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2100000004

第4章 匈奴先民的崛起(3)

悍将李牧

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有效地制约了犬戎的侵略。但是,到了赵孝成王时期,犬戎各部的军事力量逐渐强大起来,不断侵扰赵国北部的边境。

这个时期,中原人给犬戎起了另一个名字——匈奴,直到今天人们依然沿用了这个称呼。

赵孝成王远没有赵武灵王有气魄,在他当政初期还得依赖老娘赵太后主持大局。不过,赵孝成王也算是个贤君,他对匈奴的所作所为非常气恼,便派大将李牧镇守雁门关,封锁匈奴进兵赵国的人口。

李牧来到雁门关后,仔细考察了当地的地理民俗,发现这个地方比较荒凉,人民生活水平不是很高。

这一情况让李牧犯了难,打仗需要充足的军资,粮饷、武器、军工……都得花钱。可是,当时的赵国面临强秦和燕国的威胁,赵国的主要军资都用在了防备秦国和燕国上了,赵孝成王拨给李牧的军资少得可怜。

俗话说,人为财死。战国时期经常发生战乱,很多百姓流离失所,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那些参军打仗的兵将,无非是图个温饱,挣点军饷。

军队没钱,哪儿还有兵将给你卖命啊。总不能一边喝着西北风,一边拼死杀敌吧,兵将们还没傻到那个程度。

李牧当务之急,就是解决军资问题。他灵机一动,向赵孝成王申请了两项权利。

第一个权利是,李牧独揽雁门关一带的军政大权,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吏。第二个权利是,李牧掌握雁门关一带的税务权,当地的田赋税收都归军队所有,用作军事开支。

赵孝成王也感觉到拨给李牧的军资确实不多,就批准了李牧的申请。

有了权,也就有了钱。大把大把的银子涌进了李牧的帅府。

不过,李牧一两银子也没贪,他把这些钱都用在了军政建设上。

李牧是个杰出的军事天才。他采取了一系列的防御措施,大致包括:

将边防线的烽火台加以完善,派精兵严加守卫,同时增加情报侦察人员,完善情报网,及早预警。

李牧这套措施,在几百年后的欧洲新罗马帝国得到了推广。可见,李牧在备战方面确实很有一套。

只加强军工是不行的,打仗还得靠战士去拼杀。接下来,李牧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抚恤士兵。他规定:每天都得宰几头牛犒劳士兵,每逢月底按时发给士兵军饷。

这么好的待遇,很令士兵们感动。大家天天夸赞李牧,李将军真比我们的亲生父母还要好啊。

动嘴皮子简单,舞刀弄枪就难了。士兵们受了李牧的恩遇,也不好意思偷懒耍滑,个个身先士卒,积极练习骑射作战技术,很快就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在雁门关镇守了一段时间,士兵们发现了一个问题。李牧对他们这么好,让他们加强训练,不就是为了抗击匈奴嘛。可是,李牧竟然下命令说:“一旦匈奴入侵边境,所有兵将都要立即退人城堡固守。哪个胆敢逞英雄与匈奴交战,格杀勿论。”

对于李牧的这条命令,士兵们感到很蹊跷,但也没人细究。毕竟,这样的命令对士兵们很有利。

就这样,一晃三四年过去了,士兵们一直严格遵守李牧的命令。虽然李牧手下的兵将们没有杀敌立功的机会,但也没有任何人员财产的伤亡和损失。如此备战,何乐不为呀!士兵们对李牧的战略部署没有丝毫成见。

不过,赵孝成王听说了李牧的所作所为,就不高兴了。好你个李牧,我给了你特权,是为了让你给匈奴点颜色看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么多年来,你非但不举兵攻打匈奴,反倒龟缩在帅府里,这让我堂堂大赵国的脸面往哪儿搁呀。

赵孝成王便派使者到雁门关责备李牧,要他振作一些,好好跟匈奴打几仗。

匈奴也对李牧很有看法。什么赵国大将,纯粹就是个胆小怕事的缩头乌龟,你这样的人根本不配与我匈奴交战。匈奴就经常到雁门关骂战,但李牧一直熟视无睹、充耳不闻,总之就两个字:不战。

匈奴被李牧惹毛了,多次强攻雁门关,但始终攻不破李牧的防守。

赵孝成王也终于被李牧气坏了,李牧啊李牧,你真是丢尽了赵国的脸,你干脆回京城吧,别在雁门关耗着了。赵孝成王召回了李牧,另派了一名大将前去代替。

新将领一到雁门关,立即全盘否定了李牧的战略部署。每逢匈奴入侵,他就出兵迎战。可是,匈奴兵将实在太强悍了,新将领每次都出兵不利,损失惨重。

一年下来,这位新将领不但没压制住匈奴的气焰,反而让赵国损失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糟糕的是,自从新将领与匈奴交战以来,雁门关一带的百姓们就没过上安宁日子,连日常的耕种和放牧都没法顺利进行。

这件事传到京城,赵孝成王权衡一番,觉得当初李牧的战略还是不错的,起码不受损失,便想再次启用李牧。

没想到,李牧摆起了架子,故意装病,拒绝面圣。

赵孝成王火了,派人下去跟李牧说,只要你剩下一口气,也得去雁门关带兵。

李牧让来者向赵孝成王传话,我去可以,但还是老话,雁门关的军政大权归我所有。

赵孝成王没辙,只好准了李牧。

李牧到雁门关复任后一如既往,按兵不动,只顾守关。

匈奴听说李牧回来了,感到很失落。哎,碰到李牧这个闭关不出的胆小鬼,匈奴的威风都被他耗尽了。

李牧真的胆小怕事么?当然不是,这其实是李牧的韬晦之计,目的是先麻痹匈奴,再以待时机痛击匈奴。

李牧雄才大略,早已制定了诱敌深入、设伏歼灭的计划。他对匈奴佯装软弱,却鼓舞手下将士们伺机杀敌。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李牧发现匈奴经常骚扰雁门关一带的居民,有时竟然明目张胆地到关口耀武扬威。他们认为,以李牧的为人,根本不敢出来迎战。

这番情景让李牧认识到,匈奴已经彻底被他麻痹,赵军奋起反击的时候到了。

李牧很快把将士们召集到一起,对他们说,大丈夫能屈能伸,以前我以逸待劳,从不出兵匈奴,是以韬晦之计麻痹匈奴,现在时机已经成熟,该轮到我们大展手脚了,大家有信心誓死杀敌吗?

李牧手下的将士天天受到犒赏,早就下定了誓死效忠李牧的决心。现在听说时机已到,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冲上战场跟匈奴大干一仗。

但是,李牧并未急于杀敌。忍了这么多年,也不差这一时。他精选了战车一千三百多辆,骏马一万三千多匹,强兵悍将五万余人,优秀射手十万人,开始进行严格演练。

一切准备就绪,李牧让几千士兵扮作百姓,到雁门关外的山野上放牧,以引诱匈奴。

公元前244年春,一小股匈奴骑兵发现了在雁门关外放牧的百姓,立即飞马过来抢掠。

李牧派兵迎战,与匈奴兵打杀一阵后假装败走,丢下了那几千扮作百姓的士兵做诱饵。

匈奴首领听到前方战报,立即率领大军人侵雁门关。

李牧早就布置好埋伏,等匈奴大军一到,他立即命令战车阵从正面迎战,限制、阻碍匈奴大军的行动,随即又命令步兵居中阻击,弓弩兵远程射杀,最后他亲自率领骑兵和精锐步兵从四方包围匈奴大军。

几百年来,匈奴对中原一直侵扰不断,但从未遇到过李牧这等强悍的中原战将。

面对李牧布下的强大阵营,匈奴大军自乱阵脚,互相践踏,死伤惨重。李牧则丝毫不敢怠慢,指挥兵将奋起杀敌。

这一战,匈奴大军十万兵将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匈奴首领带着少量亲随突围逃跑。

此后十余年,匈奴人听到李牧的名字就失魂落魄,再也不敢侵犯赵国的边城。

元气大伤的匈奴逃回了蒙古高原,开始养精蓄锐,不敢再侵扰中原。

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匈奴逐渐恢复了实力,又开始渐次侵袭中国边境。

可悲的是,匈奴遇到了一位比李牧更加强悍的大将,遭受了更惨重的打击。

这位大将名叫蒙恬,是秦始皇赢政的开国功臣。

蒙恬又是如何打击匈奴的呢?难道匈奴部落中就没有强悍的统帅吗?

且看历史的车轮是如何牵动这段史事的。

§§§第四节长城防线和蒙恬的10万大军

头曼单于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千古一帝秦始皇赢政统一中国。

六国虽灭,但秦始皇仍然有一个强大的劲敌——匈奴。

战国末年,匈奴就已经形成北方游牧民族部落联盟,正式建立匈奴国家。

匈奴的帝王称为单于,全称“撑犁孤涂单于”。“撑犁”意为“天”,“孤涂”意为“子”,“单于”意为“广大”,“撑犁孤涂单于”总体的意思就是“天宇之下的伟大首领”。

单于的诞生,直接反映了没落的匈奴氏族部落制度被国家所取代,从此走上繁盛。

匈奴帝国的第一位单于叫头曼,姓挛鞔。

头曼统治下的匈奴,由原始社会进步为奴隶制社会,国家中已经组建了政治和军事机构,在整个天下真正占据了一席之地。

匈奴的政权机构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单于庭、左贤王庭和右贤王庭。

单于庭是匈奴最大的政权机构,其下设置了左右骨都侯担任辅弼大臣。头曼单于时期,匈奴的辅弼大臣主要由地位尊贵的呼衍氏、兰氏、须卜氏三个家族成员担任。

左贤王的政权地位仅次于单于,一般被认为是单于的候补人选,因此常由单于的儿子担任。右贤王负责管理匈奴东部的地盘,头曼单于时期,右贤王的势力范围主要包括今天的乌兰巴托一带。

左右贤王以下,还设有左右谷蠡王、左右日逐王、左右温禺鞔王、左右渐将王、左右骨都侯、左右尸逐骨都侯等职务,多为级别不同的军事处长,大的统领数万兵马,小的统领几千兵马,总体军力大概有十余万兵马。

与秦朝相比,匈奴最大的特点是全民皆兵,骑兵则是匈奴的主要武装力量。

匈奴人个个都会骑马,被称为“马背上的王者”。骑马的习惯,改变了匈奴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快马驰骋,给匈奴的军事带来了优势和活力。

优良的战马、矫健的骑士、坚固的铠甲,让匈奴骑兵成为当时非常先进的武装力量。

有了强大的武装,头曼自然天不怕、地不怕,连威慑天下的秦国也不放在眼里。

在头曼的指挥下,匈奴骑兵一有机会就侵袭秦国的边境,大肆残害秦国百姓,掠夺秦国财物。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却被匈奴欺负,他怎能咽下这口窝囊气。于是,他下定决心赶走匈奴。可是,国家刚刚建立,百废俱兴,经不起战乱的破坏。无奈之下,秦始皇只好暂时耐下性子,一面发展国力,一面训练强兵悍将,为出击匈奴做准备。

头曼单于数次侵扰秦国,都没有遇到秦兵的强力阻击,因此经常凯旋而归。

人都有骄傲心理,头曼连打胜仗,不禁沾沾自喜,自认为秦国的军力也不过如此,根本不是匈奴骑兵的对手。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头曼每次出击秦国,都是抢完金银珠宝就走,也不细究秦兵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不迎击匈奴。

秦国兵将真的被匈奴打怕了吗?当然没有,秦兵之所以不主动迎击匈奴,是因为他们都在忙着修建长城。

原来,秦始皇发现,在原来的燕赵等国的地域中,有很多破败的长城。

长城不仅是一堵墙,更是烽火台,是嘹望哨。如果把长城修建得更长、更坚固,就可以有效的阻挡匈奴的进攻。

于是,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督工,加紧修建长城。

头曼经常带兵到秦国边境抢掠,渐渐地发现了秦兵修建长城的端倪。

不过,头曼根本没将这事放在心上。他认为,匈奴兵强马壮,战马轻轻一跃就可以跨过长城。

可是,头曼错了。直到秦国大将蒙恬率兵攻打他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一声令下,派蒙恬率领10万大军北伐匈奴。

一场秦国与匈奴帝国之间的战争正式打响了。这下,轮到头曼单于慌张了。

匈奴的灾难

头曼听说蒙恬率领30万大军来攻击匈奴,一时间也慌了神。

秦国一向软弱,怎么突然向匈奴开战呢?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其实,纵然匈奴时不时侵扰秦国边境,对于秦始皇来说也是无关痛痒的事。他之所以决心灭掉匈奴,是因为一位谋事跟他说“亡秦者,胡也”。

这还了得,我若不灭胡,胡就会灭我。那我只好先下手为强了。

蒙恬按照秦始皇的指示,率领10万大军在长城以南安营扎寨,准备跨过长城直击匈奴。

头曼率领匈奴大军也想跨过长城,到秦境内捞点好处。可是,头曼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他以为秦朝修葺长城,主要用于阻挡匈奴。其实,长城的主要功能不是阻挡,而是预警。

长城沿线建立了很多烽火台和亭燧,当匈奴入侵的时候,秦兵就可以点燃狼烟,先一步预告敌军动向,让内部的军民做好准备。

同类推荐
  • 北唐天下

    北唐天下

    第四本新书《六贼纨绔》准备签约了,希望可以得到朋友们的认可与支持,多多收藏与推荐,感谢支持地朋友,有你们,我才一路坚持!
  •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

    本书从明十三陵的选址到建造到建筑风格历史渊源等尽数介绍,是一本了解明十三陵的不可多得的好书。
  • 伟大转折:1978年的中国

    伟大转折:1978年的中国

    1978年是共和国历史上实现伟大转折的一个重要年头。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上,在新中国70年的历史上,1978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年份。这一年对党和国家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特别是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此前20年来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经历20年曲折探索,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后,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一个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从此开始了。
  • 盛唐不遗憾

    盛唐不遗憾

    没有屈辱和遗憾,只有胜利和辉煌。铁轨铺向哪里,大唐的利益就延伸到哪里。火炮战车所向无敌,一带一路再创辉煌。
  •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5部)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5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热门推荐
  • 生存之一种

    生存之一种

    卢一萍,原名周锐,1972年10月出生于四川南江县。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曾就读于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2年开始小说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情王国》,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随笔集《世界屋脊之书》及游记《黄金腹地》、《云南天堂》等,作品曾获天山文艺奖、解放军文艺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及上海文学奖等。《生存之一种》是作者的一部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笼罩》、《如歌军旅》、《二傻》、《生存之一种》、《远望故乡》等5篇,文章笔端细腻深刻,读起来意境深远,值得品评。
  • 星途闪耀之天后进化论

    星途闪耀之天后进化论

    颜荞伊噙着泪道:“我不想唱了……我有点累了……” 萧寒羽冷声道:“没想到,你是一个这么容易就放弃梦想的人,你这么软弱,你对得起死去的景宇吗?!” 颜荞伊道:“……实不实现,都已经不重要了!” 萧寒羽抢过她的吉他:“既然不重要了,那你还抱着它干嘛,把吉他扔掉好了,你舍不得扔,我帮你扔,给我!” 颜荞伊死死地抱着吉他,热泪滚落道:“你干嘛!我不给!这是我的!你放手!是扔是留我说了算!你算老几呀!凭什么管我!你走开!” …… 萧寒羽道:“请问房东大姐,她的房租需要交多少?” 房东:七千! 萧寒羽对助理示意道:“孟钧把卡拿过来,刷后续一年的房租费给她!” …… 颜荞伊顶着选秀冠军的头衔,风生水起的踏进了娱乐圈,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歌手! 她再也不是付不起房租的酒吧驻唱女歌手了。 某日媒体报道:新生代天后颜荞伊是萧寒羽女友! 她却一脸懵圈:“我是萧寒羽女朋友,我怎么不知道…...”
  • 影响青年人一生的100句至理名言

    影响青年人一生的100句至理名言

    翻开历史长卷,就可以感悟到古圣先贤留给人类的浩大的智慧和思想,这些智慧之言博大深邃,发人深省。人生的课题很多,为人处事、人际关系、事业爱情、志趣理想等等,无不体现了人生的深义。让读者能更好的在各方面有所作为,是编纂此书的最大心愿。
  • kiss恶魔坏老公

    kiss恶魔坏老公

    哇啊啊!她要抓狂啦!为什么别人的未婚夫又帅又温柔又正常,为什么她的未婚夫帅是帅了,可是一点也不温柔,更不正常,反而还非常的恶魔!什么厚脸皮的话都说的出口,还喜欢捉弄她……总之她就是不要活啦,为什么她偏偏就摊上了这么一个恶魔老公啊!!!
  • 报告,闪婚吧!

    报告,闪婚吧!

    一次逃跑,她误上他的车,从此羊入虎口,被偏执的他圈在掌心,再也逃不掉!“我订婚了。”“没有我的允许,不算。”“可是我有未婚夫!”“从现在开始,你的未婚夫换人了,那就是我。”“……”他是白氏集团太子爷,权钱在握,只手遮天,长着一张俊美无俦的脸,足以令全城女人为之疯狂!却独独把她放在心尖,宠溺无限。“霆霆,你怎么一个人站在门外?”“爹地说我太粘人了,让我面壁思过,不要跟他抢妈咪……”
  • 诱饵

    诱饵

    一个不眠的秋夜,阴沉沉的乌云笼罩着依山傍水的赌镇。这座江南赌镇是由数不清的小巷构成的一座庞大的迷宫。镇上主要经营两种生意:赌博和做皮肉买卖。唯有林如梦老板,同时兼营这两种生意。因为她是一个既年轻又美丽得令人销魂的女人。但是,赌徒嫖客也只是闻其名,而极难见到这销魂娘子一面。不过世上的事情往往是越传越神,人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变成神的。她是一尊美丽女神,不仅如此,林老板出手大方,乐善好施,广结人缘,虽然镇上没有建立行业帮会之类的组织,但这位销魂娘子却是娱乐业公认的领袖。
  • 王爷兴亡,宠妃有责

    王爷兴亡,宠妃有责

    聂臻,宁国史上第一位女太傅,性情多变,对至亲之人笑靥如花,对陌生之人清高冷傲。身为一个打破常规风华正茂的女官,泛滥桃花运自然源源不断而来,她看得眼花缭乱,索性一个不理,安心做好自己的太傅之职!他,宁国最尊贵的王爷,权倾朝野,精心制造与她相遇的机会,怜她爱她,为她编织一个美丽的幻梦城堡,笑意温柔却从不达眼底!经历短暂风雨的洗礼,聂臻美丽的生命更加绚烂如花,光芒四射!苍茫草原,再相遇,已然陌路,问一句,臻儿,你还记得我吗?
  • 我的绝色冰山女神老婆

    我的绝色冰山女神老婆

    《无敌爽文》他站在世俗巅峰,也站在众神之上,他若称皇,世上再无皇,他若称神,世上再无神。(后宫的,不喜勿入。)也在这里推荐我的三百多万字完结无敌爽文老书《我的绝色冰山总裁老婆》。
  • 离婚后被大佬前夫追求

    离婚后被大佬前夫追求

    闪婚闪离后,她带着腹中的孩子离开,五年后归国,就被前夫大佬堵住,恶狠狠警告。“再丢下我乱逃,我打断你双腿,去哪都得带上我,记住没?”她抬眸看了看天,赌气道:“带不动!”某天记者采访,“凡总,听说你要跟你前妻要复婚了?”“自然,妻子还是原配的好!”某人一脸骄傲眸带宠溺。“爹地撒谎,他嫌弃我妈咪!”小包子跑出来反驳。
  • 帝国总裁:独宠亿万娇妻

    帝国总裁:独宠亿万娇妻

    温茜身负血海深仇回归,意外与贺柏森发生纠缠,两人彼此利用,成为合作关系,却不想那男人腹黑霸道偏宠她入骨,让她不知不觉沦陷其中,不能自拔。有人看不惯温茜仗着贺先生的宠爱对曾经欺负她的人下手狠辣,出言声讨,贺先生高冷应对,“我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