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5300000007

第7章 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相关理论(2)

(7)现代演化学派的制度演化思想

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发展是以鲍尔丁(K.Bowlding,1981)于1981年出版的《演化经济学》和纳尔逊和温特(Nelson and Winter,1982)1982年出版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为里程碑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代演化经济学走过了对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传统主流经济学的批判、基本概念和基本范式的建立,正走向深入全面发展的历史阶段,主要表现在:(1)微观、中观和宏观演化经济学概念的提出和三大理论体系的建立(Dopfer 2001,Dopfer et al 2004,2005;Potts 2000);(2)演化经济学思想在众多经济学分支,如产业创新分析(Malerba,2002,2005)、可持续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Buenstorf 2004,Vanden Bergh and Gowdy 2001)以及经济地理学(Boschma&Lambooy,1999;Lambooy&Boschma 2001)中全面引入;(3)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融合和交叉(Nelson 2002;Nelson and Sampat 2001;Schamp 2002;Pelikan 2003);(4)由演化机理分析转向政策理论研究(Witt,2003,Dopfe,2004)。这些发展动向表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承认,以动态演化的视角理解社会经济过程,已经成为分析和描述复杂经济现象的重要方法。

1.1.2演化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一)演化和制度:两个相互交织的概念

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关系似乎比较复杂。英美学者将演化经济学等同于制度主义。而法国和德国的学者却认为,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是截然不同的理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分歧,主要原因是:尽管两个学派有不同的理论分支和理论框架,但是两大学派的学者都不得不从马歇尔、凡勃伦,甚至康芒斯等人的文献中寻求启示。这意味着制度主义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有共同的先驱;再者,两个阵营有着类似的前提假设,如有限理性、不确定性等,同时还有共同的研究兴趣。

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最近出现了明显的融合倾向:一方面,当前制度主义经济学领域最知名的学者逐渐接受了演化的思想,并将其用来研究制度如何形成和发生变化(Hodgson,1988;1993;Langlois,1989;North,1990);另一方面,一些杰出的“演化主义者”虽然对制度有着不同的定义,但也越来越认识到有必要将经济制度引入到演化理论中来(Nelson 2002;Pelikan 2003)。

(二)自组织理论

自组织理论(Self-organization Theory)是研究自组织现象、规律的学说的一种集合。自组织理论是一个理论群,它还没有形成一个一体的统一理论,它包括:普里戈金等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哈肯等创立的“协同学”理论、托姆创立的“突变论”、文根等创立的“超循环”理论,以及曼德布罗等创立的分叉理论和洛伦兹等创立的“混沌”理论。

自组织思想最早源于康德对“自组织”的阐释,康德认为,自组织的自然事物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它的各部分既是由其他部分的作用而存在,又是为了其他部分、为了整体而存在;各部分交互作用,彼此产生,并由于它们间的因果联结而产生整体”,“只有在这些条件下而且按照这些规定,一个产物才能是一个有组织的并且是自组织的物,而作为这样的物,才称为一个自然目的。”

哈肯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自组织”概念,他认为“如果没有外部命令,而是靠某种相互默契,工人们协同工作,各尽职责来生产产品,我们就把这种过程称为自组织。”“如果系统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预,我们便说该体系是自组织的。”“耗散结构论”创始人普里高津在建立“耗散结构”理论和概念时也使用了“自组织”(self-organlzalion)的概念,并且用这个概念描述了那些自发出现并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

由此可见,“自组织”表示的是自然或社会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可以自我组织起来的系统,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中,可以说,凡是具有演化特性的系统都是自组织系统。系统演化的动力不是来自外界的简单控制,而是由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引起的。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出现整体协同效应,使系统处于一个有序的状态中,使系统演化可以“自发地”进行。这种通过本身的发展和演化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时空结构和功能结构的系统,称为自组织系统(self-orgnaization system),也叫耗散结构。这样的组织行为的演化过程,就是自组织过程。因此,自组织系统则是指无需外界特定指令而能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能够自主地从无序走向有序,形成有结构的系统。而在外界特定干扰下才演化的系统,成为他组织系统。组织、自组织、他组织的关系。

(1)自组织形成的条件和动力机制

自组织是利用从外界摄取的物质和能量组成自身的具有复杂功能的有机体,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自动修复缺损和排除故障,恢复正常的结构和功能。自组织的动力机制及其形成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①系统的开放性

一个与环境没有任何交换的封闭系统不可能产生自组织行为,对环境开放,即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才可能产生自组织运动。普利高津以总熵变公式为工具,科学地论证了开放性是自组织形成的演化的必要条件。一个开放系统的总熵变可以分成两部分。

开放性是系统自组织的必要条件,封闭系统不可能出现减熵运动。但开放性只是自组织的必要条件,错误的开放从外界得到的是正熵,必将导致系统有序结构更快地瓦解。正确的开放才能从外界得到负熵,但若开放程度不够,通过熵交换从外部得到的负熵不足以克服自身的熵增加,仍然不能出现自组织。只有正确而又充分地对外开放,才能保证系统出现自组织。

②系统内部组分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满足叠加原理的线性系统无法产生整体涌现性,整体涌现性是系统组成部分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典型的非线性效应。在非线性作用下,对系统每一组分施加作用,会引起其他组分的关联作用,从而使整个系统发生不对称的复杂反应。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大体分为合作和竞争两种形式,都是系统产生自组织行为的动力。没有组分之间的合作,没有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合作,不会有新结构的出现。没有组分之间的竞争,特别是没有系统与环境中其他系统的竞争,也不会有新结构的出现,而合作与竞争本质上是非线性的。

③系统的正反馈机制

系统内部包括多重反馈机制,既有负反馈也有正反馈。自组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系统的反馈机制。只有依靠反馈机制系统才能不停地进行修正以实现其目的。以现在的行为结果去削弱未来的行为是负反馈,负反馈对发展过程起到一种阻止变化、保持稳定的作用。系统出现新的结构、模式、形态在开始时总是弱小的,需要靠系统的自我放大(自我激励)机制才能生长、壮大,这就是正反馈机制。正反馈与负反馈适当结合、共同作用,才能实现系统的自组织,线性系统要么有正反馈而无负反馈,要么有负反馈而无正反馈;非线性系统才可能同时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两者适当的结合,系统能够自我创造、维持和更新。

④系统的远离平衡态

普里高津的最小熵原理告诉我们,在非平衡区即近平衡区,系统最终演化的结果是到达熵产生最小的、与平衡态类似的非平衡定态。当环境使系统逐渐接近孤立系统时,此非平衡定态将平滑地变为平衡态,系统根本不可能形成有序结构。只有远离平衡态,系统处在内部各组分的作用的非线性区,才有可能演化成为有序结构。远离平衡态是系统出现有序结构的必要条件。开放系统在外界作用下离开平衡态,开放逐渐加强,将系统逐渐从近平衡区推向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只有这时,才有可能形成有序结构,否则即使系统开放也无济于事。

⑤系统的涨落

涨落在自组织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系统通过涨落去触发旧结构的失稳,探寻新结构,系统在分叉点上靠涨落实现对称破缺选择,建立新结构。在分叉点前,系统处于近平衡状态。在分叉点,系统处于高度不稳定状态,并存在多种演化选径,而具有不确定性。在分叉点后,出现了新的结构。在系统变化的临界区域附近,非线性相互作用形成的关联放大效应,又进一步加剧涨落。系统于是以正反馈方式、雪崩般地形成了序参量,并由序参量主宰系统演化的方向和模式。在远离平衡态时,在变革的临界点,微小的涨落可能被放大形成巨大的涨落。涨落会象一个触发器,驱动系统由原来状态变为另一种新状态,发生质的变化。

上述这些条件是相互紧密联系的。不向外界开放的系统无法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系统不能远离平衡态,系统内组分间的任何非线性相互作用也不能使系统远离平衡态,系统涨落也仅能起稳定作用。没有远离平衡态的系统开放也是没用的,系统仅能在平衡态附近,与外界交流也仅是微扰作用,不能使系统内部发生质的变化。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正负反馈机制的存在是系统内部发生质变的基础。涨落是系统发生质变的一个基础。没有涨落,其他条件具备系统也不会出现有序结构,而且没有涨落系统的稳定状态也不能维持。

(2)自组织表现形式

按照自组织过程实现的不同系统功能或方式,自组织现象可包括:自创生,自生长(发育)、自适应、自复制等等。在实际系统中,同一自组织过程常常同时包含几种方式。

①自创生

系统的自创生(AutoPoietic)指在没有特定外力干预下系统从无到有地自我创造、自我产生、自我形成。自创生的特点在于自组织过程中,系统出现的原来不曾有的新状态、结构和功能,不能用某种组织理论来分析它与自创生过程前系统状态之间的联系,其产生的基本方式是差异的整合。通常把新状态与自组织过程前原来状态进行比较,新状态与原来状态相比有序度提高称为自创生。除人类有意识地创建的系统外,现实世界的系统都是自我创生的。

②自复制

自复制是指系统中具有某种性质的子系统个数不因个别子系统的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如象生物界一个种群中某一个个体死亡了,又有一个同样的个体被复制出来一样,被复制出来的个体性质与原来的个体性质完全一样。子系统具有自复制功能才能使系统在自组织过程中形成的有序状态得以保持下去。

③自适应

自适应强调的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下,系统通过自组织过程适应环境,而出现新的结构、状态或功能。对同样一个系统,当强调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涌现”出新的状态时称为自创生,强调系统环境发生变化系统状态也将随之发生改变体现系统有适应环境的能力时称为自适应。

④自生长

自生长是从系统整体层次角度,对系统自组织过程所形成状态随时间演化情况的一种描述。系统整体除了“体积”变大以外,其余形状、性质、特点均不发生变化,系统保持不变的结构、功能。当然“体积”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生物体自身生长发育、社会组织、企业规模的扩大、子系统数目的增多,尽管其结构功能也有一些小的变化,但都是自生长的。

(三)演化博弈论

演化博弈论(Evolutinoary Game Thoery)是把博弈理论和动态演化过程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理论。演化博弈论源于生物进化论,相当成功地解释了生物进化过程中的某些现象,并在分析社会习惯、人类规则、习俗规范、制度或体制等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自发形成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演化博弈论出现时间虽短,但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已成为研究演化和博弈论的一个经济学新领域。

(1)演化博弈的基本理论

演化博弈论在方法论上既不同于博弈论将重点放在静态均衡和比较静态均衡上,也不同于早期的演化经济学忽视静态均衡分析的意义而流于动态的不可知论。传统博弈论讨论博弈均衡,尤其是纳什均衡及其精炼,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传统博弈论将博弈规则简单化、抽象化。演化博弈论认为在一个系统中存在许多参与者,博弈参与者是有限理性的,不可能正确地知道自己所处的利害状态,它通过最有利的战略逐渐模仿下去,而最终达到一种均衡状态。经济系统的演化通常有多重均衡点,系统最终进入哪一个均衡点,取决于系统演化的初始状态以及经济制度环境,而且演化博弈把作为活动规则的制度本身也看作是在不断进行的博弈过程中逐渐演化而内生形成的,这正是哈耶克自发自生秩序的具体体现。

同类推荐
  • 下一轮经济危机2:中国凭什么幸免于难

    下一轮经济危机2:中国凭什么幸免于难

    虽然人们将爆发的危机命名为美国次贷危机、美债危机、欧债危机,可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同样那么艰难?如果说,中国经济下滑的重要原因在于外部环境的恶化,那为什么中国的股价下跌得比美国和欧洲的大部分国家都要严重呢?作者认为,这一轮经济危机的实质在于创新的停滞。创新停滞导致生产力增长乏力,社会支出大于社会产出,主权债务如雪球般越滚越大。而政府基于社会和经济稳定的诉求,在错误思想的指导下,释放流动性,制造通胀。“货币把戏只能收到表面的一时之效,从长远看它肯定会让国家陷入更深重的灾难。”政府对解决危机的一次次拖延,使危机积蓄力量,蓄势待发。
  • 粮食危机:利用转基因粮食谋取世界霸权(增订版)

    粮食危机:利用转基因粮食谋取世界霸权(增订版)

    转基因食品正在走向人类餐桌,国际粮价跌至近年来最低,这一切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阴谋,粮食与“优生学”有何关系?本书作者以地缘政治的独特视角,无与伦比的超强思辨,无可质疑的详实史料,条分细缕,层层剖析,为我们揭示了围绕粮食正在进行的一场不为多数人所察觉的阴谋。这是一个由少数人策划的阴谋,他们正在图谋控制全世界的粮食供给,控制世界大多数人生存的物质基础,从而让全世界的人们成为他们猎食的对象。这是一个设计巧妙而又隐蔽的阴谋,他们以科学的名义,开展转基因工程研究,获得大批专利,并控制某些重点粮食品种;以援助为名,强迫别国的农民采用由他们控制知识产权的农作物种子,等等。
  • 经济学就要这么玩:看微博,每天学点经济学

    经济学就要这么玩:看微博,每天学点经济学

    经济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有人研究经济学,引经据典让人不知所云,以致让我们很多人一听见经济学三个字头就大。其实,经济学很简单,也很有趣——只要你从全新的角度去看它。《经济学就要这么玩:看微博,每天学点经济学》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将一些经济学常识和生活现象融合起来以“微博体”的形式向读者进行了介绍,一定让你在捧腹之余,掌握经济学的知识。
  • 每天读点经济学

    每天读点经济学

    你知道作为消费者,怎么做出消费决策吗?你知道作为厂家,怎么做出生产决策、怎么定价吗?你知道宏观经济是怎么运行的吗?你知道当前炙手可热的经济热点究竟是怎么回事吗?你知道理财的重要性和怎么理财吗?这些都是经济学的问题,经济学不但伟大,而且有趣,读过《每天读点经济学》,你就能体会到这一点。经济学是一门人人应该懂、人人都能懂、人人都会用的学问,拿起《每天读点经济学》,我们将带你畅游经济学的世界!
  • 你的工资和奖金从哪里来

    你的工资和奖金从哪里来

    本书客观实际出发,引用大量鲜活的事例,为逐步揭开工资和奖金来源的同时,更多地给出提升自身价值的思路与行动方略。
热门推荐
  • 若爱来的刚刚好

    若爱来的刚刚好

    他也曾是大好男儿一枚,他是稳重强势的钻石王老五,他也曾在商场上与她并肩而立,叱咤群雄,可是,终究在情字上面,栽落在尘埃,粉身碎骨。却偏偏,那个人是她的好友,是他的爱人。别人的弃如敝履是她的求而不得。她跟他保持了两年的暧昧关系,却被那个人的一朝回归,分崩离析。商墨是俞纪蓝是最灿烂的两朵姐妹花,一个因为易唐盛开,一个因为易唐凋零,一夕之间,姐妹花反目成仇,爱人背离而去,商场风云变化,昔日情人变得陌生,陌生男人变成贴心男友,一个企业几番更替,背后到底是谁在操作?
  • 送别

    送别

    《送别》是一本文学作品集,收录了李叔同先生在封建时期、民国时期及抗战时期的不同作品以及李叔同先生本人对绘画、书法、篆刻的认识,并提出相关的学习方法。其作品主要包括诗词,如《春风》、《醉夜》、《无题》等;谱曲如《送别》、《祖国歌》;文赋如《悲智颂》、《李卓吾像赞》等,表现了这位大师出尘脱俗的艺术魅力。“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先生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
  • 人质卡农

    人质卡农

    宫部美幸:又译宫部美雪,日本作家。原姓矢部,1960年12月23日出生于东京,与同样身为推理作家的绫迁行人出生于同一天。东京都立墨田川高校毕业,23岁进入法律事务所工作;白天在法律事务所当速记员,晚上就到“讲谈社”主办的小说写作研习班学习写作。研习班的负责人是日本推理作家协会理事长山村正夫,讲师都是当时著名的作家。宫部写作范围广泛,获奖无数,作品大致被归类为推理小说、时代小说与奇幻小说三大系统。
  • 痛风百问百答

    痛风百问百答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异世界的植物英雄

    异世界的植物英雄

    一个长着小丑脑袋的抽奖机,一个摆摊买水果的小商贩。“wtf”,向日葵怎么成精了,变成一个可爱萝莉;“纳尼?”豌豆射手也成精了,变成一个头戴钢盔的士兵。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异世界植物英雄》,等你来看。
  • 胸怀决定规模

    胸怀决定规模

    随时与上司保持沟通,他可能就是你的贵人,强烈的企图心,让你不再为别人打工,相信自己不单是一种品格,而是生存的技能。一开始心中怀有最终目标,就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眼界。胸怀宽广的基本标志是能够容得下不顺眼的人、听得进不顺耳的话、装得下不顺心的事。美国总统林肯曾试图跟他的政敌交朋友,引起一位官员不满,他认为林肯应该利用权力消灭他们。对此,林肯则十分温和地说:“当我们变成我的朋友时,难道我不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胸怀决定规模》以一个个醒目、响亮的法则为引导,内容涉及职场、管理、创业、理财、人际交往、自我完善等方面理念和技巧,语言通俗易读,行文流畅,尽最大能刺激人们的眼球和心灵、激发人们!
  • 死亡教室

    死亡教室

    当你得到一张诡异的录取通知书时,就等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谁也无法逃脱!在这所死亡大学里,一旦教室的黑板上出现血字将你点名,就说明已经开始上课了。而一旦开始上课,就会进入未知的恐怖世界,去迎接那些令人匪夷所思却又惊悚的鬼魂,它们将会无处不在,来索取你的性命。即使倘若侥幸在这次死亡课程中活下来,回到教室,也要面临着下一次教室“点名”。铃声一响,今晚…你被点名了吗?
  • 王爷后院着了火:拽拽王妃斗夫记

    王爷后院着了火:拽拽王妃斗夫记

    “王爷,王妃不见了,好像是跟太子游山玩水去了。”老管家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某王爷:“派几个杀手去把抓回来就是了,这样的小事不要烦我。”然后,他家后院就着火了。
  • 享受父爱

    享受父爱

    《享受父爱》是一个父亲平凡一生的写照。他生活在大山之中,经历了人生的几大苦痛。战乱时,痛失妻女;坎坷再婚后,次女又因贻误病情离他而去..承受了一连串打击的父亲,始终以开朗坚忍来面对命运的挑战,精心培养几个儿女,撑起了一个遭受了太多不幸和坎坷的家,并让这个家火热着每个孩子的心。小说地域色彩鲜明,父亲的形象令人感佩。
  • 写给时光的情书

    写给时光的情书

    本书收录了作者在国内知名文学期刊发表过的,受市场欢迎的近40篇青春短篇小说。以清新优美的语言,精彩自然的情节,讲述着少年们的无悔深情,少女们的浪漫心事,它们将青春生命的笑与泪,喜与悲,彷徨与坚持,跌倒与前行,在文字营造的美丽画面里生动呈现。文字干净清澈,风格或温暖美好,或忧伤淡雅,将真实共鸣的生活细节和触动人心的诚挚情感,融合在曲折的故事情节当中,积极阳光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