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2400000008

第8章 明清:最专制的中枢神经

朱元璋击败群雄后兴师北伐,从蒙古人手里取回了中国的本部,又建立了汉人王朝。明太祖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起家取得天下,他自己觉得像汉高祖,因此,明代的体制有不少是仿照汉制,可是也有它自己的特色。比如,像锦衣卫这种以太监组成的特务机构就是汉代没有的。

重建文官系统

明代重新建立一个文官系统,仿照汉代的察举制在各处罗致国子监监生①,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职务。第一批的文官其实并没经过考试,直接在职务上实习。很快明代恢复了科举制度,从秀才一直到进士,三个阶段连续考试,晋用考生中成绩最好的考生。可明代科举制和汉唐甚至宋代的制度都不太一样,它有明文规定各地的配额,尤其是划分南榜、北榜的政策,使得南方考生不会超过北方太多。各个州县也有一定的配额,即使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县,也会有人才被录取。这个安排,显然是为了取得各地的代表在政府之中担任职务。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一个政府的效率高低,既取决于神经中枢的效率,也取决于地方回馈给中央的讯息周全和准确与否。明代设计的这种科举制度,相当于今天民主制度选民意代表,普遍地能在全国各处都有替当地发言的人物。

①国子监监生 国子监,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国子监学生称监生。

明代的中央政府,本来也是有内阁和各部,上面一个宰相,皇帝只是委任宰相办事而已。可是朱元璋不太信任人,同时并起的伙伴,不管文臣武将,到了晚年几乎被诛杀一空。当然,朱元璋也废除了宰相,自己直接管辖六部。这种制度,神经中枢必定相当空虚,因为一个人不可能顾全所有的国事。到了明成祖时代,用了一批官职不高的读书人担任他的内阁学士,用今天的话讲是组建了一套秘书班子。这些人有起草诏书、替他先阅读奏章以及做摘要的任务,但决定权在皇帝自己。于是,内阁首辅①慢慢成了真正的宰相。此外,从明成祖开始,皇帝信任宦官,任命他们担任内外的特使职务,在外监军的都是宦官,他们也管理各种属于皇室的财政单位。对内,慢慢地皇帝不太信任已经成为宰相的内阁学士,在宫内就设立了任用宦官的内廷秘书处,也就是所谓的司礼监,由司礼监的太监在内廷替皇帝读奏章、写诏书。这两批人基本上都没有制度上的权力,但是他们代表了皇权。明代皇权独尊,超越过去的汉唐和宋代。明廷的臣子,皇帝要杀就杀,要打就打,全无尊严可言。

这样的一个中央神经系统,其实是不健全的。即使有相当周延的讯息回馈系统,两大系统之间配不上套也不行。皇帝自己就设了以宦官为主的情报网—锦衣卫和东厂,直接刺探民情、监督官员。

①内阁首辅 明成祖命官品较低的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称为内阁。仁宗以后,内阁权威渐高,入阁者实际掌握宰相权力。明人习称内阁首席大学士为首辅。

思想控制巩固皇权

明代科举以考核举子对儒家经典的掌握程度为主,但是朱元璋最讨厌孟子,认为孟子“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的观念不利于君主专制。因此,明代科举所用的四书五经是挑选过的简本,删除了许多不利于皇权的章节。经典的解释,也以朱子的注疏为主,以保证纲常不变。这样子选取的举子,当然都是今天所谓的“乖乖牌”,对皇帝只有效忠,不敢怀疑。儒家思想的僵化,可能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以至于王阳明想要重新解释儒家,却不能与官学的系统对抗。清代完全承袭明代的科举制度,也承袭了明代对儒家思想的僵化控制。本来是以人性为主,强调人格也强调公平正义,具有革命性的儒家,从此以后成为统治者的工具。这一印象一直延续到“五四”,儒家一直被人看做维护官家权威的思想系统,真是冤枉了孔子、孟子。因此,明代的官员论志气和操守,都是顺从多于抗议,直到明代晚季东林党兴起,才有儒生站起来反抗政府。可是进入清代,又一次打击了儒生的反抗精神。

明代的兵制,一方面承袭了唐代的府兵制,另外一方面也承袭了辽金元征服王朝的驻防制度。设立的卫所遍及全国,在边境为国防需要,在要地是为了牢牢地控制住地方。这些卫所,都有世袭的军官和兵士,在一定的地点,政府划给他们土地让他们自己耕种,养活自己。到了战争的时候,从各地卫所抽调军人,再从中央都督府派遣将领,统帅各处调来的卫所单位。这样子的兵制,将不专兵,国家也不需要另外支付养兵的费用,但仔细审查其精神,明代的卫所制度还是为了防范军人起来夺取政权的危险。

因此,不论是文官制度、考试制度还是兵制,明代的设计都是为了巩固皇权,不容许其他的力量来挑战政府的权力。在中国历史上,明代和继承明制的清代,都可说是几千年专制政权演化到最强大、最集中的时期。皇帝牢牢地掌握住了国家机器,不管文臣武将,都没人可以从皇帝手上夺下权力,可是皇帝权力却沦落到宦官手中。明代开国以来,有三个能干的皇帝:太祖、成祖和成祖的孙子宣宗(成祖的儿子身体太胖了,做了三个月皇帝就死了)。论宰相,在明初有三杨①号为贤相,其实也只是称职而已,并没有太大的作为。万历朝的张居正是个能干人,可他的权力是通过宦官挟皇帝以号令,他本身就是一个利用专制政权体制的人,掌握了一辈子的权力。

明代儒生的风气,各位可以从《儒林外史》看到一些讽刺的故事,一个本来有崇高理想的儒家系统,在明代变成了伺候专制皇帝的工具。宋明理学强调君臣伦理,也强调内在道德修养,但是士子对于真正的经世济民的方法,却没有学习的机会,更没有发展的可能。于是,“平日袖手谈心性,临难一死报君王”,他们读书读得迂腐,对于百姓的生活、国家的安危,反而使不上气力。今天我国重新把孔子搬上台面,我希望不要又一次糟蹋了儒家!

①三杨 即杨士奇、杨溥、杨荣。从明宣宗即位起,历宣德、正统两朝,三人同时以大学士辅政,人称“三杨”。

明代亡于流寇

明代亡于流寇,这个大规模的叛乱也是因为民不聊生,其特性和过去王莽时代的铜马、赤眉①,东汉的黄巾、唐代的黄巢其实是一样的。中国王朝的覆灭,不是经过内乱就是经过外患。王朝掌握的资源和管理的方式,在治世和乱世其实并无太大差别,治世可以抵抗得了外患,也不发生内乱,乱世却是外患内乱相寻而至。其情形都是因为百姓日子过不下去,而官方不知如何改进,往往又因为外患而加赋、加税,使得百姓日子更难过。政府不知道在乱事刚刚萌芽时就采取适当措施,当然是因为信息反馈的系统出了问题,也可能因为神经系统不知道怎么应付反馈的信息。

明代的例子最为清楚。蒙古的威胁始终没有消除,英宗时期的“土木堡之变”②就是一个不该发生的外患,明帝国几乎因此覆亡。清朝刚开始不过是一个小小部落,明代的边将不能实时地安抚,反而不断地骚扰和敲诈,终于激成大变。“辽饷”③繁重,政府财政不足以应付,不断加税也不断地征兵,而卫所军队已经腐败,不能担任起作战的任务,政府不得不从各处少数民族调动部落兵,这些都是既花钱又不得好处的措施。终于,被解散的一批驿卒加上饥民,蜂起为所谓的流寇。流寇虽然力量庞大,却实在是因为饥饿,才不得不起来造反。单看流寇活动的地区,一到江淮以南富足的地方,流寇就不存在了;甚至于有些流寇的小部队,出现在几个南方的大城市旁边时,很快就消失了,就因为在大城市附近,饥民可以找到安生的地方,不用再参加民变。由此可见,以饥民为主体的流寇,只要经济过得去,就不会酿成如此大祸。

①铜马、赤眉 指铜马军和赤眉军,二者均是王莽统治末年的农民起义军。

②土木堡之变 指明英宗在土木堡被瓦剌军所俘的事件。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东。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贵族也先率军分四路攻明,英宗率军与瓦剌作战,被俘于此。

③辽饷 明末辽东驻军饷项,又指为筹此军饷加派的赋银。

清朝的二元体制实行得最为彻底

明代大规模的民乱颠覆了王朝,关外的满族人渔翁得利,以二十四万“八旗”取得了天下。清代既是征服王朝,又是继承明代的专制王朝,双重严峻的特性使清代成为中国最专制的一个朝代,臣子不再是国家的公务员,而是皇帝的奴隶。在清朝初年,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开疆辟土,用汉人地区的钱粮支持满洲八旗的部落兵,而取得了蒙古、西藏、新疆和台湾。连年征战,扩张了帝国的疆域,其幅员确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比起汉唐,清朝掌握的领土更为具体,而不是西域小国或是边外松散的羁縻州府。可是清朝处理与蒙古、西藏和新疆的关系,是和汉人地区的治理方式不一样的,清朝实行的也是一个二元体制。皇帝每年在承德接见蒙古王公、西藏喇嘛和新疆少数民族的首领,那是一个满洲大汗的游牧朝廷;关内十八省,则是满族皇帝统治的中国。这种二元体制,屡次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而在清朝这一代实行得最彻底,也可以说维持了比较长时间的稳定。

清朝的神经中枢比明代更为专制,虽然皇帝周围不一定有宦官弄权,却一定有皇室成员加上满族官员与汉官共同组成的内廷。甚至于六部,也由满员和汉员两个班子共同管理部务。这种从上到下一条鞭到底的二元体制,却是过去的王朝未有过的制度,也代表了征服者牢牢掌握每一个层次的权力。清代的地方官员从省级到县级,每一级都有不同资格的文官,代表不同的力量,有的是皇亲国戚,有的是满洲旗人,也有的是皇帝自己的私人奴隶(包衣),掺杂着科举出身的儒生和保举出身的吏员。这个非常复杂的地方官员群体,回馈信息的管道也非常复杂。因此,中央接收到的讯息,在中央不同的部门就会有不同的意义。在“康雍乾”时代,满洲人本身的团结性和对满洲文化的认同感,还使得中央系统至少有一定的一致性;在“康雍乾”以后,满洲人的一致性在汉化过程中逐渐淡化,中央神经系统已经不能有效地处理问题,政府的效率近于瘫痪。

今天读小说的人,常常称“康雍乾”为盛世,其实所谓盛世只是败坏的开始。这三个皇帝统治的时期已经将中国的资源挥霍净尽,满族自己的八旗也已败坏,而以募兵编成的绿营始终不是一个有效的军事组织。儒生代表儒家思想,如前所说,在明代已经是专制集权的工具;清代以征服者无情的压制和有意的收买,使儒生成为政权工具,连带使得儒家思想僵化。一个僵化的文化系统,一个逐渐瘫痪的政府权力结构,清政府已不能够有自我调节的功能,当然也就不能适当地处理忽然面临的压力。单单比较康熙、乾隆两朝的情形,就可以看出端倪。康熙能有力量征服蒙古、取得西藏,也相当有效地征服了新疆;但是乾隆一代号为极盛,却花了很大力量才取得大小金川和台湾。于是在嘉庆以后,清政府不再能有效地处理“川楚教乱”①;而道光以后,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的战事,使中国开始了将近两个世纪的厄运。

清朝这一个看上去很兴旺的大帝国,其实有一半以上的岁月,是走向衰退,而不是稳定地维持一个大国的声威。

①川楚教乱 即“川楚白莲教起义”,乾隆末年四川、湖北的农民大起义。白莲教支派混元教的传布,在起义中起了组织作用。

同类推荐
  • 历史不忍细看大全集

    历史不忍细看大全集

    闯入历史尘封千年的禁地,窥探谁都不曾告诉过你的秘闻轶事!你知道康熙登基原来还仰仗一位德国人吗?你知道皇子们每日的生活有多苦吗?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最响的一个马屁是谁拍的吗?你知道皇帝吃饭要有多少讲究吗?你知道秦桧与岳飞之间到底是何关系吗?
  •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这是抗日战争中足以令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对抗战做出的卓越贡献之一。《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百团大战》着重从中国抗战最艰难时期的大背景——1940年的中日对峙态势、国际局势特点和中国国内形势出发,来进一步凸显百团大战的意义。正面战场四次会战的失利,令中国民众抗日士气受挫;由于看到抗战胜利的可能性大增,蒋介石认为日本迟早必败而又动起反共的老念头……在这种形势下,百团大战打破了“囚笼”,鼓舞了士气,表达了决心,也击退了国民党的反共企图。百团大战就像一把剑,划破了日军的“囚笼”,也划破了笼罩在中国抗日军民头上的阴霾。
  • 如意小郎君

    如意小郎君

    21世纪双料硕士,魂穿古代。没有戒指,没有系统,没有白胡子老爷爷,连关于这个世界的记忆都没有……贼老天,开局什么都没有,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这让我怎么玩?腹中饥饿难耐,心里郁闷透顶,唐宁忍不住抬头竖起中指:“贼……”有一物从天外飞来,正中额头。抱着大红绣球,晕倒之前,他只想问一句:“哪个杀千刀给绣球里塞了石头!”再睁开眼时……有丫鬟笑靥如花:“姑爷,小姐有请!”有女子眉眼如画:“相公,妾身有礼!”
  • 秣马梁山

    秣马梁山

    大学生穿越宋朝,成为梁山王伦之子——王浩。108位好汉注定齐聚梁山,为改变家破人亡的命运,王浩一面酿酒,结交汴京权贵,一面打造海船,开辟高丽、扶桑的贸易。又借宋金海上盟约之机,趁势恢复辽东与山东的航线。乱世中王浩步步为营,茁壮成长,一步步踏上争霸天下的道路。
  • 战国之军师崛起

    战国之军师崛起

    穿越战国,身处战场前线。连鸡都没杀过的白晖有三个选择,砍人、被人砍,不战被秦律砍。如何逃脱砍与被砍的命运?惊闻兄长姓白名起!白起:幸得吾弟!再无后顾之忧!秦王:秦有白氏兄弟,乃是秦之大幸!秦国士兵:白将军是个大好人!白晖:王上,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热门推荐
  • 癌症楼(诺贝尔文学奖经典)

    癌症楼(诺贝尔文学奖经典)

    科斯托格洛托夫经过二十几年的军队、劳改营、流放地的生活后,得了癌症,直至奄奄一息才好不容易住进了癌症楼。接受放射治疗后,他的病情渐渐好转。但是下一个疗程的“激素疗法”将使他失去性能力。在多年沉冤蒙难的日子中他已淡忘了女人,但他来到癌症楼治疗的时候,性意识在他身上猛然苏醒,强烈的情欲,本能的欲望,成为生命力的一种标志。在展示他追求精神自由的同时,作者还描写了科斯托格洛托夫及其同室病友的不同命运和经历,他们的性格形成和人格扭曲,如向上爬的官僚鲁萨诺夫、青年地质学家瓦吉姆、女医生薇拉等等。《癌症楼》是一部呼唤人性的人道主义作品,同时又是剖析社会“毒瘤”,思考社会悲剧之根源,反思时代和历史的作品。
  • 凌叔华文集:花之寺

    凌叔华文集:花之寺

    小说集《花之寺》由17篇短篇小说组成。其创作主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反映闺中少女的黯淡生活。刻画豪门闺秀的内心世界,表现旧式少女无法主宰命运的失落和茫然,讽刺和怜悯她们悲剧性的命运;二是发露太太阶层的庸俗生活。揭露旧式太太寄生虫般的生活,审视和批判她们麻木丑陋的灵魂;三是展现新式妻子的矛盾生活。表现新女性试图打破传统性别角色禁锢的痛苦和无奈,肯定和突显独立自主的女性意识。
  • 无妄轮回志

    无妄轮回志

    车祸后醒来,李鹤发现自己到了一个奇怪的大厅。在这里可以进入各种任务世界里赚取积分。获得积分后又能换成现金返回现实潇洒。于是李鹤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在暗黑平原里获得无限法力的魔法书;在无主之地里研究出法力充能获取大量积分;在英雄城堡前升级了魔法书获得万物进阶的能力;在丧尸狂潮里用聚能镭射枪和粒子功能炮打“号称”头不爆就不死的丧尸;在古代战争里用简易遥控微型运载导弹和小范围毁灭高浓缩热压弹头打“号称”过万不可敌的骑射手。在现实世界里空手接子弹。……用科技碾压武力,又用武力碾压科技。究竟是科技说了算还是武力说了算?李鹤:我说了算。----------书友1群:********(爆满)书友2群:*********(爆爆满)书友3群:**********(爆爆爆满)书友999群:732124243(大量空位)【看简介就知道这是老水哔了】
  • 婚前婚后

    婚前婚后

    婚前一片旖旎,婚后才发现,之前种种百般柔情不过一场假象。像如那平静湖面,谁能得知,其下却有波涛暗涌?婚前婚后,他或她,故事正绵长。
  • 总裁的新妻

    总裁的新妻

    五年前,被父母双亲抛弃的秦殇,走投无路,却爱上了让她高攀不起豪门狂少的程景诚。他曾承诺对她不离不弃,直到地老天荒,却因为一场意外,怀疑她红杏出墙而怒火中烧。年少轻狂的他,带着仇恨和怒火,对她残暴施虐的同时,也将她之前所期许的爱情,撕得粉碎。遍体鳞伤的她激烈反击,与他进行拼死搏斗。而他,晕倒在她的怀里……五年之后,她摇身一变为最有潜力的女公关,而他则成了T市最年轻有为的娱乐公司总裁。她本能地想要逃避,却因为命中注定的一次合作,再次相互吸引。她本以为是再续前缘,不料这只是另外一场的阴谋的开始——这是一场由他主导游戏。当她被征服的时候,也正是她被抛弃之时。他如同宠物般将她玩弄于鼓掌,甚至被一步步地推向犯罪的深渊;,任凭他一次次地羞辱和伤害。一颗早已伤痕累累的心,再次被伤得千疮百孔;无穷无尽地折磨,让她体无完肤。然而,就在她心灰意冷之时,却发现自己意外怀上了他的骨肉……
  • 神罚者

    神罚者

    五千年前大陆到底发生了什么?神、魔是怎样的存在?神魔大战究竟是为了什么?一切的一切都存在着太多的疑问,翼·烈焰一个命运而生的人,将用自己的力量去找寻答案,揭开一个又一个的迷团。
  • 火影之战国传奇

    火影之战国传奇

    自大筒木羽衣和大筒木羽村成功封印母亲大筒木辉夜后,大筒木羽衣便在地球上创建了忍宗,被人们称为六道仙人。然而,在六道仙人死后,忍界就进入了长达千年的残酷战争中,史称战国。在此期间,不知有多少忍者家族崛起和消亡,其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家族属大筒木一族的后裔,例如千手一族、宇智波一族、漩涡一族、日向一族、羽衣一族、辉夜一族,这些家族都有着强大的血继限界和顽强的生命力,这就是这些家族始终矗立在忍界高峰的原因。但也有一些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的家族,在忍界也占有一席之地,例如夜月一族、鬼灯一族、水无月一族、猿飞一族……在这惨无人寰的战国时代,且看千屋敬宗如何在忍界生存,让我们拭目以待。
  • 江上数峰青

    江上数峰青

    散文是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为我国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数千年来,流派异彩绘呈,名篇佳作迭出,一直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道亮丽景观。为展示当代散文创作,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中国文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我神隆重推出一套“当人散文大家精品文库”丛收。经过严格遴选,进入本套丛书的作家,都是当代创作颇丰、名满文坛的散文大家。这套丛书,每人一卷,每卷精选20余万字。这套全书,风格迥然,特色鲜明,令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读者可以一览当代散文大家的不同风范。
  • 浮城

    浮城

    小时,父母没空管千惠,把她扔回老家寡居多年的大姑家,他们或许以为这并不是麻烦她,而是对她的一种体恤。千惠在大姑那度过若干寒暑假,大姑喜欢给她梳头,配上各种廉价小发饰。每回接千惠回家,千惠妈都要抱怨大姑把千惠打扮得花里胡哨,像个“女雀子”。“女雀子”是当地骂人的话,形容女人花枝招展,不正经,妖。不幸的是,千惠12岁那年,千惠爸被一个“女雀子”勾引,且把命搭上了。千惠爸是单位司机,有次他约了个女人出去兜风,他们相好一段时日了。两人去了郊外,回程夜深,疲劳过头的千惠爸出了车祸。他的这个死因大大降低了妻子的悲痛,但激起了另一种耻辱。她本来常犯头晕,一下躺倒。
  • 庶女重生:废后妖娆

    庶女重生:废后妖娆

    “你们今生害我,负我,来世,就算我变成恶鬼,也要将你们碎尸万段。”高楼一跃她心灰意冷。泣血重生,她惩毒夫,灭毒妇,费尽心机,步步为营,当爱情再次降临时,她却冷眼笑道说:“欠我的,你们该还了。”再次重生,她妖娆万千的身段只属于另外一人,那人位高权重得到了天下,也得到了她,当她误以为这就是幸福之时,身怀六甲的她再次遭到金兰姐妹的破坏。一场误会,一场别离,她伤心欲绝假死出宫,最后当层层迷雾过去,她的身份竟是那么尊贵。谁也不知道两人再见面之时,她一身武装,天神一般叱咤战场,手指银枪直指他的咽喉,嘴角勾勒出一抹笑容:“我的皇上,好久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