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7500000007

第7章 奴隶社会夏商周(3)

(4)鹿台:纣王贮藏珠玉钱帛的地方,故址在今河南省汤阴县朝歌镇南。

800年风云变幻——周朝

文王兴周(1)

姬昌即位后,遵循祖辈先贤的方法治国,很多有才能的人都来投奔他。纣王知道周地日益兴起之后,恐怕西伯侯会威胁自己的统治,便找了个理由把他关了起来,姬昌最后脱险了吗?

姬昌原本是周地的西伯侯,武王建立周朝之后才追封他为周文王。姬昌对大臣们非常好,从来不会恶言相向,总是非常恭敬地聆听大臣的意见。有一次,一个仆人走进姬昌的房间,看上去很着急的样子,但是一看姬昌正在吃饭,就恭恭敬敬地要退下去。姬昌放下手里的饭碗,叫住他:“有什么事情吗?”那人支支吾吾地说:“外面有大臣求见,我看见您正在吃饭,想让他过一会儿再来!”“这怎么行,你说是国家大事重要还是吃饭重要呢?快去把那位大人请进来!”大臣们听说了这件事情后,都更加忠心耿耿地侍奉姬昌,其他诸侯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也纷纷投奔他,甚至长期隐居于孤竹(今河北卢龙、迁安一带)的贤人伯夷和叔齐也前来归附。

商朝的奸臣崇侯虎看到文王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心里很是嫉妒,于是他在纣王面前打小报告:“如今西伯侯处处积德行善,很多诸侯都听他的话,这简直没把大王您放在眼里嘛!他们这些人经常凑在一起商议事情,恐怕以后对您不利啊!”纣王听信了他的话,就把文王召到都城,囚禁在羑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文王的长子伯邑考非常担心父亲的安危,他知道纣王荒淫奢侈,就准备了几十匹骏马和九辆战车,还有几十个美女来到了商朝的都城想要救出父亲。纣王看到这些宝贝和美女眼睛都亮了,哈哈大笑说:“光有这几个美女就可以换回西伯侯了!”可是崇侯虎不想就这么放过文王,就又给纣王出了一个馊主意。他说:“大王您一定要确定这个西伯侯是真心地归顺您啊!这样,您赐他一些食物,如果他肯吃就是真正地效忠于您,如果他拒绝,您还是不要养虎为患(2)了吧!”原来崇侯虎出的馊主意就是让商纣王杀死伯邑考,然后把伯邑考的肉做成肉饼送给文王吃。文王擅长推演八卦,很快他就知道这是自己的儿子。但是为了保存实力,也为了不浪费儿子千里迢迢来救他的一片苦心,他还是含着泪吃下了肉饼。

眼见姬昌吃掉了用儿子的肉做成的肉饼,纣王便放心地释放了他。回到周地以后,文王继续施行仁政,周的国力进一步增强,而他也成为诸侯最尊敬的人,无论出现什么矛盾都会来找他裁定。慢慢的,文王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圣人,人们都这样说:“这样的人可能是上天派来承受天命的君主啊!”

一年之后,姬昌开始出兵攻打周围的一些小国,还派兵征讨了崇侯虎。商朝的大臣们听到消息急忙地报告纣王,纣王满不在乎地说:“西伯侯这个人我信得过,再说我天生就有天命,他还真能反我不成?”

姬昌还把国都迁到了更加富饶的丰邑,使周地百姓的生活更方便。西伯侯去世后,他的儿子姬发继承了王位,史称周武王。

(1)选自《史记·周本纪》。

(2)养虎为患:比喻纵容敌人,留下后患,自己反受其害。

武王伐纣(1)

文王广施仁政,尊敬老人,爱护晚辈,经过他的治理,国家日益繁盛起来,诸侯也非常尊敬他,视他为首领。武王继承了文王的贤德品质,最终他带领诸侯推翻了商纣王的残暴统治,建立了新的王朝。

姬昌去世后,他的儿子姬发接替了他的位置,就是周武王。他重用父亲非常信任的太公望,就是我们常说的姜子牙,让他做太师,又任命了同样贤德的弟弟周公旦为宰相,他立志要像父亲一样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有一年,武王前往文王陵祭祀,然后又带着父亲的牌位前往东部的盟津(今河南洛阳孟津东北)检阅军队。在那里,他宣称要遵守父亲的遗愿讨伐暴君商纣,为自己的哥哥报仇。他说这次行动并不是心血来潮,为了这一天,父亲和他都已经准备了很久。他召集军中的首领,严肃地对他们说:“我本来只是一个无名小辈,但是因为祖先高尚的德行,我幸运地继承了祖业。现在我制定了赏罚分明的制度来保证我们能够完成祖先的遗命,建立不朽的功业!”首领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出发前,姜太公号令三军:“各位首领,你们组织好自己的队伍,握好自己的船桨,准备出发!最后到达目的地的人就地斩首!”士兵们听后个个精神振奋。

于是,武王率领军队横渡黄河。船走到河中间的时候,忽然有一条白鱼跳进了武王的船舱,武王很意外,便把它捡起来祭祀上天。渡过黄河以后,忽然又有一团火从天上落下,掉在了武王居住的屋顶上。大家惊慌失措,议论纷纷。忽然,这团火又变成了一个红色的乌鸦,“哇哇”地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走了,人们更加奇怪。

这时候,来到黄河岸边与武王会盟的诸侯已经有800多个了,其实武王并没有通知他们要起兵造反。实际上,这次行动只是武王计划中的一个环节,他只是想借这个机会来查看一下自己军队的斗志和战斗能力,并试探一下诸侯国的态度。他看到自己的军队服从命令,进退有序,非常满意。但是诸侯国的态度并不那么明确,他们有的是真心想要参战的,有的只是来打探一下风声。武王看到这个情况,又考虑到商朝的内部应该还有一定实力,就说道:“船行到河中间,有一条白鱼跳进来,后来又有一只红色乌鸦飞走,我不知道上天的意愿到底是什么,我们还是各自回国,从长计议吧。”

回国后,武王继续扩充军队,积极备战,并派出人员去打探纣王的反应。纣王似乎丝毫没把武王的军队放在眼里,变得更加暴虐,他杀了比干,还把箕子关了起来。商朝已经不得民心了,太师和乐师也抱着祭器和乐器投奔了武王。

见时机已经成熟,武王便再次召集诸侯起兵讨伐纣王。在一个叫做牧野(今河南省新乡市)的地方,武王与纣王的军队进行了最后的决战。武王左手持黄色大斧,右手挥动军旗举行誓师大会,誓师完毕,便向纣王发起了最后的挑战。此时的纣王仍然怀抱着妲己在鹿台吃喝玩乐,听说武王在牧野列阵,他匆匆忙忙调集了宫内的武士,并把大批的奴隶和俘虏编进了队伍。

到了牧野,激烈的战斗一触即发。这时,纣王的军队临阵倒戈,转而为周军开路,朝商朝的都城冲去。最后,纣王逃到鹿台,自焚身亡。

第二天,武王派人清扫道路,修复纣王的王宫和祭祀用的社庙。社庙修复后,武王就在这里完成了登基仪式,成为周朝的第一个统治者。

(1)选自《史记·周本纪》。

不食周粟的伯夷和叔齐(1)

伯夷和叔齐因为仰慕周文王的德行而投奔了周国,但是他们却因为一件事对周武王十分不满,不但离开了周朝,还发誓以后再也不会吃周朝的粮食。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他们如此愤怒呢?

伯夷和叔齐是两兄弟,他们都是孤竹国(2)国君的儿子,两个人都非常贤能。孤竹国国君本来想把王位传给叔齐,但是他死了以后,叔齐死活不肯继承王位,坚持说王位应该传长不传幼,非要把王位让给哥哥。而哥哥伯夷则说父亲的遗命是让叔齐继位,父亲的命令不能违抗。两个人各执一词,相持不下。无奈之下,伯夷只好悄悄地离开了孤竹国。哥哥离家出走了,叔齐该继承王位了吧?叔齐却没有这么做,叔齐听说哥哥走了,当天晚上也离开了孤竹国。两兄弟都离开了,孤竹国的百姓只好拥立孤竹国王其他的儿子继承王位。

伯夷和叔齐所处的时代正是商朝末期,那时候商纣王昏庸无道,而周地的西伯侯姬昌则是一个重视人才的人,于是两个人一起去投奔姬昌。不幸的是,他们到了没多久,姬昌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周武王后出兵攻打纣王的时候,为了鼓舞士气,把周文王的木制灵牌安放在战车的前面。看到这种情况,伯夷和叔齐很不满意,他们拉住周武王的马缰绳,大声斥责他:“您的父亲刚刚过世没多久,还没来得及好好安葬,您却在这个时候发动战争,作为儿子,这是最大的不孝啊!商纣王是您的君主,您却要发兵讨伐他,作为臣子,这又是最大的不忠!您最好还是撤兵吧!”

武王身边的侍从看到这两个人竟然如此胆大妄为,想阻碍大军的前进,就冲上去想杀了他们。但是姜子牙让他们退下,然后转头对周武王姬发说:“伯夷和叔齐是有高尚气节的人,我们应该恭敬地对待他们才是。”武王信服地点了点头。于是姜子牙下车,亲自搀扶着他们离开了军队。伯夷和叔齐最终还是没能阻止周武王伐纣的步伐,他们对此很懊恼。

周武王顺应民心,灭掉了商纣王,平定了天下,建立了周朝。但是伯夷和叔齐却始终认为周武王是一个不忠不孝的人,因此繁荣昌盛的周朝在他们看来只是一个不忠的臣子篡位建立的国家。生活在这样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国家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耻辱。因此,自从周朝建立以后,他们就再没有吃过周朝的粮食,两个人相伴隐居在首阳山(今河北省迁安市境内),每天采些野菜来充饥。不久,他们干脆连野菜也不吃了,很快两个人就饿得奄奄一息。临死之前,他们还作了一首诗歌来讽刺周武王:“我们登上西山,只能采摘那里的薇菜为生。这都是因为残暴的臣子替换了他的君主,这个臣子却不以此为耻。我们再也没有希望看到三皇五帝时期的太平盛世了,我们的归宿在哪里?恐怕只有一死了,命运就是这样不公平啊!”

(1)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2)孤竹国:今河北迁安市大部以及辽宁省西部辽河流域的一个小国,从立国到灭亡存在940多年。

封邦建国。(1)

伯夷和叔齐的斥责以及自己内心的道德感让周武王坐卧不安,他始终觉得周朝是靠背叛自己的君主才建立起来的国家,因此对周朝的未来感到忐忑不安。

结束商朝统治之后,为了表示周朝推翻商朝是天命所归,周武王采取了一系列安抚民心、稳定社会的措施。

为了安慰那些商朝遗留下来的居民,他不但没有杀掉纣王的儿子武庚,还派他去管理商朝的遗民;为了争取原来商朝大臣的支持,他放出了被纣王关在监狱中的贤臣箕子,还赐予他一块封地。另外,武王还派人重新修整了比干的陵墓,让这位忠臣得到应有的归宿,并亲自去祭拜了比干。武王非常尊重这些先朝的贤臣,从不勉强他们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一次,武王与箕子坐在一起聊天,武王忽然问道:“箕子啊,你能说说商朝为什么灭亡吗?”本来聊得兴致勃勃的箕子,眼神一下子黯淡下来,他低着头使劲搓着手指头,不肯说话,肩膀一耸一耸的,似乎在抽泣。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支支吾吾地说:“我实在不忍心通过讲殷商的故事来告诉您有关国家生死存亡的道理。”武王也顿时觉得自己问得不大合适,赶紧转换了话题,改问他一些关于天地万物的问题。

武王还释放了被纣王抓进监狱的无辜百姓,并拿出鹿台的钱财,打开粮仓,发放给缺衣少食的人们。做完这一切之后,原来商朝的人民都打消了顾虑,也越来越敬重新王朝的统治者。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2)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蒙学故事(上册)

    蒙学故事(上册)

    《蒙学故事(上册)》本书囊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名物蒙求》、《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十多种经典蒙学读物之精华,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小读者在读故事的过程中便能了解有关品德、修养、志向、求知、为人处事和人文方面的知识,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 远古呼唤

    远古呼唤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条名叫“巴克”的狗,在被拐卖前,它是法官米勒家中一条养尊处优的驯养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在被拐卖到严酷的北方之后,它不得不面对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其恶劣的现实环境中,它显示出了强烈的生存欲望,并由这种欲望主宰,设法克服一切难以想象的困难,成为一只适应荒野生存法则和残酷竞争的雪橇狗,响应荒野的召唤,回归了自然。
  • 棉尾兔豁耳朵

    棉尾兔豁耳朵

    小小个头、身体柔弱的棉尾兔母子生活的田野里到处充满了凶猛可怖的敌人,有咬掉豁耳朵左耳一大块皮的毒蛇、凶猛的猎狗和红尾鹰等。为了让棉尾兔豁耳朵能在田野里顺顺利利地长大,妈妈倾尽全部,教会它各种各样的本领和技巧,经过不断努力地练习,豁耳朵成长为一只出色的棉尾兔,既能诱骗猎狗,也能灵活变通的除掉另一只大野兔。可在一次狡猾狐狸的突袭中,妈妈为了保护豁耳朵而遇到了致命的危险……
  • 钢琴精灵的美好时光

    钢琴精灵的美好时光

    小朋友,你听说过钢琴精灵吗?她热爱音乐,她善良可爱,她最喜欢与小朋友们为伴。她与小朋友们的故事随着美妙的乐曲在人间广为流传。在《钢琴精灵的美好时光》这些故事中,你会看到钢琴精灵那轻盈美丽的身影,她用充满智慧的头脑引领你走进美妙的童话世界,为你的童年增添一分靓丽的色彩;她那颗善良的心会帮助你克服困难,让你学会坚强;她的故事像是一个传奇,又像是发生在你身边。请轻轻地走近她吧,让她陪伴你成长,让她的美好心灵陪你度过美好的每一天!
热门推荐
  • 重生21世纪:丫头欠收拾

    重生21世纪:丫头欠收拾

    韩洛儿跟在男人身后,“你救了我,我想以身相许!”年惜墨冷声开口:“不需要,”他是个警察,他本是不会世上有重生这种事,可他亲眼看着棺材里的女孩活过来了,此后他身后总跟着个小身影,怎么赶也赶不走。韩洛儿走上了追夫之路,某日终于把他追到手,新婚之夜他开口:“丫头,该洞房了!”一听这话,她却想逃,“警察叔叔,我后悔了能退货吗?”年惜墨邪魅一笑:“退货期已过……”(灵异+重生,双洁,护短,男主外冷内热,女主,单纯呆萌!)
  • 那龙家族

    那龙家族

    那氏大小姐,一个农村小姑娘,因为无意中救了第七的少爷,一年后在国际创立了那龙家族,为了守护自己所有所在乎的一切,用雷霆手段征服一切,同时也在最后一战中.......
  • 治愈系心理学

    治愈系心理学

    本书精心为读者开设心理自助课,深入人的从欲望、内心、灵魂、人际、生活习惯等方面,帮读者疗愈心灵,拥抱幸福。?
  • 霸爱,总裁的心间前妻

    霸爱,总裁的心间前妻

    “求求你放了我吧……”“轩哥哥救我!”看着眼前的男人一步步靠近,左诗璇只能喊出心底最后一丝希望,可是耳边响起的却是如同地狱般的呢喃……“要谁救你?一个死人吗?”伴随着身上疼痛的则是无法言说的心痛,“景墨染!我恨你!我恨你!”“呵……是吗?那你就不妨多恨点吧。”……当所有的感情被铺开,当所有的回忆被找回,经历了无数伤痛的景墨染只想拉着左诗璇深情的说一句:“阿璇,你知道吗?你一直都是我的左心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古可稽乎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古可稽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欣赏我

    欣赏我

    努力了这么久,我想得到的只有三个字,“欣赏我!”小说中所涉及的部分高中知识学习法,纯属自我设想,请勿模仿!
  • 皇明盛事述

    皇明盛事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两代人的成长

    两代人的成长

    世界上有一种平行线可以相交,那就是父亲和儿子。从同宗同源出发,父亲和儿子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以不同的方式行走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最终融合,变成了一个人。父亲初中留校当教师,走上了中学教师工作岗位,评上了中学高级教师、当选了人民代表,著书立说获大奖。儿子初中学习成绩年级倒数,高三毕业学校理科考第一。父亲要做西天的如来佛、儿子要做西天取经的孙行者。
  • 盛唐烟云6:补天裂

    盛唐烟云6:补天裂

    王洵在京畿道附近,打了叛军一个措手不及,有效遏制住了对方攻势。各地唐军受到鼓舞,纷纷发起了反攻。为了改变被动局面,安禄山命令麾下大将崔乾佑不管长安,直接进攻灵武。灵武朝廷派遣房琯等人迎击,被崔乾佑打了个溃不成军。关键时刻,王洵带领骑兵赶到,用巧计逼退了崔乾佑,为郭子仪回援灵武赢得了时间,也为安西军赢得了各方豪杰的尊敬。被打散了的大唐将领纷纷来投,令安西军实力迅速发展壮大。渐渐成为大唐朝廷的支柱力量。
  • 人生不过一念间:南怀瑾的15堂人生智慧课

    人生不过一念间:南怀瑾的15堂人生智慧课

    人的一生是一场修行,总会面对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南怀瑾先生将人生归结为三个阶段:莫名其妙的生来;无可奈何的活着;不知所以然的死掉。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并不断求索的问题。在本书中,通过南怀瑾先生对国学经典的讲解,对儒、道、佛经典智慧的归纳,从做人的大智慧到生活中的小问题,深入浅出,化深奥晦涩为平易晓畅,在你人生路上指点迷津,为你讲述大得大失间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