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3300000022

第22章 罗马共和国的得与失(2)

科林斯的欢庆

公元前196年,召开了地峡运动会,许多希腊城邦都派来了运动员和观众,场面极其热烈。这时候,罗马执政官站在一大群观众面前,宣布科林斯和其他希腊城邦已经摆脱了马其顿的控制,从现在开始重新获得自由。全场立刻爆出雷动一般的欢呼声。在不久之前,马其顿国王为了实现成为亚历山大的梦想,他率领军团方阵,试图征服希腊世界。马其顿的出征震惊了埃及、罗得、帕加马、雅典,以及埃托里亚同盟成员,他们无计可施,只能求助于罗马。而罗马人对希腊文化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他们对所有的希腊城邦都抱有热切的关心之情。罗马的政治家们商讨之后,都认为应该出面制止马其顿国王的侵略行为。因此,罗马将绘有金色飞鹰的军旗高高举起,强大的军团严阵以待。最后在库诺斯克法莱山,也就是俗称的“狗头山”,罗马军团打败了马其顿的军队。

罗马大获全胜,但是罗马人显得十分宽厚仁慈。四年前罗马在对抗迦太基的战争中,抢夺了很多土地,并要求迦太基支付巨额黄金作为赔偿。而这次罗马却什么都没要,反而保护了希腊诸城邦,并给予它们更多的自由和权利。这样,罗马成功地扮演了大姐姐的角色,与此同时,罗马人进驻科林斯执政,成为希腊的拥戴者和保护人。

安条克

那时,叙利亚国王安条克侵略希腊,罗马采用了同样的方法和手段对待他。罗马军团打了一场著名的战役,在温泉关战场上击败了安条克。公元前190年,战争发生的第二年,阿非利加的西庇阿率领罗马军团一路追击安条克,将他赶到小亚细亚,最后在马格尼西亚彻底摧毁了安条克的军队。安条克的野心其实是受到了汉尼拔的鼓舞,虽然那时汉尼拔已经被放逐外地,但罗马仍将他视为敌人。更糟糕的是,埃托里亚同盟曾经答应过,要帮助安条克征服其他希腊城邦,而在战争打响之后,安条克的“同盟伙伴”全都背叛了他。希腊人之间的这类纠纷极其常见,他们互相敌视,彼此拆台,而且没完没了,这种情况今后势必还会发生。

还有一件事情十分有意义,也应当予以注意。罗马击败安条克之后,虽然没有吞并侵占他的土地,但是却劫掠了很多物品,罗马军队从战场上带回了不计其数的战利品。这件事情表明,罗马将来还要进行一次次的出击,可以料想到,他们必定会这样做,再次攻击其他城邦。卡托念念不忘的就是战利品,而其他罗马人参与战争也是为了有利可图。因为他们认为,既然罗马公民为了战争缴税,他们的军队就应该在东方战役中获得好处,抢夺领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公元前168年,罗马打败了马其顿另一个野心勃勃的国王。这次罗马采取了新办法,这是为了掌控马其顿迈出的具有决定性的一步,罗马将马其顿分割成四个共和国,他们每年都得向罗马缴税上贡。透过怀柔的丝质手套,各国仍能感受到罗马坚硬的铁掌压迫。

科林斯的伤心日

公元前146年,罗马军团彻底洗劫、焚毁了科林斯五十年前的欢乐场面。与此时的残垣断壁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于科林斯而言,这是一个伤心的对比。此时,曾经宽大仁慈的保护者已经变成残忍暴虐的征服者。

征战的双方都有过失,罗马人信誓旦旦地声称,要给希腊诸城邦自由和自治权利。同时,罗马也希望希腊诸城邦尊重它的主导权,要求诸城邦最大限度地服从罗马的意愿。此外,罗马给予的自治权力往往是偏袒希腊城邦的贵族,而那些民主派得不到实际的好处,自然会联合起来与罗马对抗。显然,希腊的贵族和民主派相互对立,水火不容,而希腊诸城邦之间也是彼此仇视忌妒的。第三次布匿战争时,罗马疲于奔命,希腊城邦之间也纷乱不休,而科林斯和亚该亚同盟成员看准了时机,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入侵斯巴达。然而,他们判断失误,罗马军团击垮了它们的同盟,因此导致了致命的结局。公元前146年,科林斯在大火中被焚毁了,这对所有希腊人来说,都是一个触目惊心的警示:任何人都必须尊敬罗马的权威统治。

我们可以看到,科林斯和迦太基是在同一年(公元前146年)被罗马毁灭的。经济上的动机大概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这两个城市在商业上极其发达,成为罗马的竞争对手。

比这早一两年的时候,马其顿已经被征服,成为罗马的一个附庸行省,并在罗马总督的统治下生存。马其顿被攻占的原因,是由于它的国王野心勃勃,竟敢公然反抗罗马的权威。

米特拉达特

东方的国王们都野心勃勃,就像我们已经知道的,叙利亚的安条克和马其顿国王曾经是怎样惹怒罗马的,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挑衅了罗马的底限,将它从保护者转变成征服者。他们对此事的推动作用,不亚于那些争吵倾轧的民主派。另外,蓬土斯的米特拉达特也进一步推动了局势,尽管他可能是无意的,而且也不情愿获得这样的下场。蓬土斯是一个小王国,它位于黑海区域,靠近南岸。公元前89年,罗马和它的盟邦在意大利半岛上猛烈交战,米特拉达特趁机展开偷袭,在小亚细亚进攻罗马的一些同盟友邦。当罗马彻底解决了意大利的纠纷,就回头攻打米特拉达特,狠狠地惩罚它。雅典和米特拉达特站在同一阵营,同盟还有其他一些希腊城市,通通受到了罗马的严惩。这些城邦被迫向罗马缴纳巨额款项,同时还要纳贡,割地赔偿罗马。短短几年之内,米特拉达特王国便沦为罗马统治的一个行省。罗马在攻击米特拉达特的战争中,派出了最为杰出的两名大将,那就是苏拉和庞培。

此后不久,叙利亚也难逃被罗马征服的命运,并沦为罗马帝国最重要的行省之一。这样,小亚细亚地区的许多城邦都丧失了土地和主权,接二连三被罗马纳入统治之中,它们要么成为罗马行省,要么成为向罗马纳贡的附属国。

三、经济和社会的变迁

阶级冲突

布匿战争加剧了罗马阶级间的冲突,这是战争导致的最坏结果之一。在战争时期,元老院的权力很大,管理着外交和军事事务,令公民大会和平民保民官的权力丧失。在经济生活上,富人财富的迅速增长和贵族政治的复活几乎在同一时间发生。战争时期,狡黠的承包商人往往会趁此抓住机会,大举敛财,导致商人和农人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在农人代表罗马参加战争的同时,其中很多人却丧失了自己的农田,战争最终获得的胜利果实也被他人夺走了。

元老阶级

罗马的东征西伐,大大地提高了少数贵族家族的富裕程度。这些家族的成员获得了元老院大多数的席位或是政治、军事方面的要职。贵族们也喜欢将新获得的财富投资到农业的大规模生产中,来谋求利益的最大化。

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后,一方面,罗马在新征服的行省中获得了很多土地;另一方面,在意大利也有很多属于罗马的土地。这些土地被以三百到六百亩的标准来划分,一块一块地出租给农人,但是大部分土地却被富裕的大牧场主所占有。这些大牧场主没有取得土地的法律依据,并且也不用缴纳地租。牧场交由奴隶来看管,而主人们却在罗马过着奢侈的生活。有时候主人们也会去自己的牧场,在他们称为别墅的豪华乡间公馆里住上一个季度。这些别墅里有许多房间,房间里镶嵌着的地板,有大理石材质的柱子,还有美丽的花园、浴室、游泳池和喷水池。

希腊哲学正在被人们接纳和传播,奢侈品也逐渐为更多人所喜爱。那时的罗马居民对古罗马的那种强烈的正义感,以及对古代神灵和传统习俗的尊敬都在减弱。离婚的人数在不断增多,道德败坏的人数也居高不下。伴随着希腊文化精髓的传播,损坏罗马共和国基础的各种力量也在慢慢渗透。而这些邪恶的力量主要影响着控制政府的元老阶级。

有产者

布匿战争也大大增加了罗马有产者的力量。这些有产者并不是元老阶级的贵族地主,而是富裕的城市商人。有产者,即罗马资本家,是暴发户,也被称为骑士。他们还没有进入元老贵族阶层。这些有产者并不全是罗马本地人,有些是来自各行省的商人,还有很多是希腊或叙利亚血统的自由民(以前的奴隶)。这其中又有很多是包税人,就是指承包政府批准的各项公共工程或一定地区收税工作的人。包税人也有他们自己的支持者,大将庞培就支持着一个包税人,另外一个支持者是口若悬河的雄辩家——西塞罗。

农人

在元老和骑士们的财富和影响力不断增加的同时,意大利的农人们却在过着愈加艰难的日子。农人指的是在自己的小农场上耕种的人,他们一度是军队和国家的重要力量。农人既是粮食的供应者和战士,更是拥护民主的公民。但是农人的数量因战争期间战士的大量伤亡而大大削减,他们的农场也因战争被拆毁了。于是农人们只能零散地聚集在罗马城里,许多人饱受债务的困扰。但自由民还是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些自由民里有些是自耕农,另一些是大地主的佃农。这些农人进入罗马城最重要的意义,是让意大利拥有了更多的大块地产、大理石别墅、离地领主和非本地出生的奴隶,它已经不再是一个主要由小农场和强壮的农人即公民构成的地方了。

奴隶

那些在战争中被俘虏的人最终都成了奴隶。有好几千人被海盗所掳劫,然后在奴隶买卖中心罗德斯岛上的奴隶市场中被卖出。大多数的奴隶被带到意大利,安排在农场、橄榄园、葡萄园、牧场或工厂里劳作。有许多奴隶是希腊人,那些特别有教养的希腊人主要的工作是抄书、教小孩子们功课或者是去当罗马绅士们的顾问和门客。像大将庞培那样的百万富翁甚至可以用他的奴隶和佃农组建一支军队。正如他所说的,他只需要在地面上跺一跺脚,就可以召集来成千上万的士兵。

士兵

军队正在逐步趋向职业化。它不再是由农人临时组成。农人大部分时间都在种地,只是有时会在短暂的突发战争中充当士兵服役。当人们不得不连年地远离家乡去亚洲或法兰西打仗时,士兵才会成为农人的首要身份。为国参加战争对于士兵和他们的将军来说都是要为之奋斗一辈子的事业,他们必须从战争中努力建立功勋来获取荣誉和相应的报酬。

无产者

那些包括奴隶在内的不占有财产的阶级都被称作无产者。他们大多是依靠体力劳动或贩卖小商品来谋生。但有很多人并没有正常的工作或谋生的行业,一旦落入失业的境地,他们就只能到处奔走,为谋求生路,不管接到什么活儿,都要去做。在罗马城高大辉煌的建筑之下,隐藏着无数个贫穷的聚居区。许多贫民租住在肮脏拥挤的房屋里。房屋正对着狭窄的街道和曲折的胡同,生存环境很不乐观。这些贫民窟逐渐成为威胁罗马社会稳定的一个安全隐患。

无产者在罗马政治中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一个候选人如果十分富裕,能够拿出大笔钱财来贿赂无产者,或很聪明做出土地随便占、面包不要钱、借债不用还之类的漂亮承诺,他就可以获得一些无产者的支持和拥护。

四、煽动与独裁

罗马的无产者阶级,可以利用土地、谷物、权力来争取,而且他们很容易被金钱诱惑,被人贿赂收买。罗马的骑士阶级十分富有,但是却迫切地希望在政府里受到更多的重视。罗马的贵族阶级是元老,想尽办法要保持它的古老特权。罗马还有这样一些傲气的将军,他们在战争里经常屡建奇功,却还想要新的胜利,并且整日沉醉其中无法自拔。这样下去,想要建立一个公平安宁的政府肯定是越来越困难,而那些雄心勃勃并颇有才华的人物,则越来越容易成为煽动家和独裁者。

格拉古兄弟

那些富有雄心的政客并不都是坏人,大多数政客希望做些好事。他们虽然有时也做出一些不够明智的举动,但目标往往是好的。提比略·格拉古和他的弟弟盖约·格拉古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他们来自阿非利加,出身贵族,是西庇阿的孙子。然而他们却支持无产者,而且站出来为他们说话。

在公元前133年,因为提比略·格拉古提出了土地改革的政纲,所以他被人们评选为保民官。他的建议是:富人占用公有土地作为牧场,面积不能超过1000尤格拉(666英亩)每块土地。然后剩下的公有土地就将它划成小农场,将它们分给没有土地的公民,并且政府应为公民贷款购买农具和牲畜。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久之后,这个建议就被推翻了。因为拥有土地的富有元老们利用另一保民官的建议把这个建议否决了。提比略并没有放弃,随后进行了反击。他敦促平民大会把那个保民官罢免了,而且他的那些有关土改的法案也获得通过。但是后来,一个元老及其同伙带领他们的武装奴隶对他进行袭击,并将他杀害。原因是他无视元老院和宪法,并且他想要争取连任,参加了保民官的重选。所以,元老们将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导致他因此丧命。

十年之后,盖约·格拉古被人们评选为保民官。他是提比略的弟弟。他怂恿平民大会重新制定推行他哥哥的土地法。接着他提出的很多有利于无产者的措施也得到通过。他建议修整道路,因此运输道路得到了改造,从外面运送农产品进入罗马更方便了。同时,他建议无地的罗马人去建立新的殖民地,并将他们遣送到迦太基、卡普亚、塔兰托等地。他还采取了一项新措施,以市价一半的价格向罗马贫民出售谷物,显然,这是一项十分激进的措施。

同类推荐
  • 日本皇室:百代家国

    日本皇室:百代家国

    《日本皇室·百代家国》选择欧洲和亚洲具有典型性的几个皇室家族作为主要故事,以历史文献资料为素材,并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系统挖掘、整理,以家族历史为主要剧情,以皇族重要人物为主角,由历史学家担当编剧和导演,来表演几出皇族历史剧。
  • 中华上下五千年(卷一、卷二)

    中华上下五千年(卷一、卷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封建文明极度繁荣的明清时代,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与成就,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挫折,数不清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在历史的征途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本书力求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将严肃的史实改编为数百个生动的小故事,通过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来展现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程。
  • 冷历史

    冷历史

    《冷历史》绝对是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合最好的一本书!书中讲述了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但又知之不详的历史常识,它们隐藏在生活中,每每提及又被人追问时,不免出现答不出的尴尬。例如,“五脊六兽”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何用它来形容身体难受;为什么说祖坟冒青烟,而不是紫烟,白烟;谁才是历史上的第一个冠军?当“尚方宝剑”遇到“免死金牌”究竟谁胜谁败?古代的情人节究竟是哪天;张飞是莽夫还是儒将……
  •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爱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他说:"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1906年接触了《三国演义》,1912年在湖南一师期间,接触了《三国志》。从有记载文字佐证,他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他一生的读书生活。
  • 三国凨

    三国凨

    蜜月途中遭遇不测的商人唐凨,竟穿越到汉末无人海岛,且看他如何从一介村夫成长为三国英雄的故事。三国的乱世中,无数英雄辈出,在争锋中跌但起伏、惊险激烈,精彩纷呈。单挑、奇袭、火烧、水战,兵种对决、军团大战,勇武与智谋的巅峰对决!凨临汉末,黄巾起义,东武凨云,诸侯会盟,群雄逐鹿,七雄争霸及至四国演义,最终结局如何,尽在三国凨!
热门推荐
  • 孽爱也缠绵

    孽爱也缠绵

    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却成了杀父仇人!!云若初从没想过,她跟梁奕宸会以这样惨烈的方式收场,别无选择地让所有的情爱怨恨——灰飞烟灭!*三年后,云若初送父母的骨灰盒回归故里,惊愕地发现梁奕宸不仅活着,日子过得流光溢彩——茂阳集团的继承人……重逢的刹那,她正巧被人轻薄辱骂。“小姐,需要我报警吗?”梁奕宸看着她,仿若未识。狼狈不堪的她不敢置信地盯着那道高高在上的身形,“不用…”*当梁奕宸对着她说出“我愿意”三个字时,他看着那个纤瘦飘摇的身影儿站在角落里,想到她对自己报仇时,浑身散发的冷漠和恨到极致的决然,她会痛吗?*“为什么要出现在我面前?为什么不离我远点?”梁奕宸嘶哑的声音带着几分难以压制的痛苦,几乎是咬牙切齿在她耳边狂乱的质问,那双在黑暗中绽放着寒光的冷眸牢牢锁着她的眼,让她无处可逃。云若初挣扎不开,奋力扭着身体,“梁奕宸,你放开我!”握在她双手上的力度越来越紧,一时间让她有种错觉,他再多一些力道,几乎能将她捏碎。*
  • 都市神级红包群

    都市神级红包群

    (新书《我的儿子你惹不起》发布,望诸位书友朋友们移步支持。收藏并投一些推荐票。谢谢)【2018畅销新书】手机微信上通天庭,下至地府,朋友圈内聚集着各路鬼神,收到的红包不是财神的元宝,就是老君的丹药,王母的蟠桃管饱,大圣的火眼金睛任挑。微信在手,天下我有!楚辰从此咸鱼翻身,平淡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者交流群:699427785)
  • 等你,是我最虔诚的信仰

    等你,是我最虔诚的信仰

    想要成功谈一场恋爱,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只要其中一项错位,那么世人便会称这场恋爱为情深缘浅,有缘无份。最终只能带着遗憾和后悔,无疾而终。但袁浅却不这样认为,准确说她不想这样认为。年龄差,家庭差,时间差,一场跨越了整个青春期的暗恋,袁浅在看不见未来的基础上坚持了十年之久,只因为年少时的一纸约定。她不知道她还能坚持多久,也不知道这场恋爱是否会被时光腐烂,但当那位穿着光鲜亮丽,满面笑容的男人迎面走来时,袁浅清楚地听到,她长期紧锁的心房,再一次被打开了……秦深,这次,我一定再也不会放你离开了!
  • 超日明三昧经

    超日明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家在海的那一边

    家在海的那一边

    人生初次的离家,是从此无可回头的漫长岁月。行走在世界各地的街道,从布拉格到土耳其,从巴黎到意大利。每一处风景之后都有着不太人的精彩。蒋晓云写过无比精彩的民国爱恨离愁。写起思乡之情,旅行趣事,吃穿用度,爱恨离别,姻缘交际的琐碎,也有一份练达世故,把人生都打碎咀嚼透了的淡然豁达。聪慧女人必读的女作家,全新出发!
  • 影视美术设计

    影视美术设计

    《影视美术设计》集作者数十年教学与实践之经验,几易其稿,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关于影视美术设的指导性专著,在对影视美术创作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作出具体规范和深刻阐释的同时,作者也针对影视美术设计中的空间环境构成、总体造型、场景设计等问题作了全面分析和论证,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美结合的著作。
  • 智谋通鉴(历代经典文丛)

    智谋通鉴(历代经典文丛)

    《智谋通鉴》荟萃了中国古代风云人物的各种纵横韬略,并结合了人物和历史背景对谋略、策略及典范性历史事件做具体剖析。《智谋通鉴》反映了人类在不同情况下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并在此认识的基础上作出各种机智巧妙的应对策略。智谋是人们在求生存和发展中积淀的智慧,是历史进步的产物,为后世传说和应用。
  • 每天都会用到的生活经济学

    每天都会用到的生活经济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经济学以一副通俗亲切的面孔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更多的人开始用经济学理论指导自己的经济生活,本书从出行经济学到职场经济学,从人脉经济学到投资经济学,从婚姻到房价,从新闻到国家政策……现代人行走于社会中可能涉及的经济生活皆被囊括其中,以简明的道理、易懂的语言细细阐释。
  • 别说你懂心理学

    别说你懂心理学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心理决定着一个人的想法,也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同样的事物,对不同的人来说,他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的心理活动不一样。
  • 夜半听风

    夜半听风

    悬疑版简介:一个又一个接踵而至的案件,一封又一封挑衅警方的书信,看似毫不相关却又紧密相连,他们???究竟为何而来?当黎明的曙光再一次闪耀,当停息的心脏再一次跳动,死神的镰刀在人性中颤动,被束缚的野兽挣脱了牢笼,黑暗终于笼罩了整个城市???言情版简介:他对于罪犯来说是克星,可对于她来说:他是个在她的调戏下会面红耳赤还死死硬撑着要反击的大男孩。他和她的相遇只是偶然;而那个他对于她来说,就像晴空中的云朵,相依多年,是多年来最好的朋友和伙伴,夏日的微风寒冷刺骨,阴冷的雨天埋葬了谁的心动,我们看不透,我们猜不出???这个懵懂却格外坚强的女孩在面临选择时,他亦或是他,谁胜谁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