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5900000004

第4章 宗教音乐的发展(2)

俗话说风水轮流转,荷兰乐师逐渐走向衰落。17世纪以后,仅存 的一两位荷兰乐师,也仅是作为王室大公的合唱队的指挥。意大利人 和德国人则迅速填补了在他们逝世之后的指挥空白。等到荷兰人再一 次站到世界的巅峰时,他们已经是另一个领域- 绘画- 的领袖 了。无论如何,在两个世纪左右的时间里,荷兰人在音乐的发展史上 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荷兰人的成就绝对值得我们以钢琴伴奏来讲述。他们是严格遵守纪 律的民族,视遵纪、守法为天职。也正因如此,荷兰人把音符的准确性 发挥得近乎完美。他们对复调有着执著的追求,不愿为了配成标准的和 声而放弃复调。这种执著使得音乐中增加了一种新的因素,使之更加完 美。换句话说,在那个时代,一些民歌的作曲家已经误打误撞地用上了 对位法。

对位法的精髓在于确定了音符与音符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先用数 学计算出音高,然后,从任意音高开始唱第一声,第二声用一样音高或 者高五度的音符唱,紧跟着是控制节奏的符号,后面音符的选择也是如 此。尽管方式比较愚钝,但也不失为增加了一个音乐概念。或许通过上 面的介绍,人们会认为这种音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情感表达的自由, 增加了很多纯粹的数学计算。必须指出的是,荷兰人、德国人和北欧其 他国家的人,恰巧都是这种类似于数学游戏的作曲方法的忠实拥护者。 建筑师和工程师通过计算,用坚硬的材料修建公路、修补桥梁;类似 的,这些作曲家也是通过计算,用原本脆弱的人声来创作优美的歌曲。

二、创新宗教音乐

上文我们提到的那些热衷于数学演算的作曲家们,常使得在教堂里 虔诚做礼拜的教徒气愤不已-因为作曲家们任意增减音节的长短。可 以说,歌词的完整性为圣咏的改革作出了牺牲。正是歌词的这种改变, 使虔诚的信徒们无法听懂歌曲的内容,而他们认为内容要比音乐本身 重要得多。并不是所有的教徒都持这种观点。有些做礼拜的教徒就认 为只要歌曲本身好听,歌词其实并不重要。创新的标准在于加入新的因素,这对于作曲家们 来说可是一件好玩的事 情:他们在唱诗班庄重 地唱到"荣誉属于上 帝"时,揉进了一些流 行音乐的曲调。这使得 那些相对比较向往自由 的教徒可以随意哼唱, 因此一些轻松的曲调更 适合他们。

如果你曾经玩过乐 队,那么你对以下这些 看似奇怪的组合一定不 陌生:把鲁宾斯坦的《F 大调》加入《友谊地久天长》之中,或者在演奏《斯旺尼河》时顺带一部分德沃夏克的《谐谑曲》,而《啊,亲爱的奥古斯汀》可以极为和 谐地加入一段由卡尔·玛丽亚·冯·韦伯创作的《自由射手》的旋律。 可是你是否想过,这种组合,作为音乐史上的一种变革,是怎样产生并 发展起来的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介绍一下特伦托会议。该会议的主题就是坚 决反对音乐改革,因为改革中存在的危险之一就是使庄重神圣的宗教音 乐变成下里巴人。也正是这个原因和主题,使得此次会议从1545年开到 1563年,虽然中间暂停过几次,但仍可谓是一场持久战。会议过程中, 严肃音乐的坚定拥护者们认为,任何改革都将影响音乐艺术的健康发 展,他们十分不屑作曲家们的数字游戏,也十分不满意他们的创作。 他们这种观点是有针对性的,在15世纪的合唱指挥之间特别流行这样 一种游戏-将原本优美动听的旋律通过他们合理的数学演算,变成 不堪入耳的音乐。我以一首名叫《三只瞎眼老鼠》的儿歌为例解释一 下。这首儿歌的旋律在16世纪可以被荷兰人随意地颠倒,如"瞎眼的三只 老鼠 " 。也 许 旁 边镇 子 上的 乐 师听 过 之 后又 将 其变 成 了" 三 只 瞎眼 的 老鼠 " ;而 第 三 个人 为 了表 现 自己 , 则 把它 改 成了 " 老鼠 的 三 只瞎 眼 "。 别 急, 还 有 第四 个 人, 他 比之 前 三 个人 的 创造 力 高得 多 : 这回 的 版本 可 以从 头 到 尾正 着 唱, 可 以从 后 往 前倒 着 唱, 甚 至还 可 以 从任 意 一句 开 始。 他 的 高级之 处在 于 ,无 论 采 取哪种方法演唱,居然都能听出调来! 这股浪潮一直持续到18世纪。下面讲的是我的亲身经历。一天,老师为了奖励我认真练了一个月的小提琴,决定和我一同演奏一曲《二重 奏》。所选的谱子可能是海顿或者莫扎特的。老师把琴谱放在桌子中 间,一个人从第一句开始,另一个人从最后一句开始。可想而知,这基 本上是一种游戏,可绝对不算什么优美的《二重奏》。可是那时仅仅十 岁的我依旧认为是件很好玩的事情。

回到上面的例子。"瞎眼老鼠"本身的旋律被弄得支离破碎,最后 就留下了几个中看不中用的歌名。弄到了这个地步,连最痴迷"新艺 术"的人们都意识到自己做得有些过分,改革应该停止了。这时一位宣 称音乐可以兼有庄严和轻松的伟大音乐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他就是 伟大的帕莱斯特里纳。

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和16世纪的大多数优秀人物一样,不分昼夜地辛 勤工作。他创作的曲子在数量上显然比不上当时著名的荷兰人罗兰·德 尔·拉特尔多(后者的全部乐谱六十大本都记录不完),可是帕莱斯特 里纳在音乐史上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他拯救了音乐。那是在特伦托 会议召开期间,罗马和西班牙的守旧势力认为,荷兰风格的乐曲从一定 程度上威胁了经典的格列哥利圣咏,所以坚持要将其从教会音乐中剔 除。这种最为粗暴的排异方式有先例可循:教皇约翰二十二世在位时(14世纪初)便决定教会仪式仅可使用经典圣咏,但是在不到一个世纪 的时间里,教堂音乐又恢复了以前的状态,这得归咎于各个教堂的执行 者都是说一套做一套。不过也多亏如此,人们才能同时欣赏到逝世的和 当代的作曲家的作品。

但这回可不一样了。西班牙守旧集团采取有力的措施来隔断革新可 能对圣咏造成的威胁。他们甚至把教皇唱诗班里的西班牙成员集中到特 伦托,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他们支持同胞们亲自去聆听并选择 自己所支持的音乐,换一种说法就是,让这些唱诗班的同胞们体会出新 音乐的危险。幸运的是,新音乐受到教皇四世的喜爱。他把裁决的权力交给了枢机主教会议-借口不能以个人的名义对一种艺术形式采取强 制措施。枢机主教会议对此讨论了好几年,这多多少少给革新者们一点 喘息的机会。最终裁决是圣咏只能用拉丁文演唱,圣乐中不能含有任何 所谓"猥亵的、不纯洁的"因素。后来,教皇邀请枢机主教欣赏一出整 合了新旧音乐的优秀作品-帕莱斯特里纳最新的作品《马瑟鲁斯教皇 弥撒曲》。这也算是一个颇为创新的折中方案吧。于是,教皇和主教皆 有所得。一曲终了,枢机主教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妥;而教皇则可以在一 定程度上继续欣赏新音乐。他发出通告,将上述《弥撒曲》作为唯一的 词曲标准,所有的作曲家都要参照它来创作。

这次会议为宗教音乐的改革带来了转机,换句话说,陈腐守旧的西 班牙派(由克里斯汀巴尔·莫勒里斯和路易·迪姆·德尔·维多利亚在 罗马建立的)最终失败了,也许他们的故土罗马都不能收留他们。这一 决定的另一个结果是彻底区分了教堂音乐同世俗音乐。此后,教会选取 的部分教堂音乐出自世俗音乐家之手,而这些作曲家可能对宗教并不感 兴趣,但是能谱写出优美的宗教圣咏音乐。也就是说,世俗作曲家的作 品开始走进教堂。这种折中的音乐得到了教堂里所有人的认同,包括唱 诗班和前来礼拜的教徒。更重要的是,从此世俗音乐摆脱了教会的阻 挠,有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这样一来,它那激发人们审美情趣的作用 越发明显了。

这一决定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在这之后,世俗音乐得以摆脱教 会监督而丰富其娱乐性,同时,教会音乐的严肃性得以保全,圣咏也不 可能会变成娱乐大众的对象。

同类推荐
  •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介绍了宋徽宗赵佶传奇的一生。《宋徽宗赵佶的书画贡献》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造形本源

    造形本源

    本文是对于中国画造形本源问题的研究。中国画造形的本源问题,即中国画造形从哪里来的问题,在本质上是一种“形而上”性质的问题。“形而上者谓之道”,所以,中国画造形的本源问题,亦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的范畴及与道所相关范畴的关系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本文也是一种带有“哲学”性质的画理研究。本文关于中国画造形本源问题的研究,不但能够从根本上拉动中国画造形本体问题的研究,而且,对于中国画“画道”的真正建立,具有关键性与核心性的价值。
  • 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本书将百部外国艺术名著精华汇聚一册。外国艺术博大精深,时间跨度长,风格流派多,名家名作更是不胜枚举。怎样让广大读者朋友,尤其是青少年朋友能以最少的时间,去了解和欣赏外国艺术这一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呢?本书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外国艺术名作百余件,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对它们进行较全面的介绍,使读者朋友能够在轻松的阅读和欣赏中含英咀华,增知益智,并以此为阶梯,步入神圣的艺术殿堂。
  • 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我国散曲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宋金之际,契丹、蒙古、女真等少数民族的乐曲相继传入北方地区,与当地原有音乐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乐曲,而原来与音乐相配,后来逐渐独立的词很难适应新的乐调,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这就是散曲。散曲萌芽于宋金之际,兴起于金末,元代初期的散曲刚刚从词或俚曲脱胎而出。因此,这时的散曲有着“以词为曲”的特点。
  • 美轮美奂的美术经典

    美轮美奂的美术经典

    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后人尊敬它称之为经典。本书中美轮美奂的美术经典,会给大家带来怎样的视觉享受?其内容包括了《拉斯科洞窟壁画》、《梅杜萨之筏》、《马拉之死》等的美术经典。
热门推荐
  • 培养小学生情操的100个感人故事

    培养小学生情操的100个感人故事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从侧面反映出了小时候的性格养成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从侧面反映出了小时候的性格养成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如果说人生是一次壮丽的海上航程,那么小学时代则是这段船程的起锚阶段,面对着不可捉摸而又神秘的未来,他们充满了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人生的起锚阶段,无论前面是布满暗礁的危险之地,还是风平浪静的辽阔海面,人生的第一步是我们踏上未来航程的最重要阶段,只有平安地度过这一时期,才能进入浩瀚的大洋去远航。
  • 这个恋爱,给满分

    这个恋爱,给满分

    全世界都以为你们在一起了。“上天创造你,就是为了让我遇见;上天创造我,就是为了遇见你。只要你抛个鱼饵,我就会上钩。”正当好的年纪,正当好的爱情。多庆幸,咫尺之间,你我均在。
  • 平世记

    平世记

    生活在平世中,每个人都有自己信仰!没有真正错与对?
  • 海外明夷录

    海外明夷录

    明初大航海时代,伟大的航海先驱郑和率空前绝世的水师舰队,云帆高举,七下西洋,臣服数十国,辉煌记忆让人热血沸腾;其同袍、朋友分踪五大陆、七大洲,历险奇趣寻宝探秘……
  • 传诵千古的历史掌故(上)

    传诵千古的历史掌故(上)

    掌故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一般都可以找到相关掌故。诗文中也经常引用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懂得历史掌故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素养,加厚我们的文化底蕴。
  •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主要内容:《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一般人或许会想,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有什么好看的。圣人嘛,一定一天到晚道貌岸然,玩深沉,装伟大,其一言一行也必定乏味之极。如果你也这样想,那就错了。看完《论语》,你会发现孔子与一般人也没有什么两样,其一言一行也是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
  • 艾泽拉斯还乡团

    艾泽拉斯还乡团

    魔兽世界经典怀旧。挑战一命通关。挑战全地图怪物仇恨链锁。挑战剧情开放,NPC比人聪明。真身肉穿越,你敢不敢来?带你看一个从冒险者视角开始的最真实,最血腥,最残酷的艾泽拉斯。精彩在等你。
  • 三界美人谋

    三界美人谋

    他是无数佳人立誓非君不嫁的第一公子,却夜夜不能安枕,只因梦太惊心;她是神界最受尊敬的女神,曾在从不敢接受的爱人面前发誓,会杀了娶她之人;无奈,已是夜不能寐,偏偏又真的遇到无数次在梦中,令他心神俱裂的她;千年前的誓言,也在知道他就是天定之人时,不知何去何从;造化,前世,今生,纠纠缠缠,他还是他,她也逃不出他的心;三界,痴心,守候,流年辗转,美人依旧,劫错难知;万万年的相思入骨,转世轮回之后,还有谁在等候?
  • 错综复杂的爱情

    错综复杂的爱情

    我亲爱的读者们,《错综复杂的爱情(别名:被老天玩弄的爱情)》已经上架了,这是红袖对作品和作者的肯定★★★★★★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轩轩。★★★★★★
  • 你在高原8:曙光与暮色

    你在高原8:曙光与暮色

    《你在高原(共10册)》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系列之一。《你在高原(共10册)》是一批五十年代生人的故事,这一代人经历的是一段极为特殊的生命历程。无论是这之前还是这之后,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这些人都将是具有非凡意义的枢纽式人物。整个汴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景致尽收眼底,气韵宏阔;而就局部细节上,哪怕是一个人物的眉眼表情,又都纤毫毕现。这特点在这部小说中也有鲜明的体现,错综复杂的历史、宏大的故事背景和众多的人物,展现了近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某一地域的面貌,而在具体的细节刻画和人物摹写上,又细致入微、生动感人。