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0300000007

第7章 国内ESP教学与研究综述(1)

严玲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深入和中学英语教育水平的提高,ESP在大学阶段的教学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本文对我国ESP教学与研究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将其划分为以介绍国外ESP研究成果为主的研究借鉴时期;国内学者的独立研究实践时期;分学科、分层次的纵深发展时期三个不同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代表性成果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国内ESP综述

一、引言

二战后,各国科技、经济交往的爆发式增长触发了ESP的诞生。二战前,英语只是提升形象的软件;二战后,却成为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硬件。国外ESP研究经历了语域分析、修辞和语篇分析、目标情境分析、学习技能分析、以学习为中心的方法几个阶段。而其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学习需求、语言学和学习理论的发展。

与国外ESP发展类似,国内ESP研究与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国际交流领域有着密切联系。从论文数量来看,2004年是个分水岭。在2004年以前,ESP论文数量甚少。但从2004年开始,ESP论文陡增,这主要得益于2004年教育部推出的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改革。这次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激起了一线教师和研究者对大学英语改革方向的热烈讨论。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大学英语未来的定位与ESP直接相关,ESP的地位由此得以显著提升,研究ESP的论文数量也直线上升。

从ESP的研究内容分析,国内的ESP研究可以较明显地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以前以介绍国外ESP研究成果为主的研究借鉴阶段;90年代中后期国内学者的独立研究实践阶段;进入21世纪后,分学科、分层次的纵深发展阶段。

二、国外研究成果借鉴阶段

80年代至90年代初是ESP研究在中国的萌芽时期,当时的研究主要是对国外ESP研究成果的介绍,实践则集中在出国短训班的ESP课程中,也有部分高校进行了科技英语和外贸英语的教学实践。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国外ESP研究成果介绍

ESP研究内容的来源有对一些国外期刊ESP论文的翻译,在国外大学实地听课、学习访问的体会和经验总结,对知名学者的专访,对可获取的有限的外文文献资料的综述。当时对研究成果的介绍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ESP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包括定义、性质、历史等,涉及教学法、测试、教材、师资等各种问题的综述。二是对国外几本有影响力的教材的系统性介绍,详细论述了教材编写所蕴涵的普通教学理念和语言教学理念,及各种练习安排、课文选材和处理的方法等。三是对信息阅读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的介绍。信息阅读法是指以获取信息为主要目的的阅读法,它有别于以学习语言为主要目的的语言点阅读法。这种方法更适合具有一定英语和专业知识基础的学生学习ESP时使用,因为这些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要读懂英文原版专业资料。交际法是以所有相关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为根据的,是一种“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四是对师生关系的分析。ESP的学生通常具备一定的英语和专业知识基础,他们学习ESP课程是期望从文化教育方面、个人发展方面、学术职业方面有所提高。而教授ESP课程的教师绝大多数是英语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弱于学生,导致不少教师产生畏惧心理。因此ESP课堂中师生的角色如何定位,如何发挥各自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Strevens,1986:1~5)。

2.国内ESP出国短训班的经验总结

当时出国培训班开设的课程,通常包括一般英语课(General English Improvement):涉及听力、口语、语法结构和写作训练;科普课,帮助学员学习掌握一些必要的专业语言知识以及如何准确、正确、快速地在书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背景知识课,为学员介绍英语国家的情况,以讲座形式进行(刘敏麟,1982:7~11)。当时在教材的使用上,为了强化语言接触面,很多培训班会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教材。例如1980年在上海外国语学院的ESP强化教学班上,在短短五个月的学习时间里,学员接触的书面和听力材料不下四五十种(赵九龄,1983:19~21)。

3.国内本科教学中的ESP实践

针对大学本科学生的ESP教学在80年代末期也开始有部分实践。开设的课程通常为科技英语和外贸类英语。当时为了达到“花钱少而收效大”的目标,部分一线教师大胆设想,让大学本科四年制的学生,一二年级学习EGP和按文、理、法分科的英语,三四年级学习专业英语,可见大学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的想法由来已久。

三、国内独立研究起步阶段

9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中小学英语水平的提高,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开始面临挑战。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应用水平开始表示不满。ESP理念在这一背景下,恰逢其时地找到了自己的落脚点,为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带来了观念上的革新。具体地说,ESP对中国教学的启示是语言从文化目标向工具化目标的转变,它改变了“语言就是文学,文学学好了,ESP自然学到手了”的错误观念,更加重视语言的工具作用(胡鉴明,1994:63)。因此,在这一阶段,国内学者和一线教师开始对ESP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运用,产生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1.对ESP的理论探讨

当时人们对ESP在英语学习中是否存在,是否合理有着相当热烈的争论。认为ESP存在理据不足的学者以为“不能将语言简单地划为‘科技英语’,乃至‘物理英语’、‘生物英语’”(杨福家,1994:1)。而且各种专业英语词汇也并不存在,按学科分类方法分割出的各种“专业英语”,除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意义以外并没有什么理论依据(张少雄,1994:47~50)。而支持ESP存在的学者则认为,ESP的存在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理据:一是外部条件上的社会需求理据。二是由其客观内容决定的逻辑理据。因为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只掌握普通词汇,即便词汇量相当大,也很难胜任专业性较强的交际活动,所以ESP的逻辑理据至少包括词汇、句法、修辞和交际技能与策略四个方面,它们为ESP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三是在操作实践上的教学理据。这些理据说明,ESP无论作为一种教学途径,还是作为一种教学内容,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ESP教学和传统的EGP教学从根本上讲并不是相互排斥的。相反,它们有很强的互补性,完全可以并存,互为补充(范谊,1995:43~49)。

然而,无论关于ESP存在的争论胜负如何,ESP教学在大学阶段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仅在作为公共英语的大学英语中,开始出现ESP的身影,就是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中,面对社会需求的挑战,ESP也开始一展身手。当时已有不少研究开始关注ESP在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中的定位问题。

一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即一、二年级阶段应由ESP替代,专业阅读阶段即三、四年级阶段由EAP代替。而真正意义上的EGP学习则应放在中学完成(卫乃兴,1994:32~36;王敏,1997:96~98)。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大学英语基础阶段,仍为四、六级的共核教学,而在过级后的专业英语阶段,教学应该向ESP的方向靠拢(庞继贤,1994:25~27)。

对于ESP在英语专业培养中的定位,众多学者认为文科英语专业学生,由于面临着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的挑战,应积极地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道路,向ESP靠拢。而在实践中,1993年上海外国语学院就对专业结构进行了重大改革,将专业结构分为三大类:1)复合型,由外语+专业构成(如国际贸易、国际会计、国际新闻等);(2)方向型,由外语+专业方向型课程(如英语旅游管理、英语涉外秘书、英语涉外公关);(3)双语型,由少数语种+英语构成(如法语+英语、西班牙语+英语、阿拉伯语十英语等)。

对于理科的科技英语学生的培养,有学者认为应从所在院校的各专业读完二年级的学生中去选拔。这些学生一边学习本专业的课程,一边学习英语专业的课程(他们实际上是双学位学生)。经过几年系统、精心的培养后,这些人就会成长为熟练掌握英语这一工具的优秀科技工作者,而且还可从他们中选拔合格的ESP教师(艾宪贞,1995:38~40)。这也为ESP师资培养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但问题是这样的学生,有多少能安心待在学校里从事教学工作?因为精通英语和专业的人才毕竟是凤毛麟角,他们的就业选择很多,学校如果没有优厚的条件,可能难以留住这些人才。

2.ESP的教学实践

这一阶段的ESP教学实践探索的主要问题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法、教学内容中的一些细节。

(1)课程设计

浙江大学的应惠兰等依据1985年版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提出了综合性大学英语后续阶段——专业阅读阶段的教学模式(应惠兰,1998:79~87)。该模式将专业英语阅读划分为三个互相依存的阶段。第一阶段为一学期的科普知识教学。第二阶段为一学期的专业课阶段,教学重点是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巩固第一阶段所学的学术英语阅读技能、学习技能和主动学习语言的能力等。第三阶段为一学期的文献查阅阶段,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运用在第一、二阶段所学的语言技能去查阅与毕业论文有关的专业文献。学校应规定学生必须完成文献查阅报告、文献综述报告、文献评阅报告及规定评分标准。

(2)教学法

这一阶段有关ESP教学法的讨论集中在交际法和内容教学法(Content-based Approach)两方面。刘德谦(1995:490~495)探讨了一些交际性原则应该怎样运用在实际教学中。例如教学大纲应该采用功能意念大纲,同时将意义单位附上一定的语言代码并加上语言技能,构成一份学生的交际技能指标;教材应体现语言的交际性和真实性;课堂活动中应重视的不仅是结果,更重要的是学生理解的过程。

内容教学法在这一阶段并不为一线教师所熟悉,所以反映这一教学法的教学实践的论文没有出现,但有介绍性的文章。瞿云华介绍了当时流行的三种内容教学法:Theme-based Approach——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并重的方法;Adjunct Model——为正上专业课的学生增设一门教授ESL技能课程的方法;Sheltered Approach——在用英语教授专业课的课堂上,适当教授学术英语的方法(瞿云华,1998:145~149)。

(3)教学内容

这一阶段关于ESP教学的语言主体内容如词汇、句式结构、语篇结构、体裁等的探讨很少,这是由于当时ESP教学的实践并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推广,所以教师的研究还不可能深入到语言本体的层面。当时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ESP的定位上,所以关于ESP语言本体特点的研究,仅杨广俊(1997:36~38)等讨论了科技英语的词汇和句式特点,金成星(1997:151~153)讨论了ESP教学中的长句翻译、专业术语翻译,具有多种词义的词的含义的确定等问题。此外,姜群莲(1996:56~59,85~89)讨论了中西主要文化差异与商务交际策略的联系,注意到ESP教学必须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进行,否则ESP学习者不能适应多领域跨文化交往的需要。

同类推荐
  •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本书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重点探讨了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方法与策略,从机会均等、提供选择、和谐互动、分层教学、多元评价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市黄浦区各中小学围绕“教育公平”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的理性思考、教改经验和典型案例。本书理论扎实,例证丰富,对于现今进行的教学改革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以美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理论为基础,以“权利贫困”概念中的核心要素——机会、参与和机会的失而复得为分析工具,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如下议题:第一,不同形态的贫困家庭“社会权利贫困”状态以及动态演化过程;第二,现有社会体系对贫困家庭的“社会权利”机制性排斥的表现和状态;第三,现有的扶贫政策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或方向;第四,贫困家庭和社会的连接及社会扶贫机会的增加。全书动态地分析城市贫困家庭的不同贫困状态,亦即贫困、致贫、脱贫和返贫以及其演变过程,最后着眼于已有的城市贫困家庭的相关政策,如低保、医疗、就业、教育等政策的完善和再建构。
  •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当代民生新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广受社会大众喜爱,也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话题。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既是政治民主化、媒介市场化与传播平民化的产物,又是中国新闻媒介“新闻本位”、“受众本位”观念的革新与强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成为新闻媒介与社会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一种传播范式。平民化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使民生新闻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以人为本”、“三贴近”的社会政治话语与新闻媒介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
  •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沉默的权威:中国基础教育教研组织

    沉默的权威:中国基础教育教研组织

    本书探讨中国基础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织机构教研组(教研室)的性质、历史与现状、基本职能、以及与教研室工作相关的各种社会、教育因素,并对教研室的历史使命和未来发展作出了深刻的理论思考。
热门推荐
  • 燕台随笔

    燕台随笔

    这是一本别具一格又不同凡响的随笔。它只有八章、六十篇短文,但它的题材是多样的,有政治随笔、思想随笔、研究随笔,也有传统的游记和亲情文章。它的写法是多变的,有的是一泻千里的滔滔政论,有的是心思缜密的论说,有的又是潺潺流淌的美文。而不论是何种题材和笔法都是照亮人心的一束阳光。
  • 名胜:从古到今看名胜

    名胜:从古到今看名胜

    科学教育与学习,能够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小断地努力探索。在未知的及已知的领域重新发现、才能创造崭新的天地,才能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才能从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 老岸

    老岸

    八十年代苏州,医生世家出身并受过医科高等教育后在街道医院做推拿大夫的巴豆,有心助人却涉进一桩文物走私案中,导致五年劳改。刑满回来,妻女已离去,不得已踏起客运三轮车谋生,并期望解开受害的谜团,不料又一次次被人摆布、陷害,迫使他奋力抗争,顽强地追寻那个始终躲在暗处的人物,也执着地追求人生是真谛……
  • 我,神明,救赎者

    我,神明,救赎者

    这是一个被繁多神明所注视的世界,各式各样的教廷坐落在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传教在这个世界变得花样多彩。美食之神的神官会举办美食品评会,音乐之神的神官会开演唱会,工匠之神的神官叫卖着他们的手工神器,旅行之神的神官绘制着绝美的风景画……望着自家破败的小小教堂,再看着别家教会花样繁多的传教姿势。爱德华毅然决定将自家教会的经历搬上了“大银屏”!热血澎湃的末世战争引得无数人精神激荡,黑火药与神秘的对撞刺激的人头皮发麻,天使与凡人交汇感动了无数少女,人类与魔兽少女的绝恋牵动了超级魔兽们的泪腺……不知什么时候起,西比亚大陆发生了新的变化。“什么?!古亚神教发布了新的电影?!走走走!看古亚神教的新电影去!”
  • 我的中国心

    我的中国心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的航空发动机专家,我国航空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本书是他的口述自传,全面回顾了他从航空救国到航空报国、从热血青年到党员专家,毕生献身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光辉历程,总结了我国航空动力的发展历史和经验教训,从中反映出吴大观同志爱国爱党、无私奉献、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殚精竭虑的赤诚情怀和高贵品质。
  • 彪悍俏媳山里汉

    彪悍俏媳山里汉

    (包月免费)山沟沟里最穷的萧家花了所有积蓄买了个满脸疮疤、又黑又瘦的哑巴媳妇,被耻笑为十里八乡第一丑媳。丑媳妇还受不住穷,逃跑落入恶人手里,给活活打死了。再次睁眼,当黑瘦的身体拥有杀手的灵魂,治好满脸疮疤,晒黑的皮肤日渐白皙,哑巴居然还会说话了,成了最漂亮的媳妇儿。村里人都说萧家不祥,避之唯恐不及。相公家穷得叮当响不说,家徒四壁,负担那个重啊,好在山里汉子宠妻无度。媳妇儿带领相公赚钱,买田买地,辛勤播种,养儿育女,靠着汗水智慧发家致富。(本书1V1,男女主身心干净)另外,力荐我的完结文《娇妻萌宝超大牌》《杀手弃妃毒逆天》。新书《重生娇妻逆袭了》即将完结,亲们去看看哦。
  • 贪财王妃:夫君是个暖宝宝

    贪财王妃:夫君是个暖宝宝

    北漂一族到古代,穿越时空谈恋爱,来来回回数十趟,拐个王爷送外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本书是第一部专论中国贺岁电影的著作,从电影文化,品牌价值等,结合个案进行解读。
  • 旧情复爱

    旧情复爱

    新文《佳妻有喜,上司老公请回家》戳↑这里第一个链接!【全】她是财团继承人,小时候脑部受伤,19岁时,智力却依旧停留在10岁。她身边的人,虎狼环伺,无数人眼馋她拥有的一切。他是从香港远道而来的首席执行官,也是她想要每天粘着不放的男人,是她唯一的温暖。当他亲手夺走了她双亲留下的公司,当他与别的女人举行订婚礼,被蒙在鼓里的她,突然出现,却又被不明来历的人劫持,从此下落不明。一别几年,她再回故土,不但脑伤痊愈聪慧惊人,还成了他生意上的竞争对手,她身边更有一个帅气的男医生相伴,甜蜜得令人妒嫉。然而,在重逢那一刻,众目睽睽之下,他将她拥在怀中霸道地宣布:“想拿回公司?嫁给我。”她优雅冷静地笑着:“好。”她的心,从未如此慌乱。她不是不喜欢小孩,只是,她无法看透眼前的男人究竟有几分真实?这是一场棋逢对手的博弈,看谁先赢了谁的心动了谁的情。尔虞我诈的争斗,孰真孰假?是非恩怨交替之后,她和他是否能拨开迷雾寻回最初那个自己?***********世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的付出,却不是你所需。他说:“我宁愿你对我恨之入骨,也不愿被你视若无睹。”她说:“当你在远方幸福着,我能给你的最好的礼物就是——忘记。”幸福是什么?就是每一次说再见之后,都能在下一个转身遇见你。【怀孕8月,她净身出户】
  • 特工王妃:王爷,别装了

    特工王妃:王爷,别装了

    别人穿越不是成为妃子就是公主,最不济还能混个庶出受气的小姐,凭啥她却成了一个细作?还是一个睁开眼就吃了剧毒的细作!于是乎,苏湮的生活只有两个字,那就是“保命”。第一个任务,嫁给傻王爷。苏湮决定看在这傻王爷颜值高的份上,她还是哄哄他吧。新婚之夜,傻王爷趁她睡着时扒了她的衣服,被她扇了一个巴掌:“谁让你脱我衣服的?”“是管家说的啊,叫我等睡觉的时候和王妃脱衣服玩亲亲,他说可好玩了!”傻王爷一脸无辜……接近太子,接近五皇子,接近世子……咳咳,为毛给她的任务都是这样……带有桃花色彩的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