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4400000008

第8章 人性的真相:人往哪里去(4)

当然,人们可以通过压抑和隐匿去淡化阴暗的一面,但它始终存在。如果某些东西被长久地压抑在内心深处,到了无法承受的程度就会彻底爆发出来。若是把压抑的情感和自我否定的想法比做精神上的岩浆,这时,假设地表又没有释放地下压力的出口,那么,岩浆只能通过火山爆发的形式来缓解压力。同样,人们内心黑暗的冲动和渴望也在不断累积,如果找不到健康、安全的方法来排解,它们会在意料不到的时刻,像岩浆一样喷薄而出。

每个人心中都有善和恶这样两股力量在斗争,这场战争一直都存在。一方面每股力量都想战胜对方,另一方面双方都试图妥协。那股光明的力量提升我们的价值,激发我们把独特的才能贡献出来,而另一股黑暗力量却拖住我们的后腿,依靠我们最原始、最自私的冲动为生。善和恶这两股力量就这样相互斗争,试图控制我们的思想和生活。那到底谁会赢得这场战争呢?

中国的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人性向善论”。人是具有善、恶两面性的,向善还是向恶,完全在于你自己的选择与把握。

恐惧向我们的心灵浇灌有毒情感

2012年12月,地球各地突然出现极其反常的气候变化,而这一切与已经消失的玛雅文明里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不谋而合。根据玛雅文明中的预言,2012年的12月21日,末日将会到来,世界将会陷入永无止境的黑暗中,而滔天的洪水会湮没整个地球。全球人类的恐慌、骚乱在各地时有发生,一个名为“诺亚方舟”的计划开始浮出水面……

这是由罗兰·艾默里奇导演的电影《2012》,自这部电影上映以来,人们便更加热衷于谈论“世界末日”之类的神秘主义话题,甚至在少数人群中造成了一定的恐慌,各大媒体、网站也都对此进行相应的报道与研究。当然,看完电影后,沿着电影里神秘主义的话题继续讨论是很自然的,也常能令人愉快。可是你若因为恐慌而改变你对生活的预期和安排,则是大错特错。

恐惧是《圣经》中提到的最初的人类情绪:亚当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后,发现自己赤裸着身体,所感觉到的恐惧比羞耻之心更为强烈。

在生活中,恐惧几乎无处不在,社会上几乎已经找不到不被其染指的领域。2005年,诺斯塔特为生产安全器材的西门子公司进行了一项调查。问卷列出了各种现象,要求1000名被调查者回答:近年来是否对一些现象产生了更强烈的恐惧感。结果是:51%的人对暴力犯罪感到更恐惧,47%的人对交通事故感到更恐惧,36%的人对恐怖事件感到更恐惧,26%的人对火灾感到更恐惧,而19%的人对自然灾害感到更恐惧。

今天的社会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安全。但是,在这样一个安全的社会里,却诞生了这样的一种恐惧文化,这很大程度上要归于人类自身的原因。恐惧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它向人类的心灵浇灌了有毒的情感,损害了人类的自由。

恐惧也是极具传染性的。一个人如果对某物感到恐惧,这种恐惧立刻会传染给周围的其他人,紧接着就会大面积扩散开来。即使起初的恐惧毫无来由,这种扩散依然会发生。其实,即使很多人都对某物感到恐惧,我们也不能以此断定该物确实就是可怕的。

恐惧文化是一种信任缺席的文化,而这会严重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恐惧能让人对所害怕的事物望而却步。例如,我们倾向于避免接触不同肤色的人。但这样我们便不会有机会知道:其实他们并不危险。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类的相互交流,而这种交流本来是可以减轻恐惧、消除恐惧的。在恐惧文化中,信任几乎无立足之地,恐惧能吞噬信任,而一旦信任退守,恐惧的疆界就会无限延伸。

有这样一个关于“恐惧”的笑话:

伦敦的一位学者站在门口抛撒玉米粒,恰好走过一位英国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

这位学者答道:“为了赶走老虎。”

这个英国人听了更吃惊,说:“这里没有老虎呀。”

学者得意洋洋地说:“那正说明它起作用了。”

这个笑话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恐惧所能说明的,更多的是我们自身,而不是恐惧的对象。我们对某物感到恐惧,但这种恐惧很可能是不应该的、不必要的。我们唯一应该感到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恐惧究竟能在生命中发挥多大的作用,还取决于我们自身的意志。我们可以试着去对抗恐惧,也可以尽力以希望来取代恐惧。希望是高于恐惧的,其原因在于:希望是乐观的、信任的、主动的、自由的;希望不会堕入虚无,会令我们升华;希望能开阔人们的心胸,而非限制人们的视野。

今天的社会比以往大多数时候都进步了许多。如果我们可以自由决定生活在历史的任何一刻,那么,当下的时代也仍然是我们最好的选择。我们的恐惧,不过是奢侈生活的附属品:过于安逸之后,我们空想出了无数对实际生活毫无影响的危险。当然,这个时代也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比如贫穷、饥饿、气候变迁、环境恶化、政治与宗教冲突……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对我们人类自身能力的信任,相信自己能逐步解决这些问题,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进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第三章 上帝·人·动物:重估一切价值

哲学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及以后时期。古希腊罗马时期是哲学的发源时期,讨论的问题集中在本体论、伦理学、政治学阶段,人作为独立个体而存在;中世纪时期是哲学的灰暗时期,哲学完全被神学压制,个人的存在完全被上帝的存在所掩盖;文艺复兴使人们重新发现了人,重新定位了人的存在和价值,使人的意义被高度凸显出来,人的高贵在这一时期被认为超过了动物和天使。

曾在哈佛大学读书的比尔·盖茨告诉我们:懂得分享是一种聪明的生存之道。当我们摒弃自私的行为,为别人付出的时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帮助了自己。因为在这个崇尚合作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担当全部,一个人价值的体现往往就维系在与别人互助的基础之上。许多时候,与人分享自己所拥有的,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也才能使自己的价值最大化。

上帝与人,你听谁的

有一天,上帝创造了三个人。他问第一个人:“到了人世间你准备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第一个人想了想,回答说:“我要充分地利用生命去创造。”

上帝又问第二个人:“到了人世间,你准备怎样度过你的一生?”第二个人想了想,回答说:“我要充分利用生命去享受。”

上帝又问第三个人:“到了人世间,你准备怎样度过你的一生?”第三个人想了想,回答说:“我既要创造人生又要享受人生。”

上帝给第一个人打了50分,给第二个人打了50分,给第三个人打了100分,他认为第三个人才是最完美的人,甚至决定多“生产”一些第三个这样的人。

第一个人来到人世间,表现出了不平常的奉献感和拯救感,他为许许多多的人作出了许许多多的贡献。对自己帮助过的人,他也从无所求。他为真理而奋斗,屡遭误解也毫无怨言。慢慢的,他成了德高望重的人,他的善行被人广为传颂,他的名字被人们默默记在心里。他离开人间时,所有人都依依不舍,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送行。直至若干年后,他还被人们深深怀念着。

第二个人来到人世间,表现出了不平常的占有欲和破坏欲。为了达到目的,他不择手段,甚至无恶不作。慢慢的,他拥有了无数的财富,生活奢华,一掷千金,妻妾成群。后来,他因作恶太多而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正义之剑把他驱逐人间的时候,他得到的是鄙视和唾骂。若干年后,他还一直被人们深深痛恨着。

第三个人来到人世间,没有任何不平常的表现,他建立了自己的家庭,过着忙碌而充实的生活。若干年后,没有人记得他曾存在过。

人类为第一个人打了100分,为第二个人打了0分,为第三个人打了50分,而这个分数才是他们的最终得分。

上帝的打分和人类的打分存在着如此大的差别,是上帝的失误,还是人类的无知?如果真有上帝,不知他本人会如何看待这截然不同的结果,而人类自始至终都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在继续,所有的一切都在延续……

实际上,上帝创造的这三种人分别是我们生活中三种人的代表:第一种人代表伟人,为人类创造了诸多的财富,并赢得了世人的敬仰;第二种人代表恶人,不但没有为人类作出贡献,还为人类带来危害和破坏,因此受到世人的咒骂与唾弃;第三种人代表我们生活中的平常人,一生都在为自己、亲人、家庭去赚钱谋生,忙忙碌碌地拼搏了一生,虽然也为人类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很快被历史遗忘。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第三种人,相信这也是上帝之所以多创造第三种人的原因所在吧。如果没有这多数的第三种人,又如何能对比出少数的伟人和恶人呢?

创造是衡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的标准,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特征。所谓创造,未必是指发明某种新的技术,也未必是指从事艺术的创作,这些仅是创造的若干具体形态罢了。

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不能满足于动物式的生存,而要追求高出生存的价值,由此展开了人的精神生活——创造。大自然所赋予人的只是生存的能力,因而,人所从事的超出生存以上的活动都给大自然增添了新意,无不具有创造的性质。正是在创造中,人用行动实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把自己内心所珍爱的价值变成可以看见和感觉得到的对象。

决定一种活动是否具有创造性的关键在于是否凭借自己的真性情去做事。一个画家画出一幅毫无灵感的画,一个诗人写出一首人云亦云的诗,一个音乐家弹奏了一曲毫无情调的曲,这是不能称为“创造”的。相反,如果你真正陶醉于一片风景、一首诗、一段乐曲的美,如果你对某个问题形成了你的独特的见解,那么这时的你才是在真正创造。

同类推荐
  •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汲取先贤的知识经验和思想精华,能够提高您的道德修为和文化素养;告诉您为人处世的真谛;拓展您的人际关系;完善您的言行;诠释为政之道。其目的是使您以阔达的襟怀、淡薄的心态、超逸的性情面对人生,像孔夫子教导的那样去寻找内心的清宁。
  •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卷(下卷)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卷(下卷)

    本书由袁贵仁、杨耕主编,汇集了当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解说和阐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境遇凸显出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课题的联系多方面地显示出来。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

    本书立足于科学实践观,在梳理认识论思想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系统阐释了认识的本质、特点与功能,认识的系统结构,认识的辩证过程,认识与真理的关系,社会认识活动的基本向度,科学认识社会的方法论原则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对于探讨人类社会的自我认识之谜、认识论的发展及其革命变革,特别是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思维方式,以及社会认识论的本质及其当代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天下哲思

    天下哲思

    《天下哲思》是由知名教育学者、2011年中国教师报“非常教师”扈永进主编的“国民通识读本”系列之一,介绍并专业解读曾经改变过世界的伟大哲学思想,衔接中学与大学教育,国内与国际教育,让白领日常充电,了解世界。通识教育思想兴起于哈佛大学,后风靡于世界,本书正是秉承这一思想,向国民传达那些历经时间洗礼仍旧璀璨的天下哲思。书中选取23篇文章展现柏拉图、康德、尼采等巨匠的重要观点,周国平、王蒙等学者的专业解读;文后附有兼具深度与广度的编后絮语,另设精彩快读、背景介绍和延伸阅读,让你全方位、多角度认识每一位学者、每一种思想!
  • 人的哲学镜像

    人的哲学镜像

    本书在逻辑层次上从人的原始性(兽性)谈至人的进化性(人性),再进至人的崇高性(神性),通过对抗战历史的反思、文字文化的求索和宗教实相的追问等,以递进的哲学分析,劝勉人们向往崇高而不是流于恶俗、广爱于物而不是堕于自私,让人清楚认识“人”自身,使人少在欲望的驱使下犯下罪愆,由此引出本书的结语——回答“人性会好吗?”的问题,并阐明全书的思想核心:由“良知”为出发,向“慈悲”而迈进。
热门推荐
  • 冥火启示录

    冥火启示录

    东厂狡诈,西厂暴虐,明代最令人闻丧风胆的特务组织轮番上阵,神农至尊,海外禁地,江湖中最强悍的势力倾巢而出,而这一切的一切,竟源于天下所有父母都会犯的一个错误!爱可以使子女成为人中龙凤,亦可以使其堕入万丈深渊,且看一只为亲情所困的丹顶鹤,如何突破四面夹击,最终面向大海,一飞冲天!
  • 行为心理学:瞬间读懂他人小动作背后隐藏的秘密

    行为心理学:瞬间读懂他人小动作背后隐藏的秘密

    《行为心理学:瞬间读懂他人小动作背后隐藏的秘密》相信读完这本书后你就能掌握行为心理学的精髓,从而正确解读他人的肢体语言。只要能读懂他人的内心世界,那么你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真挚的友情,得到贵人的帮助,防范小人的阴谋诡计;就能在职场中获得领导的重视,得到同事的友爱与下属的拥护;就能在情场中获得甜蜜的爱情与幸福美满的婚姻。
  • 古今刀剑录

    古今刀剑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Havoc

    Havoc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屾峰宪禅师语录

    屾峰宪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做人要“活”一点

    做人要“活”一点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做人要“活”一点,容易流于庸俗,有些人可能会将其理解为一种世故,一种圆滑,一种伎俩。其实不然,“活”是做人的一种智慧和方式,更准确地说是一种生存的状态,它是有原则的,当面对大是大非原则问题时,做人的底线是绝对不能动摇的。否则,那不叫“活”,只能算是乱来了,乱来就会超越底线而进入雷区。“活”的真正含义应该是——“活”而不失原则“活”得有章有法,有节有度。希望本书能给带去一个全新的做人观念,帮助你造就自己辉煌的人生。
  • 倾世绝宠:腹黑四小姐

    倾世绝宠:腹黑四小姐

    一朝穿越,顶级特工变成了废柴四小姐。极品亲戚一堆还被太子未婚夫嫌弃。没关系,神物相随开挂,还怕活不出什么精彩吗?什么?中了魅药?某位无良忠犬妖孽男可怜巴巴的看着她。看她有什么用?这个她也不知道怎么解啊!某男妖孽一笑扑倒吃干啃净之,还咋吧咋吧嘴,他的'解药'很可口。这是一个冷漠迟钝女被扮猪吃老虎的强大男扑倒的故事。本文1对1粉丝群476123639敲门砖任一角色名都可以。
  • 重生帝尊:圈回一只妖

    重生帝尊:圈回一只妖

    “看你艳压群芳,冠绝九界,做本轩主的男宠,也未尝不可!”“只要你回来,孩子本君来养!”“什么!她还是无法记起他?那就夜夜专宠直到她想起为止……”她是落入揽玉湖里的一片月光,经过无数万年月华的浸润,才化身成世间唯一的一片水月妖。而他,来自太古时期的万统之帝尊,第一次见面就想杀她,第二次见面就绑了她……没想到被他圈住宠宠宠,宠到人神共愤、满世界找,特么还想整个二胎……
  • 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

    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迷迭之翼

    迷迭之翼

    她——蓝瑰儿,在璀璨声名“赫赫”:恶赌鬼、丑鬼、八卦女……她用一系列苦心经营得来的名号掩盖自己的神秘身份,披着兔皮做着“大奸大恶”之事,弄得璀璨学园人心惶惶。冰山王子慕雪寒为了璀璨的宁静,誓要将这个花见花不开的大恶人赶出璀璨。作为“四大恶人”之一她并非浪得虚名,一场令两位当事人抽搐的恶赌开始了二人的PK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