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0700000007

第7章 当不同世界碰撞时(2)

一进他们家的门,我就想起约翰尼·卡森主持的一期《今夜秀》(The Tonight Show)。那次喜剧演员乔治·戈布尔(George Gobel)作为当天的最后一位嘉宾出场。在他之前,还有两位当时的大明星鲍勃·霍普(Bob Hope)和迪安·马丁(Dean Martin)。戈布尔看了看霍普和马丁,然后开玩笑说:“你们有没有过这种感觉?——世界是一件黑色晚礼服,而你却是一双棕色皮鞋?”嗯,在这对夫妻的家里,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双棕色皮鞋,和整个环境格格不入。

聚会的中途,我需要去下洗手间,那位漂亮得让人眩晕的主妇告诉我:“走廊一直走到底,左边最后一个门就是!”我走到了走廊最里面,却不小心打开了右边的最后那扇门——那里是夫妻俩的卧室。天!我简直被自己所看到的一切惊呆了!这个屋子太肮脏了!我说的不是“不整洁”,而是“肮脏”。床上没收拾不说,各种颜色的衣服堆得满地都是,最恶心的是,地上居然还有几坨狗粪!那股恶臭真是让人无法忍受!

我们刚来他们家时,我还在问自己:“为什么我们没住在这么好的小区呢?”说来有点惭愧,我还问过自己:“为什么我没娶到这么漂亮的老婆?”(说不定桂儿也在把我和这家的男主人作比较呢)而当我偶然闯进他们的卧室,看到了这令人作呕的一幕之后,想法彻底改变了。“我怎么会对桂儿爱干净的好习惯那么不满呢?”我是个多么幸运的人啊!虽然桂儿的“洁癖”比较严重,但总比他们这种表面上的风光好得多。

顺便说一下,这对夫妻后来离婚了。就在那次聚会大概一年多之后,他们大吵了一场。正是那种努力要向外界展示完美形象的压力,最终导致了两个人的分手。

永远不要为现实争辩

每一时刻的我们,都是不同的。河水一直在流动,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都是一直在“流动”、成长和进化的存在,因此,我们的关系也会随着这些变化而变化。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这个世界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而且会按照他们的观点进行重塑。你是不是在问自己一些问题,它们能引发你对变化的欣赏,也能让你对这一不可抗拒的过程咒骂不停。你是不是一直在问自己,是什么让你对某人喜爱、欣赏,或者是什么让你对他愤恨不已?

我们的生命,是一个不断发现和成长的过程。各种各样的经历,让我们有了衡量情感的新标准。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会有不同的变化,要让自己去欣赏他的这种变化,而不是一味地感叹:“他怎么会变成这样?”也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这样,我们的关系才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因为我们每个人在特定的时间里情绪差别很大,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观点和想法。所以,我们所做的最坏的事情就是因为“现实”同别人争辩。但是在很多焦头烂额的关系中,人们却经常这么做。

我女儿莉娅12岁那年,我和她一起去迪斯尼乐园玩了一星期。期间有一次,我打电话到迪斯尼的主题饭店订了位,之后我们就到一个景点去游玩。就在排队的时候,莉娅问我:“我们晚餐定的几点?”

“七点。”我回答。“你告诉我六点半啊。”她说。“没有,我没那么说。”我微笑道,“是七点。”

“那你为什么告诉我是六点半?”她一边说一边转过身看着我。

“我没有。”我的微笑开始消失了。“你有,爸爸。”“我没有,伙计。”

“你有。早上我们在宾馆阳台上的时候,我问你我们今天几点去吃晚饭,你说的就是六点半。”很明显,她的音调升高了。

“不,我没有。”我也增大了音量。“你有。”

“我没有。”

“你有。”

“我没有。”接下来是没完没了的争论。

我们到这个“世界上最快乐”的地方来玩,现在却为了争论谁说的“事实”更准确而大动肝火。真是讽刺!

我禁不住又向自己提问了:

问题:在我和莉娅的对话里,什么是我们争论的主要焦点?答案:我们晚餐预定的正确时间。

到底是我说错了还是她听错了,这很重要吗?当然不重要。可是我们却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地开始了一场毫无意义的争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莉娅一直在问自己这些问题,例如:

“为什么爸爸一开始告诉我的时间,和现在告诉我的不一样?”

“他怎么了?”“他为什么不承认自己错了呢?”

而我也在向自己提问:

“为什么她老是跟别人争辩?”“她怎么能这样跟自己的爸爸讲话?”“为什么我跟她说话时,她总是心不在焉?”

听听别人的对话,你会发现,他们都在为现实无休止地争论着。他们都在试图证明自己的说法才是正确的。为现实而争论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虽然这个世界会因为个人的变化而不断转变,但他们还是认为,只有自己的世界才是唯一的、正确的现实。对他们来讲,那就像是一种不动产。一旦我们企图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而别人的观点是错的时候,最终都会以争吵收场。这样只能让问题变得更复杂,让双方都受到伤害。

随着争吵的不断升级,我和莉娅都开始变得很生气,说话的语气越来越差。好在我的幽默感还没彻底消失,知道在这个虚幻的世界里为现实争论是件多么可笑的事情。在我们的快乐时光还没被彻底毁掉之前,我先熄灭了“战火”。我说:“可能是我说错了,也可能是你听错了,但不管怎样,我们的晚餐都定在7点。”

听了这话,莉娅在愤怒的“指控”中停了下来,转过身去接着排队。不过还是不认输地背对着我嚷了一句:“你说的就是六点半。”不过这次,她言语里的火药味没那么强了。

“如果我真是这么说的,那么对不起。”我说道,微笑又回到了我的脸上。

请注意,我并没有简单地说一句:“对不起,你是对的,我是错的。”我有自己的记忆,同时也尊重莉娅的说法。这样事情就会朝着更重要的方向发展——让我们俩玩得开心。在任何关系中,无论是夫妻关系,同事关系,兄弟姐妹关系,让双方都有愉快的经历,不正是这些关系的底线吗?又有谁不希望能与他人快乐地、开心地交流呢?

约翰·列侬(John Lennon)曾经一语双关地说过:“现实总是留给想象极大的空间。”为何这么说呢?因为现实是个相对的概念。你有你的“现实”,而别人也有他们自己的“现实”。它们是独立的、截然不同的,而且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你要习惯这种“现实”。

“现实”不一定总是正确的,就算在法庭上也是如此。很多调查研究都表明,目击证人的说明是一场审判中最不可靠的证词。他们在描述所发生的一切时,会把自己的想法、情绪、偏见、感情以及其他很多因素掺杂进去,从不同角度掩盖了事实的真相。

如果你曾经历过交通事故,就会知道这一说法是多么正确。就在事故发生几分钟后,你和另一个目击者开始向警察讲述事发经过。这时你会发现,大家的记忆迥然不同。你们都在现场,也都是从自己的角度阐述事实。但是到最后,警察能做的,只是去分辨你们谁的说法更可信,或是看怎样组合证词,才能让案件更合情理。目击者似乎都在证明自己所经历的就是“真相”。可这时“真相”已经离“现实”很远了。因为,现实总是留给想象极大的空间。

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说过:“现实是英语中唯一一个总是应该被加上引号的单词。”所谓“现实”都是相对于说明它的人而言的。为了当下的“现实”而争论,对双方来说,都是件很可悲的事。我们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当不同的世界交汇到一起时,关系也就形成了。如果我们坚持认为——自己的世界才是唯一正确的,那么实际上,我们是在为所处的关系制造麻烦。

我有个很特别的爱好——喜欢在下午没事时,溜出去看场电影。有时我选对了场次,整个放映厅里就只有我一人。我很享受这样的时刻——一个人坐在空阔的场子里,让我觉得自己很像电影院的老板。

几年前,在连续工作了几周之后,我决定让自己好好休息一下,就偷偷地跑到当地的一家电影院去了。我在观众席的正中给自己找了个好位子。灯光渐渐暗下来,我很开心地发现,电影院里只有我一个人。可就在开始播放片头字幕时,一对老夫妻走了进来。这家电影院里有400多个空座位,可他们偏偏坐在了我正后方的位子上。

现在,我需要讲述一下我这些年的“影史”。虽然没什么可自豪的,但我过去真的是个“秩序监察员”,要是有人敢在电影播放时说话,我会毫不犹豫地给他们一记“眼刀”;要是他们不予理会,我就会“嘘”一声,提示他们保持安静;如果他们依旧聒噪,我就只好去请电影院的经理了,这虽然有点尴尬,但是过去我一直都这么做。我并不为此感到骄傲,只是习惯了看电影时享受安静。有趣的是,当我不那么在意是谁破坏了我的“安静法则”时,却发现周边说话的人越来越少了。可能那些“没修养”的人也是被我的挑衅行为激怒的吧,我越是阻拦,他们就越要讲个不休。

我们接着讲上面的故事。电影一开始,那对坐在我正后方的老夫妻就开始侃侃而谈——很大声地说个不停,他们哪里是在聊天,简直就是在“喊话”!有几次我真想“嘘”一声,让他们安静下来。我甚至还想过去找经理。可是最后压下心中怒火,告诉自己:“我老了的时候说不定也这样呢!”“不要去找麻烦了,跟他们发火又能怎样呢?还是好好欣赏电影吧。”有时他们的声音太吵,我就会跟自己说:“电影院这么大,不行我就坐到别的地方去。”这么一来,我就把他们的声音屏蔽掉了,饶有兴致地看完了电影。

散场时我站起来想要离开,这时我才第一次看清他俩的样子,他们真的很老了。那位老先生慢慢地从椅子上站起身,我才发现,他戴着助听器。这时老人又转身去搀扶他的太太。她也很老了,和老先生差不多的年纪,连站起来时都有些颤抖。她一边起身,一边拉开了一根伸缩手杖,那是一根顶端是红色的盲人手杖!这一刻,我突然明白他们为什么会在看电影的时候讲话了。

在我的“现实”里,他们没有一点看电影时应具备的礼仪,那么多空座位却偏偏坐在我身后;在我的“现实”里,他们一直都对屏幕上明摆着的场景做些空洞的评论,那些谈话真的毫无意义;在我的“现实”里,我比他们“有素质”,因为我并没有因为他们的行为大声抱怨。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像他们这么大的年纪,应该懂点礼貌才对!”这就是我的“现实”。可是现在,当我看清这对夫妇的样子时,现实却出现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版本。我看到了他们的世界——那个令我感到意外的现实。那些讽刺挖苦的想法早就一扫而光。我看到了他的助听器,还有她的盲人手杖,明白了他们之前的谈话并不是什么没头没脑的闲聊——她几乎什么都看不见了,他就把那些场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给她听;而他几乎什么都听不见,她就把那些他听不到的台词复述给他听。

我已经忘了那天看的是哪部电影,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对相爱的老夫妻,互相搀扶着微笑走出电影院的样子。

开心或愤怒,精彩二选一

佛说:“眷念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完全是由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会对它有很深的依恋。表面上看,我们的“世界”和别人的“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实际上,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用思维创造了一些意义和关联,并把这些赋予到自己的世界当中。我们的世界是由我们的想法排列而成的一个连续性的故事。它看起来很真实,可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故事,一个传说,一个寓言——是完完全全的虚构。

每个人所处的世界,都会影响他与其他人的关系。为了更深刻地理解这一点,你可以想象一个分离舱似的房子正漂浮在太空中。它宽敞明亮,质朴舒适。而这个太空屋就代表着一种潜在的“关系”。促使你们来到这个“太空屋”的因素有很多,任何能让你们相遇的事物,都可以成为这种关系的起因——也许你在洗衣店门口排队时,他就站在你旁边;也许你上课时他就紧挨你坐着;也许他是你的同事;或者由共同的朋友介绍你们相识……不管是什么原因让你们走到一起,你们已经被聚拢到这个叫做“关系”的太空屋里了。这屋子有几面白色的墙,上面空空如也。不管你们在这里停留多久——几秒还是一辈子,都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你们已经来过这个舒适、洁白、纯洁无瑕的“太空屋”了。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3)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给你30000天,你怎样活

    给你30000天,你怎样活

    《给你30000天,你该怎么活?》讲述的是你可能想过“人究竟是为什么活着”这个宽泛而无解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是一下划过你的脑子,宛如一道暴风雨中的闪电,或是风吹杨柳时那飘在你脸上的枯叶,或是电影中不经意地所拍蜻蜓掠水的镜头一样,让你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放弃对于它的思考。人的生命不过30000天,在30000天里,我们睁眼、咿呀学语、蹒跚学步,长牙齿,上学,恋爱,工作,寻找爱人,养育子女,然后冲淡父母的角色养育儿女,看着儿女睁眼、咿呀学语、蹒跚学步,长牙齿,上学,恋爱,工作,寻找爱人,养育子女,最后年老离去。
  • 每天给心灵放个假:夏

    每天给心灵放个假:夏

    生活也许不能每天都是艳阳高照,人生也许不是每天都能如意顺畅,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每天给生活一缕清风,每天给心灵一次放假,每天给生命一帖处方,每天给人生一个惊喜,每天给自己一片阳光……
  • 在浪尖上舞蹈:大马哈鱼逆流制胜8大秘诀

    在浪尖上舞蹈:大马哈鱼逆流制胜8大秘诀

    本书从8个方面揭示了大马哈鱼以百折不回的信念一步步走向成功的秘诀,从而指导人们如何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增强实现心中理想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直面竞争的压力,挑战自我,赢得辉煌的人生。
  • 赢在0.01秒

    赢在0.01秒

    机会稍纵即逝,只有行动迅速果断的人才能及时抓住机会,只有把握机会的人才能获得成功。即使你的行动出现了挫折,即使你的行动最终没能为你带来快乐与成功,但请记住一句话:不怕错,就怕拖。行动了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不行动却注定不能成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要你愿意开始做某件事,那么你就已经得到了成功的机会,行动,从现在开始。
热门推荐
  • 伪自由书: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伪自由书: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终极刺杀

    终极刺杀

    在兰希大陆上,有个国家暗中组织的暗杀队伍,他们专门暗杀对他们帝国不利的人。但是他们面对的都是很厉害的对手,每个都是强敌。不过不怕,因为他们有四圣器在手,龙吟剑,虎啸枪,凤鸣刀,龟嘶扇。他们有着全大陆最强的组合,怕什么,就算他是最强的恶灵法师,也照样不是他们的对手。虽然不想到处杀人,但是为了大陆的安全,国家的安宁,没有办法了,对那些危害国家的人,只能是杀!
  • 重修台湾府志

    重修台湾府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南风向晚

    南风向晚

    向晚晚和沈南风有婚约在身,两人彼此也暗生情愫。但沈家公司内斗严重,沈南风不愿将向晚晚牵涉其中,于是为护她周全,故意和当红演员赵佳晴亲近误导外界。“我可以无理取闹吗沈南风?”“下次可以。”青梅竹马,亲人反目,商场中勾心斗角……有人顶天立地背负起所有责任,有人低若尘埃默默守护。他们经历了伤害,不信任,跨过重重艰难险阻,最终还是走到一起。
  • 剩女夫人

    剩女夫人

    “李小姐,不是我吹牛,我们家在个市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虽然说你长相不差,学历也是高,可这要是进了我们家的门,可就不能像这样再抛头露面了,我们家也不差你去赚什么钱,只要安份守已的在家里相夫教子就行了……”李红忍住翻白眼的冲动,在这里坐了一个多小时,也是听了眼前这个油头粉面的男人吹嘘了一个多小时了……三十岁,是啊,三十岁,眼巴巴的,她已经步入了三十岁这个大关了,娘娘腔,凤凰男,神经病,她都是遇到过了,天啊,能给她一个正常的男人吗?如果现代没有的,要不要直接把她扔到古代找吧……她的要求真的不多,一点不也多,只要两个字,正常的行了,这样也不可以吗?
  • 参观欧洲“豪宅”(全集)

    参观欧洲“豪宅”(全集)

    《浮云流水间:欧洲庄园》,本书以欧洲庄园为主题,共介绍包括La Papessa乡村别墅、干邑区的Chanteloup庄园、丹麦Dronninggaard城堡在内的九个庄园。《尘世闲影中:欧洲庄园》,本书介绍了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葡萄牙法鲁、爱尔兰、德国海德堡、希腊林佐斯、意大利、英国等地的7个庄园。《英国人家:家园尽自由》,充满柔和色彩的墙壁,有伊特鲁里亚式花纹,地板是华丽的大理石,以亚当名字命名的壁炉由小型柱子支撑,而屋外是风景如画的花园,室内则配上碎花或条纹图案的布艺。《眷然归与情:法国人家》,本书作者在法国采访数个家庭后的感悟和体会。
  • 那时年少花开正茂

    那时年少花开正茂

    吴芽是一名大四快毕业的女大学生,一天醒来居然回到了高中的课堂里,那个她暗恋许久的男生居然也在……
  • 尘沧

    尘沧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青丝无情,浮世尘沧。…倘若你一生孤独,那便一生孤独!
  • 快穿之金牌炮灰

    快穿之金牌炮灰

    一个像是生来就要当做他人背景板的十八线小龙套苏念筝,意外在系统101的带领下为各个同病相怜的炮灰们逆袭,从刚开始毫无演技的一次次失败,到后来因为炉火纯青的演技获得三千小世界的各个路人心。年华已逝,佳人依在。谁曾想,大名鼎鼎的金牌炮灰撩动众人心的原由只是愿得一人心……当她踏碎一地心,重返二十岁,那个她年少最心心念念的人,究竟会不会因为她重生后的灼灼光华怦然心动?【本文无cp,cp在不可抗力的缘故下被狗吃了。最终结局可能是最精彩的部分,所以绝不会太监。大纲已拟好,欢迎可爱的小天使萌跳坑2333】
  • 家庭生活法律一本通

    家庭生活法律一本通

    本书介绍了青少年在家庭生活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家庭是青少年最重要的生活环境,也是对青少年成长影响最大的地方。或许是由于太熟悉,家庭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问题往往不太受大家的关注,其实其中各种各样的关系往往涉及到好多法律问题,由于青少年对法律的陌生,导致在面对侵权时不能很好地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护。下面就让我们看下青少年在家庭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