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8500000007

第7章 整合内在分裂的自我(3)

一个老师给他的学生安排了一个作业:写一篇文章,批评他周围的人。第二天学生上交了作业,上面满是批评。有批评好朋友不够关心他的,有批评父母没有耐心的,有批评室友太愚蠢的……老师看完后微微一笑,告诉学生,这些被批评的人所有的缺点其实都在学生自己身上,这是一种投射。投射是心理学上的一个词语,意思是依据自己的需要和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学生们所批评的不够关心、没有耐心、愚蠢的,其实都是他们自己。

从出生后,我们就不断接受着各种不同的信息,包括各种教导和暗示。比如父母常常告诉我们一定要有同理心,要替他人着想,我们也认为自己是这样的人,同时把自己一些真实的,不具同理心的一面隐藏起来。当我们看到没有同理心的人,他们实际上提醒了我们内在不愿意面对的那部分,于是我们会讨厌他们,对他们反感、没有耐心。因此,在我们对某一类的人或是他们的行为非常反感、看不顺眼的时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的投射行为,也是一种逃避的策略。这种逃避策略就像一只对着镜子狂吠的小狗一样愚蠢,我们的不良情绪其实都是因自己而起。

电影《我们懂个X》就表达了这么一种观点:本身事物的发展是有多种可能性的,但是我们因为自我的投射行为而选择了其中的一种可能,于是事情就按照我们所投射的发生了。事情的结果实际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无论结果是好的还是坏的。对事物严重悲观的人就像个倒霉蛋,总是遇到倒霉事;那些幸运的人似乎去菜市场买菜都有顺风车可搭;对世界充满戒心和警惕的人总是遇上居心叵测的陌生人……我们的命运就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这个道理与《吸引力法则》里所说的差不多:相同能量的事物会彼此吸引,我们周遭发生的事都是我们本身的能量吸引过来的。虽然说法各异,但这些其实都是自我投射的体现。

在我们敞开怀抱热情拥抱一个陌生的到访者时,那个本来想抢劫的到访者可能被你打动,于是改主意坐下来喝了杯茶就开心地离开了;而在我们怀着不信任的目光探出头上下打量门外的陌生人时,那位陌生人可能因为某种突然而起的念头而对你图谋不轨。这并不是要我们放松对危险的警惕,而是告诉我们,我们的看法是有可能决定事情的结果的。在你决定关上门的那一刻,你也就选择了把自己关在门外。

开始与真实的自己相处,矛盾就会消失不见

当你发现自己在认同某部分而排斥另一部分时,你就落入了心智的局限中。拒绝自己某部分的经验是不可能获得解脱的,因为期望和排斥正是不幸的根源。

——阿玛斯

没有听众的演讲者、失去了双手的钢琴家、失去了双腿的芭蕾演员、双耳失聪后的歌唱家、双目失明后的神枪手……这些让你想到了什么?悲惨、痛苦、悲哀、愤怒、渴望?一般来说,他们能够体会到的共同的情绪大概就是这些吧!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他们失去的那些吗?而他们到底失去了什么?

如果演讲者不依赖听众也能获得内心的喜悦,他会因为失去听众而变得情绪糟糕吗?同样,如果钢琴家不依赖双手、芭蕾演员不依赖双腿、歌唱家不依赖双耳、神枪手不依赖双眼,他们也都能够获得内心的喜悦。他们失去的只是他们依赖的刺激罢了。当我们识破刺激与依赖之间的关系,而且真实体验到这种依赖只会使心智变得愚蠢而迟钝后,我们的心智就可以从依赖中解脱。也只有这样才能看到整个真相,才有自由可言。

真实的自己是不依赖任何外在刺激都能够获得喜悦的,在我们对自己有了期待和要求后,心里就产生了“实然”和“应然”的分别心。“实然”就是事物本身的样子,而“应然”则是你的期待和要求。两者只要产生,就一定是分裂的和有分别的,就一定会产生冲突与矛盾。此时,如果想去努力消除矛盾的存在,那么实际上我们就又制造了一种新的矛盾,同时加深了已有的矛盾。但如果我们只是观察这一切而不作任何思考和行动,我们就会发现生命的真相里根本没有矛盾与冲突。

我们喜欢拿“实然”和“应然”对比,尤其是在自己身上。我们不接受“真正的我”,而去追求那个“应该的我”,而这个“应该”其实是自己投射出来的标准。任何比较都会形成过去和当下的矛盾,任何比较都会掩盖我们的本性。只有停止比较,才能使我们的本性呈现;只有我们实实在在地表现出本性,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喜悦。

不论内心深藏的是丑陋、残忍,还是恐惧、悲伤、焦虑、孤独,只要能彻底观察它,毫不分心,与它安然共处,我们就会袒露真实的自我,矛盾与冲突就会停止。

任何“应然”都是欲望的表现。欲望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其存在说明我们想要我们现在没有的东西。这并不意味我们必须毁掉欲望,或者压抑、控制、升华它,我们只需要单纯地观察欲望的本质,而不是欲望的对象。我们必须先认识欲望的本质,才能认清冲突与矛盾。我们的内心就是因为这些追逐快感和逃避痛苦的欲望,才不断陷入矛盾之中。

我们的心智里存在着太多的“应然”,给我们制造了太多与事实相反的情境。当我们知道如何与真实的自我相处时,那些“应然”也就销声匿迹了。

当每一刻的感受都成为选择,喜悦就重现了

如果一个人带着自己的整个存在,用全部活力和生命力去聆听,那么这个聆听的行为本身就能带来内心的解放。

——克里希那穆提

我们的五官都在我们身体的表面,因为它们是感受外界信息的工具;而大脑在我们的头颅内,大部分人依然只把它用于外界的事情,而对我们的内心一无所知。我们看到的一切只是一堆标签和概念,没有真实地感受它们,我们总需要从那些标签和概念中选择一种可能。而只要是有选择,就有了分别心,冲突和痛苦也就由此而生。那么我们怎么才能避免呢?当我们的感受只是感受,我们就不会面临选择。也就是说,当我们每一刻的感受都成为选择,我们就自然喜悦了。

有人看书时有过这样的体验,明明是非常常见的一个汉字,可是在那一刻我们觉得它陌生了,变得认不出这个字,只能看出它的形状、颜色,等等。这就是我们的大脑暂时抛却标签时的一种表现。在很短一段时间后,我们“认出”了它,然后这个词的意思等方面的信息就都出现了,我们再也不会感受它的形状和结构了。

面对一个老朋友或者一个敌人时,我们能够像看那个“陌生”的字一样去看待吗?那种不借助任何知识和任何联想的看,那种没有任何偏见、判断和形容词的看,那种全身心投入,没有自己存在的那种看。我们面对世间万物时,是不是也能这么看?当我们关注着一朵花儿或者满天繁星时,我们能不能不只是用眼睛和心智在看,而是完整地看到了一切?

当我们真正地全神贯注时,就不会有“我”的感受,不会察觉到自己的存在。“我”作为一个观察者,已经消失了,只剩下了专注,那一刹那,思考与记忆都毫无藏身之处。

观察者消失了,只剩下一种全然的专注,这就是最高形式的智慧。这个时候的心智是完全寂静的,这种既无观察者也没有被观察者的彻底寂静,就是最高形式的爱。

我们可以想象这么一个场景:在一个雨后宁静的早晨,我们独自走在山间的小路上,或者坐在不知名的小山顶上。世界上只有寂静的存在,没有狗吠,也没有车声,连鸟儿振翅的声音都听不见。我们的心完全沉静下来,在这种安宁的状态下,我们不会再把看到的美景诠释为思想,不会给任何眼中见到的事物贴上标签。我们心中不再存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或标签,直接接触到了生命本身。

我们感受着全然的“实然”,感受与宇宙万物同为一体。而我们内在的所有感受,都是喜悦。

同类推荐
  •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典藏版)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典藏版)

    舍与得的境界:远离浮躁,淡然处之,即使遭遇挫折也能在跌倒时看到风景;安贫乐道,宠辱不惊,即使目标模糊也能在转角处继续前行;释怀过去,豁达大度,即使红尘纷扰也能在浮沉中延伸幸福。
  • 关于这个世界,你不快乐什么

    关于这个世界,你不快乐什么

    我发现我不快乐很久了,彻底不快乐的那种。理论上,我应该快乐,可是我真的不快乐。我想唱歌,可是不记得一句歌词,唱难听了,自己还先脸红了。我想跳舞,可是刚跳上几步《江南style》,就又想起了我们江南的那个姑娘。我想出去转转,可是该死的北国天气让我在寒风中哆嗦,将我的皮肤吸干得像木乃伊。
  • 脱稿演讲的要点及技巧

    脱稿演讲的要点及技巧

    本书主要向读者介绍了脱稿演讲的常识、要点和技巧。要想扔掉演讲稿,真正做到手中无稿、心中有稿,就需要灵活掌握演讲流程每个环节的核心策略。本书将脱稿演讲的所有环节,从开场白设计、内容梳理、听众定位、语言驾驭、肢体配合、突发事件处理、演讲收尾等进行了序列式指导教学,可以帮助需要提升演讲技能的领导干部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自身演讲能力的质性飞越。对于广大领导干部、经常参加公众活动的政界、商界、企事业单位人士而言,本书都是非常重要的指导性读物。
  • 狼性:强者的博弈生存法则

    狼性:强者的博弈生存法则

    狼性通常是指一种团队精神,主要强调创新精神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是一种主动奉行自然界优胜劣汰规则,优化集体的危机意识,从而在有限 ( 或劣势 ) 环境和资源条件下求生存和求发展的手段。狼其性也:野、残、贪、暴。狼智 生活中的狼性生存法则可人是由低等动物进化而来的,一切动物都有的特性都有它的共性——原始野性。即使当今的已经理性化的人,在特定环境也会产生原始的野性,这是诸多科学家和成功人士的共识。人类在特定环境暴发产生的野性,在本质上和狼性中的“野味”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这是指的那种巨大的“潜能“。
  • 左右你一生的心态

    左右你一生的心态

    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为什么有的人过得幸福、快乐、富有,有的人却一直生活在烦恼和贫困之中呢?心态是我们真正的主人。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本书告诉你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远离消极的心态,从而以积极的心态应对人生的一切险阻,改变人生的现状,创造崭新的生活,真正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本书从心态的重性开始,分别探讨心态与职业,心态与人际交往,形象与心态,心态与健康……包罗万象,而又深入具体地分析了心态的特征以及影响,是一本参透人生哲理,把握心态脉络的智慧之书,希望能助你揭开心态的神秘面纱,洞悉人性的弱点,调整自我,改善自我,走出心态的误区,踏上成功之路。
热门推荐
  • 续佛祖统纪

    续佛祖统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召唤狂潮

    末世召唤狂潮

    血月当空,魔界入侵。在这个人杀人,甚至人不是人的世界之中,杀戮是我自保的手段,冷漠是我最坚强的护甲,力量才是我活下去的唯一保障!在磅礴的地球上,狩猎强横的魔物,体验黑暗的人心,经历最绝望的战争,寻找着微不足道的光明和希望!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这是一个残忍的故事,这是一场......看不到希望的较量。PS:本书无女主黑暗文,要女主的别进来了。PS:本书为真.末世文,不是灾变文,小白和玻璃心慎入!!!ps:作者建了个书友群,想加的朋友加进来,没事儿聊聊天。Q群609309348(普通群)711512687正版群(2000粉丝值即可申请)
  • 忘川(全集)

    忘川(全集)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人中龙凤去世三十年后,听雪楼三易其主,兴盛衰败,起起伏伏,到了第五代,局面已经变得尤其艰难。七大帮派秘密结盟,以“天道盟”为名,开始与听雪楼分庭抗礼,江湖格局岌岌可危。何以挽救危局?唯有夕影血薇,重现江湖。她从风陵渡的月夜驾舟而来,携剑回到洛阳。然而却没有料到,在血薇来到夕影身边之前,听雪楼里,早已有了另一个女子,在他身边陪伴了十几年。昔年人中龙凤的传说,终究一梦。而她孤身远去天涯,绝望之中,再遇新的机缘。
  • 无尽劫

    无尽劫

    一个平凡山村看似平静的一天,忽然引来各种修行之人的光临,平凡少年将武者带入森林深处,他究竟有何目的?唯一可以确定的一件事,这一天,毕竟是不会平静的。
  • 人生要找到踏实的感觉

    人生要找到踏实的感觉

    本书以“踏实的感觉”为主题,内容涉及为人处世、工作生活中如何施以包容的心态,获得快乐与幸福感,将各种故事与现实生活紧密衔接,给人以精神的享受和智慧的启迪。
  • 来自地球的旅人

    来自地球的旅人

    古老的承载之海孕育了万千文明。以打熬自身,成就伟力的行者文明、集众人之力,成全己身的诸神文明、以凡人为根基,打造科技神话的机械文明…………而也就是在这么一个文明崛起,超凡对抗的时代里,一名传统的修道者带着5000年的文明底蕴降临到了这个世界,介此又将引发什么样的风暴呢?
  • 叙说微风

    叙说微风

    踮起脚尖,伸展双臂,感受自由,微风吹过,是你的诉说
  • 老王走了,留下一堆苦难

    老王走了,留下一堆苦难

    当我们还没有翻开自己生命的帘子,血液就注定了我们生命的全部,将全部交给罪恶,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日那一时那一分那一秒。我们都渴望着,世界就在足下。而面对后天的后天,经岁月浇筑成的版图,才是痕迹的回音。一代人,活在梦里,不知时日如何飞走。一代人,活在昨天,不知是谁告诉他们可以离开自己的肉体。一代人,活在今天,不知过去留给了历史无数的遗憾。一代人,活在明天,不知期望其实就是捉弄自己的双手。
  • 积极心理学:挖掘幸福本源的神奇处方

    积极心理学:挖掘幸福本源的神奇处方

    积极心理学已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热潮,被英国BBC、美国CNN、《纽约时报》等多家全球顶级媒体强力推荐。那么,积极心理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呢?本书汇集了众多积极心理学家的积极心理学理论及实际运用案例,从积极心理学与成功、幸福、社交等人们最关注的方面进行阐述。跟随积极心理学大师们去了解积极心理学,运用积极心理学去挖掘幸福的本源,进而成就幸福、快乐、成功的人生吧!
  • 正义之声

    正义之声

    啊呀,那天晚上,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可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你要知道,每到夏天,我们都会多次驾车回到印第安纳这个地方。天上闪烁着无数颗星星,气候也非常暖和,让你可以放下顶篷通宵达旦地在外面尽情巡弋。然而,午夜刚过,我便把自己的黑色Deuce—nosed29型跑车停到了劳特22号小餐馆那空旷的停车场,伴随着一阵惊人的声浪,只见车轮下碎石飞溅。那感觉简直美妙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