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8100000004

第4章 深心未忍轻分付(4)

古代女子的裙,是辗转一生的羁绊,亦是见证生命中最重要场景的事物。无论是及笄、婚嫁、外出赴宴、聚会游玩,抑或只是与女伴相约小聚,裙,都是正式礼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展现庄重与美丽,婀娜与风情。

最初时,裙称为裳,《释名·释衣服》中说:“……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又说:“裙,群也,联接群幅也。”

由此可见,从单幅至双幅,再至多幅长裙,裙的历史,是一段自简而繁的华美篇章,而那著春衫、系罗裙的闺中女儿,那横拖湘水的盈盈浅碧,那烈如火焰的重重红锦,此刻,都化作了画中的身影与诗里的感叹,流转于光阴的两岸。

十五珊

其实,这一小节的标题,应作十五删。

十五删,是平水韵中上平声的最后一韵,清越悠远、回味绵长,隐着几分略略的孤寒,让人忍不住想起这世间一切繁华落尽的事物。

古时闺中女儿的裙裳,或许,便是这样的一种事物吧。它有着最繁复华丽的细节,以及最丰美秀丽的样式,却终究敌不过岁月前行的脚步,渐渐地,成了我们只得于典籍中,方能回味的美好片断。

古代女子的裙,看似简单,细节却极繁复,共由若干重要的部件组成,共计十五件,分别是:裙腰、裙身、裙幅、裙拖、裙襕、裙缘、裙条、裙衩、裙缝、裙门、裙花、裙褶、裙铃、带纽、飘带。

而这一小节的标题,便是由这十五个部件而来。

拢鬓新收玉步摇,背灯初解绣裙腰,枕寒衾冷异香焦。

深院不关春寂寂,落花和雨夜迢迢,恨情残醉却无聊。

裙腰,是整条裙子最能显现女子婀娜身姿的部分,想来,那纤腰一握,似可随风轻舞的模样,不知曾令多少诗人沉醉于其间。

古时女子的裙腰,多以素色为主。即便要添装饰,也只是简单的以丝线织绣些纹样,却从不让它显得过分华丽。这是因为,裙最美丽的部分在裙身、裙拖或裙条上,腰带也是裙的主要饰物,因此,若裙腰过于华美,反而会让整体的着装效果显得凌乱。

裙腰之畔的装饰颇多,带纽、飘带等,都可系于裙腰的位置,或结束之后垂下长长的丝带,飘逸于身侧或身后;或是于前方束带打结,既可起到束腰的作用,又含几分俏丽的味道,将女子身形的秀美展示于世人眼前。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一个“斜”字,便已道尽女子裙腰的纤弱风流之态,令人回味无穷。

裙腰之下,即是裙身,也是裙裳最重要的部分,可裁为六幅、八幅、十二幅等。裙幅越多,则裙摆越大,也越显得繁缛端丽。而裙幅最大最多的时代,当属唐朝无疑。贵族女子们的裙福多且繁复,色彩亦极丰美。我们时常于画中所见的盛唐仕女们,长裙轻摆,款款而行,那一番华丽端美的景象,真真是美不胜收。

裙条及地、裙拖蜿蜒,裙条及裙拖这两个部件,都是裙裳接及地面的部分,位于裙身之下。穿着时,若水色天光,令闺中女子生出别样的摇曳之美。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风格只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

长裙曳地,似水波流转,别有一种轻缓温雅的美感,令人观之忘情。而裙拖与裙条还颇具端丽雍容之姿,并非一味地奢华。唐代时,这种长长的裙拖时常为贵妇所喜,因为此种形制的裙最显华贵优雅,与彼时大气端丽的审美情趣正相吻合。可惜的是,因裙条及裙拖极费布料,虽美,却与衣之大道相悖,因此被君王明令禁止,以遏此奢华之风。所以到了明清之时,已极少见这种华丽万方的裙了,不能不说这是一个遗憾。

至于裙缘与裙襕,则皆有花边之意,裙缘是指下摆的边,而裙襕则是指裙身上的花边,两者虽所处位置不同,却同为裙上的饰边。其中,裙缘多为锦绣所制,而裙襕则以金线织绣,两者皆可使裙更添华丽,亦令裙的色彩更为繁复美妙。

此外,裙花指的是裙上的各种图案,亦是裙上不可缺的部分。或是朵云团花、或是彩蝶龙凤,又或者便将四时花卉皆饰于裙上,越显得花繁花似锦,女儿家的韶华似也因此丰盛了起来。

还有裙门,它的另一个名字叫“马面”,是指裙身平滑、于两边打褶的形制。常于小说中出现的“马面裙”,便是以四片裙门两两重合,侧面打褶,中间裙门重合成光面而裁制的,裙摆宽大从容,行动时闲适超然、端方静雅,颇有几分大家闺秀的风仪。

裙铃,顾名思义,便是裙上缀着的铃铛。人未曾现,而清脆的铃声已先响起,俏丽灵动之美先跃于耳际,再现于眼前,颇具先声夺人的效果。裙铃之饰,依旧是盛行于馥丽的大唐,据传武则天的裙上便有铃铛。一代女皇,称霸天下,却也有如此细巧的女儿心思。而细细想来,若非如此,我们的则天女皇或者便也写不出那首著名的《杂曲歌辞·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不知这诗中的“君”,指的又是谁?唯愿这令女皇也动了情思的男子,真可如诗中所言,终究回到她的身边,与她一同开箱验裙,以慰这一番相思之意。

月华寒

光阴是一卷长长的锦绣,铺展出韶华千种。那粉白黛绿的年华,便于这锦绣中婉转流连,渐渐褪去华色,只余素白的一袭裙裳。

没有什么能够永久,亦无法唤了岁月回头。月华如水的夜,当茉莉的香气洇满庭院,那拾级而上的女子,也只能惘然地于月下转过身去,折一朵白花,插于鬓边。

金钗插髻映乌云,脂粉香飘隔岸闻。疑是馆娃新打扮,杏红衫子月华裙。

月华裙,是如此曼妙清素的名字,仿佛茉莉开在月下,又似梨花胜雪、缟袂如霜,将一痕月影作裙上华色。

而其实,真正的月华裙却并非单只一种白色,而是五色蕴藉,流媚婉约的。而其所选用的颜色则通常都较淡雅,从形制上来说,裙幅亦较多。浅淡的色泽隐于裙幅边,行动之时,如五色月华层叠晕染。

明代崇祯时的月华裙,多为素白的绢纱所制,所绣纹样亦只在裙子边缘一两寸的地方,通常为六幅,却恰是裙拖六幅湘江水的淡雅清丽。其后,光阴流转,月华裙亦变成了八幅,腰间也多了十数道细褶,行动时,若水波轻盈荡漾,明秀多姿。再后来,爱美的女儿家们便用浅色的颜料画于裙上,裙幅亦增加至十幅,腰间的褶痕间点染素雅的颜色,风动时,便如月边晕华,五色绚烂,美妙动人。

月华依旧,人物却早换了容颜。那曾经著一袭素白湘裙的女子,在见到多年后晕染华色的裙裳时,是否亦会感叹光阴易逝,岁月如波?

而其实,无论裙色究竟是素白抑或五色,月华的雅洁秀致,却是始终深入人心的,也难怪闺中女儿会将月华裙穿上身了。虽然此种裙裳于礼教上看来,似有些不够端庄。然而,它的美丽即是毋庸置疑的。

凉亭背倚斜阳树。过几阵、菰蒲雨。自棹轻舟穿柳去。绿裙红袂,与花相似,撑入花深处。

碧色的裙裳,淡雅素洁,似一枝青莲开于水上,有一种珍重自洁的气韵。因此,绿裙向为古代女子所爱,不仅因其色泽通透易染,山野女子与豪门闺秀皆可穿着,亦因了这翠绿的颜色,宛若春水漫漫,令人想起修竹、青荷、香草等等美好的事物,清丽典雅,别具端淑婉约的风姿。

白玉搔头坠髻松。怯冷翠裙重。当时离佩解丁东。澹云低、暮江空。

翠裙、春草裙、碧裙,都属翠色裙裳之列。翠色是一种清冷的颜色,似秋水长天,含着几分凄清与幽怨,因而便有不少诗人以此种裙色,表现女子的淡淡清愁。清婉幽柔的词韵中,仿佛那一袭绿裙便在眼前翻飞转折,宛若荷叶田田。

古时女子,裙色极多,青翠素白固然秀丽,而鲜烈明艳的颜色,也向为女子们所喜爱。尤其是未出阁的闺中女儿,因着自古以来的习俗,衣着始终不可过于素净,还是要着些颜色鲜艳的裙儿才好。因而,红色的裙子,也是闺中女儿最常见的裙裳,而石榴裙,便是红裙中的翘楚了。

轻屉来时不破尘。石榴花映石榴裙。有情应得撞腮春。

夜短更难留远梦,日高何计学行云。树深莺过静无人。

石榴裙的颜色仿如石榴花,极是鲜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被用来形容所有的红色裙。后又有茜裙一说,是指以茜草染就的红裙,颜色亦是鲜烈。

想来,石榴花开、茜草茂盛时,应是春夏两季,正是一年最好的时光。那方当韶龄的女子,也正逢了年华最好的时日,著一身红裙,更衬得肌肤似雪、明眸如水,容颜亦因此而变得更加美丽。而这样极鲜的红色,怕是也只有青春少女才能衬得住的吧。

霁色鲜宫殿,秋声脆管弦。圣明千岁乐,岁岁似今年。

红裙明月夜,碧殿早秋时。好向昭阳宿,天凉玉漏迟。

茜裙如朱砂轻染,翠裙似绿草横生,更有晕出月华光影的五色月华裙,将闺中女儿的锦瑟华年,点染成华丽的锦缎。而这颜色丰美的裙裳,便伴随着闺中女儿们,自绣楼深院,走向另一个温暖宁静的家,伴她们从穿石榴红裙的少女,长成青裙素袂的妇人,一路相携,成为她们记忆中最华丽的背景,记下她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春莺啭

朝回花底晓星明。瑞烟凝。暖风轻。修禊湔裙,时节又闻莺。绰约岸桃堤柳近,波万顷,碧琉璃,镜样平。

曲水回环,脉脉清波如平滑的镜面,水边的女子略弯了腰身,将裙裳轻轻浸于水中,水波荡荡,染湿了彩裙的翠羽金线,亦将那一颗等待的心,染成了一方湿重的纱罗。

湔裙,是古代女子著裙的一种习俗,指农历正月元日至月晦,女子若于水边洗衣,便可趋吉避祸,平安度过厄难。《北史·窦泰传》还记载了一个关于湔裙的传说,说的是窦泰之母怀孕,孕期满了,孩子却一直没有出生,她深为恐惶,便去请教巫,巫便对她说:“去河边洗一洗裙裳,生孩子就会更容易。”

自这传说中我们便可得知,湔裙在最初,是求福避厄的一种习俗,人们通洗濯裙裳来祈求福报,为来年免除灾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至唐宋之时,湔裙的习俗虽然还在,却与三月初三的上巳融在了一处,成了每年最盛大的水边盛事。

婉娩新上头,湔裙出乐游。带前结香草,鬟边插石榴。

刚刚及笄的美丽少女,衣带结香草、发缀石榴花,一团欢喜地前去水边湔裙。而其实,说是去游乐嬉戏更为妥当些。唐宋时的湔裙节俗,已经成了人们游乐嬉玩的节日。而即便彼时民风开放,女子出门,总还是有些不便的。湔裙节俗,却让出游玩乐有了最好的理由,想必女儿家的心里,也是跃然开心的吧,而当闺中女子款提锦裙,围聚水边,轻濯罗裳时,她们如水的明眸,时时的,会掠向一旁的男子身上。只因在她们的心中眼里,俱是那著青衫的高大男子的身影,只盼着,能寻一个知情识意的情郎,好一起享受这花朝初渡的美妙春日。

几许伤春春复暮,杨柳清阴,偏碍游丝度。天际小山桃叶步,白苹花满湔裙处。

竟日微吟长短句,帘影灯昏,心寄胡琴语。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当清波流过,那开满了白苹花的水岸边,有裙裳在水中悠悠飘荡。落英缤纷了水色,花瓣和着华丽的裙裳,在水中描画出最美的画卷。那一刻,那于水边湔裙的女子,心里是欢喜的吧。春光如此美妙,周身是衣香鬓影、车水马龙,两岸草木丰秀,花树盛放,一切都是如此令人流连。而在岸边,早有人备了酒肴,只待这湔裙一好,便可与女伴或友人一同,于水边恣意游玩,更可与早就芳心暗许的情郎,借着这美丽的风俗,诉一诉别后的衷肠。

说起来,生于唐宋之时的女子,其实还是幸运的,至少,还有这三月上巳与湔裙节俗,让她们有了出门游玩的机会,也有了结识意中人的机会。

湔裙的习俗在唐宋时达到顶峰,几成男女邀约聚会的节日。而后,便走向了衰落。到了礼教最为严苛的清代,水边的盛会早已无迹可寻,便连湔裙的习俗也跟着淡去了,只能偶见于辞章之间。

横塘答斜日照扉,松钗柳带依依。犹记石桥下,绿阴小舫催归。花飞,花飞,独自水上湔衣。

词中这孤单的少女,独自一人,于水边浸湿了裙裳。落红满天,粉色的花瓣打着旋,轻盈地落于水上。而她,只得一个人,完成这曾经喧闹华丽的旧俗。在她的身边,没有花草熏香的流韵,亦无裙裳飞舞的佳人,唯有碧水浩浩东流,让人忍不住感叹,这美妙的春日盛景,而今再不复可见。而曾经的诗酒芬芳,亦只能于梦中得觅了。

约楚腰:一围玉带,爱伤喜悲

花厅之外,寂寂地,开了一树紫丁香。

暮春的阳光和煦而温暖,空气里,一缕一缕淡白的花香。丁香开满枝桠,沉沉地坠着,将阳光也裹挟于其间,似天边那抹最后的晚霞。而那香气,却是带着几分杀伐气的,便如那紫郁郁的颜色,再好的阳光照上去,也带着几分果决与清寒。

花厅里的女子,悄然伫立于案边,风拂起她长长的裙角,那盈盈不堪一握的细腰,便似要被这风吹折了一般。阳光借着风色散落四周,环腰的那一围玉带,垂下双双花结,携着暮春的阳光,在风里飘飞舞动。那一刻,那女子竟是美得叫人挪不开眼去。

腰带在古时女子的服饰中,应是最具画龙点睛效果的一种了。楚腰纤细、绿带双垂,那著春衫、系轻裙的闺中女儿,腰侧飘带纷飞,宛若仙子凌风,自有一番飘洒自由的意趣,不必入画,便已有了诗中境界。

古时女子腰带的种类、款式、花色、质料等等,均极繁复。既重实用、亦具极强的装饰性,有时,这腰带还是男女之间表达爱恋的一种形式,记录下了他们的爱与伤、喜与悲。

同类推荐
  • 孟盛评论集

    孟盛评论集

    本书收录的是90后新锐作家、评论家孟盛的评论作品。他以独特、敏锐的笔触谈论中外作家、40后乃至90后作家的作品。他的评论字字珠玑,在字里行间体现出对过去的回忆,对时事的关注,以及对人生的反思。此书文笔并非十分华丽,但思想和内容却足够深刻。孟盛用他的文字书写了青春的蓬勃朝气,用实践展现了“文艺青年”的风华正茂。
  • 恺汐细语 星语心愿

    恺汐细语 星语心愿

    本书精选作者的优秀散文收录书中,分“人生五味”、“亲情友情”、“南北行踪”、“黑土风情”、“名人剪影”、“媒体连接”六辑,生正逢时,书中洋溢着作者的自信与乐观,更展露出作者对生活与时代的感激之情。
  • 风沙漫笔

    风沙漫笔

    徐刚作品集,内容包括:黄土高原、大地史书、黄河兰州、夕照敦煌、西行路上左公柳、古浪褶皱、八步沙之梦、再访民勤、明月有约、消失的古城、新疆古道、大漠之水、寻找艾丁湖、废墟与坎儿井等。
  • 病了的字母

    病了的字母

    不仅有许多文章是反常规的写法,还有一大创新就是用了一百多方各具药理的中草药名来补白这个我看就是很好的表达方式。所以杂文也不光是板着面孔的它是形式多样的 它需要良好的方式。让观点和思想插上艺术的翅膀它们的影响自然更大生命力自然更强。
  • 倾斜的中原

    倾斜的中原

    去年以来,我萌生了养鸽的情趣,就写信给在洛阳工作的弟弟要鸽子,我知道,弟弟养了不少好品质的信鸽。不久,弟弟从洛阳来郑州,特地为我送来一只不一般的信鸽,他说,这只有四年鸽龄的雄鸽,曾在武昌至洛阳的1000华里竞翔赛事中获得了好名次。
热门推荐
  • 江南夏末

    江南夏末

    江南烟雨蒙蒙,江水又绿时候。驶过的渔船荡开浮萍、激起涟漪,留下一道水的痕迹,没过一会,浮萍们又嬉戏了起来,占据了河道这个大大的游乐场。渔船驶过月明桥下,当时白衣少年同那一袭红衣少女于桥上分别,不知时至今日,是那佳人仍隔桥相盼,还是早已另嫁他人呢?儿时童言还未尽,孩童们也长大成人,唯有不变的,仍是江南烟雨蒙蒙,同那绿了两岸的江水……这里是本书作家刀龙,这本新开的书还请大家多多鉴赏,请关注持续更新,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都是寂寞惹的祸

    都是寂寞惹的祸

    是不是所有女人都要和寂寞抗争?爱是奢侈,承诺像沙。太用力、心会碎。如果我爱你,为何还会如此寂寞?苍白、随意的爱情,在生活中追寻那一点点可怜的温存。剩男剩女圣斗士——不要因为寂寞说爱我。
  • 智慧书

    智慧书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智慧奇书之一。本书汇集了300则绝妙的格言警句,论及识人观事、慎断是非、修炼自我、防范邪恶等处世智慧和谋略。自1647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历经几百年时光淘洗而不衰。
  • 心理患者

    心理患者

    嫉妒让人拼命想出头,虚伪让人在困难面前也微笑。负能量有时候带来的动力是无穷的,其实我们都踩着阴暗的自己在往上爬。生活如此这样,我好像和“抑郁”做了很久的朋友。
  • 快穿去拿下男配

    快穿去拿下男配

    宿主,什么都别说了,速速去拿下男配!!!这是一个位面管理局失忆少女穿梭于各个世界中寻回自我并顺便和小说位面管理局老局长的儿子谈个恋爱的故事。
  • 江南碧血(一)

    江南碧血(一)

    一座高大绵长的墙壁上,开着一扇不起眼的小门。门从里边被打开,两个穿着鲜亮的魁梧男子出来,接引聂轻尘走进门中。这一次,李乔没被蒙住双眼,他紧跟在聂轻尘身后跨过小门,顿时被墙壁那一边的景象惊呆。墙里是一片不见尽头的清幽美景。假山活水布置奇巧,点点楼阁、处处亭榭掩映其间,虽是人工堆叠的园林,却比真山真水更有缠绵动人之处。李乔目瞪口呆,没走几步早已不辨方向,如堕梦中,不禁感慨道:“东京城果然是天下第一胜地,居者都是好福气。先生,咱们去出诊的人家快到了吗?”聂轻尘兀自在前面走着,说:“早已到了。”
  • 故事会(2015年9月上)

    故事会(2015年9月上)

    《故事会》所说的故事,不仅高雅、高尚,而且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并能始终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尤为关键的是,其绝大多数故事,基本上都相当准确地切合着社会审美心理中三个最为关键的部位,即情感性、幽默性、传奇性。因此,尽管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资讯时代,或各种各样文化快餐层出不穷的娱乐时代,其所提供的故事仍能从一片喧嚣的声浪中脱颖而出。其二是由《故事会》编辑部所营造的“《故事会》编辑部文化”。
  • 天才小毒妃

    天才小毒妃

    她是医学世家最卑微的废材丑女,人人可欺;他却是天宁国最尊贵的王,万众拥戴,权倾天下!大婚之日,花轿临门,秦王府大门紧闭丢出一句“明日再来”。她孤身一人,踩着自尊一步一步踏入王府大门……殊不知:废材丑女实为貌美天才毒医!新婚夜救刺客,她治完伤又保证:“大哥,你赶紧走吧,我不会揭发你的。”谁知刺客却道:“洞房花烛夜,你要本王去哪里?”
  • 帝女心劫

    帝女心劫

    慕今安十岁以前可谓是人生赢家。父亲是与皇上有同袍之谊的怀远将军,母亲是名动江湖的国医圣手,当朝太子是她的青梅竹马。可惜也是在十岁年间,她的父母双双遇刺身亡,将军府在无名大火中坍塌覆灭,而她失忆入宫成了郡主。深宫数年岁月里,她看清了皇家冠冕堂皇的高贵,也看透了帝王冷心冷情的权术;她找到了父母双亡的真相,也目睹了至高之位下的白骨累累。在此之后,她隐忍数年,谋划数年。任凭身边物是人非,心中温情支离破碎;任凭心中仇恨一点点燃成火焰,复仇的鲜血浸润了双眼——“父亲开疆扩土的王朝已然腐朽,唯有将它亲手覆灭,才能让它浴火涅槃。”
  • 苏北有佳人

    苏北有佳人

    十七岁那年,苏北和顾佳宁约定大学一起去燕京。后来在机场的角落里,苏北看着顾佳宁头也不回地进了安检通道,去了西部那个号称十三朝古都的城市。—二十五岁那年,苏北和顾佳宁在两家家长玩笑般地安排下结了婚。 —新婚第二天,顾佳宁就背着单反,拉着行李箱去了青藏高原,果决的背影和当年她去上大学时一模一样。—苏北想大概两人之间所有的玩笑,都只有他当了真。他演着独角戏,看着顾佳宁在这场婚姻里自由来去……———— 小剧场: 酒吧包厢里,他一杯一杯地灌自己酒,开口时,声音听不出情绪:“我要结婚了。” 看着好友惊讶的神色,他继续开口:“商业联姻,和顾家。” — “你就这样同意了?”好友不理解,轻易妥协可不是他的风格。 他笑起来,神色却有几分哀伤:“我迟迟没有回答,他们都以为我是不愿意。” 又饮尽一杯酒,他的声音愈发低沉:“其实我只是怕她不愿意。” 校园+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