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3700000003

第3章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2)

晒谷坪一战之后没多久,外婆怀上了三舅。有天早上,外婆和外公刚做完“早请示”(当年很流行的一种祝颂仪式),家里来了个村领导,说县里搞“学习毛主席语录积极分子讲用会”,请外公作为积极分子代表村里去讲话。领导看到外婆挺着大肚子,为难地说村里会安排人来陪外公,外婆就不用去了。外婆连连摆手:“那不行,我要去的,老头看不见,别人带不了,不能给组织添麻烦。”

第二天,外婆一手牵着我妈,一手牵着外公,翻过山,走了十几公里,到了县城,找了个招待所住下。

我妈说,“讲用会”上的外公很风光,激情万丈,他举着长60公分宽50公分的盲文版《毛主席语录》,带领全场一起唱《东方红》。他满面红光地挥手打拍子,孔武有力,声如洪钟,每个人都激动得站起来跟着唱。

那是外公少有的经历,尽管我妈和舅舅们都没见过外公战场上的勇猛,但那一瞬间,我妈说,似乎感受到了。

现场掌声雷动,外婆在台下跟着一起鼓掌。外公讲完下台,被话筒线绊了脚,摔在地上,外婆一个箭步冲上台,扶起他,还好没摔伤。

“嫂子来一个!”有人大喊一声。

“嫂子来一个!”所有观众都起哄。

“嫂子来一个!”一浪盖过一浪。

“我不会唱,我只会听。”外婆有些羞涩地对着话筒说,然后给外公整整衣领,牵着他下台,笑得很开心。

我妈说,回家的路上,外婆一直哼着《东方红》。

4

外婆后来又生了四舅,外公听到小孩哭闹的声音就绽开笑颜。外婆忙里忙外,大舅和我妈很懂事,一家人日子过得很充实。

有天她在里屋给四舅换尿布,大舅和我妈在晒谷坪玩。她听见我大舅喊了一声“妈”。

外婆擦了擦手,应了一声,走出去。

她呆住了。

丁妙书拎着一袋苹果,站在那里,他冲大舅笑着。阳光下,笑容很暖很暖。

大舅一脸疑惑,扭脸看外婆。

“你来干什么?”外婆冷静地问,她并没有迎上前。

“你儿子满12岁,我路过,来看看。”他小声说,可能他也听说了外公的脾气。

“你走吧。”

“我就走,只是来看看。”

“看到了?那你走吧。”

“买了几个苹果……”

“放那儿,我等他大些了会告诉他的,你放心。”

“那我走了,你自己保重。”

我妈说,丁妙书只来过这一次,不知道是不是他们有什么约定,以后不再相见之类。总之那次外婆很严肃,我妈清楚地记得,丁妙书一走,外婆冲到后面的茶树林里号啕大哭,哭了很久很久才擦干泪回来做饭。

5

出乎意料的是,外婆居然硬挺了三个月。医生说是奇迹,老太太生命力很强,而且现在居然还能下床走路,不过,再怎么样也都是在倒数了。我们已有心理准备,尽管难过,但也只能平静地接受。

这天我妈有事,我来陪大舅妈照顾外婆。

外婆突然要我拿面镜子给她。

我靠在床边,把镜子摆好,然后拿了个苹果,边削边用调羹把果肉擂成泥状,方便喂她。她对着镜子细细地看着,捋了捋头发,愁云锁眉。

“唉,你说世界上有没有鬼呢?”外婆问。

“你希望有,就有。”

“那你说鬼都长什么样?”

“跟人一样呗。”

“那是不是人什么时候死,鬼就跟死的时候一个样呢?”

“应该都跟年轻时一样吧。”

“哦,那就好。”

外婆又捋了捋头发,面色稍稍好了些。

过生日吃猪脚,是我家的传统。

大舅15岁生日那天,说好在家做炖猪脚吃。外婆麻利地在火上烤,把猪脚上的毛根烧掉,然后洗刷,剁成块,大锅煮。

我妈小时候比较胖,因为是家里的独女,哥哥宠,弟弟让,又是外公的掌上明珠,好吃好喝都让她第一个尝。我妈闻着香味,等着锅里的猪脚慢慢熬。大舅、三舅和四舅都站在我妈身边,一起等。

这时有个邻村的老太太快步走过来,急促地敲门。

外婆打开门,见到那老太太,挺高兴的样子,围裙上擦干手,招呼她坐下一起吃。

老太太环顾四周,拉她到一边,说了几句。

外婆脸色都变了。

老太太小声说:“我现在带你去?”

外婆说:“不去。”

老太太有些生气:“你怎么可以不去?”

外婆说:“今天老大满15岁,他爸一会儿起床,一家人一起吃猪脚。”

老太太急得跳脚:“猪脚什么时候不能吃?”

外婆低着头,没理那老太太,拿锅铲盛了一点儿,试了试味。

老太太说:“我不管你了。”

外婆说:“那你先走吧,猪脚熟了,我要喊张汉之起床。”

老太太悻悻地走了,一路骂骂咧咧。

外婆盛好猪脚,要我妈去叫外公起床。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猪脚,那是外公第一次答应给大舅过生日,大舅很开心,我妈啃着猪脚,还不忘挑一块大的给外婆。外婆用碗接着,笑了笑,我妈说,外婆当时眼睛是红的,应该是很痛苦,因为一顿饭吃完,她发现外婆一块猪脚都没吃。

第二天一早,外婆梳好头发,穿了件新衣服,对着镜子照了很久。

大舅问外婆在干吗,外婆要他也快穿好衣服。

外婆看了看里屋,外公还在睡觉。她牵着大舅往门外走,我妈问外婆去干吗,外婆小声说,妈妈去给你买糖,一会儿就回来。我妈高兴得拍手,外婆赶紧抓住她的手,要她不要拍。

大舅的手被外婆死死地拽着,两个人大步在山路上跑。

“妈,我们去哪儿啊?”大舅跑出一身汗。

“去送你爸。”

“我爸不是还在床上睡着吗?”

“那不是你亲爸。”

“那谁是我亲爸?”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外婆摔了一跤,手上蹭出血,她赶紧站起来把衣服拍了拍,整理干净。看见裤腿上粘了几个苍耳,倒刺钩住裤子,很难弄下来。外婆死命用手扯,手指尖立刻被扎出血,她在地上一抹,牵起大舅的手,继续跑。

两人跑了一小时,翻过两个山头,站在一个土坡上。

不远处锣鼓喧天,是有人在出殡。

外婆和大舅一直站在那里,大舅看着外婆两眼无神地看着前方,一脸疑惑。

“棺材里那个,就是你亲爸。”

“妈,那是个死人。”

“你快喊,爸爸再见,快!”

大舅噘着嘴,不肯喊。

外婆带着哭腔,催他:“喊啊。”

“我不喊,爸在睡觉,知道了会打我。”

“他不会知道的,听妈话,喊。”

“我不喊!”

“喊啊,妈求你,妈给你买单车,给你买彩笔,去城里公园划船。”

“爸爸再见。”

“大声点儿,他听不见。”

“爸爸再见!”大舅对着那群渐渐远去的人,大声喊。

“乖,你爸保佑你。”

外婆搂紧大舅,仍然没有上前一步。

那群人渐渐消失。

听说丁妙书到死都未娶,没有子嗣。外婆没见他最后一面,但送了他。

6

医生已经不同意化疗了,说再折腾两次就不行了,还不如安安静静走。

外婆在这一天提出,她要回老家,不想死在医院。这个问题并没有争论多久,医生交代过,老太太想做什么,全答应,没多少天了。几个舅舅和舅妈一阵讨论,然后问我妈的意思,我妈想了想,说,那就回去吧,到时候再请镇上的医生过去打杜冷丁。

总算是到了白马山的老家,这时茶花已经谢了,开始结茶耳和茶泡。小时候我们来外公外婆家,会一起约好去山上采茶吃,新鲜发芽的茶耳,根本不用洗,直接塞嘴里,甜甜的,好吃。

外婆躺在自己老屋的床上,看着挂在墙上的外公的遗像。

“你们几个过来。”外婆微弱地喊了一声。

“妈,怎么了?”大舅问她。

“听好了,我死了以后不葬在老头坟边。”

“妈,这怎么行?老家风俗,得葬一起啊。”大舅很为难,所有人都议论纷纷,这几十年都过去了,死了就别计较了啊。

“他死之前,我跟他提过,他答应了,说随我。”

“妈,你怎么就这么倔啊?”

“反正我不跟他葬一起。”外婆重复着这句话。

外婆不说话了,我妈撞了撞大舅,示意他先答应,别跟外婆争。

其实对于我妈和舅舅们来说,晚年的外公是慈祥的,或许是觉得亏欠,他对外婆很好,吃到好吃的,先留一点儿在边上,担心外婆吃不到。在我看来,他们就像很多相濡以沫的老夫妻,外公去哪儿都有外婆搀扶,让人羡慕。

第二天,大舅妈推门进来,尖叫了一声。

外婆不见了。

一家人满山找,最后在后山找到她,坐山路边,竟然没事,意识清醒。家里弄了个三轮车,把她运回来,安安稳稳躺下,我们都诧异她拖着病体是怎么走那么远的。

“你们过来。”外婆又发话了。

“妈,怎么了?”大舅代表大家发言。

“你们几个砍脑壳的,我不放心,怕你们骗我,我自己去订了墓地,到时候村委会有人安排,你们直接给钱就行了。我伺候了老头一辈子,该还的都还了,死了得听我的,不然我闭不了眼。”

7

外婆走的前几天,我爸来看她。

“你怎么一直忙啊?”外婆想伸手摸我爸的头,但是没有力气。

“一直加班,没顾上,今天不是来了吗?”

“你个砍脑壳的,跟我说实话,你们是不是离婚了?”

“妈,你别乱说,我们好着呢。”

“你们没有离婚就最好,活着就应该好好活着,不然死了就都没了。但是如果你们离了,没什么深仇大恨的话,就复婚吧,好不好?”外婆突然哭了。

我记得当时我爸也哭了,我妈也哭了,几个舅妈舅舅都哭了。

我妈说,她毕业后在乡中学工作时认识了我爸,欣赏他写得一手好文章,看书多,很礼貌。但外公不同意,理由很简单,我爸出身贫寒,外公和外婆都算吃皇粮的乡干部,外公又是老军人,战场上的无冕之王,女儿必须嫁得门当户对,自己疼了二十几年不能送出去吃苦。

我妈遗传外婆的倔强,非要跟我爸好,准备偷偷去登记。外公把我妈关在家,每天跟门神一样拄着拐杖守着,不让她离开家门半步。

我爸骑着借来的单车,翻山越岭,到了外公家门口的晒谷坪,喊我妈的名字。他要领她走。

我妈死命砸门,外公把她推倒在地上,狠了心不让她嫁。

外婆冲上前,打开门,把我妈拉出来,让她走。

外公急了,拐杖乱舞,打中外婆的腰。外婆叫了一声,倒在地上,伸手抓住外公的拐杖。

我妈冲过去坐在我爸单车后座上。

我爸感激地看了一眼外婆,然后猛踩踏板,两人朝着山路冲去。

身后传来外婆的声音:“小妹,快点儿跑,莫回来!”

我妈说,永远记得她离家那天,抱紧我爸,回头看渐渐远离的家。外公气急败坏,骂骂咧咧,却又无可奈何。外婆坐在地上,捂着受伤的腰,笑着挥手,好像一次母女联合的大胜仗。

我妈幸福地坐在我爸单车后座上,山路颠簸,那个年代模模糊糊。

外婆没熬到结茶籽,没来得及品尝这一年新鲜的茶耳和茶泡。

七月去世。应了她的要求,没葬在外公边上。

8

2009年清明节,我回老家扫墓。

先去了外公的坟墓,按老家规矩,磕头,点香,放爆竹。然后我们几个又翻过了两个山头,去拜我外婆。

临走时,我回头看见大舅还没走。

“大舅在干吗?”

“他还没拜完。”

大舅跪在外婆旁边另一座坟墓边,磕头。突然大舅叫我,问打火机在不在我这儿,他要点爆竹,我摸了摸口袋,找到了打火机,给他送过去。

我看见他拜的那个墓碑上的名字是:丁妙书。

鞭炮在背后响了起来,震耳欲聋。

我回头望去,仿佛可以穿越片片茶树林,掠过洁白的山茶花,巍峨的白马山,涛涛沅江,飞向澄澈的天空。然后看见了那一年老家的晒谷坪,热闹非凡的流水席,人群簇拥的外婆,她穿着红色旗袍,美丽动人。

9

“你画的这外国女人,鞋跟怎么那么高?跟清朝格格似的。”

“这叫高跟鞋,外国很流行。”

“真的假的,难道不怕崴了脚?”

“不会,女人穿上,体态更美。”

“那我也要穿。”

“改天我进城给你买一双,你嫁给我那天再穿上。”

同类推荐
  • 平安扣(电视剧《那座城这家人》原著)

    平安扣(电视剧《那座城这家人》原著)

    已改编为电视剧《那座城这家人》,12月2日开播。本书以经历大地震重创的城市为背景,讲述了两个家庭、三代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全景展现了普通百姓的生存情状,写出各色人物30多年间发生的变化。娓娓叙述中,勾勒出一幅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城市长卷。作者恪守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作品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可读性。
  • 契丹王朝

    契丹王朝

    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横空出世、铁骑冲腾200余年,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迭出,谁能小视?契丹族大政治家、军事家耶律阿保机,高屋建瓴、纵横捭阖,统一了北中国,建立契丹王朝。契丹英雄在黄少漫卷的战场上铁马奔突的同时,辽帝国宫廷内部,围绕皇位生发了层出不穷的机谋与血腥。不停的内斗,使这个强悍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历尽艰辛、坚韧与二百年的辉煌后,灰飞烟灭了……
  • 蓝帽会·写给我的挽歌

    蓝帽会·写给我的挽歌

    林志铭遇见童海琪时,已经很红了,海报贴满全国各个唱片店的玻璃门,广告身价飙到了很多位数。他离最顶尖最当红的歌星只差一线,并且似乎永远差一线。“那是一道天堑,”林志铭向经纪人摇头,“不是每个人都有那样的机遇。”他去一个剧组友情客串,在剧组包的酒店餐厅用餐,经纪人接电话出去了,正巧从外面进来一个女孩。女孩抬头看见他,脚步忽然顿了顿,一脸震惊。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巴山夜雨(上)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巴山夜雨(上)

    本书以抗战时期重庆郊区为背景,通过作家去南泉为轴心,展现了一幅川东风俗图,小公务员、教员、卖文为生的知识分子生活清贫,巨贾达官则是奢华腐败。
  • 金上海2

    金上海2

    《金上海》以20世纪初的上海市总商会为背景,以称霸上海滩的甬商大佬为主角,以金融业(钱庄、银行、股市)为主战场,徐徐展开了一场以财富人生、家国天下、爱恨情仇、义利恩怨等为主线的年代画轴。1905年,伍挺举、甫顺安、陈炯、章虎四个有为青年抱着不同的梦想来到上海滩,因为际遇、志向、境界的不同而选择了不同的人生之路。失意秀才伍挺举饱受儒家经世济民理想浸润,在科举梦断之后,参与实业救亡,从谷行学徒做起,成为掌控上海银业的金融巨头,欲使上海总商会成为有尊严、利国民的纯净商业组织;甫顺安为摆脱伶倡出身而抛弃尊严,隐姓更名,借女人上位,跻身上流社会,欲掌握上海银业,实现其飞黄腾达之梦……
热门推荐
  • 重生九零:老公,放肆宠

    重生九零:老公,放肆宠

    新书《重生八零:学霸娇妻,致富忙》开坑。据说朱砂命硬,才生下来就克死了她同胞的弟弟,让朱家没有男丁继承香火。朱砂说她不背这个锅。她想问,朱家这么想要男丁,是有皇位要继承吗?朱砂憋着一口气,努力的发家致富,要让自己的亲人过上好日子,要让大家看看,这年头,生男生女都一样,她不比男孩差。一不小心,努力发家致富的朱砂,凭着自身人格魅力,收获高富帅老公一枚,人生处处开挂,虐得那些人渣遍地找牙。
  • 佛说希有挍量功德经

    佛说希有挍量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归心

    归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旧爱

    旧爱

    苏辛醒了。但半个下午,他仍然陷在断断续续的昏昧中。傍晚,一个女人进来了。“你终于醒啦。”她的声音听上去惊喜交加。仿佛他的醒来能让她重新感觉到人世的美好。但她把一支体温计塞进他嘴中,动作职业化,虽说并不粗鲁。我是谁。他已经想了很久。“这是哪儿?” 他听到自己的声音。不熟悉,沉闷又轻忽,像厚重的冰块在水中开裂。还有一丝本能的警惕在余音缭绕中回荡。“重症监护室。”她回答,“不过,你会好起来,也许明天就要搬去普通病房了。”消息很快传开了。当然不少人一直在刺探。这种结果可能让他们失望。
  • 书穿小炮灰逆袭记

    书穿小炮灰逆袭记

    苏若纪本来惊喜的发现自己在死后重生到了一个年仅五岁的世家嫡出大小姐身上,可是不到两个月她惊恐的发现自己是书穿了,穿到了一个才七岁就被炮灰了的女配身上……女强文,女主不会嫁人的。
  • 神奇的故事(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

    神奇的故事(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

    霍桑在一八五一年六月至七月间根据古希腊神话所写的少儿读物《神奇的故事》 也在全世界享有盛誉,不仅为少年读者所钟爱,对成人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霍桑的作品素以关注人的心灵状态而著称,他在写作《神奇的故事》时,时刻不忘有益于少年读者心灵的健康成长这一神圣目标。古老的希腊神话原来就为想像力的驰骋,为诸如勇敢、善良、不畏强暴、不怕困难、爱与同情等等人类美好品质的展现提供了理想的广阔的舞台。经霍桑的生花妙笔加以改写之后,希腊神话中关于弥达斯、赫拉克勒斯、潘多拉、柏勒洛丰等人的故事闪耀出新的异彩,具有了更引人入胜的文学魅力。相信霍桑的《神奇的故事》也必定会使中国的少年读者感到神奇和喜欢。
  • 今天又戏精了

    今天又戏精了

    一个星际少将,因一次的星际大战,而陨落。再一次醒来,已是华夏帝国。她,重生在一个女扮男装的废材身上。没关系,既来之,则安之。他人欠你的,我会一一讨回。他,华夏帝国少将,帝国三大世家之首的继承人,做事凌厉风行,却在她的身上栽了跟头。
  • 与你走过漫长岁月

    与你走过漫长岁月

    从沈婳和许辰记事开始,他们的回忆里都是对方,可是令人伤心的是,在沈婳六岁的时候,许辰离开了了,离开时给她留下的手链,是她最为宝贵的物件。但沈婳十六岁时,那个她本以为会从她生命中就此消失的人回来了,刚回来就对她动手动脚,还声扬要娶她,这令沈婳很是无奈。“你走了就不要回来了啊!还回来干什么啊!”沈婳皱着眉头抱怨。“回来娶你啊!”许辰扬起那坏坏的笑容。从那以后,许辰每天最大的兴趣不是撩沈婳,就是把她宠上天。
  • 梦魂人3前生半世

    梦魂人3前生半世

    这是继《梦魂人:严汐之润》后《梦魂人》系列第三本,讲述铁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妈咪小茶点

    妈咪小茶点

    《妈咪私房菜丛书》根据家庭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求,精选了一千三百多道营养食谱,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妈咪私房菜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