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6200000003

第3章 不曾走过,怎会懂得(2)

不要陷入完美主义的圈套,要学会换一种角度看问题,给自己更多的宽容与谅解。

视觉上的美丽熟悉之后会变得平淡,感受上的美好却会日益长久。

一定要真心地喜欢自己。喜欢自己,并不是盲目自恋,而是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坦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不管是优点还是缺点。真心喜欢自己的人,懂得快乐的秘密不在于获得更多,而是珍惜所拥有的一切。你会觉得自己是那样地受上天的恩宠,是那样幸福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是一份开放的心境,更是你快乐的起点。具有这样心境的人,对生活、环境、周围的人会自然流露出喜悦之情。

学会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缺陷,真诚地喜欢自己,喜欢自己的不完美,喜欢自己的个性。你会发现你不仅拥有愉悦的生活和人生,还会获得更多的魅力。

生命的本性是快乐的,如同绽放的鲜花,激荡的歌曲,迷人的芳香。我们应该善于发现生命的意义,走进自己的内心。有一句人们常说的格言:“爱你的邻人如同爱你自己。假使你不爱自己,又怎会爱别人呢?”

要学会爱自己,不要怨恨自己,柔软地、温和地关怀自己,学会原谅自己。

印度的奥修说:

“学习如何原谅自己。不要太无情,不要反对自己。那么你会像一朵花,在开放的过程中,将吸引别的花朵。石头吸引石头,花朵吸引花朵。如此一来,会有一种优雅的、美妙的、充满祝福的关系存在。如果你能够寻得这样的关系,那将升华为虔诚的祈祷,极致的喜乐,透过这样的爱,你将领悟到神性。”

06

有时候,等待也是一种美妙

有一次,一位年轻人到关渡,看到有一群人手里拿着望远镜,对着蓝天,对着那一片泥沼,对着那整片红树林望着。他不禁好奇地趋前问他们:“你们在望什么啊?”

只见那些人理所当然地回答道:“我们在等啊!”

“等?等什么呢?”

“等鸟飞过来!”

又有一次,这个年轻人到海边玩,看见许多人手里握着钓竿,面向大海,把线放得远远的,每个人的眼神都充满了笃定。

他便问其中的一人:“你们面对大海,心里在想什么呢?”

那个人回答说:“我们在等啊!”

“等什么?”

“等鱼儿!”

于是,年轻人也开始在生活中学习“等”的感觉。等着红灯变绿灯,等着太阳升起,等着夜晚变白天,等一种“沉淀”,他开始享受等待的美好了。

古时候,人们曾用驴子推磨,但为了避免它懒惰不肯用力,就先把驴子的眼睛蒙起来,让它看不见,再将花生酱抹在驴子的鼻子上,驴子闻到香味,以为前面一定有好吃的食物,就会拼命往前冲。

在生活中,人们也常常在追逐着这个、追逐着那个,到头来往往都是空忙一场,这跟驴子又有什么两样呢?

所以在我们的人生中有了“等”的期待,有了停一停,等一下的美好。在下雨时,我们等着太阳出来;当阳光透出云际的同时,我们等到了彩虹。无论是等待时的希望,还是彩虹给我们的美妙,都是我们人生中的美好感受!但如果彩虹时刻挂在天空里,我们还会觉得它是那样的美丽吗?

正是由于有了等待,才会让我们在获得时感到了更强烈的兴奋和感激。不要再为等待的漫长而倍感焦急,让我们的心情逐渐平静,去用平和的心境感受等待和希望的美妙吧。

07

不念过去,活在当下

人生由三天组成,昨天、今天和明天。如果你在忙碌的今天为了昨天的失败或不幸而哭泣,那么你的今天就只剩下了泪水。试问,你的明天又将何去何从?

一天,一位得道高僧休息前吩咐他的小弟子去给佛祖点上香火,这个粗手粗脚的小和尚不小心把香炉打翻了,香灰撒了一地,刚刚插好的香火也断了,差点儿燃着了整个殿堂。小和尚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偷偷地躲了起来。

第二日,高僧找不到小和尚,便亲自来到殿堂探究原因,得知了事情真相后,他有些生气,但是很快就平息了下来。他派人去把躲藏起来的小和尚叫来。

小和尚因为害怕,哭了一夜,眼睛肿肿的,心想这次肯定被重罚。高僧看了一眼小和尚:“你耽误了今天的晨课,知道吗?”小和尚抬起头,很不解地望着高僧,然后低头主动认错:“师父,我错了。我昨晚打翻了香炉,你不生气吗?为何今日不责罚我,反而仅仅怪我耽误了晨课呢?”高僧语重心长地说:“昨天你犯的错误,我是很生气,可是事情已经过去了,再来追究谁的责任已无益处。昨天香灰已撒,香火已断已经是无法挽回的事情了,唯一可以做的便是今天马上换上新的香灰,重新点上香火,再把今日的晨课补回来。如果因为昨天的失误,把今天的光阴也赔进去的话,那才是不可饶恕的。你明白了吗?”小和尚恍然大悟。

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这个小和尚的角色,我们为了昨天的失误而哭泣,甚至放弃了今日应该做的主题,明日再为今日的放弃而哭泣,日日相仿,人生就这样丢失了它的意义。当昨天的事情我们已经无力改变,那么就应该勇敢地去面对它,把握好今天才是最有价值的行为。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回忆是一种心理压力的来源。当然,回忆的滋味因人而异、因景而异。不过当回忆袭上心头时,总是别有一番滋味。不论是辉煌的过去,还是灰暗的昔日,回忆都很少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是甜的已随岁月的流逝而变淡,是苦的更会由于翻老账而变涩。所以,少回忆不堪回首的往事,你的心理就会轻松许多。

不要为昨天流泪,但是要从昨天中吸取教训,避免今天成为第二个失败的昨天。

08

无论何时,都要珍惜与善待自己

珍惜和善待生命,就是善待自己。它能让痛苦和烦恼远离一生,让人在恬静的生活中感知生命。

人生是没有后退的生命之旅,面对神圣和有限的生命,我们更要珍惜和善待它,寻找属于自己幸福的人生。我们要静静地思考生活,细细地品味生活,在淡然豁达中享受生活,让自己活得精致而有意义。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孩子,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院长笑而不答。有一天,院长交给孩子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无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孩子拿着石头蹲在市场的角落,意外地发现有不少人对他的石头感兴趣,而且价钱越出越高。回到孤儿院里,孩子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卖。在黄金市场上,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来买这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孩子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又涨了十倍。由于这孩子怎么都不卖,竟被人们传为稀世珍宝。

孩子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把这一切告诉院长,并问为什么会这样。

院长没有笑,望着孩子慢慢说道:

“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惜售而提升了它的价值,竟被传为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生命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你自己的态度。珍惜独一无二的自己,珍惜这短暂的几十年光阴,然后再去不断充实、发掘自己,最后社会才会认同你的价值。

与浩渺的世界相比,人的生命是如此短暂。生命脆弱之至,有时仅在呼与吸的瞬间。所以,追逐幸福的人们,一定要珍惜自己,善待生命。

09

委屈往往不能求全

人常说,“委屈求全”,可事实如此吗?当我们委屈自己的时候,就能求全吗?

一位经济学家陪外国朋友去首都机场,打了辆出租车,等从机场回来,他发现司机做了小小的手脚,没按往返计费,而是按“单程”的标准来计价,多算了60元钱。这时候有三种处理办法:一是向主管部门告发这个司机,那么他不但收不到这笔车费,还将被处罚;二是自认倒霉,算了;三是指出其错误,按应付的价钱付费。

外国朋友建议用第一种办法,经济学家选择了第三种,他说,这是一种有原则的宽容,我不会以怨报怨,也不会以德报怨,而是以直报怨。如我仅还以德,那么他将不知悔改,实质上是在纵容他;我若还以怨,斤斤计较,则影响了双方的效率与效益;我指出他的错误,然后公平地对待他,则是最直截了当的方法。

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会被他人侵犯、伤害或妨碍,有的人可能是无意中冒犯了你,有的人可能是为了某种原因冲撞了你,有的人可能是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让你反感。这些算不上大奸大恶,多是道德领域中的小事,未必能达到法律的高度,却让人咽下去,心有不甘;针锋相对,实在不值。

有人开玩笑地说:“以德报德是正常现象;以怨报怨是平常现象;以怨报德是反常现象;以德报怨是超常现象。”以怨报怨,最终得到的是怨气的双方;以德报怨,除非真的到达一定境界,否则只会让你心中不知不觉存积更多的怨。其实,做人只要以直报怨,问心无愧即可。

很多时候,我们委屈了自己却不能得到相应的结果,还可能出现更糟的情况。而且一再退让很可能导致人精神上的压抑,使自己的生活状况更糟。有时为了大局委屈自己是必要的,但是不论什么事情都想通过委屈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那么问题将永远得不到真正的解决。

所以,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学会爱自己一些。爱自己,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不委屈自己、爱自己,还表现在对待生命和生活的态度上。

同类推荐
  • 打动人心的68个沟通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打动人心的68个沟通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沟通的本质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沟通的目的是共赢,沟通的前提是心态,沟通的技巧是倾听。如何创造活跃的沟通气氛,而后直入对方的内心?如何凝聚谈话的焦点,吸引听者全部的注意力?如何强化谈话内容,清晰表达,消除沟通障碍?本书通过68个打动人心的沟通技巧,让你的沟通能力更上一层楼!
  • 让学生自信自强的故事

    让学生自信自强的故事

    迷失记忆的老人,音乐在我掌上,购买上帝的男,享受生命的春光,爱的故事,虚职实爱,卡罗尔的天才,看见世界的时候,一个美丽的故事,最好的年龄。
  • 优雅是女人最美的外衣

    优雅是女人最美的外衣

    女人漂亮与否在出生那一天就注定了,而优雅却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达成。优雅不是30+女人的专利,也不是名门望族女子的专利,而是每个女人一生的功课。每个女人都有过优雅生活的能力。优雅的女人永远不会老。法式优雅的真谛就是——优雅唯一一种一种可以超越容貌、超越身份、超越年龄的东西。
  • 聪明女人人脉学

    聪明女人人脉学

    美国有一句流行语说:“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what vou know),而在于你认识谁(whom vou know)。”聪明女性更是高声提醒所有的女性同胞:女人,人脉决定财脉、情脉,甚至是你的命脉!人脉是一个女人获取财富、抓住爱情、走向成功的门票。 本书结合当今女性人脉关系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大量的真实事例和简明的理论,介绍了女人如何建立人脉关系,如何利用人脉关系办事的方法和技巧,全书小中寓大,俗中见雅,给女性朋友提供了一整套实用、高效、便捷的人脉关系成功妙略。 女人要相信,只要拥有完善的人脉,天底下没有办不成的事!
  • 包容:好心态好情绪快乐一生

    包容:好心态好情绪快乐一生

    本书指出人应当有一颗包容之心,包容可以让我们结交众多的良朋益友,能够帮助我们化解各种矛盾冲突。如果我们学会包容自己、包容生活以及包容我们接触的一切人和事物,那么在包容的过程中,伴随着好心态和好情绪,就会在快乐中幸福一生。
热门推荐
  • Been There, Run That

    Been There, Run That

    "This is what I want for entrepreneurs, especially for women: to believe in themselves, to dream bigger, reach higher, and to achieve success beyond their wildest expectations." —Kay KoplovitzBeen There, Run That is an anthology of blog posts by thought leaders in technology, media, e-commerce and life sciences, curated by Kay Koplovitz, founder of USA Network and chairman of Springboard Enterprises.In 2000, Koplovitz co-founded Springboard as an accelerator for an expert network of women entrepreneurs. In their first six months, Springboard companies raised over $165 million in total funding, and nearly $200 million in their first year.
  • 周易参同契注·阴长生

    周易参同契注·阴长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人事典年齿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年齿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攸湫曲

    攸湫曲

    九千年前,四大圣域圣主接连突破至天阳大圆满,四域圣主叛乱,夺取界主之位,楚帝斩杀一人,重伤俩人,楚帝至今下落不明,陨落?生还?帝子楚孤雨改何去何从?慢慢看吧!!!!
  • 超越权力:网络时代的领导行为

    超越权力:网络时代的领导行为

    21世纪已经过去十年。这十年我们最深刻的体验是——信息以10的N次方在增长,财富以10的倍数在变化,而人的寿命只以小数点级在增加。这是一个信息爆炸可以给我们带来无限机会,同时信息垃圾充斥使人迷茫的时代;这是一个可以快速致富,同时又是一个可以快速贬值的时代;这还是一个人类用有限的寿命创造无限的生命意义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寿命微不足道的增长远远跟不上变化的时代。
  • 雾落

    雾落

    越苦难越浪漫,越卑微越勇敢,长江上游的雾落小镇。田埂间湿润纯净的青草味儿,是什么东西,犹如大雪在无风的山中飘落?眼泪夺眶而出。
  • 同学修仙吗

    同学修仙吗

    9012年了,该修仙了。同学,修仙吗?包吃包住包分配哦。
  • 中山传信录

    中山传信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方策

    十方策

    天地有十方,一策涂万灵谁得到十方策,谁便是天下主宰。只是……他算无遗策,唯独算漏了自己的心。
  • 行政诉讼与国家赔偿

    行政诉讼与国家赔偿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法律知识宣讲》丛书之一。本书从实际出发,由浅入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密结合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法的法律知识,对该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宣讲。通俗易懂、体例规范,在各个章节穿插了案例,有助于广大读者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