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3400000006

第6章 淘金记

影片档案

出品:美国查尔斯·卓别林影片公司1925年(1942年卓别林为影片配乐并重新剪接后重新发行,1956年再次发行)

类型:黑白默片

片长:74分钟

编剧、导演:查尔斯·卓别林

摄影:D.R.托塞罗、杰克·威尔逊

主演:查尔斯·卓别林饰查理

麦克·斯旺饰吉姆

汤姆·默里饰拉逊

乔治娅·海尔饰乔治娅

导演简介

本片导演查尔斯·卓别林(1898—1977)是举世闻名的喜剧大师。这位在世界各个角落都拥有观众的艺术家出生于伦敦一个贫苦演员家庭,童年时代充满磨难。1913年,卓别林在美国巡演时被启斯东电影公司制片人兼导演塞纳特看中,从此开始了电影生涯。继处女作《谋生》之后,1914年2月28日在《阵雨之间》中,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首次出现,成为了卓别林喜剧电影的标志。

其后,卓别林在电影中不断探索,1917年的《安乐街》中开始出现社会讽刺和批判的锋芒。在以后的《狗的生涯》、《寻子遇仙记》和卓别林的代表作《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舞台生涯》等影片中,卓别林将这种可贵的社会批判精神与喜剧充分融合,创造了世界喜剧电影难以逾越的高峰,他本人也从一个普通的人道主义者成长为一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

1952年,卓别林受到麦卡锡主义的迫害,被迫离开美国,定居瑞士。1971年卓别林接受法国政府授予的荣誉军团高级绶带,1972年他重返好莱坞领取奥斯卡终生成就奖,1975年他被授予英国爵士称号,一生共拍摄了80多部电影的他于1977年圣诞夜辞世。

《淘金记》在多项世界性的电影十大佳作评选中均居前列。其中包括1952年在比利时由9个国家的63位著名导演评选的“世界电影12佳作”中名列第二;1958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由26个国家的117位电影史家评选的“世界电影12佳作”中获得第二名。

剧情简介

风雪弥漫的阿拉斯加吸引了大批淘金者,流浪汉查理正是其中一员。长途跋涉饥寒交迫的他溜进一间小木屋并偷吃了食物。木屋的主人是通缉犯拉逊,他愤怒地要把查理扫地出门,但大风把查理和拉逊吹进吹出,甚至又突然刮进了另一名淘金者吉姆。拉逊举枪威胁查理和吉姆,在厮打中吉姆最终夺了枪,成了小屋的主人。拉逊在寻找食物的途中发现了吉姆的金矿,留了下来。

在小木屋里的两人饥饿难耐,查理把脚上的皮靴煮了,把钉子、鞋带都吃得津津有味,吉姆则在幻觉中把查利当作火鸡,端枪要杀,混乱中屋里闯进一头大熊,两人打死大熊饱餐一顿。吉姆回到自己的金矿,与侵占者拉逊搏斗,拉逊打昏吉姆,却在逃跑中跌下深谷。

查理来到淘金者聚居的小镇,在舞厅里遇到了找他解闷的乔治娅,在跳舞中查理笑料百出。查理误以为乔治娅爱上了他,并和情敌大打出手。查理找到了替人看家的工作,并再次遇到乔治娅,坠入爱河的他邀请乔治娅在圣诞夜共享晚餐,但那晚查理并没有等到他的女神。

吉姆被打后丧失记忆,他要求查理一起去寻找金矿,两人先找到了小木屋,在熟睡中小木屋被吹到山崖上,惊险不断,最后两人艰难逃出,并惊喜地在山崖上找到了金矿。成了富翁的查理在船上遇到乔治娅,最终得到了她的爱情。

影片分析

《淘金记》是查尔斯·卓别林在默片时代拍摄的一部经典之作,上映后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它也是卓别林本人最钟爱的作品,“他在发行该片后公开声明放弃版权,以便让更多的观众看到它。在1952到1972年这20年里,卓别林因与美国交恶,拒绝在美国发行他的全部影片,而《淘金记》则是唯一的例外”。①作为卓别林最有趣的作品之一,《淘金记》堪称是一部永垂不朽的喜剧。

一、主题

《淘金记》取材于美国1898年阿拉斯加淘金潮,仍以那个头戴圆礼帽、留着小胡子、拿着文明棍、脚蹬大皮靴、穿着肥大无比的裤子和小得可怜的上衣、走起路来像鸭子的查理为主角,这位流浪汉怀揣着迈入上层社会的愿望,做着美妙的发财梦,跨入了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影片开场就是被漫天大雪覆盖着的贫民窟,从山岗、村落,直到遥远的山岭,都是如蚂蚁般蠕动的、连绵不断的淘金者。这样的场景蔚为壮观,却也令人辛酸,这组画面极其形象地反映了人们为发财抛妻别子,远离家园,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淘金梦中的无奈,不仅是对世纪之交由贫困造成的淘金潮的讽刺,更是对以查理为代表的美国底层小人物的深切的同情。

二、喜剧表现形式

卓别林的伟大在于能将苦难以喜剧的方式表现,在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流下辛酸的泪水,《淘金记》正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纵观影片中最精彩的段落,无论是“煮吃皮靴”、“变成公鸡”、“别人打架而枪总对着自己”,还是“小面包舞”、“带狗跳舞”、“悬崖木屋险象横生”等,无一不是将滑稽叙事、悲剧色彩和抒情意味高度结合。在这些场面中,夏尔洛只是在为食物、木屋、安全、情感等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而努力挣扎,但在卓别林奇绝想象力和精湛表演技巧的包装下,却变成了令人欢笑、令人哽咽而又富于美感的神奇场面。尤其是“煮食皮靴”段落,夏尔洛这个始终努力保持尊严的流浪汉,依然以他乐观的生活态度,将苦难演绎成了一场美味和品味的盛宴!他十分愉快地摆好刀叉,像切火鸡般将皮靴切开,尽情吮吸每一个钉子和长长的鞋带,好似享受着喷香的骨头和美味的通心粉。这个场面以“真正电影化的客观手段或纯粹形象化的方法使贫穷和富有发生了巧妙关联,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具有了卓越的表现力”。②在“变成公鸡”的场面中,吉姆在极度饥饿的状态下把夏尔洛看作一只大公鸡,险些把他杀掉,看似荒诞滑稽,却隐喻了人吃人的残酷,影片使用吉姆在特殊精神状态下的主观镜头,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在圣诞之夜,夏尔洛梦到乔治娅来共享晚餐,为她跳起形神兼备的“小面包舞”,但当梦境退却,却是寂寞空闺,真是以乐衬悲的精彩段落!卓别林的影片正是如此,有时格外精彩的动作场面会成为相对独立的插曲,尽管打破了叙事的节奏,却美丽隽永,无可替代!

在嬉闹中悲伤,在欢笑中思考,这正是卓别林影片能超越其他喜剧的根本,其雅俗共赏的特质,使卓别林拥有了全世界各个阶层的观众。难怪世界著名的电影评论家乔治·萨杜尔曾说:“卓别林的影片是唯一能为最贫苦阶级和最幼稚的观众所欣赏,同时又能为水准最高的观众和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所欣赏的影片。”

三、镜头处理

《淘金记》在景别的使用上多为全景,中景远景较少,特写几乎没有,卓别林一向善于使用全景镜头,他曾说过:全“景对于我来说,是完全不可缺少的。因为我演戏的时候,我的腿、我的脚和我的脸一样都在表演”。③卓别林为自己的表演找到了合适的景别,而《淘金记》中全景对空间环境的表达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小屋在悬崖边上的惊险位置、“带狗跳舞”中的舞池等都是通过全景来呈现的。同时《淘金记》中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单镜头的表现力,上文中所提及的“小面包舞”段落正是用单镜头表现的。

《淘金记》与以往卓别林的电影相比,在影片风格、人物塑造、镜头运用等方面多是继承发展关系。不同之处在于:一方面,影片不像往常多使用摄影棚内搭景的方式,而增加了外景的运用。此片是在内华达州的丛山中取景的,使影片多了几分苍凉的真实感。另一方面,《淘金记》有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团圆结局”,夏尔洛既成为大富翁又抱得美人归,这种圆满结局是卓别林作品中鲜有的,它固然获得了观众更多的掌声,却也削弱了批判的力度。

(安晓燕)

参考书目

《卓别林》,邹廷清著,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2003年版。

注释:

①《世界电影鉴赏辞典》(第1编),郑雪来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②《美国电影经典》,陈旭光、苏涛等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③《世界电影史》,[法]乔治·萨杜尔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页。

同类推荐
  • 西方美学史(第1卷):古希腊罗马美学

    西方美学史(第1卷):古希腊罗马美学

    《西方美学史(第1卷):古希腊罗马美学》是“西方美学史”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共分三编十五章,包括:早期:希腊美学思想形成时期;中期古典时代:希腊美学思想鼎盛时期;晚期希腊和罗马帝国时代:希腊化和罗马美学思想衰落时期。内容涉及:毕达哥拉斯和毕达哥拉斯学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伊壁鸠鲁学派;怀疑论学派等。
  • 当代中国译制

    当代中国译制

    有人说如果没有翻译,西方民主思想、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传到中国;如果没有翻译,中国的四大发明也不可能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如果说译制是电影在世界各国沟通交流的桥梁,那么译制工作者就是世界电影的普罗米修斯。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时代,译制的过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翻译或者配音,因为诸多的译制生产元素,再加上生产之外的政策要素和市场要素构成了现代中国社会的译制文化。显然,当代的译制文化不仅仅涉及外来作品的引进,而且包括国内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以及国产影视作品的对外输出,由此才能说明译制的全部意义。希望通过此书,把我们对译制工作的热爱、体验和认识奉献给广大读者。
  • 拉斐尔艺术(全集)

    拉斐尔艺术(全集)

    1520年4月7日,拉斐尔在罗马病逝.年仅37岁。他的身后留下了尚未完成的《圣容显现》等画作以及梵蒂冈宫殿的装饰工作。然而,大师死后一百年里.他的艺术作品越过阿尔卑斯山脉,跨过浩瀚的地中海,影响了整个欧洲的艺术风气。从拉斐尔留下的数封罕见的书信中,我们得以更进一步地了解大师的性格。从后人对他的追随和批判中,我们得以更深入地了解拉斐尔的一生对世界艺术的贡献与影响。而在大师的诗作中,我们更能领会他对生命的感悟:“…日夜轮转,太阳总在西沉之后重新升起,而在无言之中,我的死亡悄然降临。”
  • 守望家园的小鸟

    守望家园的小鸟

    《守望家园的小鸟》是一本由独山子石化公司办公室编写的反映独山子地区生态美的观鸟画册,画册中还创作了大量的与大自然这一飞翔的精灵相呼应的美文。使得拍摄的画面伸展出诗意的翅膀。画册内越140余张摄影作品,精彩的反映了鸟儿的做客、筑巢、停留、驻足……
  • 钢琴欣赏十八讲

    钢琴欣赏十八讲

    《钢琴欣赏十八讲》从17世纪巴洛克时代开始,记述了钢琴音乐三百年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性格各异,但彼此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钢琴音乐史出现了截然相反的现象,一种是传承,另一种则是颠覆。这两种现象影响了音乐的发展轨迹,也正是在这样的矛盾当中,音乐才层层演进,成为今天我们听到或看到的模样。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反派轻点抱

    快穿之反派轻点抱

    系统001为了不被抹杀,去到各个位面完成任务,但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摆脱操控,彻底成人!然而,现在的反派都好难撩啊,001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为其鞍前马后。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终于得到反派一颗真心,毫不犹豫,丢下复制体跑路。直到有一天,她终于完成任务,成为人的时候。。。。。。某人温柔一笑:“怎么,撩了就跑,想不负责任吗?”她泪眼汪汪:“怎么会呢,哪敢啊”“那就负责吧!”
  • 瞳力之都

    瞳力之都

    一个惊天阴谋笼罩着全人类,全新的自我认识,促使人类在不断强化自己。游戏?异种入侵?人类对力量的渴望更加强烈,瞳力成为人类的希望,拥有瞳力也便拥有了掌控生死。我是张小可,黑瞳世界的到来,让我的一生也就此改变。
  • 一醉成婚:老公总是上头条

    一醉成婚:老公总是上头条

    要不说酒是穿肠毒药呢,林沐雪生平头次喝醉,就跟迟维州领了结婚证。嗯,你没看错,就是那个大明星迟维州。这边两人才为自己的清白松口气,那边公司已经来了通知,亲,你们要继续假扮夫妻哟。年末,同学聚会。某路人甲:“你们还记得班上那个女胖子吗?叫林……林什么来着?”迟维州:“……林沐雪?”路人甲:“对对,就是她。她是不是还单着呢?”迟维州:“没有,她结婚了。嫁的挺好的,她先生很爱她。”路人甲:“骗人吧,她怎么可能。”迟维州:“是真的。因为我就是她先生。”
  • 盛世青鸾

    盛世青鸾

    心怀异数的母亲,无辜牵连的父亲,姐妹年幼分离。原本齐心的亲情、友情、爱情,在经历战争、宫变、猜忌后愈发弥足珍贵。而九死一生的命运暗流又将她们逼上绝路。姐姐挥泪斩情丝,妹妹舍身保大局……
  • 民国的角落:嬉笑怒骂民国人,闲言碎语大历史

    民国的角落:嬉笑怒骂民国人,闲言碎语大历史

    张鸣老师有关民国历史的文化随笔,以另类的视角和举重若轻的笔触,将民国时期历史中的大小人物和各色轶事生动勾勒,鲜活展现。本书是别样的辛亥与五四、军阀那些事儿、民主与选举的变奏,引领读者反思中国封建文化、西方文化给中国历史、给国人,乃至当下的社会带来的影响。
  • 主宰抽奖机

    主宰抽奖机

    "哇!我好帅。。。。咦!卧槽,镜子怎么碎了。好吧,我其实走的可爱路线""噼里啪啦""。。。。。。"
  • 大侠上位

    大侠上位

    何为佛?何为魔?一念为善即为佛,一念为恶即是魔。林沐鱼得系统加持,智慧升级,内力升级,武力升级,主宰佛魔系统,开启最强主角人生。
  • 假面追踪

    假面追踪

    明洪武十三年,仲秋。桂林城内外到处飘着浓郁的桂花香味时,唯有桂林府衙大门两边兵丁林立,恶犬横行,一片阴森恐怖。这天辰时,几顶大轿被前呼后拥抬出府衙,门前一直站立恭候了许久的陈俊,立刻弯腰弓背屈膝抱拳虔诚地喊:“王爷一路走好!”缓缓行走在正中的朱红大轿突然在他身边停下了,轿帘掀开,霸气的靖江王朱守谦此刻一脸怨容,说:“陈俊,你随我几年忠心耿耿,此次皇上贬我去云南边关你却执意不再随我前行,知道你恋恋不舍的是磨穿那块风水宝地,今日赠你一剑,做个留念吧。”说罢,轿帘重新落下,两个人,仿佛站在两个世界里。
  • 永不放弃

    永不放弃

    《永不放弃》跟随希拉里富有传奇性的经历,再与现代职场、生活相结合,有效地帮助女人们树立自信、敢于面对问题、解决困难、重塑魅力等,摒弃说理式的枯燥乏味,让读者得到一种潜在的精神力量。
  • 道行

    道行

    高卧九天万年身,几回沧海化凡尘。清修路上真行者,道德门前长生人。*******************************大浮离世界,时有仙佛驻世,正神在凡;又有高真圣贤,天魔外道,隐自红尘;一个独行少年,偶得机缘得入道途。修真性,悟道德。渡苦海,踏道行。此世间,谁得正法,谁掌大罗?********************************祖师云:唯至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