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6900000003

第3章 前途未卜的世界经济(2)

恐惧的“雪球效应”正越滚越大,占欧元区国民生产总值2%的希腊可能会破产,占欧元区国民生产总值10%的西班牙也有破产的几率……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世界。世界股市的动荡起伏,也证明了这的确是一个可怕的世界。“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谁知道!

世界经济到底是继续向深渊滑行,还是太阳正从地平线升起?越来越多的人,毫无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悲观的狂风”吹过

清算来袭,似乎谁也在劫难逃。

迪拜、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债务危机以及子虚乌有的匈牙利债务危机,远未是为危机画上句号的时刻。或许,更大规模的萧条,正在远处别有用心的等待。

第一波经济危机时,很多人毫不迟疑地指出,下一个受害者是欧盟。很不幸,被这些“乌鸦嘴”言中了。

由于救市乏力,又被欧元区边缘化,英国在经济危机中尤为萎靡不振。经过连续6个季度的衰退,直到2009年第四季度,英国经济才出现了复苏的苗头。比起在2009年第二季度就开始复苏的法、德,英国的拍子慢了不少。复苏刚刚有了迹象,欧盟主权债务危机扑面而来,复苏的步伐显得年老体衰。

截至2009年底,英国的财政赤字达到GDP的11.5%,比希腊的13.6%稍逊一筹;政府债务负担占GDP的68%,低于希腊的115%。英国到期债务仅为13.5%,而希腊的大部分债务已经到期八年。而且,希腊在欧元区内动弹不得,而游离于欧元区的英镑还能通过贬值来提升竞争力。

然而,与希腊显而易见的危机相比,英国外强中干,更像是“五十步笑百步”。

2010年初全球贸易有了复苏的势头,英国并没有从中获益。英国的投资依赖症仍在发酵。金融繁盛时,英国热衷于制造资本产业链,工业被挖空。经济危机挤压了泡沫,英国经济越来越多地依仗政府的财政赤字。或许,英国正渴望一场“新工业革命”扭转乾坤,但是,谁捕捉到“新工业革命”的影子?

2010年7月13日,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英国国债的数据,欠债高达4万亿英镑,比之前公开承认的数字高4倍。巨额的国债会会使未来英国的公共支出大幅缩水,而英国个人也不得不为国家的债务埋单——多缴纳约30%的税务。英国国家经济与社会研究所所长马丁-威尔对未来忧心忡忡,“从2008年预算开始,高昂开支已经导致未来几代人需要背负高额债务,或者要求大幅增税。”

坏消息总是喜欢扎堆。2010年8月,英国央行在公布通胀报告时,悲观地下调了未来几年的英国经济增长预期,认为通胀到2012年初都有可能超过目标值。英国陷入增长放缓与通胀高企的两难境地,这使得英国的货币政策也左右为难——宽松的货币政策会为英国经济发展输入新鲜血液,但货币过于泛滥会加剧通货膨胀的速度。要鱼,还是要熊掌,英国央行还在迷茫中踯躅。

截止到2010年5月12日,英国的失业人口已达到250万,有18%的年轻人由于没有工作而“宅”在家中或游手好闲;待业人口也达到870万人。失业的忧心忡忡,进口产品物价的上涨以及国内的通货膨胀(英格兰银行在2010年6月的统计数据显示,英国通货膨胀率高达3.4%),使得英国人的生活也变得拮据起来。伦敦的牛津街,Burberry、Prada等曾经人头攒动的一线品牌店,冷冷清清,几乎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为了保证生活的质量,越来越多的人打算与时尚擦肩而过。

英国新上任卡梅伦政府为度过债务危机,进行的大刀阔斧地削减公共预算的改革,连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受到影响。英国女王每年从英国政府获得790万英镑的资金,20年间从未增加。而20年的通货膨胀已经让790万英镑大大贬值。更雪上加霜的是,2010年英国政府下令冻结王室专款一年。为解决财政危机,英国王室节俭度日,支出锱铢必较——不得使用超过40瓦的电灯泡,不能丢掉可以循环使用的纸张和绳子,不能浪费水果……女王还从自己的储备基金中提取了650万英镑以解决燃眉之急。

与希腊比邻的保加利亚,有28%的银行属于希腊的金融机构,而希腊10%的出口业务也在保加利亚。为自保,保加利亚也提出了缩减开支的计划。

罗马尼亚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们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200亿欧元借款,其总统也宣布从2010年6月1日起,公共职能部门降低25%的薪金,降低15%的退休金,为全国130万失业者提供补助金。

不断升级的债务危机,“及时”拖了欧盟经济复苏的后腿。欧盟委员会在2010年5月初发布的最新预测仍然无精打采——2010年经济增长率仅为1%和0.9%。欧洲中央银行也在5月底的半年金融稳定报告中称,欧元区16国银行因坏账而做出的资产减记规模将达到1950亿欧元。欧元兑美元汇率也一路下跌了20%。

在欧盟,唯一还站在复苏曙光里隐约可见的,恐怕只剩下法国和德国。

截止2010年第一季度,法国连续实现4个季度增长。不过,法国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经济放缓。同时,法国的高赤字(2009年法国财政赤字为1448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5%,)和高债务(2009年法国公共债务达1.489万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7.6%)让法国站在高压线上。

德国经济的复苏,则让人大快人心。德国《经济周刊》以略带怀疑的笔锋描绘德国经济复苏:目前德国经济好转,企业生产再度接近产能利用率高点,但仍有不少人不看好经济继续复苏。言外之意,德国经济复苏的嫩芽正茁壮成长,但也有后患。

欧洲的绅士们在经济复苏中显得力不从心,山姆大叔也没有快速反弹的迹象。到2010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也连续增长了3个季度。不过,人们并不看好美国经济的复苏,认为根基正在松动。

欧洲和欧洲的经济脸色不好看,经济大国日本同样令人担忧。作为世界上负债最多的国家,2009年日本发行的债务占到国内GDP的10.3%,截止到2010年年中,日本债务总额达到850万亿日元以上,差不都是国内生产总值的2倍。日本新任首相菅直人对日本债务忧心忡忡,“如果日本财政这样继续恶化下去的话,社会保障有可能从根本上崩溃,国民生活将不可避免地被破坏。”国际大部分投资者也看空日本经济前景,国家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早在2010年1月就指出,如果日本政府继续盲目发售债券,标准普尔将调低日本长期主权债务评级。日本证券公司一个经济学家前去美国与投资者会面时,一位投资者的尖锐回答让他无比尴尬,“日本的财政将何时崩溃?”

尽管欧洲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在2010年7月23日发布的压力测试结果——欧洲银行业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令人看到一丝光亮,认为而欧元的短暂走强也让很多人欢呼雀跃。但这并不是欧洲逃脱债务泥沼的明显信号。且不说压力测试结果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少,单就债务而言,巨大的债务负担依然是欧洲银行挥之不去的阴霾。

未来,是穷日子还是富日子。大部人选择了前者。债务危机岌岌可危,政府大规模削减开支,力图通过改变经济模式来扭转经济势头的宏大政治经济口号,往往在囊中羞涩的尴尬中归于沉寂。

创伤并未真正痊愈

在贪婪催化下不断膨胀的金融泡沫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

大量货币在市场上流动,出现流动性过剩,经济的天平越来越倾向金融化。越来越多的钱涌向世界的各个角落,资产泡沫产生。2007年底,全世界1000家大银行的资产就达到75万亿美元,远远超过全球GDP,全球衍生品市场的面值为596万亿美元,是全球GDP的12倍。人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种种五花八门的金融衍生品,过于乐观的市场监管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资产泡沫越来越大。

2007年,泡沫越来越大,加息周期意外到来,美国房产盛宴戛然而止,还不了按揭的不幸者越来越多,最终导致这个长而不稳的金融产业链的断裂,一场空前的次贷危机席卷美国,并向世界其他角落渗透。

悲剧最先从金融版块拉开帷幕,大量金融资产贬值和被抛弃,留下了有毒资产。有毒资产不仅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毒瘤,也是引发金融危机后遗症的毒瘤。对有毒资产的处理,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就热火朝天,各国政府以无比的热情和兴趣,开出处理有毒资产的种种药方。不过,到2010年,大小媒体上已经很少见到有关有毒资产的消息了。这给了人们一种错觉——有毒资产已经被化腐朽为神奇的各国政府尤其是美国政府处理得干干净净了。真正的事实,或许无法让我们乐观起来。

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在2009年11月13日的“世界经济与中国:危机后的全球经济金融格局”论坛上,向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

以全球银行业的不良资产为例。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估计,从2007年危机爆发到2010年,全球银行业将发生的资产减记和信贷损失总计达到2.8万亿美元。到目前,全球银行业已经处理了1.5万亿美元左右,还有1.3万亿美元不良资产等待处理。美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处理进度大概超过了60%,欧洲和其他地区银行业的处理进度尚不到40%。与此同时,全球债券市场的价格仍然低迷。从反映抵押贷款支持的债券市场走势的ABX指数来看,BBB级的债券价格自2007年危机发生以前开始到现在,下跌幅度超过了90%,目前处于底部,并没有显著改善;AAA级的债券价格只上升了10%。

2008年10月,美国联邦政府通过了“问题资产救助计划”,动用7000亿美元资金化“毒”为良。由于债券被多个机构倒手,其真实价格如同雾里看花,谁也不能准确地估算出1000美元的债权到底值多少真金白银。鉴于估价的困难性,美国政府设立了公私合营投资计划。即动用政府资源(财政部资金、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美联储的融资)和私人投资者的资金,把有毒资产价格的决定权交给私人投资者。这个被财政部长盖特纳大力推崇的方法,同样没有解决估价问题,有毒资产的处理仍然困难重重。

2010年1月31日,美国负责监管政府7000亿美元“问题资产救助计划”的督察长尼尔·巴罗夫斯基提交了季度审查报告,称“问题资产救助计划”的不少关键目标都没有实现,这些关键目标包括促进信贷、解决民众丧失抵押房产赎回权、限制那些“大到不能倒”的金融企业开展高风险投资等。相反,那些由于规模过大而不能倒的金融企业,获得政府救助后,并没有痛定思痛,反而继续扩大规模,其高级管理人员继续获得高薪,风险投资也没有收敛。美国银行成了无底洞,尽管财政部和美联储都想千方百计填上这个无底洞,无奈使出浑身解数,投资者仍对其避之惟恐不及。

美国的公共与私人投资计划几近停止,巨额有毒资产依旧存在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根据美联储7月8日发布的数据,其资产负债表规模已经达到2.3万亿美元,仅对“两房”的担保证券持有量就超过1.1万亿美元。美国行业分析师分析,美国的银行系统大约还有2万亿至3.6万亿美元的有毒资产。

为了保持资金平衡,银行只能尽量减少向企业贷款,以调整资产负债表。2010年5月3日,美联储在报告中称,“2010年年初美国多数银行都维持了严格的放贷标准,甚至有少数银行还进一步收紧了许多贷款条款。”

大银行攥紧钱袋,很多中小银行还在倒闭的噩梦中挣扎。2009年,美国倒闭了140家银行。截止到2010年5月27日,2010年全美银行倒闭数量已增加到78家。到七月底,美国2010年倒闭的银行数已达到108家。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在2010年4月份预言,“美国银行业的破产高峰将在今年(2010年)出现,预计破产银行总数将高于去年的140家”。中小银行接二连三的倒闭,导致美国金融业“惜贷”成风,实体经济融资更加困难,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也大打折扣。IMF在2010年7月公布了对美国53家银行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虽然美国银行业资金状况有所改善,但银行系统仍然脆弱,一旦宏观经济大幅退化,部分银行的资金总缺口可达到760亿美元。

与美国数额巨大的有毒资产相比,欧洲等国的有毒资产略有逊色,但仍令人担忧。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普华永道称,在2009年,欧洲银行业的坏账迅速膨胀,其中德国银行业尤甚。截止2009年底,英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由2008年的1070亿欧元升至1550亿欧元;西班牙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由2008年754亿欧元升至968亿欧元;意大利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由420亿欧元升至590亿欧元,德国则增加了50%,已达到2130亿欧元。

同类推荐
  •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及其应对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及其应对

    本书从工业化与生态风险的关系、生态风险治理思想及其借鉴意义、中国工业化面临的生态风险及其治理等角度,根据风险社会理论、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生态风险治理思想等现有理论,剖析了传统工业化破坏环境的本质,批判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污染转移,关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本书从工业化的本质与国际政治经济的不平等两方面,为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 每天学点金融学

    每天学点金融学

    金融学本来就是一门来自生活的科学。从银行存款到银行借款,从物价上涨到利率调整,从基金股票到外汇期货,到处闪现着金融学原理的影子。本书通过许多浅显易懂的故事,贴近生活的内容,以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把金融学的知识向读者一一讲述。使读者既不感到枯燥乏味,又能在轻松阅读中学习金融学知识。
  • 吴晓波细说商业史(套装共5册)

    吴晓波细说商业史(套装共5册)

    “吴晓波细说商业史”系列图书为全数字系列产品,是对《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的补充。该系列整理了吴晓波近年来所写作的文章,了解中国百年商业的风雨历程,再现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商人,探寻中国商业百年变迁,深入中国商人企业家精神内核。
  • 供给侧改革十讲

    供给侧改革十讲

    本书选辑了贾康先生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新研究成果,问题意识和针对性极强,阐述深入浅出,形式活泼多样,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权威解读了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核心内涵、理论创新和政策主张,对各界读者全面深入理解供给侧改革具有帮助作用。
  • 郎咸平开讲:中国商帮

    郎咸平开讲:中国商帮

    晋商曾经从南方贩茶叶,掌控了整条产业链,又以“票号”开创了中国金融史上的辉煌历程,实现了“汇通天下”的宏伟理想;徽商从贫困的山区走出来,靠“徽骆驼”精神,最终走出了一条险峻的出路;湖州丝商们敢于走出南浔、走进上海,直接与国外买办交易,生丝的出口成就了湖商的成功……可是曾经辉煌的中国商帮大部分没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逐渐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本书作者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国际环境、四大商帮本身的特质以及中华文化的特征等当面进行分析,并指出,从古至今一家企业能走多远,最终都是取决于其战略思维能达到多高。历史会给每个商帮、每个企业留出转型的时间,如何在对的时间做出对的选择,也是本书要告
热门推荐
  • Collected Poems 1909-1962

    Collected Poems 1909-1962

    'Each year Eliot's presence reasserts itself at a deeper level, to an audience that is surprised to find itself more chastened, more astonished, more humble.' Ted Hughes Poet, dramatist, critic and editor, T. S. Eliot was one of the defining figures of twentieth-century poetry. This edition of Collected Poems 1909-1962 includes his verse from Prufrock and Other Observations (1917) to Four Quartets (1943), and includes such literary landmarks as The Waste Land and Old Possum's Book of Practical Cats.
  • 囚禁的生命

    囚禁的生命

    从一开始就已经是被囚禁的生命,注定了寂寞和孤独的如影随形,而要想结束这个悲剧只有用另一个悲剧交换,如果是你,你愿意吗?
  • 绝世之资

    绝世之资

    不靠谱的门派,不靠谱的的师父,不靠谱的功法……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武元感觉一切都很不靠谱
  • 幻想异世界生活

    幻想异世界生活

    这是一个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世界,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不择手段的打败在你前面的敌人
  • 每个作家都在思考这个时代

    每个作家都在思考这个时代

    黎峰:写作者们通常都是在不断地阅读,好的创作一定离不开丰富的阅读,在这方面,您有什么特殊的阅读喜好么?能给读者推荐一下您认为优秀的作品么?陈忠实:你说得很对,截止到今天,我还没遇到也没有听过不读书的作家。阅读开阔视野,阅读启迪智慧(即开启那根对于文字敏感的神经),阅读也丰富艺术天地,阅读更深化思维……说不尽的好处。所以人说开卷有益,以创作为乐事的人更如此。我不好向人推荐作品,因为各人的意趣差异很大。由各人去选择,即使买了读不出兴趣的书,放下不读,再换一种,总会找到爱不释手的书的。我往往就是这样选择读书的。
  • 出行英语会话想说就会说

    出行英语会话想说就会说

    本书通过真实的对话情景以及旅游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帮助大家掌握英语口语交流的基本技能,内容涉及交通、旅游观光等。本书借鉴了国内外的实用旅游用书,使读者在学习英语口语的同时,能够充分了解各个国家的国家概况、风土人情、异国礼仪等与旅游密不可分的相关信息。
  • 大乘舍黎娑担摩经

    大乘舍黎娑担摩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际的地下之王

    天际的地下之王

    奥杜因的归来,吸血鬼的阴谋,千年前的龙裔,卫极表示我就看看不说话。这是一个在天际依靠捡垃圾致富的励志故事。(无限修改与停更中)
  • 掌纹

    掌纹

    本文诠释了乡村人事的重量,这重量是那么的沉重。这份沉重是生而为农人的艰辛,是在田地上用汗水和泪水浇灌的人生。
  • 快穿人格女主速到

    快穿人格女主速到

    她,本不是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却因某些原因而来到这里,本来,七个人格很和平的相处着,却因为一段时间的伤心,而被忧郁人格所占据身体,自杀在房间中。七个人格是相通的,所以主人格和其它五个人格是知道此事的。不过它们从不互相怨恨,而在死后,一个系统绑定了它们,说只要完成任务,就可以回到你本该存在的世界里。于是,它们一边开启任务,一边人格互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