为“一五计划”的战略规划项目,万科首次对未来5年的资产规模、资产回报率、市场份额等指标进行了详细界定。但次年华润收购万科的举措,让企业的精力更多地投向了股权置换当中,而“一五计划”最终未能落实到操作层面上去。

2002年10月,万科与德国国际房地产投资银行(HI)洽谈合作事宜。HI提出的条件是,万科提供具体的年度开发计划和预算方案,并购买保险。这个条件给了万科管理层非常意外的触动,在此之前,万科甚至没有相应的机构来管理整体的开发计划。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一直处于粗放式发展的状态。至今,这种粗放状态依旧,全国的3万家房地产公司绝大多数还停留在项目公司的层面上,遑论提出并执行战略。第一个号称自己有战略的房地产公司是顺驰,但是顺驰的战略最终以失败告终。

那时万科也有一些部门做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多是对当前和未来3年左右万科的资源分配进行研究,这和大部分房地产公司的研究雷同。

2003年,万科销售收入63.8亿元,正处于从中型企业向大企业艰难爬坡的阶段。自1984年成立到2003年的这20年里,万科的销售额一直没有突破100亿元,已远远落后于和它同一时期起家的联想、海尔等企业。

与万科即将告别小企业阶段同步的,是房地产市场环境的变化。2003年,一系列规范房地产市场政策的出台,为房地产业中长期发展奠定了制度框架,使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住房消费市场也进入了一个爆发式增长的阶段。

在早期发展中,万科的方法论就是试错。这么走不行,就改正,换条路走。但是到2003年,万科遇到的问题已经不再是战术上的问题——在原有发展模式下,资金和土地的瓶颈十分明显;竞争对手已经对万科形成追赶之势,行业老大的地位不稳;行业已经发展到一个爆发性转折的关键时刻。

环境发生了变化时,万科必须有行动。它已经走到发展的十字路口。

文化比战略更重要

在2004年万科《1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之前,万科所谓的战略,基本是王石个人对市场的观察和判断,或者说,就是他的直觉。

王石曾说过,万科犯过很多错误,但是没有一个致命性的战略错误。这也是王石对万科最大的贡献之一。

20世纪90年代,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是深深房(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深深房的利润是5个亿,万科2001年的利润才到3.7亿元。但是1998年,深深房陷入亏损,从此一蹶不振。

深深房的失败与公司的战略有关。1993年那轮宏观调控时,万科选择收缩战线,卖掉了很多与地产无关的业务,开始走房地产专业化发展道路。但是深深房选择的却是扩大战线,经营范围开始从房地产到修机场、修桥、盖大商场,甚至做起了零售业。最终,深深房没有逃过宏观调控带来的寒冬。两种不同的战略选择,到1998年结果就非常清楚了。

王石回忆当年的情景说:“每个公司面临的局面差不多,我就说早变早主动,晚变晚主动,不变死路一条,你还固守着1992年、1993年的形势,你还希望宏观调控赶快结束,继续是1991年、1992年的局面出来,是不可能的。”

1999年,王石主动从万科总经理的位置上退下来,慢慢地远离了市场。

2003年,王石登珠穆朗玛峰后回来,由于远离市场太久,他对市场的判断已经不像从前那么自信。2003年的7月和8月,万科相继在深圳和南京的两块土地上出现重大失误后,王石也觉得万科需要一个具体的战略规划,来指引未来的路该如何走。

王石是个天马行空的人,几乎是一天一个想法。他曾经考虑过做一个万科房地产指数,即把有万科项目的城市的房地产信息做成指数,成为行业风向标。但是,不久他就发现万科在数据上的能力还不如搜房,万科房地产指数最终不了了之。

虽然王石的想法很多,但是并没有给万科带来不利影响,因为各个部门很快找来证据否定了他的想法,而王石总是能够接受别人的否定。

万科能够走到今天,关键就在于它的制度和文化。1988年,万科改制上市时,王石放弃了万科的股份,成为职业经理人。这个只有股东、没有老板的公司,讲究平等和民主,没有一言堂。万科的内部会议不是正襟危坐的,甚至是有点散漫的,在一种相对自由的氛围中,所有的人都可以发言。王石也多次表达过,他最高兴看到的事情是,部下能够提出反对意见,而且最终证明他们是对的。

从某种程度上讲,文化比战略更重要。当行业发生改变时,企业能否率先提出解决方案,主要是由专业人员决定的。而专业人员的能力是否能够得以发挥,企业文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的氛围,也决定了内部交易成本的大小。一个以长官意志、家长式统治建立起来的组织,很难有普遍性思考,因此也很难有很强大的专业能力。

并不是每家公司都需要战略。对于小公司来说,机会和执行能力要比战略重要得多,这就是当初万科没有战略也能发展得很好的原因。但没有一家成功的大型公司是没有战略的,战略是大型公司成功发展的前提。世界500强企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业绩不太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成熟公司不依靠追逐市场机会、捕捉热点,而是通过长远的战略规划来占领行业制高点,通过自身的管理和能力来获取行业平均利润。即使行业不景气,这些公司依然可以超越一般的市场行情。

没有好的市场基础,所谓的公司战略就没有意义;而没有好的企业文化,企业的未来就会有危险。

万科有一群不甘平庸的人

万科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有一群不甘平庸的人。2003年,在深圳和南京不得已拿的两块“地王”,让万科深感不安。

2003年10月10日下午,在深圳梅林万科原集团总部的会议室,一场充满火药味的讨论正在进行。这场会议由主管拿地和采购的集团副总刘爱明主持,主题本来是讨论拿地的问题,但很快转向更深入的思考——从土地问题转向了对万科发展前景和模式的思考。思考主要包括以下3个问题:

1、顺驰已经喊出“赶超万科”的口号,也许还有新的顺驰出现。在顺驰的冲击下,万科如何发展?

2、在早期发展中,万科的方法论就是试错。这么走不行,就换条路再走。但这种发展模式的成本越来越高,代价越来越大,这个困境如何改变?

3、万科以前没有战略,主要是靠王石对市场的判断和高瞻远瞩的思维方式。那么万科未来应该怎么发展?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公司的变革都是一把手主导的、自上而下的;但是在万科,变革可以是自下而上的。万科的文化允许所有的人自由思考、自由表达。

“只要是为了万科好,可以反对我和王石。这句话在很多公司不敢说,但在万科可以说。”郁亮说。

就在刘爱明们因为拿地问题而讨论万科的未来时,王石和郁亮则在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在前20年的发展中,万科实现了由多元化向专业化的转变,并且在房地产行业取得了领跑的地位,那么,房地产业务到底能支撑万科发展到多大?这个行业的前景到底在哪里?

郁亮亲自抓这个研究课题。两个月后,一份关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研究报告被送到了王石面前。2002年,美国住宅市场规模是中国的20倍,从美国的经验看,房地产有足以支撑起世界级优秀公司的市场空间,中国房地产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2003年,无论是王石、郁亮,还是刘爱明等万科高管,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那就是:万科的未来在哪里?当时的很多讨论没有直接得出答案,但是在万科内部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万科需要发展战略。这些都成为了后来万科做《1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由来。

同类推荐
  • 谁动了中国经济

    谁动了中国经济

    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将中国置于全球化大背景下,从民营经济的发展、GDP的质量与数量之关系、农村市场经济的前景、个税改革等方面,透视换届之年中国新的经济周期与政治周期,反思中国模式,探寻变革途径,为广大民众的权益代言,理性解决这个时代的焦虑,寻求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
  • 懂经济学的男人更成功

    懂经济学的男人更成功

    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的变化,对于男人来说,经济学已经是一门必修课。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经济学,本书以案例与论述相结合的形式,对我们身边的经济学现象进行解说和阐述,完全剔除经济学中枯燥的数学和函数,通过有趣易懂的故事和现象来讲述其中的经济学原理,以浅显易懂语言讲述,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掌握经济学常识。
  • 经济热点面对面

    经济热点面对面

    中国的经济到底是怎么了?经受了这些打击和考验,中国的经济会大幅下滑吗;通货膨胀率还会上升吗;中国的石油安全吗;中国的粮食安全吗;中国的中小企业能起死回生吗;中央政府会怎么办;宏观政策会走向哪里?这些原是经济学家们关心的话题,在这一年都成了老百姓迫切想要弄明白的问题。
  • 贸易战

    贸易战

    《贸易战》追溯世界贸易的发展史,从两千年前的海洋贸易开始讲起,讲述了贸易战的最初历史和发展过程,以及由贸易引发的战争和贸易摩擦,并总结了贸易战与贸易冲突的根源和发展形式,同时分析了发生贸易战的背后原因。
  • 一个经济学家眼中的别样世界

    一个经济学家眼中的别样世界

    这本书,就是我想和你一起分享的思考印记。作为共鸣三部曲的中间一本(前一本是《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电影与经济的思想共鸣》,后一本将是关于音乐与经济的思想共鸣),这本书记录了世俗与经济的思想共鸣,它也许不是你看到书名后想象到的样子,但希望你能从这里,发现不一样的经济世界,发现思考的无尽乐趣。
热门推荐
  • 巨星在身边

    巨星在身边

    我其貌不扬,大众脸。他邪魅狂傲,帅哥像!但是为毛线,我在他眼里就成了冰美人,他在我面前就木有冰山像!有个当红巨星做男朋友,真是鸭梨山大!说什么美女就是路边草,我就是你心头宝!明明你和你同事的“单纯关系”都见报刊头条了!商业炒作是啥米?对不起,我没听到!想要我原谅,乖乖的做饭谢罪去!
  • 饮食习俗

    饮食习俗

    我国是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其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现在的说法,民俗文化的绝大部分属于无形文化、非物质文化。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在全世界形成共识。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作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面临大量民风民俗、民间技艺的濒危、失传,抢救、保护已是时不我待。文化部及时制定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精神相一致的有关文件,社会各界也极力呼吁对传统民间节日、艺术的保护。
  • 博士后

    博士后

    就像英国的剑桥座落在风景秀丽的乡间一样,秦川腹地这座教人稼穑的稷山大学,也建在远离城市的一个小镇旁,绕出学校的围墙便看得见渭河两岸错落有致的村舍和庄稼,暮春里一个雨过天晴草木清新的傍晚,金梦天博士踱出校门到田野里去散步。他看到麦田夹行里细瘦的小道旁,趴伏着乙个半截身子成了泥猴的小男孩。那男孩用根细棍很认真细致地在地上抠出一个迷宫式的怪圈,然后捉来一个小昆虫放在人口处,前面用一根毛草在逗引,屁股后面用草棍戳,很快将那小昆虫引入迷宫。
  • 罪孽神路

    罪孽神路

    绝世强者,征讨天下,骁勇无敌,却突然发现,自己认贼作父,他效忠的王朝就是自己的敌人。偿还罪孽,血洗宗门,六亲不认,成就一世杀神!妻儿兄妹,都成了陌路!经过不同世界的傲游畅快,让他内心的仁慈押过了仇恨!当末日来临,吞噬罪孽,净化人间,成就一代情神……
  • 将门有女定乾坤

    将门有女定乾坤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无一是例外,无一不是例外。我喜欢江湖纵歌,你喜欢朝堂权贵。帮你扫清障碍,助你登基,只因是你。爱上你无可厚非,也深情不悔,如果有可能下辈子不要再遇见了,这辈子陪你走完这一程山水,就足够了。
  • 锦绣之贤妻的万里庄园

    锦绣之贤妻的万里庄园

    宅女元笙穿越成上有老下有小的农家女元笙,吃好穿暖虽不说是奢望,但日子总归过得紧巴巴的。这不,元笙带领全家人勤勤恳恳奔小康。刨田地,种果树,开作坊,懒洋洋地享受着自己双手努力的成果。上一世的自己娴静安然,这一世的元笙佛系洒脱。只是,能不能远离凶巴巴的将军呀。元笙有些小苦恼。
  • 绝宠亿万甜心妻

    绝宠亿万甜心妻

    他是GC集团的接班人,万众瞩目的焦点。她是如野草般的普通女孩。好姐妹设下的一场阴谋,害她误入陷进,他善心大发救下她,却因误会,两人剑拔弩张。她以为自己贞洁不保,对他恨彻入骨。正值母亲病重,迫不得已的她在好朋友的唆使下,向他讨要补偿费,他对她表示极度的厌恶与轻蔑,为了能够治好母亲的病,面对他的无理要求,她咬牙答应。她被迫成了他的妻子,却备受冷遇。当扮演的角色结尾时,面对她的离开,他万般不舍,却不愿放下身段去挽留,一贯的强硬,让她很是反感,而她也袒露心声,另有所爱。自尊心受挫的他,强行将她留下。爱与恨的纠葛,幸福到底何去何从?
  • 小小农女爆脾气

    小小农女爆脾气

    从太后身前女官重生回来的陈夕,不想经历上辈子的家破人散,于是,她誓要改变爹的暴力属性,娘的包子性格,让哥哥读书做个官老爷。在她功成名就时,又遇到了那个让她痛彻心扉的身影,现在他不认识她,她跟他奕无交集,那她是该默默祝福他,还是把人弄到手,这是个大问题,她要好好考虑考虑……
  • 神的宠物

    神的宠物

    一夜间,家族的人全部被杀。稚嫩的少年怀着满腔的仇恨,从此走上了修炼复仇的不归路。
  • 八旗子弟

    八旗子弟

    作者作为满族正白旗觉尔察氏一族的后人,用纪实文学的手法叙述了其祖辈、父辈至自己一辈,从清王朝末期到本世纪,三代人在历史大潮中经历的家庭变迁、人生坎坷,折射出百余年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