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2900000002

第2章 民以食为“先”——吃喝背后的一笔账(1)

白鸡蛋为什么贵——偏好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有这样的经验,市场上的白壳鸡蛋往往比红壳鸡蛋要贵几毛钱,这是为什么呢?

先听听商家给我们的解释吧。白鸡蛋经常被冠以土鸡蛋、柴鸡蛋,大致意思是农家散养的鸡下的蛋。农家鸡是在自然的环境下生长的,饲料以草籽,虫子,五谷杂粮等为主,绿色天然,鸡蛋的营养价值自然会更丰富一些。红鸡蛋是人工饲养条件下的鸡生的蛋,工业生产条件下的鸡以人工饲料为食物,出于增产的目的会人为地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激素,当然鸡蛋的营养价值会大打折扣。事实上消费者也是这么认为的。白鸡蛋卖得贵一些也理所当然。

这里,白鸡蛋的价格高显然是由生产白鸡蛋的成本(比红鸡蛋高)和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共同影响产生的。

事实是怎样的呢?国内外专家对此做了研究,发现白鸡蛋和红鸡蛋的营养价值差距不大。两种蛋的营养成分比较如下表:

蛋白质 白鸡蛋比红鸡蛋高0.75%左右

维生素 白鸡蛋的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都略高于红鸡蛋

脂肪 红鸡蛋比白鸡蛋高14%左右

胆固醇 红鸡蛋比白鸡蛋高0.8%左右

除此外,其他的营养成分几乎相等。白鸡蛋和红鸡蛋蛋壳颜色不同主要是鸡的品种不一样。可见,说白鸡蛋价格高是因为成本大属子虚乌有的,消费者的购买欲才是影响鸡蛋价格的主要因素。

所谓消费者的购买欲,即消费者的偏好。偏好是指消费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可供选择的商品组合进行的排列。它是潜藏在人们内心的一种情感和倾向,是非直观的,引起偏好的感性因素多于理性因素。

习惯是消费偏好的一种常见类型,是由于消费者行为方式的定型化,经常消费某种商品或经常采取某种消费方式,就会使消费者心理产生一种定向的结果。所以,尽管人们已知道两种蛋相差无几,但在习惯的作用下仍会对白鸡蛋有所偏爱。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供”指供给,是生产者的行为;“求”指需求,是消费者的行为。价格把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系在了一起。

消费者的需求即消费者的欲望,人为什么会有消费的欲望呢?这需要我们回答一下“效用”这个经济学概念。

人们为什么要消费一件物品呢,所有的回答可以归结为一点:它能给人们提供满足。这种满足被称为效用。早期的经济学家认为,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计量效用,就像长度可以用米、时间可以用秒来计量一样。这种努力失败之后,他们甚至宣称,选中效用是一个不幸。后来,人们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糟糕:当一个人选择苹果而不是橘子时,我们只需要知道苹果带给他的效用比橘子高就足够了,至于高多少实际上是无关紧要的。

为了满足人对蛋的消费这种效用下有诸多可供选择的对象,如红鸡蛋、白鸡蛋,甚至鹌鹑蛋。人们会在自己偏好的作用下对各自的效用排个序,显然白鸡蛋会排在第一位,人们认为白鸡蛋的效用是最大的,尽管这并没有科学的根据。但就消费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欲这一点来说已经足够了!

我们知道,物品价格的变动是沿着它的需求曲线上下变动的。由于人们对白鸡蛋的特殊偏好导致了对白鸡蛋的需求上升最终反映在价格上——即比红鸡蛋贵几毛钱。

然而,一方面,消费者要尽量满足自己的愿望和需要;另一方面,他又受到购买力的约束。消费者的购买力取决于他的收入水平以及市场的物价水平。如果白鸡蛋定价过于昂贵,人们则会减少对白鸡蛋的消费,而会增加对它的替代品红鸡蛋的消费,毕竟两种蛋相差没多少。所以即使商家会把白鸡蛋价格定得贵一些,但和红鸡蛋比起来总不会贵太多。

豆沙糕还是巧克力薄饼——机会成本

阳光明媚的午后,好不容易处理完公司的财务报告,喝杯下午茶休息一下吧,来点甜点怎么样,豆沙糕还是巧克力薄饼?

“豆沙糕还是巧克力薄饼”类似于古老的“鱼还是熊掌”,被这个问题难住的人不会是第一个,也可能不会是最后一个,甚至有许多数学家都为此苦恼不已。当罗素·克劳(电影《美丽心灵》的男主角)会见约翰·纳什(纳什均衡的创立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时,纳什是花了15分钟的时间来决定是喝茶还是喝咖啡这个问题的。

豆沙糕还是巧克力薄饼、茶还是咖啡、鱼还是熊掌,需要我们仔细地加以考虑。要想圆满地回答好这个问题,我们先得了解一个经济学概念:机会成本。

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成本一般是会计成本,是可以用来做加减乘除的,其特点是现实存在的、已经发生的、我们可以加以利用的,和生产和消费有直接的关联。而在经济学上,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成本就是指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指除了现在的行动外的最佳选择能实现的价值。用现有资源做一件事就不能作其他事了,这些资源就是机会舍弃。就是我们说的“有得必有失”。

比如一个农民有一块土地,他可以用来种小麦、种蔬菜、养猪。假设这块地种小麦的收益是100元,种蔬菜的收益是150元,养猪的收益是200元。如果农民拿这块地用来种蔬菜了,相应的他就没法去种小麦或养猪,那么他种蔬菜的成本是多少呢?是150元吗?不是,150元只是会计成本,真正的成本是200元,即他舍弃的另外两个项目中价值最大的那一个项目的价值!

此外,机会必须是你可选择的项目。若不是你可选择的项目便不属于你的机会。比如农民只会种小麦、种蔬菜和养猪,搞房地产就不是农民的机会;又比如你只想吃豆沙糕或者巧克力薄饼,那么油条就永远成不了你的机会。

机会成本必须是指放弃的机会中收益最高的项目。放弃的机会中收益最高的项目才是机会成本,即机会成本不是放弃项目的收益总和。例如农民只能在种小麦、种蔬菜和养猪中选择一个,三者的收益关系为养猪>种蔬菜>种小麦,则种小麦和种蔬菜的机会成本都是养猪,而养猪的机会成本仅为种蔬菜。

同理,经济学上的利润跟会计利润也不相同。会计利润是全部收入减去会计成本。经济利润是全部收入减去经济成本,即减去机会成本。

可见,如果农民把地用来种蔬菜或种小麦,他的经济利润是负的,只有他把地用来养猪,他才能获得利润。

这里高明之处在于,在一般人看来,干什么都可以挣钱,都对自己有好处;而在经济学家看来,在一定的时期内,只有做一件事情才有利润,做其他任何事情都亏损。

机会成本又是和时间约束这个概念紧密相关的。时间是一种珍贵的资源,但糟糕的是,时间是一种供给固定的资源。我们不能在同一时间出现在两个地方,我们的选择总会受到限制。这意味着,我们要选择能使自己最充分利用那个时刻的行动。

如果我喜欢吃豆沙糕,但我更喜欢吃巧克力薄饼。你让我在两者之间选择,我就会选择巧克力薄饼;假如巧克力薄饼恰好没了,那么来点豆沙糕也无妨。因此,接受豆沙糕的机会成本是放弃巧克力薄饼。不妨给食用这两种食物的收益设个数:吃豆沙糕的收益是5,那么吃巧克力薄饼的收益是10。因为吃豆沙糕的经济利润是负的,所以我只能选择吃巧克力薄饼,而放弃豆沙糕。

当然,我选择巧克力薄饼的同时就要面对放弃享受豆沙糕这个机会成本。但我愿意这么做,因为只有这一种选择是对我有益的。机会成本是对选择行为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约束,因为你总得需要决定哪一个选择是最好的,并且放弃最好的替代物。

吃豆沙糕还是巧克力薄饼?以上是经济学教给我们如何选择。可问题似乎还远没有结束,因为我们还会关心一下今天这两种食物的口味,所用的材料是不是过期了,还有医生是不是嘱咐我了不能吃甜等。

可见,经济学只不过提供给我们了一种思考的方式。

吃美味吃出来的道理——预期

1900年,八国联军打到北京,慈禧太后逃到西安,路上又饥又渴,两天没吃东西。后来当地百姓呈上一个玉米面窝头,慈禧狼吞虎咽,吃得很香。连称:好吃!好吃!忙命赏了银子。后来回到北京后,她吃什么都觉得没有那个玉米面窝头好吃,就命太监李莲英再去弄点玉米面窝头。

这可愁坏了这位大总管,他知道此一时,彼一时,要真找得来恐怕老佛爷也不会高兴。于是让御膳房做点别致的窝头,为了出香,放桂花;为了甜味,放白糖;为了不散,加豆面。为了不剌老佛爷的嗓子眼儿,把玉米面是过了粗箩过细箩。

等做好呈上,慈禧一尝,连连摇头:“还是西安的玉米面窝头好吃啊!”

西安的玉米面窝头果真好吃吗?显然不是。老佛爷的心境正应了“饥时吃糠甜如蜜”这个道理。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这正是预期发生了作用。

预期是指在某事、某计划发生或实施之前,人们对其最终形成的效果有一个预先的期望和猜想,希望此事能够达到某种效果。它不是事件真实的效果,只是人们的一个期望的效果值。由于预期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所以生活中的预期一般是非理性的。

预期会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我们去餐馆吃饭,总会对一些美味菜肴充满期待,如当我们看到“美味的亚洲式姜汁鸡”、“可口的卡拉马塔橄榄酱与希腊羊奶干酪调制的希腊式色拉”、“多汁的梅洛蜜饯配制的法国肉酱烤鸡胸肉外带山羊奶酪片黑莓酸辣酱汁围边”的时候,会再也按捺不住,免不了要点一份尝一尝。然而希望总会落空,佳肴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可口。正如老佛爷对窝头的期待一样落了空,这些美味没有达到我们的心理预期。

虽然会有一些小遗憾,然而我们每次吃的都会很惬意,甚至我们会隔几天光顾一次,直到在这家餐馆有了自己固定的位置,不是吗?虽然慈禧吃着别致的窝头连连摇头,但这也照样没有影响桂花栗子面窝头成为一道宫廷美食。之所以会前后矛盾,其实也是因为人们的预期的作用。

尽管我们无法知道这家餐馆的大厨厨艺怎么样,然而正如菜单上面所写的“多汁的梅洛蜜饯配制的法国肉酱烤鸡胸肉外带山羊奶酪片黑莓酸辣酱汁围边”这种详尽深入的描述显然会比呆板的“烤鸡肉”更有诱惑力,这在不经意间会引导我们的期望,虽然吃后会与我们的期望有小小的落差,但这并不妨碍增加我们对它赞誉有加的机会。同理,桂花栗子面窝头显然比玉米面窝头对人们更有冲击力。

显然这一招在我们请客吃饭的时候或劝挑食的孩子吃东西的时候也会有用,我们不妨在菜名前面加一点带异域情调、时髦的词语。比如在暑天菜肴里总会少不了苦瓜,然而苦瓜却天生惹人生厌,外表看上去疙疙瘩瘩,不太漂亮,咬上一口满嘴苦味。尽管如此我们可以针对苦瓜的做法不同给菜肴取个“雪山凉瓜”、“大漠苦旅”等充满异域风味的好听的名字,相信也会引得众食客的食欲大增。

预期不仅在我们的吃上有影响,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安排、处理日常事务、交朋友搞对象等事情上也是如此。

一个人预期的形成,主要依据的是过去的经验、已有的知识和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分析、预测。“能掐会算”的都是那些阅历深、知识多的人;对要预期的事物了解越多、越深,预期才会越准确。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怎么“成熟”,其重要标志就是他对日常生活预期的高低,一个人越是成熟,他会对生活的预期越低,他不会再去幻想一些十全十美的东西,不会去抱怨自己的努力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不会去指望心想事成,而只是在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完成自己该做的事。

青年多是天生的乐观派,年纪大点的人则容易悲观。多往好处想者敢想敢干,容易“冲动”,多往坏处想者则容易趋于保守,遇事畏首畏尾,不思进取。其实有时候“预期值”高一点没有关系,定的目标高,这样干劲也更足,虽然会有困难,但这也没有关系,大不了改正思路重新再来,这样整个社会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姜太公钓鱼——免费的午餐

某大酒店开业,在电视和报纸上做了一个广告,称开业当天全天免费。几个好友当天正好闲来无事,便相约去吃这顿免费的午餐。去吃饭之前大家都兴致勃勃的,吃完饭后却一个个闷闷不乐,为什么呢?原来酒店所说的全天免费,并不是让你随便吃,而是根据酒店的规定,每人免费供应一份定餐,所谓的定餐,不过是一碗米饭、一个小菜、一小碗鸡蛋汤而已。如果想要吃其他的,则得自己掏腰包。看来,这全天免费只是酒店钓鱼的诱饵而已。再看酒店里前来消费的人群挤得人满为患,大家都是冲着这免费餐而来的。虽然被骗了,但有火还没地方发,谁叫你来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人家广告上明明写着,解释权归酒店所有,虽然字很小,不太醒目。再说你也不好意思理论,为了吃人家的免费餐,还要人家管你吃个够?大庭广众之下,面子上也过不去呀。送的免费餐吃不饱,只好自己再点上些炒菜、酒水,一结账,几百块钱出去了。这顿免费餐吃得还真不便宜。

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相信有免费的午餐。原因何在?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在利益尤其是能轻易获得的利益面前,人们就往往容易失去自我判断能力。

我们经常看到此类广告:本店清仓大甩卖,商品一律四折!其实商品的标签早已在打折前进行了修改,不过是将现在的价格提高为原来的两倍而已。说到底,没有谁会赔钱吆喝的。

同类推荐
  • 走向新农村的希望之路:宁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走向新农村的希望之路:宁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城乡发展的差距却在不断扩大。
  • 后谷歌时代:大数据的没落与区块链经济的崛起

    后谷歌时代:大数据的没落与区块链经济的崛起

    《后谷歌时代》一书的作者乔治·吉尔德是一位颇具远见卓识的智者。他在技术和文化领域具有无与伦比的视野和见地。他向读者描述了谷歌所面临信任与安全危机,并勇敢地预测了即将到来的后谷歌时代。谷歌的“搜索和排序”能力吸引了世界。看似免费小应用,诸如视频、地图、电子邮箱等让用户欲罢不能。但一个没有价格竞争的体系必将扼杀创业精神,并最终将互联网变成广告的荒原。缺乏信任与安全是谷歌致命的弱点,且当前的计算机和网络体系无法解决这一危机。如果价值和安全不是信息技术体系结构的组成部分,那么这个体系结构必将被替换。作者认为长期由少数巨头把持的互联网将面临着一场“大拆解”。
  • 春天的故事:深圳创业史1979-2009(上)

    春天的故事:深圳创业史1979-2009(上)

    1979年,她还只是“省尾国角”的一座边陲小镇;2007年,已崛起为国内继上海、北京、广州之后的第四座现代化城市。自1980年被批准设立经济特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后,改革创新已成为她的灵魂。这就是深圳的故事。是什么力量激发出深圳经济快速增长的高速度?是什么魔力托起令全球瞩目的深圳“一夜城”?三十年来,一代人的命运与深圳的发展紧密相连,期间发生了哪些故事?本书以编年体的形式,讲述了深圳三十年间崛起的过程,忠实记录了深圳在经济、社会、制度、产业等方面的深刻变迁和上升。可歌可泣的创业故事加上鲜为人知的史料披露,让我们重回那个激荡的创业年代……
  • 中国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

    中国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

    新世纪,中国社会意义最大的、最为根本的变化,莫过于社会结构分层趋势的发展和深化。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已不再是改革开放前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构成成分在中国已经具备,凡是现代化国家所具备的社会阶层,都已经在中国出现,只是各个阶层规模有大小区别而已。
  •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电影与经济的思想共鸣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电影与经济的思想共鸣

    "身为经济世界中活动的一分子,本该能看懂经济舞台上发生的一切,并理智地参与其中,不幸的是,我们的经济世界被分割成两半:一边是高谈阔论的专业人士,在高端的圈子内自说白话、我行我素;另一边是懵懵-瞳懂的普通人士,在平凡的世界里朦胧地 理解经济世界发生的变化。《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这本书,就是要将思 考力和参与权还给经济高墙外的普通大众——《盗梦空间》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中国经济增长 《绿野仙踪》与金本位复辟打开电影看经济,我们能发现不同空间里的同一种逻辑!
热门推荐
  • 中层管理者培训读本

    中层管理者培训读本

    中层管理者在企业中也叫中层领导、中层干部、中层管理人员、部门主管、部门经理、项目经理,有的企业称之为部长、处长、科长、主任等。中层管理者作为企业的中坚和脊梁,其重要性是不容质疑的。企业要想切实发挥中层管理者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就应该不断加强中层管理者的管理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切实承担起企业战略执行者的职责。
  • 弘道书

    弘道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垂钓日记

    垂钓日记

    本书收录了《“战”安昌》、《云竹风光掠影》、《冰天雪地独斗寒》、《寒风砭骨》、《倾听冰声》、《在大风中搏击》、《暖泉沟空军之行》、《青海湖散记》、《买鱼竿》、《夏钓清潭》等作品。
  • 简爱

    简爱

    我没见过卢强,我到这所学校教书那年卢强已经死了。我是八年前来的这所学校,那时卢强刚死两年,也就是说,到现在,卢强已经死了十年了。十年前,卢强还活着的时候在这所高中教数学,好像还是个备课组长什么的。关于卢强的事情我都是听周围同事们说的,传的人多了事情难免失真,我把广为流传的版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整合了一下事情大致如下。
  • 媚妖绝恋柔情君

    媚妖绝恋柔情君

    红玉,一个妖界有史以来最为奇特的妖精,她不仅身份奇特,感情经历奇特,性格奇特,语言奇特,她还有一个巨大的奇特的秘密隐藏在自己的心中。有人说她幸运,有人说她不幸,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一切才是刚刚开始……倾寒,一个为了心爱的女人守护了几千年不娶的男妖,只爱心中那一份感情,即使他一辈子都对人冷酷,也要用最美丽的笑容面对他此生唯爱的女人,此份爱不掺杂任何杂质,不离不弃,用最理性的爱面对自己所爱的女人时,却发现与爱的女人却越走越远……
  • 上仙

    上仙

    在我飞升那日,我的丈夫,秦亦亲手剜了我的心。他一脚把我踢飞,踩着我的手——在我耳边低语:你以为我这上万年和你一副如此丑陋的皮囊在一起,我有多恶心。自此我才知道,他和我在一起几万年,不过就是为了得到我这颗心,好助他飞升。几万年前,三界众生羡慕我长相丑陋却有一个俊俏的夫君疼爱。几万年后,我即将魂飞魄散,而他却当上了九重天的天尊。即使变成孤魂野鬼,即使万劫不复,我也要亲手剖开他的胸膛,把自己的心拿回来!终有一日,我嫁的男人,定比秦亦还俊美,法力比他还高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带我纵横九重天。当初既是我点化你成仙,渡化你的劫,那么你余生所有的劫,都该我来背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动漫奇幻之旅

    我的动漫奇幻之旅

    韩云汐上一秒还在残酷的修仙界挣扎求存,下一秒居然穿越到了《樱桃小丸子》的世界,成为了小丸子的同班同学美环花子,本以为这一生可以活得简单一点,可是为什么她家亲戚都那么特别?铃木园子、阿笠博士、酢乙女爱、大道寺知世怎么全都来凑热闹了?这样的生活怎么可能简单的起来呢?
  • 礼仪全书(第四册)

    礼仪全书(第四册)

    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礼仪全书》归纳、介绍了大量最新的交际技巧和礼仪规则,有针对性地分析、解答了生活、工作、交际中经常遇到的种种具体问题,内容涉及社交场合的礼仪礼节、招待宾客的要领、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商业营销中的礼仪、与外国人交往的礼仪知识等等。在社会变化日益快速的今天,许多经久不变的社会习俗和礼仪,已经发生微妙的改变。本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地反映了这种变化。
  • 土地神的世俗生活

    土地神的世俗生活

    十五岁那年,刘道德的人生轨迹彻底发生变化。在外人眼中,他成了村里几百年不出的懒人。而他自己知道,遇到那头黄鼠狼时,他多了一个身份,就是地球上最后一个土地神。几间房子一条狗,再养几只鸡鸭,原本以为从此过上了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然而,某一天,灵气复苏了……庵主读书群434811830,欢迎大家加入。
  • 重生76年软妹子宠夫

    重生76年软妹子宠夫

    上辈子,叶秋识人不清,怀孕后惨遭抛弃。不仅错失了第一次高考,还连考三次都失败。灰心之际带着儿子跳了河……只是却被一个汉子救了。可某天,儿子突然失踪。还好有那汉子不嫌弃,陪着她寻找了几十年。不仅花费了一生积蓄,还搭上了汉子和自己的命。可没想到,她死后竟然重回了十八,在一切事情还没发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