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8100000002

第2章 梦想渐渐走远(1)

人人都(曾)拥有梦想,不过并没有多少人愿意为此付出必须的代价。

人人都(曾)拥有梦想

人总会有一个梦想。

首先,我来讲述一个事实:人人都(曾)拥有梦想。即使你现在已经遗忘了梦想,但你一定曾经拥有过它。

我知道很多人对这样的结论嗤之以鼻,但是,事实就是事实,谁也无法改变。

在每次演讲中,我都会受到许多人的挑战,他们会说:“我没有梦想。”语气斩钉截铁。每当如此,我就会问他们一些问题:

“你在乎什么?”

“什么情况下,你会感觉自己受到了尊重?”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就好了’?”

“你有过希望吗?”

“你小时候的愿望是什么?”

“现在你在从事什么工作?你希望做好它吗?”

“你有没有崇敬的人?希不希望成为与他(她)一样的人?”

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的答案通常能够告诉自己“曾经拥有梦想”。或许每个人的梦想大不一样,但肯定是拥有梦想的。

“我都快想不起来了?”

“我都快想不起来了?”当意识到自己曾经拥有过梦想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便是如此。

2009年10月下旬,我回乡探亲,遇到了孩时的伙伴高清。他正忙着收割水稻,看见了我,他放下手中的镰刀,走了过来。我们便蹲在田埂上聊了一会。

“你还记得你小时候的梦想吗?”我抓起一把收割好的水稻,问。

“什么?梦想?开玩笑吧,我还有过梦想?”他点燃起一支烟。

“那时我们一起上学,你喜欢书法,我喜欢写诗,你最大的愿望是成为书法家,我呢,想成为作家。你真的忘了?”

“哦,你说的是这个啊。我都快想不起来了。”他不好意思的低着头,“那是小时候瞎想的,再说我跟你不一样,我成绩不好,考不上大学。”

这些年,几乎我遇到的每一个中学同学都忘记了他们的梦想,他们或是在家务农,或是成了工厂的工人与普通的公司职员。当我与他们谈及当年的梦想时,与高清一样,他们会说“我都快想不起来了”。

诸位如果感兴趣,可以对身边的人做一些调查,我相信你一定会听到同样的说法。

“……,但那是不可能的。”

杨慧是我的一个听众,2007年她生了孩子,接着便辞退了工作,成了一名专职的家庭妇女,她是在一位朋友的鼓动下参加我的讲座的。

当我讲到“人人都(曾)拥有梦想时”,她高举着手,大声喊道“我没有梦想!”她的举动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一些人甚至指责她扰乱会场。我制止住会场的骚乱,邀请杨慧到台上来,与她展开了一场对话。

“你真的没有梦想吗?”我面带笑容的问。

“是的。我现在没有梦想,过去也没有梦想。”这是我听过的最肯定的语气了。

但是,在我问第一个问题时,她的语气便缓和了许多。

“你有在乎的东西吗?”

“我在乎我的孩子,我希望他能够成材。”

“在孩子没出生之前,你最在乎什么?”

“老公的事业和自己的工作。”

“在工作时,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一直希望我能够获得老板的青睐,成为一名女性管理者。”

“这就是你的梦想,一位出色的女性管理者。”我微笑着对她说。

“可是……”她迟疑了一下,“那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我紧随着问。

杨慧思索了一下,说:“我是一名大专生,学的专业又与管理无关,更何况现在我又有了孩子……”

杨慧并非没有梦想,而是因为一些“现实”的因素导致她选择放弃梦想。所有告诉我没有梦想的人几乎都像杨慧一样,他们并非没有梦想,而是因为各种各样所谓的“现实”使得他们不得不放弃梦想。

“……,但那是不可能的。”是他们惯用的表述方式。

“我一直在等待机会。”

除了遗忘梦想和因“现实”原因而放弃梦想的人之外,还有一种人,他们承认自己拥有梦想,但从不展开行动。用他们的话说,便是“我一直在等待时机,可是始终没有好机会。”

发俊在射阳县城从事美术教学已经七年了,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油画家。我们原先是一个画室的画友,所以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小型的聚会。每次聚会,我都感到诧异:“为什么发俊希望成为油画家,却从未采取过任何行动和措施?”

每次我问起这一问题,发俊总是会告诉我:“机缘没到啊,再等等,会有机会的。”就这样一“等”就是六、七年。这期间,我向他转告了许多油画展的信息,甚至还向一些展览方推荐过他的作品,可他从未参与过任何一次展览。

后来,我渐渐明白,发俊内心之中存在着一种恐惧,这种恐惧使得他不敢采取行动。他担心在展览上取不到好的成绩,或是得不到他人的认可,一旦如此,不但会对以后的招生产生影响,还会给自己留下一个挫败的阴影。

那些一直“在等待机会”以实现梦想的人大多如此。他们拥有梦想,也知道自己想得到什么,但是因为恐惧,他们固步自封,不敢采取任何实质性的行动。而“等待机会”只不过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借口而已。

“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最后,我们来谈谈那些成功者。关于成功者的故事,我相信诸位一定阅读过很多,也一定对他们的意志力记忆深刻。

举凡成功者,必定都曾遭遇过多次挫折与磨难。正如拿破仑·希尔所说:“没有磨难,就不能称做为成功。”只有克服了通向成功道路上的各种磨难的人,才能够称得上是成功者。这就意味着成功者必须具备“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决心和意志。

“不达目标,誓不罢休”是我在为企业提供管控力咨询时运用的一个口号。企业经营的根本在于实现目标,因此,一切管理都应该围绕着经营的目标展开。而优秀管理者与糟糕管理者之间的差别正在于能否带领团队实现目标。

与经营企业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是自身的管理者,人生的成败取决于我们自我管理的水准。所有的企业管理思想之中,目标管理能够给我们带来最多的启发。目标管理是伟大的管理思想家彼得·德鲁克的创举,他告诉所有的管理者,一切都必须围绕着经营目标展开。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梦想正是人生的目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遭遇挫折和困境,人生之路同样如此,成功只属于那些勇于面对挫折和困境的人,谁能够征服挫折和困境,谁就是英雄,就是成功者。

我曾经访谈过各个领域中的成功者,他们之中有诗人、收藏家、木雕艺术家、书画家,以及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关于成功,他们只有一条建议:

“找到你的目标,然后永不放弃!”

成功其实并不难,问题的关键是大多数人放弃得过早了一些。如果每个人都坚持信奉“不达目标,誓不罢休”这一法则,或许世间已无失败者。

无论一个人现在在做什么与想什么,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或她(曾)拥有梦想。也许他(她)已经甘于平庸,遗忘了当初的梦想;也许他(她)因为一些“客观的现实”放弃了梦想,尽管梦想在记忆中依旧清晰;也许他(她)在等待时机……梦想的定义梦想是我们思想的镜子,是未来的蓝图。

我躺在宽敞的藤椅上,望着天空中的点点星光,想着一个问题:这辈子我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关于这一问题,我自问了很多遍,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今天,这个宁静的秋夜,还有那若隐若现的星星,让我可以倾听到内心最深处的声音。

这个声音说道:“我应该成为一名思想者,惟有思想,可以使我得以影响他人并获得人生的价值。”我知道我找到了新梦想。

这件事发生在2008年,为了逃避繁杂的培训和咨询业务,我只身回到家乡一个宁静的苏北小村落。在家乡,我回顾了自身多年四处漂泊的生涯,为自己的人生制定了新的方向和目标。

当同事和下属知道我有了新的梦想时,没有人祝贺我,相反,他们总是寻找一切时机告诉我:“现实一点吧,要成为一个用思想去影响别人的人很难。”甚至有一些人对我说:“你制定了所谓的新梦想,只不过是为了逃避现实。”

那么,什么是梦想?什么又是现实?

什么是梦想?

每次谈及梦想,总会有人迫不及待的问我:“什么是梦想?”

我在《决胜未来企业永续发展的领导力模型》一书中曾给梦想下过一个定义:“梦想是人们心目中最美好的愿望。”今天,我想在“最美好”之前加上几个字“关于自身的”,即“梦想是人们心目中关于自身的最美好的愿望。”

每个人的梦想都是关于自身的,都是在表达自己的愿望。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是现实中的自我,一个是愿望中的自我。我将愿望中的那个自我视为梦想。

如前文所说,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思想者。同样,对你来说,你希望自己成为的那个角色便是你的梦想。

当然,梦想并非固定不变的,随着对自身了解的不断加深,人们会修正各自的梦想。我相信每个人成年后,都会对当年幼稚的梦想感到好笑。小学二年级时,我的梦想是像父亲一般成为一名村官。如今,我一想起这件事便会会心一笑。

同时,当一个人实现了最初的梦想之后,往往会产生新的梦想。今天,丁成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杰出的传媒商人,而在此之前,他运用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将自己塑造成一位优秀的八零后诗人。这是一个永不服输的家伙,极其好斗,将挑战视为乐趣。我相信在成为传媒商人之后,他还会有新的梦想。

做理想中的自己

金茜是苏州科技学院的一位大三学生,她参加过我举办的商业创作辅导课。一次,在课余时间,她与我谈起了梦想,她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梦想也找不到梦想的人。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她非常喜欢律师这一职业。于是,我鼓励她去了解一位优秀律师所需要掌握的各类知识。两个月后,她告诉我:“我已经找到了我的梦想,我要成为一名正直的、受人尊重的律师。”

与金茜一样,只要你用心去找,去思考,你也一定能够找到自己的梦想。

同类推荐
  • 塑造阳光帅气的男孩故事(全集)

    塑造阳光帅气的男孩故事(全集)

    成功的男人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很多,他们成功的因素和途径也各具特色,但他们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拥有超强的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路上,男人们曾经拼搏过,也曾经失落过;曾经笑过,也曾经哭过;曾经怦然心动过,也曾经黯然神伤过……每个男孩都应彻底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取长补短,以哲学的高度来唤醒自我意识,寻找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总之,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步,书写好自己精彩的人生,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阳光帅气的男孩。
  • 做人要懂心机

    做人要懂心机

    做事没有“心计”,就会四处碰壁,孤立无援;做事不懂“心计”,就会稀里糊涂,深陷绝境;做事不会“心计”,就会碌碌无为,一生平庸。做事有“心计”不是让你在做事过程中为达到目的而使用不光明的手段,而是做事时先下手为强的胆略,是行动前深谋远虑的眼光,是让“人情”更具“杀伤力”的武器。
  • 社会警言

    社会警言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习惯正能量

    习惯正能量

    国外研究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其中,习惯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好的习惯是种正能量,也是能量的储蓄。培养好习惯,就是在为自己的未来贮存正能量。
  • 价值的自我实现

    价值的自我实现

    是否可以这样说,实现价值的真正动力是基本需要的满足。由于它一直被忽视,我们确实有必要承认它至少是这类因素中的一个,并且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在摩尔的著作中详细描述了需要的满足和挫折决定兴趣的几种方式。
热门推荐
  • 外科附骨流注门

    外科附骨流注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美术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美术精粹

    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大师经典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某个时代,而是会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去。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的确,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精心编写的这套丛书品位高雅,内容丰富,设计、装帧精美、时尚,不仅具有较高的阅读欣赏价值,还可以收藏,或作为礼物馈赠亲朋好友,是一套能让读者从中获益良多的读物。
  • 骗翻天(十一)

    骗翻天(十一)

    卢弘侠一走剥皮鬼就继续审问黄之白:“好小子,问了你半天了,你翻来覆去就这几句话,你是不是嫌你这个小命活得太长了?”黄之白装出一脸苦相说:“我真的叫张天民,家住湖南桃源县,常年在外经商。不知道为什么那位警察就抓了我,都说警察会平白无故抓人我还不相信,这一回我是信了。”黄之白心说,那姓卢的探员看走眼了,这姓皮的对郑州的案子一句也不提,只是一再问我骗了多少钱,我得绷住了硬往没罪处说,看来最后花点钱这事就算完了。
  • 纯真如你

    纯真如你

    她是眼神若小鹿,脚踩帆布鞋,懵懂入局的职场新人,怀揣梦想,无知亦无畏。他是局中人、座上宾,在光怪陆离的玻璃大厦里,讥诮地看着每个过路的人。诡计、圈套、陷阱、谎言……从她入职的第一天起,职场上的各种阴谋,在她周围轮番上演。她心计过人,做事巧妙,得他指点,一次次化险为夷,本以为凭借自己的能力,定会在这里争得一席之地,却因一封邮件,她原本拥有的一切,瞬间化为乌有……
  • 萧少的小狂妻

    萧少的小狂妻

    “老公,我想睡..........”大总裁“好”某男扑上去“老婆你好坏”第二天抓狂“能听我把话说完吗?”某个人用无辜的眼神看着她扶额,不是说好冷漠无情不近女色残酷无情吗?这是真的吗?
  • 刘醒龙自选集

    刘醒龙自选集

    刘醒龙总是执着、谦逊地行走于他的艺术世界中,总是能够避开流淌于生活表面的泡沫,看取生活的真相,把民间底层人们的精神和灵魂真实地表现出来,以坚硬的抗争和如水的柔情给人以深深地感动。本书精选和节选了刘醒龙的各类代表性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天行者》,中篇小说《分享艰难》、《挑担茶叶上北京》,以及散文《天香》、《去南海在一棵树》等篇章,全面展示了刘醒龙三十余年的创作成就。
  • 我的头上长植物

    我的头上长植物

    在这衰败不堪的世界,我的头上却绿意盎然。
  • 冰封魔族之崛起

    冰封魔族之崛起

    在一个遥远而又神秘的地方,这里连时间都被冻住,这里便是地球上最强的种族魔族的栖息地,因为魔族做了一次差点毁灭地球的行动,故被冰冻在此,万年不得解冻。魔族之王焚天的冰像也伫立在这里,显得格外悲凉。
  • 蜜蜂的舞蹈

    蜜蜂的舞蹈

    我想说我不过是婚姻的幸存者,或者是灾难的幸存者而已。但我终究没说出口,我怕坏了她的兴致,于是连忙快走几步,进了服务大厅。坐在结婚登记处的椅子上,我抬头看了看,对面墙上挂着“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鲜红横幅。工作人员动作娴熟,程序规范。那一刻,我什么都没想。我呆呆地看着工作人员,看着她在结婚证上贴上我们的合影,又看着她在我的脸上狠狠地戳上了钢印。
  • 人类梦境排行榜

    人类梦境排行榜

    科学研究显示,尽管全世界有60多亿人,但大家常做的梦却只有12种!人类的梦境,听起来千奇百怪,实际上大同小异,不论你昨晚的梦多么离奇古怪,在当时,就至少有5亿人在做相似的梦!通过将这些在梦中频繁出现的情节和主题(比如梦见被人追赶而逃跑,梦见自己身患重病,梦见遭遇车祸)分门别类、归纳排序,心理学家整理出了这份神奇的“人类梦境排行榜”。本书作者王彻,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在开设心理工作室、为数千人解梦释梦之后,他想要告诉你:梦,其实是了解自己最好的工具,不同的梦境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同的内心诉求和心理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