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6900000005

第5章 工人阶级掌握政权后始终要把经济建设摆在首位(2)

在这样的情况下,忠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根本立场的周恩来,在国民经济调整的初期,以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态度在正确分析和估量我国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趋势的基础上,1962年重新强调“现在面临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任务”。为真正实现工作重点转移作了不懈的努力。

党的“八大”以后,对阶级关系现状的估计特别是对于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分子的估计,逐步离开了“八大”的轨道,出现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严重错误和对知识分子采取越来越“左”的政策。周恩来根据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指导方针,从我国实际出发,1962年3月,在二届三次人代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分子的现状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指出:“我国知识分子的状况,已经同解放初期有了很大的不同。新社会培养出来的大量年轻的知识分子,他们正沿着‘又红又专’的道路成长。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经过12年的锻炼,一般地说,已经起了根本的变化。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都是积极地为社会主义服务,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且愿意继续进行自我改造的。毫无疑问,他们是属于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我们应该信任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很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如果还把他们看作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显然是不对的。”同时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分子的绝大多数,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已经取得进步。他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积极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他们在改造成为自觉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过程中是有成绩的,他们中间有一部分人已经改造成为劳动者。”对于阶级斗争的趋势,他指出:“我国的阶级斗争形势,正如毛泽东主席在1957年所指出的,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但是,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他明确指出:“我国阶级斗争总的趋势是波浪式的,但是向着和缓的方向发展。如果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结束或者短期内就可以结束,是不对的。同样的,如果认为阶级斗争不是向着和缓的方向发展,而是不断尖锐化,也是不对的。”周恩来这些论述是符合我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承认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仍然长期存在着阶级斗争,但是,既要反对阶级斗争熄灭的右的观点,也要反对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的“左”的观点,旗帜鲜明地指出阶级斗争向着和缓的方向发展,这就全面地、正确地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客观规律。实践证明,如果违反了这个客观规律,就要遭到历史的惩罚。周恩来在当时能够对我国社会阶级斗争发展规律具有这样的真知灼见,并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表现了他的革命胆略和理论勇气,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基于对我国阶级关系现状和阶级斗争总趋势的正确分析,周恩来在1962年3月二届三次人大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和1962年4月三届二次政协会议上的讲话中,重申了把经济建设放在国家生活的首要地位。他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进行得比较顺利比较快。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现在面临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任务”。“现在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动员更多可以动员的因素,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扩大我们的民主生活。这就是我们的新任务。”这是为真正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又一次重大的努力,对于全党摆正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这样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是极不寻常的,体现了坚持马列主义的革命家的风范。

周恩来之所以在这个重大问题上保持清醒的认识,这同他对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解是分不开的。1962年9月22日,周恩来在会见西欧一位外宾的谈话中,着重谈到了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他说:“现在我们搞什么?搞社会主义。我们把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看作是一个长期的任务。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还不是共产主义社会。在我们看来,建设社会主义是长期的。”“社会主义是指生产关系而言,同时也表现在生产力上。”他还说:“现在中国很穷,很落后,离富强的要求还很远,需要几十年才能赶上去。因此我们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指导思想是一切为了有利于生产关系的改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加。如果政策收不到以上效果,那就应该予以纠正。”他在这里表明的马克思主义的见解至今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1961年1月,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了由李富春、周恩来提议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随即在***、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同志主持下,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果断的措施,这是我党领导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中的重要转变。周恩来在这个重要转变的关头,为纠正错误,克服困难,繁荣经济,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全力以赴,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千方百计地动员和组织全国各族人民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共同奋斗,以致得以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仅走出了困境,而且有了可喜的进步。

四、“文革”之初,呼吁“经济工作一定要紧紧抓住,生产绝不能停”

“文化大革命”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个特殊而复杂的阶段。经济建设极端困难,社会秩序全面混乱。周恩来为保证经济建设工作正常进行,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对“左”倾严重错误进行了坚决的抵制。

“文革”之初,全国迅猛地陷入了反常的状态。学校停课“闹革命”;到处揪斗、游街;大中城市掀起所谓“破四旧”的狂潮;工农业和各行各业遭受猛烈的冲击;生产指挥系统开始失控。周恩来面对此情此景,十分焦虑。他意识到,这场“革命”越闹越大,将会破坏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力,产生比“大跃进”更为严重的后果。他经常找国务院主管经济部门的负责同志了解和研究问题。有一次,周恩来说:你们可得帮我把住经济工作这个关啊!经济基础不乱,局面还能维持,经济基础一乱,局面就没法收拾了。所以,经济工作一定要紧紧抓住,生产绝不能停。生产停了,国家怎么办?不种田了,没有粮食吃,人民怎么能活下去?还能闹什么革命?这是周恩来在国家处于特殊反常的环境下,继续坚持把经济建设工作放在国家生活的首要地位的正确主张,为国为民,寓意深刻。

面对“大串连”对交通运输乃至整个经济建设秩序的冲击,1966年9月15日,周恩来在接见全国各地来京师生大会上讲话时着重指出:搞好工农业生产关系很大。它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关系到第三个五年计划,关系到城乡人民生活。他要求:为了有利于工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大中学校的红卫兵和革命师生,不要到工厂、企业单位和县以下的机关、农村人民公社进行革命串连。指出:工厂、农村不能像学校那样放假,停止生产来搞革命。

面对工交系统即将遭受“文革”的全面大冲击的形势,周恩来同陶铸、余秋里、谷牧等坚持社会主义建设的广大干部和工人一起,竭尽全力防止“文革”把工交企业全盘搞乱,顽强地抵制中央文革小组一伙人要搞乱工厂农村的行径。在最严峻的考验面前,周恩来挺身而出,针锋相对,力挽狂澜。但是,“文革”大势业已酿成,工交企业已被卷进去,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努力把抵制斗争引向疏导,他语重心长地在工交座谈会上讲了一番话,他说:现在的形势是工交欲罢不能。浪潮来了,要站在浪潮的头里,因势利导,顺势搞下去,就能领导,背着浪头会被浪头冲掉。既然已经挡不住,不如疏导。他还说:这个惩罚是我们过去造成的。我们不来承受谁承受?我们不来入地狱谁入地狱?我们不来入虎穴谁入虎穴?周恩来就是以这样的胸怀和精神,在那动乱的年代中,坚持努力使经济建设工作能够正常进行,力求尽可能减少损失,呕心沥血,日夜操劳,忠实地履行着他的职责。

从1966年底到1968年整整两年间的“天下大乱”的岁月里,周恩来曾先后提出:(1)“工人请愿不要妨碍生产。”工人同志要保证安排好生产,不要妨碍生产和交通运输。(2)农业生产鼓励“藏富于民”,“必要的奖励政策不能叫物质刺激。过去实行奖励政策是需要的。对产棉花地区要给些化肥和粮食。使他们的生产恢复得快些。我们出口一吨大米可以换回一点七吨小麦或两吨玉米,换回来外汇,很有利嘛!”(3)“不许中断铁路轮船交通”。“铁路轮船关系到全国交通命脉,决不能中断。”(4)“联合起来,保护海港运输。”他严正指出:由于厦门海关和港务局各分两派,无人检查,致英国商船到来后无法靠岸,而该船有三个病号,吃喝均成问题。这种违犯国法、影响祖国信誉的行动,是极端错误的,是绝对不能容忍的。(5)针对各地武斗出现,周恩来草拟了《制止武斗措施》的指示。要求取消武斗专业队;按系统归口接受革命大联合三结合;革委会、军管代表要保证任何工人职员不得被赶离本生产岗位。凡自动脱离不回厂者要限期回厂,逾期不归的扣发工资,半年不回的开除;停止脱离生产和工作岗位的自由串连。(6)1968年12月,周恩来提出组织起来编制1969年计划,随后,成立了有军代表、老干部和革命群众代表参加的起草小组。这是扭转两年来经济工作无计划无政府状态的一次重大的努力。从1969年起,经济建设从全面混乱的困境中转向回升。自从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经济建设有了转机。周恩来以高度的马克思主义勇气,提出批判极“左”思潮,要消除林彪一伙对经济工作破坏性的后果,努力排除江青一伙的捣乱,重申党中央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使经济工作从瘫痪状态逐步恢复。

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表明,周恩来关于经济建设在国家生活中已经居于首要地位的思想,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一贯倡导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先导。能否坚持这一重大原则,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兴衰。周恩来这个思想及其实践,正是正确认识和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深刻反映。

同类推荐
  • 大失衡:贸易、冲突和世界经济的危险前路

    大失衡:贸易、冲突和世界经济的危险前路

    28年的金融危机,激起了关于危机根源和如何走出危机的广泛讨论,而本书即是从全球视角理解这场危机的重要学术成果之一。它不仅纠正了当前流行的一些错误概念,而且有力地证明了,这场危机的真正根源其实是长期严重的世界贸易失衡,而导致这种失衡的,则是某些国家所采取的扭曲国内储蓄和消费结构的错误政策。本书不仅系统考察了这些不稳定政策背后的原因,并且预言世界经济将会陷入长期严重的混乱——中国将经历“失去的十年”,欧元区将解体,而美元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世界经济正在经历的再平衡过程将是十分漫长的,而实现再平衡的前提是,某些国家必须改变此前长期施行的错误的国内政策。
  • 中印经济转型与发展模式比较

    中印经济转型与发展模式比较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都进行了一场力度空前的经济改革,这一改革的结果是导致了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史上意义重大的事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大国同时出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并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 谁来买单:走进经济学聊天室

    谁来买单:走进经济学聊天室

    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与过去相比简直是飞跃一般的进步,但是人们却“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政府机构年年精简,但是却不断地变得更加臃肿;很多个人的小公司渐渐地发展成了巨人,而有些巨人般的大企业却在不知不觉间轰然倒地……这都是为什么呢?用轻松幽默的笔调,为你解答了本书生活工作中这些令人困惑的问题。本书没有刻意追求经济学严谨的逻辑性,而是通过寻常百姓的饮食起居、开销用度、求职谋生、投资办店等活生生的生活故事和真实案例,将以往“高深”的经济学的原理变为浅显的生活常识。
  • 人民币改变世界:中国国家金融战略路线图解读

    人民币改变世界:中国国家金融战略路线图解读

    那人民币靠什么改变世界?要回答人民币靠什么改变世界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那句话,要看长远,看本质。具体靠什么?我认为靠的是当前国家的人民币战略,或曰国家金融战略,以及支撑这一战略的,来自高层的指导思想体系和实战效果。《人民币改变世界:中国国家金融战略路线图解读》就是一本通过论证,尤其是实战分析揭示人民币战略或曰人民币改变世界路径的书,也是一本解读人民币战略思想的书。
  • 激荡百年:大国农业

    激荡百年:大国农业

    在中国漫长的五千年历史中,没有哪一段历史能像1912年至2012年这样精彩,就在这短短的一百年中,中国经历了从军阀混战、割据分裂到内忧外患、强敌入侵再到建国统一、繁荣富强的坎坷历程。就在这激荡的百年时光里,中国农业在波动与革新中不断发展,逐渐进入平稳上升时期。在此后的发展中,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中国农业已经开始走向世界。
热门推荐
  • 败犬女,别来无恙

    败犬女,别来无恙

    古语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是四个女人的故事,四个被贴上剩女标签的女人。婉约荷花般的李慕思、娇艳玫瑰般的严梅、冷傲冬梅般的魏晓燕、清丽百合般的徐莉莉。她们个个光鲜靓丽、出类拔萃,可是为什么就没有爱情?人们说女人是要被滋润的,不然就要枯涸掉……可是有一群人她们说她们不需……
  • 案生情愫

    案生情愫

    为了父亲的遗志而女承父业开始了自己刑警生涯的时候,白雪并不认为自己是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的,直到她遇到了肖戈言。这个光凭一张脸和身材就可以横扫娱乐圈的妖孽,偏偏要用头脑来吃饭,凭借乖张性格,一举成为犯罪学领域内最神(傲)秘(娇)的奇才。不怕复杂重口,就怕平淡无奇,再大的悬案在肖戈言面前都注定无法成为难题。而肖戈言却是白雪最大的难题。想知道怎么才能尴尬而不失礼貌的表达自己对这块“狗皮膏药”的嫌弃并且不被他的迷妹们活活打死?在线等,挺急的!
  • 长夜未明

    长夜未明

    雪落之夜,焰火大会。花火落下来,碎在雪地里,于是染成了血。我见过他,在那个雪夜。他提着染血的绣春刀站在扬州街角灯火阑珊处。
  • 解梦自查

    解梦自查

    人总是做着五彩缤纷的梦,而梦境事实上是在预示和启迪着你的人生前途。究竟什么是“梦”呢?梦是窥探内心的一面隐秘之镜,是另一种虚幻却又真实的人生体验。本书是在吸纳古今中外著名的解梦大师、心理学家们对梦研究的卓越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其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朋友们用理性的态度认识梦,用科学的方法解析梦,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梦,从而能够驾驭自己的梦。
  • 商人经商手册

    商人经商手册

    本书主要介绍中国不同地区的商人做生意的“四书五经”,是针对不同性格及性格弱点的中国商人采取不同战术的商战对策,教会你如何掌握不同商人的性格,教会你如何利用各地商人的弱点,还教会你如何在商场上防止受骗上当,如何在竞争中取胜。
  • 无上神兵

    无上神兵

    以无上之神兵,斩世间一切仇敌、一切尘缘、一切因果、一切是非……方可成就无上煌煌威名!!!无上神兵,讲述一个不朽的东方仙魔神怪故事,人界、魔界、天界、冥界,法宗、兵宗、符宗、丹宗、器宗、阵宗、佛宗、儒宗样样神通!
  • 再续红楼溶黛情

    再续红楼溶黛情

    泪恩偿罢,宿缘未尽。当黛玉醒来,重生在了三年前的扬州。林如海亡故,留下孤女伶俜。同族虎视眈眈,更有贾府欲壑难填,五代列侯的林氏望族风雨飘摇。重生而来的黛玉,看穿了那些伪善真恶,她又该如何应对。木石无份,金玉有缘,她是否能真的放开心怀?水润清木,既唯水能溉,唯水能续,属于她的良缘,又应于何人?水溶,朝野称赞的一代贤王,温润如玉,风华绝代,却心机至深。雪地里的一次邂逅,冥冥之中注定了一世纠缠。这一世,流烟散尽,谁拭她双颊泪痕道一声:此生再不令你落泪。这一世,尘埃落定,又是谁,执她的手,许下三生三世,生则同室,死则同椁。本文,宠,偶有小虐怡情,一对一,有宅斗,给林妹妹一个别样的红楼人生。红楼迷们不要错过,赶紧收藏了呦~
  • 醉叹离愁春微凉

    醉叹离愁春微凉

    醉叹离愁春微凉,夜阑珊,上红妆,染指落花胭脂泪。风儿婆娑,雨儿滂沱,桂殿冷袖舞。天上悄吟诉凄凄,人间萧瑟两茫茫。纵然蒲苇磐石梦,望穿秋水,奈何孤星人定空折枝。他,风流潇洒,游戏于人间不受任何羁绊,然而劫数历历,他却不曾退缩害怕,或许她,才是他的劫。
  • 流光石转

    流光石转

    “吱呀”一声,门扉开启迎面扑来的是潮湿、腐朽的空气还有黑寂的空间。黑暗阻碍人的视线,即使站在门口也看不清。她在黑暗中摸索,似乎有什么绿光在不远处,她伸手摸去,“啊!”被利器划伤的尖锐痛感传来。“好痛!”绿光变得强烈起来,她定睛一看,绿光中央刻着“楚夕”两个字。她再次伸手,柔和的绿光像是抚平受伤的手,尖锐的痛减轻了,但这时玉石却发出灼热的温度。而玉石上的血诡异的燃烧了起来。接着她看见玉在无限地扩大,以雷霆万钧之势把她吸进去……
  • 时代方舟

    时代方舟

    世界并不唯一,文明并不孤单,多元宇宙繁星璀璨!方知舟,一名普普通通的人,在时代变迁的交汇之下,与伙伴们一起被命运推动着,慢慢掀开了这个世界表象之下的神秘面纱……从计划当一个田家翁,到商战交锋;从锐意修行,到打造移山填海的立业之基;从意识降临,到神秘元界的握枢临极;从开创浮空之城,到两界融合……每一步脚印,都在历史上刻下了厚重的痕迹!无论是末世危机的烽火狼烟,还是文明碰撞的世界跃升,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让他们驾驭着时代的方舟,去领略无上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