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0600000013

第13章 近代的屈辱和社会主义革命(1)

一、中国近代史上知识分子的探索之路

(一)屈辱的开始直到17世纪末,中国还被认为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但到19世纪的时候,中国已经沦为了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根据研究,在两千多年以前公元元年前后,中国的经济绩效水平与古罗马帝国非常接近,在公元前500—1400年间还要高于欧洲水平。根据研究,欧洲开始赶上中国是在公元1400年以后。欧洲赶上中国的原因,开始并不是因为生产力的提高,而是在地理大发现之后,由于从美洲新大陆带回了大量的黄金、白银,积累了巨额的财富,所以欧洲人的生活水平才得以迅速提高。到了18世纪以后,欧洲的工业革命开始,技术变迁速度加快,在很短的时间内中国就迅速落后了,而且这种落后还在不断加剧。根据麦迪森的研究,按照1990国际货币单位来衡量,1820年中国的人均收入是523,当时美国的是1287,英国的是1756(世界最高),当时中国的人均收入是美国的40%,英国的30%。到了1950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变为614,美国变成9573(世界最高),英国变成6847,中国是美国的1/15,英国的1/10,可见收入差距在扩大。随着收入差距与发达国家的拉大,中国在国际政治上的地位也一落千丈。例如在清朝中期以前,中国还是全世界最强的国家,周遭的国家都来中国朝贡,中国成为它们的宗主国。英国派使节到中国来,中国翻译英国为“猁”,意思是蛮夷之邦,不知礼节。然而在1840年,也就是工业革命发生不到一百年后,中国就在与英国的鸦片战争中战败,接下来在一系列的战争中接连受到战败的屈辱,中英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每次战败的经历对中国来说都是一次重创。接连战败不仅让中国失掉了可以让周遭国家纳供的国际地位,例如作为朝鲜的宗主国和保护国,却让其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中国本身虽然没有变为殖民地,但实际上已具有了半殖民地的性质,与20多个国家签署了不平等条约,在很多城市划出租界。另外,中国还把土地割让给英国、日本和俄国等国家。丧权辱国的局面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了。

有不少人在总结这段历史的时候认为,中国从一个天朝上国在短时间内迅速衰弱下去,主要是因为清政府过于腐败。但这一说法与事实并不完全符合,因为清朝在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让百姓民不聊生的昏君,民间的反清势力也主要是源于民族情绪而不是出于对皇帝个人的不满。尽管当时官僚体系的贪污腐化现象的确存在,但是贪污腐化的情形在中国的历朝历代都不鲜见。因此,将中国一朝走向贫弱的过失完全推卸给清政府是不公平的。中国在近代之所以不断遭受外国欺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欧洲的工业革命迅速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拉大了。在欧洲借助于科学实验的方式加速进行技术创新、经济发展一日千里的同时,中国却在科举考试和传统的教育制度之下不能形成自主的科学与工业革命,只能固守着旧有的技术与生产水平在原地踏步,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大,而中国在真刀实枪的战场上的屡尝败绩,只是让这种差距以最残酷的方式摆在了中国人的面前。中国的知识分子在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和科举制度的教育之下,形成了对国家的强烈责任感,处处以天下为己任。面对这种千年巨变,中国的知识分子油然生出一种让中华民族重新强盛起来的使命感。但在另一方面,面对着战争的屈辱和国势的日下,这些知识分子又有极大的挫折感。中国过去是非常强大的国家,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短短一百年不到的时间里,就被一些在过去称之为“蛮夷之邦”的国家打败,并任由它们欺凌,所以对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精英来说,努力实现中国的复兴是鸦片战争之后的当务之急。理解这一努力是理解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历史的重要线索。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文明,与一个新崛起的文明发生了冲突,而战争就是冲突的激化。正如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所表现的那样,在这种文明的冲突中,知识分子对于国外文明的反应和理解必然会涉及文明和文化的含义。

(二)中国早期知识分子救国救亡的探索

对于文明和文化,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例如,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加上上层建筑就构成了一个文化体系。在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问题上,我比较倾向于费孝通的老师马林诺夫斯基对文化的定义,他把文化定义成三个层次的有机结合。最低的层次是器物,包括能看到的各种有形物质,比如刀枪、车马、吃饭的筷子和刀叉等。第二个层次是制度和组织,比如银行体系、教育体系、政治体系等都属于这个层次。第三个层次是精神或伦理价值,也就是行为规范,即对好坏的判断。当然,这种分法与马克思的方法实际上并无矛盾。马克思的经济基础指的就是器物层面,上层建筑其实是另外两个层次的相加,即同时包含了组织的层次和行为伦理规范的层次。按照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三因子论,三个因子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当一个文明与另外一个文明发生冲突的时候,社会上的普通大众与知识分子的反应是如何理解清楚这种冲突产生的原因。

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对于清朝政府而言,这是第一次在对外战争中遭受败绩,这在之前是连想都无法想象的。对外战败引起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极大的反思,反思过后他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与西方在器物层次上有很大差别。所以在同治年间,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中兴名臣发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内容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一方面仍要坚守以儒家哲学为基础的社会体系和伦理价值标准,另一方面要学会利用西方的器物文明成果,向外国购买枪支、大炮和轮船。他们认为有了这些枪炮和轮船,中国就可以强盛起来。可以看出这时的知识分子尚未能摆脱“天朝上国”的思维定式,仍然认为中国在文化的社会组织和价值体系上都具有优越性。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从某种角度上说,洋务运动确实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在中国建立了北洋、南洋以及福建水师,也就是以山东的威海卫和福建的泉州以及马尾为基地的三支海军舰队。

第二次冲突的激化是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甲午战争产生的原因是当时的朝鲜受中国的保护,后来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力量发展非常快,对朝鲜有殖民的企图,所以和中国发生了冲突。日本在19世纪中叶以前基本都是闭关锁国,后来在美国海军舰队的外在压力之下才被迫开放门户。日本开放以后,也引起了当时日本社会的极大反思,出现了所谓“尊王攘夷”、幕府还政于天皇的思潮。在权力由幕府大将军交还天皇以后,明治天皇开始推动维新改革,日本与英国一样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并引进了现代的学校、军队、银行、工厂等组织体系,与中国的洋务运动在开始的时间上差不多。在甲午海战开始之前,国际上的评论普遍认为中国应当能打赢。因为中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新型的军舰,拥有从英国、法国购买回来的最先进的战斗武器。日本没有中国的财力雄厚,买不起大吨位的军舰,所以只能自己生产小吨位的海军军舰,使用的枪炮也比不上中国。有一段野史的记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状况。甲午海战之前,清政府采取孙子兵法上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术,在上海的黄浦江举行盛大的海军阅兵典礼,邀请各国驻华武官前来参观中国的海军舰队,目的是吓阻日本的侵略野心。日本的驻华武官也被邀请,他在参观后回去给政府写了一份报告,报告称虽然日本的军舰和武器比中国落后,但日本仍能打赢中国,原因是中国的军队没有现代化的组织观念,没有纪律,即使有现代的枪炮也发挥不了作用。当然这只是野史,没有经过考证。但仍能反映出洋务运动只是从器物层面学习西方,在组织层次上并没有任何改革,比如教育制度的改革、政治体系的改革、经济体系的改革等。文化的三因子应该是统一的整体,单单有现代化的枪炮,而没有相应的组织体系,枪炮也起不了很大的作用。

中日甲午海战失败以后,清政府割地赔款,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于是又掀起了另外一场社会反思。原来的反思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认为输给欧洲主要是因为枪炮的落后,现在枪炮和欧洲一样的情况下还是会打败仗,那就一定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反观日本,同样是在列强的压力之下,短短三十多年,从闭关锁国到锐意革新,很短的时间内就超过了中国。因此中国的知识分子对中国落后的原因有了一种新的认识,认为中国如果要奋发图强赶上西方,就必须像日本一样,采取君主立宪制,废除科举。上一讲我们讲到,科举考试的问题主要在于内容,而不是在于形式,这个形式能够挑选有能力的人进入政府作为治国安邦之才,所以说还是好的。科举考试的制度还被英国学习,在英国建立了文官制度,只是没有以四书五经作为考试内容。当时推行君主立宪制度的维新运动被称为“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很快就被保守的清政府官员镇压下去,唯一得以保留的成果就是在当时名为“京师大学堂”的今北京大学。

与建立君主立宪制的社会认识不同,一个另外的思路就是来自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海外留学生和华侨。孙中山原为广东人,后移民到夏威夷,之后到美国接受教育。他看到中国遭受西方列强的欺凌,也迫切地希望中国能够迅速强盛起来。他在美国的时候看到美国的制度非常先进,认为总统制要比君主立宪制更为优越,所以需要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制国家。当时,不管是保皇派还是革命党,所提倡的基本内容都是一样的,就是要推动一场组织层面大的社会制度变革和政治制度变革。

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知道变法已是势在必行。但是,到了这个保守分子也开始主张要变法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清政府很快就被推翻。当时的中国人普遍认为,中国的积弱是因为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落后,只要推翻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建立新的民主制国家,中国就会迅速地走向富强。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参战国,而且是战胜国,但是巴黎和会却不把中国当做战胜国看待。当时青岛原本是德国的租界,既然在一战中中国是战胜国,德国是战败国,那么租界理应归还给中国。但是,当时日本已经变为列强,在列强幕后交易的《凡尔赛和约》中,把青岛从德国转手给了日本。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多北大学生以及在北京的青年知识分子对北洋政府的强烈不满,于是就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当时社会的政治制度已经改变,在科举制度废除以后,建立了初中、高中、大学,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改变。但是,中国还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家,还是会被欧洲列强欺辱,原因就是光有现代的器物和组织制度还不够,还必须有现代的精神和价值观,所以需要提倡“民主”与“科学”。

同类推荐
  • 供给侧改革十讲

    供给侧改革十讲

    本书选辑了贾康先生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新研究成果,问题意识和针对性极强,阐述深入浅出,形式活泼多样,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权威解读了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核心内涵、理论创新和政策主张,对各界读者全面深入理解供给侧改革具有帮助作用。
  • 哈佛大学第一堂经济课

    哈佛大学第一堂经济课

    《哈佛大学第一堂经济课》通过通俗有趣的语言、生动真实的案例,介绍了哈佛经济研究中关于需求供给、生产效率、成本控制、通货膨胀等经济常识。作者从最通俗的角度阐述经济学理论,使广大读者能通过本书对经济学理论有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 早懂经济学,早过好日子(幸福达人系列)

    早懂经济学,早过好日子(幸福达人系列)

    《早懂经济学,早过好日子》:让你很容易地搞懂经济学,搞懂政府在做什么,或者没做什么。有的人看财经新闻会闻出“钱”的味道,有的人却像是看天书……
  •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开始陷入全面衰退;中国经济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摆脱不掉通胀这个瘟神;我们无法实现产业升级,只能产业转移;我们距离香港式的楼市崩盘只差半步;国企根本不赚钱,国企拒绝改革;我们的金融系统催生了高利贷;所谓保本的理财产品,其背后是风险极高的房地产;国有四大银行有可能重蹈日本覆辙;所谓国际板,是国资委的另外一个孩子“红筹股”回来圈钱了。
  • 历史的唯美诅咒(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3)

    历史的唯美诅咒(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3)

    “吴晓波细说商业史”系列图书为全数字系列产品,是对《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的补充。该系列整理了吴晓波近年来所写作的文章,了解中国百年商业的风雨历程,再现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商人,探寻中国商业百年变迁,深入中国商人企业家精神内核。《历史的唯美诅咒(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3)》:历史上那些具有现代意识的商业尝试,以及那些最终失败的商人。
热门推荐
  • 美丽英文: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旅行卷)(套装共6册)

    美丽英文: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旅行卷)(套装共6册)

    《美丽英文: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旅行卷)》(套装共6册)包括《美丽英文:致十年后的自己》《美丽英文:遇见成功的自己》《美丽英文:世界上最美的情书》《美丽英文:那些激励我前行的睿思》《美丽英文:那些触动我心扉的故事》《美丽英文:快乐是自找的》。在这里,世界级的大师用发人深省的哲理语言,从不同的角度告诉我们,应如何面对生活、品味情感、看待世间百态、抓住未来的人生。那些岁月如歌的光阴,那些浮生若梦的幻影,是一篇篇难以忘却的经典故事,它们有的激励人心、感人肺腑,有的美轮美奂、令人深思。本套书还精选了各个时代世界杰出名人的情书,包括诗人、作家、音乐家、思想家、政治家等,世上最热烈的情感也就莫过于此。
  • THE FROZEN DEEP

    THE FROZEN DEEP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豹图

    天豹图

    《天豹图》十二卷四十回,有清代刊本,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书中写英雄除暴安良,又加上朝廷中忠奸斗争和英雄美女间的故事,颇能吸引读者。
  • 阿吒薄呴付嘱咒

    阿吒薄呴付嘱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刘邦十讲

    刘邦十讲

    史学大师汤因比将汉高祖刘邦与西方的恺撒大帝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是人类文明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历史的相似之处,总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流转着和重复着。历史的声音可以说是人类文化中最深沉的元素。刘邦的一生是平民与贵族较量的一生,也是大用关系资本论的一生,玩弄手腕、实用至上,他虽然看不起读书人,却仍能将其为己所用。所有的一切支持着他走完了从平民到皇帝的路程,终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强汉的雏形。但是,这样的成功却为瘸世诟病,究其根本乃是他的无赖本质。换个角度考量,“无赖”正是他灵活机智的反映。历史上的帝王如不能为此,似乎成就大业难矣。这就是真实的刘邦。历史的真实和刘邦的真实构成了汉朝起始之时的景象。
  • 嫁祸为夫

    嫁祸为夫

    身为大楚第一祸害,武亲王赵宸很是称职。不仅瘸着腿将京城搅闹的鸡犬不宁。还盯上了牢里那位神神秘秘的顶尖名角儿。然而,朝夕相处过后她却发现,对方的马甲竟越掉越离谱了——
  • 眷然归与情:法国人家

    眷然归与情:法国人家

    本书是旅游类图书,属于别处系列之一。系作者在法国采访数个家庭后的感悟和体会。
  • 废柴小姐:异能王妃

    废柴小姐:异能王妃

    (废柴+草包=最强组合)她是风家不能练武不能修气的废柴小小姐,他是举国皆知的草包七殿下,当一段以戏弄与欺辱为目的的婚姻将两人捆绑在一起时,她为了他横眉冷对千夫指,而他亦为了她卸下层层保护伪装,发光发亮成为最受瞩目的天才!当他决定与她携手终生时,万里江山不如伊人回眸一笑!
  • 星际女王:星河光焰

    星际女王:星河光焰

    从见到那只濒死的虫母开始,她终于能向波澜壮阔的星空投去一瞥。这绝不是最好的时代,却可能是最坏的时代!一个女强人在星河时代崛起的传说!
  • 名门婚事:阎少的心尖宠

    名门婚事:阎少的心尖宠

    “阎擎天,我有腿,我自己走。”“阎擎天,我有手,衣服我自己穿。”“阎擎天,我有手也有嘴。饭我自己吃,”“阎擎天,妈蛋,滚开,我有腿、有手、有嘴,我不是废人……”一纸婚书,她和认识不到三天,人人口中的恶人,圈内知名贵少爷阎擎天结了婚。婚后,她的事,他可谓全权代劳,就连……幸好洗澡她还可以自己来。别告诉她,这就是上流社会的有钱任性?某日,她没法再忍,怒吼道:“阎擎天,有本事明天就给老娘办个残疾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