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0500000002

第2章 北宋初期(2)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晚春初夏的日子。“旧亭台”是昔日的亭台。所有这些依旧美好,他的感发到此仍没有表现出来,“夕阳西下几时回”,表面上仍是客观的大自然的现象——“夕阳西下”,实际却是在“夕阳西下”与“去年天气旧亭台”对比之间,表现出作者的伤感的。晏殊还有一首很好的小词《破阵子》:“忆得去年今日,黄花已满东篱。曾与玉人临小槛,共折香英泛酒卮。长条插鬓垂。人貌不应迁换,珍丛又睹芳菲。重把一尊寻旧径,可惜光阴去似飞,风飘露冷时。”这首词写的是美好的秋日。“忆得去年今日”,韦庄“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去年今日”说得非常强劲,而大晏的词却总是平淡的,他写的也是去年的今日,“黄花已满东篱”,东篱之下开满黄花,“曾与玉人临小槛,共折香英泛酒卮”,我曾经和那美丽的女子靠在矮矮的栏杆上,共同摘取那菊花芬芳的花瓣放入酒杯中。中国古代的习惯,九月九月饮菊花酒,菊花在北方的俗名叫九花,九月九日饮菊花酒,而九月九日之“九”同长久的“久”音同,在此也就有了相同的意思,是渴望花与人共长久之意。“长条插鬓垂”,那女孩将花枝插在鬓发之上。至此,上阕是说九月九日饮菊花酒,盼望花与人都青春永驻。

而下阕就开始对比,古人写对比,多以十年为期,苏东坡所写的“十年生死两茫茫”,欧阳修所写的“十年前是樽前客”,但晏同叔所写的却不是十年的改变,而是一年间的变化,只是短短的一年,“人貌不应迁换,珍丛又睹芳菲”,我又看见了那美丽的黄花,可是今天那美人已不在这里,他说我“重把一尊寻旧径”,这话写得实在妙,平淡地写来,而柔细的感情却溢于字里行间,“把”字极妙,“把酒”之中杂有对自己感情的品味,“寻旧径”,旧径是当年和美人共同走过的小路,今天我一个人重踱,这旧径是我认识的,又何需“寻”,“寻”不是寻路,而是寻思当年的感情,这本是写人生的改变,是写他所怀念的人不知今日在何方。可后面的这两句没有继续写他这种相思的悲哀,他只是说“可惜光阴去似飞”,去年的光阴像飞一般地逝去,现在又是“风飘露冷时”了。

他不像李后主,最后的终句都是滔滔滚滚的感情,他不写“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样深沉哀痛的句子,他只是用景物的衬托就把他人生的感叹、相思的怀念如此清淡柔细地表现出来了。如果你能体会出这首小词所含的感情,就能帮助你了解我们刚才讲的“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今天的光阴在夕阳西下之后就永不再回返了,“无可奈何花落去”,李后主也说了“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因为这种消逝和无常是你无法挽回的,而晏殊词的高明却在后面还有一句“似曾相识燕归来”,他没有让自己的感情一泻无余。他有通观的眼光,这是帮助你经历患难的修养。“无可奈何花落去”是自其变者而观之,“似曾相识燕归来”是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这当然与苏东坡还有所不同,晏殊的这两句词也有通观的意蕴,但这种通观的意蕴不像苏东坡那样是明显的思想,而是和他感伤的情绪结合在一起的,这才是晏殊最值得注意的特色。

“无可奈何花落去”是消逝得一去无回了,可“似曾相识燕归来”却是年年的重复,从直接的叙述中在“花落去”之后加上了“燕归来”的口气上的挽回,然而它毕竟是和感伤的情绪结合在一起的。“似曾相识燕归来”,现在回来的燕子果然就是去年在此筑巢的燕子吗?这是不一定的,所以是“似曾相识”,是可能相识,而并不见得就是去年的燕子,“燕归来”三字还反衬出许多不归来的情绪,故这两句词是通观与伤感的结合,是理性和感情的结合。最后一句,晏殊写的是“小园香径独徘徊”,在徘徊中自然有一种对往事的追怀和思念之情,但大晏写的口气非常缓和,而“重把一尊寻旧径”的今昔对比之情却隐含其间,虽非激言烈响,其效果却不在“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诸句之下,这正是大晏词的特色。

第二节

说到晏殊的词,很多人都把晏殊富贵显达的身世据为口实,批评他的词的圆融平静的风格特色为不深刻,以为晏殊缺少一份诗人的沉挚深刻的感慨。这乃是由于中国传统诗论中有一种“穷而后工”的成见。太史公司马迁就认为古今的文学都是“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而晏殊的身世生平,是人所共知的富贵显达,据《宋史》卷三百十一载: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临川县)人。七岁能属文。

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十四岁时,皇帝宋真宗召见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题同进士出身。”

从此,晏殊一帆风顺,官一直做到宰相,这是不错的。当然,一个人的身世中的忧愁患难,常常会使人变得深刻起来,但是,这要看他对忧愁患难怎样对待,也就是说,忧愁患难固然可以成就一个英雄豪杰,成就一位伟大而深刻的诗人,但也同样可能毁灭一个诗人,一个英雄豪杰。无论是成就或是毁灭,对于一个诗人而言,是否经历了忧愁患难,实在是没有什么必然关系的。只要你果然是一个诗人,那么你就应该具有诗人的锐感。况周颐说:“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有万不得已者在。”除非你天生不是诗人,若果然是一位诗人,那么就是大自然的风雨江山,花开花落,月圆月缺,夕阳残照,都能给你很深的感触,使你“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陆机《文赋》),使你有敏锐的感触,使你有深刻的见解,成为真正的诗人。晏殊就正是一位天生锐感的词人,他写过许多首小词,一直不被人注意,一般的选本也从不选入,以为没有什么深远的情思和意义。

其实,在这些很平常的小词里,正呈现着晏殊那一份诗人的非常细微锐敏,而且非常富有诗意的感受。如其《诉衷情》上片:“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这几句小词所写的时令景物,就正是晏殊经过十分细密的观察、幽微的感受所得。

你看他那欣赏大自然的眼光:秋天里,芙蓉花和黄菊花争妍竞放,时令将近重阳节,那远处的小村庄被一派秋光秋色所点染,如在画中一般;远远望去,村庄四野的树林里,片片红色的树叶间杂着稀疏的黄叶,清晰可……这是何等锐敏的感受,何等细微的观察和欣赏。另外如又一首《菩萨蛮》之“高梧叶下秋光晚,珍丛化出黄金盏”,“擎作女真冠,试伊娇面看”和又一首《破阵子》之“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不但感受深锐纤细,观察细密清晰,而且于欣赏中还有一种生活的情趣存在,可以看出晏殊作为一个词人所独具的锐感和善感的资质。第一首写黄色的菊花,先从梧桐树写起,一棵高大的梧桐树飘下落叶,梧桐树不仅本身高大,它的叶子也是很大的,这个形象很鲜明。从那样高大的树上,飘落下那样大的桐叶,“一叶惊秋”,马上使诗人意识到了“秋光晚”,产生了迟暮的情思。接着,晏殊看到了那美丽的花丛中,像变化出一盏盏黄金制的酒杯一样,开放着金黄色的菊花。他欣赏美丽的菊花,不禁动情,伸手摘下一朵像女道士(“女真”即女道士)们所戴的黄冠一样美的菊花,高举起来,与站在他眼前的美丽的女子那可爱的面庞相比,看看如果菊花是一顶真冠戴在女子头上,有多么美。这不仅有情,而且多么有趣!第二首写一个少女的神情,细腻而活泼:女孩子的微笑是慢慢从脸上展现出来的,而她之所以要笑,只是因为她早上刚刚赢了一场“斗草”的游戏,而诗人曾猜想“疑怪”她昨天夜里做了一个怎样美好的梦。这样细腻的描写中,不是流露着诗人晏殊的一种赏玩的情趣吗?

这就涉及大晏对冯正中的继承问题,以前人们认为冯正中词对后世的影响是“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那么,晏殊得其俊表现在哪里呢?冯、晏二人写外界景物时感受都极为纤细。有的人写景非常呆板,像“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从外表看所写景物也很优美,对仗也很工整,然而这样的句子却是死于句下,毫无感发可言。因为它只是用了一些美丽的字样,但毫无感发的生命。

而晏殊和冯正中相似的一点,就是他们的词作之美不是外表形式的美,不是字句词藻的美,而是他们词中所传达出来的最纤细幽微的感发生命,是诗人和词人最锐敏的一份感受。晏殊的词最具这种感受,他的一首《清平乐》可以作为这一方面的代表作品: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栏杆。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金风”是带着肃杀之气的秋风,有人写秋天就突出那种肃杀的情调,而晏殊写秋天依然也写得珠圆玉润,“叶叶梧桐坠”,梧桐树叶飞落,一片秋色,而对于秋天的这种感受都在这“细细”、“叶叶”的微小变化之中体现出来。“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写一种寂寞无聊赖之感,但却写得极清淡。下面“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栏杆”,他写黄昏的时候,紫薇花、朱槿花已经开残了,斜阳照在栏杆上,“双燕欲归时节”,是燕子将要南飞的时候了,“银屏昨夜微寒”,是昨天晚上我在室内已经感到天气的渐渐寒冷了。这样的词不需要理性的思致,也不需要有哲理,更无需深厚的感情,就是那词人一份敏锐的感觉,从那纤细的景物之中传达出来的一种感受,而却写得极有诗意。再进一步,则要从这种感受中引起一种感情,我们再看晏殊的两首《踏莎行》。

先看第一首: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这首《踏莎行》词的牌调,在句法、句式、音节的顿挫上都呈现着极细密的形式,上下片都是先有一个双式四字句的骈偶对句,然后有一个结句,后面又有两个单句式。这个很细致的词调适于表现细腻的情思。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律,是诗人感情节奏与语音节奏的完美结合,特别是词,有多种的牌调,词人要选择哪一个牌调传达他的或是明快或是深婉的感情为恰当,这其间实在存在着一种自然微妙的结合。晏殊一共写过五首《踏莎行》,对这个牌调的声律方面的特质,都掌握得非常好,这主要因为他对此牌调具有一份纤细幽微的感受。下面我们看一看词的内容,就会更清楚地看到他的情意与声律结合得很好。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这几句很能见出晏殊的感受之锐敏,而且是非常诗意的锐感:那小路上花树的花瓣已凋落稀疏了,郊原上的芳草青青,渐渐盖满了原野,高台的树阴愈发浓郁了。这其中有词人十分纤细的观察、比较和体认,透过细腻的情思表达出来。“红稀”是由多渐少,“绿遍”是由少而多。晏殊这里以“红稀”写小径的花,以“绿遍”写芳郊的草,都不仅仅只是他今天眼前的小径芳郊,而是集合了他多少天来所见所感比较之后所见到的小径与芳郊的变化。若不是词人的感受锐敏而且多情善感,是不会有如此纤细幽微的感受的。而表面上看,实在只是写春光的慢慢消逝,没有感情字样,只是一点点纤细的直觉而已。而其实是不然的,晏殊的词不同于别人的有些诗作词作,那作品不用细细体会,一读就感动得非常强烈,而晏殊的词非要深深地体会,以心领神会,才能见出其内含的生发感动的生命。晏殊词的好处之所以很难被人认识,一个是因为作者的情思纤细幽微不易被人体认,再一个就是因为读者疏忽没有深深地体会。

下面我们接下去看。“春风不解禁杨花,乱扑行人面”,这是上片的结句。这两句仍是在写春光的消逝,感情虽比前面有较多的流露,但仍在似有若无之间。词人晏殊亲自体会到了春天在一天天消逝,春光的脚步一天天远去——“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这只是有心地描绘了春天远去的脚步的踪迹。而这里又写出杨花柳絮的满天飞舞,春天真是一去不返了。以杨花的短暂生命,写春光的短暂。王国维有一首咏柳絮的词云:“开时不与人看,如何一霎坠。”杨柳的花(即柳絮)实在是大自然里最不幸的花,没有人看过它开,难道是它不曾开吗?实在是它只要一开即落,就随风飘去了!而它一飞走,也就带走了春天。那么,为什么要让杨花飞去?

同类推荐
  • 辛弃疾文集3

    辛弃疾文集3

    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 论京派文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论京派文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京派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目前的一个重要流派。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文化、中国文学形成了一个百舸争流的话语场。本书试图通过与各种话语的比较分析中,在历史与时代、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立体坐标中,阐述京派文学的叙事立场、叙事策略与叙事方式。京派作家审视历史应当如何实现现代性叙事转换时,对传统和西方始终保持一种文化清醒的态度,故而他们的作品在审美上呈现出一种忧郁的诗性。京派文学的文化反省意识充分汲取了五四文化的积极营养,明显区别与当时流行的实用主义功利观,而有一种深长的袅袅不绝的文化觉醒的意味。
  • 杜甫文集3

    杜甫文集3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人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 假作真时

    假作真时

    《假作真时》是沪上知名作家、译者、外国文学资深编辑黄昱宁近年来的散文佳作结集。第一部分是回忆性随笔,那些家族故事、听过的歌、难忘的人、吃过的家常食物、故去的老翻译家,都在作者笔下呈现出非虚构文体的迷人张力,而我们也借由这些讲述得以回望一种生活,一段人生,一个时代;第二部分则是关于小说和电影的评论,侧重于探讨文学和影像之间的“转译”,探讨故事的变身,为我们示范了一种文本精读的技巧。两个部分互为诠释,构成了一幅虚实无间的立体拼图,也展现出作者成熟的文学观。
  • 天使路过

    天使路过

    本书是备受国内读者喜爱、以散文随笔著称的新锐女作家乔叶的心灵励志书。乔叶为国内发行量最大杂志《读者》的签约作家,其作品在诸多的报刊杂志中有很高的转载率。本书由70篇左右短小精悍的美文和随笔组成,文字犀利而凄美,直面所有女性读者敏感而纤弱的内心和情感世界。在书中传达了作者对生命、对生活、对爱情的独到见解,让人们在感动之余生出无限的慨叹。
热门推荐
  • 网王之赖上越前龙马Ⅱ

    网王之赖上越前龙马Ⅱ

    “龙马,你知道么,当我在人群里看到你第一眼的时候我就牢牢的记住你了。”“为什么?”“因为你的眼睛,它和我的名字是一样的。”一次偶然,她和他在纽约的一条人来人往的街道因为网球而彼此相遇,却仅是一面之缘。“那你又知不知道,最开始我特别讨厌你。”“诶?为什么?”“因为你总是跟我做对。”一年后,他和她再次因为网球而相遇在纽约街头,却不知是命定的缘分还是天造的孽缘……“越前龙马!就算你揭穿了我你也不会瞬间拔高到152啊!”“抱歉,我现在已经156了。”“……”“笹川琥珀,你居然又故意给我指错路?”“越前龙马,我没有计较你这家伙转眼三年把我忘得干干净净这件事就已经很给你面子了!”“……”
  • 只许你喜欢我

    只许你喜欢我

    他害死了她的爸妈,她一心想报仇,可偏偏他却宠她至极,她怕了,逃了。为了留住一心想要离开的她,他不惜一切代价,只因为把她放在任何人身边他都不放心……
  • 许我一场颠沛流离

    许我一场颠沛流离

    遇见厉景尧,并不是她悲苦人生的终点;如果爱是一首歌,恋上他便是这世上最悲伤的苦情歌。
  • 与星同眠

    与星同眠

    十九岁的安可离开大河乡,成为了南安大学的一名大一新生。在这里,她认识了优等生庄严、小太妹韩小依、校花秦若涵等人,然而有一个人却始终像谜团一样存在安可的脑海里,那就是她童年时的玩伴许卓乔。昔日亲密无间的儿时玩伴重逢在南安大学,为何却一夜陌生,再相遇却是见面不相识。心怀疑虑的安可能从许卓乔冰冷的目光里找到答案吗?在遭遇母亲离家,父亲坐牢等一系列变故的安可,在她翻天覆地的十九岁里,始终有一个人在默默地守候着她。是温柔似水温暖如阳的庄严,还是沉寂似海飘渺如雾的许卓乔?命运的大手紧紧扼住了安可的咽喉,韩小依的决绝、秦若涵的执着,又将她推向了怎样的境地……
  • 无趣老人语录

    无趣老人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侏罗纪:恐龙开始复活(青少年科学探索营)

    侏罗纪:恐龙开始复活(青少年科学探索营)

    《侏罗纪:恐龙开始复活》一书为读者详细讲述了梁龙、腕龙、雷龙、鲨齿龙、角鼻龙等众多恐龙的体态特征与生活习性,阅读本书,有助于广大青少年读者走进恐龙的世界去进一步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
  • 神女惊华

    神女惊华

    (更新暂停中)都说东夏国兮颜公主是个灵丹破碎、修为尽失的废物,但是从某天起,兮颜公主竟然凭借着废材之躯让人不敢放肆。烧杀抢掠、凭借着皇帝的宠爱为非作歹,皇城中的人对她是恨得牙痒痒,就连他国都盛有公主恶名。但所有人都莫名的惧怕公主。更是不知道何时,公主身边多了四个神秘强大的男人!“吾追溯汝万世,岂是那些凡人所能相比?”魔君大大千古独尊。“阿兮,你这么好看,我也好看,我们的子嗣定然绝顶美丽。”噫,白切黑的精灵。“莫怕,四哥护着你。”绝代主神,先是朋友后是妹,最后变成小宝贝吖!“无妨,你尽管去做。”冷傲的万妖之王。当天下风云四起,豪杰辈出,她一袭紫衣惊华天下,驭神兽,耍神器,炼神丹,定生死,天下万物俯首称臣。“吾为主,尔等皆为臣。”【女强,1v1,外挂很多,极其舒爽,放心食用。】【作者玻璃心,发展可能有些快,不喜者出门左拐,多谢合作。】
  • 超时空垃圾站

    超时空垃圾站

    苏璟大学毕业后,处处碰壁,心灰意冷,回老家调整心情。却发现自家后院,成了超时空垃圾站,每天都有大量垃圾汇入其中,有的来自神墓、斗破苍穹、盘龙等小说时空;有的来自海贼王、火影、死神等动漫时空;有的来自X战警、美国队长、钢铁侠等漫威时空……作为垃圾站主人,苏璟有处理这些垃圾的义务。一开始他认为这是一件苦差,后来才发现,这是这辈子所遇到过的最美的美差。新书《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氪金玩家》。
  • 做人做事枕边书(大全集)

    做人做事枕边书(大全集)

    如果你的人生事业屡遭挫折,自己又不知道障碍在哪里,你将从本书中获得答案;如果你目前正值春风得意,好运连连,那么书中的方法和技巧更会使你如虎添翼,你的人生将更上一层楼。《做事做人枕边书大全集(超值金版)》为你的奋斗之路铺出了一条平坦的大道。书中的一招一式都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发挥作用。
  • 寻秘巫溪

    寻秘巫溪

    《寻秘巫溪》讲述了重庆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对旅游业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应该尽力地加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