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9000000006

第6章 世界广播电视发展史论(1)

内容提要: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遵循着如下的逻辑线索:传播技术发明——传播政策和制度完善——生活方式的形成——经典的广播电视文本的出现——广播电视文化的成熟。而从20世纪20年代,广播事业诞生以来,广播电视媒介几乎见证了20世纪发生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成为记录现实的有力工具。同时,广播电视媒介还大力发展文艺和娱乐类节目,为受众提供消遣,并塑造他们的精神世界。

我们可以从历史进步的角度来理解广播电视媒介:首先,广播电视媒介的诞生和发展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它们都曾因人类新锐技术的发明走上历史舞台,并一再因技术革新而不断迸发新的活力;其次,广播电视媒介是在一定社会体制的作用下伴随着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形成的“社会装置”,它“镶嵌”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并为社会系统的正常运作发挥着重要功能;最后,广播电视媒介因为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状态,于是,特定的广播电视文化形成了。

本章将通过对世界广播电视媒介发展历史的扫描,渐次分析以下三种范式的广播电视媒介,即:作为技术的广播电视媒介、作为事业(社会装置)的广播电视媒介以及作为文化的广播电视媒介,从而为总结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规律奠定基础。

第一节广播电视媒介发展的背景:传播技术的进步轨迹

广播电视最初是作为人类技术的新发明而存在的。纵观人类历史长河,单个技术的发明往往是偶然的,但某一类别或某一系统的技术发展背后却拥有“人类需求”的社会动因,即任何一种技术发明都是历史的必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不发明这样的技术,就一定会发明功能类似的其他技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从“人类需求”的层面上来看,广播电视技术的发明满足了人类一种本能的需求——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这一需求的本质在于人类对自身不断拓展的渴望。媒介技术的发明得益于人类以下两种内驱力(本能)的作用。

一、克服空间限制的需要克服空间限制,意味着人类有能力了解和掌控更宽广的地理范畴,这就需要增加物质形态的传递和信息形态的传播两种能力。在拉丁语系中,“Communication”既有“交通”(人类社会物质形态的流动)的意义,又有“传播”(信息的流动)的含义。也就是说,若想克服空间限制,只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各种交通工具亲自到达远方;二是通过各种传播工具了解远方的信息。关于前者,人类不断发明各种交通工具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从古代的原始车辆到今日的宇宙飞船,人类社会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发达,所占有的空间也不断扩大;关于后者,人类则不断发明更有效的传播媒介以满足需求,而每一种新媒介的发明,都导致了人类能够更快、更远地获取信息。整个人类传媒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克服空间限制的历史。

最初是口语传播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人类没有任何超越自己身体以外的媒介,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肉身器官即眼、嘴、喉咙、肢体来传递信息。这个时候,传播的限制,就是人自己肉身的限制。尽管后来人类发明了一些辅助性的媒介来帮助传递信息,比如所谓的“结绳记事”在《九家易》里有这样的记载:“古者无文字,其为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但是,这些传播工具都是非常简陋和原始的,无法传递一些复杂的内容。于是,当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被新的传播方式所取代,这就是图像、语言和文字的发明,即人类社会抽象的符号体系的形成。

1.图像传播

正如Alexander Marshack所说:“人类开始制作图像并保存这种象征性的记录……是在25000年前,即在真正的书写被发明之前就开始了”Alexander Marshack,“The Art and symbols of Ice Age Man”,Communication in History,New York:Longman,1999,P.5.,图像是被许多考古发现证明了的人类最早使用的传播工具。比如,在澳大利亚,考古学家曾经在河边发现过一些刻有鱼形图案的石块,之后他们从河里果然捞上了一模一样的鱼。考古学家就此推断,这些刻在石头上的鱼形图案就是远古人们传达信息的工具:是先在河里打上来鱼的人要告诉后来人这条河里有这种鱼的信息。

图像的信息沟通功能不仅体现在原始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更体现在原始人的“自我传播”中,即人会以图像为工具进行各种心灵活动。此时,图像就是一种象征的符号体系。许多研究表明,原始人的绘画具有“图腾”的意味,即图像是另外一个更加灵异和神圣世界的象征。比如,李泽厚就认为,1973年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盆纹饰中的舞蹈图案,就代表着原始的图腾活动,“具有强烈的巫术作用或祈祷功能”。在原始人看来,这些图像是另外一个更加神异世界的神灵,即彼岸世界在此岸世界的一个表征,这个表征是人自己想象出来的,就是说人是在和人自己构想出来的神灵进行交流。这种信息交流活动是在人体内部完成的,是一个封闭的体系,但如果作为神灵象征的图像缺失了,这种自我交流的信息传播也就不存在了。

但是原始社会的图像传播受到的限制太多了。一方面,图像传播的信息不明确,画在洞穴内壁上的一头鹿,可能说明洞穴附近有鹿,也可能是献给神灵用作祭祀的象征,即图像传播具有很强的含混性;另一方面,原始社会的图像符号都是固定在洞穴、树木等固体物上的,极不利于信息的传递——它要求人要亲自走到信息面前才能够开始传播——是人走向信息符号,而不是符号走向人,这种传播方式无疑是非常原始和低效率的。人类必然要发明新的符号和媒介来推动自身的进步,这就是语言的诞生。

2.语言传播

语言首先是以口语的形式出现的。口语是一种有声的信息传播方式,相对于图像,它的优势在于语言信息的传播与接受可以依附人的肉身(喉咙和耳朵)而存在。于是,人自身作为传播媒介,走到哪里,语言就会被带到哪里,这造就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职业的信息传播者——吟游诗人。

在欧洲,吟游诗人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也是当时的新闻记者。他们一方面用歌曲传诵历史事件、讲述英雄史诗,以富有韵律的形式表达对世事的感叹,便于百姓传播、理解和记忆;同时,他们也吟诵一些当代的事情,比如风俗时政、乡野传奇,被称为“报纸小诗”(newspaper song),诗歌易于记忆的节奏和诗人四处游荡的经历都有利于现实社会中信息最大规模地传播。在口语时期,吟游诗人口中的诗歌和故事成为传播面最广的文本,著名的《荷马史诗》就是这样被传颂下来的。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明确的“吟游诗人”的概念,但是也有类似的角色,而且诗歌也是以口语的形式出现的。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由风、雅、颂三个部分构成,其中的“风”大都是民间诗歌,而“采风”就是收集民间流传的歌谣,这充分说明了口语在文化传播尤其是日常生活的文化传播中的巨大作用。另外,相当多的中国民间文化的文本都是以口语形式广泛传播的,比如中国品类众多的曲艺艺术——京韵大鼓、山东快书、河南坠子等,在古代都是靠曲艺艺人走街串巷流传下来的,许多艺人自己并不识字,但还是凭借着优秀的语言和记忆能力将历史、传奇等说得活灵活现,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

口语传播最大的劣势是信息过耳不留,无法保存。同时,由于口语传播依靠传播主体的肉身作为传播媒介,所以传播的范围十分有限。就像许多优秀的中国民间说唱艺术,曾经是靠面传心授、口耳相传一代代传承,然而,随着某一位艺人的离世,伴随着这位艺人共生的许多技艺都将面临失传和消亡。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艺人自身既是“信源”,又是“媒介”,传播的广度极为有限,信息也不易保留。最终,是文字的发明解决了这个问题。

3.文字传播

文字的发明对于人类社会最大的意义在于,人类社会形成了一个抽象而逻辑严密的象征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最早被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的字形与所代表的事物的形状十分相像。但是,文字越发展,其抽象程度就越高,逻辑也就越严密。如此一来,人认字首先需要学习运用文字的规则,比如语音、语义、语法。我们不妨比较一下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和作为拉丁语系的英文在表意方面的差别。比如要表达“采摘”的意思,汉字的“采”是“一只手放在植物上”,这是模拟现实中的动作而形成的;英文的“采”是“plunk”,这六个字母和现实生活中“采”的动作没有任何联系,它是按照文字的构词逻辑形成的,而这种逻辑是人依靠现实生活经验无法获得的,必须经过专门学习。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的:“字母表是视觉分割和专门化的技术,它引导希腊人去发现可以分类的数据。”拉丁文字完全脱离了象形文字“形”的限制,用独立的语法规则指示着大千世界,表达着各种复杂的意思。

文字的发明使得信息记录变得很方便,更重要的是,文字可以记录复杂的内容,而且文字信息的准确性也比图像强得多。文字发明以后,人类社会的各种典籍出现了,这就是书籍的发明。文字利于保存,开始出现所谓抽象的文化积淀,这个时候,人类渐渐进入卡西尔所描述的状况:“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世界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中。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是这个符号宇宙的各部分,它们是织成符号之网的不同丝线,是人类经验的交织之网。”如果说,语言、图像是人类象征世界的一部分,那么这个象征世界则是混乱、肤浅、即兴、多义且不易保存的。文字的世界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严整、有序、深刻、易于保存(也就易于文化的传承)成为文字世界的典型特征。

图像和文字是人类传递信息了不起的发明,但承载图像和文字的媒介却是笨重的和难以传递的,因为信息传递的速度取决于人类搬运物质的能力。在加拿大传播学者英尼斯的眼中,这类媒介是“偏向”于时间的媒介,即这类媒介——古埃及人使用的泥土、古巴比伦人使用的石块——上面的文字比纸张、兽皮上的文字更容易长久地保存,但它们不是偏向于“空间”的媒介,即不利于远距离地运输和传递,信息的传播依旧受到很大限制。英尼斯认为:“根据传播媒介的特征,某种媒介可能更加适合知识在时间上的纵向传播,而不是适合知识在空间上的横向传播,尤其是该媒介笨重而耐久,不适合运输的时候;它也可能更加适合知识在空间中的横向传播,而不是适合知识在时间上的纵向传播,尤其是该媒介轻巧而便于运输的时候。所谓媒介或倚重时间或倚重空间,其含义是:对于它所在的文化,它的重要性有这样或那样的偏向。”因此,如何长距离地传递文字,成为传播革命的下一个方向。

4.印刷传播

文字的发明使信息变得轻便和简单,而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则将这种轻便和简单真正地发挥出来。人类的传播第一次大规模地突破地理的限制,真正“偏向于空间”的媒介诞生了。

纸张和印刷术都是中国人发明的。公元105年,东汉的蔡伦制造出结实耐用的植物纤维纸。到了7世纪的唐代,中国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之后的1045年,宋代的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中国的这两项发明广泛流传到东亚和西方各国,为推动人类传播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人格

    中国人的人格

    本书是对胡适先生关于人生、社会、文艺、教育等方面的散文、演讲及论文的收集和整理,展示了他以人的启蒙为中心的思想发展轨迹,体现了他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大半个世纪里,胡适一直备受争议,但这并不妨碍他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思想家的历史地位。作为影响后世国人的先行者,胡适先生更多的是真诚劝告和谆谆教诲。他面向未来,深信如果每人都多做小事,多研究问题,这个世界会一点点变好。如果为个人多争一些自由。就会为国家争到自由。他曾对我们寄予厚望。
  • 中国语情年报(2015)

    中国语情年报(2015)

    《中国语情年报》(2015)在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内部简报《中国语情月报》基础上,精选较重要的语情信息,进行加工和分类编纂,从语言使用动态、语言资源保护、语言科技和语言服务、中国语言文化传播、语言教育和语言学术动态等视角集中反映2015年中国语情的基本状况,以期为学术研究提供历史资料,为政府制定相关语言政策、语言规划和社会治理方略提供参考。
  • 悦读MOOK(第六卷)

    悦读MOOK(第六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实用经济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经济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介绍了经济文书的种类及写作方法,主要包括:计划与总结、商品说明书与投标书、广告企划方案、企业经营计划、企业销售人员管理文书等。
  • 中小学班会、队会的主题设计与组织(创建和谐校园16本)

    中小学班会、队会的主题设计与组织(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班会”是指班级管理人员根据一定的教育指标,组织所有同学举行班集体活动。老师要参与指导,把握方向,关心学生需要及发展过程。按照活动设计、活动准备、开展活动和总结工作的顺序,有步骤地进行该主题活动。内容要广,可分为德育活动、智育活动、体育活动、美育活动和劳动教育活动。在具体活动中,目标不可单一,要有综合性,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活动要多样性:讨论式、报告式、竞赛式、表演式、游戏式、参观式和课题式等,活动的形式与内容要组合在一起,要有创造性和趣味性。总的来说,好的集体活动可以提高集体人员的素养,也能促进集体发展。
热门推荐
  • 上仙独宠:绝色炼药师

    上仙独宠:绝色炼药师

    她原是上三界的天才炼药师,却一朝身陨,阴差阳错的借尸还魂在下三界一个快死的倒霉蛋小姐身上。既然上天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那么我定然不会辜负。曾经那些欺我辱我的,现在我千倍百倍的奉还。清落的目标始终都是好好活着,努力报仇,却意外的招惹了一个男人,一个让她心动,一辈子都逃不开的男人
  • 钏影楼回忆录

    钏影楼回忆录

    《钏影楼回忆录》系我国著名报人、小说家包天笑的回忆录。包天笑幼年家道中落,就读于表姊丈朱静澜处和二姑夫尤巽甫处。可谓之凡人,但他却不流俗,非凡超群。转徙逃难的痛苦使他倍加用功,博览群书,靠自学掌握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了维持生计,他17岁即开门授徒,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他31岁时正式移居上海,开始主编和编辑了许多有影响的刊物,如《小说时报》、《妇女时报》、《小说大观》、《小说画报》等七七事变”后,积极为《申报》、《南京晚报》撰稿。1947年,包天笑由上海去台湾居住,次年赴香港。1973年,包天笑在香港法国医院病逝,享年98岁。
  • 王后的复仇笔记(全本)

    王后的复仇笔记(全本)

    莫名罪责,她被他赐死并埋葬;噬心背叛,他为她成了嗜血残暴的冷王;将她葬入黄土的瞬间,他封心绝爱;而深埋皇陵之外的她,却一缕幽魂附身于他人,从此化为冷洌的妖女;为了族系的存亡,为了远在深宫的妹妹,她步步为营,等候复仇的时机;谁料当再次相遇,他竟只有三个字:杀无赦!++++++++++++++++++++++++++++++++++++++++亲们,茗香的新文《王的女人》开始上传了,请大家支持啊!http://m.wkkk.net/a/222869/简介:楼兰之旅,我用自己的鲜血和性命换取了爱人存活;却意外成为远古楼兰中,一个饱受折磨的女孩。后娘逼迫下,我不得已用身体换来了自由的银两,却不曾想,那个买下我初ye的妖异男子,竟然是楼兰太子……为了生存,我入宫做了下等宫女,在他迎娶太子妃之时,我竟再次意外与他相遇。“跟我走,我会给你想要的一切。”“我要的你给不起,不送……”我下意识想逃,却被这个如同鬼魅一般的男子缠上;他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他的目的只是让我成为他的女人。逃无可逃,避不能避,于是我与他定下了契约:我助他登上帝位,他便还我自由;可没想到,绝美妖异的楼兰王竟会不守信用;在他得到天下的那一刻,我成了他的俘虏……“艾兰依,你可以走了。”“那我的孩子呢?”“自然归我。”生下孩子第三天,一包馍,一袋水,我就被他残忍绝情的撵出了楼兰……推荐好友文文:《梦回千年寻梦郎》文/漪芸君链接:http://m.wkkk.net/a/208986/大家请支持啊!
  • 幸福像花儿一样

    幸福像花儿一样

    本书绕着某军区文工团舞蹈队里一位令人瞩目的女演员杜娟的情感命运展开。她在收到了两封求爱信,同时面对两个男人,三个人,两份爱情,一段曲折的别离情在深秋里种下了它的种子,再现了绿色军营里的悲欢离合,质朴感人。本书已拍摄成同名电视剧,由孙俪等主演。那一年秋天,文艺兵杜鹃同时收到了两封求爱信,一封来自风流倜傥的公子哥儿白扬,另一封来自少年沉稳的文化部干事林斌。同时面对两个男人,美丽的杜鹃犹如站在了自己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每一条路都诱人,每一条路也都莫测。现实没有给入犹豫的机会,杜鹃选择了两条路同时走。然而人是不能同时走两条路的,错误的开始将导致怎样的结局?等待着她的,将是那一年深秋里的苍凉。
  • 艾泽拉斯龙王传说

    艾泽拉斯龙王传说

    一觉醒来,伊安莫名其妙的穿越了,穿越成一只外形有些古怪的小红龙,还有个名字叫阿莱克斯塔萨。后来,她知道这里是艾泽拉斯。这里有泰坦、巨龙,有精灵、矮人,有兽人、亡灵,也有人类和恶魔……这里是她从来不曾触碰过的游戏世界。而龙王的传说,便从那颗小小的龙蛋破壳开始……——————练笔之作,不喜勿入。
  • 人生哲理枕边书3

    人生哲理枕边书3

    书中充满了智慧、温暖人心和震撼心灵的故事和哲理。能够激发我们的灵感,涤荡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经验,升华我们的人生。 谨以本书献给各行各业、不同年龄、愿意通过学习和自己的努力迅速改善人生境遇的人。 要想让人生充实一点,让生活质量高一点,让职场生活丰富一点,为人处世潇洒一点,就要时刻把本书放在枕边,不断从中吸取经验、智慧和力量。
  • 翰苑易知录:中国古代文学演讲集

    翰苑易知录:中国古代文学演讲集

    这部演讲集,收录了2007年到2012年间,文学研究所古典文学专家给中央领导同志讲课的部分记录。从先秦《诗经》、《楚辞》,到近代文学,论题非常广泛的。这部书稿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古典文学的传统价值和当代意义。
  • 凌空星月

    凌空星月

    冷面男神亦希带着护姐鲜肉澈宇,打破时空限制,救赎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当澈宇穿越时空见到第一世的姐姐,满眼写满了不相信,姐姐什么时候,变成如今这个傻乎乎的模样了?而亦希眼中的木希灵,温柔可爱,举手投足之间都透露迷人的气息。当澈宇见到第二世的姐姐,有些害怕,这嚣张跋扈的女子,应该是他认错了,怎么可能是他的好姐姐呢?而亦希眼中的木希灵,活泼开朗,举手投足之间都透露着迷人的气息。澈宇:“……呵,男人……”“我会护你平安,哪怕以命相抵。”——亦希“对不起,让你久等了,以后我不会再让你独自一人了。”——木希灵“我存在的意义就是,吃狗粮,近距离的吃狗粮,还不能反抗……”——澈宇
  • 影帝想吃回头草

    影帝想吃回头草

    分手三年,前男友成了当红影帝,还彻底黑化了!黑化了的影帝有多可怕?早早淡定望天,前世的事,不提也罢。可影帝没重生没前世,他就想啃回头草,不恋爱就黑化!早早冷漠脸,好啊,给你啃。谁让三年前她把人家给渣了呢。不过,啃两口解解气就行了,你还想啃一辈子?!小心崩掉你满嘴牙!姣姣完本精品《六零时光俏》,慢吞吞害羞小蜗牛穿越六零年代,被老干部宠上天~姣姣完本精品《重生空间之田园归处》,带着空间重生幼年,报仇救亲人虐渣渣,六十年代苦命小萝莉被老流氓叼走强行养成小公举~
  • 九缘流年倾世花开

    九缘流年倾世花开

    她是22世纪古典艺术世家的天之骄子。年仅15岁却已经是世界一流艺术学院的高材生。一支唤作“凤舞九天”的红玉簪,被家中的折耳猫碰到摔碎之后,蓦然绽放出夺目的红光。再睁眼,整个世界都已“改变”。当她将心融入这方天地,铺天盖地的恐惧席卷而来——她开始害怕,害怕再像来时那般因某个契机离开。秘密的面纱一步步揭开,逐渐看清的她终于心安——她在这个世界的出现乃回归的前奏,那原来已经与她恋了“九世”的他,并不会与她分开。他和她是光与暗的化身,若正邪不两立。然这段禁忌的爱恋,在历经了九重磨练之后,终还是被“天道”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