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2800000011

第11章 杂记编(10)

广播电视节目要“汇天下之精华”,面对人类文明、先进文化,一定要广采博收、撷英集萃,向受众奉献精美的精神食粮。因此,“群体性”是这种传播的显著特点。在这种传播中,一个个体人是无能为力的。众多的文化人,具有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虽然他们不能担当有声语言的创作任务,我们却可以依靠他们出任记者、编辑、撰稿人。社会发展很快,可有的时候,我们还难免带有小农经济的狭隘眼光,以“自给自足”为荣。实际上,大工业生产是“分工合作”的,个体人已经纳入了生产链,成为生产工序的一部分。

自己植棉、织布、制衣,自己种粮、碾米、做饭,也不过达到温饱而已,谈不上衣食精美,何苦“费力不讨好”呢!可能有人采编播样样精通,那是绝无仅有,作为整个队伍,不过是美好愿望而已,尤其是当代社会,更是心造的幻影,只是为了显示自己“全能”,实际上不过样样稀松,真的还不如一展自己之所长为好。什么“自己写的稿子自己播能表现个性”,是不是会写“一”的孩子,不管写得好不好,都是个性的表现呢?

有稿播音,常常被说成是“念别人的稿子”,好像一念稿子就失去了自我,就没有了自己的东西,这确实是一种最没有受过启蒙教育的认识,是一种唯我独尊的自恋情结。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几乎没有一位老师不要求自己的学生好好念别人写的文章。反对“念别人的稿子”的人,自己也一定念过不少别人写的文章,为什么对于“念别人的稿子”如此反感呢?不客气地说,这种人太多的是自信,太少的是自省。自以为“全能”,国人无过其右者,“当今之天下,舍我其谁?”“大众传播”是要进入“人际传播”的呀,我这样做,正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正是“人格”和“魅力”的统一,多么前卫,多么时尚!于是,“念别人的稿子”是播音员的事,主持人是要贴近受众的,是追求亲和力的……这种把播音员和主持人对立起来的观点,正是对有稿播音,特别是对别人写的稿件的轻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共同责任,是通过大众传播提升受众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对念别人的稿子的否定,会导致大众传播的“私语化”,会断绝业内人士和社会上有识之士的强力支持。不但虚置了高明的编辑和记者深厚的文字功夫,也会使相关专家的真知灼见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为,所谓稿件,是深思熟虑、字斟句酌的心血结晶,而不是杂乱无章、毫无推敲的文字堆砌。即使像李白的“下笔千言,倚马可待”,那也是经过了多年的磨炼才达到的境界,一般人恐怕很难做到。

稿件虽然是别人写的,但是一旦需要转化为有声语言,就必须进行加工创作。就是自己写稿件,也要进行同样的加工创作。写稿和播稿终究是两个创作过程,不可混淆,不可替代。有人认为自己写自己播才能播得好,这是一种幼稚的想法。把体验当做表现,用无声的字句顶替有声的话语,把出声念字混同于声情并茂,连基本概念都模糊了,还奢谈什么有稿播音呢!

有稿播音绝非有的人贬斥的那样,是什么不动脑子、见字出声,没有主见、没有应变,一句话:作别人的“传声筒”。固执此见的人,大概从来只说自己的话,没有认真实践过有稿播音的创作活动。凡是在话筒前、镜头前严肃认真地进行过有稿播音创作的传播者,都会深深地体会到其中的艰辛与甘苦。齐越、夏青等老一辈播音艺术家,孙道临、董行佶等老一辈朗诵艺术家,一辈子用别人写的文字作品播音、朗诵,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峰,而在这些播音和朗诵作品中,他们的语言功力、艺术风格,不是令人心驰神往吗?新闻稿件,特别是那些紧急的、重大的新闻稿件,尤其需要应付裕如,政策分寸、艺术分寸必须准确而贴切,这种临场应变的难度,绝不亚于提个问题、接个话茬儿那种应变。播音和朗诵一样,创作主体的融入,正体现出抑扬、褒贬、文野、雅俗的判别和处置,同样一句话,既可庄重规整,又可嗲声嗲气;既可正面表达,又可反面揶揄;既可热情赞颂,又可冷漠憎恶……完全不是无所作为、无能为力的“念字机器”。如果闭眼不看事实,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非要叫做“传声筒”,那也改变不了有稿播音的传播声誉和审美价值,齐越老师说:“是的,我是个传声筒。我传的是中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走向胜利的声音;我传的是人民和党政治上和谐一致的声音;我传的是中国共产党堂堂正正的真理之声。做这样的传声筒,我感到无比幸福和自豪!”(见《献给社会的声音·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1月第1版,第182页)把有稿播音看成“传声筒”的人们听一听吧!同样是“传声筒”三个字,齐越老师和你们的认识却有天壤之别!恐怕在说这三个字的时候,语气的感情色彩也会大不相同吧!

有稿播音,上溯到读文诵诗,历史渊源久远;即使不久网络文化盛行,也必定会长期存在下去,这是毋庸置疑的。尽管现在的节目样式五彩缤纷,谈话体、访谈类、聊天式节目正在走红,那也不能削弱有稿播音的强大生命力。我们的广播电视,怎能变成即兴说话的一统天下?不用说新闻节目的主体地位动摇不得,就是其他节目中的重大、深邃的内容,也不能以即兴说话来代替,更不用说政策条文、声明公告、特稿专论了。何况节目的限时、限事,现场的隆重、热烈,话语的简洁、精到,都应该严谨凝练地表达,日常生活的口语是难以胜任的。谈话和聊天过多,新鲜感会逐渐淡化,只要话题稍显平庸,内容稍显浅薄,受众的兴趣就会转移,连这形式也失宠了。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有稿播音一定要随着内容和语言样式而变化。鲁迅和老舍的文章,轻快和深沉的基调,等等,不可能只用一种表达方式。当下的文字作品吸收了大量的口语成分,稍有一点语言功力都不会千人一腔。目前有稿播音存在的问题,如呆板、生硬、冷漠、平淡,大都属于文化底蕴欠深、人文关怀肤浅、驾驭节目疲软、语言功力不足,而不能归咎于有稿播音本身。

有稿播音的“播”,并不是“念”和“读”的同义语,它涵盖了语言传播中的各种表达样式。“有稿像无稿”,就是指自如跳脱的情状;“无稿像有稿”,就是指严谨缜密的谈吐。语言传播中,有稿和无稿播音总是交替使用的,不见一字的、不改一字的两极,完全可以单独存在。但是,我们不应顾此失彼、厚此薄彼。

有稿播音和无稿播音犹如语言传播中的两翼,他们相辅相成、互补互融,我们全都熟练掌握,全都运用自如,在话筒前、镜头前左右逢源、比翼齐飞,不是可以无往而不适、无往而不胜吗?

关于规范意识的思考——语言传播杂记之二十五

广播电视传播,是一种社会行为,为了社会,参与社会,它不同于友人之间的谈话,也迥异于亲人之间的絮语。它是媒体与大众之间的公开交流,要服务大众,更要引导大众;让人人可以听,更要让人人能听懂。因此,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必须树立规范意识。

规范,有自然形成的,如天体运行、花开花落、人类呼吸、饥餐渴饮……有社会约定的,如伦理礼仪、法规体制、风俗习惯、语言文字……规范就是自由。在生存中,在生活中,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一员,完全脱离了自然人、个体人的孤独无助、我行我素的状态,个人意志、个人愿望、个人行为、个人形象都已经纳入了社会的共生共存之中,同社会相悖的一切,只能抛弃、掩藏、消融、化解,否则肯定会被社会拒绝。

规范,有政治规范、经济规范、道德规范、行为规范等等,语言文字规范,是在这些规范的前提之下,约定俗成的动态系统。语言文字规范强调规范过程。在规范的过程中,逐步达到新水平、新高度。规范过程,并非使人们进入谨小慎微的无奈境地,好像动辄得咎。事实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世界上,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各种规范。大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小到“交通规则”,无一不在使人们的生活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给后人留下了多少辉煌!如果各行其道,能有今天的进步么?

规范,不应肤浅地理解为“同一”,不应武断地指斥为“刻板”。有些人非常喜欢游戏,但是又十分反感规则。他们认为规范是一种枷锁,限制了人们的创造,扼杀了人们的个性。他们愿意玩无规则游戏,任意驰骋而毫无约束。特别是把“规范化”同“个性化”对立起来,似乎二者水火不相容,一说规范化就意味着没有了个性,要有个性就必须打碎规范。这样,规范和个性都变得唯我独尊了,都成为遗世独立了,这是一种误读。难道象棋特级大师们只有突破“马走日”、“象走田”的规则,才会表现自己的个性优势么?那些固定不变的规则,可以任人随意更改么?

个性,只有在整个社会各种相关规范的基础上,只有在整个社会共知共识共享的契约中,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必须体现共性,失去了共性,个性就会飘忽不定,就会离群索居。尊重和鼓励个性的发展,决不是主张取消共性。这应该是最简单的、最基础的常识。

目前,对于节目主持人的评价,就有忽视共性、轻侮规范的倾向。具体评论某一位节目主持人,完全可以不涉及规范化与个性化的关系,只要点出他们的特点、优长,也不妨碍赞不绝口、拍案叫绝。如果非要张扬个性,也没有必要千方百计地否定规范。现状是,有些节目主持人,由于过分轻视规范化、过度追求个性化,已经陷入了自我膨胀的泥淖,急需对他们大叫一声:“请注意有声语言的规范!”而不应该火上浇油、雪上加霜。

规范,一般人总局限于字音的准确,而无视它应该作为审美的基础。我们一再强调,只有“信息共享”、“认识共识”,才可能产生“愉悦共鸣”。

一方面,似乎只要字音准确就是规范;另一方面,以为不规范也能产生“美感”。这样就营造了一种氛围:达到规范者,不过雕虫小技而已;生产“美感”者,必有学富五车之才。阉割了规范,必定削平了美感。缺乏美感,既无特色,又无风格,怎能轻易推崇个性?美感,确实是“整体和谐”,各个层次、各个视角,都会纳入“整体和谐”的语境里。在审视中,可能各有所得,可能各见所失,但是,却不能赞美抛掷传统、远离规范的有声语言有什么“独特个性”,更不必“独具慧眼”,把其中的痈疽也叹为观止地誉为“艳若桃花”、“美若琼浆”。

现在,正流行的“港台腔”,原是港台人士努力学习普通话而尚未熟练的话语腔调。前后鼻韵不分、轻重格式颠倒、主次关系错位、高低长短无度,僵直生硬的无奈转而加强起伏跌宕的变化,综合起来造成“嗲声嗲气”。会说普通话的人们,完全可以使用标准的语音、词汇、语法、语调进行交际,还可以进入大众传播。可惜,对域外传媒的夸大其词,对殖民心态的追新猎奇,对强势媒体的自惭形秽,对庄重规范的无力创新,竟以“港台腔”招徕受众、哗众取宠,还振振有词地拿“大众文化”来辩解,这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亵渎,这是对普通话的丑化。

普通话的审美价值,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认同。虽然在推广过程中,时时遇到阻碍和干扰,但她那顽强的生命力,处处表现出她那简洁、准确、深刻、优美的品格,常常显示出她那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乐感,达到审美层面的“民族化”、“风格化”、“意境美”、“韵律美”,更是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黄钟大吕”。方言虽有其特殊的审美意义,带有很浓厚的地域色彩,但那只是边缘文化的一隅,不能作为语言的主流形态。不过,普通话自身也有规范与否的问题,普通话并不拒绝“取其精华”。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同新闻播音员、体育解说员一样,普通话都要达到一级甲等,这是法律规定的,不应例外。取得了规范的自由,就可以生长出千姿百态的、万紫千红的奇花异草,争奇斗妍。摒弃规范就是作茧自缚,无异于销蚀自我、萎缩生命,再好的种子也会过早地夭折。

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应该视为“红灯停,绿灯行”那样的强制措施,而不应把规范化过程中的个别失当、一时不确,以“不科学”、”不合理”而全盘否定。任何规范都有这样的情况,从开始的粗疏到其后的精细,逐渐补充,逐步完善。要求一出台、一问世就完美无缺是不可能的,违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何况语言文字又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规范化进程将是永无止境的呢!

作为大众传媒的公众形象,树立规范意识是一种责任,也是一项义务。强化这种意识,才能够扩大语域,加大活力,深化气韵,灵动交流,不但能够成为使用语言文字的表率,而且可以不断创作出继承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精品!这样,众多的“语言大师”、“语言艺术家”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同类推荐
  • 学历史 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学历史 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面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就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历史事例和现实经历为背景和参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结合实际探索活动强调实践、行动的重要性。原受教育者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服务社会。
  •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公文的含义公文,即公务文书,又称文件,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与规范格式的文书,是传达政令、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向题,报告和交流情况,联系公务。
  • 羡慕嫉妒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

    羡慕嫉妒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

    曾经“眼红”与“红眼病”的讨论占据20世纪80年代报纸头条,现在“羡慕嫉妒恨”又成为流行词汇。本书从对“红眼病”“仇富心态”的文本分析,到深入华北因采矿暴富的三个村子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试图把“羡慕”“嫉妒”“恨”作为理解“暴富”、“财富不平等”与“开矿纠纷”等社会现象的切入点,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道德文化机制,由此探讨乡土社会嫉妒的发生、控制及消解机制,并针对由财富快速积累而引发的急剧社会变迁进行更为深入的人类学解读。
  • 建设社会主义和睦家庭

    建设社会主义和睦家庭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和谐家庭建设,古往今来积累了丰厚的和谐家庭建设的宝贵经验。本书有目的、有计划、有章程地介绍和谐家庭建设,并总结出系统经验。全书分前言及家规、家风、家长、家教、家庭关系、家务管理六章,全面规范了家庭成员的行为准则。
  •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热门推荐
  • 老婆难宠

    老婆难宠

    这是墨墨的博客,大家有空过来踩啊!墨墨会把写的短篇小说发到博客上的,谢谢大家支持,谢谢!!!http://m.wkkk.net/u/2090097120他自认为是一个女人追捧的金龟婿,有才有财也有貌,但是眼前这个跟他相亲的女人却没人有任何表情,没有惊喜没有爱慕也没有讨厌。原本指向抱着来打发母亲的催婚令来看看的,却没想到还没自我介绍,女方却一句“你想结婚吗?如果想结婚,我们就结婚吧!”把他惊得目瞪口呆。看着这张稚嫩的脸孔,这个比他小五岁的女人已经引起了他莫大的兴趣,也罢,娶个这么有趣的老婆也不错。但是,他错了…她对生活爱情早没了激情,才二十三岁的她早已经打算把自己嫁人了,然后当一辈子宅女,结婚对象如何,她根本不在意。这个是她相亲对象,第一眼心砰然一动,然后冷眼看着。海归,有钱人,帅哥,金龟婿,最后补上一句,花花公子,种马。还未自我介绍,“你想结婚吗?如果想结婚,我们就结婚吧!”这样的他不会守着自家的红旗,热爱外面的彩旗飞扬,也逐了她的愿,不必经营两人的感情,她只是换了个地方当宅女而已。天哪,他家老婆也太好养了吧,不买名牌不爱逛街不爱打扮,只用几套舒适的家居服加个抱枕然后一台笔记本就能打发掉。只爱小白和床,完全忽视掉他这个“极品”老公。对她好,她没反应,跟女人搞暧昧气她,还是没反应,只是气到了自己。他家的老婆还真难宠…*******************************************************此文不虐心不虐身,属于温馨作品。想虐心虐身的作品,可以推荐墨墨的《惹上恶魔》此文男主黑腹专情,女主淡然懒散。写夫妻间的小幸福,小心机,婚斗。里面还有其他不同的精彩和人生感悟…如果喜欢墨墨的作品,请投上您尊贵的一票,请留下您矜贵的脚印谢谢…这是墨墨的QQ群:70649091或者十指连心后花园:135971145,敲门砖是任何一个你喜欢的人物的名字,或者是小七,墨墨欢迎大家来探讨,谢谢********************************************************
  • 关东第一镖局

    关东第一镖局

    奉天城里响当当的头号镖师冯森,这次押的镖非同凡响,是东北军大帅张作霖足够装备一个团的军火。但在小孤山稀里糊涂地被人给劫了。劫镖的不是别人,正是镖师冯森磕头拜把子的好兄弟广泰。这是所有人没有料到的,也是镖师冯森连想也没想过的。冯森带着的一彪人马不明不白地就被劫了。冯森骑在马上,脸色铁青,两眼直勾勾地望着前方,一句话也不说,他的身后是一队同样蔫头耷脑的兄弟们,马队稀稀落落来到镖局门前时,杨四小姐正在镖局门前洗衣服,她做梦也没想到冯森的镖会被人给劫了。
  • 洞真太上丹景道精经

    洞真太上丹景道精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橡树路

    橡树路

    “行走”,始终是作者心中一个永远排遣不掉、充满了诱惑和诗意的童话。橡树路,这条已有200多年历史的“租界”,是一座充满了传奇和神秘色彩的古堡,主人公的这次行走是从进入古堡开始的,跨越久远又如此斑驳,但最终他还是立足在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一批人的故事中,因为作者始终认为:这一代人经历的是一段极为特殊的生命历程。本书充分书写了令人揪心的一段现实苦难,但却将最不可思议的一曲童话榫卯契合地嵌入其中,将现实中的“王子”和“仙女”与童话中的一一对应,并将二者的历史渊源神奇地探求追溯,做到了历史与现实、童话与真实的一次无缝衔接。
  • 灵魂导游

    灵魂导游

    带着秦始皇去西安看兵马俑。导游秦牧白意外身死被诡异的复活之后,他就接到了一个任务,带一些特殊的人去旅游,而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带着秦始皇去西安看兵马俑……
  • 很想很想你

    很想很想你

    他是商业配音圈的名人,主业神秘,不甚爱交际。因为一次意外,他开始每晚给她介绍美食,诱人的声音,描述着一道道菜的做法,也一口口地,把她吃干抹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逍遥海岛主

    逍遥海岛主

    因为生命之源获得第一桶金的张亚明,决定在澳大利亚买下一个岛屿。美味的大龙虾、昂贵的鲍鱼、新鲜的金枪鱼、营养丰富的海参、横行的螃蟹、还有各种的深海鱼……都是我家的特产!萌萌的树袋熊、珍贵的鸭嘴兽、可爱的袋鼠、凶猛的大白鲨、憨态可掬的海龟,还有傻傻的浣熊……都是我的宠物!蓝天白云沙滩,美丽的海岛,这就我眼中的天堂,接下来要讲述的就是我在澳大利亚当海岛主的精彩生活!推荐新书,我在三界开网店,下面有直通车!
  • 我的神犬分身

    我的神犬分身

    原以为重生一条狗,后来发现是分身,这条狗是土狗,学名中华田园犬……然后,这条狗居然可以穿越到其他位面去!于是,开局一条狗,把自己炼制成僵尸,成了“尸狗”还是“僵狗”?后面有猴子,接着有……
  • 凰女来袭:王爷束手就擒

    凰女来袭:王爷束手就擒

    旁观笑我太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她,暗夜女王,国宝级特工,代号妖姬,为隐藏身份执行任务叱咤黑白两道,一朝穿越变成了大周朝无父无母、身体孱弱的病秧子就算了,还倒霉的处处被人算计!妖姬大大拍案而起怒吼:“本神会玩不过你们这些老古董?开玩笑!来来来,燥起来!”他,铁血王爷,王朝战神,因上一辈的恩怨幼年孤寂,因一场诡计家破人亡。本以为此生注定孤寂,却没想到这世间还能有人撩动自己的心弦。这是一个外在恬静绝美,内里藏着一个来自千年之后“不安分”灵魂的女子,在异世努力挣扎求生存,一不小心站在了食物链顶端的传奇故事。这是一个外表稳重酷拽、内心空虚到爆的冷面腹黑王爷毫无原则的宠妻宠到天下皆知的故事。这是一对狂人在携手左右了皇朝更替后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故事。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翻云覆雨,携手虐渣渣。小剧场:(一)南疆圣女红衫半褪,靠在大帐门旁,一边轻抚自己的爱宠雪蟒,一边红唇轻启充满魅惑的道:“镇王~只要你退兵,本宫便是你的!”萧澈眼眸微抬,扫了一眼南疆圣女,平静无波的道:“有没有人告诉你,其实,你很、一、般!还有,本王最讨厌蛇!”南疆圣女眸光冰冷的射向萧彻,寒声道:“镇王是铁了心要与我南疆为敌了?萧澈眯着眼凉凉的道:“圣女若是再不走,就算日后本王灭了南疆,恐怕你也看不到了!”“你............”南疆圣女满脸愤恨的飞身而去。(二)晋国公世子一脸坏笑的问道:“公主可知道南疆圣女?”锦心点点头:“有幸见过一次。”晋国公世子接着问:“那公主觉得那位长得如何?”锦心咂咂嘴随口道:“一般般吧!怎么,你对她有兴趣?”晋国公世子抽了抽嘴角,道:“我当然没兴趣,不过那位与萧彻可是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呢!听说南疆圣女曾经还到萧彻的军中......唔.....”晋国公世子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糕点直接堵住了,萧澈看着锦心宠溺且认真的道:“这世上除了心儿以外,其他人在本王眼中并无男女之别。”锦心唇角微扬,看着萧澈语气微凉的道:“世子这成天晃荡来晃荡去的也实在是太闲了!还是找些事情做比较好,你说呢?萧澈点点头:“查询南疆细作之事久无进展,明日我便去跟老国公说让他过去帮帮忙!”晋国公世子“...........”
  • 皇妃倾城之夫君哪里逃

    皇妃倾城之夫君哪里逃

    “你要记住,你是晴川古国公主!你的责任就是让古国奋起...”多少次这个声音在慕容清婉的耳边,犹如魔音穿耳音绕不觉,但是她又不懂得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何谓晴川古国公主?何谓做回?一切却无法改变,实在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