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7700000008

第8章 国际传播研究(1)

“必须意识到理论是有局限性的,传播互动行为由许多角度构成,而理论最多只是对多元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所作出的解释。”

——〔美〕乔纳森·H.特纳

本章要点

传播研究的理论体系梳理及国际传播研究的理论体系梳理

国际传播研究的常用理论

定性和定量研究及其在国际传播研究中的应用

国际传播研究的几种常用方法

国际传播与其他学科一样,共同分享了社会科学的诸多中观和微观的理论与方法。但是,国际传播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独特的研究范畴、研究基础和认识论,正因如此,国际传播的理论与方法出现了两种态势:第一,它虽共用了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但是由于研究立场、指向与研究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别。第二,由于国际传播与公共外交、跨文化研究、国际政治研究、国际经济研究等的密切关联,从不同研究视角出发总结的国际传播理论与方法,呈现出各种形态。到目前为止,国际传播理论与方法不存在统一的范式。

第一节 国际传播理论

在我国,国际传播是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下的二级学科“传播学”的一个专业方向。国际上,国际传播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和学科门类,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它之所以区别于传播学或大众传播学,就在于它不是研究(借助)大众媒体传播信息的一般现象和一般规律的,而是研究(借助)大众媒体传播信息的特殊现象和特殊规律的。国际传播理论的体系是如何构建的?国际传播研究有哪些常用理论?本节将就这些问题予以探讨。

一、传播研究的理论体系梳理

传播学是一门应用学科,涉及社会科学领域、自然科学领域及工程技术领域中的许多学科,这就决定了传播学的交叉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具有跨学科性。

传播学应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主要考察历史上社会结构和传播结构的延续和变迁;不同的社会结构所产生的不同的传播结构,不同社会结构里传播结构的构成和在社会诸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传播的反馈;传播学的未来和发展。

传播学的应用离不开心理学的支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规律的科学,既有自然科学属性,又有社会科学属性。传播对个人的心理定势、观点形成和变化产生何种影响等,这一系列问题仅靠传播学自身的努力依然无法回答,必须借助心理学关于知觉、认识、态度形成和行为效果的理论来研究和解释。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二级传播理论”、霍夫兰关于说服力和说服方法的研究,是这方面的典范。

语言学也是传播学研究的基础资源之一。运用语言学理论及方法研究传播学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语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语言符号与指说对象及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语言符号对传播过程、传播效果的影响;语言符号系统的发展与传播发展的相互制约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传播内容的结构、语言特点和价值;语言的交际功能、思维功能、认识功能、承载信息的功能、执行功能等等。这方面作出过重大贡献的有美国莫里斯的《符号、语言和行为》(1946)、英国罗宾斯的《普通语言学概论》(1964)对传播学研究产生过重大影响。

传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最易受到政治的制约和干预。运用政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传播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情报、负重、时滞、畸变、增益、反馈、学习和预测等,已被研究者们提出。在用政治学研究传播学方面作出贡献的首推哈罗德·拉斯韦尔,他的“5W”传播模式一直影响着传播学发展。

此外,文化学方法是传播学研究中广泛借鉴的资源之一。不同的文化群体有着不同的传播结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文化的发展极大地影响着传播,所有传播都具有文化传播的属性。

美国的斯蒂文·小约翰在《传播理论》一书中,将传播理论的类型概括为五种模型,这些类型显示了传播理论中部分哲学观点上重要的相同点和差异。这些类型也大体上显示出目前社会科学的划分以及由此而形成对传播本身的分析视角。但是,这些分类不是绝对的,它们有相似点甚至重叠之处。

第一种传播理论的模型是“结构和功能理论”。其中,结构主义源于语言学,强调语言和社会系统的组织。功能主义产生于生物学,强调有组织的系统维持自己的运转方式。认同此模型的研究者把传播视为一种过程,在这当中个人用语言把意思传达给他人。传播使用的语言和符号系统脱离把它们作为工具使用的人而拥有自己的生命。因此可以说,结构论者把准确清楚判断为良好传播的标准,而且把传播能力视为对语言和其他符号的准确、恰当和熟练的使用。

第二种传播理论的模型是“认知和行为理论”。如果说结构和功能理论把重点放在社会和文化结构上,那么,认知和行为理论则把重点放在个人身上。认知论者感兴趣的是,在我们的心理中决定怎样把奖励转化为强化因素的思想过程,以及信息和认知变量引起某些行为结构的方式。

第三种传播理论的模型是“相互作用理论”。这一类理论把社会生活视为相互作用的过程,相互作用被认为是对行为、意义和语言的产生、保持和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换言之,传播(相互作用)是我们学习行为和理解事物意义的工具。相互作用论者一般把传播看做社会的黏合剂,把社会结构看成相互作用的结构而不是其决定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并强化共享的意义,建立诸如规则、角色和常模等的常规,而后则进一步推动相互作用的发生。

第四种传播理论的模型是“阐释理论”。这一流派的理论描述理解发生的过程,它们对理解和科学解释之间做出了区分。阐释的目的不是去发现制约事件发生的法则,而是揭示人类实际理解其经验的方式。该理论赞成主观主义或者说个人体验的重要性,对个人、对事件的理解赋予极大的重视。它们一般强调语言是体验的中心,认为语言创造了意义世界,个人在此世界中生活并通过它理解一切体验。

第五种传播理论的模型是“批评理论”。它是由一组松散的对传播和人类生命质量拥有兴趣的思想观点组成。它们尤其关注不平等和压迫现象。多数批评理论关注社会中利益的冲突以及传播使得一个群体长久控制另一个群体的方式。批评理论借用了其他流派的许多观点,尽管它们拒绝功能主义和认知论,但许多批评理论多少以结构主义为方向,因为它们在寻找影响社会中阶级和性别关系的基本社会结构。这一流派也借助了相互作用理论,承认文化和物质变化及日常行为再现,有时甚至改变文化的方式的重要性。

这五个理论流派对什么是知识、现实和价值观抱有很大分歧。每个流派都有其长处和局限性。每一派理论都使得理论家能从事某些方面的研究。每个流派中的各种思想学说及每一个具体的理论都有其长处和短处。

介绍这五种传播理论的模型,是为了说明国际传播的理论模型也有类似的特征,即不同的流派和分类方式自成体系,自有其哲学观、本体论,不同的流派之间可以相互借鉴,有些地方存在着重叠。毕竟,“理论是以关于知识、价值观和事物的某些假设为基础的,因此理论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和哲学观点上都是不同的,但它们的分类并不是绝对的。在每一派理论里都有许多差别,你甚至还会发现属于某一派的理论和属于另一派的理论有许多相同之处。理论也可以按层次组织,只要你记住层次间有相当的重叠,这样做也有其作用。”

二、国际传播研究的理论体系梳理

在国际传播的研究成果中,并不存在统一的、公认的或者唯一的研究体系。现有的体系均是研究者根据不同的学术背景、采纳不同的学术范式进行归纳整理的结果。

由于国际传播的跨学科性,社会学、传播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均可为国际传播研究所借鉴和使用。郭可在《国际传播学导论》中提到:“新闻学中的三大组成部分——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和新闻史——都可以和国际传播研究挂起钩来。新闻学中的许多理论论述(如客观性、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和新闻自由)都可以直接应用到国际传播研究中来。新闻业务反映到国际传播研究中来主要是对国际新闻的研究,因为国际新闻已经成为国际媒体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还起着重要的信息作用。”

以下梳理的是现有著作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国际传播理论体系:

(一)“媒体”及“文化与多样性”的国际传播理论体系

在乔纳森·H.特纳建构的理论体系中,有关国际传播的理论被分解为关于“媒体”(Media)的理论和关于“文化与多样性”(Culture and Diversity)的理论。

其中,媒体的理论包括戈布纳提出的“培养分析”理论(Cultivation Analysis,Gerbner);卡茨、布鲁姆勒和古列维奇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Katz,Blumler,and Gurevitch);诺尔-诺依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Spiral of Silence Theory,Noelle-Neumann);和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理论”(Medium Theory,McLuhan)。

文化与多样性的理论主要包括:汀-图美提出的“面子—协商理论”(Face-Negotiation Theory,Ting-Toomey);哈特索克提出的“立场理论”(Standpoint Theory,Hartsock);克莱默雷提出的“失语群体理论”(Muted Group Theory,Kramarae);以及贾尔斯提出的“传播适应理论”(Communication Accomodation Theory,Giles)。

此种理论范式采纳的是“精选理论式”模式,以“媒体”这一研究对象和“文化与多样性”这一哲学认同作为理论归纳的两个界标,是此种国际传播理论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可以看到,此种范式中所涵盖的大部分理论与大众传播理论是重合的,这也就意味着国际传播事件或关系的分析离不开大众传播的视野。

(二)宏观—中观—微观的国际传播理论体系

我国的学者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也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国际传播理论体系。

关世杰在其著作《国际传播学》中提出,划分理论的一个通用办法是依宏观—中观—微观范围去划分。其中,宏观分析层次主要关注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系统理论学的相关内容,研究的主要议题是国家、文化、国际体系等大集团的宏大秩序问题,因此包括古典自由经济学与信息自由流动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霸权理论、批判理论、传播加速现代化理论、依赖理论、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和媒介帝国主义理论、结构帝国主义理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学派、伯明翰学派、东方主义、地缘政治和国际传播环境理论、文明冲突论等理论。

中观层次的理论主要指信息流动理论、大众传播效果理论和国际传播中的信息理论。其中,信息流动理论具体包括香农模式论、雷维拉传播模式论、冈泼特模式论、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模式论、米尔格拉姆小世界理论;大众传播效果理论包括魔弹论、有限的和有选择的影响论、利用与满足论、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教化理论、知识差距论、创新推广论等;国际传播中的信息理论则包括符号学理论、语言相对论、话语分析理论等。

微观层次的分析主要关注的是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物学、策略运筹学等领域,主要议题集中在中型的社会群体,如社区、机构和社会阶级。这种分类模式充分凸显了国际传播理论来源的多元性。主要有传播与学习理论(包括学习理论、懊丧—攻击理论、文化休克理论、认知不和谐理论)、思维方式理论、价值观理论以及其他微观理论,如定型理论、归因理论、危机中的传播与决策、博弈论等。

需要注意的是,此种分类方式自成一说,宏观、中观与微观所选的理论及其分类的系统性及科学性,尚待进一步阐释与批判。

(三)语言文化—社会政治学的国际传播理论体系

国际传播的理论体系构建,不同的角度和路径,有不同的构建方式。强调国际传播理论使用者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由此便产生了“语言文化”与“社会政治学”这两线并列的理论体系。

程曼丽在其《国际传播学教程》中提出,在国外,有关跨语境、跨文化传播现象的研究,主要在两部分学者中进行,一部分以语言文化学者为主,一部分以社会政治学者为主。前者主要从符号转换的机理、机制的角度进行研究,后者则从符号转换所产生的社会文化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

具体而言,语言文化角度的研究代表性理论包括四大类,分别是符号学理论、修辞学理论、适应理论和信息内涵的同位调整理论。此外,语言文化角度的研究理论还包括:认知管理理论、传播网络理论、建构理论、跨群体/跨文化有效传播理论、文化冲突理论等。

同类推荐
  • 谁是人才

    谁是人才

    本书对我国人才的制度框架、理论基点、科教平台、激励机制、业绩定位、宏观环境、管理队伍和企业用人等环节进行了问询,提出了解决人才的得与失、禁与漏、导与堵、权与责、信与滥等辩证观点与制度治理建议。
  • 学历史 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学历史 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面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就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历史事例和现实经历为背景和参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结合实际探索活动强调实践、行动的重要性。原受教育者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服务社会。
  • 普通高中教育的精气神

    普通高中教育的精气神

    本书主要内容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甘肃省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近百年历史沿革进行了检索性回顾和梳理;第二部分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甘肃省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标准;第三部分对甘肃省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工作过程和主要做法进行了总结;第四部分选择兰州市第五十八中学(原兰州炼油厂第一中学)作为省级示范性高中校园文化建设范例,全面介绍了该校“校园文化建设手册”基本框架和内容体系;第五部分集中介绍了47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理念。需要声明的是,办学理念、校训等排列顺序重新进行了逻辑规范;第六部分对甘肃教育强县——会宁县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
  • 经典导读与案例精选: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辅学读本

    经典导读与案例精选: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辅学读本

    本书是对目前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行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四门课程的一本补充性教材,主要内容包括与四门课程相关性较强的经典著作的研读与历史现实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分析。
  • 中华词源(超值金版)

    中华词源(超值金版)

    每一个词的背后郜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故事,每一个俗语的形成都记录着一段历史生活。在故事中r解词汇的历史、典故、深意,使你成为一个更懂表达和倾听的人。《中华词源(超值金版)》精选汉语中妙趣横生的近千个历史典故,可以让广大读者朋友充分体会词语的奥妙,了解历史的真相。为完成《中华词源(超值金版)》,我们参考研究了大量专业书籍,从人类灿烂的文明中撷取最光辉、最耀眼的词语典故一一辑录在此,希望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词语的来源。
热门推荐
  • 乱世宏图

    乱世宏图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是酒徒所著的一部历史军事类小说。
  • 法医穿越:爷,我不要这容颜

    法医穿越:爷,我不要这容颜

    为了一抹温暖,葬送了自己,却不想意外穿越。谁曾想穿越异世的她,又一次尝到了背叛的滋味……本就是一个决绝的女子,毁去容颜,划清界限……只为逃避掉那一抹受伤。二年里,一个男子不离不弃的跟在她的身边总是露出八颗牙齿的笑意,渐渐的温暖着她……【完结】【本书纯属虚构新文绝代残颜:法医王妃请支持!】
  • 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大全集

    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大全集

    作为佛教界的高僧,星云大师一生致力于弘扬“人间佛教”,在广泛参与社会活动之余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这些作品透过最生活、最浅明的禅语故事,为人生解惑,并且言简意赅,字字珠肌,蕴藏深远的意义。《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精华版)》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星云大师书中最实用的观点,以谈人生、谈幸福、谈职场、谈学业、谈教育、谈家庭等构架全书,重新解读这些人生问题,告诉年青人如何在当下的社会摆脱浮躁和表象,获得事业和人生的真正幸福。
  •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本卷收录《精神分析导论》一部作品,内容由弗洛伊德1915~1917年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的讲稿组成。全书包括失误动作、梦和神经症等三篇,共分28讲。前两篇内容假定听众没有精神分析的基础知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失误动作的分析和对正常人的梦的探索,为听众奠定学习有关神经症问题的基础。第三篇神经症通论是弗洛伊德讲解精神分析的核心,他通过对各种神经症的全面分析,深入地阐述了这个十分困难的新课题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该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听众领会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精神分析导论》可以公正地被认为是弗洛伊德的观点大全和精神分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状况。
  • 双重心跳恋爱曲

    双重心跳恋爱曲

    从狮子座来到地球的少王金狮占据了帝辕熙的身体,令帝辕熙的女朋友唐羽纱心生疑惑。她不明白帝辕熙的性格为什么会大变,所以便暗下决心要想办法让从前的帝辕熙回来。可是,当一个叫做萧香的女孩走进他们时,唐羽纱心里所有的血液都奔腾了,她内心不停地呐喊着:“她不认识她!为什么她却认识帝辕熙?为什么她和帝辕熙的感情还那么的好!”
  • 爱的代价名为余生

    爱的代价名为余生

    他与她的相遇,始于一场意外。日常的相处中,乐天派的执着少女白小茉渐渐喜欢上了这心个失忆少年,即使他恢复记忆待她如陌生人一般。她爱他,他却在婚礼上将她一人丢下,撕心裂肺的疼痛让白小茉发誓不再爱任何人……美好的遇见难道只是为了分离?虐恋情深的故事,为爱付出的代价,名为余生。
  • 为异世界献上礼赞

    为异世界献上礼赞

    作为一个宅男的我,晚上回家的途中去看了一场电影,名字貌似是叫――《反转世界与彼方世界》。内容什么的,不记得了,总之,是一部有些温情、又有些无聊又很不负责任的电影。回到家中后,吃了一顿简单的晚饭,之后……便再也没有见到第二天的黎明。再醒来,我发现自己来到一个几乎空无一物,而且还在不断冒着白光的房间。在房间中只有一把碧绿色的椅子,和一个美得无法形容的少女,那简直要比那些所谓的女神,美得多得多。然而,转生居然还有优先权?被女神抛弃了的我,作为一个一直都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的人,我选择了不给女神添麻烦,自己转生。可是……转生卷轴,在让自己转生的同时,还为自己带来了一个,女神????
  • 汲冢纪年存真

    汲冢纪年存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雪球专刊第031期:信用卡,该这么用!

    雪球专刊第031期:信用卡,该这么用!

    在不同的人手里,信用卡有不同的作用。有人套现来做生意,有人套积分来获得各种常客的福利,有人拿它享受出行贵宾服务和保险……当我们试图站在旁观者角度,来筛选、评判一些卡片时,需要一个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这有助于我们识别真正优质的卡片特性。
  • 无敌小皇子

    无敌小皇子

    丢下一本剑经,一个红衣剑仙西楚来。养了一池鱼,满池金龙出关东。练了四支军,四军纵横天下。拒绝了传位遗诏,成了名震四海的西楚霸王。带着自比狡兔不出三户州的西楚儿郎出了三户州,横扫东华大陆。时有人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请尽量支持正版,喜欢本书的可加书友群:93502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