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9500000002

第2章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2)

这首诗是莎士比亚整个作品的最好总结,它的艺术力量永不衰竭,被世世代代传诵不息。莎氏的一生是自我奋争的一生,也是创造的一生,他默默地给人类社会作贡献,自己却无所求。

莎士比亚在审美观点方面是把外在和内蕴、形式和内容、肉体和灵魂、外貌美和精神美统一起来的……但在十四行诗中,作者经常强调并赞美的主要不是外表,而是人的内心,“它唯一价值就在它的内蕴”(第74首),而眼睛“只能画外表,却不认识内心”(第24首)。对人对己都应着重心灵美,“让内心得滋养,别管外表堂皇”(第146首),而外在的美有时是徒有其表,内心却很空虚,这样的美也就毫无价值,“你的妩媚会变成夏娃的苹果,如果你的美德跟外表不配合”(第93首)。正是因为这样,在更多的情况下,作者都是主张内外美的一致,真善美的统一。莎士比亚的观点是辩证的、全面的、合乎人的认识规律的。

诗人在讴歌美的同时,也看到它的短暂、脆弱的性质,“她的活力比一朵花还柔脆”(第65首),也和花一样,转眼枯萎凋落。所以十四行诗中一个中心思想,就是如何同时光斗争,使人间的美得以长存。诗人认为只有艺术的力量才可以达到这一目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得创造出真正的艺术,而真正的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

(《莎士比亚引论》)

寻求寂静的火焰

诗——一门古老的手艺、一种神秘而神圣的言说方式,是语言的炼金术,很少有人能企及。的确,真正的诗总是选择少数人去完成,在浩渺无际的诗歌星空中,莎士比亚无疑是最为耀眼、光彩夺目的一颗,几百年过去了,几乎是物皆尘,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凭其特异的光辉穿越历史的烟云以不可想象的强大膂力抵达我们尘封的世界。莎士比亚的伟大诗歌文本令人长久地仰望、倾慕与倾听。阅读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犹如完成在游动的悬崖上踩钢丝的无畏历险,是与火焰交锋追寻寂静火焰的过程。莎士比亚的诗歌文本犹如一粒橡树的种子,它潜藏着所有的橡树,你可能揭开它一层层的面纱但你永远不能揭示最里层的赤裸裸的意义之美。

当人们从中世纪的无边暗夜的梦魇中醒来的时候,作为诗人的伟大巨匠——莎士比亚已敲开了晦暗之门,以瞽者的姿态将头颅探入烈焰完成伟大而艰砺的升阶之书。首先站在黎明路口的诗人用可贵的理性圣火照亮和凸现了人类个体生命自身,将人从作为异己存在的“他者”——神和宗教的虚幻乌托邦远景中挣脱出来。“对生命的探讨和感悟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诗中莎士比亚热情地讴歌和赞美了生命和婚姻的伟大,他以特异的眼光头一次将审美的触须探伸到女性那里,因为女性在与她的另一半结合的时候得以使人类孕育与永存,维持了永恒得以不朽的生命源泉。莎士比亚在高度赞美婚姻、生命和爱情的时候,他也感到死亡作为人唯一的最终的归宿,感到了人作为个体存在的短暂,但莎士比亚并非像一些浪漫主义诗人那样消极而悲悯地面对死亡、逃避死亡。莎士比亚对生命的探讨是十分深入的,“离开爱欲、死亡、焦虑和孤独这些生命的内涵,诗表现的东西要少得多。如果离开对生命的探讨,诗将索然无味”。确然,当人类从原始森林中跋涉而出,在苍茫粗粝的漫漫征途上彳亍前行的时候,是爱、追求、孤独、焦虑和恐惧等诸多因素在复杂交织中填补了人类生存的虚无与空白,在人类的长河中,人类规避人自身和自然、工业的暴力,维持了人之为人的独特存在,很大原因在于人们秉持了生命的可贵与不懈地追寻。在此意义上,莎士比亚在诗的神秘言说中,改变了生存的枯涩,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历史以暴力和专制的非理性强暴地改变了世界的一部分,而文学尤其是诗歌则以特异而神圣的言说方式改变了世界的全部。

当我们在市场经济的“好天气”里,在人性日益沦丧,理想情怀几乎消失殆尽的年代……我们有理由相信,是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消化着一切不洁和肮脏的东西。当我们面对无家可归的潮水,是永恒的声音在永远以神的姿态召唤我们,给我们以勇气——“假如我们不想在这个时代蒙混过关……我们就必须学会倾听诗人的言说”。是的,有良知的人已经在黑夜无语地倾听、无言地渴望、无限地追寻,追寻那永恒的寂静的火焰……

(杨克飞)

1564年4月23日,威廉·莎士比亚出生在英国中部埃文河畔的特拉福德镇。父亲约翰·莎士比亚是沃里克郡的自耕农,1551年移居特拉福德镇,经营羊毛、皮革制造、谷物买卖。1565年约翰任特拉福德镇的民政官。莎士比亚4岁时,父亲被选为“市政厅首脑”,成了这个拥有2000多居民、20家旅馆和酒店的小镇镇长。作为家里的长子,他曾被送到当地的文法学校学习拉丁文和古代历史、哲学、诗歌、逻辑、修辞等。

莎士比亚小的时候经常有剧团来小镇巡回演出。他在观看演出时惊奇地发现,小小的舞台,少数几个演员,就能把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故事表现出来,由此他深深地喜欢上了戏剧。他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学着剧中的人物和情节演戏,并想长大后从事与剧本相关的工作。不幸的是,父亲被控卷入黑市羊毛交易而家道中落,并失去市议员的位置。14岁的莎士比亚只好离开学校,给父亲当助手。

1582年11月,18岁的莎士比亚同邻乡富裕自耕农的女儿安·哈瑟维结婚,妻子比他大8岁。不到21岁,他已有了3个孩子。莎士比亚对自己的婚姻常常感到遗憾,他在作品中曾说:“女人应该与比自己年纪大的男子结婚”。不过,他对辛勤持家、抚养孩子成人的妻子依然关怀备至。

1586年,富于进取精神的莎士比亚随一个戏班子步行到了伦敦,并找到一份为剧院骑马的观众照看马的差使。虽然是打杂,但毕竟跟戏剧挂了钩,莎士比亚尽力尽心地干这个工作。骑马来的观众都愿意把马交给他。莎士比亚常常忙不过来,只得找了一批少年来帮忙,他们被叫做“莎士比亚的孩子们”。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头脑灵活,口齿伶俐,工作之余,还悄悄看舞台上的演出,并坚持自学文学、历史、哲学等课程,还自修了希腊文和拉丁文。当剧团需要临时演员时,“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莎士比亚凭借自己的才华,终于争取到演一些配角的机会。他出色的理解力和精湛的演技,使他不久就被剧团吸收为正式演员。

当时伦敦剧团对剧本的需要非常迫切。如果一个戏不受观众喜欢,马上就要停演,再上演新戏。莎士比亚在坚持学习演技的同时,还大量阅读各种书籍,了解英国的历史和人民的不幸命运,他开始尝试写历史题材的剧本。

27岁那年,莎士比亚创作了历史剧《亨利六世》三部曲。剧本上演,大受观众欢迎,为他赢得很高声誉的同时,也使他逐渐在伦敦戏剧界站稳了脚跟。1595年,莎士比亚创作了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谴责了封建制度对爱情的迫害,歌颂了自由爱情和理想的可贵。该剧上演后,使他名震伦敦,观众像潮水般涌向剧场观看这出戏,并被感动得流下泪水。

1599年,莎士比亚所在的剧团建成了一个名叫环球剧院的剧场,他当了股东。在伦敦的岁月,莎士比亚渐渐变得富有。他在伦敦富人区买了一栋房子,还在家乡特拉福德镇拥有一座最大的住宅。不久,他的两个好友为改革政治,发动叛乱,结果,一个被处以绞刑,一个被投入监狱。悲愤之下,莎士比亚倾注全力写成剧本《哈姆雷特》,并亲自扮演其中的幽灵。以后的几年里,莎士比亚又陆续写出《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

莎士比亚在家乡度过了一生中的最后几年,1616年4月23日因病去世,葬于镇上的“三一教堂”。在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的碑文:“看在上帝的面上,请不要动我的坟墓,妄动者将遭到诅咒,保护者将受到祝福。”现在,每年都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像朝圣一般去瞻仰莎士比亚坟墓所在的那座小教堂。

莎士比亚以自己杰出的创造天才和辉煌的创作成果向世人告知:他是文坛上前无古人的伟大拓荒者,他像空气一样流布全世界。在他逝世400多年后,英国BBC电视台以其在传媒界的至高无上的地位,给他封了一顶“20世纪风云人物”的桂冠。

莎士比亚最早的诗作是《维纳斯与阿多尼斯》,取材于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描写爱情女神维纳斯追求青年阿多尼斯,但阿多尼斯却只爱打猎,在一次行猎中被野猪所伤致死。维纳斯万分悲痛。阿多尼斯死去的地方,在血泊中生出一种花,名为白头翁,维纳斯把它带回塞浦路斯岛。长诗旨在说明爱情不可抗拒,而且文字极为绮丽。作品出版后风行一时,到1602年共出了7版,到1640年累计16版。

莎士比亚的长诗《鲁克丽丝受辱记》取材于奥维德的《岁时记》等作品。罗马王政时期最后一个国王塔昆的儿子塞克斯特斯私离战场,奸污了同族柯拉廷纳斯的妻子鲁克丽丝,鲁克丽丝召回出征的丈夫,嘱咐他报仇雪耻,之后举刀自杀。最后王朝被推翻,建立了贵族共和国。莎士比亚以违背“荣誉”观念的塞克斯特斯作为反面形象,劝告新贵族应以此为鉴。同时通过对鲁克丽丝悲剧形象的塑造,来呼吁同情、怜悯与人道。

同类推荐
  • 平生最爱纳兰词:当时只道是寻常

    平生最爱纳兰词: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全集》以康熙三十年刊刻的纳兰性德的文集《通志堂集》为基准,另有补遗。本书《平生最爱纳兰词:当时只道是寻常》收录了纳兰性德具有代表性的词作,并由专家对其做了精心注释,版式精美,是纳兰迷值得珍藏的精品。
  • 爱情小语(读者精品)

    爱情小语(读者精品)

    庐隐实在的恋爱绝不是游戏,也绝不是堕落的人生所能体验出其价值的,它具有引人向上的鞭策力,它也具有伟大无私的至上情操,它更是美丽的象征。没有在浮沉的人海中翻过筋斗的和尚,不能算善知识;没有受过恋爱洗礼的人生,不能算真人生。
  •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1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1

    催泪率96.5%的中国第一奇书,最朴实的心灵鸡汤。真情树书系。美文集,收录《妈妈我找了你好久》《有一种爱是不能被猜疑的》《一张生命的车票》《知道我多么爱你》《世界上最纯洁的灵魂》等等最为打动人心的人间真情故事,堪称近年来少有的感人之作。每一篇选文都用它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一段感人肺腑的情感。父母的爱、兄弟之情、朋友之义、忠心宠物,在这些充满感情和温情的故事中,感动人心,唤起心灵的触动。
  • 古代怀人诗词三百首

    古代怀人诗词三百首

    本书是一本集中体现中国历代悼亡诗词的作品。作者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词中,精心选择出了三百首悼亡诗词加以评析。通过作者详尽的分析,使我们对这些古代诗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此外,本书进一步扩大了“悼亡”诗词的范畴。自西晋文学家潘岳最早以“悼亡”为名作悼亡诗三首,后人便以“悼亡”作为专名来表示悼念逝去的妻子。然而从严格意义上讲,真正广义的悼亡诗,是指生者悼念亡者的诗词,亡者可以是亲朋挚友,可以是国君贤臣,甚至可以是凭吊先烈和悼念故国。本文的悼亡诗词,就是以这一概念为基础,而不仅仅是夫妻之间的抚存悼亡之作。
  • 光与静默(纪伯伦全集)

    光与静默(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光与静默 散文·杂篇》收入了纪伯伦不为人知的大量散文、杂文、演讲、译文、箴言录等等,纪伯伦的诗歌才华掩盖了他作为冠绝一世的散文家的身份。这是目前全球收录纪伯伦散文、杂篇最全的一本书。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热门推荐
  • 最高蜜度

    最高蜜度

    年轻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唐谧拥有能与动物沟通的异能,拍摄出的作品具有穿透表面直达灵魂的魅力,成为哈苏大师奖最年轻获得者。一次,在非洲拍摄大象的时候无意中拍到当地反政府武装组织与军火商之间的交易场面,被贩卖军火的团伙捉获。军火商首领亚瑟威逼唐谧交出相机记忆卡,她告诉他记忆卡被藏在了瀑布边的某个树洞里,在审讯与羁押的过程中,亚瑟被唐谧身上那股冷静,睿智且充满野性美所吸引。当亚瑟及其手下押解着唐谧来到藏匿记忆卡的瀑布边时,却受到她暗中召来的动物的袭击,慌乱之中,唐谧趁机跳下瀑布。
  • 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都有一个红楼的梦,不论你梦中是谁,但总少不了林黛玉。她的泪为谁流…她是懦弱还是隐忍…她是小性儿还是率性可爱…她对真爱的追求有多少,对真情的追求有多少…她能否跳出历史的背景和框框,为自己的追求无谓的付出…她将走向何方?是匿迹江湖?还是隐于朝堂,做个千古一后…····做了皇后又如何?她柔弱的双肩能否担负起这重担……做了皇后又如何?她是否能得着一生真爱……做了皇后又如何?她是否还会有忧伤……做了皇后,她,会怎样?……~~~~~~~~~~~~~~~~~~~~~~~~~~~~~~~~~~~~~~~~~~~~推荐自己的文《狂情二少》《红楼之玉错》另推荐落叶孤单之文《邪皇宠妃》
  • 逆武修罗

    逆武修罗

    修罗无忌,悟性无双,天之骄子,武极称王。敬我者,我敬之以善;欺我者,灭其下黄泉。为一人,少年怒杀皇子。为一人,少年手刃毒师。他一人,灭诸方天骄,战各族老祖,逆乱世王朝,掀惊天之变而沉寂。数年后,潜龙出渊,王者归来。御天道,败天骄,换王朝,横扫九天十地。吾为无忌,神魔退让。吾为黑暗,日月无光。吾为修罗,天地敬仰。
  • 大皇后

    大皇后

    作为皇后,眼光该放得长远一些,须知道后宫这个地方是皇帝的家,一家即是一国,后宫即是朝廷之缩影,一言一行即可天下震动,这才是皇家帝室的权威。
  • 管理三经

    管理三经

    管人、管事、管财这三大要素是相互依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即,事业因用人得当而发达,财富因创新思维而无限聚敛,最终推动了企业的日益繁荣——如西方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所说,一个人在追求私利满足的过程中,却无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理,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那些中小型私营公司的管理者们,他们为追求个人财富无限增长的内驱动力,都直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促进了人类追求幸福的目标的实现。
  • 王子公主事件簿

    王子公主事件簿

    **‘蓝色深雪’系列之一**~~~~~~~~~~~~~~~~~~~~~~~~~~~~~“如果没有相等的爱,那就让我爱多一些吧。”~~~~~~~~~~~~~~~~~~~~~~~~~~~~~婚礼上,丈夫的“旧情人”故去,留给她一个便宜儿子。父亲病逝、家族风波、商战、扑朔迷离的恋情……这一切的一切,假若不是遇到了他,她还会面对这样繁乱的人生吗?当一切都不再值得信任,唯一庆幸的是,她的手中,还握着、他对她永恒不变的爱情。******************************************更新时间:每晚6点-8点,周末偶尔会提前至中午12点。每天一更。******************************************嗯嗯、票票、长评……偶都要~~~
  •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浙江省社科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这是一部全面、系统、深入论述媒介地理思想、试图建立媒介地理学体系的学术专著。本书运用媒介地理学原理和方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合一、天学地学人学同源”的思想,坚守“天地人媒”整体互动、和谐平衡、共存共荣的研究方针,对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体系和领域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对中外媒介地理学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媒介地理学中的空间、时间、地方、景观和尺度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对媒介地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描述和阐述,为科学了解、认识、研究和实践媒介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思想观点和独特的理论视维。
  • 霸道校草独宠乖丫头

    霸道校草独宠乖丫头

    (许白凡的新书已发,名字叫:《萌妻撩人:腹黑帝少心尖宠》)她哭着对上官鹏说:我们不能在一起!有太多太多的事情阻碍着我们!上官鹏一脸不解,紧锁双眉问:“为什么?”她没有回答,只是留下了一抹苍凉的背影!上官鹏,人品好,学习,家世好,长得帅,女生心中梦寐以求的白马王子。无意中,那个乖丫头就这样闯入了他的心中,当他去追的时候,她却成为了别人的女朋友!
  • 如果有一天,他离开了

    如果有一天,他离开了

    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友情,什么是亲情,什么都不是。一个人漂流,一个人奋斗,剩下的还剩下什么?孤独惯了,哭惯了,日子还是那样过。呵呵!
  • 杨子荣传记

    杨子荣传记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否则这个民族就不会强大。当国家危难之时,懦弱者选择了逃避、妥协甚至投降,英雄们却挺身而出,用热血捍卫民族的尊严,人民的幸福。本书详细地记录了英雄模范人物杨子荣不平凡的一生,再现了他非凡的人格魅力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