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1100000002

第2章 (2)

想到这有可能真是预兆,我心里就堵得发慌。我、医生、护士都知道大多数白血病人的结局,可我的表弟才17岁呀,难道他真的要早早赶去与死去的妈妈、爸爸聚会吗?他们分别三年多了,那是新年假期,我表弟一家三口外出度假。他爸爸开着小车,没想到在高速路上出了车祸,足足有五辆车撞在了一起。当晚我在电视新闻中看到车祸现场时,我认出了那个我熟悉的车牌,我惊呆了,手脚发麻,脸上的肌肉也绷得紧紧的。我抓起电话拨到交管局事故处理大队,然后晕乎乎地赶到医院,看到了死里逃生的表弟躺在病床上,我哭了,安慰着他。接着我去了太平间,看到了已撒手归西的表弟的父母。我发誓要照看好表弟,让他平安、幸福。

命运对人有时是太残酷了。如果真有神的存在,我愿意每天为表弟祈祷。宋青也说,她作为护士进医院以来,对死亡已见惯不惊了,但我表弟的身世还是使她震惊。这不公平,她说,不公平,上帝不该这样安排。

这一切,我是十分不愿意写进这部小说的,我只愿永远忘掉这段经历,忘掉癌症病区的痛苦、呻吟和绝望,不再常对人存在的一切发出虚幻的疑问。如果不是在守护我表弟的漫长日夜里发生了如此多的神秘莫测而又惊心动魄的事件,我这部小说就没有任何写作的必要了。

现在,当我要重新叙述这一切的时候,我的头脑并不比待在医院的日日夜夜更清醒。我看见手术室,纪医生戴着手套的手上沾着血迹;我看见宋青的大口罩,上沿的一双专注的眼睛透出庄严之美。人只有镇静地参与一场生死搏斗时,才有如此庄严的眼神。我表弟说过,宋青护士守在他身边时,他感到平静。

04.

严格地说,纪成医生迷恋上酒,是从去年夏天开始的。

那是很平常的一天。可是,最罕见最奇特的事件,都是在平常的日子发生的。对于一个人来说,那就成了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

那一天早晨,纪医生下了夜班后回家。他爬上了宿舍楼的最高一层,七楼,将钥匙插进锁孔,旋转,门开了。他轻手轻脚走向卧室,平时他都这样,轻轻地走到床边,妻子董雪还在熟睡,她的一条光洁的手臂伸在毛巾被的外面,只有跳过很多年舞蹈的女人才有这样美的手臂。通常,他会俯下身去,在这手臂上亲吻一会儿,董雪就会醒来,顺势搂住他的脖子,快睡吧,董雪会迷迷糊糊地说,同时半坐起来,替他脱长外套。他会看见她睡衣也没有穿,这使他陡生欲望。

这就是纪医生下了夜班后的幸福早晨。可是这一天,当他轻轻走进卧室的时候,一张整整洁洁、空空荡荡的大床让他吃了一惊。

妻子是昨夜没回家,还是一大早就出去了?他各处看了看,没有她回过家的迹象。他走进卫生间,妻子的洗脸毛巾是干的,这证明她昨夜没回来过。

妻子在一家美容院工作,是他给安排的。董雪的原单位是市歌舞团,这么多年来,这公有体制的歌舞团是完全瘫痪了,人员都闲着,每月发三百多元工资。结婚以后,董雪坚持要找点事做,纪医生便通过关系,把她安排在一家美容院做接待工作。

没回家过夜,这在董雪是从未发生过的事。纪医生猛地产生一种不祥的感觉。

突然,连接卧室的阳台门砰地响了一声。他走过去看,是通向阳台的门没插上,风将它吹开又碰过来了。

他站到阳台上,太阳已经出来了,街上满是车流和人流,几个上学的小学生在人行道上追逐嬉戏。

董雪就这样从他的视野里消失了。开始,他还不敢相信事情有这样严重。他给美容院去电话,电话那端说,董雪昨天下午5点50分下的班,她说先去逛逛商场,买瓶洗发液就回家。他又将电话打给她的妹妹董枫,董枫说姐姐没去过她家。他接着将电话打给了他所知道的董雪的所有朋友,回答都是“我们没见到董雪”。

这可能吗?一个人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消失了。没有任何留言,这说明她遇上了突发的不可抗拒的事件。纪医生报了警。一名胖乎乎的警官认真地作着笔录。警官非常职业地详细询问了他俩最后一次在一起的情景。有什么异常吗?没有。昨天早晨,他下夜班回来还在熟睡,妻子很快就起床上班去了,走时还在他脸上亲了一下,他迷迷糊糊地应答了一声。警官询问了他俩的感情。很好,纪医生真的感觉很好,结婚快五年了,没要孩子,可那是他们共同决定的。警官再次询问,坦率地讲,你妻子有外遇吗?或者你发现过外遇的苗头吗?纪医生恼怒了,没有!这不可能,我太了解她了,你这样怀疑对她不公平。警官无动于衷,对不起,这是我们的工作需要。这样吧,先备个案在这里,你等几天,说不定妻子就回来了。

就这样,一年多时间过去了,董雪杳无音信。警官说,我们也没有任何线索。这样吧,再等上一段时间,就可按死亡注销了。

死亡?纪医生并不怕死亡,可死亡也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啊!有遗体作证,有骨灰保留,这才叫死亡。

比死亡更难以接受的是人的失踪,这种消失给人间留下巨大的阴影。如果最终不露出谜底,这阴影至少会罩上一百年。

其实,人死后是最美的。纪医生有时会在值班室这样说,你看人死后的脸,苍白,有的会有一点残留的痛苦,但已经很淡很淡,无足轻重了。这就叫解脱,解脱了才有大宁静,大宁静才美,不是吗?

宋青皱了皱眉头。她感到纪医生自妻子失踪以后就变得怪怪的。医院里私下对此事有很多议论,有的说是董雪暗地里有相好的,私奔了;有的说不可能,一定是在逛商场时被人弄了麻醉药被绑架走了;还有人说,只有遇上了外星人才可能发生这种事。另一种说法,是医院的药剂师,那个瘦瘦的张老头悄悄给宋青讲的,他说,我怀疑是纪医生干的好事,你想,他要除掉一个人还不容易吗?哼哼,纪医生,什么办法都会,高明呀!我随便说说,你可不能对外乱讲呀!宋青听得毛骨悚然,但她并不相信这种说法。

无论如何,这件事让宋青无法猜测。在值班室面对纪医生的时候,她深感他的不幸,有时总想给他点什么帮助,比如“我帮你去食堂打饭啦”之类。纪医生有时也像忘掉了这件事,甚至偶尔也会说一两句玩笑话。有一次,他就问宋青,你说我们医院里,谁的胃口最好?宋青想了半天也没答上,纪医生说,是守太平间的李老头,每顿要吃半斤饭。为什么?他是怕死后饿着了,先吃些来垫底。

这话让宋青大笑。不过也怪可怜的,据说李老头最早是这医院留下的一个孤儿,后来就在院里做清洁工,再后来,就守上了太平间。这是一个矮个子的小老头,一整天也不会说上三句话。有时宋青在楼下遇见他,只见他盯着地面走路,像是要数清地面的砖石似的。秦丽死后,宋青带她的家属去太平间,李老头已经睡了,披了件衣服出来,用下巴对太平间的门努了努,算是招呼了。宋青感到这老头有些麻木,幸好,人不死,谁也用不着找他。

但是,小梅给她讲的一件事却使她感到意外。小梅说,董雪失踪前的一天,她看见董雪从太平间的那座四合院里出来,手上拿着一根铁钩。小梅问,董姐,拿铁钩干什么?董雪说,家里的下水管堵住了。这事有些奇怪,因宋青与董雪也有不少接触,纪医生还请她们几个护士去家里吃过饭,是在纪医生的生日时。她知道董雪是个胆小的人,因为董雪曾说你们护士真胆大,人死了竟敢去给他翻身。照理说,下水管堵住了,她也不至于去向李老头借铁钩,因为那得去太平间,谁愿意呢?

宋青想将此事给纪医生讲,但又觉这与董雪的失踪毫无关系,也就忍住了口。别把纪医生的心绪搞得太乱了,毕竟,自董雪失踪以后,谁要提起这事,纪医生都会又难过一场。

05.

本来,对这医院发生的一切,我是可以漠然处之的,至少不会被深深地卷入进去。因为尽管某种好奇心可以驱使我去窥视一些东西,但如果有危险,人是会立即退缩的。糟糕的是,后来发生的一切,让我身不由己地陷入其中而难以自拔。

陷入其中的第一步,是我答应了宋青护士的一个要求,而答应她,又是由于我考虑到表弟的健康。

这一切怎么说呢?请试想一个高中男生,一个17岁的少年,由于腼腆等原因,在学校里连班上的女生名字也叫不出几个,接着又失去了母亲,现在又孤单地躺在了这病床上,这时,一个温柔的女护士的手放在了他的额头上,或者从他的腋下取出体温计,并且,每天要给他打针。他第一次当着她的面将裤子褪到臀部时羞得满脸通红。这些,护士都感觉到了,羞怯的男孩总是让女人心疼。宋青对表弟的照顾更加细致,没事的时候,她会坐在表弟的床边给他读报纸,或者,削上一个苹果,一小片一小片地喂他。有一次,我走进病房时,正看见表弟在俯身吻着床沿的床单,那是宋青刚坐过的地方。见我进来,表弟慌乱地抬起头。我装着没看见什么。

我的感受很复杂。如果说,表弟在这世上的时间确实不多了,我愿意他充分拥有这一段奇异的情感。这,也许能让他在离去的路上好受一些。同时,我对宋青深怀感激。看着这个20岁的姑娘像小母亲一样呵护我的表弟,我对女性的善良陡生敬意。

如此,当宋青对我提出,凡是她上夜班的时候,叫我不要睡觉陪着她的时候,我便爽快地答应了。在这之前,我一般在深夜后,见表弟已经熟睡,也就在他旁边的空床上睡下了。但,宋青提出的这一要求我必须答应,因为在深夜的走廊上连续出现的白脸女人已使她近乎崩溃。

我的深夜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坐在值班室里,和医生护士们聊天,到宋青查病房的时候,我便跟着她,走过半明半暗的走廊,拐弯,再往前走。

有一天后半夜,一种声音使我们在走廊上停下了脚步。宋青脸色紧张地望着我说,你听,什么声音?一缕绵延不绝的女人哭声,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后半夜,整座医院都睡着了,只有偶尔从某间病房传出一两声呻吟,然后又是寂静。这女人的哭声很细、很弱,但一种悲痛欲绝的感觉仍很强烈。

宋青抓住了我的手,我感觉到她在发抖。我说别怕,同时竖起耳朵,竭力想弄明白这哭声来自哪个方向。前边?后边?都像是。这是一种方向不明的哭声,它顺着走廊游荡,它攀缘在每一扇玻璃,它若有若无,但肯定存在。

宋青颤抖着说,是白脸女人在哭。我说别瞎想。话虽这样说,我的心却不争气地咚咚加速跳了起来。但我竭力让自己镇静下来,我将她快步送回值班室,并在她耳边悄悄地说,你待在这里,我去各处看看,我会知道是谁在哭的。

我的这一勇气来得很突然。也许,面对一个孤立无援的女性时,男性这种动物似的勇猛劲就上来了。我不幸就犯了这种毛病,我一定要去探个究竟。后半夜,医院,白脸女人,奇怪的哭声,我要将什么都弄明白,我想只有我敢。在那一刹那我觉得自己棒极了。

我从走廊深处走出,脚步很响地往前走。拐过弯,左右两边都是病房。走廊上空无一人,所有的病房门都关闭着。头上的吸顶灯将我的影子投在脚下,回头望望,身后也有一条影子,那是前面的廊灯给我拉出来的倒影。

往前走的时候,我时不时回头望望,这是不是夜行者的习惯我不清楚,但我想这是一种身不由己的举动,因为一般说来,认为危险来自后面也许是人在进化中留下的遗传信号。

然而,我错了。我突然在前面的走廊上看见一个人影,这影子一闪身进了旁边的病房,但没有开门关门的声音。

我鼓足勇气赶了过去,看见这间病房的门半掩着,门上的编号是14,也就是23床秦丽所在的病房。房里开着灯,但没有一点儿声音。

我将门推开了一点,伸进半个脑袋向里张望。

两张病床上都睡着人,我知道是秦丽和另一个老太婆。看样子,两人都睡得很熟,整个房里没有第三个人了。

那么,刚才是谁溜进了这间病房?我轻轻地将门带上。这事我一直没弄清楚,直到秦丽在七天后死去,我还是没能想明白。

走廊上悄无声息。方向不明的哭声仍在空气中隐隐约约地飘荡。我走到了走廊尽头,拐个弯,这里宽了一些。电梯门冰冷地关闭着,我正犹豫地想需不需要乘电梯到楼下去透透气,突然,电梯上行的指示灯亮了,是从一楼启动的。后来停了,谁会上楼来呢?电梯门上的指示灯闪着5、6、7、8的红色数字,我感到这人是直奔我这一层楼而来。我感到莫名地恐惧,想赶快离开这里,我不能忍受站在这医院的最隐蔽处,看电梯停下,铁门哗啦一声打开,一个来路不明的人突然和你面对面站在一起。

我当时一定是着了魔。一方面想马上跑开,另一方面,双腿像被钉住了一样,站在电梯门口挪不动步子。电梯说到就到,“16”这个数字赫然显现。我高度紧张地等着它停下,等着铁门哗啦一声分开,然而,红色数字已经变成17了。接着是18、19,最后在21楼停下。21楼有各种红红绿绿的玻瓶和试管,有人的骨架,还有药水浸泡着的畸形婴儿。后半夜了,谁还上那里去呢?

不等电梯向下回落,我赶紧离开了这里。往回走,走廊上的一盏灯突然闪亮一下便熄了,一定是灯丝烧断了的缘故。而我突然发现,那个游荡着的哭声已经没有了,周围是死一般的静,除了我鼻孔的出气声。我像是完成了一项最艰巨的任务,踏响步子,向走廊深处的值班室走去。

同类推荐
  • 西地平线

    西地平线

    在中国当代文坛以浪漫和理想主义色彩为其创作特色的高建群,在本书中让你体味到文字语言的独特的魅力,它带给你的无穷的想象是任何其他文学文艺形式所无法替代的。本书分三辑:第一辑“西地平线”,是作者这些年在陕甘宁青新生活、旅行、考察的散文。第二辑:“最后的骑兵”,是作者在新疆当兵5年的感悟。一个成熟男人的浪漫、一群最后的骑兵的剽悍,将一切孤独、无奈、悲凉、艰苦和凶险都深藏在心里,展现给你的是一个普通士兵对国家的那种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三辑:“生活培养出作家”,作者抒发对故乡、对友人、对亲人的真情实感,畅谈对文学、对足球、对社会的看法,得出“作家是生活本身培养出来的”这一真知灼见。
  • 迷宫

    迷宫

    那场火是4月5日凌晨烧起来的,刚好是清明节。后来有几家媒体报道,起火原因是祭奠引起的意外。但也有传言,火是四季牛肉店老板故意放的,目的是为了骗取一笔数目可观的保费。持这种观点的人,还信誓旦旦说,公安部门对那个名叫康全礼的四川人进行过调查,只是结论不得而知。火灾发生后,引起了多家媒体关注。在失火前两天,古城刚刚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国的导游伤人事件。很多人认为,二者有着某种微妙的联系,如果深入挖掘下去,很可能会有更多发现。以下是《古城早报》在第一时间对火灾发布的一则简报:今日凌晨4点10分左右,云南丽江市古城区束河街道龙泉社区发生火灾。
  • 惊蛰(张若昀、王鸥主演)

    惊蛰(张若昀、王鸥主演)

    张若昀、王鸥主演《谍战深海之惊蛰》的原著。这是硝烟弥漫的一九四〇年代。重庆,这座倾斜的城市,从空中不断降落鳞次栉比的炸弹。巨大的声响,撕开了那个年代的云层、空气、建筑和人生。上海,日据时期的孤岛,霓虹灯闪着清冷的光。陈山只是一个在街头浑浑噩噩的“包打听”,却阴差阳错卷进了风起云涌的谍海漩涡中。他的本意,是救出被日军要挟的人质——瞎眼的妹妹陈夏。不曾料想,等待他的是一场即将打响的黎明前的暗战。陈山在重庆和上海两座孤城之间奔走,在战火纷乱的颠沛流离之中,在一触即发的重重危机面前,见证了爱人和亲人的以身许国,慷慨赴死。终于以一己之力,孤军奋起,力挽狂澜,一步步成长为坚强勇敢的爱国战士,用热血和青春,在烽烟中砥砺前行。
  • 古龙文集:天涯·明月·刀(下)

    古龙文集:天涯·明月·刀(下)

    本书接续《小李飞刀2:边城浪子》的故事。此时,傅红雪已成为天下知名的大侠。他与雁南飞约定一年后在凤凰集了结恩怨,没想到雁南飞却碰到凶险诡异之事。为了破解名震江湖的公子羽之追杀,为了忠实于好友的托孤,为了战胜自己内心的欲望和软弱,傅红雪又重新踏上了波涛诡秘的江湖厮杀之旅……
  • 一句顶一万句

    一句顶一万句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同名电影11月4日上映。从《手机》的真话之难寻与说谎之必要,到《我叫刘跃进》人际间的偶然与必然,鬼才作家刘震云费时三年创作《一句顶一万句》为生而为人,“觅知音”之必要。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个出走,一个回归,他们寻寻觅觅,与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试图表达内心的矛盾与无助。从荒野的乡村到繁忙的大都会,由20世纪中叶到新世纪初,不论是高高在上的县长、镇长,还是老师、理发师、屠夫、染坊工、传教士等寻常百姓,当说话成了唯一的沟通管道,语言又无法直达核心,孤独便永远如影随形!寻常人的事件,串连成不平凡的故事。刘震云说这是目前为止,他最满意的作品。
热门推荐
  • 紫手印之谜

    紫手印之谜

    六月底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忙了一天之后,在波特曼广场下了马车,步行到贝克街我的朋友的住处。他没在家,房东太太说他会回来饮下午茶,我就坐下等他。那天下午我并非是惟一来访的客人,因为我发现桌上留有一张名片,上面印有“修道院丁字街37号A座肯迪茶叶进口公司马克·普林格经理”的金色字样,背面还印着“本店只仰赖产品的优良来推销”,下面用铅笔附加了一句话:“有急事相求,改日再来拜访。
  • 豪门绯闻:追捕小逃妻

    豪门绯闻:追捕小逃妻

    她是公司的小白领,离婚后,成为了一个后妈。后妈这个字眼,对她来说非常陌生。为了和继女好好相处,她学会了忍耐,并且真心真意的对这个孩子好,她徘徊在两个前夫之间。第一任前夫那可真是,是一个是狗改不了吃屎的主,跟她复婚,却把手里的钱给了小三。第二任前夫,那可是要多温柔有多温柔,要多体贴有多体贴,绝对是一个绝版好男人,他为了前妻和孩子,跟她离婚,她理解,她忍了。
  • 假名媛的回首恋:前夫最大

    假名媛的回首恋:前夫最大

    三年前,她利用一切,不惜搭上自己的婚姻、收他心、更为他生下孩子,最后却把他的爱践踏在脚底。三年后,当已死的她再次出现,那块立了三年的墓碑算什么?他爱她,宠她,可她却狠狠伤害他。某日,他正在约会,她突然出现扑进他怀里:“老公,一分钟不见就想你!”约会被她搞砸,夙睿西直接把她提起:“老公?”某女理所当然点头:“亲亲老公,我们可没离婚!”他邪气一笑:“你倒是提醒了我。”某女无辜可怜,看着他身边的女人,说的隐晦:“你不要我了么?昨天晚上我们还那个啥,很好的呀。”“你不要我一次,我不要你一次,不正好扯平了?”“……”
  • 洞真三天秘讳

    洞真三天秘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后一片净土

    最后一片净土

    混在娱乐圈的初中,面对里面的尔虞我诈如何坐到面面俱到,而只是个小助理的她,又如何得到明星们的青睐,爱好创作的她究竟会不会成为娱乐圈里的一名大将?而面对自己的感情生活,她会怎么样?
  • 斗战圣帝闯花都

    斗战圣帝闯花都

    [无敌爽文,日更万字]“辱我者,必踩之!欺我者,必杀之!”一王圣!
  •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

    水涨船高,随着落败书香世族子弟的老爹中举,原来不受喜欢的童若瑶突然成了抢手货。是抛弃青梅竹马的小情人?还是另选高枝?这貌似是一个问题。前来提亲的人比比皆是,连抛弃他们一家子的本家亲戚也来凑热闹。名门?正妻?小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大户人家是非多,婆家的人更是极品赛极品。大房、二房、叔叔婶子、小姑子、妯娌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一句话简介:一个小户千金高嫁皇商大族的故事,到底是高嫁还是低嫁,问题有待考究。女主非圣母,非万能种田、爱情、宅斗、一对一、家长里短、温馨甜蜜、天雷狗血、非喜勿入小果新文,望大家多多支持,简介不会写,先用着这个,想好了再改吧,鞠躬谢谢亲亲们的支持!推荐小果自己的完结文:《任家五小姐》《长媳》《都怪父王过分妖孽》推荐好友的文文:《丑女戏邪君》
  •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栾巨庆之谜

    栾巨庆之谜

    中国长期天气预报最准的能人,为什么却被排斥在中国气象界之外?创造“世界领先”成果的老科研工作者,为什么却跪倒在科技处长的脚下?有可能问鼎诺贝尔奖的栾巨庆,为什么却在为鉴定费而奔波?栾巨庆百年之后,科技界还将在黑暗中徘徊多久?“栾巨庆现象”是中国科技界的一个缩影,它暴露了我国科技体制的弊端。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冒险追踪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冒险追踪记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