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6500000008

第8章 圆满自我,丰满人生(4)

古今中外,许多成功人士,皆有向别人虚心学习的优点,它们的成功也正说明了这一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学习别人长处来弥补自己不足的人。

几乎在每次较大规模的战争中,成吉思汗都处于劣势,可为什么大多数情况下又是以他的胜利而告终呢?除了成吉思汗本身能征善战,足智多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善于向别人学习,即便对方是自己的敌人。

成吉思汗对于工匠有着极大的兴趣,每次战役之后,工匠一个不杀,都带到大漠,让他们从事生产。这是因为蒙古生产技术落后,尤其缺少工匠。也真难为成吉思汗能想出这种办法来,用最快的方式赶到了时代前沿,不亚于经过了几次科技革命。他用工匠们建造了很多的大兵工厂,生产作战所需的兵器。

有一个俘虏想活命,但他又不是工匠,当元朝军队过来检查时,他用右手食指在左手食指上来回换了两下,表示他会锯木头,他居然因此就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有一个西夏的降人,工技娴熟,因而深得成吉思汗的宠爱。当耶律楚材到成吉思汗身边时,这个工匠讥讽他说:“现在是需要工匠的时候,你这个酸秀才来干什么?”足见当时工匠的地位是很高的。而

且,成吉思汗还把被俘的工匠组成了独特的军种——工匠队。有人说,这是古代军事史上最庞大的独立兵种。

充分利用工匠,保证了元朝军队的武器始终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他们不仅有抛石机、连发弩、“火焰喷射器”,还从汉人那学来了火药技术,改进了火器,建造了当时世界上威力最大的火炮。在后来的攻城战中,炮兵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四大发明中的火药技术传到欧洲,就是元朝军队带去的。

让当时几乎是最落后的民族掌握时代最先进的技术,成吉思汗用一个“借”字,解决了几百年都不一定能解决的问题,这不仅表现了他的谦虚好学,更表现了一代天骄的雄才大略。

成吉思汗为了改变本民族的落后面貌,努力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技术、理念,以彼之长,补己之短,这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我们不应该感到害怕或是极力去掩饰,这样只会让我们的缺点和不足更明显,对我们的发展也更不利。我们应该做的是,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虚心向他人学习,吸取他人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要把工夫用在平时

人生能有几时?电光眨眼便过!趁未老未病,抖身心,拔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由他命终,我之盘缠预办,前程稳当了也。若不如此,后悔难追!——清·天如禅师禅语

“人生是短暂的,眨眼工夫就过去了。趁着现在不老不病的时候,抖擞精神,超脱世事;有一天的时间,就念一天的佛名;有一会儿的工夫,就修一会儿的净业。不管别人怎样了结此生,反正我自己的‘盘缠’已经预备好了,前程是稳当的。如果不备好‘盘缠’,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总是到了紧要关头,才发现自己才疏学浅,白白地浪费了大好机会,遗憾的是,此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弘一法师因此告诫我们,不管干什么事,都要把工夫用在平时。只有平时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学习,才不会造成“临时抱佛脚”的尴尬局面。由此,我们应该时刻谨记:人随时要有忧患意识,随时需要为自己准备好必要的“盘缠”。

曾国藩就是一个随时为自己准备“盘缠”的人。

从根本上说来,曾国藩一生的学问功业,主要是基于他自己的发愤苦读,不断为自己增加“盘缠”。9岁时,他已经读完了“五经”;15岁时,受教读《周礼》、《礼仪》,直至能够背诵;其后,他还读了《史记》和《文选》,这些恐怕就是曾国藩一生的学问基础。

1836年,曾国藩会试落第。这次失败,让他知道了自己功力欠深,同时,也使这个生长在深山的“寒门”士子大开眼界。试后,曾国藩收拾行装,怅然赋归,搭乘运河的粮船南返。他决定利用这次回家的机会,作一次江南游,实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宏愿。

不过,这时的曾国藩身边所剩的盘缠已经没有多少了。路过唯宁时,他遇到了知县易作梅。这个人与曾国藩的祖父、父亲都非常熟悉,与曾国藩也是老相识了。

他乡遇故人,易知县自然要留这位老乡在他所任的县上玩上几天。交谈中,易知县得知这位湘乡举人会试未中,但从其家教以及言谈举止中,便知这位老乡是个非凡之人,前程无量。他见曾国藩留京一年多,一想其所带银两肯定所剩无几,便有心帮助曾国藩。于是当曾国藩开口向易作梅知县借钱作路费时,易作梅慷慨应允,借与曾国藩一百两银子,临别还给了他几两散银。

告别易作梅,曾国藩继续难返。经过金陵时,他见金陵书肆十分发达,流连忘返,十分喜爱这块地方。在书肆中曾国藩看见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爱不忍释,他太需要这样一部史书了。一问价格,大吃一惊,恰好与他身边所有的钱相当。但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部史书买下来。书商似乎猜透了这位年轻人的心理,一点价都不肯让,开价一百两银子一钱也不能少。于是,曾国藩把一时不穿的衣物,全部送进了当铺,毅然把那部心爱的《二十三史》买了回来。回家以后,父亲见他花了上百两银子买回的一堆书,非但没有责备,反而鼓励他说:“尔借钱买书,吾不惜为汝还债,但能细心读之,斯不负耳。”父亲的话对曾国藩起了很大作用,从此他闭门不出,发愤读书,并立下誓言:“以后每日点十页,间断就是不孝。”这个习惯,他一生从未间断。在他的发奋攻读下,一部《二十三史》亦烂熟于胸。

曾国藩读书极专,他认为治学贵专,不专则广览而不精,博阅而不深,只能得其皮毛而失却其本质,知其形而忽其实,懂其表而不识其内涵。

读书是曾国藩坚持了一辈子的事情,日日读书,日日写作,活到老,学到老。

1871年,曾国藩的身体每况愈下,可以说一天不如一天。作为理学修养甚深的他,在1月17日写了几句箴言,警示和鞭策自己读书不要放松。这几句话语是,“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他认为“暮年疾病、事变,人人不免”,而读书则贵在坚持。他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求阙斋”,并详细制订了课程:“读书读熟十页,看书应看十页,习字一百,数息百八,记过隙影(即日记),记茶余介谈一则,右每日课,连三日写回信,逢八日作诗古文一艺,右月课;熟读书:《易经》、《诗经》、《史记》、《明史》、《屈子》、《庄子》、《杜诗》、《韩文》。应看书不具载。”

1872年3月2日,曾国藩的老病之躯已如风中残烛了。3月5日,前河道总督苏廷魁过金陵,曾国藩出城迎候,出发之前阅《二程全书》,迎接途中,“舆中背诵《四书》,忽手指戈什哈,欲有所言,口噤不能出声。”身体差到如此地步,他还是坚持每日阅读《二程全书》。他在日记中发出感叹:“近年或作诗文,亦觉心中恍惚不能自主。故眩晕、目疾、肝风等症皆心肝血虚之所致也。不能溘先朝露,速归于尽;又不能振作精神,稍治应尽之职。苟活人间,惭惊何极!”他虽然自知油尽灯祜,将不久于人世,却依然要抓住生命最后时光做自己最喜爱的事——读书。

正是曾国藩的这种坚持,把工夫花在平时,随时充实自己,而且从不间断,一生如此,让他成为晚清最有名的重臣。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想自己的生命之树同样绽放美丽的花朵,也要把工夫用在平时,随时学习,随时提高自己,随时为自己的锦绣前程准备充足的“盘缠”。

学无止境,终身学习

百尺竿头坐底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真身。——宋·招贤大师禅语

弘一法师解释说,“百尺竿头”,是一种佛语,比喻修道之人的道行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人们常说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是比喻在取得很高的成就后争取更高的成就。倘若取得成就之后自高自满,那是不会再有更深造诣的。

弘一法师还常引用《坛经》上的“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胜不灭。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来劝诫世人——至高无上的觉悟,需要每时每刻都去体会、学习才能得到。

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令我们不得不让刮目相看——工作后继续努力深造,考研的;老来上大学,补知识的;在科学事业上刻苦钻研,更上一层楼的……这些人对自己的人生、对待学习总是抱有一种不知足的心态,这种“不知足”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借鉴。

生活中,对于有些事情我们或许应该多一些知足常乐的心态但是对于学习这件事,我们最好永远都不知足,因为知识是无穷尽的,学习也是无止境的。

在美国东部的一所大学里,期终考试的最后一天,一群即将毕业的学生们挤在教学楼的台阶上,正在讨论着即将进行的考试,这是他们毕业与工作之前的最后一次测验了。

这些年轻人一点也不紧张,而且都表现得自信满满的样子,因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测验将会很快结束——教授曾经说过,他们可以带任何书籍或笔记作参考的。唯一的限制,就是他们不能在测验的时候交头接耳。

时间终于到了,他们兴高采烈地冲进教室。教授把试卷分发下去。当学生们注意到只有五道评论类型的问题时,更加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

三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试卷。然而,这些年轻人看起来不再自信了,他们的脸上反而流露出一种恐惧的表情。没有一个人说话,教授手里拿着试卷,面对着整个班级。他俯视着眼前一张张焦急的面孔,然后问道:“完成五道题目的有多少人?”

没有一只手举起来。

“完成四道题的有多少?”

仍然没有人举手。

“三道题?两道题?”

学生们开始有些不安,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那一道题呢?当然有人完成一道题的。”

但是整个教室仍然很沉默。教授放下试卷,“这正是我期望得到的结果。”他说。

“我只想给你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即使你们已经完成了四年的“修行”,关于学习的事情仍然有很多是你们所不知道的。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是与每天的普通生活实践相联系的。”然后他微笑着补充道:“你们都会通过这个课程,但是记住——即使你们现在已是大学毕业生了,你们的教育仍然还只是刚刚开始。”

教授并非真得想用五道难题来打击学生们的自信心,他的目的仅仅是希望这些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以一种低姿态学到更多的东西罢了。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不能“更上一层楼”,不是因为过于自高自大,而是因为信心不足——他们总是以时间、年龄、精力等一系列的借口,将自己束缚在一个不能继续学习的位置上,他们从内心里就已经认定自己不能学习了,所以他们才学习不到任何东西。

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每个人若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就必须不停地学习。因为在现代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不努力学习,就会被淘汰。请立刻行动起来吧!从现在开始,抓紧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只要行动起来,就比原地踏步要强得多。

同类推荐
  • 与佛有缘

    与佛有缘

    在人生的纷杂喧闹中,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和不如意,佛学蕴涵着的隽永的哲理和宝贵的智慧带我们走进一个沉静而安详的世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执关现在。不担忧未来。让心灵得到平静,用清静之心看世间,世间即清静,用解脱之心看世间,心即解脱。用心去感受佛恩,以佛来洗礼心灵。得失随缘,来去随缘,心能随缘,故得自在。佛带给人心的宁静,佛让我们的心安祥。使我们对功与利都看得淡些,在社会上处处做好事正直,有善心,对人真诚,对佛有敬仰之心,他一定就是与佛有缘之人。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本书分别以禅心、禅悟、禅意、禅机、禅定、禅谛为主题,讲述修身养性、待人处事的人生哲学,教人有良好的日常心态。说理叙事从日常小事入手,将其中蕴藏的禅理娓娓道来,浅显易懂,为读者展示了禅的宗旨:发现自己,不被物欲所奴役,最终获得心灵的自由。
  • 吴言生说禅贰:经典禅诗

    吴言生说禅贰:经典禅诗

    禅学大师吴言生的权威著作《经典禅诗》是对禅宗诗歌偈颂的体悟与阐释,探讨了历史上五家七宗的禅僧们所创作的修禅悟道诗偈,同时对禅宗形成之前的禅僧诗歌、禅诗美学境界、禅门七家之外的禅僧诗歌,也都设有专章加以阐释,将禅的精华要义原汁原味地和盘托出,使读者深入透彻、直观亲切地领悟禅的精髓要义。
热门推荐
  • 恋爱一百分:你是我女朋友

    恋爱一百分:你是我女朋友

    漫画画手和投资大佬的故事,有酸有甜,酸酸甜甜才有味!“我不是一直在说你是我女朋友吗?”“那是吗?”“难道不是吗?”“难道是吗?”“……”“分手吧!”“不要啊!”某人急道。
  • 愿你的青春永不散场

    愿你的青春永不散场

    奔跑在这条路上,你觉得孤独就对了,这是一条需要一个人静心走下去的道路。你觉得迷茫就对了,这是一个让你独立认识自己的机会。你觉得疲惫就对了,这是一段重新遇见世界、感动世界的过程。是一本同龄人之间的心灵对话书,写给徘徊在而立之年既青春又迷茫的年轻一代。作者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心路历程,从多角度为我们展示了一部80后的成长和奋斗史,带给我们对现实问题的诸多思考和启示。这本书旨在让假装很好、心中有伤的年轻人感动并改变。给迷茫的年轻人提供正能量,安抚处于高度压力、迷茫中的年轻人。
  • 佛说太子墓魄经

    佛说太子墓魄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哥哥莫要过河来

    哥哥莫要过河来

    上午,罗队长来了,他把一只酱色的包袱交给了蝎子,要求蝎子务必在4月9号晚送到汤家汇。罗队长说,包袱里的东西很重要,除了蝎子本人,任何人不得知晓,对外就说是暴动时缴获的课税凭据和地契。蝎子问,就我吗?罗队长把一只怀表推到蝎子面前说,全部归队,参加整编,你当队长。听说让自己当头,蝎子的嘴角咧了咧,那是一种难以自抑的小得意,但是他马上就克制住了,然后庄重地说,请队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罗队长说,不是保证,是一定能,一定要。是!一定能完成,一定要完成!罗队长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把接应人的情况向蝎子做了介绍。
  • 只见顾人思故国

    只见顾人思故国

    顾巽从来没想到世界会变成这样。日月悲鸣,时空破碎,家乡几乎毁于一旦,永世沉沦于时空罅隙,幸存的人们不停被时空裂缝吞噬撕碎……亲人朋友成为敌人的俘虏奴隶,熟悉的一切被黑暗吞噬,被烈火焚烧,被空间撕碎……顾巽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活下去顾巽又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报仇结果一不小心,顾巽实现了第三个小目标……
  • 十牛图颂

    十牛图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死神之斩空

    死神之斩空

    雪信重生成为蜂家的第五子,蜂梢绫的哥哥,蜂诗郎,得知自己要代替死去的四哥进入刑军,知晓未来的他,果断的选择了退缩。拜托,我会死的好不好?刑军那么危险,我可不要加入。于是,在雪信宁死不屈的态度下,他被逐出蜂家,离开了瀞灵廷,却反而被四枫院夜一找到。四枫院夜一写信介绍其前往志波家,被志波家族收留,改名志波雪信。随着和志波家族的相处,雪信对志波家产生了深深的羁绊,为了拯救志波海燕,他选择成为了死神。斩魄刀:空间系
  • 科幻世界·译文版(2017年4月)

    科幻世界·译文版(2017年4月)

    科幻世界杂志社创立于1979年,目前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专业科幻出版机构。其中,由四川省科协主管主办的《科幻世界》月刊,以倡导创新思维,展示科学魅力为发展目标,主要刊登国内外一流的科幻小说和最新沿的科学动态,以及优秀的科幻画作和实用的写作指南,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读者崇尚科学、热爱幻想的热情,多次荣获国内期刊出版最高奖项。
  • 魔临世界

    魔临世界

    谈杰因为一次意外穿越了,震惊之余带给他的是奇遇还是危险,一次次的突破中,他又能否回到原来的世界。至强的火龙,一次吐息焚灭城池,万年冰皇,挥手可封万里,朋友,敌人,下一次谈杰遇到的会是什么?
  • 冠心病防治指南

    冠心病防治指南

    《冠心病防治指南》系统地介绍了常见慢性病冠心病的基本知识、预防知识、治疗知识和护理知识。它打破了传统的教科书的书写模式,将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套全面、系统的学习疾病知识的普及读物。此外,该书对于从事慢性病预防和临床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将具有较好的参考和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