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1300000008

第8章 血蚶

血蚶,我们这里的人把它叫成“花蚶”,好像戏曲人物中的花脸。它壳面白色或褐色,薄皮,表面有沟,如旧时屋顶瓦棱,所以它的壳就称为“瓦楞子”。清代学者宋世荦有《黄岩杂诗》:“一回潮上一回鲜,紫蛤花蚶不计钱。拨刺黄鱼长尺半,如飞摇到路桥船。”从诗中看,那时紫蛤花蚶这些小海鲜,是卖不了三两个小钱的,故有“紫蛤花蚶不计钱”之说。

外地人到海边城市,吃贝壳类的海鲜时,时不时会闹点笑话,有次请一外地朋友吃饭,点了一盘血蚶,血蚶一上桌,这家伙尖叫一声,啊,毛蚶?!紧接着第二句便是:你们这儿怎么连这玩意儿都敢吃。看他表情,那是相当古怪,估计这小子联想到上海的甲肝,当年上海甲肝大爆发的罪魁祸首就是毛蚶。这小子好了疮疤忘不了疼,以致现在一见“毛蚶”就脸色大变。我赶紧向这怕死的家伙解释,别紧张,这是血蚶,不是毛蚶!

前几年,以台州改革开放为背景的电视连续剧《海之门》在中央电视台热播,有个主人公就叫毛蚶,编剧据说到台州“深入生活”过,我估计这种深入法是蜻蜓点水式的,否则断不会给主人公起“毛蚶”这个名,就是叫海瓜子、泥螺什么的,也比叫毛蚶强。毛蚶是什么,引发甲肝的罪魁祸首!台州人一般是看不上毛蚶的,长相粗鄙不说,肉又粗糙,一点也没吃头。

血蚶与毛蚶其实很好区别,血蚶体内有汁似血,蚶肉呈鲜红色,民间以为是“血肉丰满”之物,视为大补。补不补不好说,不过血蚶的确有化痰、治胃酸过多之效,还能解酒。《本草纲目》也道,血蚶“味甘性温,功能除了补血外,还可以润五脏、健胃、清热化痰、治酸止痛,主治痰热咳嗽、胸胁疼痛、痰中带血等”。早些年,我们这里的妇女坐月子,时兴吃血蚶,说是能补血。这里的男人同样视血蚶与血蚶酒为滋补佳品,他们将血蚶放进滚热的黄酒里,稍一烫,血蚶就有六七分熟,即可食用。吃了血蚶,黄酒也要一饮而尽。六七分熟的血蚶味最佳,掰开后血汁横流,若烫的时间太长,血蚶壳全张开,壳里的血都流光了,肉缩成一小结,苍黄干瘪,老涩难嚼,寡淡少味。

海南人视血蚶为吉祥物,有大年初一吃血蚶的习俗,他们把蚶壳当作两扇“门”,把蚶肉视为“元宝”。大年初一吃蚶是开门见宝,开门见红。无独有偶,厦门、潮州的朋友也跟我说,在他们那里,血蚶是过年时讨口彩的小菜,按照习俗,除夕围炉时,他们的年夜饭会有一道血蚶。除夕食蚶,意取金钱众多,反复可数的意思。吃了血蚶,他们把蚶壳抛进床底,到年初五再收拾,嘴里还念念有声:“蚶壳钱,赚大钱。”如此这般,意味着来年会“旺财”——因为蚶壳相磨所发的音响,极似铜钱声音,所以这些地方称蚶壳为“蚶壳钱”。难怪张爱玲说:“中国人过年,茶叶蛋,青菜,火盆里的炭塞,都用来代表元宝;在北方,饺子也算元宝;在宁波,蛤蜊也算元宝。眼里看到的,什么都像元宝,真是个财迷心窍的民族。”

小寒至大寒期间,血蚶血量最多,这时的血蚶一打开,肉质饱满鲜红,可与烈焰红唇媲美,我有一个朋友,极嗜血蚶,吃得性起,有时唇齿间免不了“血迹斑斑”,跟吸血鬼无异,让人疑心他还在茹毛饮血。

内陆地区的人不太敢吃这玩意儿,说血渍乌拉的,有点恐怖。经过我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及言传身教,才把筷子伸向血蚶,却把血蚶放杯里涮上几涮,说是把血水涮掉。这种吃法,真是暴殄天物啊,看得我痛心疾首。

蚶壳还可以当惩罚工具——旧时笔记小说里,悍妻治夫,就在地上放两个蚶壳,让丈夫罚跪其上,类似于现代悍妻逼丈夫跪搓衣板。

去年春天到广东,与朋友相聚,相谈甚欢,饭后散步时,见小巷里有人在拉椰胡,椰胡呜呜咽咽的响,让离家数日的我起了想家的心思。陪我散步的广东朋友说,这椰胡的线眼就是蚶壳做的,想不到蚶壳有此用途。次日返程,刚下飞机,就有朋友请吃饭,我吃着血蚶,趁机卖弄学问,说蚶壳可以用作“椰胡”的线眼,朋友眼珠瞪得老大:什么,蚶壳作“夜壶”的线眼?

嘿,这是哪儿跟哪儿的事。

同类推荐
  • 一学就会做蒸菜

    一学就会做蒸菜

    《一学就会做蒸菜》精选了近百种蒸菜的做法,你能在短时间内享用美味的蒸品。既有大众熟悉的品种,也有创新品种,种类齐全,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一学就会。复杂烹饪简单化,一学就会变戏法!材料简单,方法易学,快速享受蒸菜满屋的飘香。
  • 天天营养百味:千古招牌菜

    天天营养百味:千古招牌菜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大国,其中有些菜式从古代一直流传至今,荣升千古招牌菜之列。这些招牌菜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影响,在今天依然长盛不衰,而且不断得到发扬和光大。《千古招牌菜》教你做从古至今的美味招牌菜肴,书中列出了每道食物所需的材料调料以及详细的烹饪步骤,让你成为大师级别的高手!
  • “三高”怎么吃怎么养

    “三高”怎么吃怎么养

    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时离不开饮食的调理。《美食天下(第2辑):“三高”怎么吃怎么养》选择对症食物进行科学食疗,减轻“三高”药物的副作用,从根本上抵制病情诱发因素,彻底远离“三高”。
  • 千古食趣

    千古食趣

    君淮著的《千古食趣》是一本全面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通俗读物,以饮食为写作的缘起,进而用文化俘获读者的心,在杯盘碗盏觥筹交错之中,历史人物情感无所不包,使读者在阅读饮食文字的同时领略广博的文化,获得独特的心理体验。
  • 微波炉营养食谱

    微波炉营养食谱

    《微波炉营养食谱》根据人们的营养需求以及微波炉的特点,精选了近百道家常营养食谱,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做得轻松快乐,吃得美昧健康。《微波炉营养食谱》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各类人士学习家庭厨艺之需。
热门推荐
  • 上清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

    上清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溃败的前夜:从甲申到甲午(东方历史评论11)

    溃败的前夜:从甲申到甲午(东方历史评论11)

    自甲申到甲午,大清此前二十来年,采取“拿来主义”初见成效。军事、工业、商业、贸易、机械、矿产、海军、学堂、电报等,从无到有,均有长足进步,令帝国统治者们沾沾自喜。然而,以自强为宗旨的洋务新政,在这关键的十年里,并没有进一步释放社会,释放资本,更未能在制度创设方面有所经营,只是获得了一个畸形社会、畸形经济结构,而无法凝聚为自觉、深入的近代化历程。而在这关键的十年里,中国又错失了哪些机会?
  • 死坟画室—血雨

    死坟画室—血雨

    因为几年前的一次事件,却遭来了几乎是无法摆脱的噩梦般的命运……这一切,他又该怎样去摆脱?一次次的与死神擦肩而过,拥有着不一般的“眼睛”的白灵翌又怎样才能逃过他被鬼所追杀的命运?也许,方法很简单……
  • 何处见相思

    何处见相思

    树灵少女相思与古神之子和曜之间的爱恨情缘,缘起一时,缘灭一世。简单来说,这是一个不断追妻的故事。和曜:追与不追,是个问题!相思(神情傲娇):那你是追?还是不追?和曜(扶额):追
  • 漫步遐思

    漫步遐思

    本书是陈先达先生的哲学随笔,先生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困惑及其哲学问题,以一位哲人的视角进行探讨,或深入历史,或关注现实,或感悟生活,语言生动,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使读者在对问题的思考和对现实的追问中得到哲学精神的滋养。本书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 Miss Sarah Jack, of Spanish Town, Jamaica

    Miss Sarah Jack, of Spanish Town, Jamaic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战兽隼狼(兽王系列)

    战兽隼狼(兽王系列)

    兰虎加入到东联邦政府谈判组保镖队中,暗中保护着谈判组中的重要人物。在东西联邦政府各自派出最高规格的代表与对方谈判时,为了在谈判桌上获得优势,谈判桌外的争斗也逐渐白热化……沙祖为了在谈判桌上获得胜利,手段百出,无所不用其极,但是军队的频频失利令他决定孤注一掷,密谋将东西联邦政府的谈判组成员杀得干干净净,这样一来东西联邦政府群龙无首,很有可能就此被沙祖扳回局面。一时间,沙祖身边集中了苏尔、黑鹰王纳特和独孤霸三大超一流高手,并由加利亚城城主金铎率众强者围杀东西联邦政府的护卫队和保镖队。千钧一发之际,兰虎挺身而出,与隼狼合体……
  • 长安书事

    长安书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浮沉尽之江山为谋

    浮沉尽之江山为谋

    她是恶名昭彰容貌丑陋的罗家二小姐,他是丰神俊朗惊才艳艳的玉凤战神,一场阴谋,她嫁给了他。“罗玉,我会把雪儿所受的一切都还给你!”大婚之夜,他丢下她一人独留空房。第二日纳妾进门,让她沦为永京笑柄。他是玉凤百年难得一遇的少年丞相,一人之上万人之下。“我护得人,看谁敢动!”竹林初遇,不问来历,却许下铮铮誓言。势力门,白莲教,凤羽骑……层层迷雾之中,她艰难独行,幸得有人相伴。惊世容颜现世,身份暴露,她成为天下的众矢之的,失去爱人,失去亲人,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当最后迷雾散去之时,她才晓得,真相竟是……
  •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作者把现实生活与艺术想象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与读者促膝交谈,娓娓道来。至情至理,亲切感人。给人以轻波摇梦、低吟浅唱的情韵,很有几分耐人品嚼的味道。特别值得一读的是“谁主沉浮”这篇。作者构思奇巧,立意新颖,哲理性强。读后既让人感到无奈,苦涩、沉重、惋惜,又耐人思索与回嚼,并久久不能忘怀。黄河系列文笔流畅,语言优美,感到句句有诙谐,字字是真理。黄河是个大题材,从涓涓细流,到融汇百川,千回百折,奔流不息。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走访过她,讴歌过她。作者的黄河系列中的“一任西行”、“心诉”及“雪落黄河静无声”等都值得一读。故乡与怀旧系列,作者构思巧妙,入情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