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6200000001

第1章 轻松学会催眠术(1)

一. 你最想了解的11个催眠疑问

玩转催眠的神奇之旅。

国内的催眠大师格桑泽仁曾经做过一个测试,这个测试用于检验人们对待“催眠”这件事情的态度。结果表明:大约30%的人认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种能让他们的意志不被自己左右的事情,催眠是彻底的骗术;60%左右的人一听到“催眠”二字,马上表现出对被操纵的恐惧和戒心;只有剩下不到10%的人对催眠术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希望深入了解催眠的相关知识技巧。

这反映出大部分人对催眠几乎都是一无所知的,这一现状极大的限制了催眠在我国的发展。为了解释催眠是什么,我们可以先认识一下潜意识。

很少有人留意到自己走路时先迈左脚还是右脚,如果你仔细留意就会发现,有的人会习惯先出右脚,有的人则是左脚。有人把它解释成习惯,其实不是,科学研究认为,这是受我们的潜意识控制的,并且研究结果证实先出左脚的人,往往执行力很强,想到就会去做;而先出右脚的人,则习惯三思而后行。

潜意识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与意识的含义相对,指“人类对自身或外在环境变化无觉知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做了事,但还不自知”。而催眠就是利用了人们的潜意识,催眠师所做的就是降低被催眠者的意识,让潜意识接管行为。

催眠后,我们可以通过某种语言、行为的暗示去引导对方的思维,但是不会像文学作品中那样夸张,无论你要对方做什么,他都会立刻照办,因为催眠本身并不能控制对方的行为,只是影响了对方的潜意识罢了。即使是被催眠了,受催眠者的意识仍然是在工作着的,当催眠师让受催眠者去做一件强烈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时,往往会被受催眠者的意识所拒绝。催眠的神奇之处主要在于,如果催眠者顺利地进行了催眠,那么他的暗示会让受催眠者变得更加服从于催眠师的暗示。

也许你常常苦恼于孩子不爱学习,纠结于客户不买你的产品,而找不到他们不爱学习、不接受你的产品的原因,更不知道如何去改变他们。这时催眠便能够派上用场了。小孩不听话、客户总拒绝你,是因为你的话并没有进入他们的潜意识。不要为此感到沮丧,你并不是说话没分量,也不是你们之间沟通困难,更不是对方是否理解力有问题。事实上,日常生活中80%的话都没有进入对方的潜意识。

其实这些事情都不难。只要你能先降低对方意识的作用,再和对方的潜意识进行沟通,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而这就是催眠所擅长的事情。催眠就是降低意识评判并与对方进行潜意识沟通的过程,这也是催眠有效的秘密所在。你能让对方的意识降低越多,对方的受暗示性就会越高,催眠的程度也就越深,因此施加催眠的人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思维去影响被催眠者,所有的秘密就是这些。

你现在一定很好奇吧,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降低别人的意识评判呢?到底怎么样才能够直接跟对方潜意识对话呢?这看起来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如果你掌握了某些催眠技巧和类似催眠的小诡计,这就变得很容易了。而本书要告诉你的,其实就是各种各样我们生活中最常见、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技巧和方法。在学习这些方法的同时,别忘了利用人类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状态,以及每个人不同的潜意识习惯进行催眠,这才是最厉害的催眠术。而这些,在本书中都会讲到。

掌握了这些技巧,你就可以玩转催眠,不仅可以给别人、给自己施加积极的暗示,更可以抵御来自周围无时无刻处处都在的消极催眠。

既然如此,你还在等什么?立刻开始我们玩转催眠的快乐之旅吧!

现代心理学认为,催眠是打开人们心扉的一把万能钥匙,是一种通过影响潜意识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治疗技术。催眠虽然看上去很神奇,但它并不像普通人理解的那样神秘,更没有那么夸张,学习催眠术也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和困难。只要了解了催眠原理,逐步训练,我们就能够轻松掌握催眠方法。

很多人对催眠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在普通人眼里催眠往往是神奇而神秘的,这是因为我们所了解的催眠大多来自于小说和影视作品。那么,催眠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你最想知道的有关催眠的11个问题,将在这里得到完美解答。

被催眠的人是不是完全被控制了。

很多人都在电影、电视里看到过这样的场景:一个人被拿着怀表或者念着什么咒语一样的话的催眠师催眠后,就完全听从了催眠师的指令,要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这是真的吗?生活中,如果我们被催眠,会不会被别人完全控制?

其实,影视作品中关于催眠的描写大多都有些夸张,甚至很多是错误的。我们每个人无论在何时都会在下意识地保护自己,不会因外界的引导和刺激而做出我们内心根本不认同的事情。即使在催眠状态中,我们的潜意识也会像一个忠诚的卫士一样保护自己,所以完全不用担心会被催眠师控制,以至于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情。

有的人对催眠存在很大的恐惧感,因为他们担心在被催眠的过程中会受到催眠师的控制,会因为失去理智而把一些隐私暴露出来、当众出丑或者做出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还有一些人则将催眠视为魔法,他们对催眠抱有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期望得到某些根本不可能产生的结果。这些想法都是不正确的。

绝大多数催眠学家认为,人们在催眠状态下是无法违背自己的信仰和道德观说话或做事的。催眠学家们指出这样一个事实:只有你自己想要达到某种无意识行为的变化时,你才可能达到这种变化。假设你并不是真的想要通过催眠达到戒烟的目的,很可能你会发现几次催眠治疗对你几乎一丁点儿作用都没有,这并不是因为催眠本身没有作用,而是因为你的潜意识原原本本地反映了你真实的想法。

对于现代催眠来讲,只有在满足深呼吸、放松、想象力及暗示这几个条件下,意识和潜意识的沟通才是非常有效的。同时每个人的内在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机制——自我保护机制,所以,在被催眠的过程中,受催眠者几乎不可能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

即使舞台催眠师想要使一些观众进入深度催眠状态,并让他们做出一些他们平时不太愿意做的举动,也是因为受催眠者在心理上已经认可了催眠师,而在潜意识里接受了催眠师的这一暗示。

但是,在此必须要说明的是,一些催眠学家认为,实际上这个问题比看上去的要复杂得多。他们认为,通过对暗示进行重组再构就可以使暗示背后的期望看起来与主体的意愿相一致,就可以使这个人做出一些在正常状态下根本不愿意去做的举动。

接受催眠对身体会不会造成伤害。

有些人认为,催眠是一种病态的心理现象,人在处于催眠状态中时,会出现许多他们认为的不良现象,包括大脑皮层会受到严重的损伤,产生意志丧失、智商降低及消极被动等。甚至有些人认为,被催眠后就像酒精中毒一样,会导致受催眠者精神失常。这些说法有没有道理?

看上去似乎是的。当受催眠者正处于中度或深度催眠状态中,绝大部分都是目光呆滞无神,面部也毫无表情,无条件地接受催眠师的一切指令,这就使人看上去会有一种牵线木偶的感觉。受催眠者哪怕是见到自己的亲生父母、配偶、子女、好友等,也都全然不认识,也没有理睬。如果完全不懂得催眠原理,这些现象的确会给人一种大脑出了毛病、有问题的错觉。其实,这只是在催眠状态中大脑皮层大部分的区域被暂时强烈地抑制了而已,在经过暗示之后就会逐渐清醒过来,所以这种行为绝不是某些人所认为的所谓“病态现象”。

虽然确实有这样的催眠施术案例:在催眠施术之后,受催眠者有种种过于被动或是烦躁、发狂甚至是精神失常的表现。但是,这样的事情极少发生的,一旦有这样的表现就会立刻引起催眠师及心理治疗学家们的高度重视,并进入深入研究。造成这种表现的原因是在于什么呢?

经过研究发现,导致这种表现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催眠师在催眠过程中施术不当造成的。所以专家、学者都一直强调人们要找正规的催眠师进行治疗,因为在富有经验的催眠师的施术实践中,这样的事情是绝少发生的。

那些不利的表现不仅在催眠施术中可能会出现,在其他心理疗法中也可能出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催眠术可以使人的身、心机能得到有效的休息和恢复,并通过调动、发挥人的自我调节机能来促进、帮助人类机体的健康发展,以及实现全部身心的良好发展。另―方面,专家还需要对受催眠者的一些不良或不正常的反应作深入的分析。由于在清醒的意识中,许多欲求、本能和压抑都被深深地隐匿于潜意识中,它们的确客观存在着,但是又不为他人和自己知晓。在催眠状态下,它们被彻底地释放出来,毫无保留地彻底展现在自己面前。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充分发泄出来只会有益于他们的身体、心理健康。但是,某些缺乏专业知识的人,则很可能误以为那些表现不是受催眠者本人所固有的,是由于催眠术所造成的。

还有一些人看到,在催眠施术结束之后,某些受催眠者出现了紧张、头痛、恶心、焦躁、抑郁或者是难以觉醒等现象。这样就会让他们认为,这些现象也是催眠施术本身所造成的。经过研究,造成这些不良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催眠术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催眠师技术上的缘故所致。也就是说,催眠师没有能够按照催眠施术的科学程序进行,因此导致了催眠术的失败。

被催眠后的人会不会醒不过来。

相信很多人初涉催眠的人都问过催眠师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进入催眠状态,会不会醒不过来呢?事实上,这是绝不可能发生的,迄今为止也没有任何医学文献曾记载过这种情况。这也就好像无论夜间的睡眠,是多么的舒适而又深沉,而人总是会醒过来一样。这一点首先要肯定。但是同时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因为催眠实在太放松、太舒适了,所以受催眠者暂时就不想醒来了。这种案例的确存在,而且这种情况也是会偶尔会发生的,但是这并不等同于进入催眠状态之后就真的醒不过来了。

在经过催眠师的暗示之后,受催眠者就会在身心放松的同时,回忆起自己曾经美好的经历,这就会使人很想沉浸在其中,而不想那么快的醒复过来,恢复到现实的状态,在这种能够暂时摆脱世俗忧愁烦恼的轻松愉悦心情中,可能会有个别受催眠者在下达结束催眠的指示时,反问说:“可以等一下再结束吗?”

通常情况下,这时候催眠师可能会继续让受催眠者继续好好地享受这种美妙的感觉,同时催眠师也会暗示受催眠者,等到受催眠者享受够了的时候,就随时可以睁开眼睛,结束催眠,受催眠者整个人就会感觉到神清气爽。因此,担心催眠程度过于深,会一直陷在催眠状态中醒复不过来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经常发生在有失眠问题的人身上,失眠的人在进入催眠状态以后会全身放松如同一团棉花一样,有的受催眠者干脆就睡着了,还发出甜甜的鼾声,脸上露出舒适安详平静的表情。这时,催眠师多半不会唤醒他,会让受催眠者继续美美的睡一个好觉。因为经过充分睡眠以后,受催眠者也会自然醒来,不会有任何副作用或产生任何不良后果。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催眠师到一所大学里进行演讲,在演讲的过程中,他请一群学生上台进行催眠示范。结果,示范完毕之后,催眠师对这些大学生逐一进行解除催眠时,一名男生一直没有反应,催眠师用了各种手法都不能让他醒来。眼看演讲结束时间就要到了,催眠师就对大家宣布:“今天的演讲就先告一段落,大家可以散场了,我们先不要移动这位同学,以免妨碍他在催眠状态中的内心活动,我会立刻请一位技术更加厉害的催眠师前来处理,请大家不要担心。”等到所有的在场大学生都离去,偌大的演讲厅只剩下他们两个人时,催眠师轻轻地对受催眠者说:“好了,现在大家都走了,你也可以醒来了吧!”这位男大学生当下就睁开眼睛,站起身来,笑一笑走了。

其实,在催眠的过程中受催眠者和催眠师会保持着非常密切的感应关系。在外人看来,受催眠者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其实他在和催眠师进行着潜意识的沟通,保持着密切联系,等到催眠师下达唤醒指令之后受催眠者就会醒来。当然,如果在非常放松、非常舒适的催眠状态下,进入自然的睡眠状态,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同样,在平时正常的自然睡眠状态中,也可以通过催眠术使其转入催眠状态,这就称之为睡眠性催眠术。

为什么说催眠和睡眠就像水牛和蜗牛。

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很多人对催眠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解,以及很多疑问。在关于催眠术的诸多疑问中,第一个当是:催眠是不是“让人睡觉”呢?

很多人人以为催眠就是催人入眠,这完全是一种字面上的误解。实际上催眠和睡眠基本上没什么关系,就像水牛和蜗牛没什么关系一样。一些受催眠者在经过催眠治疗过后,会对催眠师说:“您催眠的时候,我并没有睡着啊,您说的每一句话我都能听到,周围别人说的话我也能听得到……”那么,催眠到底是不是让人睡觉呢?

同类推荐
  • 知乎·盐心理学系列(全8册)

    知乎·盐心理学系列(全8册)

    知乎“盐”系列是知乎推出的高质量电子书品牌。每一本“盐”系列书的初稿,都来自作者过去几年中,在知乎上发表的回答和专栏文章。文章条目选定后,作者们针对电子阅读的特殊场景,对初稿进行修订与增补,再由知乎提供专业的校对、编辑和设计支持,最终成书。
  • 对我说谎试试:跟我学微反应读心术

    对我说谎试试:跟我学微反应读心术

    随着美剧《Lie To Me》的热播,国内微反应丛书陆续出版,微反应正在通过多种媒介与大众接触,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了解、应用微反应。面对大量的潜在读者群体,本书适时推出,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微反应、学会应用微反应。姜振宇所著《微反应:小动作背后隐藏着什么》为狭义微反应(市场销售火爆)。而《我的第一本微反应书》从广义微反应(包含微表情、微动作、微语义三部分内容)着手,结合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知识背景,将广义微反应从生理机制到心理现象,再到外部行为进行详细透彻的讲解。
  • 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

    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

    口头禅里隐藏着怎样的个性?如何赞美才能让对方心底乐开了花?怎么说可以让听者不知不觉说“Yes”?如何才能给对手最有力的心理震慑?…………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常社交生活,却处处隐藏着洞悉人性、掌控人心的心理学智慧。《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日常社交生活中的各种心理学现象及背后的成因,是适合广大读者阅读的大众心理学读物。书中引证了大量鲜活、真实的案例,并引用了诸多心理学实验和心理学术语,集可读性、实用性与科学性为一体。通过学习这些心理学规律,可以让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更好地了解自己、读懂他人、发展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功。
  • 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你也许对“心理健康”这个词感到生疏。人们在日常生活里,经常谈论和使用“身体健康”这个词语,而很少说“心理健康”;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到生理上存在着健康问题,而忽视了心理上同样也存在着健康问题。比如说,在日常生活里,许多人都体验过在学习、工作、婚姻、家庭、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许许多多的心理学问题,这些问题如若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人们的心理矛盾、情绪紧张、忧愁苦闷等等。如果人们对这些来自身体内部与外部的刺激,适应能力很差,那么,这些刺激便会成为恶性刺激,损害身心健康,并可导致心理上的失常,甚至会引起心理疾病。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健康”的意义,只着眼于生理上的、身体上的健康,而忽略了心理上的健康。
  • 全世界人都在读的心理学故事

    全世界人都在读的心理学故事

    本书通过轻松易懂的心理学故事,揭示了一个个错综复杂的心理谜团,并介绍了相应的预防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和规律,并且能够在工作、生活中加以应用。
热门推荐
  • 重生校园:女神黑化,请注意!

    重生校园:女神黑化,请注意!

    前生,阮翎遭人背叛惨死。今世,阮翎誓要虐尽所有背叛之人。但,你若对我一心相许,我必不弃。
  • 领导智慧成败之秘

    领导智慧成败之秘

    大凡卓有成就的领导者无不具有超凡脱俗的领导智慧。领导智慧是见微知著的眼光,是对大局的把握和操纵,是勇于决策的胆略,是举重若轻、化繁为简的手段和技巧。丰富、修练领导智慧是提高领导水平的捷径。
  • 盛世萌婚:老婆,乖一点

    盛世萌婚:老婆,乖一点

    “先生,结婚便宜,我请你可好?”第N次求婚被拒,她一怒之下,以非常手段把他搞定。殊不知,对方完全的腹黑、阴险、狡诈……从她此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斗不过,她逃总可以吧?收拾行李打包走人,却被抓个现成!“不是结婚便宜吗?走,登记、度蜜月去!”
  •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精耀三景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精耀三景妙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切从微笑开始

    一切从微笑开始

    此书最适合常备案头,能够使你在茶余饭后,睡前醒来,工作的间隙,休闲的时刻,心情舒畅的瞬间,郁闷烦恼的时候,随手翻阅其中的小故事,相信能给你心旷神怡之感。
  • 诏狱惨言

    诏狱惨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尊主的俊俏夫人

    尊主的俊俏夫人

    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宠儿沐颜。邪神南宫冥。
  • 夷坚志全集

    夷坚志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培养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培养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习惯决定青少年一生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将受益终生。
  • 月韵西昌

    月韵西昌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轮明月,不论圆缺;每一轮明月都是一个梦想,不论贫富。因为人生短暂,遨游宇宙的明月便有了传世的价值;因为沧海桑田,独立行走的明月便有了歌咏的榜样。何时醉酒邀明月,为孤独的心灵注入温暖的力量?应为落寞寻独处,为移离的诗意增添前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