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4100000005

第5章 诗意春秋伴人眠——拂拭古诗里的繁华与苍凉(4)

事情还要从天宝二年说起。有个番使来唐朝递交国书,上面尽是一些排列参差,密密麻麻的图形鸟兽。唐玄宗命杨国忠等一班文武翻译、草拟回复,但满朝文武如见天书一般,无一人能辨认。唐玄宗勃然大怒:“尔等平日号称饱读诗书,天文地理无所不晓,今日区区番邦文字,竟无一人能答,实在有辱国体,令朕烦忧。限三日之内,若无人能解,文武官员问罪、受罚。”后来,有人举荐李白,他走上金殿,接过番书,一目十行,频频摇头,然后说道:“番国要吾大唐割让176城,否则就要举兵来犯。”玄宗一听,龙目闪烁,龙须微颤,问文武百官有何良策?群臣面面相觑,一时间竟无人应答。玄宗皇帝强忍愤怒,转向李白。李白说:“吾皇不必忧虑,这有何难,待明日我自回了这番使,令番国拱手来降,不费半分车马钱粮。”玄宗大喜,赐宴宫中。

翌日清晨,唐玄宗宣李白上殿,李白见杨国忠、高力士站在两班文武之首,便对唐玄宗说:“微臣烦请万岁吩咐杨国忠大人帮臣磨墨,高力士大人与臣脱靴,臣方能口代天言,不辱君命。”唐玄宗用人心急,微微一笑,依言传旨。杨国忠满面通红,气得半死,持砚磨墨,侍立在侧。骄横的高力士更是强压怒火,双手脱靴,捧立一旁。然而,太白可知道,得意之时,已埋下了祸根。与此同时,李白放荡不羁的个性,不侍权贵的特立独行,又被翰林学士张坦所诽谤,致使玄宗与他之间产生了一些纠葛矛盾。官场的阿谀之风、同僚的诋毁诽谤,使李白不胜其烦,感慨万千。他写了一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表示有意归山。谁曾料到,很快就被赐金放还,这似乎令李白也颇感意外。

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那曾经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完全破灭。李白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随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州不久,杜甫西入京城长安,李白南下大都市会稽(绍兴)。这首诗就是临行前写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写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正表达了他平生蔑视权贵,任情使气的独立品格。

1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贫病交加的“诗圣”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亭浊酒杯。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现有1400多首诗被保留了下来,且大多技艺精湛,艺术水平很高。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称“大李杜”。

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秋,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相互争夺地盘,纷争不断,百姓不胜其扰。杜甫打算去严武那里充当幕僚,依托严武,暂且容身。可惜没多久严武就病逝了,杜甫只好离开经营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从水路南下去夔门,可却因病缠身,在云安耽误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当时,要不是当地官员照顾,诗人在云安都很难久留。这三年,他身体非常不好,生活依然很困苦。

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在“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二》)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事苦难,家道艰辛,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个人又壮志未酬,垂垂老矣,体弱多病,一切都像浓云似的压在心头。 为了排遣心中郁闷,也为了登高望远寄托追思,老人抱病登台。那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凭栏远望,百感交集,平生种种映入眼前,随着滚滚江水激荡奔涌。无边落木犹如往事画面沙沙飘落,一瞬既是一生。萧瑟的秋江景色,触发了身世飘零的万千感慨,渗入了老病孤愁的感伤。这一切似乎就像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电影落幕,一个个昔日的场景和画面不断跳闪,最终还是定格在了繁霜已鬓、浊酒难捧。诗人用一生的故事写出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秋江景色倾诉着老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催人泪下,动人心弦。诗的前四句写登高见闻,诗人勾画出一幅金秋肃杀、万物内敛的图景。夔州峡谷以风大闻名,以猿多著称。首联登上高处,感受猎猎秋风,空谷猿鸣。极目远眺,江水洲渚颜色分明,不住回旋的鸟群点缀其间,图画精美动人,极具视觉冲击力。这画面是惨淡的,更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凄凉,特别是“猿啸哀”和“鸟飞回”这两个细节,跟诗人的伤感联系相呼应,似乎就是千千万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颔联写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无边”、“不尽”再加上落叶的“萧萧”之声,长江的“滚滚”之势,其状物之功,出神入化。更重要的是,诗人激荡不已的心情和无边惆怅随着落叶和江水一发不可收拾。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容易引起人们韶光易逝的感觉。或许,这又加重了诗人的愁思,多年飘泊无依的生涯何时才是尽头……

长江“不尽”,亘古如斯;落叶归根,更是如斯;生生死死,亘古如斯。古来先贤,多少才华四溢的俊才都已消逝,不禁要“怅望千秋一洒泪”(《咏怀古迹·其二》)。颈联将以上两联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感情具象化,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不免生出无限悲秋之情。杜老的羁旅愁思与孤独之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连绵不尽,奔涌不绝,情与景交融更添悲伤之情。“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亭浊酒杯。”一切都到了年老之时,不知是再无力饮酒还是没了趣味,虚弱的身体消减了所有的激动和深刻,很生活也很真切,心里矛盾却又无可奈何,无限惆怅绵绵回响,令人感伤。

1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公元715~770年),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现存诗403首。

诗人的曾祖岑文本、伯祖岑长倩、伯父岑羲都曾官至宰相,父岑植,当过晋州刺史。岑参似乎出身官宦世家,典型的官二代,但是在他10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境日趋困顿,生活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不过,岑参自幼学习刻苦,遍读经史,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全家搬到登封(今河南登封),4年后又移居颍阳(今登封县颍阳镇),20岁求仕长安不成,只得在洛阳和长安两京之间奔走。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终于进士及第,被授予兵曹参军的官职。

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岑参担任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赶赴安西,第一次出塞。他怀着满腔报国热情,想在戎马倥偬中搏得前程,却未能如愿。天宝十年,回到长安,与杜甫、高适等游玩赋诗。十三年,他再次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出塞,立功报国的愿望更加迫切,边塞诗的名作大多成于此时。

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正是成诗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当时西北边疆战事频繁,岑参久佐戎幕,前后在军队中生活了六年,自然对鞍马征战的生活和塞外的极端气候有着深入地观察与体会。他这次是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诗中的武判官正是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回长安。

北风卷地,茫茫白草一片一片弯腰摧折。刚劲的塞外北风,涤荡着大地上的一切,寒冷严酷滚滚而来。对于中原王朝的人来说,八月飞雪是不可多见的奇景,诗人用千树万树梨花作比喻,既生动描绘了霜花树挂的独特景致,又给人蓬勃浓郁的寒冷感觉。一夜之间,世界竟变成了异样的银装素裹。千姿百态的冰雪世界,却是春风阵阵,像是醉人的芬芳灿烂的江南春色。在这壮观的奇景辉映下,诗人感到的不是美丽的欣喜与兴奋,而是从四个角度,描写雪的奇寒。飘飞的雪花散入帐内打湿罗幕,狐皮袍子也不能使人感到温暖,贴身的锦被也显得太薄;天气实在太冷了,将军的弓箭都无法正常使用;护身的铁衣战袍,更是冷得难以穿上。珠帘罗幕,狐裘锦衾,将军角弓,都护铁衣。从外到内,从生活到军事,寒冷包围了军营,防守边疆的将士,是怎样艰苦卓绝。不过,这瀚海坚冰,万里凝云,虽然愁惨,却不萧瑟凄凉,而是奠定了浑厚、沉郁的情感基调,这正是岑参边塞诗歌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在冰天雪地的背景下,饯别宴会上吹管拨弦,胡琴、琵琶、羌笛齐奏,异乡的气氛伴着塞外风光,更显出客送别的复杂心情。

夜幕下,大雪纷纷满辕门,送客行至轮台东门,仍然依依不舍,但终究到了分手的时候。路转峰回,友人消失在视野之中,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最后两句是极为动人的,留下了广阔的思索空间。星点蹄印,向远方延伸,那远方是家乡,是友人消失离开的方向,“雪上空留”透露的是诗人怎样的感受,他在想什么,在追思什么?是因为难舍朋友而生的留恋,是“长路关山何时尽”的感慨忧叹,还是归期未卜,壮志难酬的孤独与无奈?悠悠不尽之情,打开了一块艺术空白地带,效果佳妙不可言。

岑参用瑰丽的色彩勾勒塞外,将别样的风光与风物人情,用诗人的语调和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使得边塞诗更加奇伟壮丽,突破了征戍诗局促于战地苦寒和士卒辛劳的传统格局,拓宽了边塞诗的题材和内容深度。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岑参返回中原,回到朝廷后,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改任起居舍人。不到一个月,被贬谪虢州长史。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被人们称为“岑嘉州”。罢官后,东归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后客死成都,终年56岁。

1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被排挤出朝廷的王摩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公元701~761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泼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王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开元进士科第一(即状元)。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后两京收复,降职为太子中允,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王维很敬佩维摩诘,因此据《维摩诘经》给自己取名维,字摩诘。安史之乱前,官至给事中,一方面他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晚年之时,他则以舍宅为寺,不但“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而且时常“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诗人经常身着素朴的衣服,吟着长斋礼佛的诗歌,所以素有“诗佛”的美誉。

唐玄宗时期,宁王李宪因贪图美色,曾暗使手下的人霸占过一个卖烧饼的妻子为妾。平日里宁王对这位女子也算关心疼爱,但这位女子却并没有贪慕富贵,忘了自己的丈夫。终日不发一言,闷闷不乐。宁王只道是女子内向寡言,相信终究会忘记她那个又穷又丑的丈夫。有一次,宁王宴请宾客,为了哄这位女子开心,把她也带了出来。酒至三巡,宁王靠近女子,对她说:“你那个卖烧饼的丈夫早就另娶新欢了,不信的话,我现在就派人把他叫来,你也好死了这条心。”然而,当卖烧饼的汉子端着烧饼走进宴会厅的时候,见到自己的妻子后,马上跑了过去,夫妻两人执手相看,相对无言、泪如雨下。满座宾朋无不被这情景所感动。这时,王维端起酒杯做了这首《息夫人》: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同类推荐
  • 梁遇春散文:醉中梦话

    梁遇春散文:醉中梦话

    本书内容包括《观火》、《途中》、《苦笑》、《破晓》、《黑暗》、《又是一年春草绿》、《善言》、《讲演》、《救火去》、《人死观》等。
  • 毒战:中国禁毒英雄实录

    毒战:中国禁毒英雄实录

    他们是影视歌明星,为了禁毒事业,他们毅然投入到禁毒宣传中,充当禁毒形象大使,他们进戒毒所、入乡村、到社区,通过自身的影响力,撒播爱与温暖;他们是缉毒警,他们或卧底,或直面毒贩,在与毒贩的斗争中,舍生忘死,惩恶扬善,铁肩担道义;他们是禁毒志愿者或社区工作者,他们鞭鞑邪恶,感化迷途浪子,医者仁心,用爱坚守……他们的身上究竟有怎样的传奇故事?他们为了无毒中国梦进行着怎样的抗争?一切尽在《与魔共舞》,它将为您独家揭秘!
  • 谜一样的孩子

    谜一样的孩子

    “科伦拜恩枪击案”中13名师生被枪杀,并有24人受伤。随后,持枪者埃里克·哈里斯和迪伦·克莱伯德饮弹自杀。案发后的20年里,迪伦的母亲苏珊一直生活在那一天所带来的难以言喻的哀伤和痛苦中。她深爱的、精心养育的儿子做出了如此惨绝人寰的事情,而作为母亲,她居然对儿子的不对劲儿毫无察觉。她错过了哪些本可以察觉的征兆?她本来可以采取什么行动,来避免悲剧的发生?案件发生后的每一天,苏珊都在苦苦追寻着这些问题的答案。书中,她毫不掩饰、开诚布公地记录了自己是如何一步步接受这不可思议的现实的。她将自己的日记、迪伦留下的录像和文字,以及无数与精神方面专家的面谈资料整理后,和盘托出,呈现于世。她希望个人的顿悟和诠释能够帮助更多的家庭在孩子遇到困境时予以识别和及时干预。
  • 就这样过了一百年

    就这样过了一百年

    这是这本书告诉我们的一个简单的真相,虽然如此简单,但还是要通过这些文字,帮助我们追忆这些活过一百年的老人们的风雨历程,然后,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得出这样一个简单而深刻的结论。人生就是经历和回忆。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即使是百年烟云,也一样会随风而去。很庆幸的是,这些文字、史料、采访都非常的客观,很少用形容词,文体都很朴实,一点点地按照时间记录了百年的个人琐事,还有家国大事和我们久违了情怀。
  • 不动声色地成长

    不动声色地成长

    时刻保持对这个世界和对自己的怜悯心,认真看清生活不断为你揭开来的一层层委屈和苦痛,然后轻轻告诉自己,你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让身边的人过得更好。你可以向现实低头,可以低头哈腰,也可以承受胯下之辱,但你不可以趴在地上跪舔,因为你要让自己相信总有一天能站起来,再看看这个理想世界的美好,然后开始追梦。我的所有努力,都只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心中的理想世界。于是累了的时候可以稍作休息,喘息过后怀揣着一颗真挚之心继续走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因为我知道,如果不努力,没有人能帮我。
热门推荐
  • 阮玲玉传:你是无声的离歌

    阮玲玉传:你是无声的离歌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上海,因为美女明星云集而显得分外香艳。阮玲玉,这个中国电影百年中最美丽的女人之一,永远身着旗袍的美丽身影,至今依然震撼着人们。1935年3月7日夜,阮玲玉在上海寓所服下三瓶安眠药,从此与喧闹嘈杂的尘世告别。她自杀的消息传开,整个上海为之惋惜。25岁的青春韶华,如昙花凄美一现,匆匆凋谢。在她弃世后,上海万人空巷为其送行,鲁迅、聂绀弩等人纷纷撰文纪念。从处女作《挂名的夫妻》开始,9年共拍了29部电影,饰演过不同角色,只是这些人物都逃不过一个悲惨的结局——自杀、发疯、入狱、冰丝接头。
  • 你在高原8:曙光与暮色

    你在高原8:曙光与暮色

    《你在高原(共10册)》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系列之一。《你在高原(共10册)》是一批五十年代生人的故事,这一代人经历的是一段极为特殊的生命历程。无论是这之前还是这之后,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这些人都将是具有非凡意义的枢纽式人物。整个汴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景致尽收眼底,气韵宏阔;而就局部细节上,哪怕是一个人物的眉眼表情,又都纤毫毕现。这特点在这部小说中也有鲜明的体现,错综复杂的历史、宏大的故事背景和众多的人物,展现了近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某一地域的面貌,而在具体的细节刻画和人物摹写上,又细致入微、生动感人。
  • 你一定爱读的地球未解之谜

    你一定爱读的地球未解之谜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个非常有趣而又非常神秘的世界。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领略大千世界无限奥妙的机会,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空间……这里有世界上最恐怖的魔鬼区域和死亡之地,有上最惊人的巧合和无法解释的宇宙魔力。这里也容纳了地球最美丽的风光,俘虏了所有人的眼睛,究竟是什么神秘的力量,在操控着这一切?
  • 王陵美人

    王陵美人

    一个混世的城主卡卡因为拍死一只身残志坚的小强而被剥削城主身份打入水牢,惨啊!一个绝代的杀手风凌,美啊!一个火爆的公主雨霖,靓啊!一个不死的老妖莫妮卡,天啊!一男三女之间错综复杂的感情夹杂在狼人、吸血鬼、亡灵集团等各种神秘的邪恶力量之中,最后竟然引发了黑暗之门的开启……
  • 重回九四

    重回九四

    乡村文,重生文,半现实文。九四年的村味,贫穷的自己,可怜的丫头,年迈的爷爷,生活的重担,这些都压在郭去身上,看主角如何在农村走出一条致富路来,这是很真实的致富经历。本书基本不装逼,不是爽文,只在虚幻之中求那么一点真实。 群号:236301568,加群时的答案:雨中雨夹雪
  • 民意是天

    民意是天

    《民意是天》围绕贺家湾村民贺瑞阳三次竞选村委会主任的经历,反映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农村新生的草根民主在与几千年官场潜规则、宗族、房派、黑恶势力等的斗争中所走过的艰难而曲折的路程,热情讴歌了时代的进步和一代新人的成长,并揭示了传统力量的强大与制度的痼疾,直言不讳地反映了当前村民自治下村委会与村民、村委会与村党支部、村委会与乡政府等的复杂关系,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幅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政治、社会和家庭的生动画卷,并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反思和追问的广阔空间,对当前正在不断深化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
  • 别让沉不住气毁了你

    别让沉不住气毁了你

    人生在世,没有人一辈子交好运,也没有人一辈子走背运。失败、委屈、痛苦、无奈、寂寞、诱惑等都是成功前必须要经历和承受的。一个沉不住气的人,肯定是一个心智不成熟的人。一个沉得住气的人,必然是大非面前不糊涂、头脑清醒的人。要想游刃有余行走于社会,必须要学会沉住气,必须要低调做人,虚心做事,慎而思之,勤而行之。沉住气,是经验的总结,生活的提纯;沉住气,是智者的选择,聪明的对策;沉住气,是信心的标志,希望的基石。该书是一本写给面临选择、陷入困惑和向往幸福的忙碌都市人的人生智慧书。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教给读者怎样摸清情绪变化的规律,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并进而掌控自己的人生。
  • 末世天师

    末世天师

    R国惊现白玉棺,妖星现,伥鬼出,末世现。如清水幽莲般的神秘天师——其实来自吐槽星的暴力女!忠厚诚实温柔的军队少将——其实是野心强大的冷漠男!且看表里不一的两人如何在末世里相知相爱努力求生。
  • 最后的三国2兴魏

    最后的三国2兴魏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新书启航,再战“最后的三国”,喜欢这段历史的书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 学习力就是竞争力

    学习力就是竞争力

    为什么蛇能够生存五亿年?为什么钱学森抵得上一个师?为什么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学习力就是竞争力》将为你揭开他们生存、成功、创富的法宝和利器,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无论是名人还是凡客,无论古今中外,学习都是一个民族、一个企业、一个个体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