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4700000005

第5章 天文大发现(4)

突然,朦胧的双子星座内出现了一颗绿色的光点,他重新调节了一下焦距,没错,是一颗美丽的绿色的星,还带有草帽似的光环呢!

当时,他无比激动,寂静的夜晚无法抑制他的喉咙:“我发现新的星星了!”嘹亮的声音,响彻天空。

起初,他怀疑这可能是一颗彗星,所以他报导说,自己发现了一颗彗星。然而,他又进行了多次观测,发现这个小圆面像一颗行星那样具有明显的边缘,而不像彗星那样只有模模糊糊的边界。

后来,许多天文学家摆出了各种证据,特别是当计算出它的轨道时,赫歇耳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确发现了一颗的新的行星,是一颗比土星更远的大行星。”这一重大发现振撼了英国,传遍了全世界。从前,人们一直把土星当作太阳系的边缘,认为太阳只有六颗行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和地球。现在这一传统观念被打破了。

威廉·赫歇耳,这位英籍德国人发现新行星后,当年5月,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科普利勋章,6月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王乔治三世鉴于威廉·赫歇耳的重大成就,特别奖给他200英镑的年俸,还给他大笔观测费用和设备。从此以后,赫歇耳再也不必为穿衣吃饭发愁了,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了天文学事业。

“天王星”的发现,给宗教神权又一次致命的打击,为哥白尼的“日心说”增添了科学证据。这一发现开阔了天文学家的视野,导致了海王星、冥王星的发展,使行星天文学跨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赫歇耳成为他那个时代最重要、成就最大的天文学家。

1782年,英王乔治三世聘他为宫廷天文学家。同年他从巴斯迁居达奇特,并完全致力于天文学的研究。1786年定居于斯劳。1787年制成一架焦距6米的反射望远镜。1789年又制成一架焦距12米、口径122厘米的大型望远镜(他一生制作望远镜达数百架之多)。他用这些望远镜获得许多重要发现。

1800年,赫歇耳用灵敏温度计研究光谱里各种色光的热作用时,把温度计移到光谱的红光区域外侧,它的温度上升得更高,说明那里有看不见的射线照到温度计上,这种射线后来就叫做红外线。

由于赫歇耳发现了太阳光中的红外辐射,并推测出这种辐射的性质,从而创立了天文学中的一门新学科——彩色光度学,成为人类第一个发现大自然中除可见之光外还存在着其他辐射的光。

1821年,赫歇耳成为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第一任会长。次年8月25日在斯劳逝世。

除上述之外,赫歇耳还先后作出三份“双星表”及2500个星云和星云团,发现天王星的两颗卫星和土星的两颗卫星,发现了太阳的空间运动,提出了银河系的形状假说,并用统计恒星数目的方法,证实银河系为扁平状圆盘的假说。他企图测量银河系的大小,但没有成功。虽然他曾错误地认为银河系的深度是“不可测量的”,但他创立了恒星天文学的研究方法。

由于他对恒星及恒星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人们称为“恒星天文学之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妹妹C.L.赫歇耳(Caroline Lucretia Herschel,1750~1848)和儿子J.F.赫歇耳(John Frederick William Herschel,1792~1871)也都是英国著名的天文学家。

宇宙大爆炸的发现

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宇宙是怎样形成的?这些都是人类探索了几千年而且至今仍在探索的问题。

牛顿在1692~1693年给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牧师本得利(1662~1742)的四封信中谈到了他的无限宇宙观:由相互吸引的物质所组成的宇宙是无限的;否则,在此力的作用下所有的物质将会坍缩到有限的宇宙中央,聚集成一个巨大的球体。他抛弃了早年的有限宇宙观。

然而,以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的无限宇宙却遇到了两次强有力的挑战。除了1895年西利格提出的无限宇宙中任一点的引力势及其导数都是不确定的,而出现“引力佯谬”之外,就是著名的“光度佯谬”了。

提出“光度佯谬”的是德国天文学家、数学家奥尔伯斯,他是著名数学家高斯的挚友。他于1826年提出的这个佯谬指出,既然宇宙是无限的,那就分布着无穷多个恒星。这样,宇宙中任何一点将会由于这无穷多恒星的光照而呈现无穷大亮度,考虑到恒星相互遮光后,这一亮度将变为一恒定的有限值,这就是说,夜空也将有一个恒定的均匀亮度,而不是黑的。这一结论显然与事实相悖,于是构成又叫“夜黑佯谬”或“奥尔伯斯佯谬”的悖论。他本人也提出解决这一悖论的一种方案。即星际尘埃遮住了大部分星光。但显然这一方案不能完全解释这一佯谬,无限宇宙在物理上面临不可逾越的困难。

为了解决以上两个悖论,上述西利格和诺意曼于1896年,沙利叶在1908年分别另外提出了解决方案,但却没取得完全的成功。不过,前一方案中实际上引进的宇宙斥力项所代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却对其后爱因斯坦相对论宇宙学的建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事实上,由广义相对论可知,物质使时空弯曲,引力作用以光速传播;加上宇宙有限年龄和目前处于膨胀阶段,以及恒星发光寿命决不是无限均等因素,以上两个佯谬是不难解决的。

宇宙学是从整体上研究宇宙结构和演化的一个天文学分支。如果把前述牛顿等的研究归为“古典宇宙学”的话,则“现代宇宙学”的研究就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开始了。

爱因斯坦在1915年创立、1916年发表广义相对论后,就用它来考查宇宙结构的问题。结果,他发现这个宇宙是不断膨胀的,宇宙中的物质不断相互远离扩散。这时,他害怕极了,怎么宇宙会越来越大呢?他怀疑自己相对论中一些公式的正确性。为了弥补这一膨胀宇宙模型的“缺陷”,他在前述诺意曼等人引进宇宙斥力项的启发下,也在他的宇宙模型中引进了宇宙斥力。这种斥力只有当物体之间的距离很大时,才变得比引力更大。若宇宙斥力与引力正好互相抵消,就得到一个稳定的平衡宇宙。

爱因斯坦真是会神机妙算的:用相对论得出宇宙不断膨胀的结论是有条件的,因为宇宙项会使物体在距离很大时有大于引力的斥力,而距离小时斥力会小于引力,这时则不会膨胀。这样,既保证了相对论的正确性,又保证了宇宙不会膨胀,这宇宙项真是支能射双雕的宝箭!

于是,“爱因斯坦宇宙”应运而生。1917年他在《根据广义相对论对宇宙学所作的考查》中提出了他的宇宙模型:“有限无界”(边)的“静态”宇宙。有限无界源于相对论,因为在相对论看来,有物质存在空间必然弯曲,整个宇宙的平均物质密度不为零,那么,它整体上必为封闭体系,所以它“有限无界”,就像二维球面是一个有限但无边界的二维空间一样。“静态”则来自他关于宇宙应是静态的猜想,虽然他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只能得到动态解导致膨胀的宇宙,但他“巧妙”的宇宙观却维持了宇宙的“静态”。

不过,神机妙算的爱因斯坦很快就发现,他“巧妙”的宇宙观是弄巧成拙。

原来,就在他提出上述宇宙模型的1917年,荷兰天文学家德西特也根据广义相对论得出“德西特宇宙”,它不断膨胀,但物质平均密度为零,是一个有运动无物质的空虚宇宙。接着在1922年,苏联物理学家、数学家弗里德曼重新用引力场方程进行研究,得出了非静态的宇宙模型。他认为无须使用爱因斯坦那个宇宙项,这样所得到的爱因斯坦方程的解是不定的,即宇宙可能是膨胀的,也可能是收缩或脉动的。当时,爱因斯坦并不相信这一模型,便在德国《物理学期刊》上公开反驳。

但是,爱因斯坦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失误。

在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天文学家斯弗莱测定了41个星系的视向速度,发现除少数以300公里/秒的速度趋近我们外,大多数离开我们有的可达1800公里/秒。1917年的爱因斯坦模型解释不了的星系谱线的这一红移;而同年德西特的模型则预言了这一模型,而且,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在1925年、罗伯逊在1928年先后证明,通过适当的变换,德西特的宇宙可以有运动而无物质,而宇宙观则引起恒定的加速膨胀。由此可见,爱因斯坦的模型是错误的。

事情并没有完结。

1927年,勒梅特建立了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宇宙;1929年,美国天文家哈勃确定了星系的红移和距离之间的线性关系,这不但证实了德西特距离与红移成正比的预言,还导致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1852~1944)把它与宇宙膨胀论联系起来,认为这是证实了宇宙膨胀论。1932年,勒梅特终于从宇宙膨胀论出发,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的宇宙演化学说。而这正是德西特、弗里德曼等人的后续工作。“宇宙大爆炸”理论现在有许多观测事实给予支持,因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广泛承认。

爱因斯坦终于认识到自己的失误:毫无依据地引入宇宙项,并由此错过提出“宇宙大爆炸”这一至今流行的宇宙学理论的机会。对此,他终身懊悔不已,多次说这是他一生中干的“最大蠢事”。由此可见,没有依据(理论或实践依据)的假说在未被实践检验之前是不能成为真理的,如果囿于这靠不住的假说,有时还会错过作出进一步大发现的机会——像爱因斯坦痛失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论那样。

法国物理学家布罗意曾说,爱因斯坦“这样一个人物的天才和独创性,他能够一眼看穿那疑难重重、错综复杂的迷宫,领悟到新的、简单的想法,使得他能够吐露那些问题的真实意义,并且给那些黑暗的领域突然带来清澈和光明。”看来,任何伟人只要从主观臆想出发,就会产生失误,不再“带来清澈和光明”,爱因斯坦也不例外。总是能一眼看穿迷宫的先知先觉是不存在的。

不过,爱因斯坦对待自己的失误却是坦然的。他曾在同一刊物《物理学期刊》上公开承认对弗里德曼的错误批评,接受弗里德曼的理论。此外,他在建立狭义相对论时,1907年他大学时的老师、德国数学家闵可夫斯基(1864~1909)根据他的理论提出时空的四维形式,他开始也不赞同,认为这是数学家把物理问题复杂化了,但不久他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最终让四维时空帮他走向广义相对论。知错必改,从不文过饰非,正是这位伟人令人敬佩的优点之一。

同类推荐
  • 揭开难解的重重谜团

    揭开难解的重重谜团

    本书紧紧围绕生活中人们身边的科学,以及青少年普遍感兴趣的科学知识,涵盖了物理、化学、植物、动物、人体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点,能够使广大青少年在轻松的阅读中,增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开阔眼界,启发思维,拓宽知识面,增强科学意识。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环保生活100问(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环保生活100问(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20世纪60年代末,一位25岁的美国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在美国发起了一个覆盖全美各地的宏大的社区性活动计划。1970年4月22日这一天,有2000万人参加了一个叫做“地球日”的声势浩大的活动。《环保生活100问》深入浅出,为广大青少年读者详细介绍了有关环保的100个问答知识,以期能丰富他们的环保知识。《环保生活100问》由刘芳编著。
  • 惊人大发现(科学知识大课堂)

    惊人大发现(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大灾难未解之谜

    大灾难未解之谜

    大灾难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破坏了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灾害都具有消极的或破坏的作用。所以说,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是人类过去、现在乃至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 历史考证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历史考证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科学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科学难解之谜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热门推荐
  • 宝贝计划

    宝贝计划

    姐姐犯下的错为什么要她来偿还,如果一切能重来,坚决不会同意姐姐嫁过去。那一天她被他劫持,最后得到的……她哭过,求过,甚至以死要挟,还自杀在他的面前。可到头来他根本不肯放过自己,直到他们形同陌路……六年后,她突然出现,身边还有水嫩嫩,粉嘟嘟的小萝卜头。她要搞清楚,究竟六年前是姐姐的出卖,还是他的报复……
  • 丧胆尸魂

    丧胆尸魂

    纪元2120年,秦始皇长生实验产生的病毒改变了整个世界,丧尸,魔,神,鬼接踵而来,五族大乱,神兽涌出,B地球发现,人类文明接近尽头,凌晨身上的秘密也一个个被揭开,双生异能、魔神身份,这一切,难道只是上帝的玩笑。
  • 武神闯异界

    武神闯异界

    龙啸天,一个以武成神的神话,被扰乱空间的龙族魔法带到了异世界,开始了他的冒险。什么神,什么魔,什么精英,什么王者,什么贵族,都是虚伪的化身,一个棋盘上的棋子。一个阴谋……
  • 开着房车回大唐

    开着房车回大唐

    大唐贞观,天下初定,李世民文治国,武拓疆,威加四海,大唐兵锋所向,万邦臣服。一个叫做李浩的少年横空出世,他贪财、懒惰、玩世不恭,尽毁古人三观。从一无所有到富可敌国,从毫无根基到权倾朝野,从一个混账无赖到战无不胜的国之柱石,他在所有人的瞩目下一步一步成为传奇,谱写出一个又一个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然而这一切只是开始而已,在大唐的盛世表象之下,有人暗中蓄谋已久,妄图颠覆大唐,幕后的黑手到底是谁!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面对权利的诱惑和人生的宿敌,李浩总能作出无愧于中华民族的抉择,因为他有一颗不朽的唐魂。醉卧花间书友Q群:336757504
  • 善终

    善终

    天灰蒙蒙的像是有一场大雪要下。感觉不到风,却有寒气阵阵往脸上扑,又透过衣服直往骨头里钻。外公家大院门外的路,还是那条东西走向的土路,八九米宽,路面的颜色是黄得泛白的那种颜色,几道长长的车辙通到路头就拐了弯。车辙是凹下去的,车辙两边就起了棱,像拖开的一条条被冻僵了的井绳逶逶迤迤,很是僵硬。在这样的冬日里,在这样的路上,外公的三十几个孝子贤孙披麻戴孝地朝外公的棺木跪了下来。棺木后面是几辆三轮车,车上分别坐了我妈我姨我妗子等一些女眷。外公的棺木已放在了排列好的十八根抬杠上,并扣上了装饰古典、华丽、讲究的棺罩。
  • 琥珀之国

    琥珀之国

    一座传说中黄金玛瑙的城市,一个光怪陆离的大陆,一个浩荡的时代。
  • 那个喜欢柠檬的橙子

    那个喜欢柠檬的橙子

    都说在自己16岁时喜欢的人,对自己意义非凡....对于木语柠来说,也正是如此。一眼,定终身迟尉辰第一次见到这个女孩子,嘴角就忍不住微微上扬。心里的小鹿,开始,活泼起来了...甜甜的双向暗恋,一起在青春里成长。和喜欢的人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 国学新声(第三辑)

    国学新声(第三辑)

    本书是山西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主编的关于国学研究的专业性研究,收集了这一年来国学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是一本关于国学研究、学术动态、学人风范等方面风貌的集中展示,体现了国学研究的新动态,新思想、新发现,是一本集学术、文化、传承于一体的著作。
  • Daddy, We Hardly Knew You

    Daddy, We Hardly Knew You

    Influential feminist writer and intellectual Germaine Greer tracks the life of her father, an Australian intelligence officer during World War II, who died in her childhood. A secretive man, Reg Greer took pains to hide his working-class roots. As she painstakingly assembles the jigsaw pieces of his life, Germaine discovers surprising secrets about her father, her family, and herself.Obsessed with family history, Greer is chasing not just her father's life story, but the parental love she always felt deprived of. Brimming with emotion, loss, regret, fury, and the intense depth of love, this book offers a moving climax--as well as sharp observations about Australian culture during the war.
  • 超级思考力训练

    超级思考力训练

    伟大出自平凡,复杂蕴于简单,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隐藏在平凡事物之中的不平凡之处的眼睛,并且调动他们的大脑,运用合理的、有效的方法和方式进行思考和探索,挖掘出深深地隐藏在事物内部的真理。 说到思考,好多人会觉得神秘而且充满无穷的奥妙,其实,是你没有走近它,没有真正地了解它,运用它。当人们都对树上落下的苹果熟视无睹的时候,坐在树下的牛顿却开始了思考的机器——大脑——为什么苹果会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