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1900000002

第2章 商业中的经济学(1)

市场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好多企业说我有潜在优势,你有潜在优势有什么用?兔子也有潜在优势,第二次跑了,把潜在优势转变成现实优势了,它就赢了。所以关键是在于把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

——厉以宁(经济学家、北大教授)

北大经济课的主要思路就是讲求实效与使用,其中对于市场资源配置而言,也要注重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这一命题。传统的商业模式不讲究资源配置,生产什么就销售什么。商品短缺了提高价码,商品丰富了却没有市场。难道真是如此吗?未必见得。比如:某地的电器市场中,本土电器零售业萎缩,很多本土电器商做的不是赔本赚吆喝,就是关门大吉,但是这并不代表这里的市场不再需求电器了。有新的电器零售商,特别是那些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的电器零售商进入后,市场潜力经其开发,依然能取得高得惊人的销售额。

问题出在哪里呢?在于他们没有对市场资源进行有效、充分的配置。比如:一家电器商,其地理位置优越、人口流动量也很大,但却门可罗雀,店里的商品销售不出去,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这里不只是卖什么的问题,还涉及如何卖的问题,比如:商品增值、商品服务等。

消费者购买商品,买的不只是一种商品,他买的是一种品牌、信誉和服务以及最重要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换句话说,消费者购买的不只是一件简单的商品,他购买的是一种实用性和最大的内心满足感。因此,进行有效资源配置的前提就是要市场化。

提到市场,也即自由主义经济,在当下并不合乎国情,因为中国还有垄断和政策,还有政府的管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呢?那就是“帕累托改进”。所谓帕累托改进,就是你的行为至少能对任何人的生活境况有所改善,而且最主要的是在绝对不损害另一些人的利益的时候,这种状态就是帕累托改进。当然,你的自身状态也达到最佳,即“帕累托最优”。

什么是帕累托最优?这个问题也很好理解,譬如:现在城市的电器、电子产品消费群体已经达到了最佳状态,而新鲜的、引导潮流的商品层出不穷,更新换代很快。很多有消费“享受观”的消费群体,希望从更新、更好的体验中享受这种更新换代带来的快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市场上,其他商品就没有市场的需求。比如:平板电视在城市里有市场,一些低端电视机面临淘汰,但是这些在城市里面临被淘汰的产品,在其他地方(二线城市)一定有商品本身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如果把它们放到农村市场或二、三线城市,还是一样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境况。

目前,很多大型连锁电器商家把门店开到小城市,抢占低端市场,就是实现商品本身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大城市里即将淘汰的商品,放到小城市卖,这是一种有效的市场资源配置。如果所有产品都有高端,没有低端,新产品的出现就会使旧产品淘汰,这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前面说,消费者实际上购买的还是一种品牌、信誉和服务,这个也很重要,因为它与“帕累托最优”或者说“帕累托改进”有关。比如: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以奶粉市场和猪肉市场为例,在奶粉或猪肉里面掺假危害他人,这种行为实际上等于自我毁灭。虽然你自己赚到了很多钱,但是你损害了他人的利益。这个就不是“帕累托最优”了。

现代商业经济中,我们总是讲诚信经营。什么是诚信经营呢?汉字中诚信的“信”字从人从言,人言为信,有信而得立,言而无信则不立。问题的核心就在于,你所销售的商品和产品是否具有“利他性”,就是你销售的商品和服务能否最终给别人带去满足和享受,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你的市场资源配置就达到了最优化。

提到“利他性”,还有一个相对的“利己性”。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提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是基于市场处在充分而完全竞争的状态中,市场机制本身犹如人体机能一样,可以实现自我调节,进行有效率的、合理的资源配置,最终的目的是在给他人送去产品和服务的情况下,使一些人的生活境况得到改善。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还基于人类都有的“利己心”,正因为个人的“利己心”,促使人们获得更大的利益。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这样说:“(富有的地主)……尽管生性自私和贪婪,虽然他们只图自己的方便,虽然他们从其所有雇用的千百万人的劳动中所要达到的唯一目的就是满足自己的无聊的和无厌的欲望,他们却同穷人分享他们所获得的全部改进的产品。他们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进行生活必需品的分配,这种分配差不多同假设土地在其所有居民中分割成相等的部分时所能有的分配一样;这样,没有打算去作,没有真正去作,却促进了社会的利益,为人类的繁衍提供了生活资料。”

史学家司马迁对财富的理解也是这样,他说:“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于是,每个人的自我利益得到满足的时候,实质上也是满足了社会。因为财富是一个国家所有国民的必需品和享受品的消费。

就此而言,经济学的资源配置最优化,不是简单的商业行为要素中自我内部管理的配置,而是与市场接轨的配置;与客户产生友谊、产生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既有“利己性”,又有“利他性”的商业行为,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市场资源配置最优化。

信息不对称中的博弈理论

当你处在劣势的时候,不要气馁、不要松懈,要坚持到底,等待对手犯错。第一次赛跑的时候,兔子跑到前面,乌龟想,完了,我怎么也追不上它了,我弃权了,不跑了。就是兔子睡觉醒过来,它跑了第一,果然兔子犯错误了,睡觉了。

——厉以宁(经济学家、北大教授)

北大经济学在高层交流与终端市场方面的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北大经济学自身所具备的,也是其专长所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使很多信息没有了阻塞,但并不是说就一定完全畅通无阻。北大经济学的前提就是从市场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用于商业经营中的博弈法则。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商业经济活动中,一方拥有另一方所无法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很多人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先进,地域优势丧失,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存在信息不对称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信息不对称不会因为现代科学技术而丧失,正因为还存在信息不对称,所以交易双方总是处于不断的信息博弈状态。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战争中,上等战略是用谋略战胜敌人;中等战略是用外交战胜敌人;最低级的就是直接派兵攻伐对方的城池。军事战争中的“上兵伐谋”应用到商场上也是如此。商场,也不妨比作战场,商场的核心武器就是“博弈理论”,信息不对称的核心即在于“博弈理论”。所谓博弈理论,就好比两人对弈棋局,双方在以公平为前提的对局中,各自根据对方的策略和方式而不停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最终取得胜利。这种博弈理论即同于《孙子兵法》中所说的“上兵伐谋”。因此,二者的交集点就在于“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商业目的、商业管理、商业行为。比如:两家公司在谈判桌上谈判,这里的“信息不对称”就包括谈判目的、谈判动机、谈判手段和技巧。如果你有了充分的准备和应对措施,你就能捷足先登,取得谈判的主动权。

在商业行为中,信息不对称不只来自于行业的竞争对手,还和消费者密切相关。消费者的信息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可以完全获得有效的信息资源。以家电市场为例,现在很多家电连锁企业,开始向二、三线城市发展,这就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因为二、三线城市的家电市场信息还处于不完全饱和的状态,那么把市场开发到那里,就会得到更多的商机。

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同业竞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见过不少家电企业大打价格战,比如:洗衣机价格战、冰箱价格战、彩电价格战、空调价格战。这样做到底好不好,其实,对于商家来说,要从两个层面看:其一,商家大战,并非消费者受惠,商家利润归零,结果商家停止价格战争,握手言和。其二,价格战里的信息,不只是表面上看到的同业信息,采取了同样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你是否发现了价格战过程中的另外一个信息,即从消费者那里传递来的信息。假如你知道这样的信息最终是利大于弊,就不要以为停止“价格战”就使自己获得了最大的商业利润和价值。其中,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心态决定其购买欲,假如消费者踊跃购买,恰恰使你的产出和收入增加。现如今已经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暴利时代了,规模经济效益是行业生存和发展的最终道路。

最重要的是在使用信息不对称的过程中,并非因为你的“欺骗”或者“蒙骗”,你就以为取得了信息不对称的有利形势。比如:夏天来临时,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小区附近有卖西瓜的商贩,卖西瓜的商贩有的生意好,有的生意不好,为什么呢?也许你亲自买过西瓜,那个摊主知道你不了解他所卖的瓜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这里就存在“信息不对称”。如果你第一次去一家西瓜摊买西瓜,他告诉你他的瓜如何沙瓤可口,你心动之后买一个回家,结果发现西瓜不熟,你知道上当了,再也不去那家西瓜摊了。事实上,这和你买到假烟和假酒是一样的道理。以小见大,其实任何商业交易行为都要遵循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中国古语讲,“吃一堑长一智”,当你依赖“信息不对称”搞一锤子买卖时,最后遭受损失的只会是自己。

因此,我们说信息不对称的核心在于“博弈理论”。在博弈过程中,你不要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博弈讲究利益上的均衡,或者说交易双方合作利益的最大化。

柠檬是现代人很熟悉的一种水果。许多人用其作为烹调美味的调料或者泡茶。由于柠檬不被英国人看好,说它的味道过于酸涩,因此,又用柠檬形容那些“次品市场”,也即“柠檬市场”。“柠檬市场”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换言之,当卖方所掌握的信息远远多于买方时,就会发生“道德松懈”。“道德松懈”的后果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种现象恐怕不是有人愿意看到的。

因此,想要在信息不对称中获得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最好的办法就是使交易双方找到各自利益的支撑点,俗话说就是“合作共赢”。因此,在我们遇到信息不对称的时候,要尽量避其劣势,发挥其优势,这样才能在商战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规模效应:实现经营多元化

市场规模,经济学里叫规模经济。企业家也都知道,一个产品的成本,怎么着能够降下来?需要一定的规模。我发明了这个手机,花了100万,那我需要生产多少能够降价呢?少了不行,比方说我起码要生产1000万台左右,这样我们把价格降下来,才能够盈利。越是现在的科技经济,越是科技成本高的产品,才越需要规模,因为需要把成本分摊。所以在现代经济里面,规模也会成为一个企业能不能生存的要素。

——海闻(北大副校长、经济学教授)

注重规模效益,一直以来是北大的经济学所倡导的。北大的经济学通过多年的实地调研,与国外高校的充分交流合作,总结出了一系列自己的经济学理论,并与商业实战相结合。

孤胆英雄,是武侠小说中常会遇到的人物,那些一身侠气的人物走南闯北,几乎成为“无所不能”的代名词,令人羡慕。然而时代进步,今非昔比了。很多传统观念已经不适应现代的社会。马克思曾把亚洲一些国家的生产方式,称之为“皇权至高无上”的“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就是这种施行土地分散经营的国家之一,我们姑且称之为“小农经济”。几千年以来,这种“小农生产模式”不但不能填饱肚子,而且一遇到天灾人祸,便饿殍遍野。

这里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规模经济效益。以美国为例,达90%以上的家庭农场主导着美国的农业生产,每个家庭农场少则数百亩土地,多则上万亩土地,因为资源条件相对集中,美国的农业生产效率很高。比如:加利福尼亚州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不足全州3200万人口的1%,但是全美国所出口的农产品的80%都来自加利福尼亚州,加利福尼亚州的农产品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占比达37%。

这就是规模经济效益。经济学的解释就是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产生的长期平均管理成本下降以及经济效益和收益的提高。现代企业若要很好地生存和发展,就需搞规模效应,实现经营多元化。

香港首富李嘉诚,之所以能叱咤风云、驰骋商海几十年就是经营多元化,其产业链横跨制造业、地产业、石油业、港口运输业、电信业、零售业以及IT业。李嘉诚如果是单一经营,靠他起家之初生产、销售塑料花,即使做到今天,他顶多也不过是一个塑料花大王,而不会成为大亨级人物或世界级首富。

同类推荐
  • 趣味博弈学

    趣味博弈学

    本书将营销同博弈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一些故事和典型案例进行阐述,内容包括:囚徒困境——非合作博弈、公用地的悲剧——自私的定律、纳什均衡与最优策略、打破囚徒困境等。
  • 直接补贴政策有哪些

    直接补贴政策有哪些

    本书汇集各地强农惠农直接补贴政策,对生产性补贴(如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化肥等农资综合补贴)和生活性补贴(如合作医疗补贴、义务教育补贴、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政策进行阐释,并就一些常见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给出相应的解答,力争让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朋友及时了解其应该享受的优惠,尽快富起来。
  • 寻找经济小糖人:经济世界的音乐之旅

    寻找经济小糖人:经济世界的音乐之旅

    由音乐深入物质丰盈、精神荒芜的经济世界;以更宽广的视野观察经济世界,用更文艺的笔触记录遐想偶思;一个经济学家的私人音乐电台,一段打开经济心门的文艺之旅。他头发很乱,五音不全,经济学深度中毒;他一边听着歌,一边观察和记录着身边的经济世界;与其说他在追求什么或证明什么,毋宁说,他在感受什么或经历什么这些思考或把你带入一个全新的疆域,或将你拉回记忆深处的某段时光;愿你喜欢这些歌,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学遐想也愿这本书能帮你找到“小糖人”——最本源的那个你。
  • 公共财政评论(2009.2)

    公共财政评论(2009.2)

    公共财政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以弥补市场缺陷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的财政模式,其本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必然要求公共财政制度的呼应和支撑。从此角度讲,公共财政制度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远未到位,公共财政建设之路还很漫长,财政的公共化改革也必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在公共财政建设的理论方面,还是在公共财政建设的实践方面,都会不断出现各种新问题和新情况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 农村美好家园读本

    农村美好家园读本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热门推荐
  • 朱自清散文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朱自清散文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这就是我们出版本书的初衷。本书选材严谨,取舍得当,对学生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对教师教学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和收藏。
  • 佛说佛名经续

    佛说佛名经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豪门专宠:偏偏就是喜欢你

    豪门专宠:偏偏就是喜欢你

    很多人都说初恋是用来怀念的,肯定走不到最后,项厉辰不信,可他却弄丢了所爱之人。再次相见,他霸道耍赖,只为不想再次错过。青春少艾初次动情,对于云安宁来说哪怕只是一个眼神都是甜蜜的,可当爱情与亲情有冲突时,过往的甜蜜就会全部转为苦涩,原本以为此生无缘,却没有想到还会再次相遇。他对她誓死不放,可她却舍不得他为难。
  • 北航悠游记

    北航悠游记

    晴掌门在北航学习飞机制造与驾驶的日子里,成立了“黑科学”发明社团SOS团——最重要的是,遇见了自己的未婚妻:知夏。故事由此展开。
  • 胡乔木传(套装共2册)

    胡乔木传(套装共2册)

    胡乔木是中共党史和新中国国史上的一位起过独特作用的重要人物。他曾长期担任毛泽东的秘书,“文化大革命”后,又协助邓小平做了许多重要工作,享有“中共中央第一支笔”的美誉。本书按照胡乔木的生平经历,分为六个单元:一、青少年时代;二、从延安到北京;三、五六十年代;四、“文革”中;五、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六、十二大以后到逝世。较为客观、详实地记述了胡乔木的一生经历和贡献。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 荒野之刃

    荒野之刃

    当提到荒野巫师,你想到的是什么?被教会追捕,流离在外的禁术法师?诱拐小孩,在山洞里搅拌坩埚的恶毒女巫?栖身荒野,与动物为伴的德鲁伊?全对,也全不对。这是关于一名荒野巫师的另类奇幻。
  • 直截了当的独白

    直截了当的独白

    大家都愿意侃历史,而且抡圆了侃,但真正乐意坐下来琢磨琢磨的却不多。历史看来真像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回头率很高!)是个人都想去打扮打扮她,不仅打扮,现在的架势几乎是要给她整容而且换心换肺了。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大家都来侃历史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了历史还是有市场的,因为有人乐意听才激发出一拨又一拨人的侃兴。可惜我们那些历史学家们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会坐在家里抱怨历史已经被“侃家”们糟蹋完了,却依然一门心思只顾写他们一本正经,只有几个或者十几个人才看得懂的学术论文。其实,学历史或者说研究历史的人也同样可以侃,只要能侃得深入浅出,侃出学问侃出思想,也许同样会有人特别是普通人乐意看的。
  • 道门定制

    道门定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改变自己口才上的弱点

    改变自己口才上的弱点

    口才是否高超,关乎一生成败。如果说知识是人生的财富,那么口才就是人生的资本!上乘的口才高手,能够把一张嘴变成解决困厄和成就大事的杀手锏。而蹩脚的说话低能儿,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也可能被说得鸡飞狗跳。同样一个意思,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其效果有着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