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4700000006

第6章 文化是发展的新趋势(2)

(二)品味文化

张杭生意识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到酒店来品味菜肴,实质是在品味文化,他借助杭州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提出“红泥小火炉”的餐饮文化。

(三)培养企业文化

为了培育企业特有的文化内涵,张杭生着手抓菜肴、服务、环境,通过独有的红泥特色引导顾客的消费,他认为:“做餐饮其实是一门心理学,应根据客人的心理需要,‘择善而从’。”

(四)不断创新

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性格里都有“不安分”的因子,正是这种“不安分”让他们敢于创新。张杭生也是一个创新家,他不断地创新菜肴,创新经营理念。

经典论断

美国学者基恩认为: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文化管理则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如果企业没有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文化,这个企业很难发展,而企业文化一旦被创造出来,其价值和意义就会超越企业,也超越员工心理,它不仅为企业所创造,它也创造着企业。

§§§第三节 宏状元粥店:扶本匡正,延年益寿

宏状元创立于1992年,刚开始是一家烤鸭店,从1994年开始经营粥店,到目前已有21家专营店,年销售额达亿元,员工超过2000余人。宏状元粥店平均一年一家,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开了3家。自创业至今,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集团企业,分别以“北京市宏状元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江南大夫第宏府家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母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另有“北京大峡谷浴池有限公司”和“北京市百年宏氏红木家具有限公司”和“檀情轩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独立经营。

烤鸭店变粥店

胡树娟是一个很有自己主意的人,她下海前在一家国营单位干了6年的会计,同时在外兼了好几个职,生活比较宽裕,但她并不满足于现在的生活,于是就把工作辞了。当然,辞职也没跟家里人说。

1993年,她拿出自己一共10万元钱的全部积蓄,在海淀区明光村附近开了一家川莱馆。“这是我头一遭做个体户,从买莱、记账到管人,里里外外全是我一个人,非常辛苦,好在生意还不错”,胡树娟说。干了半年后,她在生意最好的时候毅然把餐馆卖给别人,挣了30多万元,用这第一桶金,胡树娟开了宏状元。

第一家宏状元并不是粥店,而是一家烤鸭店,“那会儿,我姐夫还有我爱人的朋友全下岗了,都在这家店里,他们都非常有能力,我想大家都在一个地方岂不浪费?不如分开各管一家店,于是开了第二家,但因为位置离第一家店很近,不可能再开同样的店。说来也巧,当时我正好生小孩在家做月子,家里的阿姨不会做别的就会煲粥,一天三顿都是粥,喝得白白胖胖,气色特别好,我觉得做米饭、炒菜没什么新意,而市场上又没有专门的粥店,这是一个市场空白。”宏状元粥店就是在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开张,走上了发展的道路。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宏状元把客户定位在工薪阶层,并且专注地为他们服务,菜品特色不同于“家常菜”,不和遍布北京城各个角落的洋快餐争夺眼球,甚至也不去抢夺“成都小吃”、“西安凉皮”这些地方小吃品牌所固有的低端客户,“宏状元”要做出自己的特色。胡树娟说:“我们要在小市场作出大成绩,而不是在大市场充当一个凤尾的角色。”

“虽然装修档次越来越高,但粥的价格还是跟过去一样,我们95%的粥的定价仍是5块钱,尽管这十年来,房租、人员工资、原料等价格都在涨,但我不想提价,非但不提价,我还想一直保持这个价格,靠薄利多销来挣钱。”胡树娟做出这样的定位。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

宏状元的命名有很深的文化渊源:“状元”意味着要争上游得第一,“宏”取弘扬民族饮食文化之意。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宏状元在创业之初,就注意了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倡导食粥文化”,营造民族饮食文化氛围,其作为主题的“粥篇”现已脍炙人口,被广为流传: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药食结合,同治并补。药借粥力,粥借药威。药以祛之,食以随之。以药治病,以食扶正。常食药粥,摄生自养。灵活组方,因人而异,四季可变,适时选用。防病治病,保健强身。扶本匡正,延年益寿。

在宏状元粥店开业之初,胡树娟聘请了301医院的营养师,做营养配餐,每一款粥都写明了疗效,从食粥文化上入手,推出自己的经营特色。胡树娟说:“我们只想让顾客在吃好的同时,感受到一点文化气息。”宏状元从顾客角度出发,注重营养,通过弘扬食粥文化,既服务了客户也抓住了客户。

统一又多变

为了保证品质统一,宏状元向洋快餐学习,他们成立了采购部,集中采购并且实行中心配送,也就是说各门店不是自行采购,而是每天电话传真来要货,由中心统一配送原料,招牌菜:状元粥和状元饼是配送半成品。

另外,宏状元根据各区域的特点调整经营品种,比如说老人比较喜欢吃粗粮,在老人多的地方他们就会推出炒窝头;女人爱吃小吃,他们会上一些美容食品;年轻人多的地方,会有一些比较时尚的凉品;在大学周边,他们还会推出学生套餐。粥的品种也是随季节而变化,如冬天推出滚粥、煲仔粥、火锅粥,夏季有冰粥。

宏状元门店的装修风格上也不要求整齐划一,而是根据每个区域的特点,有一些变化和特色,比如朝阳区的门店会比较前卫,有点酒吧的感觉,而海淀区的门店就会明快一些。

利润是由人来创造的

胡树娟认为“管理的条条框框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因此在建章立规的同时,人性化管理至关重要,我的切身体会是一定要多关心员工,让员工在宏状元有找到家的感觉,员工的精神状态好了,才能把这种好的状态带到工作中,为顾客做好服务。”

宏状元内部形成一种关注弱者,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一般说来,企业更注重实现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所以应该以效益为本。很多人认为以人为本只是官样文章。宏状元认为两者并不矛盾,因为利润是由人来创造的,拥有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积极性高涨的员工,是企业制胜的关键,所以,必须实行人性化的管理。

宏状元在引入竞争机制的同时,不忽略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公司管理人员竞聘上岗,但是对那些在竞争中落选的员工,也决不轻视,反而要帮助他们正确对待暂时的失败,还特意组织这些员工外出旅游散心,以尽快放下包袱。

在对新员工培训时,宏状元要求极其严格,因为餐饮行业的员工非常辛苦,加班加点比较普遍,所以宏状元在尽量保证休息时间的同时,对员工进行军事化训练,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

为了保证对员工的利益,“宏状元”还组织建立了工会,工会负责为来自外地的员工组织集体活动,还帮助贯彻执行企业相关的学习和培训制度。

细微之处见匠心

宏状元粥馆迎门一个小小的过廊,既把外界的喧嚣隔远了,又能遮蔽长驱直入的风寒,还可以给匆忙的来宾一个调整的瞬间,让他们愉悦地享受美味。这样的格局大饭店里常见,规模小的通常免去了这一环,“宏状元”只是特色小吃,但是却特意保留了它,可以说是细微之处见匠心。

“江南大夫第”广泛容纳了中国民族建筑、古典家具、瓷器艺术、书画艺术等,吸收各种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于一身,打造文化饮食企业,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食客的支持和欢迎,还为该店题匾“中国文化饮食第一店”,并在京城餐饮界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带动了以后餐饮企业的提升和发展。

同类推荐
  • 麦当劳教你开快餐店

    麦当劳教你开快餐店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国际快餐业中,麦当劳何以能力压群雄,成就几十年的霸业?本书将仔细探讨麦当劳深植人心的原因及其成功因素,并记述麦当劳在这庞大企业面貌下动人心弦的细节。透视麦当劳的经营秘诀,让你的店铺也一样红火非常!
  • 读懂华为30年:执念是一种信仰

    读懂华为30年:执念是一种信仰

    狼对目标的坚持和执着,是其成功猎食的重要保证。同样,对目标的坚持和执着,也是华为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经营之路漫漫,企业就像是沙漠中的行人,只有永不言弃、锲而不舍,才能发现孕育着生命意义的绿洲。华为伟大成绩的取得,主要就是参悟了企业成长的密码——坚持和执着。正是靠着这种不服输的执念,靠着这样的坚持,华为才走到了今天。执念,是一种信仰,明白了坚持对华为的意义,也就知道了华为30年成长的奥秘!
  • 东张西望:东西方文化与管理

    东张西望:东西方文化与管理

    本书不是对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也不是对某一个管理问题深钻详究,而是针对现实问题进行管理学的剖析。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有它共性的原理,全世界都一样,然而,作为一门艺术,如何巧妙运用管理原理就千差万别。不论科学与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管理就不能不受整体文化的深刻影响了。本书旁征博引,精彩纷呈,展现丁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有机结合。
  • 销售要读心理学

    销售要读心理学

    本书是心理学与你的生活系列第二辑,是为从事营销、管理及谈判工作的读者准备的心理学普及性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市场营销与商务谈判的相关知识,为读者提供心理学视野中的营销策略方法及谈判谋略技巧。
  • 打造企业战斗力

    打造企业战斗力

    要让员工心里有公司,公司就必须时时惦记员工;要让员工爱公司,公司首先要爱员工。——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张瑞敏;商场如战场,军队需要战斗力,企业同样需要战斗力。——远东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2008CCTV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 蒋锡培;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打造企业战斗力的最可靠保证。——中国首善、2008CCTV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 陈光标;只有将工作看成自己毕生的事业,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知名企业家、香港行动成功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 李践;工作,需要激情!因为它能激发出人的创造力与行动力。充满激情的企业和团队才有战斗力!——中国冠军企业案例研究中心执行院长、《中国实干精神》作者 殷源。
热门推荐
  • 青年魅力塑身

    青年魅力塑身

    与智慧超群的天才相比,品格高尚的人更具有凝聚他人、感染他人的魅力。前者靠的是发达的大脑,后者靠的是高尚的灵魂。具有高尚灵魂的人,在他们的广告,甚至是动作中,都散发着正直、真诚、诚信、负责、宽容、谦逊、淡泊等品行,他们为这个世界弘扬了正气,因而得到他人的尊敬及信赖。因此,年轻人在进行魅力塑身计划时,千万不可忽略高尚品格的修炼。魅力来自于别人对你的看法。别人对通过你的外在表现包括你的行动、语言及思想等,对你产生喜欢以及某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感情,就是你的魅力。有超强魅力的人,身上散发出一种特殊的能量,感染他人,吸引他人,使别人都愿意追随他,帮助他。这种人在无形之中,已经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
  • 最牛法医NO.1:休了冷魅王爷

    最牛法医NO.1:休了冷魅王爷

    某男:“本王是中媚骨了。”某女:“扯淡,第一次是媚骨,第二次,第N次,还有这次你哪中媚骨了?”某男笑笑:“长效媚骨啊,时不时发作一次。”成亲一年,打打闹闹也还算恩爱,谁知竟是一场‘错把丑女当貂蝉’的大乌龙。真相揭穿,日日冷落,他却不愿撇清关系,OK,休书她来写,从此老死不相往来。时隔多年,喜迎第六春,却遭前夫横阻。看着血泊中的新郎官,女人瞬间炸毛:“晋王,你他丫已经毁掉我五桩婚了。”“怀着本王的孩子,你还想嫁给谁?”阴霾视线定格在那略凸起的小腹上。某女微愣三秒,一把掀起自己的衣服:“是肉,肉,我自己的肉。”
  • 律抄第三卷手决

    律抄第三卷手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看见

    看见

    本期我们为读者推荐央视著名主持人柴静的《看见》。可以说,这是接续崔永元“实话实说”之后的另一种版本的“实话”,或更切近实话。推开汹涌的日常泡沫之后,柴静看见了什么?她看见了被人类抽取胆汁的黑熊在“担架”上叫喊,一个市长从拒访到接访到吓得面如土色,为了五毛钱打官司的郝劲松,为与环保局打官司几乎耗尽所有的陈法庆,智慧、尖锐而又寂寞的陈虻……他们在这个时代的意义场里交替出现,是一部部值得深思的“现代启示录”。从后台到前台到台下到直逼泥地,直逼潮湿的生活现场,这是一个人的个性化的、短兵相接的“看见”。
  • 我的宿主不高冷

    我的宿主不高冷

    本文无男主女主性格可精分,天不怕地不怕,天王老子也没法。系统:宿主,这个世界如此暴躁,为何你如此平静?倾梨:不不,这个世界如此美丽,我为何要暴躁。系统:宿主……你你你!!!你快放下你手中的奶茶!倾梨,嗯?歪歪头:这是绿茶????系统:宿主,难道你不想坐拥美男无数,称霸天下吗?倾梨: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系统:……
  •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张中行思维方式很像一位道人,许多事都被他定位在广阔的文化背景和充满亲情的人生趣味里。他以平常心待事,又以学者的视角思索生活,让人在不急不躁、不冷不热中悟出许多道理,它让人清醒、让人回味,让人从世俗中猛然转向静谧、超然的境地。
  • 超级富翁的9个习惯:古巴比伦的理财圣经

    超级富翁的9个习惯:古巴比伦的理财圣经

    6000年前的巴比伦,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最繁华的城市,每个巴比伦人都了解金钱的价值,并懂得如何让自己变得富有。完备的理财原则指导他们致富、储蓄、投资赚钱,他们的收入像汛期的河水一样源源不息,为他们的富有生活提供保障。而这些简易朴实的理财智慧,沿用至今也不显得过时。作者乔治·塞缪尔·克拉森很荣幸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财富运动中,从而完成他们的愿望。而《超级富翁的9个习惯:古巴比伦的理财圣经》更是用许多有趣的故事来更具体地解答读者最关心的问题,鼓励读者增加存款数目,积累财富,在解决个人财务难题等方面给予读者最真切的启发。
  • 培养了不起的男孩(大全集)

    培养了不起的男孩(大全集)

    要做称职父母,先和男孩成为朋友,男孩可以说天不怕地不怕,没有安分的时候,你可以批评他、教育他,但是千万不要不理他。他们最怕的是没有人做他们的朋友,没有人理解、没有人帮助、没有人支持。从小就要男孩知道,他是个男子汉,他跌倒了,就要自己爬走来;他犯错误了,就要让他知道,好汉做事好汉当;他不听话了,就要让他知道,男子汉是不会给别人添麻烦的……让你的男孩能力超群,有的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落后于别的孩子,一天到晚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其实这种观念并不完全正确。要知道,对孩子能力的培养比对孩子知识的浇灌更重要,中国有句名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育孩子时同样要加以借鉴。
  • 戗刀

    戗刀

    刀,万里河山任逍遥。风雷动,今日降天骄。刀,虎啸龙吟烈火燎。旌旗展,赖以聚英豪。刀,休笑中华羸若羔。黄河怒,飞剑斩倭腰。调寄《十六字令》
  • 变局:新经济时代中国企业大变革

    变局:新经济时代中国企业大变革

    “变局”是一个符号,也是一种宿命。适应变化的惟一途径就是应变,应变术就是生存术。企业如果仅能维持今天的视界,必然丧失其适应力。世事沧桑,一切都在变。在变动的明天的世界里求生存图发展,变才是惟一的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