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他们的名字,却未必知道他们的故事。你觉得他们的成就一定是天赋使然,却不会相信他们其实只是一群努力的笨蛋。一切是意外,又毫不意外。
一只落选牙医画的蓝精灵
不要再感叹命运的捉弄了,这里压根儿没有命运什么事儿。
曾经有这样一个少年,没生在大富之家,还赶上父亲早逝,跟母亲一起艰辛度日。刚够上打工年纪,就出来混社会,他第一份工作是在电影院里当放映员。
对于电影发烧友来说,这份工作听起来很美,每天都能看片,几百部盯下来,一开口唾沫星子都带着胶片的味道,可对于只把放映当作一份工作的少年而言,就没那么振奋了。试想你是个放电影的,又不是买票进来当大爷看电影的,放什么片子你说了算吗?好片子多看几遍也就罢了,要是碰上一个烂片,老板甩你一句:“先放个30遍!”你敢说“雅蠛蝶”吗?
于是,这个少年除了能享受一下自己爱看的中世纪题材和科幻题材电影之外,其他时间只能郁闷地躲在放映室里抽烟。
放映室里抽烟?要说这小子也是个不靠谱的家伙,整个电影院都不让吸烟的,好不好!于是,为了抽烟,又为了不让经理发现,少年练就了一绝活。当走廊里响起隐隐的脚步声时,不仅鼻子能当空气净化器猛吸,点着的烟还能被他直接吞进嘴里藏起来……幸亏经理瞥一眼就走,真要是留下来检查工作,双方肯定都会七窍生烟。幸好少年那时候只抽卷烟,还没抽烟斗,不然就得时不时地抠嗓子眼儿了……那时,少年觉得自己是个特别机智的少年。那时,少年觉得日子漫长又无聊,未来遥远得像个不靠谱的传说。后来,少年长成了青年,决定不再忍受这薪水低又憋屈的工作,下定决心要跳槽。
青年开始翻报纸找招聘广告,最终两份看似合适的活儿进入了青年的视野,一份是牙医助理,另一份是去动画工作室做插画师。
青年曾经也喜欢随手涂鸦,但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牙医助理的工作……为什么?这还用问,当然是给牙医干活工资高啊!
一个不靠谱的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会稳定地保持不靠谱。在面试的时候,青年居然迟到了!还迟到了很久!青年直接被牙医轰了出来。青年也不好意思感叹命运的捉弄,他自己也清楚这里压根儿没有命运什么事儿,只是睡过头了。因此,画室里多了名一脸倒霉相的新晋插画师助理。
值得安慰的是,当时在青年身边工作的,都是欧洲非常顶尖的动画大师,名字我就不举例了(反正说了你们也不认识)。这样的环境对于事业上升期的青年来说,无疑是非常幸运的,对青年来说更幸运的是,这家动画工作室不久之后就倒闭了……青年想,至少这意味着不用下半辈子都给大师们打下手了。那么,他只剩下一条路了,自己提笔画些什么好了。只是,他不知道自己可以提笔画些什么。
如果你穿越回去告诉青年,我们这个时代有个叫尾田荣一郎的日本人,靠着一部叫《海贼王》的漫画横扫亚洲,连欧美都有不少狂热粉丝,不然你也画画海盗吧—不用谢我,我叫红领巾。
只是,青年已经画了不少海盗题材的漫画了,没人看,没人当回事儿,没人看还干什么呀……最终,青年只能摔笔怒吼:爱谁谁!老子不伺候了,就画自己想画的,你们不看,我自己玩儿!
青年开始回忆起少年时期在电影院里看过的老电影,那些他喜爱的中世纪故事。于是,他提笔开始描绘一个叫Johan 的青年,是国王的仆从,带着自己的小伙伴完成各种稀奇古怪的任务,他画的是一个打怪攒经验升级的故事。
结果,这部漫画大受欢迎。他出名了。
回看青年人生前半段,可以起个名字叫《我的生活就是个笑话》。
青年继续写着勇者斗恶龙般的中世纪英雄故事,直到这部漫画的第九本里,出现了一群帮助男一号造魔法笛子的小矮人,它们大约三个苹果那么高,蓝色的皮肤,白色的弗里吉亚无边扁帽,有一个风靡全球半个多世纪的名字—Smurf 蓝精灵。
这个名叫皮埃尔·库利的比利时青年,笔名贝约。蓝精灵之父。
每一个作者在创作角色时,多少都会融入自己的性格和影子。在蓝精灵村里,谁是贝约自己的化身呢?青年给出的答案是:全部!
青年把自己笨拙的那部分给了笨笨,忍不住抱怨的那部分放在了厌厌身上,睿智成熟的那部分赋予了蓝爸爸。在所有这些角色中,青年最喜欢的角色竟然是喜欢恶作剧的乐乐—贝约先生说,这个角色最像他自己。
在乐乐的身上,你依稀可以找到曾经那个躲在放映室里偷偷抽烟的少年,这是贝约自己身上最最童真的一部分,在长大成人,经历挫折、失望和迷茫后,依然没有消失。或许如果没有这开朗乐天的性格,就不会有这群可爱的蓝精灵们。而在这一路辛苦走来的人生路上,每一段的经历都沉淀在作品里的人物之中,我猜测,格格巫的原型可能就是监视过少年贝约的剧院经理?他紧盯着蓝精灵们没心没肺的幸福生活,冷不丁来那么一下子,给生活添点儿小麻烦,这不正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里都会遇到的吗?
人生,就是一场意外接着另一场意外,这些意外或悲或喜,或者改变了你的生活轨迹,在当时让你不知所措甚至备受煎熬。但不经历那许多挫折与快乐,不做一些在当时自己都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用处的事情,故事的美好结局,可能就永远也不会在前面与你相遇了。
这群傻了吧唧的蓝宝宝
1981年动画版《蓝精灵》以一种非常奇葩的形式登陆北美的电视动画荧屏。当年美国正逢里根总统执政,在他的任上对动画片有比较严格的一条规定:如果是先有玩偶形象,再变成动画片,不让播!
哪怕你《蓝精灵》在欧罗巴拥有全民吉祥物的地位,代言过法国雷诺汽车,英国BP 石油公司这样的大机构—美国政府认为,那都是为了卖玩具才做了动画,太商业!不准播!
呵呵。这条莫名其妙的规定,坑的可不只是欧洲血统的《蓝精灵》,就连《变形金刚》这样的北美本地动画也一起躺着中枪了。而《蓝精灵》最终冲破枷锁,成为第一个开了先河的例外,凭借的居然是—卖萌。
据说是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总裁弗雷德·西尔威曼的女儿因为想看蓝精灵的动画,但是没地方播,不爽得满地打滚。宠爱女儿的总裁先生被逼得快抓狂了,于是一咬牙,硬着头皮开播了。
结果,这群傻了吧唧的蓝宝宝,只要在周六的早间档出现,永远是收视的No.1。更厉害的是它还在1982年和1983年得过两届日间艾美奖,而动画的周边产品更是只能用三个字来形容:卖疯了!
那个年代的美国小孩儿,蓝精灵的玩偶基本达到了人手一个的地步。此后在1986年,《蓝精灵》引进中国的时候,也成了一代人童年的美好记忆。可见,打仗是擒贼先擒王,做思想工作,就得搞定岳父和丈母娘啊!
东西要是真火,不光要有脑残粉说好,还得有人专门盯着“黑”你才行。这条准则在今天互联网时代可以说是颠扑不破的铁律。《蓝精灵》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已经做到了拥有自己的anti(反对)粉,并且还被黑得各种高大上。
小蓝人们曾一度在欧洲和美国受到文化审查,被认为是拥有很多隐喻与暗示的作品。有人总结说它有歧视女性和歧视犹太人的嫌疑,因为在蓝精灵的村子里只有一个女性的形象,就是蓝妹妹。
女权主义者们举着牌子抗议:101个蓝精灵居然只有一个女性(水浒传108将里面至少还有三个女的呢),什么意思!歧视女性是吧!
旁边犹太人又不干了,大反派格格巫凭什么是鹰钩鼻子啊!是个很典型的犹太人的形象嘛!这分明是歧视犹太人!
更厉害的是1991年之前,地球上的人类世界还处于一个叫冷战的阶段,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互相谩骂,擦枪磨菜刀随时准备要消灭对方。一切流行文化必须严格审查,以防对立阵营的无耻渗透。
《蓝精灵》正好在这个时候火了起来,有专家学者就开始分析,说《蓝精灵》是一部社会主义的洗脑片,通过蚕食孩子心灵的方式,推广社会主义的理念,理由是,蓝精灵村子里面一共有101个蓝精灵,而在村子里是没有阶级之分的,所有人互相称呼对方XX Smurf(也就是使用蓝精灵这个词作为后缀,比如蓝爸爸就叫Papa Smurf,笨笨叫Clumsy Smurf),专家们说smurf 这个词就代指了社会主义国家里“同志”的意思;另外蓝精灵村里没有货币,也没有什么贵族、平民之分,消除了阶级,大家各司其职,感觉就像是一个社会主义的集体农庄,而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不就是消灭阶级实现共同富裕吗?格格巫象征邪恶的资本主义社会,他施展的魔法就好像大规模的机器生产一样神奇……更离谱的是还有人分析smurf 这个词的拼法,据说拆开是Soviet Men Under the Red Father,意为在“红色领袖领导之下的苏联人民”,因为蓝精灵全是白帽白裤的,只有蓝爸爸一个是红帽红裤的,他是红色领袖、伟大导师。
呵呵。
一家将军打理的甜品店
想干的事和擅长干的事,在我们的生活里,常常不是一回事。
香港有家卖巧克力和蛋糕的店,第一眼吸引我的是这家店的名字“龙岛”—被我看成了“龙鸟”……心想,莫非是龙猫的姊妹品牌,卖玩具手伴或出售新型宠物,走进一看,是家甜品店嘛。抬头再仔细一看,英文名更把我吓了一跳,居然叫Lucullus —卢库鲁斯!
卢库鲁斯是古罗马一位将军的名字。用一个古代将领的名字来命名甜品店?因为实在是太合适了!
单从军事才能来看,卢库鲁斯是一员悍将。年轻时跟随苏拉,二十出头就有能力独立组建海军,并且在舆论对苏拉不利的情况下,忠心耿耿地鞍前马后,在米特拉达梯战争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保证了苏拉派的胜利。
此后,就在小亚细亚维持罗马的势力范围,在苏拉去世之后,他领兵平定第二次米特拉达梯之乱。卢库鲁斯常以非常少的兵力对抗十倍于自己的敌军,并取得胜利,最牛的是一仗消灭了本都王十万人,自己这边只死了不到十个士兵,这种战绩随便放到哪个时代,都是不可思议的彪炳军功。卢库鲁斯还趁着兴头一路追杀到里海之滨,在此之前,欧亚两个大陆之间的对决中,欧洲将领唯一打到过这么远的只有一个人—亚历山大大帝,所以卢库鲁斯是自亚历山大之后深入亚洲的第二个人,堪称常胜将军。
可惜天才们总是扎堆出现,攀比着亮瞎你的眼,此后就会经历很长一段平庸的时期。
卢库鲁斯生在罗马将星云集、天才辈出的年代,在太阳般耀眼的传奇面前,星光总是无可奈何、黯淡一旁,所以人们知道马略、苏拉、庞培、恺撒,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与这些人相比,卢库鲁斯悲哀地躺在了历史深处,不用力刨,连看都看不到。
在军事上卢库鲁斯完全不是前头那些人的对手,但有趣的是,历史用另一种跑偏了的方式给了他一个让后世铭记的荣誉—罗马食神!比打仗,强人多得排不上号;比吃饭,还真是无人能出卢库鲁斯其右。
对卢库鲁斯来说,吃东西绝不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那是艺术。首先,为了吃得健康又新鲜,鸡鸭鱼肉都在自己农场里饲养,水果蔬菜也是仆人种植的,要吃的时候现摘,绝对绿色纯天然。其次,他的豪宅里有不同的就餐区域,各自按照档次取名,不同级别的招待一定严格区分,餐厅布置得富丽堂皇不说,就餐的时候怎么摆盘,听什么音乐(都是现场演奏的),谈论什么样的话题,都要搭配得尽善尽美。
公元前的罗马,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全世界人民还经常为能吃上一口窝窝头大打出手的时候,卢库鲁斯却已经在吃的品位上把千年之后的我们这些现代人给打败了。
有一次,卢库鲁斯自己一个人在家吃饭,佣人看今天主人没有请朋友,就简单弄了点儿,粗茶淡饭端上来后,被卢库鲁斯劈头盖脸一顿骂。吃饭的事情在卢库鲁斯的字典里没有“将就”这个注解,他训斥佣人:“谁说我一个人吃饭就能简单随便?!今天是卢库鲁斯到卢库鲁斯家来赴宴!把美食弄好,重新开饭!”
还有一次,西塞罗和庞培两人无聊,吹牛的时候说到这位以好吃闻名的罗马大将,他们就想见识一下卢库鲁斯就餐到底是个什么排场。于是,两个人去街上堵卢库鲁斯,还假装偶遇,说要去他家吃饭。
卢库鲁斯没办法,说今天啥都没准备,不如改天约个时间好提前安排一下。那两个人不干,就今天!就今天!卢库鲁斯对这两位不速之客也没办法,交代仆人,晚上在阿波罗厅用餐,仆人飞跑着回去准备晚饭了。西塞罗和庞培都是罗马的名门望族,见多识广,豪宴排场也经历多了,可那天晚上在卢库鲁斯家吃了一顿晚饭,灵魂简直被洗礼了,被震惊傻了—阿波罗厅是卢库鲁斯家餐厅里最高档的,吃一顿饭等于那时候农民十年的收入。
西方电影里经常会有浪漫的求婚场面,男主角在明亮整洁的高级餐厅一个响指,来仨拉小提琴的乐手,还捧出玫瑰花,男主角灿烂地一笑,露出跟餐盘一样洁白的门牙,掀开银罩,里头是一枚八心八箭的大钻戒。女主角要是不想答应这么浮夸的求婚,只要懂点历史就可以嘲笑男主角:“呵呵,都是人家卢库鲁斯老师玩剩下的好吗?一点儿创意都没有,让人家怎么答应你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